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基本面分析_胡老师 伊利股份股票分析

转自雪球:耐力投资():

【耐力大蒜贴 -- $伊利股份(SH600887)$基本面分析】
又一篇大蒜贴来了,不说废话,直接上菜。对伊利股份做个全面的总结与分析。
(文中引用了几张券商分析报告的内容与图片-- 作者为瑞银证券的分析师赵琳,在此感谢该分析师作者)


1. 伊利股份干嘛的? ---买了这只股票的人,如果连公司干嘛的都不知道,真的是可以被大家骂SB了!--- 生产销售牛奶的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也仅仅知道伊利是卖牛奶的而已,对公司的了解,并不全面! 我敢肯定!
查看原图

2. 具体有哪些产品? -- 目前主要有4大类产品 :看如下图片吧: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3. 各个产品线的具体情况 ---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1) 产品线事业部
查看原图(2)产品分类及销售区域比例结构

查看原图(3) 各产品线近年来营收。-- 稳步增长 !
查看原图 (4)各产品线近年来毛利--- 稳步增长 !
查看原图
4. 关于伊利股份 --- 我们来看看公司本身吧,大家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查看原图 (1) 公司历史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2) 公司董事长
-- 潘刚 , 伊利公司是在这位企业家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牛逼人物!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3) 伊利的企业文化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4)公司的10大股东
查看原图(5)历年来的分红
查看原图 (6) 公司目前的行业地位
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引入全球乳业巨头的前10名!
查看原图2014年7月9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2014年度全球乳业20强排名,伊利成为唯一进入全球乳业10强的亚洲乳品企业。这是继伊利2013年挤进全球乳业15强后,中国乳制品企业目前的最好成绩,也是亚洲乳企的最高排名。
  荷兰合作银行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农业及食品相关产业的商业银行之一,其每年发布的全球乳业20强排名被视为目前全球乳业的权威排行榜单。通过乳业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了解到,来自中国的领袖企业,第一次冲过10强这一临界点。从全球乳业格局来看,这是亚洲乳业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查看原图 (7 ) 公司未来的愿景
查看原图潘刚是一个具有伟大事业梦想的中国企业家,他的下一个目标:
伊利股份进入全球乳业前5名 !!
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这也是让我们国人值得自豪的!

5. 公司在乳品行业的竞争力 -- 公司竞争力分析
前面已经看到了,公司在2014年进入了全球乳业10强。下面我们还是就国内乳业市场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1)国内市场竞争比较 -- 这两张图来自于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2) 财务数据比较 ---国内8家乳品上市公司 (由于蒙牛是在香港上市,这里没有包含蒙牛的数据 )
2014年Q3数据:
查看原图 2014年中报数据:
查看原图 2014年Q1数据:
查看原图 2013年年报数据:
查看原图 (3) 三家牛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比:伊利股份,光明乳业,三元股份:
盈利能力对比 --净资产收益率ROE(年化)

查看原图盈利能力对比 --投入资本回报率( ROIC)
查看原图盈利能力对比 -- 销售净利率
查看原图盈利能力对比 -- 销售毛利率
查看原图(注意:伊利的销售毛利率实际上没有光明乳业,但是净利率却高出很多,为什么? 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结果!销售期间费用率比较低,看下图)
盈利能力对比 ---销售期间费用率
查看原图期间费用率比光明和三元都低不少,这就是优秀企业管理的体现!

(4) 营运能力分析
查看原图 看这些指标,公司经营非常稳健,各项运营指标都保持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5) 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
查看原图 资产负债指标比较合理,60%一下的资产负债率,带息负债占全部投入资本的比例30%左右。财务结构健康。

(6) 成长能力指标
查看原图作为一个传统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保持在2位数的增长,营业成本的增长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因此,各项利润指标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率。

(7)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查看原图
6. 公司的未来经营方向和增长点在哪里 ?
(1) 公司近期的经营方针
查看原图这些方针都是实实在在能推动公司稳步增长的具体措施。不在这里详细讨论。
单就渠道建设,我们来看看伊利股份电商业务:
(2) 渠道销售网络举例 --- 电商业务
伊利在各大电商网站上都设立了官方旗舰店:
查看原图伊利京东官方旗舰店:
查看原图 (3) 公司的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新西兰项目 :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伊利与美国DFA合作建厂 :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伊利在荷兰建立研发中心
查看原图综上我们看到,伊利正在成为全球乳业的顶级巨头企业,而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牛奶生产厂!

(4)新产品的不断推出 -- 包括高端乳品产品和植物饮料产品:
伊利核桃乳已经开始市场推广活动了 !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恩,通过以上的“耐力漫画”, 你不觉得伊利很牛逼吗? 当然牛逼!
好,那我们回到股票市场:

7. 公司面临的可能风险:
(1) 行业竞争 --包括国内乳品企业的竞争与国外乳品进入国内的竞争;
(2) 成本控制的风险--- 乳品企业的核心成本是奶源,奶源的价格波动和供需情况会对公司的成本形成比较大的影响。
(3) 食品安全的风险-- 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8. 伊利股份股价表现:
(1)先看月线:2009-2013年的牛股!

查看原图(2)再看周线:从2013年10月开始,股价表现不好。
查看原图注意到这个图中耐力哥画了一个蓝色圈圈,在这个时候,公司内部人员在增持股份。同时我们注意到,伊利的高层没有减持股份的动作。另外也在去年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查看原图
9. 目前的估值如何 ?
(1) 先看8家乳品企业的估值指标 -- TTM市盈率
查看原图(2)再看整个食品加工行业33家上市企业的估值对比
查看原图在33家食品加工企业中,双汇发展市盈率最低,伊利股份倒数第2.
(3) 再看伊利股份过去5年的市盈率变化 -- 目前的PE,处于历史低位。
查看原图
10. 最近的一些短期看法
--这里我应用一下瑞银证券 (UBS)分析师赵琳的近期研报内容:
查看原图
11. 【买不买?】
耐力哥之前的大蒜贴中都回避交易操作的买卖问题。但对于伊利,是一个例外,我可以明确的给出我个人的建议:
如果你是做长线投资的,比如能持股3年以上,耐力哥建议:买 !越跌越加仓买!
但是, 如果你是做中线短线的, 我真的没有任何建议,你自己看着办吧。你买不买都与我无关,买了、套了,也与我无关。
我目前持有伊利股份,并且所持有的“基本仓位”会长期持有不动。但是“机动仓位”会根据估价的上下波动而做加仓减仓的波段操作。

写完了,Over !收起02-1311:08来自雪球举报转发(170)收藏赞助(50)评论(223)

中轩山流水():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2014年赚了183亿美元(全文)

北京时间28日21点,巴菲特写给201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公开信全文公布,公开信内容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2014年净财富增加183亿美元,使公司A类和B类股票每股价值增加8.3%。在过去的50年内,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由19美元增长至146186美元,按复利计算每年增长19.4%。但巴菲特在信中仍然表达了对...展开北京时间28日21点,巴菲特写给201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公开信全文公布,公开信内容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2014年净财富增加183亿美元,使公司A类和B类股票每股价值增加8.3%。在过去的50年内,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由19美元增长至146186美元,按复利计算每年增长19.4%。

  但巴菲特在信中仍然表达了对企业价值被低估的不满,他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手中掌握的大型企业其实际价值要远超账面价值,“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及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幅扩大。”他透露,伯克希尔哈撒韦给股东带来的收益在过去12年里已经从410亿美元增加到840亿美元。
  巴菲特今年执笔写给201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伯克希尔)股东的公开信,比以往更引人注目,不仅因为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以来写下的第50封致股东信,也是因为巴菲特去年12月透露,信中会描绘伯克希尔未来50年的蓝图。
  巴菲特预测,如果美国经济2015年继续改善,预计公司收入将改善,收益将达到10亿美元。
  巴菲特2015年致股东信(全文)
  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
  伯克希尔2014年的净财富增加了183亿美元,公司A类和B类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增长8.3%。在过去50年中(即现有管理层接手公司开始),公司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由19美元增长至146,186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4%。
  在这半个世纪里,我们持续不断地将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与标普500的年度回报相比较。账面价值虽然并不精准,但却是行之有效的追踪工具,可以衡量对企业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企业内在商业价值。
  我们接手伯克希尔的前几十年,账面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关联性远比现在要强,那时的确如此,因为伯克希尔当时大部分资产的价值都能持续反映出当时的市场价格,用华尔街的说法就是,大部分资产是“按市价计算的(markedto market)”。
  今天,我们的重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转向拥有和运营大型商业资产。这其中不少企业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他们基于成本计算的账面价值。但是无论这些企业的价值增长到多高,其账面价值从未向上修正过。结果就是,伯克希尔公司内在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实质上拉大。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首页增设了一项新数据——伯克希尔股价的历史记录。我想强调,市场价格在短期有局限性。月度或年度的股价波动通常不太稳定,并且无法反应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如果将时间区间拉长,股价与内在价值最终会趋于接近。伯克希尔的副主席、我的伙伴查理·芒格和我都相信,伯克希尔过去50年的每股内在价值基本上等同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同样上涨了1,826,163%。
  伯克希尔这一年
  2014年伯克希尔在所有的主要指标上都表现尚佳,除了一项。以下是重要的发展情况:
  1,我们的“五大发动机”——伯克希尔最大的五个非保险企业——在2014年的税前净利润达到了创纪录的124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了16亿美元,这些企业包括伯克希尔能源公司(前身是MidAmerican能源公司)、BNSF、IMC、Lubrizol以及Marmon.
  这五家企业中,只有伯克希尔能源公司是我们在十年前买下的,这家公司当时的净利是3.93亿美元,随后我们以全现金的方式拿下了另外三家公司,在并购第五家公司BNSF的时候,我们支付了70%的现金,剩下的通过增发6.1%的股票实现,换句话说,过去十年这五家公司每年给伯克希尔贡献的120亿美元的收益是通过稀释少量股权实现的,这意味着我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仅增加了收益,同样确保我们提高了每股价值。
  如果美国经济今年持续改善,我们预计这五大发动机的盈利情况也将有所提高,增幅可能会达到10亿美元,部分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另外的并购活动已经完成或者按照合同在进行。
  2,2014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也是来自五大企业,但与盈利无关。这一年BNSF令许多顾客失望。这些运货商依赖我们,我们的服务出现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意造成严重的伤害。
  到目前为止,BNSF是伯克希尔最重要的非保险行业的子公司,为了提升业绩,我们将在2015年支出60亿美元用于工厂和设备,这比其他铁路公司一年花在这方面的费用高出将近50%,这的确是个巨大的数字,无论是与收入对比,还是与公司的净利润或者折旧费相比。
  但是天气原因(去年格外恶劣)依然会给铁路带来各种各样的运营问题,我们的责任是尽一切可能将服务恢复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件事无法一夜之间达成,这需要增加系统运能,有时候会打断正在进行中的铁路营运。但是最近,我们巨额的支出已经开始显现效果。最近三个月,BNSF的业绩指标相较去年已经明显改善。
  3,我们许多中小型的非保险行业的公司去年挣了51亿美元,2013年是47亿美元。与五大发动机相同,我们认为这部分公司今年的收益也会增长。在这些公司中,有两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在4亿美元到6亿美元之间,6家在2.5亿美元到4亿美元之间,7家在1亿美元到2.5亿美元之间。这些企业的数量和收益都会增长,我们的雄心壮志没有极限。
  4,伯克希尔体量巨大的且在不断增长的保险业务在2014年再次取得承保盈利,这是连续12年做到这一点,而且保险浮存金(Float)实现增长。在这12年间,我们的浮存金从410亿美元增加到840亿美元。尽管这并不能体现伯克希尔的规模和浮存资金,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些资金来投资,并由此带来了显著的投资收益。
  同时我们的承保盈利在过去12年累计达到240亿美元,包括2014年的27亿美元。所有的这些都始于我们在1967年以86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NationalIndemnity公司。
  虽然我和查理·芒格不停的找寻并购机会,我们旗下的子公司也会经常自己做一些补强收购(bolt-on acquisition:意指一项产品(或公司)收购交易很自然地符合收购方的现有业务范围或公司战略)。许多子公司去年做了大量的收购,成果是丰富的:一共31起补强收购,总耗资78亿美元。这些收购的规模从40万美元至29亿美元不等。不过诸如Duracell之类的大型收购,可能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才会结束。
  如果价格合理,我和查理都鼓励子公司进行补强收购。因为这样能够有效地利用资金,对接我们的现有业务,将其纳入我们专业经理人团队的管理之下。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做太多额外的工作,就可以获得更多盈利。未来几年我们将会进行更多此类收购。
  两年前,我的朋友Jorge PauloLemann问我,伯克希尔能否和他的3G资本集团联合收购亨氏(Heinz)公司。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明白这种合作无论从人事还是财务的角度来看都是一桩好买卖。事实也正是如此。
  我必须毫无愧色地承认,亨氏在其主席Alex Behring和CEOBernardo的管理下表现的很好,我自己也做不到这么出色。他们对自己表现要求始终很高,远超同行,并且从不满足。
  我们希望与3G集团进行更多合作。有的时候我们的合作仅限于财务层面,就像此前Burger King收购TimHortons那样。不过,我们更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永久性的股权合作关系。不管合作形式如何,我们与JorgePaulo都合作得很愉快。
  伯克希尔还和Mars和Leucadia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也希望同其他人合作。我们的所有联合投资活动,无论是财务还是股权合作,都是建立在友好的基础上。
  去年十月,我们收购了Van TuylAutomotive集团。该集团有78家汽车经销商,运行得都很出色。我几年前见过这家公司的老板Larry VanTuyl。他当时就决定,如果未来他想出售公司,伯克希尔将会是不二选择。最近,我们的交易完成了,我们如今也成了“汽车人”。
  Larry和他的父亲Cecil花了62年打造了这家集团,他们的一贯策略是,把所有的当地经理都吸纳为公司的合伙人。正是这种互惠互利的制度安排让他们在竞争中成为赢家。VanTuyl目前是美国第五大汽车集团,单店销售数据极为抢眼。
  这几年来,JeffRachor一直和Larry并肩管理公司,这将确保好的制度安排得以延续。全美有17000家汽车经销商,在转手的时候,这些经销商的所有权需要获得汽车生产厂家的同意。伯克希尔要做的,就是让汽车生产商乐于将车卖给我们。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更多的汽车经销权,就能在不就之后打造一个规模数倍于VanTuyl现在90亿美元销售额的业务。
  在收购了VanTuyl后,伯克希尔如今拥有9.5家财富500强企业(那半个是亨氏)。池子里还有490.5条大鱼,我们的线已经放出去了。
  2014年,我们旗下的公司在厂房和设备上投资了创纪录的150亿美元,这是他们折旧费用的两倍。这其中有90%的钱花在美国。尽管我们也经常在海外投资,但美国才是最大的淘金乐土。而且相比尚未开发的地方,已经被人们发掘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和查理有幸出生在美国,我们永远对此心怀感激。
  截至去年年底,伯克希尔的员工总数(包括亨氏)达到创纪录的340499人,较前一年增加了9754人。增加的数字里,并不包含总部的人(只有25人),对此我深感骄傲。
  去年,伯克希尔在“四大”投资(美国运通、可口可乐、IBM和富国银行)的持股比例均有提高。我们购买了更多的IBM股票,持股比例从2013年的6.3%增加至7.8%。同时,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和富国银行均进行了股权回购,这也提升了我们的相对份额。我们在可口可乐的持股比例从9.1%提升至9.2%,在美国运通的持股比例从14.2%提升至14.8%,在富国银行的持股比例从9.2%提升至9.4%。如果你觉得百分之零点几的算不了什么,你可以简单地做个算数题:如果将这四家公司合在一起,伯克希尔的持股比例每提高0.1%,每年的盈利就将净增加5000万美元。
  这四家公司业务出众,管理团队既有天赋,又注重股东利益。在伯克希尔,我们更希望拥有一家好公司的部分非控制性股权,而不是拥有一家二流公司100%的股权。宁选“碎玉”,不要“全瓦”。
  2014年,按照股份计算,我们在“四大”的总盈利为(包含非持续性收入)47亿美元(三年前为33亿美元)。不过,我们向各位股东通报的利润仅包含分红,为16亿美元(三年前为8.62亿美元)。但你要明白,对伯克希尔而言,这31亿美元没有通报的利润,每分钱都和那16亿美元一样值钱。
  这些被“四大”留存的收益,通常都用来回购了公司自己的股票。这让伯克希尔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提高持股比例,从而增加未来的盈利。这些留存收益还被用来投资于新的商机,增加公司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相信,未来几年四大的每股收益将会大幅增长(不过2015年将是艰难的一年,部分是因为强势美元)。如果这些预期收益能够实现,伯克希尔获得的分红将会增加,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很多未实现的资本收益(就“四大”而言,截至去年年底,我们未实现的资本收益高达420亿美元).
  我们愿意进行大量被动的非控股型投资,这种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让我们相比于那些局限于进行控股型投资的公司具有了很大的优势。我们的投资机会是他们的两倍。
  我以前曾提到,我经商的经验对我的投资大有裨益,而投资经验又让我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商人。二者总是能相互补充和促进。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我很看重两个独立的能力:对投资估值的能力,以及管理业务的能力。所以,我认为我们的两个投资经理Todd Combs和TedWeschler,每人至少应该管理我们旗下的一个业务。几个月前,他们的机会来了。我们收购了两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业务数据很漂亮。两家公司合计净资产为1.25亿美元,但每年盈利1亿美元。
  我让Todd和Ted各挑一家公司去担任总裁。这样的安排可以为我省下一些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将让他们成为更加出色的投资者(也就是说,他们已经非常优秀了).
  在2009年末,伴随着市场大衰退的阴影,我们决定收购BNSF,这是伯克希尔历史上最大手笔的收购。当时我将这笔交易成为“对于美国经济未来的最大押注”。
  在1965年Buffett PartnershipLtd收购并控股伯克希尔之后,这种押注就屡见不鲜。查理和我总是对美国经济繁荣前景“打赌”,尽管这种繁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事实上,在美国238年的历史上,那些看空的人谁最终受益了?如果将现在的美国和1776年的美国相比,你肯定也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所经历的年代中,美国的人均产出已经翻了六倍。我的父母辈在1930年代的时候做梦也无法想象到我会经历什么。虽然许多人指责美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从没有见过谁希望从美国移民出去。(如果有人愿意那么做的话,我愿意出钱给他们买一张离开的单程票)
  美国金融市场的勃勃生机将继续延续下去。获取利润从来不会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对我们的政府有所抱怨,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查理和我希望以下面的方式增加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1)不断改善子公司基本的盈利能力;2)通过收购的方式加强子公司的盈利水平;3)采取投融方式4)在公司价值内被低估的时候回购股票;5)偶尔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收购。偶尔情况下,我们也会处于对股东的考虑增发一些股票。
  这些措施将会巩固公司的实力和地位,BNSF和伯克希尔在未来一个时间依然将会对美国经济祈祷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险行业对个人和企业来说必不可少,家庭产业和汽车产业对日常生活也会继续息息相关。查理和我都相信,未来的世界将会由伯克希尔来定制,我们对此感到幸运并将不辱使命。
  内在价值
  查理和我已经多次讨论过商业内在价值,我们不可能告诉你一个确切的数字(事实上,其他公司也不可能做到)。在我们2010年年度报告中,我们曾经指出过三个关键因素。其中一个对于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起到决定性意义。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将会在123-124页。
  现在我更新两个最新的数据:2014年我们的每股投资增长了8.4%,达到了140123美元。我们在保险和投资之外的业务收益增长了19%,达到了每股10847美元。
  自从1970年以来,我们的每股投资年化增长率达到了19%,盈利增长则为20.6%。这样的表现确保了伯克希尔股价过去44年来取得类似的增速。查理和我希望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我们首要的目标还是增加营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去年愿意用Phillips 66和GrahamHoldings的股票作为换购,增加运营能力的增加。此外,2015我们还将如法炮制宝洁旗下的金霸王。
  保险
  首先是保险业务,这是公司的核心业务。自从1967年以来,保险业务一直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当时我们以86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ationalIndemnity 和National Fire&Marine。这笔收购对于公司的意义十分深远,虽然其过程十分简单。
  我的朋友——两家公司实际控股股东JackRingwalt来到我的办公室表示希望出售公司,15分钟后,我们就达成了一致。Jack的公司并没有接受外部公司的审计,我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要求。这是1)因为Jack是一个诚实的人,2)如果收购过程过于繁琐的话,他可能就会放弃交易了。
  (在128-129页,我们复制了当年的签约合同。)收购合约就这样完成了,双方都没有请律师到场。这笔交易是伯克希尔最成功的一笔交易,至今为止NationalIndemnity的GAAP净值达到1110亿美元,超过了全球其他所有保险公司的总和。
  公司介入财产意外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独特的金融特性。保险公司可以先收取保费,然后支付赔偿金。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工伤赔偿,保险公司支付的持续过程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之久。这种先收钱后赔钱的模式可以让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现金,也就是所谓的浮存金。
  公司可以利用浮存金进行投资并获取收益。尽管个人保单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但是整体浮存金的规模通常都会和保费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因此长期来看,我们的业务和浮存金都保持持续增长。以下是1920-2014年公司浮存金的规模:
  Year Float (in $ millions)
  1970 $ 39
  1980 237
  1990 1,632
  2000 27,871
  2010 65,832
  2014 83,921
  对于公司而言,浮存金出现进一步的增长将是一大难题。不过从好的方面来看,GEICO和我们新的保险业务都会保持理想的增长速度。NationalIndemnity的再保险业务保单大幅减少导致浮存金在下降。但是即便我们的浮存金出现下滑,其速率也会十分平缓,每年下滑不会超过3%。保险业务的特性决定了我们拥有的现金资源肯定可以满足短期的偿付需求。这个优势是伯克希尔长盛不衰的关键。
  如果我们的保费收入超过了费用和最终偿付金的总额,我们将获得承保利润。这增加了我们的保险浮存金(float)产生的投资收入。当获得这种利润时,我们喜欢使用这白赚的钱,更棒的是,这让我们获得额外收益。
  不幸的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想实现这一快乐的目标。这产生了激烈的竞争。竞争常常让整个财产保险行业以巨额的损失进行运营。
  这个损失实际上就是保险行业为持有浮存金支付的成本。尽管保险公司享受着浮存金带来的好处,但竞争几乎保证了保险公司的收入会继续惨淡。和美国其他行业的公司相比,保险公司在有形净资产上获得的回报较低。美国长期的低利率让浮存金获得的利息收入有所减少,因此加剧了行业的利润下滑问题。
  正如在报告第一部分所说的那样,伯克希尔现在已经连续12年在承保盈利的状况下运营。这段期间内,我们的税前利润达到240亿美元。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将在许多年内继续在盈利的情况下承销保单。这是我们保险经理每日都要关注的事。这些经理知道浮存金是有价值的,但是不佳的承销结果可能会抵消掉浮存金带来的收益。虽然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会提这一点,但在伯克希尔把这一点奉为圭臬。
  那浮存金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内在价值?
  当我们计算伯克希尔账面价值时,浮存金的总额被作为负债减掉,就好像我们明天就要将其全部支付,而无法补充。不过,将浮存金严格视作负债是错误的。它应该被看作一种循环基金。每天,我们支付旧的索赔和相关费用——2014年,我们向600万索赔人支付了227亿美元——这减少了我们的浮存金。但同时,我们每天获得新的业务,收取保费,增加浮存金。
  如果我们的循环浮存金没有成本并且可以长期持久,那该负债的真正价值会显著低于会计上认定的价值。永远拥有1美元——因为新业务会替代旧的索赔——和拥有明天就将失去的1美元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然而,在GAAP下,这两种类型的负债被认为是相同的。
  155亿美元的“商誉”资产是对这被夸大的负债的一种抵消。这些商誉资产在我们购买保险公司时产生,这增加了账面价值。这种商誉体现了我们为保险公司获得浮存金能力支付的价格。然而,商誉并没有实际的价值。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保险公司维持高额的、长期的承保损失,任何账面上的商誉资产都应被视作是毫无价值的,无论原始成本是多少。
  幸运的是,伯克希尔并不是这样。查理和我相信,我们保险公司的商誉存在真正的经济价值,且远超其历史价值。当我们收购类似的保险公司时,我们会很乐意为它们的浮存金支付费用。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下,这种价值永远不会进入账面价值。但我可以保证这是真的。这就是我们相信伯克希尔内在商业价值远高于其账面价值的一大原因。
  伯克希尔吸引人的保险经济模式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我们拥有杰出的经理。他们以严格的操作运营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让我来向你们介绍几个主要的业务部。
  首先,浮存金最高的是由Ajit Jain管理的Berkshire Hathaway ReinsuranceGroup.Ajit对别人不敢兴趣或是没有资本接受的风险提供保险。他的操作结合了能力、速度和果断。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方式在保险界独一无二。然而,他从没将伯克希尔暴露在不合适我们资源的风险之中。
  事实上,我们在避免风险上远比其他大型保险公司要谨慎。举例来说,如果保险行业因天灾而遭受2500亿美元的损失——这一损失大约为保险业经历过最大损失的三倍——伯克希尔作为一个整体依然将在该年度获得高额的利润,因为其业务线非常广泛。我们依然将拥有充足的现金,并将在波动的市场中寻找大的机会。而其他的主要保险公司,或是再保险公司将损失惨重,甚至面临破产。
  Ajit的承销能力无人能及。他的大脑是一个创意工厂。他一直在寻找新的业务加入目前的组合中。去年,我向你们介绍了他建立的BerkshireHathaway Specialty Insurance(“BHSI”)。这将我们带入了商业保险领域。我们在该领域立刻获得了美国主要保险经纪和公司风险经理的欢迎。
  BHSI现在由PeterEastwood领导。他是一个富有经验的承销人,在保险行业受人尊重。在2014年,Peter扩大了他富有才华的部门,进军国际业务,扩大了保险业务条线。我们重申去年的预计,BHSI将会成为伯克希尔的重要资产,将在未来数年产生数十亿的业务。
  我们还有另一个强大的再保险公司Gerneral Re,该公司由TadMontross管理。本质上,一个稳健的保险公司需要遵守四大规则:它必须(1)理解所有会让保单发生损失的风险;(2)谨慎的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3)设定保费。平均而言,保费需要高于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及运营费用的总和;(4)愿意在无法获得合适保费的情况下放手。
  许多保险公司都遵守前三条规则,却忽视了第四条。他们无法拒绝竞争对手正在积极争取的业务。老话说:“别人在做,我们就必须做”,这个问题在许多行业都有所体现,但在保险行业尤为突出。
  Tad遵守了这四条戒律,而这体现在了他的表现上。在他的管理下,GeneralRe的巨额浮存金表现一直好于零成本,我们预计这种情况将大体继续。我们对GeneralRe的国际人寿再保险业务尤其激动。自我们1998年收购该公司以来,该业务就一直稳定增长且保持盈利。
  在我们购买GeneralRe后不久,它受到了一些问题的困扰。这让不少评论员——包括我自己——一度相信我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这一天已经过去很久了。GeneralRe现在是一块宝石。
  ************
  最后,还有GEICO.GEICO由TonyNicely管理,他18岁就加入公司,到2014年已经为公司服务了53年。Tony在1993年成为公司CEO,之后该公司表现亮眼。没有比Tony更好的经理了。
  当我1951年第一次听说GEICO的时候,我被该公司相对于其他保险巨头巨大的成本优势震惊了。当时我就明白,GEICO将获得成功,因为它值得成功。没人喜欢买车险,但几乎所有人都爱开车。因为开车而需要的保险是许多家庭的一笔大支出,而储蓄对家庭来说很重要——只有低成本的保险公司才能提供这些。事实上,至少40%在读这封信的人可以通过投保GEICO省钱。所以,暂停阅读,登录GEICO.Com或者拨打800-368-2734.
  GEICO的成本优势是让该公司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199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刚刚收购GEICO的时候,它的市场份额是2.5%,而2014年我们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0.8%).GEICO的低成本成为了一道竞争对手无法逾越的壕沟。我们的“壁虎(gecko)”不知疲倦地告诉美国人GEICO如何为他们省钱。我不得不说,gecko有一种让人产生好感的品质,即他工作不需要报酬。不像任何一个人类发言人,他从不被自己的名誉冲昏头脑,也从不提醒我们他干得多么出色。我喜欢这个小家伙。
  我们除了拥有三个主要的保险公司,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公司,他们大部分都还在保险业的角落辛勤地耕耘。总体而言,这些公司成长非常好,稳定地创造着承保利润。在过去十年中,他们从承保业务赚得了29.5亿美元收入,同时浮存金从17亿美元增长到了86亿美元。查理和我都非常珍惜这些公司和他们的经理人。
  简单来说,保险业是销售承诺。“客户”现在付钱,保险公司承诺如果未来某件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就向客户付钱。
  有时候这些承诺可能几十年都不会兑现(想象一位客户在20多岁买了一个人寿保险)。因此,保险公司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都很重要,即便是在付款期遇上经济危机。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履行承诺方面无人可比,这一点在近几年已经被世界上各个最大最资深的财产保险公司认可。这些公司都希望从规模巨大、时间超长的负债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这些保险公司希望将这些负债“割让”给再保险公司,因为大多数这些负债都是由于索赔出现的损失。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好的再保险公司:如果一个再保险公司不能履约,原先的保险公司就会有风险。因此,如果一个再保险公司资深陷入资金困难,对那些负债累累的保险公司构成很大威胁。
  去年,我们签下一个高达30亿美元保费的保单,这奠定了我们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我相信这个保单只逊于我们自己在2007年拿下的Lloyds保单,其保费高达71亿美元。
  事实上,我知道历史上只有8个财险和意外险保单的单笔保费超过10亿美元。没错,全部都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卖的。其中有些合约要求我们50年甚至更久之后赔付。当保险公司需要这种类型的赔付承诺时,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唯一能够兑现的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伟大的经理人,卓越的金融能力,以及许多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保险业中形成门槛,绝无仅有。这些优势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巨大财富,长远来看,会为股东们创造更大的利益。
  受监管的资产密集型业务
  我们主要有两块业务, BNSF和Berkshire HathawayEnergy,他们拥有共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有别于我们的其他业务。所以,我们把他们的各项统计数据从我们GAAP的负债表和收益表中分离出来,在这封信中单独来谈。
  他们一个主要的共同特点是对长期的、受监管资产进行大量投资。这些资产部分由大规模长期债务支撑,但不由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担保。这些资产并不需要我们的信贷支持,因为即使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它们的盈利能力也远超其利率负担。比如,去年BNSF的利息偿付倍数是8比1,(我们对利息偿付率的定义是税前收益/利息,而不是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息,尽管后者常用,但我们觉得有严重的纰漏).
  对于BHE而言,有两个因素保证公司能在所有情况下偿付债务支出。第一个对于所有公共事业项目很常见:抗衰退收益,这来自于这些公司提供的独家服务。第二个只有我们其他少数几个公共事业项目享有,即多样化的收入来源,这让我们免于因为一个单一监管机构而遭受损失。最近,我们扩大了这一基础,我们用30亿美元收购了AltaLink,主营电力转换系统,为加拿大亚伯达省(Alberta)85%的人口提供服务。通过多样化收入来源,加上母公司的内在优势,让BHE及其公共事业部门大幅度降低了负债。这种模式让我们公司和我们的客户受益。
  每天,我们的两家分支机构都在为美国经济提供重要动力。
  BNSF承担了15%的城市间运输量(按吨公里计算),无论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或是管道。我们比以前的运输量更大,这让BNSF称为美国经济循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像所有其他铁路运输一样,BNSF也提供高效环保的货物运输,一加仑柴油能将一吨货物运输500英里。卡车完成同样的任务要消耗4倍的能源。
  BHE的公共事业项目在11个州为零售客户提供服务。没有公共事业公司的服务范围能超过它。而且,我们是在再生能源方面也是领先的:从十年前开始,BHE提供了美国6%的风能发电量和7%的太阳能发电量。除此之外,BHE还有两条管道,运输这个国家8%的天然气。还有最近收购的加拿大电力转换公司,以及在英国和菲律宾的大型电力公司。我们还将在未来数十年收购和建造更多的公共事业项目。
  BHE之所以能做这些,是因为它能留存所有收益。事实上,去年BHE留存了更多收益,而且从目前来看,比美国任何一家公共事业公司留存的都要多。我们和我们的政府部门认为这种留存收益政策(retentionpolicy)具有很大优势。这也将让BHE在未来数年内在行业中独领风骚。
  当BHE完成这些目前在建的公共事业项目时,公司整个再生能源资产组合将花费150亿美元。同时,我们还有其他传统项目也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只要他们在未来获得合理收益,我们乐于做出这些投入。而且,我对未来的政府措施非常有信心。
  我们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我们过去的经验,还来自于我们相信社会对交通和能源有永久的投资需求。确保资金稳定流入重要项目,对政府自身也有利。同时,做这些项目投资对我们而言也是有利的,它让我们赢得了政府以及它所代表的人民的信任。
  去年一如往常,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HE)完全达到了该目标,我们的费率一直很低,我们的客户满意度很高,我们的员工保障也是行业内最好的。
  美国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BNSF)方面的情况,就像我之前提过的一样,2014年表现的并不好,这一年的铁路行业令很多顾客失望,尽管BNSF近几年的资本支出创了纪录新高,远超其主要竞争对手——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Pacific).
  两家铁路公司的收入规模基本相等,但我们的货运量更大。不过去年我们的服务还是出现了比UnionPacific更多的问题,结果就是我们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而且UnionPacific去年比我们盈利高出的规模创下了历史记录。显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我们也没有浪费时间:就像我早先提到的,我们将在2015年支出60亿美元以改善我们的铁路运营。这笔钱预计将占到今年收入的26%。这么大规模的支出在整个铁路行业内都是很罕见的。对于我们来说,26%这个比例也是相当大的,之前在2009~2013年平均是18%,而UnionPacific对未来的计划是16~17%。我们大规模的投资将很快带来更大的运力和更好的服务,盈利也会很快改善。
  下面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HE)和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BNSF)的一些主要财务数据:
  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情况
  伯克希尔这部分的经营我将尽可能全面地叙述,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些部门的财务摘要:
  我们的收入和支出数据符合公认会计准则(GAAP)。但是上面的运营费用则是非公认会计准则的(non-GAAP),并且不包含一些采购会计项目(主要是一些无形资产的摊销)。我们用此方法呈现这些数字是因为我和查理都认为这些non-GAAP调整过数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真实支出和利润情况。
  我不会一一解释所有的调整,因为其中一些变化微小且不易解释,但是一些严肃的投资者应该理解不同无形资产的性质。一些无形资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耗殆尽,而另外一些的价值却完全不会出现损失。例如软件,其摊销费用就是实实在在的费用。而其它一些无形资产是不应被“摊销”的,比如客户关系。如果通过采购会计规则计算显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在报告49页的GAAP合规数据中,有11.5亿美元的摊销费用作为支出项被扣除。我们认为其中只有20%是“真实的”,“不真实”部分的费用曾经在伯克希尔是不存在的,但是随着我们不断收购公司,这些费用变得越来越大,之后也应该会延续这样的趋势。
  在报告67页的GAAP合规表格中给出了目前我们的无形资产。我们目前还有74亿美元的无形资产有待摊销,其中41亿美元将在未来五年中摊销完毕。当然,最终所有非真实成本将全部被冲销。到时财报上的盈利将增长,尽管真实的盈利可能是持平的。
  但我们想强调,折旧费是不同的:我们上报的每一次折旧都是真实的成本。
  回到我们许多制造业、服务和零售业的操作上,他们出售的产品涵盖面甚广,从棒棒糖到飞机不等。以未加杠杆的有型资产净额计算,其中一些行业的业务受益于良好的经济形势,实现的税后利润高达25%至逾100%。其他一些行业的利润在12%至20%间。不过,有几家公司的回报非常差,这是我在资本配置时犯下的一些严重错误。我并未被误导,只是在评估公司和产业的经济动态时犯了错误。
  幸运的是,我一般情况下只在相对较小的收购决定上犯错。我们的大宗收购案表现普遍不错,个别案例则是非常不错。但我在购买公司或股票时依然会犯错,并非所有事情都按计划运转。
  若从单一公司实体来看,这一集团内的公司都是优秀企业。尽管他们持有大量超额现金,且几乎没有举债,但他们2014年平均有形资产净额达到240亿美元,税后挣得18.7%的利润。
  当然,如果是在价格过高的时候买入,良好经济形势下所做的交易可能是一笔不佳投资。我们为大部分业务的有形资产净额支付了大量溢价,这笔开支在我们公布的数据中有所反映。不过我们为此投入的资本获得了可观的回报。而且,这些业务的内在价值总体来说超出了它们的账面价值,这部分溢价相当不错,而且很可能会扩大。即便如此,保险业和受监管行业的内在价值和账面价值差距还是很大。而这才产生了真正的大赢家。
  在这个集团,我们有太多公司想要一一评论。而且他们现在与潜在的竞争对手都会读这份报告。在一些业务上,如果其他人知道了某些数字,我们可能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在一些不对伯克希尔哈撒韦价值有实质性影响的运营情况,我们就不披露那些不必要公布的数据了。不过你可以在97-100页上找到我们业务运营的大量细节。
  金融和理财产品
  今年我们把Marmon规模很大的租赁业务包含在内,其业务包括有轨车、集装箱和起重机租赁。我们并重述了过去两年的状况以反映该调整。我们为何这么做?我们一度拥有Marmon控股旗下大量的少数股权,因此我认为把公司的所有运营都放在一起更易理解。但如今我们实际上已拥有Marmon100%的股权,因此我认为,把Marmon的租赁业务包含在这一章节里,能让你对我们不同业务有更多洞见。
  我们其他的租赁业务是由CORT(家具)和XTRA(半挂车)进行的。这些公司都是行业先锋,且随着美国经济走强,他们的收入已大幅增加。这两家公司在新设备上投入的资金比他们许多竞争者都多,而这正带来回报。
  Kevin Clayton再次带领全美最大的住房建筑商ClaytonHomes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绩。去年,Clayton售出了30871套房,约占美国人购买预制房总数的45%。当我们在2003年以17亿美元价格买入Clayton时,其市场份额仅为14%。
  Clayton收入的关键在于该公司拥有的130亿美元按揭贷款投资组合。在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当房地产融资枯竭时,Clayton有能力维持放贷是因为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支持。事实上,在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为自己的公司提供资金的同时,还在持续为竞争对手的零售销售提供资金。
  Clayton的许多借款人都是低收入者,信用一般。但因公司明智的放贷操作,其投资组合在经济衰退时期也表现良好,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借款人中,相当高比例的人都保住了自己的房子。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蓝领借款人的信誉被证明要远好于高收入者。
  在Marmon的有轨电车业务中,租赁利率在过去几年里显著改善。但该业务的性质是,我们每年仅有20%左右的租赁合同到期。因此,定价上涨只会在我们的收入上逐步反映出来。不过这是个强劲的趋势。我们拥有10.5万辆车的“舰队”中包含大量的油罐车,但只有8%是用于运输原油。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你们需要知道:不像许多其他租赁商,我们自己生产油罐车,每年约生产6000辆。我们把油罐车从生产线转移至租赁线,不会计提任何利润。因此从财务报表上看,我们的“舰队”价格低廉。该数字与“零售”价格的差距只会通过每年小额的折旧费用,慢慢反映在我们的收益中。因为上述及其他原因,Marmon车队的价值远高于财报上的50亿美元这个数字。
  关于对乐购(Tesco)的投资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乐购已不在我们最大的普通股投资清单中,而去年它是有份的。作为一个细心的投资者,我不得不尴尬地向大家报告,稍早时我们已售出乐购的股票。我由于懒散,在这一投资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2012年底,我们拥有4.15亿股乐购的股票,当时和现在乐购都是英国领先的食品零售商,在其他国家也是一个重要的食杂商。我们这一投资的成本是23亿美元,与这些股票的市值差不多。
  2013年,我对乐购当时的管理层略感失望,因此出售了1.14亿股,获得了4300万美元的盈利。我闲散的售股方式最后被证明代价高昂。查理将这类行为称为“吮拇指”。(考虑到我的延误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他这样说真是宽宏大量。)
  2014年,乐购的问题与日俱增,公司市值缩水,利润率萎缩,财会问题暴露。在商业世界,坏消息经常是接踵而至:一旦你在厨房里看到一只蟑螂,几天后你就会遇到它的“亲戚”。
  我们在去年卖光了乐购的股票,现在已没有任何仓位。(我们要指出的是,这家公司已聘用了新的管理层,我们希望他们一切顺利)。我们这笔投资的税后亏损是4.44亿美元,相当于伯克希尔1%净值的五分之一。过去50年中,我们仅有一次投资的售出时实现亏损达到我们净值2%的水平。另外有两次,我们经历了相当于净值1%的投资损失。所有三次大亏损都发生在1974-1975年间,当时我们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股票,是为了换钱购买那些我们认为更为便宜的股票。
  我们的投资业绩得到了一个巨大有利因素的帮助。1964-2014年,标普500指数从84点涨至2059点,如果将股息再投资,整体回报将达到我们在第2页中所提及的11196%的水平。与此同时,美元的购买力萎缩了令人吃惊的87%。这样的暴跌意味着现在需要1美元买到的东西,在1965年花13美分就可以得到(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度量).
  这是一个向投资者发出的重要信号:股市和美元的表现能差上十万八千里。
  可以回顾我们2011年的年度报告,其中我们将投资定义为:将当下购买力让渡给他人,同时合理预期在未来将获得更大的购买力。
  从过去50年获得的一个反常规但不容辩驳的结论就是,投资于一个美国企业的组合比投资于比如美国国债等证券要安全得多,后者的价值与美元紧密关联。在再往前的半个世纪,包括了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时段内,这一结论也是正确的。投资者应该关注这一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在未来的一个世纪这几乎肯定会重演。
  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总是会比现金等价物的高得多。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计价的投资品比广泛多元化,随着时间推移买入的股票组合的风险更高,甚至是风险要高很多,当然我们拥有股票组合的方式应该是仅招致象征性的费率和佣金。这样的知识通常不能在商学院获得,在那里波动性几乎肯定会被用作衡量风险的指标。虽然这样的学术假设使教学变得容易,但它错得离谱:波动性远不是风险的同义词。流行观念将两者划等号导致了学生、投资者和CEO们误入歧途。
  当然,毫无疑问的是,拥有股票一天、一周或一年的风险比将资金投入现金等价物高,无论从名义值还是购买力衡量都是如此。这对于某些投资者,比如说投行有意义,因为它们的生存可能受到资产价格下滑的威胁,它们可能在市场低迷时被迫出售股票。此外,任何可能有重大的近期内资金需求的人,他们都应该将适当资金投向国债或有保险的银行存款。
  但是,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也应该在数十年的维度下投资,股价的下跌并不重要。他们的关注点应锁定在投资周期内获得显著增长的购买力。对他们来说,随着时间推移买入而建立的多元化的股票组合将被证明风险比基于美元的证券要小得多。
  几十年前,本-格雷厄姆(BenGraham)就准确指出了投资失败的根源,他引用了一句莎士比亚名剧中的台词:“错,不在我们的星运,而在于我们自身。”
  伯克希尔的收购标准:
  我们迫切地想从企业负责人或其代表处听到,他们的企业符合以下全部的标准:
  (1) 大型收购(税前利润至少为7500万美元,除非该企业很契合我们的现有业务部门之一。)
  (2) 已证实的持续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预期不感兴趣,也不感冒业绩突然好起来的企业。)
  (3) 企业的股本回报率良好,同时债务很少或没有。
  (4) 管理层称职(我们没有能力填补这方面的人手)
  (5) 业务模式简单(如果存在大量的技术,我们将无法理解它。)
  (6) 一个明确的报价(我们不会在价格未知的情况下讨论交易,以免浪费我们和卖家的时间。)
  公司越大,我们越感兴趣:我们乐于进行价格在50亿至200亿美元范围之间的收购。但是,我们对可以在一般股票市场进行的收购建议没兴致。
  我们不会进行不友好收购。在是否有意收购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承诺绝对保密,同时会极为迅速地给出答复,通常不到5分钟。我们倾向于使用现金收购,但如果我们能获得与我们给予的同样多内在价值,我们将考虑发行股票进行收购。我们不会参与拍卖收购。
  伯克希尔的未来50年
  现在让我们展望一下前路。想象一下,假如50年前我预测未来,我的某些预言肯定是差得离谱。记着这句话,我会告诉你们我对伯克希尔未来的想法,就像对假如也问同样问题的我的家人一样。
  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我认为耐心的伯克希尔股东的资本永久性损失的可能性与单一公司投资的几率同样低。这是因为我们的每股企业内在价值几乎肯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但是,如此乐观的预言必须加上一个重要的警告:如果一个投资者买入伯克希尔股票的价位非常高,比如接近每股账面价值的两倍,这种情况偶尔是会发生的,这位投资者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盈利。换而言之,如果买价非常高,一笔良好的投资就可能退化为鲁莽的投机。伯克希尔也不能摆脱这一真理的束缚。
  我认为,任何事件导致伯克希尔出现财政问题的可能性基本上等于零。我们总是为千年一遇的洪水而未雨绸缪,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可以向没做准备的人卖救生衣。在2008-2009危机期间,伯克希尔扮演了“第一反应者”的重要角色,此后至今我们资产负债表的实力和盈利潜力增长了一倍以上。我们的公司是美国企业的直布罗陀(战略必经之地),未来还将如此。
  财政耐久力要求一家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三种能力:(1) 大规模且可靠的盈利流;(2) 大量流动资产和 (3)没有重大的近期内现金必需。忽视最后一点通常将导致公司爆发预期外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盈利企业的CEO们觉得他们总能对到期的债务再融资,无论其额度有多大。2008-2009年,许多公司管理层领教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多危险。
  虽然我们保守,但我认为我们有能力逐年增加伯克希尔的每股潜在盈利能力。这并不是说运营利润每年都会增加,情况远不是这样。美国经济会起起落落,当经济走低时,我们当期的利润也会如此。但是,我们将继续达成内生性增长,进行补强性收购和进入新的领域。因此我相信,伯克希尔的基本盈利能力将逐年增长。
  在某些年份,这样的增长将是显著的,而其他一些时间将很少。市场、竞争和运气将决定机会何时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管如何,伯克希尔将保持前行,而动力来自我们现在拥有的一系列优质企业和我们将收购的新公司。此外,在多数年份内,我们国家的经济将为商业提供强劲的动力。我们很幸运,拥有美国这样的国家作为主场。
  坏消息是伯克希尔的长期收益,以百分比而不是绝对美元额衡量的收益可能不会太高,将无法达到在过去50年中达到的水平。我们的资产数字已变得太大。我认为,伯克希尔未来的表现将优于平均的美国公司,但我们的领先优势不会太大。
  最终,可能就在今后的10-20年之间,伯克希尔的盈利和资本资源将达到一个使管理层无法明智地将全部利润再投资的水平。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董事将有必要作出决定,到底哪种方式才是分配过剩利润的最好方式,是通过派息、股票回购还是两者兼之。如果伯克希尔的股价低于企业内在价值,大额回购几乎肯定是最佳选择。你们可以放心,你们的董事将作出最好的决定。
  没有哪家公司比伯克希尔更关注股东。在30多年时间里,我们每年都重申我们的股东原则,开头总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的结构是一家公司,但我们的处事信条是伙伴关系。我们与你们达成的这一契约无异于金科玉律。
  我们拥有一个见识卓越、以企业为导向的董事会,时刻准备着践行我们的伙伴承诺。没有一个人是为了钱做这份工作:根据一份在别处几乎不存在的协议,我们的董事都只有象征性收入。他们通过拥有伯克希尔股票,以及为一家重要企业充当看门人所带来的成就感等方式获得回报。
  挑选一位正确的CEO是重中之重,也是主宰伯克希尔董事会议大量时间的议题。管理伯克希尔基本上是一份资本配置的工作,加上挑选和任命优秀的经理人来掌管我们的子公司。很明显,这一工作也要求有必要时要更换一家子公司的CEO。这样的职责要求伯克希尔的CEO是一个理性、冷静和有决断的人,他必须对商业有广博的理解,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此外很重要的是,他必须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就像IBM的老掌门人沃森(TomWatson, Sr.)说的:“我没有天赋,但我在某些方面还聪明,我就坚守在这些领域。”
  品德至关重要:一位伯克希尔的CEO必须全身心投入公司,而不是为了他自己。(我使用男性代词以避免措辞冗长,但性别绝不是决定谁成为CEO的因素。)他必须去赚数额远远超过他任何可能需求的钱,但重要的是,他不能为了自我或贪婪的动机去在薪酬上攀比大部分待遇丰厚的其他企业高管,即使他的成就远超这些人。一个CEO的行为对自他而下的全部经理人有重大的影响:如果他清晰地向下属传递出股东利益至高无上,其他经理人几乎也不会有例外,他们也会承继这样的思想。
  我们的董事们认为未来CEO应该从内部产生,伯克希尔董事会对其应该有较深的了解。我们的董事还认为下一任CEO应该相对年轻,这样一来,他或者她就能够在长期内担任这一职务。如果CEO平均掌舵时间大大超过10年,对伯克希尔将最为有利。(让新人学会老把戏并不容易。)他们也不可能在65岁退休(你注意到什么了吗?).
  无论是伯克希尔的企业收购,还是大规模量身定制的投资动向,对手方都应该熟悉和信任伯克希尔的CEO。这一点非常重要。培养这种信心和构造关系需要时间,但回报可能非常惊人。
  伯克希尔的特别之处还要归功于另一群拥有投票权的人,那就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如果我不向他们致以敬意,那就是失职。伯克希尔的股东基础与任何其他大型企业都不一样。这一点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得到了很好的证实,股东们收到了一个代理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就是:由于公司所拥有的现金超过实际需要,而公司的所有者又不像巴菲特那样都是亿万富翁,那么董事会应该考虑对股票发放一定的年度股息。
  这一解决方案的发起股东没有在股东大会上出现,因此他的动议没有被正式提出。尽管如此,代理投票还是进行了计数,其结果发人深省。
  不出意料,A股股东反对派息者与赞成者比率为89比1。伯克希尔A股由相对较少的股东所持有,而且股东对其都拥有较大的经济利益。
  引人注目的是B股股东的投票结果。B股股东人数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他们总共投出了660759855票反对票和13927026票赞成票,比率大约47比1.
  我们的董事们建议不派息,但公司不想试图去影响股东。尽管如此,最终占股份总数98%的投票相当于说“不要给我们派息,将所有利润都进行再投资”。我们的大小股东能够如此认同我们的管理哲学,真是令人又感叹又欣慰。
  有你们作为伙伴,我感到非常幸运。
  沃伦-巴菲特
  2015年2月27日
@今日话题 @不见开花但见结果 @方舟88 @富途证券 @投资女学徒 @老曾阿牛 @九天向上 @没干活不废话 @梁宏@呼噜 @西点老A @唐朝 @放眼观美股 @菲恬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我创建的雪球组合$资源为王我本轻狂(ZH117133)$ ,欢迎关注哦! http://xueqiu.com/p/ZH117133 ,来点刺激的赌一赌,开盘口,每人只能投注6雪碧(赞助这贴),赌我的这个美股资源组合3月2日美股收盘时,当天的资源组合能否超过1.58%的收益,如果小于或等于1.58%,我赔给下注者每人10个雪碧(囊中羞涩不要见笑);如当天收益率超过1.58%,你们下注的雪碧归我所有。雪球上的瘾君子们有兴趣和小女子我一赌吗?因粉丝太少,大家多多给我宣传。下注者名额限定100人(哈哈,我这是做好风险控制),超出者无效,我会及时退回。山流水的第一场赌局开盘了,赌徒们快来下注呀。

$中国平安(SH601318)$ $光明乳业(SH600597)$$中国铁建(SH601186)$ $中国太保(SH601601)$$山东黄金(SH600547)$ $中国石化(SH600028)$$中国石油(SH601857)$ $比亚迪(SZ002594)$$伊利股份(SH600887)$收起今天08:59来自雪球举报转发(188)收藏赞助(6)评论(114)

成长中的投机者():

根根的暴力思想

$达安基因(SZ002030)$每年都有一,两个大概念,会有惊人的涨幅。去年是传媒,手游,涨幅都是少则5倍,多则10倍。今年会再哪里诞生呢。上半年来看,可能性最大的应该是基因测序概念,也有可能是在线教育,不过从走势图上来看,今年的大概念,长概念应该是基因测序。所以决定明天继续加大达安基因...展开$达安基因(SZ002030)$
每年都有一,两个大概念,会有惊人的涨幅。去年是传媒,手游,涨幅都是少则5倍,多则10倍。
今年会再哪里诞生呢。上半年来看,可能性最大的应该是基因测序概念,也有可能是在线教育,不过从走势图上来看,今年的大概念,长概念应该是基因测序。所以决定明天继续加大达安基因的仓位。
分析了一下今天达安基因的量,首先创历史新高了,量能反尔小了,说明什么,说明散户已经很少了,主力后面会有不断的新高。大家拿稳咯。,特别铭谢盘若金刚。
伊利股份 张裕A (2014.06.02)
$伊利股份(SH600887)$$张裕A(SZ000869)$,
雷公,伊利和张裕是有本质区别的。什么样的消费公司会受到同业外国公司冲击,我在张裕被文化击败文章里表达过自己的观点http://xueqiu.com/8255849716/29121407。
那么来看看张裕和伊利的本质区别。
1:红酒的消费毕竟量毕竟有限(不是日常消费品),那意味着即使没有国产红酒,全是进口红酒也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
但是牛奶就不一样了,现在牛奶已经成为城市家庭日日消费的必需品,需求量无比巨大。可以说这比牙膏,洗发水,洗衣服的消费量都大的多。
但是牛奶的产量毕竟是受奶牛存拦量和草地限制的。它不像牙膏,洗发水是由化工原料而来,供应量无限。即使向全世界开放中国市场,全世界的牛奶公司都来中国卖,也无法满足13亿人口人人天天喝牛奶的心愿。
2:世界其他国家主要消费的都是鲜牛奶(巴氏杀菌奶,保质期通常5到7天,还必须放冰箱)那是因为鲜牛奶才是牛奶的精华,。而这些先天条件必须是在就近的地方有奶源,所以你看到即使伊利,蒙牛再强势,各地都有本地品牌,我家在南京,有卫岗牌牛奶。这点不光中国,全世界各国都有本国的强势品牌。
而红酒则不同,没有鲜红酒一说。而且红酒有收藏价值,部分红酒越放越值钱,这点牛奶不具备。
3:伊利,蒙牛们的主要盈利并非靠牛奶和酸奶。而是靠,品种繁多,口感极佳,价格极贵的什么伊利果粒多,蒙牛酸酸乳之类的品类,而这些花样外国牛奶很少。
4:红酒是有文化的,你看任何一个外国红酒品牌进入中国,都会在各大城市搞品鉴会,推介会。告诉大家这款红酒背后的故事,如产区如何的正宗,历史如何的悠久,单宁如何的散发,历史上多少世的国王如何的钟爱等等。
牛奶却不具备这些文化底蕴。,也不需要。
5:红酒带有一定的社交性,喝法国红酒当然比喝张裕有面子的多。
而牛奶都是在家里喝,很少具备炫耀性。

踪上所述。继续做空张裕无忧也,而做空伊利,那你钱太多了
雷公资本:做空伊利看牛奶消费,一方面要看人均日常消费,另一方面是高端西式餐饮消费(西餐+咖啡+甜品+烘焙)。理论上说,我国的日常生活习惯中乳品消费量不可能与欧美相比,人均日常消费的增长空间其实很有限(生活习惯问题),日常饮食习惯改变非一日之功。但是不可忽视高端餐饮消费的迅猛增长(尤其大城市),这是一个饮食习惯逐步欧美化的趋势。这个趋势对整个乳业来说是利好,但不可否认国内乳品的质量、口感与进口奶还有相当差距。据我所知,高端西式餐饮用乳有“去国产化”的趋势,大量优质的欧美进口奶、日韩进口奶充斥市场,国产品牌表示亚历山大。

做空$伊利股份(SH600887)$ 主要基于如下几个方面:

1. 自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内主要的乳制品消费人群对国产奶的信心并未恢复;
2.自08年以来进口乳企相继布局国内市场,以前只能通过网购代购的进口奶现已充斥大城市商超(以上海为例),进口奶对国内乳品行业的冲击效应正在逐步体现;
3. 一季度财报显示,在收入利润大幅增长的光鲜之下,伊利和$光明乳业(SH600597)$出现前所未有的存货激增,由此验证了上述第2条。
4.伊利、光明一季报净现金收入(即:销售商品或服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付的现金)创近十年最低。在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现金收入率(即:销售商品或服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创五年最低!

雷公做投资不太喜欢去研究“为什么”,只考虑“怎么办”。如上原因如果被市场形成共识,乳业股将面临“双杀”(类似$张裕A(SZ000869)$案例)。在国家提高乳制品进入门槛的事实前提下,市场并未解读为利好。多因素共振下,我选择做空。
具体的战略分析见《伊利战势图》http://xueqiu.com/9987866486/29352241

投资的逻辑尽可能简单,当然,我的判断有可能是错的。让市场来验证吧。
$苏宁云商(SZ002024)$ (2014.06.26)
苏宁回到5年前也没有机会,如果现在老去的苏宁还有机会,当年的百货大楼的电器部也有机会把苏宁干掉,不会给苏宁长大的机会。如果苏宁还有机会,那么年轻人(刘强东)就没有机会了。这是时代赋予刘强东的机会。就像90年代时代给当时的年轻人张近东的机会。这是历史给不同时代企业家大脑里留下的成功烙印,这个企业家的烙印注定了这个企业未来的命运。谁也不知道这个企业的未来,只知道每个商业企业迟早会被颠覆,只是时间问题(食品类企业除外,如可口可乐)。李成东$苏宁云商(SZ002024)$苏宁如果是以开放拥抱的态度对待外界的批评,现在情况要好的多。现在真心没多少人会去写苏宁电商了,好的没多少,写负面评论页没人看。记得三四月份的时候写过两三篇发了,虽然非常标题党,但也基本没什么评论关注。当然外界怎么评论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关注用户,获得用户认同,也许不是所有用户,但至少是一部分用户,至少有一部分的忠实用户。京东当年也被外界批评的一塌糊涂,被阿里打压,还被一堆B2C围剿,媒体被收买,很少有些写文章看好京东。
2012年9月底被邀请去过一次,不过是被邀请去被公关的。可惜了本人却本着真诚交流提建议的想法,因为压根就没打算听我的看法。今天某BAT一员中的战略老大找来约了下周一晚餐,希望本人给他们提建议如何做!!!!说句不客气的,对行业格局的判断,东哥在圈内算是少数靠谱之一。
如果苏宁的人,用心去看我写的苏宁的文章,基本八九不离十,该预言的都预言了。
东哥第一篇正式发表的文章是2011年底的《苏宁易购将在颠簸中狂奔》http://finance.qq.com/a/20111222/005042.htm,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全文以用户体验角度评论苏宁易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文章结尾,“没有用户体验优势的电子商务公司,在世界上,在中国都不会有未来。我们也非常期待一个优秀的苏宁易购,为消费者提供最佳体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在苏宁张近东、孙为民先生才强调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那些所谓别有用心的负面黑稿,现在看来是不是良心的纳谏。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惜苏宁当做黑稿。
再借用评论马云的内容,告知苏粉什么是黑稿?马云批评黑稿,东哥怎么看?很遗憾不在被批评范围内。黑稿算是负面稿的一类,负面稿不一定是黑稿,黑稿特征1.颠倒黑白;2.造谣莫须有的事实;3.夸大负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4.逻辑混乱,对切负面材料;5.爆负面料,添油加醋。这类稿子既可能是竞争对手付费安排的黑稿,也有可能是无知者撰稿!

另外还是建议苏粉认真体验不同平台的网购体验!有几个维度可以参考:产品(网页设计,打开速度,购物流程);技术(搜索);运营(活动促销安排,内容到节奏打法);商品(丰富度,价格);服务(速度,准时性,以及退货售后服务)
另外,是持续体验,不同品类的体验,不要拿一两次体验就轻易下结论。看过不少苏宁支持者的分析文章,完全是拿线下那套经验来套,肯定是有问题的,苏宁电商要补的课很多!但行业的发展,已经不等人了。
而苏宁如果回到2009年和2010年,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的,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好想你 (2014.04.30)
$好想你(SZ002582)$关于好想你,我们的雪球名人辛巴反复推荐。我这里也想谈谈我的看法。1:易耗消费类股票确实很容易出大牛股。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的有可口可乐,麦当劳,星巴克等等。a股的有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双汇发展等等,港股的有孟牛,汇源果汁。康师傅等等。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但凡是大牛股,一定是疯狂做广告的金主。我们每天打开电脑,或网络几乎都能看到我刚才提到的几只股票的广告,什么麦当劳的“我就喜欢”,伊利广告中李娜的身影,孟牛在湖南卫视的原来重金,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我常常在想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可口可乐如此大的名气,为什么打开电视,无论哪个台都有无穷多的广告,到了奥运会请刘翔,到了世界杯请c罗。一天我到朋友家,开门看见他5岁的儿子。我说,想吃什么,叔叔给你买,我要喝可乐。猛然惊醒,原来他们的广告是做给这些未来的消费者。地球有70亿人口,平均寿命70岁,那就意味着每年要死10人,生10亿人。这些消费类牛股是做广告给这些新新人类听的。反观好想你,几乎在任何媒体上都很难看到它的广告。
2:我想拿它和汤臣倍健做个对比,二者相隔半年上市,股价走势我不必多说,雪友们也知道。其实在我眼里二者最大区别就是做不做广告。汤臣倍健以2000万的价格签下国内最贵的姚明。在各大卫视不惜重金做广告,如去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这些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中。再加上汤臣倍健的良好定位,造就了大牛。反观好想你上市3年的业绩不增反降。看看网络的销售额不及汤臣倍健一个零头。
3:再拿好想你和天福茗茶比一比。论名气,天福茗茶名气在茶客中名气不比好想你在枣客中底。但二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小气,都舍不得做广告。所以股价的走势也差不多。
不想说太多,除了片仔黄你们能在a股里找到不做广告成为大牛股的吗,片仔璜的特殊性我也不想再赘述了。做了广告的消费品不一定会成为大牛股,但是舍不得做广告的是一定成不了大牛股。
4:对比一下好想你,王老吉,
按理说好想你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枣,我们很小就知道并且吃它,而凉茶硬是靠加多宝做广告硬做出来的一个品类。最近几年北方的朋友们才知道有凉茶吧。虽然辛巴老师提到好想你和加多宝是同一个特劳特公司咨询营销。但是你看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加多宝当年做王老吉靠疯狂做广告成功的,改名加多宝宝后又是靠更加疯狂的广告超越王老吉的。我相信特劳特公司肯定也有很多咨询失败的案例吧。希望好想你不要成为失败那个。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希望我们拿更加理性的思维寻找牛股,尤其是消费类牛股,我是一定要先看它的广告,广告已经成为消费类牛股的必修课,君不见王老吉回到广药手上,由于广告投入大幅减少,1年多就被疯狂做广告的加多宝反超。
$内蒙君正(SH601216)$ (2014.08.10)
这就对了,我朋友公司(大约有200个员工)90%都是80后年纪在30岁以下,平均工资大概在6500左右,我去年买内蒙君正后,反复折磨不涨,为了了解余额宝的未来,我去他们公司调查了一下,几乎80%的员工工资一到账,全转余额宝,增加了我的持股信心。果然3个月以后余额宝高达千亿,让我享受了五连板出局。社会大趋势不可阻挡。时光里的海-:刚刚看新闻,余额宝收益都那么低了,用户数和总金额却没有一点减少仍在小幅度增加。社会趋势是普通老百姓推动的啊。
腾邦国际没有问题(2014.10.18)
私聊问腾邦国际的球友很多,大多数是短线被套,以前我从来没有关心过该股,今晨花10分钟看了一下,觉得该股没有问题,基本面良好,又是今后金融类大公司看好的市场。

结论,如果你放长远一点看,就是做长线,100%解套并且赚钱,如果专门做短线的,我给不出任何建议。再次谢谢那么多球友给小女起的名字。
腾信股份名字好(2014.10.10)
中国股市就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律。

300392腾信股份就是因为名字起的好,那么的像腾讯控股,再加上行业也是A股以前所没有的,所以被炒作的概率非常之大。股价超过贵州茅台应该不过分。

买或不买,它就在那里。特此声明,本人不持有该股,盘子太小。买的意义不大。
腾邦国际(2014.10.18)
私聊问腾邦国际的球友很多,大多数是短线被套,以前我从来没有关心过该股,今晨花10分钟看了一下,觉得该股没有问题,基本面良好,又是今后金融类大公司看好的市场。

结论,如果你放长远一点看,就是做长线,100%解套并且赚钱,如果专门做短线的,我给不出任何建议。再次谢谢那么多球友给小女起的名字。
我为什么喜欢沙普爱思(2014.11.19)
大家今天有福气啦 发福利啦。

一直要我写逻辑。我就写一篇。

伊利股份基本面分析_胡老师 伊利股份股票分析
今天阐述一下,我为什么喜欢莎普爱丝。

很多球友反复问我,莎普这货没效果,还有球友是医生,在我低位70推荐的时候告诉我他就是眼科医生,这药效果一般,无法根治白内障。

好吧,医生认为的劣势恰恰这就是我买入的理由,试想一个药品,他能够药到病除。那就不一定是牛股啦,都知道泻立停治拉肚子效果好。结果是吃一,二片病就好了,如何反复消费。东阿阿娇,补血,有一定效果,必须年年反复吃,上市以后成就大牛。汤臣倍健,膳食营养补充剂,说有效果可以有,说没,也可以没。但是必须反复吃。

大家想一下,白内障是眼病,会影响视力,没有什么比眼睛更重要的。我上网查过几乎老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白内障。只有做手术才能解决。试想一下,谁没事敢做眼部手术,还是消费一点莎普爱丝吧,效果有一点,还的反反复复的消费。再加上毛利率奇高。符合我以前说过的毛利率理论,(以前文章大家可以到@月光晒谷整理的我的帖子里找)。

这个票我几乎没有做任何研究,也不需要任何数据,在70的时候我的几个账户一共买入了5万多股(有贴图),90左右减仓部分,目前还剩3万多股。

我几乎可以100%肯定它一定是个医药消费大牛股,只不过由于创业板点位较高时上市,估值较贵,无法实现我在汤臣倍健上550%的收益。但是200到300%的收益应该没问题。(70成本算起。)
东方财富(2014.11.25)
下个月创业板会在东方财富的带领下,创业板板指数会勇创新高,东方财富也会取代乐视网,碧水源这些曾经的老大,勇夺创业板第一市值。正所谓江山备有才人出。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收起02-2119:25来自雪球举报转发(3)收藏赞助(0)评论(4)

理财大视野():

乳业三家公司的对比

一、乳业品牌初体验今天下午去附近家乐福逛了一圈,发现鲜奶和酸奶的品牌有很多,但是在这些众多的品牌后面,发现其实最主要的就三家分别是:伊利股份、光明乳业、蒙牛乳业。我本人在南京,当地还有一家叫做卫岗乳业,但是没有上市。另外还有味全是来自台湾顶新集团的。逛了一圈给我的直观感受...展开一、乳业品牌初体验

今天下午去附近家乐福逛了一圈,发现鲜奶和酸奶的品牌有很多,但是在这些众多的品牌后面,发现其实最主要的就三家分别是:伊利股份、光明乳业、蒙牛乳业。

我本人在南京,当地还有一家叫做卫岗乳业,但是没有上市。另外还有味全是来自台湾顶新集团的。

逛了一圈给我的直观感受是这些乳制品在外观上的差异不是很大,比方说伊利有一个叫做畅轻的,在柜台的旁边蒙牛也有与其外观几乎一样的产品。大果粒这个品牌,更是看到了若干家乳制品的公司外观类似,大果粒的取名也一样的状况。

查看原图
下面我们看看几家上市公司的对比。其中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是在A股上市,蒙牛乳业在港股。三家的总市值情况如下:

伊利股份:836.57亿元
光明乳业:220.28亿元
蒙牛乳业:692.36亿(港币),折合人民币558.18亿元

按照总市值排序:伊利是龙头,其次是蒙牛,最后是光明。

目前三家公司,市场先生给予怎样的价格呢?

伊利股份:市盈率LYR/TTM:26.13/19.78
光明乳业:市盈率LYR/TTM:46.42/43.66
蒙牛乳业:市盈率LYR/TTM:52.21/30.55

动态市盈率来看,市场先生给市值最大的伊利股份的估值最低;反而给予,总市值最小的光明乳业的估值最高。

二、盈利能力分析

伊利股份:
查看原图蒙牛乳业:
查看原图光明乳业:

查看原图
毛利率:光明乳业一直在30%以上,相对来说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净利率:伊利 > 蒙牛 > 光明,伊利近几年几乎是光明的两倍。
ROE:伊利近五年保持在17%以上,近3年保持在19%以上,相对于蒙牛和光明,具有非常大的盈利优势。
并且近3年ROIC,只有伊利保持在10%以上。

可以看出来,伊利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健,位列行业龙头。

三、成长情况(只看筛选出来的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


查看原图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导致整个乳业黑天鹅,行业整体出现负的净利润,伊利也不例外。但是从此过后,伊利的净利润开始逐步的增长。

净利润(万元):
2013-12-31 318,724
2009-12-31 64,766

五年净利润增长了4.92倍。

我们再来检查一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查看原图
都为正,和净利润的增长保持同步,说明公司是实实在在赢利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伊利股份最新的财务报告,2014年3季度的报表:

2014-09-30

净利润增长率 41.63%
销售毛利率 32.5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8,807万元

说明2014年的1~9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赢利能力保持稳健的趋势。并且销售的毛利率还稳步有所提高。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摘自2013年报)

1、全球化的供应体系

公司基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团”的愿景,逐步以全球化的视野搭建供应网络。在
生产设备、检测器材、包材供应及原料奶供应等多个方面积极开拓国际资源,与全球顶尖的供应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用全球的资源生产一流的乳制品。

2、领先的产能积累

公司高度重视奶源基地建设,始终坚持从源头确保产品的安全和优质,是我国最早进行奶源基地模式优化发展的乳品企业,拥有国内领先地位的优质奶源区域的原料奶牧场基地。同时,产能建设及相关产业链建设居行业领先地位。

3、良好的渠道拓展能力

公司是行业内率先进行渠道下沉与创新的企业。早在 2006 年就在全国开展了“织网计划”,
率先完成了“纵贯南北、辐射东西”的战略布局,成为第一家覆盖全国市场的乳品企业。同时,自 2007年起就借助商务部“万村千乡”活动进入“农家店”等乡镇销售终端。2013年,公司实施渠道精进管理,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逐步提升。

4、先进的创新体系

公司始终坚持与各个专业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乳业
研究院”、第一个“中国母乳数据库”、第一家“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同时,公司建立起一支知识全面、技术先进的研发队伍,吸纳了大量乳业研究人才。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司建立了三级研发平台,保证产品创新的高质量和高速度。

5、显著的品牌优势

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符合奥运、世博双重标准、为北京 2008 年奥运会以及 2010年世博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乳品企业。公司启动品牌升级行动以来,以“滋养生命活力”为新的品牌主张,持续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积累了明显的品牌优势。

五、未来发展前景

1、消费升级,老百姓对健康乳制品的追求;
2、消费的人口基数大;
3、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人对本土品牌信心的重塑。

六、公司估值

2014 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 540 亿元,利润总额 40亿元。前三季度,已经实现净利润35.76亿元,全年目标40亿元净利润的目标,问题不是很大。

总市值:836.57亿,对应40亿元的净利润,动态市盈率21倍左右。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伊利股份(SH600887)$ $光明乳业(SH600597)$$蒙牛乳业(0231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8486.html

更多阅读

北美留学生日报:UIUC华裔女校长辞职风波始末_宁老师Coach

北美留学生日报:UIUC华裔女校长辞职风波始末文/欧阳萱妍(日报记者)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以下称UIUC)与其前任校长——华裔女教授Phyllis Wise的纷争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虽然Wise辞职已成定局,然而整个事件与Wise充满争议的4年任期有

胡一鸣原局论强弱命例集合二_見機閣_ 胡一鸣八字视频全集

胡一鸣命理精论二 八字原局论强弱命例集合二第三七男命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早子时印印日伤壬壬乙丙辰子卯子乙木生于子月、子时,天干年月双透子水,水旺之势可想而知。冬天之水,不但旺而且寒。天寒地冻,对乙木的生长甚是不利。时干丙

現貨黄金基本面分析 现货白银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因素随着市场供求的改变,黄金价格的波动,给予投资者无限的投资机会,但由于市场瞬息万变,如要在黄金买卖中获利,最重要的是能掌握快捷及准确的资讯,同时投资者要对能影响市场的因素有一定的认识。黄金的供需因素分析  

基本面估值法初探 期货基本面分析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爱股网http://www.iguuu.com/经过6124点的疯狂和1664的萧条后,我重新回顾了下《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及《证券分析》,画了张基本面估值法思维导图:下面,分别讨论下各种估值方法什么叫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就是一只鸡。1. 市净

声明:《伊利股份基本面分析_胡老师 伊利股份股票分析》为网友红尘戏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