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合创 谢家宝树,百世其昌的传承——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 麒麟的传承宝珠

谢家宝树,百世其昌的传承

——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十八)

作者:巨野子木 醉红颜



谢家宝树,百世其昌的传承

第九问:清代祠堂林立的茶山南社富有代表性的祠堂究竟有哪几座?

我们首先盘点一下南社古村落清代所建14座祠堂。按照建筑年代大致分类如下:

康熙年间所建祠堂三座:三年甲辰岁(1664年)于一堂之樵谷公祠;三十二年癸酉岁(1693年)建少恒公祠;四十七年戊子(1708年)建厚德堂之云蟠公祠;

乾隆年间所建祠堂三座:十八年癸酉岁(1753年)敬康堂之简斋公祠;三十五年庚寅岁(1770年)懋本堂之应洛公祠;四十一年丙申岁(1776年)褒德堂之少简公祠;

道光年间所建祠堂一座:二十三年癸卯岁(1843年)之孟俦公祠;

咸丰年间所建祠堂一座:四年甲寅岁(1854年)建古狂公祠;

同治年间所建祠堂一座:十二年癸酉岁(1873年)敬思堂之任天公祠;



清代祠堂林立的茶山南社村

光绪年间所建祠堂五座:十三年丁亥岁(1887年)建月安公祠;光绪十五年已丑岁(1889年)绎思堂之社田公祠;十七年辛卯岁(1891年)建松荫堂之东园公祠;十九年癸已岁(1893年)建敬修堂之念庵公祠;二十四年戊戌岁(1898年)建载德堂之家庙;

另有两座已经拆毁的清代祠堂: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岁(1784年)崇本堂之一山家祠,光绪十年甲申岁(1884年)扩建一山家祠;1968年分给四户村民,被拆毁。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岁(1792年)建安所公祠;民 国二十二年癸酉岁(1933年)被火烧毁。

另有一座重修的祠堂:2002年重建敬德堂之云野公祠;

清代祠堂代表之一——樵谷公祠。



清代祠堂代表之一——樵谷公祠

从庆丰桥上透过榕树的缝隙观察樵谷公祠犹如一片青云烂漫,重修后的祠堂立面为青砖、麻石、灰瓦构成,上下浑然一色。

樵谷公祠的石匾、对联均为重修时新做的。因为樵谷公祠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距今已有349年,故而2003年第一次进行了维修。



樵谷公祠的石牌匾是新做的

祠堂大门对联“东西衍绪,科甲联芳”是何意呢?原来樵谷公祠为纪念谢氏八世祖谢樵谷所建,谢樵谷,号伯宽,又号竤,生于明朝景泰二年辛未岁(1451年),卒于明朝弘历七年甲寅岁(1494年),享年44岁。谢樵谷本来有三个儿子,即东园、西圃、南庄,而南庄继嗣谢云峰,之后只有东园祖、西圃祖两支派繁衍。

说到这儿,我们应该想到明代祠堂中的东园公祠、谢氏宗祠、晚节公祠(南庄公祠)。但为纪念八世祖的樵谷公祠建筑时间却晚于作为九世祖西圃的谢氏宗祠和九世祖的南庄之晚节公祠,却是有些奇怪。

樵谷公祠为二进,过中门即为天井,两侧为廊屋,正堂悬挂“於一堂”的牌匾。牌匾下为一神龛,供奉着樵谷公等谢氏先人牌位。厅下木柱上有联为“聚子姓于一堂为穆为昭万世羔墙如见,祀祖宗于百世报功报德千秋俎豆生香。”



樵谷公祠“於一堂”

折身返回,于廊屋下发现红石牌匾,文曰“文明”,牌匾四周雕满花纹,结合《南社村志》,我们基本可以推测这块红石牌匾为南社古围的南门牌匾。后来,我们在与南社古建筑管理所谢树森先生的交流中得到证实。



南社村南门“文明”红石匾

一抬头,中门上悬有对联“门外岂无题凤宇,堂前惟有读书声。”这是南社谢氏鼓励子孙读书的又一见证,其实在长达数年的对南社古村落的考察中,处处可以发现南社的读书情结。

清代祠堂代表之二:云蟠公祠。



云蟠公祠俗称“花厅”

云蟠公祠俗称“花厅”,座落于百岁塘北岸的富贵巷,毓生楼(俗称西楼)之后。据《南社村志》载:云蟠公祠,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岁(1780年),宽9.7米,纵深11.7米,118.5平方。2009年重修后成为南社村史陈列馆。



云蟠公祠外小巷景

云蟠公祠重修后,依然保持整体原貌,尤其是凹斗式的门脸仍然是红石砌就,云蟠公祠的石匾、石钉均为原件,檐下的彩绘已经褪色、模糊,仍保持原状,单单从门口可以看出南社古建筑管理所对古建筑的修复越来越专业,保护措施越来越得力。


【麒麟合创】谢家宝树,百世其昌的传承——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 麒麟的传承宝珠

云蟠公祠的石匾下的日月神红粉石雕像在文革时被破坏了

门口联曰“家传玉树,门接乌衣”,其实“玉树、乌衣”都是谢姓之代名词,这里都潜藏着谢氏的故事。

《世说新语》载: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清朝康熙期间,广州市大南路仙湖街建有一栋三进三开间“芝兰书室”。最近广州市政府因市政建设需要,已将此书室拆毁。中国谢氏宗亲会理事曾提议重建,由于地址选择及资金等多项原因而未果。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之南,与江南贡院隔河而望。三国吴时在此置乌衣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时王谢等望族居此,因著闻。后以“乌衣门第”指世家望族。

“乌衣”亦有出处。《宋书》卷五十八《谢弘微列传》曰: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转过中门,内为一天井,两侧窄窄的廊屋,正厅上悬挂“厚德堂”木匾,下为神龛,并无供奉先祖神位。堂上对联“荫三房贤才常蔚起,衍千枝明世祖泽长”中的“三房”,据《南社谢氏族谱》第54页载:卷石子曰:云蟠、云岳、云野。此三兄弟谓之三房。



云蟠公祠之厚德堂

谢卷石,为谢氏十世祖,本名谢彦眷。晚节公祠中谢云庄有三子,长子彦荣、次子彦眷、三子彦昭。此三子实为樵谷公之孙,晚节公无后,云庄为樵谷次子过继于晚节。

云蟠公祠为何又名花厅呢?我们可以从厚德堂上一幅对联窥其一斑。上联为“乌衣子弟历代名声远”表示谢氏是赫赫有名的望族,历代闻名,而下联“银杏碧桃麟趾庆呈祥”中“麒趾呈祥”指人之生男孩,此联指该房子孙娶媳妇及孩子开灯,都在该祠堂设宴,故名花厅。

花厅后尚有花厅古井一眼,至今清凉可口,数百年来一直养育着南社人。



云蟠公祠的花厅古井仍然清澈,可是现在谁还会使用这古井水呢?

清代祠堂建筑代表之三——简斋公祠。

简斋公祠位于南社西坊村,与百岁祠并排而立,面向西门塘,居于高台之上,映衬在蓝天白云下颇显巍峨。祠堂的立面极为独特,基础、门框、门枕石、石柱均为红石,而两侧墀头、柱础、包台及最上一层台阶均为青麻石。



简斋公祠

?



简斋公祠的红石门枕色彩艳丽依然

廊下月梁、抬梁上的木雕均为戏曲中人物,极具立体感。而两侧墀头上的红石雕刻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已经风化,所雕人物已经模糊,但从周边的残余图案中尚可推测当初的精美。



简斋公祠的戏曲人物木雕

?



简斋公祠木雕2

?

据《南社村志》载:简斋公祠建于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面积143.4平方。另据《南社谢氏族谱》载:谢简斋,本名哲,为云蟠公三子。云蟠公长子曰震、次子曰褒、三子曰哲。

简斋公祠的红石牌匾高悬,字体大气磅礴,力道遒劲。大门两侧对联曰“陈留望族,宝树流芳”,原来陈留郡是谢姓代名词,西汉时置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镇。陈留郡遂为谢姓先前发祥地,亦为名望大族。宝树:也是谢姓代名词,宝树堂是谢姓堂号。



简斋公祠红石牌匾

那么谢家宝树从何而来?

东晋孝武帝,炎天乘舆路过安宅,停舆憇荫树下,凉爽可爱,百倍精神。帝问左右:“此树是谁家所种”。左右答曰:“谢家所种。”帝赞曰:“谢家之宝树也!朕若得之,可卜长生。”



简斋公祠墀头上的图案已经模糊不清了!

?



简斋公祠的红粉石墀头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中“谢家之宝树”,正指此事。故东山堂、宝树堂,均是谢家堂名。

过中门,度天井,来至敬康堂上,联曰“谢氏系出炎帝申伯始于会稽盛传汉晋而唐宋,南社来自珠玑沙水显赫明清枝延闽粤及东增”历数谢氏自周朝以封地而得姓,流传二三千年至迁徙至东莞南社的历程。



简斋公祠天井

谢氏因何得姓谢?

谢姓之远源,本炎帝之裔。相传上古时候炎帝传至商朝,商朝末年后裔有孤竹君者,其子申伯夷与弟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国。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之后,到成王继位,便封伯夷后裔为申侯,称申伯。王历娶申伯之妹为妃,生子名宣王。因申伯与尹吉甫征猺有功。宣王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遂以谢为姓。申伯为谢姓之鼻祖。东西两晋南朝时,谢姓名声最显盛。



申伯塑像(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南社谢氏是如何迁徙的呢?

南社谢氏原居浙江会稽。相传,夏禹治水东巡至此,召集诸侯以稽功封,故名会稽。少康封其子馀于会稽,东晋谢安寓居会稽,又谢玄为会稽内吏。

珠玑巷位于南雄县梅关古道上,是中原和江南通往南北交通重地,从会稽迁至广东南雄,世居珠玑巷沙水村的谢尚仁,因避宋乱而迁来南社。同时由于中原战乱频繁,谢族人都纷纷迁徙,到南粤福建及东莞增城等地。



简斋公祠之敬康堂

简斋公祠门口,悬有“茶山民俗陈列馆”木牌,内有鱼米之乡、生活风俗、民间工艺等三部分图片展览,还有部分农具展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着实让人领略茶山风土人情和民间人文遗存。

准备走出祠堂,突然发现墙上镶嵌石碑一棺,原为1877年所立“简斋公祠碑志”,现录于下,以存其事。



立于1877年的“简斋公祠碑志”

邑侯盖闻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世德溯东山,簪笏焕乌衣之绪,宗支行南粤,延尊绵凤羽之传。喜祖庙之方宛尔堂阶数仞。莫先灵而有主,庶几俎豆乎秋。粤稽我十世祖简斋公,迄今三百余年,历十一传矣,向来原有祠室而考之。尝簿公遗田产颇丰,使当日之继世者,念切本源,将遗产所出租银,权其子母,预为经营之计,安在不足以购堂基,兴土木乃承传而后,未闻以建祠为议者,竟至有因官讼之需,卖去其遗产大半,所存者仅十之二三。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又有设为是谋者,做得崇恩堂会银二份,欲供满之日,统收此会银,将以鸠工厘材,大营宗祏,谁知人有不齐志,难尽合到,半途之际,不肖者将会银瓜分,反累至同治二年(1863年)特请银会填偿,而遂谋遂息。缓及佐勋、壮能等,深继祖德,划创造以无基,尚踌躇而有待。



简斋公祠廊下彩绘1

同治十一年(1872年)我乡莦墙构心斗角,同族相戈,左臂右肱,助难偏袒,南邻北舍,势竟牵连,惟以我房偿产无多,只得筹悉按焉。以供如许之讼费。是祖祠之营未成,而祖业已无矣。明年缣隙复萌,邑侯辱临,官兵蹂躏。西怀公之祠宇,一炬堪怜,雕梁毁于飞灰,大厦化为焦土,惟留周围墙壁。为风雨所飘摇,尔来有五年矣。而其子孙弗能重建。欲将基址,概售与人,怦然心动。于是默体前志。曲为转移,拟买为我公祠,而仍虑西怀公之本主无依许,附坐于祠内,庶谊联一脉,安乐与共焉。



简斋公祠廊下彩绘2

光绪二年二月吉日(1876年)兆荣兄弟与信重,不惜重赀,先捐以市其祠坊。而后聚我房亲,大家酌议据金营造,集腋成裘共得银两,既备良材,廼征大匠,揆地势以廊,规模顺天,时而兴权,筑肯堂肯构咨革。故于初秋美兴美轮,占鼎新于腊月,兹者筑成既落。祖考孔安云乃毕集飞介寿之兜,觥兴于燕贺。行见瓜绵椒衍,门胙藩昌,凤翥麟翔,宗祊赫奕,始快我等,创建之至矣。而祖荏灵长,于此益昭矣。是为铭。大总理荣茂,重信捐题芳名列左。



简斋公祠的门边红石浮雕1

少房兆荣兄弟捐银三百三十八两五钱五分八厘,时英捐银二两,泽远公捐银一两,作士公捐银一两。

爱房信重捐银三百三十八两五钱三分七厘,暖枝捐银八两,晃勋捐银六两,凤岐捐银四两,奕良捐银二两,闰明公捐银一两。以上捐银七百零二两零七分五厘。

怀房各裔孙分银无捐。进各祖坐主银一百一十五两。



简斋公祠门边的红石浮雕2

支买西怀公祠场契银二百四十八两,另补签书银一两四钱四分。西怀公祠场存银五十三两。兆荣兄弟与信重,当日本愿捐出交兑,但伊子孙说递拒接斯银,惟巩易耗。惟要暂将鸭屎坑尝田一亩六分,作价银五十三两,拟借五年,期满方得收赎。盖欲缓缓访买田地,以为祖产尝云云。

然是时我简祖已无别业筹划,即聚众凂到。兆荣兄弟与信重,将此经按之业借出。递年除纳粮照税,均分租银与伊,收回以应清明重阳祭墓使用。



简斋公祠抬梁木雕1

兹者祠既落成,二已告竣,所费之数,亦皆清妥,不必教他加捐。嗣后,凡我子孙,有志兴旧业者,备银赎回,以垂久矣,是所厚望也。

支各店木料银一百七十八两一钱四分。在京写匾送礼银三两。支同利松桩银七两四钱四分四厘。支顺兴搭茡银十两,支其日茂昌红麻石碑银五十七两四钱九分五厘。另补银三十六两八钱八分。支岑芹木匠工银四十两。支绍兴源与和昌瓦料银五十一两三钱。支各店木油乌烟,颜料铜、铁、器、银十九两八钱二分。支梁晋升石匠银二十两。另加工银十九两四钱四分。



简斋公祠抬梁上的木雕2

通共支出祠场契现银一百九十六两四钱四分。材料银四百五十八两九钱一分五厘。四行工银一百六十一两七钱二分。

另百岁祠送来青砖一千,旧柱一株半,共值银十余两,石柱一株半。

光绪三年岁次丁丑十二月吉日

承众命二十一传孙遇熊谨识

清代祠堂建筑代表之四——东园公祠。

据《南社村志》载:东园公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面积157.4平方米。

2008年10月18日,第一次行走南社时,东园公祠尚未开始修复,一切保持原来的状态,整个祠堂显得十分陈旧,屋脊上的灰塑、夔纹都灰灰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花纹。屋檐上的瓦当或淡绿或深绿,斑驳陆离,檐下的雕花通板保存尚好,清晰可见。祠堂门口上有“东园公祠”字样。



2008年拍摄的东园公祠

如今的东园公祠正在修复中,整个立面已经呈现整洁的样子,檐板清理后重新上漆,并用金粉描出雕花轮廓。屋脊正中的“鱼跃龙门”图案已经焕然一新,两端的夔纹已经重新刷漆,新装两只鳌鱼,还有垂脊上新安装的狮子,一切都有了新的变化。这是南社古建筑管理所这些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出的成绩。



修复中的东园公祠

据《南社村志》载东园公祠正门联“三房衍派,四沼朝宗”。原来谢氏九世祖谢东园,有三个儿子,即谢社田、谢纳泉、谢少恒,此谓之三枝房派。而“四沼朝宗”指此房皆由第四派谢氏六世祖谢云林(谢辉)支系所出。

东园公祠,又称新东园公祠,这是相对于南社谢氏姓始祖谢尚仁故居——东园公祠(旧)而言。东园公祠堂号松荫堂,其祠堂内止步联为“轮奂庆崇陞坟前恰近祠前侧,箕裘绵奕世新宅还居旧宅边”。



2009年拍摄东园公祠檐板

原来九世祖谢东园墓于村之东边,肚蔗塘上端之鹤园岭。刚好与祠堂接近之东侧。新东园公祠,建在当铺巷口,而旧东园始祖故居祠,则在当铺巷中端,只不过二十步的近邻。

据《南社村志》载东园公祠享堂联为“祖庙更新仍此地,宗枝繁衍及东陂”。此联显示始祖谢尚仁初来住的是草茅寮屋,其后人改建砖瓦房,仍然选择原地不变。南社谢氏有第十二世曾孙谢如初,徙居连州小水坪,谢定初,徙居连州麦田。十三世玄孙谢子达,徙居连州东陂。至今发展到一千多人。现在交通方便,常与祖藉南社有沟通往来,并于2003年3月27日以谢松林为代表,送来一块石刻祖图石碑,以志念念不忘故乡。



一块石刻祖图碑,一段念念不忘的故乡情

堂上另有一联为“由九世以溯本穷源西南昆弟同斯脉,统三房而承先启后文武衣冠盛此时”,再次提示谢氏九世祖谢西园、谢南庄、谢东园均系八世祖谢樵谷所生,虽然谢南庄继嗣谢云峰是另外一支派,实则上是一脉相连,同忾连枝。

谢汝鏐、谢遇熊武进士,出自南庄支派;谢元俊文进士,出自西圃支派。文官武将,衣冠兴盛于谢氏第四派之一脉。

清代祠堂建筑代表之五——少简公祠。



榕树庇护下的少简公祠

据《南社村志》载:少简公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两进一天井,面积91.2平方米。1998年进行第一次维修。

2013年6月19日,南社古建筑管理所办公室主任谢树森带我们参观少简公祠。少简公祠座落在丰收桥畔,与晚翠公祠并排而居,桥头古榕婆娑,绿荫匝地,桥下流水淙淙,仿佛抚琴弄筝之音,顿感意境幽邃,出尘脱。



谢树森主任带我们参观少简公祠

少简公祠门前有两尊西洋石狮,观其外观造型的确与中国传统的石狮迥然不同,西洋狮重在写实,而中国传统石狮重在写意。祠堂正门联上有“少简公祠”红石牌匾,悬有对联“文丞武尉,起凤腾蛟”。



双狮守护的少简公祠

推门入祠,院内为一天井,两侧为廊屋,正堂“褒德堂”牌匾高悬,牌匾两侧为谢遇熊中武举、中进士的牌匾,其下为神龛,安放少简公及众先祖神位。



少简公祠之褒德堂

少简公祠廊屋皆绘有节庆的风俗画,颇有特色。

祠堂外榕树下立有两块谢遇熊中武举和中进士的旗杆石,纪录着少简公祠后人的功名和辉煌。



少简公祠外谢遇熊中举中进士的旗杆石

温馨提示:

【麒麟合创】系列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相关链接:

1、南社,小楼深巷的千年画轴——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一)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0957&extra=page%3D1

2、南社,小楼深巷的千年画轴——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二)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2921&extra=page%3D1

3、 解秘南社千年古村——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三)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4925&extra=page%3D1

4、南社明代遗存古围墙(上)——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四)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7477&extra=page%3D1

5、第三章 南社明代遗存古围墙(下)——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四)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8468&extra=page%3D1

6、第四章 晴耕雨读的书香南社(上)——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五)[url=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0238&extra=page%3D1]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0238&extra=page%3D1[/url]

7、第四章 晴耕雨读的书香南社(下)——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五)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2015&extra=page%3D1

8、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二)——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七)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6885&extra=page%3D1

9、 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三)——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八)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0157&extra=page%3D1

10、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四)——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九)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1688&extra=page%3D1

11、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五)——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3507&extra=page%3D1

12、第六章 南社庙宇,扑朔迷离的文化信仰——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一)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5130&extra=page%3D1

13、游南社庙宇,听民间传说——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二)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6730&extra=page%3D1

14、武帝庙,折射崇文尚武的精神——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三)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8506&extra=page%3D2

15、第七章 以血缘为纽带的南社宗祠文化——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四)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0288&extra=page%3D1

16、岭南建筑经典之作——谢氏大宗祠——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五)

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2857&extra=page%3D1

17、百岁坊,东莞唯一的坊祠合一建筑——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十六)

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5149&extra=page%3D1

18、源,众里寻她千百度——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十七)

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6870&extra=page%3D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8243.html

更多阅读

悬蒲剑,挂艾虎,百邪除——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

悬蒲剑,挂艾虎,百邪除——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2014年5月21日2:2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

百度卫星地图的数据来源 百度地图卫星图

(百度卫星地图下方的数据来源信息行)11月16日,百度地图正式上线了卫星图功能。据百度地图负责人透露,百度地图所用的卫星遥感图像由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据了解,中国四维的影像数据全部来自商业卫星数据提供商美国DigitalGl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故事 菩提本无树 故事

话说禅宗二祖慧可接续了达摩祖师的传承,开始了广渡众生的工作。公元五五九年,有位居士来膜拜慧可大师,“大师,我大概是前世作孽,才得了风疾,请大师帮我忏悔。”慧可大师说:“好,你把罪拿来我替你忏悔。”居士说:“我不知道我的罪在哪呀?”慧可

谢家宝树 芝兰玉树

谢家宝树是什么意思?近日看到有人在网上问。“谢家宝树”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比喻能光宗耀祖的后代,光耀门庭的子侄。那么为什么说是谢家宝树呢?相传东晋宰相谢安早年问众子侄的志向,众皆不能答,

房前有颗女贞子树,看看药用价值 马蜂窝的药用价值

女贞子的药用价值  功效: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  科属分类:木犀科  女贞子对动物毒性很小,兔1次服新鲜成熟果实75g,无中毒现象。  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m以下的疏

声明:《麒麟合创 谢家宝树,百世其昌的传承——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 麒麟的传承宝珠》为网友俗世情牵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