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疼痛 胸部右下方疼痛

百科名片

胸骨后疼痛在临床中经常见到,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疼痛性质可呈多种,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由胸部疾病(也包括胸壁疾病)所引起。一些人出现胸骨后疼痛之后,常常怀疑患了冠心病,盲目按冠心病治疗。其实,引起胸骨后疼痛的原因很多,心血管、肺、纵膈、食管等都可能患病,一旦胸骨后疼痛,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确诊。

目录

原因病理
常见的疾病
胸骨后疼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病理

  胸骨后疼痛,通常指胸骨前区正中剑突以上区域的疼痛。这种疼痛比较常见,引起此类疼痛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  1、心绞痛、心肌梗死:这种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的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常见于中老年人,常伴发高血压;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饱、酗酒、寒冷袭击、剧烈运动等都可诱发。  2、病毒感染:这种胸痛常有咽喉疼痛,发热,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继而突然发生胸骨后剧烈疼痛,并常因咳嗽、喷嚏、转动身体而加剧,疼痛常在3~7天内消失。  3、纵隔疾病:主要由于纵隔肿瘤压迫局部神经而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并可伴有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还可见于急性纵隔炎,胸骨后疼痛的同时,可伴发高热、畏寒等症状。  4、食管疾病:如食管炎,也可引发胸骨后疼痛。这种疼痛多在进食或饥饿时加剧,并伴有泛酸、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1]

常见的疾病

  胸骨后疼痛在临床中经常见到,一些人出现胸骨后疼痛之后,常常怀疑患了冠心病,盲目按冠心病治疗。其实,引起胸骨后疼痛的原因很多,下面是几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1、心绞痛:典型症状为突然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典型疼痛性质为紧缩和压迫样感觉,常伴有焦虑恐惧感,程度不一,重者常迫使患者自动停止动作,伴面色苍白、出汗,疼痛持续1-5分钟。心绞痛急性发作可口含硝酸甘油和硝苯吡啶,两药交替使用。预防发作以钙拮抗剂为首选药物。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疼痛发作开始即为撕裂样剧痛,用吗啡等不能缓解,疼痛可波及头颈、后胸、腰部、上肢甚至下肢。虽有休克样症状,但血压不下降,发病早期反而升高。  3、肺栓塞:当一个长期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盆腔手术及下肢静脉手术的患者,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者,出现胸痛,就应该想到这种可能。胸痛有时很剧烈,有时轻微,往往是突发的胸痛,伴有咯血、呼吸困难、休克、甚至出现心律失常。  4、急性纵隔炎:该病引起的疼痛为胸骨后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和钻痛,向颈部放射或引起耳痛,疼痛因吞咽与深呼吸而加剧。治疗除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外,应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5、纵隔气肿:纵隔气肿为气体进入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间隙而致,当气体积聚于纵隔内不能逸出时,可压迫其内大血管而有胸痛,可向颈、肩部放射、胸痛伴有气短、呼吸困难、紫绀、烦躁不安。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多为胸骨后灼痛和不适感,起病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及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7、食管癌:该病的胸痛表现为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疼痛,伴有咽下困难、食物滞留和异物感,少数病人有胸骨后闷胀不适、背痛和嗳气等症状。  8、返流性食管炎:以胸痛为突出表现、而无明显返酸、嗳气、灼心等胃食管返流症状的返流性食管炎,易被长期误诊。该病所致胸痛特点为卧位,夜间、休息及饮水或进餐后易发病,活动后反而减轻,有人称此病为夜间睡眠性胸痛,疼痛症状能被硝酸甘油缓解。  9、食管裂孔疝:常见症状为胸骨后疼痛、位于胸骨下1/3,可放射到肩、臂部,多发生在平卧、弯腰、下蹲、咳嗽、饱餐后,疼痛带有烧灼感,伴咽下困难、呕吐、呕血、偶有大出血等,当坐起、站立或走动后疼痛及烧灼感会得到缓解。[2]

胸骨后疼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胸骨后疼痛在临床中经常见到,一些人出现胸骨后疼痛之后,常常怀疑患了冠心病,盲目按冠心病治疗。其实,引起胸骨后疼痛的原因很多,胸骨后疼痛比较常见,除了冠心病以外引起此类疼痛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毒感染,纵隔疾病如急性纵隔炎、纵隔气肿,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癌。[3]早期食道癌病人常无症状   2009-7-30  出处:西安国医肿瘤  

  1.食管癌也叫食道癌,食用霉变腌制食物是食道癌主要诱因之一。

  2.食道癌是消化道治疗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高发年龄在60~64岁。

  3.早期食道癌病人常无症状,甚至有些食道癌病人晚期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从而导致误诊,易误诊为:咽炎﹑食管炎﹑气管炎﹑异物梗阻等。

  4.食道癌临床表现为:①吞咽食物哽噎感﹑②胸骨后疼痛或闷胀不适﹑③食管内异物感﹑④咽喉干燥﹑⑤食物通过缓慢感及滞留感。

  5.患者年龄﹑病变部位﹑及病情状况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6.治疗食道癌的手段很多,而选择正确有效的首次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7.90%以上的食道癌属鳞癌,化疗敏感性较差,疗效甚微,反复多次化疗不宜提倡。

  8.溃疡性食道癌属放疗的禁忌症,放疗易导致食道穿孔。

  9.放疗患者从放疗开始前一周可出现吞咽困难加重﹑疼痛加剧等症状,其原因是因为放疗导致食道癌水肿所致,一般患者半月后即会好转,放疗疗效与病变位置﹑肿瘤类型﹑局部状况﹑个人差异有直接关系。

  10.胸背痛预示肿瘤向食管外侵犯,口吐粘液预示梗阻严重,声音嘶哑预示侵及喉返神经。

  11.严重的吞咽困难和癌性疼痛,经过有效的综合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12.食道癌的愈后与病情发现早晚﹑是否科学治疗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决定预后的关键,部分食道癌患者可达到10年﹑20年﹑甚至30年的生存期。

  13.食道癌多属“噎膈范畴”发病因忧郁﹑生气﹑积郁而成,保持心情舒畅﹑开朗是康复必备条件,少量多餐是提倡的饮食习惯。

  14.放疗后患者可出现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等合并症,如疼痛﹑咳嗽明显,可采用中医治疗。

  15.出院患者一般每两月检查一次X光胸片﹑钡餐透视﹑肝胆B超等,如发现吞咽困难加重﹑胸背痛﹑口吐粘液﹑咳嗽﹑发烧﹑声音嘶哑﹑颈部包块等时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

食管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与生命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约有20.9万人死于食管癌。食管癌的治疗结果因病期的早晚相差非常悬殊。以手术治疗为例,早期癌5年生存率90%左右,而中晚期癌5年生存率降到20%~30%。

  食管癌的形成是由食管黏膜正常上皮细胞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刺激逐渐变为癌。从正常上皮发展成癌需要多长时间至今还不清楚,一般地说,从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发展成癌需数年之久,再由早期癌发展到中晚期癌需一年左右。

  以往认为早期食管癌没有症状和信号是不对的。因为这些信号与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不经治疗可以自动消失,因而被病人和医生忽略,未能进一步检查确诊,之后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其实,绝大多数早期食管癌患者都经历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如果发现有以下症状就应引起警觉。

  1.吞咽食物时有硬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是食管癌的首发信号。

  2.咽食物时有哽噎感这种症状最常见。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清楚地回忆第一次发生的时间。这些症状不经治疗可以自动消失,数天或数月后再次出现,以后发生的频率和哽噎感的程度逐渐增加。

  3.胸骨后疼痛和下咽时食管有疼痛感这种症状也较为多见。进食时胸骨后或食管疼痛,呈烧灼感、针刺感、牵拉感或摩擦感。大口吞咽粗糙或热的食物时疼痛感加重,小口吞咽稀的或温冷食物时则疼痛较轻。疼痛的部位一般较实际长癌的部位高一些。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发生在上腹部。几天后或服药治疗后疼痛可缓解。在进食不当或情绪波动时疼痛又会出现。这种情形会反复。

  4.食管内异物感患者自觉某次吃进的食物粗硬划破食管,有食物贴附在食管壁上,咽不下去。

  5.食物下行缓慢并有滞留感食物通过食管时患者感到不如以前畅快,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在某处停留一下。这种感觉与食物性质并无关系,有时饮水也会出现这种感觉。

  6.咽喉部有干燥和紧缩感可伴有轻微疼痛,有时与患者情绪波动态有关。

  7.胸骨后有闷胀感患者常不能具体形容这种感觉,只说胸闷不舒服。

食管癌要与六种疾病相鉴别 www.  2009-6-16  出处:合肥凤凰肿瘤医院  

  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有以下情况为高度可疑:

  ①局限性粘膜皱襞增粗和断裂。

  ②局限性食管壁僵硬。

  ③局限性小的充盈缺损。

  ④小龛影。

  食管癌一般要与以下六种疾病相鉴别。

  1、贲门痉挛此病女性较多见。病程长,症状时轻时重,常与精神因素有关,呕吐食物时返流量大,放射线检查食管手段呈光滑的漏斗状狭窄。有时应用解痉剂可以扩张。食管粘膜纹规则,狭窄上方食管扩张较明显。

  2、食管憩室 放射线检查可见食管局部有一明显的外突之憩室,颈部与底部宽窄多一致,或颈部较宽,粘膜光滑。

  3、食管炎 主要表现食管下部灼热,吞咽时有轻度疼痛。少数伴有粘膜水肿、痉挛等。可出现吞吐困难或胸骨后疼痛,多数经治疗后能消失,拉网脱落细胞检查,多因咽部过敏不易成功,必要时应作食管镜检查。

  4、食管肉瘤以平滑肌、纤维组织、横纹肌组织来源为多见,瘤体较大,临床症状与食管癌相似,X线显示充盈缺损,管腔扩大,肿瘤上下端与食管呈锐角。确诊需经病理活检。

  5、食管乳头状瘤是由食管粘膜局限性增生形成的分叶状或分枝状肿瘤,腔内突出。表面覆正常的粘膜,偶见变成食管鳞形细胞癌,病理诊断可以鉴别。

  6、梅核气 女性多见,常有明显的精神因素,自觉咽喉部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放射线检查无阳性发现。

食管癌中医方:正虚邪恋症见胸骨后疼痛,食物梗阻,消化力弱,或形体消瘦,少气无力,神志疲惫,不能进食,舌质淡苔薄,脉弱或濡。治疗多以解毒,活血,涤痰,补气,养阴类药物为主组成方剂。

  吴茱萸丸(《兰室秘藏》)

  (组成)木香、青皮各6克,白僵蚕、姜黄、泽泻、柴胡各12克,当归身、炙甘草各18克,益智仁、人参、橘皮、升麻、黄芪各24克,半夏30克,草豆蔻仁、吴茱萸各36克,麦芽面45克。

  (用法) 上药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次20~30丸,温水送服,细嚼亦可。

  (功效) 温中利膈。

  (主治) 食管肿瘤,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补气运脾汤(《证治准绳·类方》引《医学统旨》)

  (组成) 人参6克,白术9克,橘红、茯苓各4.5克,炙黄芩3克,砂仁2.4克,甘草1.2克。

  (用法) 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1枚,煎至3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效) 益气和中。

  (主治) 食管癌,脾胃虚弱,水湿内停,噎塞,咽食难下。

  (加减) 有痰,加半夏曲3克。

  参赭培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党参18克,肉苁蓉、天冬各12克,代赭石24克,法半夏、当归身各9克,知母、柿霜饼各15克。

  (用法) 上药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 培气降逆,宽膈进食。

  (主治) 食管癌,吞咽梗阻不顺,饮食不下。

  南星参斛汤(<<浙江中医杂志》1989;5)

  (组成) 生南星、金银花各30克,党参、石斛、枇杷叶、生麦芽、枳实各10克,代赭石(先煎)15克,青黛、生甘草各3

  (用法) 上药水煎,去滓,分2次温服。15剂为1个疗

  (功效) 益气抗癌,化痰降逆。

  (主治) 食管癌晚期,吞咽困难,形体消瘦,面色晦黯,脉细弱或细弦而滑。

  (加减)痰涎壅盛者,加白芥子、姜半夏各10克;瘀血内阻者,加急性子10克,广郁金12克;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地鳖虫各12克。

  (验案)陈某,女,59岁。3个月前吃饭时哽噎不畅,用汤水方可咽下,经检查确诊为晚期中段食管癌。症见神萎体弱,大骨枯槁,大肉陷下,面色晦滞,舌质淡红苔白厚,脉弦滑无力。X线示食管中下段腔呈不规则线状充盈、僵硬、狭窄,粘膜中段破坏,病变长度15厘米。拟方:生南星、银花各30克,白芥子、生麦芽、姜半夏、党参、石斛、枳实各10克,代赭石(先煎)12克,青黛、生甘草各3克。每日l剂,缓慢呷饮,3剂后可进汤水,后据证损益,调理旬日,进食较为顺利;月余后吞咽梗阻基本消失。X线摄片复查:狭窄部位较前X线摄片扩张约2.5倍,粘膜有所修复,长度缩短约4厘米。

  香砂宽中汤(《证治准绳·类方》引《医学统旨》)

  (组成)木香(临时磨水15毫升~29毫升入药)、白术、陈皮、香附各4.5克,白豆蔻(去壳)、砂仁、青皮、槟榔、半夏曲、茯苓各3克,厚朴(姜制)4克,甘草1克。

  (用法) 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入蜂蜜1匙,饭前服。

  (功效) 理气消痞,散寒止痛。

  (主治) 食管贲门癌,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脘疼痛。

  养血汤(《明医指掌》)

  (组成) 当归、玄参、阿胶、知母各6克,红花(酒洗)、桃仁(研泥)各L 5克,生地黄3克。

  (用法) 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加蜂蜜20克调服。

  (功效) 养血润燥。

  (主治) 食管癌血气枯弱,或食管癌放疗、化疗后血虚体弱。

  养阴清热汤(《天津中医》1988;3)

  (组成) 生地、玄参、麦冬、南沙参各15克,石膏60克一100克,连翘、桃仁、丹皮、甘草各10克,银花30克。

  (用法) 上药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 养阴生津,扶正祛邪。

  (主治) 食管癌放疗后正气不足,阴血亏乏。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血虚者,加当归、首乌各10克;胸痛者,加延胡、川栋子各10克;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纳差者,加神曲10克,谷麦芽各30克。

  (验案)某患者,男,57岁。食管上段癌,入院放疗后2周,因口渴、胸痛、吞咽困难而就诊中医。症见咽干口渴,胸痛彻背,进食不利,胃纳欠佳,舌质红苔薄少,脉滑数。用本方加延胡索、川栋子各9克,5剂后口渴好转,余症依然。继续服5剂,胸痛减轻,进食较畅,但食纳尚差,原方去延胡、川栋子,加神曲、谷麦芽,再服5剂,胃纳渐增,诸症悉平。

  神奇散(《古今医鉴》)

  (组成)生地黄6克,砂仁、川芎各2.1克,当归、白芍药(酒炒)、白茯苓、白术(土炒)、香附(醋炒)、枳实(炒)、藿香、赤茯苓、槟榔、木通、猪苓、炒黄芩、黄柏(酒炒)、知母(人乳拌,炒)、赤芍药、天冬(去心)、麦冬(去心)各3克,甘草、姜陈皮、半夏各2.4克,乌梅3个。

  (用法) 上药水煎,去滓,人童便150毫升和服。

  (功效) 养血清热,降逆利膈。

  (主治) 食管肿瘤早期,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痰饮积聚,胃脘时痛。

  硇黄汤(《河北中医》1987;2)

  (组成) 硇砂6克,黄芪15克,甘草5克。

  (用法)将硇砂捣碎,放人沙锅内,加水浸泡10分钟,用武火煮沸30分钟,尔后加黄芪、甘草,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分3次饮服。连服10日为1个疗程,隔2—3日后继续服用,连服3个疗程后,可隔5日服5日。

  (功效) 扶正祛邪。

  (主治) 食管癌、胃癌中、晚期,体虚正气大亏。

  (宜忌) 此药严禁接触铁器。

  (验案)王某,女,68岁。吞咽困难,进而加重,为食管中段癌。症见面色苍白,形体瘦弱,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泛吐涎液,胸骨后疼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服用本方3日,胸痛好转,咽部分泌物减少,并能进食米汤、羊肉汤;继续服月余,渐能食半流质饮食。此后,患者依本法坚持服用5年,症状缓解,生存5年5个月。

食管癌中医方:邪毒凝聚

症见胸骨后疼痛,进食梗阻,或饮食难进,食则呕吐,形体消瘦,舌质紫暗或红,苔腻厚或黄或白。治疗多以解毒开关,破瘀散结类药物为主组成方剂。

  开管散(《浙江中医杂志》1990;6)

  (组成) 鼠妇、青礞石各等量。

  (用法) 上药为细末。每次1克一2克,放舌根部含服,不要用水冲服,每日4—6次。

  (功效) 破积开关。

  (主治) 食管贲门癌,梗阻,饮食不进。

  (验案)刘某,女,64岁。经X线钡餐、食管镜检查确诊为食管中段鳞癌,就诊时已滴水不入4日。一般情况较差,胸背疼痛,消瘦。予服开管散每次2克,每4小时含服1次,连用8次以后,梗阻部分缓解,可进流质饮食。首次缓解时间达4个月。后间断口服扶正中药加化疗,生存16个月。

  气膈食噎方(《医部全录》)

  (组成) 隔山消60克,鸡肫皮30克,牛膝、南星、朱砂各30克,急性子6克。

胸骨后疼痛 胸部右下方疼痛

  (用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次l丸,用淡生姜汤送服。

  (功效) 健脾消积,解毒消肿。

  (主治) 食管癌,胃癌,饮食不下,或食则呕吐。

  甘遂甘草散(《天津医药》1980;3)

  (组成)甘遂粉0.3克,甘草粉0.15克。

  (用法)上药为极细末。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

  (功效)破饮开关。

  (主治)食管癌晚期已不能手术或化疗。

  灵仙代赭汤(《南京医学》1985;1)

  (组成)太子参15克,生黄芪、威灵仙各10克,急性子15克,代赭石30克,青礞石6克,半夏10克,全瓜蒌、当归各15克,枳实10克,猪苓、茯苓各15克,甘草5克。

  (用法) 上药水煎,去滓,分2次温服。

  (功效) 扶正祛邪,化痰降逆。

  (主治) 食管贲门癌早、中期。

  (验案)陈某,女,61岁。吞咽困难,食入梗阻4月余。X线摄片检查确诊为食管中段癌肺转移,已经放疗、化疗各1个疗程。症见面色苍白,消瘦,食人梗阻,每顿只能食1小碗藕粉,声嘶,咳嗽阵作,痰多涎沫,胸痛背胀,苔薄质红,脉细弦。予服本方治疗2年多,吞咽困难基本消失,每日可进食180克,体重增加10公斤。复查:食管吞钡X线摄片报告,食管中段癌,食管病变管壁较光滑,扩张度为1厘米。

  治癌散(《浙江中医杂志》1989;6)

  (组成) 山慈姑200克,硼砂80克,硇砂、三七各20克,冰片30克,沉香50克。

  (用法)上药为极细末。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每日4次,10日为1个疗程。服完第1个疗程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10克,以巩固疗效。

  (功效) 降逆开关。

  (主治) 食管贲门癌,食管梗阻,咽下困难。

  (验案)汪某,男,62岁。因吞咽梗阻5个月,经食管镜、X线摄片检查并病理组织切片确诊为食管中段鳞癌。症见神差体羸,饮食难下,少予水浆即呕吐,痰涎量多,大便干燥,小便微黄,舌尖红苔厚腻,脉细涩。服用本方并静脉补液,3日后即可进流质饮食,停用补液,以本方治疗10日后已能进软食,体质较前好转,后持续服药1个月,X线摄片示病灶已缩小,随访4年,病情稳定。

  神仙夺命丹(《丹溪心法附余》)

  (组成) 乌梅(水浸,去核)13个,硇砂、雄黄各6克,乳香3克,百草霜15克,绿豆、黑豆各49粒。

  (用法)将乌梅杵烂,余药为末,入绿豆、红豆中再捣烂和匀为丸,如弹子大,以乳香少许加朱砂为衣。每次l丸,空腹时含服。待药尽,烙热饼1个,擘碎入热茶泡食,无碍为效。放三五日依法再服1丸即效。

  (功效) 通膈降逆。

  (主治) 噎膈,饮食不下,大便不通,或食则吐出。

  硇砂煎丸(《卫生宝鉴》)

  (组成)黑附子(重16克以上,炮,去皮、脐,剜作瓮子)2枚,木香9克,破故纸(隔纸微炒)、荜茇(真者)各30克,硇砂9克。

  (用法)用水150毫升,将硇砂徐徐化开,于瓦瓮内熬干,研为末。将硇砂末放人黑附子瓮内,再用剜出的黑附子末盖口,用和好的白面围裹四周,约半指厚,慢灰火内烧至呈均匀黄色,去白面,木香等药为细末,原裹黑附子的面也研为末,把众药末和在一处,加米醋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30丸,生姜汤送服。

  (功效) 散寒解毒。

  (主治) 积块痃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0094.html

更多阅读

孕妇烧心怎么办小偏方为您解忧 孕妇治痔疮小偏方

孕妇在妊娠后期,常于胸骨后、“心窝”处出现烧灼感、重压感或烧灼样疼痛,多发生在睡眠后。当体位从坐位、立位转变为卧位时,或在咳嗽、屏气用力排便时,也易诱发。吃酸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后,“烧心”感可加重。常伴有嗳气、反胃、中上

怎么按摩胸部让她长大 女生长大后的胸部

怎么按摩胸部让她长大——简介 很多男人都喜欢胸大的女人,而胸大的女人在女人中也是很自信的一部分。而胸小的总是被人看不起,自卑。那么,怎么按摩胸部才能让她长大呢?怎么按摩胸部让她长大——工具/原料丰胸精油怎么按摩胸部让她长大

十大女星丰胸后让男人口水横流图 女星丰胸后对比照

每个女人都希望拥有丰满诱人的双峰,也滋生着各种各样的丰胸方法。那么,如何美胸不仅能保证健康而且效果明显,做到波涛汹涌让男人欲罢不能?娱乐圈部分女星用自身的丰胸手段,为所有的小胸女人解决了后顾之忧。比如大胸美女巩俐刚出道时胸

预防心绞痛 如何预防心绞痛

【导读】预防心绞痛,您了解吗?可能人们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还不怎么了解,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发生的原因为当血压增高、心动过速、运动等使心肌消耗氧气量增加,造成供需矛盾,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我以前就有

声明:《胸骨后疼痛 胸部右下方疼痛》为网友燒腦情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