羚角钩藤汤 大定风珠

(凉肝熄风法)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羚羊角一钱五分,先煎 霜桑叶二钱 京川贝四钱,去心 鲜生地五钱 双钩藤三钱,后入 滁菊花三钱 茯神木三钱 生白芍三钱

生甘草八分 鲜刮淡竹茹五钱,与羚角先煎代水。

【主治】热病邪入厥阴,液劫动风,头目眩晕,耳鸣心悸,手足蠕动,甚则瘈疭,狂乱痉厥。兼治孕妇子痫,产后惊风。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翔,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瘈疭,狂乱痉厥,与夫孕妇子痫,产后惊风,

病皆危险。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惊为君。臣以川贝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动伤血液,尤必佐以

芍、甘、鲜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佐以竹茹,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之脉络耳。此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良方。然惟便通者,

但用甘咸静镇,酸泄清通,始能奏效;若便闭者,必须犀连承气,急泻肝火以熄风,庶可救危于俄顷。(录自《重订通俗伤寒论》)。
羚角钩藤汤 大定风珠

近代·秦伯未:本方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搐搦而设。因热极伤阴,风动痰生,心神不安,筋脉拘急,故用羚羊、钩藤、桑叶、菊

花凉肝熄风为主。佐以生地、白芍、甘草甘酸化阴,滋液缓急;川贝、竹茹、茯神化痰通络,清心安神。由于肝病中,肝热风阳上逆,与

此病机一致,故亦常用于肝阳重证,并可酌加石决明等潜镇(《谦斋医学讲稿》)。

【近代验证】

例一 倪宣化治湿温致痉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王某某,女,30岁。

初诊:1979年11月20日。

诊查:患者高烧40℃,口噤断齿,神志不清,右手足强直,指屈不伸,二目旋转,大小便自遗,呼之不应,常常哈欠,喉中痰声,口

腔烂。苔白腐,脉弦而滑。

辨证:此属湿温,痉症。为湿郁化热,热极生风。

治法:宜宣湿清热,开窍熄风。以羚角钩藤汤加减。

处方:菊花10克 钩藤10克 羚羊角粉10克(冲) 桑叶10克 尖贝母10克 菖蒲10克 佩兰10克 板蓝根20克 生地10克 白芍10

克 甘草10克 安宫牛黄丸1粒(化冲)

二诊:11月22日。右手足已和软而不强直,手指屈伸自如,仍哈欠不语。舌脉同前。转用资寿解语汤去桂附。

处方:羌活5克 钩藤10克 羚角粉10克(冲) 枣仁l0克 天麻10克 菖蒲10克 佩兰10克 竹茹30克

三诊:11月24日。患者神志半清楚,有时能正确对答。苔粗白,舌尖红,脉滑。此风虽熄而窍未开,似宗开窍醒脑,芳香化浊。

处方:麝香3克(冲) 菖蒲5克 佩兰10克 白寇10克 郁金10克 连翘15克 竹茹15克

四诊:11月26日。患者神志清楚,已能用汤匙舀饭,应对自然,二便已不自遗。守方四剂。

五诊:12月2日。神情开朗,食欲甚佳,惟口渴多饮,大便几天未解。苔白,舌边尖红,脉缓。此热燥阴伤,无水行舟也。转用滋阴润

燥,清心化湿。治以增液汤加味。

处方:生地10克 玄参10克 麦冬10克 肉苁蓉10克 佩兰10克 郁金5克 连翘心15克 郁李仁10克 莲子心10克

上方药随证加减服至1979年12月14日,患者症状消失,恢复工作。

例二 郭尧树治结核性脑膜炎案(选自《中医药学报》1993;(2):20)

陈某某,女,26岁。高热1周,头痛如劈,时有呕吐,经腰穿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用链霉素、雷米封、吡嗪酰胺等治疗

无效。诊见:面色潮红,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双侧巴氏征(+)。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水不涵木

,肝阳亢而化风。治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羚羊钩藤汤加减,

处方:羚羊角3克 钩藤15克 生地、熟地各12克 桑叶10克 菊花10克 茯神10克 川贝母10克 竹茹6克 白芍12克 甘草3克 丹

参12克

二诊:3剂,头痛缓解,颈部转软,呕吐停止。守上方继进10剂,病已向愈,配合抗痨治疗,随访1年,已完全康复。

例三 孙伯敬治先兆子痫案(选自《河南中医》1985;(6):39)

李某某,女,28岁。妊娠8个月,腹胀大异常,下肢高度浮肿,血压20/13.2kp,头晕,眼花,神志恍惚,舌红苔薄黄,脉沉弦。西医

诊断:先兆子痫。下病危通知。详审脉证,属肾阴虚肝阳力,水湿潴留,拟滋肾凉肝熄风利尿法:

生地24克 枸杞12克 羚羊角4.5克(冲服) 钩藤18克 白芍15克 茯苓皮15克 泽泻l0克 大腹皮15克 车前子10克(布包煎)

木香9克 琥珀4.5克 牛膝15克

在原用西药基础上服上方2剂后,血压降为16.8/12.8kPa,体重下降6公斤,3剂后,分娩一成活健康之女婴。

例四 门纯德治类中风(脑血管意外)案(选自《名方广用》)。

李某某,男,59岁.患者卒然倒地。人事不省,四肢瘫软,急诊住某某医院。入院时,血压180/140mmHg,诊为:高血压、脑出血?

内科抢救三日,病情仍不稳定,遂邀余会诊。患者面色潮红,双目具赤,神昏不语,呼吸声重,杂有鼾鸣,四肢全瘫,体温39℃,脉洪而

数,舌绛而干。辨为素体阴虚阳亢,外感邪热,引动肝风,气血并行于上,风火相煽,热伤经络。痰扰心神,治宜滋阴清热,凉血熄风化

痰,处方如下:

羚羊角(另炖)9克 钩藤15克 桑叶10克 生地15克 菊花9克 生白芍30克 茯苓12克 竹茹9克 生石膏15克 生龟板15克 生甘

草6克 川大黄6克 汉三七粉(冲服)6克

水煎服三剂。

复诊,患者灌服上药,逐日神志清醒,能少量进水,舌渐红润,脉趋平,四肢微有动意,继拟滋补肝肾,平肝熄风之法,处方如下:

当归12克 麦冬15克 沙参12克 枸杞子12克 生地12克 熟地12克 川楝子10克 生白芍20克 钩藤20克

水煎饭前服,令隔日一剂,配合西医治疗。

一月后,四肢已能小动,血压160/100mmHg,病情日趋稳定,逐配合针灸治疗,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养息。

【按语】

感受温热暑湿,邪不外达,内陷厥阴,痉厥动风,势已危急,凉肝熄风,刻不容缓。俞氏此方,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之用,

熄风止痉;鲜地、白芍、炙草甘酸柔润,补肝之体,缓肝之急;更以竹茹、川贝轻清络热,清火涤痰,以肝风僭逆,必有痰涎随之耳。以

其配伍得体,标本同治,可谓法之善者也。近代用治热病痉厥、高血压病、妊娠子痫等症,功效卓著。若症势重笃者,与止痉散合用,取

效尤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8013.html

更多阅读

钩藤饮 中药勾藤的作用及禁忌

钩藤饮 方剂来源 明.《证治准绳》。 、 组成与用法 钩藤15克 人参15克 犀角15克 全蝎0。6克天麻0.6克 甘草0.15克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9克,水煎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 功效与主治 熄风镇惊,清热安神.主治小儿惊风,发热,四肢抽搐,两目上翻者。

治风剂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颗粒

[ 录入者:admin |时间:2011-04-07 09:35:521.韩晓东,. 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32例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5).2.王艳,. 天麻钩藤饮治疗偏头痛32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3.王莉莉,黄江波,. 天麻钩

蒙尘的宝珠---大青龙汤 大乐斗2青龙宝珠

前一阵,我一位同事告诉我,我们信息技术部的谢工用一付中药治好了全家人的感冒。谢工跟我很熟,也是一位中医爱好者,但是没想到他现在已经到了学以致用的水平了。于是,我找了个机会问他详情的情况。谢工饶有兴致的跟我讲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声明:《羚角钩藤汤 大定风珠》为网友性感高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