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与苏轼 章惇林语堂

章惇与苏轼

作者:piao28 2010-06-09 14:24 星期三 多云

章惇(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宋史•章惇传》说:“惇豪俊、博学善文。” 后世读书人知道章惇,大概都由于苏轼的缘故,我也不例外。但之前不知道他是福建人。《宋史》把他列入“奸臣传”,给他定的主要“罪状”是,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后。

他任商州令时与苏轼结交,当时苏为签判凤翔。章为人狂放,志向高远,与苏轼很是投合。两人有过一段同游同饮的好日子。宋-曾慥《高斋漫录》记载,苏、章游仙游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横木架桥。子厚推子瞻过潭书壁,子瞻不敢过。子厚平步而过,用索系数,蹑之上下,神色不动,以漆墨大书石壁上曰,‘章惇苏轼来游。’子瞻拊其背曰:“子厚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子瞻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一个连自己的命都不当回事,能拿别人的命当回事吗?但是苏轼万万没有料到章惇做了宰相之后,党同伐异、驱逐异己,就连当年一块题诗苏轼他自己,都没逃过被流放的厄运。

苏章交恶的原因,有这么一说,子厚出生的时候,父母不想要他,把他放在水盆里溺死,被人救止。苏轼赠诗,有“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尤爱水云乡”之句,子厚认为这是嘲讽自己,很不高兴。当然也不排除文人相嫉,章惇心高气傲,不甘为人下,遇到东坡,算是撞上了他“五百年前的孽冤”。论才学,苏轼远超同侪,其他人想一较高低,几乎不可能。

当然要说主要原因还是政治。按说苏轼与章惇交情甚厚,元祐年间,东坡知贡举,阴错阳差的,还取了章的儿子章援为第一名,但是这样多层人情关系都逃离不了政治的残酷剥离。宋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王安石秉政,赏识章惇之才,用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协助推行新法,章成为变法派的中坚分子。苏轼是反对王安石的激进改革的。从这个时候起,苏轼和章惇这两个朋友便划分成了两个阵营。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新皇帝九岁,皇太后临朝,重用苏轼,八个月之内,连升三次,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个职位很重要,帮皇帝起草国书的。而此时,苏辙在京为右司谏,把和王安石一派的政客全部降职,章惇亦在其列。章惇是刚愎之人,他没有苏轼那么好的修养,当然就记恨在心了。

章惇为人阴险狡诈 ,整治政敌毫不手软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后来又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道: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惇睡不着觉了,他妒忌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就把他贬到更偏远的儋州。儋州即是今天的海南,在宋朝,贬到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级的处罚。朋友变成的敌人,因为相知甚深,关注得也就格外细腻,整治起来自然整治得格外有“雅趣”。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苏子瞻谪儋州,以瞻与儋字相近也。子由谪雷州,以雷字下有田字也。黄鲁直谪宜州,以宜字类直字也”。都是子厚的主意,拿他们恶作剧。拿这些有文化的人开涮,让他们受心理上的奇耻大辱。苏东坡字子瞻,“瞻”与“儋”谐形,换上“人字旁”,要你目中无人;苏辙字子由,“由”字在“雷”字底下,“田”字不出头,要你再无出头之日。黄庭坚字鲁直,“直”“宜”相像。由此可见章惇之狠。

后来传说,有相命先生说了,子瞻贬儋州,“儋”有“人字旁”,苏东坡命不该绝,有人相助,问题不大;子由贬雷州,雷州的“雷”,田上有雨,甘霖之下,万物出头,“田”字当然也能出头,“田”一出头,不就是“田”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黄庭坚贬到宜州情况就严重了,“宜”字像是给“直”字加了个盖,他要在宜州盖棺定论了。后来情况的确如此。

但是政坛的事永远说不准。元符三年,哲宗去世,徽宗继位。章惇因反对传位徽宗,徽宗上台,立即把他罢相。政敌翻出更多旧账,结果这回也给贬到雷州。与此同时,苏轼遇赦放还。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的六月,苏轼到达京口,子厚的儿子章援也在那里,他没有见到苏轼,诚惶诚恐地写了一封长信,为父亲求情。因为当时有一种传说,苏轼将被起用。章援出于对父亲多年作为的了解,担心苏轼重新上台,会进行报复,于是给苏东坡写了一封信,章援的信哀凄动人,意思是说辅佐君王的人,一言之微,足以决定他人之命运。子厚的儿子,果然父风宛然。但这小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苏东坡作主考官,亲自第一名录取他,按照当时的传统,章援当为苏轼之门生。老章猫逗老鼠似的拿东坡的生死逗着玩的时候,没见他为老师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章惇与苏轼 章惇林语堂

章援以父亲的为人忖度他人,他把东坡看得太小了。苏轼给章援回信,这样写的:“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书至此,困惫放笔,太息而已。(1101年)六月十四日。”

同年苏轼病故。1105年章惇卒。

说苏、章交恶,其实只是章打击迫害苏,苏轼则一直当子厚为朋友。苏轼于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大度和仁爱精神,在古往今来的人物中,实属鲜见。

附记:今天上课讲评文言文练习题,讲到北宋变法派与元祐党人之争,说到了章惇,说到古人猜字,因为时间关系,无法迁移过多,现补充如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9319.html

更多阅读

林语堂的幽默 林语堂的幽默与刻薄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1895---1976年),福建龙溪人。生性幽默,以致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出,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所以,他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一点也不过分。直至今日,林语堂的一些幽默妙言仍

芗城宣传网-林语堂纪念馆 林语堂

地球村的老顽童  ——漳州人眼里的林语堂☉沈金耀在闽南各乡村,往往有一两个小有名气的老顽童,让村民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看着林语堂晚年的照片,总觉得十分熟悉,就像那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诙谐有趣的老人。当然林语堂的名气很大,他是地球

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故居闭关时间

  (2014-12-05 08:57:14) 转载▼标签: 文化故居林语堂台北分类: 旅途屐痕林语堂故居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林语堂世人没有

林语堂《中国人》简介 中国人之聪明 林语堂

《中国人》是一本好书。相信你在阅读中,经常有会心一笑,灵光一显,慧根一动,通透开悟之感;定会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如暄阳光,倍感幸福与舒畅。这本书就是让人读后激动不已、永远难忘、回味不已的书;你不禁对作者产生由衷敬谢!在我阅读的经历

林语堂 简介 苏东坡传 林语堂

林语堂百科名片林语堂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

声明:《章惇与苏轼 章惇林语堂》为网友茶淡情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