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闻名遐迩的重要文物陈列-青铜器 用闻名遐迩造句

探寻上海博物馆闻名遐迩的重要文物陈列-青铜器馆。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排名冠军,上博的软件硬件实力无疑已居国内翘楚。

而在上博最引已自豪、藏品最为丰富的青铜、陶瓷、书法、绘画四大展馆中,青铜器馆堪称为首,这除了多年的苦心经营之外,无疑与已故的前馆长马承源先生本身乃是国内资深的青铜器专家有莫大关系,在国家文物局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出的珍贵一级文物清单中,上海博物馆一共有两件(组)入选:大克鼎和晋侯苏钟,全部为青铜器,由此可见上博青铜器收藏实力之一斑。无论以收藏的广博性、系统性、藏品珍罕度;还是陈列水平、研究深度,上博青铜器馆都堪称国内最佳。

本版chino兄曾经在"镜头中的博物馆"中介绍过上博青铜器中的部分精品,而本次我将努力汇集更为完整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来展示上博青铜器之珍品的点点滴滴,进而透过器物本身来考察中华青铜文明发展和变化的脉络与进程。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九集,让我们步入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



走进上博青铜器馆,在入口处,你会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件有些奇特的青铜器,说它奇特,是因为大多数青铜器陈列馆喜欢将国人最熟悉的鼎,作为开门之宝来呈现,而上博的这开门的第一件,却完全不同,它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夏代的“钺”,这件青铜钺,其价值又何在呢?

镶嵌十字纹方钺夏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长35.6厘米,刃宽33.2厘米,厚0.9厘米。

钺是古代的兵器或用于杀戮的刑具,而且也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此器方形平刃,阑旁有两方孔,似用于皮条捆扎。器物中心有一圆孔,其周围用绿松石镶嵌卉纹六组,纹饰较为特殊。此方钺大而且重,使用不便,还有绿松石作镶嵌,精致秀美。刃部平口无锋,不具备实战功能,当是仪仗用具。

在《苏武牧羊》中提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长柄的武器,头部沉重,青铜斧钺自有一股威猛刚烈之势,力量与霸主的最好象征。

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斧、钺(yu?)通常被联称,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据《六韬》记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钺”。

钺是由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石斧演化而来的。石斧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古汉字中“斤”就是砍木头的斧字,所以后来从斤字旁的汉字多有斩截、折取的意思。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一种磨制非常精细的石钺,钺体扁平,刃部宽阔,弧曲度大,两角微微上翘。这种精心制作的石钺显然不适宜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据推测很可能是古人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伐纣,在孟津会合八百诸侯,北渡黄河,陈师商郊牧野。誓师后,武王“左杖黄铖,右秉白旗”,指挥战斗。激战中,殷军“前徒倒戈”,武王乘机挥兵追击,纣王“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姝玉,自燔于火而死”。于是,武王“以黄铖斩约头,悬大白之旗”,纣之嬖妾二女自杀,武王又”斩以玄铖,悬其头小白之旗”,以示众。胜利后的第二天,武王进驻商宫,“除道、修社”,完成接管商王朝政权的典礼。这时,“周公旦把大铖,召公把小钱以夹武王”。从这段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代的斧铖,不仅是用于战阵的白刃兵器,也是军队、指挥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商代的钺在国内很多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都有展出,但大多以兽面为纹饰题材。而收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一件钺,它的两面都是以人的面部作为装饰,



人物造型生动,以镂空手法雕制出极其讲究对称的人物眼睛、耳朵、鼻子及嘴部。包括脸部的肌肉、嘴部的牙齿都细心表现出。虽然在钺的表面,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布有铜锈,但其制作的精细,特别是艺术处理上的对称美感、肌肉立体感等,无不证明了这是一件罕见的青铜器珍品。在山东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有国内仅有的两件人面钺,中华博物馆探宝后面会陆续介绍。

夏代的青铜器本身就不多,上博这件镶嵌绿松石的夏代铜方钺更是难得之重器,上博将其放在青铜器馆门口,也许是想表达一种号令天下的雄心?

这件器物早年被认为是商代晚期之物,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一件圆形铜器,上面留有较厚的织物痕迹,经过对其X光摄影,可观察到铜器上用绿松石镶嵌了十字纹,其排列方式与此器纹饰一致。由此,将这件器物的年代提前到夏代晚期,这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

这件大钺援部接近正方形,有别于上下援部曲弧的形式。这样的大钺仅发现数例,均出自等级较高的遗存里,如湖北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龙纹钺;安阳殷墟M5出土两例妇好钺;山东青州苏埠屯大墓出土两件透雕人面钺,其中一例有亚酗铭文(分藏在山博和);江西新干大洋洲也发现两例透雕云纹大钺。我们可以发现,大钺的文化属性非常复杂,值得进一步探讨。

圆孔周围用绿松石镶嵌两周弦纹,弦纹中间饰以两周十字纹,外圈12个十字纹,内圈6个十字纹,这样的数字组合似乎似乎有深意。近年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金箔,太阳火焰有12条,而飞鸟有四只,这样也似乎有所指代。

大钺作为礼仪用器,仪仗用器,应该用柲穿束立起。柲是弹性较好的木柄,表面涂以天然漆,在湖北一带的东周墓葬中有的保存至今。柲的长度一般比较长,“戟,车戟也,长丈六尺。”按汉尺换算,长度为3、69米。从东周铜壶上水陆攻战画像上来看,柲确实很长。靠近内部之处设有两个长方形孔,用以栓系皮条,来捆绑长柲。如此重量的大钺想必其柲也是很粗大的。

经科学检测,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含铅量都比较高,这件器物的含铅量也高于一般大钺,这也可以作为断代依据之一。



从陈列品来看,上博的青铜器来自于全国各地,收藏范围之广、器型之多令人大开眼界。与众不同的是,上博的青铜器因为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因而展陈顺序是按照青铜器的不同发展时期来设置的,顺序主要是:萌生期青铜器、育成期青铜器,鼎盛期青铜器、转变期青铜器、更新期青铜器以及边远地区青铜器。这样就可以系统地了解整个青铜器从始至终各阶段的顺序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器型、纹饰特点等等,如此丰富的馆藏品足以担当起这样一个相当专业的展陈。

第一篇:萌生期青铜器

萌生期青铜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青铜文化。遗址中出士了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饰件,并发现铸造遗址。青铜礼器造型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铸造技术已达熟练水平。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显示中国业已步入文明社会。

浩瀚史海,我们溯源而上,来到有朝代纪元的第一章。

夏商周是我国的先秦时代,这一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的使用与祭祀和战争是紧密相联的。

夏代是中国第一个历史朝代,而我们祖先冶炼和铸造青铜器的时代比这更早。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古人发现了铜矿,进而学会了采冶,熊熊炉火烧起来,青绿的铜液流淌出中国一个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出土年代最早的地方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这是一座夏代的遗址。这里出土的青铜乐器、兵器、容器等,代表着中国文明的进步。在这里还发现了夏代的大型宫殿遗址和青铜器铸造遗址,因此它被统称为二里头文化。

细腰爵



高11.7厘米,流至尾长14.1厘米,重200克。铸造于公元前16世纪以前。

爵是古代饮酒器。此爵狭流、束腰、扁体、平底,颈腹间有一阔鋬把手,流和口沿的连接处设有通常所见的柱状物。三足较短,张开,有稳定感。器壁很薄。青铜爵的内部有陶范残留,表明它是用陶质块范法铸造的。

首先我们可以先对比的看一下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84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的夏代铜爵的造型

  、

上博收藏的此件细腰爵造型原始,尚带有陶爵的特征,与1973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出土的一些青铜爵相同(参见上图),属夏代晚期的器物,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饮酒器之一。



乳钉纹管流爵

夏代晚期

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6世纪

1959年上海博物馆自上海冶炼厂废铜中拣选而出

三足残缺,根据痕迹想象复原。与一般铜爵不同,此器一侧斜置一流,流上有两个曲尺形装饰物,造型别具一格,没有一般的狭流,敞口,两端呈翼形,靠近管流一侧略高。口沿略厚,防止使用时破裂。萌生期铜器器壁普遍较薄,这样可以节省贵重的青铜原料。此器鋬特大,平底,其鋬下有一圈较宽的假腹,其上铸用多个空心圆孔,形成镂空的装饰效果。腹上饰有弦纹和乳钉纹,这时期的乳钉纹很特殊,为实心,区别于后期与此相似的空心连珠纹,应该加以注意。管流口部水平线低于器口,这样液体会自主溢出。从痕迹来看,管流前端断缺。可知管流应该比目前状况更长。1965年公布的一件二里头遗址出土管流陶爵与此器相同,现藏洛阳市博物馆。

爵和角都是用于饮酒的容器,但爵有流而角的造型则无流而具有若尾的双翼。此器形似角而带有管状的流,属于特殊形式的爵,非常少见。



连珠纹斝

夏代晚期 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斝是中国古代用于盛酒或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源自同形陶器。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斝是祼酒器,用于将酒倾洒到茅草上进行祭祀。爵和斝是二里头文化最主要的酒器,此外还发现了数量很少的封口顶流式盉,这样就构成了所谓夏代酒器组合。从整体观察,二里头时期的斝,器鼓腹部分似乎归属于三足部分,而商代早期斝的鼓腹已经与器体浑然一体。三个锥形足与器腹相通,这是由于那时期铸造技术还没有解决内范悬空的能力,其实是一种缺陷,但也成为育成期铜器特点之一。器体与鋬投影位置总是有两道范线,这也是铸造时候留下的痕迹。在口沿部分设置一对柱,柱为三棱形,整体似钉。内口沿有一圈范线,口沿也经过加厚斝的腰部有三条不平行的横纹,特別的是有一排凸出的小乳钉,作为圆突的圆形装饰。故称"连珠纹斝",这是火纹的滥觞。这种纹饰是夏代晩期青铜器的特征。



(刻划)云纹鼎

夏代晚期 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高18.5厘米,口径16.1厘米重0.71千克

敛口,厚唇,小立耳,深弧腹,圜底,腹下有3空锥足。腹饰一周粗疏的斜角云纹。器壁薄,为了防止铸造爆裂,口沿处理得比较厚。合范技巧不够成熟,尚未掌握范芯全封闭铸造技术。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网格铜鼎也为阳文线条。

用三块外范铸成,分范不均匀,间距15.8—13.8—15.9,腹部周长45.5厘米。耳为连铸,一耳与足垂直,足中空,纹饰劲健有力,有多处补铸痕迹

上海博物馆最新定为夏代晚期。

也有意见反对上博的断代,意见如下: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收藏和研究水平国际领先。馆藏铜器数量目前已超过7000件,青铜器专业著作也接连出版。在待变上博青铜器研究成果的青铜馆,陈列意见标识为夏代晚期的云纹鼎(以下简称上博鼎),半环状立耳,侈口,饰云纹,圆底,锥足中空,造型古朴,线条劲健。一耳于一足相垂直。这也是育成期青铜器鼎、鬲等三足器的普遍特征。耳足在同一垂直线上的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耳足相垂直在视觉上产生的不平衡感,不会再长达二三百年的时间里不被工匠察觉,况且这在制范工艺上更为繁琐。从一些耳足垂直的器耳残存范线来看,至少有一部分器的器耳在制贩时候被分割在两块范上。所以,是由于技术意识、手段的落后与原始,是当时的工匠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摸索出新方式去改变这种现实。笔者在对上博鼎进行细致考察后认为在断代上存在可商榷之处,理由如下:

1、通览二里头文化出土之铜礼器,无论是爵、斝、盉、鼎,皆为平底,唯上博鼎为圆底,且甚为明显。

2、二里头文化出土之铜礼器,大部分为素面,仅有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一例铜鼎,铸有粗浅并十分原始的网格纹。而上博鼎铸有更加复杂抽象的云纹,线条流畅有力,绝非信手拈来之作。

3、上博鼎为建国后自冶炼厂拣选,无确切出土地点记录。

综合以上三点疑问,认为上博鼎并非夏代晚期器物。根据其器壁较薄,分范数量少,耳足垂直,三足中空,无垫片,又补铸痕迹的特点,并兼及整体形制风格,定为商代早期是恰当的。

附一篇夏代青铜器的研究文章:

高良:夏代青铜器的审美特征

早在6500年前,陕西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先民铸造出了第一块铜片;随后,从马家窑文化到龙山文化时代,先民们又遗留下来了陶寺遗址的铜铃,登封王城岗遗址的残铜片、坩锅残片等;到了甘肃青海的齐家文化时代,他们则开始冶铸或冷锻出铜刀、凿、锥、钻头、斧、匕、指环以及小饰件和镜子等铜器。这些显示了中国文化由“铜石并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缓慢过渡。而到了夏代,青铜器工艺在总结新石器时代器物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夏县东下冯遗址这一片独特面貌的早期青铜文化区域,同中国历史记载的夏王朝统治的范围大致吻合;考古发掘的大量青铜器,又与夏人的一些史实——如夏禹的 “贡金九牧,铸鼎物象”(《左传?宣公三年》)、“以铜为兵”(《越绝书?记宝剑》),夏后启的采矿冶铜等,也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尤其是二里头遗址中发掘的炼渣、炼铜坩埚残片、陶范碎片,表明青铜器的冶炼作坊已初具规模。因此,“青铜器的大量铸造和使用是二里头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二里头文化……已进入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1]。夏代青铜器已经开始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制造的原始阶段,其大量的礼器和兵器形成了中国青铜器造型的基本格局,神秘的兽面纹开启了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图案,庄严厚重的审美感受更是代表了中国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风格,这些均为商周青铜器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作了必要的铺垫。

一 造型形式

以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夏代文明,其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中的酒器爵、斝、角、盉,饪食器鼎,兵器中的戈、钺、镞,乐器中的铃,以及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残存的圈足器等,从而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要形制的造型格局。

在众多的器形之中,仅就青铜爵而言,“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爵大体上有两种造型,一类是原始型的,即爵的样式基本上是模仿陶爵的,它的外形和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手制陶爵有着相似的特征,细腰、平底、短足,呈荷叶状的边口部和流从口部的延伸不甚规整,外观颇像用手捏成的陶器。另一类造型是比较精致型的,器壁匀薄流狭长而线条优美精细,虽然同是细腰平底,显然是在陶范上事先作过细致修整的,三足细长而微呈曲线形”[2]。这种原始型和精致型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从早期到晚期夏代青铜器造型由简单向复杂多样,由粗放向精致演变的审美历程。

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如夏代早期作为食器的青铜三足云纹鼎,矮小、无柱、口沿平直,其祖型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鼎;作为酒器的青铜束腰爵,素面无柱,形体单薄古拙,充满着浓厚的原始初创气息,其流的长短、俯仰以及爵身趋扁宽的形式也同龙山文化的豫西三里桥类型和豫北后岗类型陶器如出一辙,并没有摆脱陶爵的三条矮尖足附于器底的外侧、形体圆润以及没有棱角变化等浓重特征,更“没有形成青铜器所特有的准确造型和挺劲的轮廓线,也未经精工磨砺”[3],这无疑是二里头青铜爵的最早形式。铜鬲的口沿也与陶鬲口沿的折沿式和侈沿式相对应,其足仍沿用规整圆锥体的陶鬲足。因而,这一时期的青铜容器“从其形制特征来讲,它们几乎全与同时的陶器相同,它们的发展演变也与相应的陶器同步”[4]。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尚处于祖型于陶器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审美特征。

到了夏代后期,青铜器则相对精巧,造型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此时,青铜爵造型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在注重实用的同时,还十分讲究形式感,增设了距离很近且具有装饰性的两乳钉状柱,三足分布规矩,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口沿呈凹弧流线型。另外,爵的侧面设一折弧形大鋬,鋬面上又加铸两个狭长的镂孔,既有效控制了鋬的厚度,又增饰了具有装饰效果的镂孔纹;1959年上海博物馆自废铜中抢救出来的乳钉纹管流爵,其一侧设斜置的流管,流上铸两个方折形饰物,造型别具一格,其鋬下有一圈较宽的假腹,其上铸用多个空心圆孔,形成镂空的装饰效果;尤其是二里头出土的乳钉纹长流爵,流特别细长,作狭槽状,尾与其对应,既平衡了重心,又显得修长而纤细,三足尖端呈弯弧线状而外撇,这些与扁平直立式样规整的橄榄形爵身搭配和谐,刚柔相济,已经脱离了夏代陶爵的体制,并成为中国酒具的形象代表。这时的青铜鼎,其腹部较为高深,配三只四棱锥形空心足,两耳立于口沿上,其中一耳与一足呈垂直线对应,另一耳则位于另外两足中间,整体造型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双重要求,给人一种规整中有生气,对比中显和谐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创新型的高颈扁腹直壁斝(二里头遗址六区M9:1),口沿上设两个三菱锥状矮柱,腹部鼓起,下承三个大空锥足,器壁很薄,其先进的设计直接是二里岗文化铜斝的原始祖型。夏代晚期处理器壁匀薄的技巧,也为商代青铜器物新颖造型的设计开创了先河。

二纹饰意蕴

夏代青铜器的纹饰,一方面对同时期的灰陶和礼玉的纹饰有所继承,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专制社会形成阶段的特征对其纹饰作了一定的扬弃,所以无论是纹饰的结构特征,还是其表现方法,均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夏代青铜器纹饰多以乳钉或圆饼状的实心的连珠纹,以及弦纹、云雷纹等几何纹为主,虽然还没有发现像商代青铜器上直接铸刻的饕餮动物纹为主题的装饰,但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用绿松石镶嵌而成的动物头部图案的铜牌饰上,却已经形成了这一动物纹的基本模式,从而开启了中国青铜器动物纹的先河。

(一)几何纹

几何纹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早已出现,而到了夏代,青铜器则开始模仿陶器的各种几何纹饰类型,出现了一些简单的连珠纹、弦纹和云雷纹,从而开启了中国青铜器纹饰的先河。这些几何纹虽然相对单纯和平面化,却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体现了丰富的审美风尚和极具时代性的文化内涵。

最早出现的连珠纹图案呈小圆珠状,有单排和双排两种横式排列,圆圈也有实心和空心之分,多饰在器物的肩上或器盖的边缘等部位,其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如青铜器上的乳钉等,首先可能是防碰撞的实用功能和相对规则的装饰功能的统一,后来其实用功能退化,渐渐演化为专门的装饰性图案。二里头乳钉纹斝颈部突出的圆饼状乳钉纹(即连珠纹),作为青铜器上简单而原始的纹饰,就是在防滑的实用基础上而形成的。据考证,连珠纹是用一个管状器在陶范上印制的,圈与圈间距的疏密,横行排列的整齐,虽不很严格,却显得自然。如二里头铜爵上也饰有很不规矩的圆点纹,作单向或双向排列,类似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铜角,其杯体下部也铸有圆圈状的连珠纹。

弦纹也是青铜器上简单的纹饰,为一根凸起的直或横的线条,简洁朴素。它一般与乳钉状连珠纹配合使用,并且多作为连珠纹的边框。如夏代晚期的乳钉纹管流爵的颈上也饰弦纹三道,其间夹杂疏密有致的双排乳钉纹,显得规整而又有变化;二里头出土的铜斝,与鋬相背的腰腹正面装饰有两道凸弦纹,中间则夹有一排五颗乳钉纹,从而在腹部形成了一周由凸弦纹与圈纹组成的宽带纹,显得简洁而利落,形成了夏代青铜器纹饰的特有形式,与青铜时代的其它阶段的纹饰风格迥异。

云雷纹是夏代青铜器上最为典型的几何形图案,是用利器在陶范上刻划而成,圆柔形的云纹和方折形的雷纹连续出现,构成了回旋式线条,显得自然流畅。夏代青铜鼎的腹部一般多饰以云雷纹,较特殊的是二里头六区(KM3:2)青铜戈,其曲内后部也铸有凸起的云纹,纹间的凹槽内还镶嵌有绿松石,将相对神秘庄重的云雷纹打扮得楚楚动人,寓庄严与审美于一体。这种云雷纹的阳纹线条在纹饰中间均形成一个圆圈,颇似神秘而狞厉的斜角目纹,周围再搭配饰以抽象而富于变化的阳纹线条,整个构图简洁而生动,寓狞厉与生气为一体,很可能就是商周青铜鼎上兽面纹的胎形。

除此之外,二里头文化中出现的几何纹还有近似水涡的涡纹;阳纹线条纵横交错而成的网格纹,如二里头遗址五区M1:1青铜鼎腹部饰有粗疏的带状网格纹;以及绿松石镶嵌十字纹,如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圆形青铜器上就饰有两头粗中间细的十字纹,另外一件夏代晚期的镶嵌十字纹方钺在其中心圆孔周围的正反两面也用形状规整的小绿松石片镶嵌成两周十字图案,并在其内外用绿松石片组成两个圆周将其围住,整个图案排列整齐有序,又富于变化。十字纹、圆圈纹与中心镂孔形成方圆,体现了虚实融合的和谐形式感。

(二)动物纹

到了夏代晚期,铜牌饰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青铜器中以夸张形式或以幻想中的动物头部为主体的抽象兽面图案,这也是迄今发现的青铜器上最早的动物纹。该纹饰的动物头部,除两眼之外的其他部分,均为抽象的,而不是具体表现实样的。这可以追溯到龙山文化遗址中石锛上怪异的动物纹饰,身上横条沟曲形的刻线与青铜兽面纹就极为相似,新寨二里头一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陶器盖上也有类似的怪兽纹饰。夏代兽面铜牌上的兽面纹,图案设计简单质朴,特别突出兽目,后来逐渐发展成二里头玉柄形器上的饕餮图案,并成为早商及其以后青铜容器上兽面纹和饕餮纹的祖型。李学勤分析山东日照两镇的玉锛饕餮纹、河南偃师二里头铅的嵌绿松石青铜牌饰饕餮纹时,也指出了其审美过渡性:“山东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饕餮纹确实可以看成良渚文化和商代这种花纹的中介”[5]。夏代也有部分铜酒器在器盖的边缘饰以变形的动物纹图案,并且特别突出骇人的双目,营造了一种威严的氛围,既与使用者的礼仪和等级地位相呼应,也与夏代关于龙的神话传说相印证。夏代青铜器上的动物纹装饰,当为商周同类青铜器纹样的滥觞,而且经过变形的动物纹图案也形成了后来青铜纹饰的主体。

总之,夏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一方面赋予了青铜器外在形式的华美与瑰丽,如青铜质料的器物表面,刻以单层平雕纹饰,且纹饰多作条带状,往往给人以既有力度和锐度的触觉感受,又有流畅和圆润的视觉感受,“灵活的线形纹饰弥补了青铜器体块特质的不足,赋予了凝重的青铜器以生命的气息”[6],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艺术审美韵味;另一方面又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味和精神特质,夏代先民把现实以及臆想的物象铸刻在象征权力、威仪和用以祭祀的青铜礼器上,如夏代九鼎的纹饰既满足了其宗教性的龙崇拜,也通过把天下各地的自然资源和财富绘制成图象,刻铸于鼎上,以此作为帝王享有灵物和征收贡赋的象征,突出其现实的攫取权力和树立威信的政治意义。

三 艺术风格

夏代青铜器由于工艺技术的演进而极大地促进了先民们审美理想的物化,在各类器物造型和纹饰的审美设计中,充分吸收夏王朝这个全新社会形态中的精神内涵和生活习俗,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形象化抽象化地熔铸于这一高贵典雅的青铜器物之中,从而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青铜艺术风格:寓意象征性、庄严厚重性、整体适应性。

一是寓意象征性。夏代青铜礼器和兵器的特定功用及其造型纹饰的文化内涵是极具寓意象征性的,不仅寄寓着当时夏代贵族和下层民众对所谓自然力量的利用和膜拜,而且还直接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政治权力和等级制度。青铜礼器和兵器造型庄重,纹饰逐渐走向神秘化,发挥着“钟鸣鼎食”的重要作用。《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夏代青铜九鼎的纹饰图案在象生的背后,仍然隐含着一定的表意性,用鼎的大小、轻重和不同形状、纹饰来象征各种事物和等级制度,既是天下各地自然资源和财富的体现,也是帝王享有灵物和征收贡赋的象征。夏代晚期出土的镶嵌十字纹方钺,根据其平直无锋刃的造型和镶嵌绿松石十字纹的纹饰判断,应该不是一件简单的兵器,“而可能作为仪仗用,是一种军事权力的象征,是现实所有者身份的特殊兵器”[3],寄寓象征着夏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内涵。

同时,夏代青铜器的装饰性纹饰自此一改以往的仿生化形式模拟,更多地向着抽象化方向发展。如镶嵌十字纹方钺上的十字纹,是一种抽象的线条,二里头五区M4出土的青铜兽面牌饰,有突出的圆目,装饰性和抽象性特征较明显。夏代是一个充满残酷战争和奴役的时代,这种兽面纹饰“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祗。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7],夏代青铜礼器的王权性象征在其纹饰尤其是在兽面纹中彰显无疑。因此,夏代社会生活内容和宗教礼仪的丰富,特别是青铜礼器和兵器的精神性特征,强化了夏代器物创造的寓意象征性。

二是庄严厚重性。青铜器在夏代作为国家第一重器,其礼仪性比当时全社会普及的陶器要浓厚得多,无论是其坚硬的质地、凝重的色泽,还是独特的造型、别样的纹饰,都在陶器、玉器的基础上融入了审美形式的因素,呈现出威严而凝重的审美风格,形成一种独具时代气息的庄严厚重美。如夏代青铜爵改造了以往陶爵的基本造型,力求使器物的上中下各部位比例协调,左中右各部位保持平衡,以便器物的重心落在中心位置,从而取得沉稳的视觉效果。同时,流管等附件的安置,也在不破坏整体平衡的原则下进行,成为一种有效调节平衡的手段,显得规整而庄严;镶嵌绿松石兽面纹图案的双目以及周围的抽象化线条,装饰虽简洁,却突现出神秘动物的凶猛与残酷,且采用对称平衡的方式,更是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审美感受。

同时,夏代青铜器的社会政治功能性也极大地影响着青铜艺术的发展方向,几何式的方圆结构,长短大小的比例变化,器腹多为圆方造型,下面贯之以三足,与夏礼的规范性合拍。如青铜鼎在仿照新石器时代陶鼎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国家的理念,对称规整的双耳立于口沿之上,坚实浑厚的三足承于圆腹之下,营造了一种厚实而稳定的氛围,确实有“定鼎”的气度,成为国家的象征。厚重而不失其精致,形体规整而又显得大方,夏代器物在活泼愉快的自然美基础上形成了厚重而神秘的庄严美,而这种庄严厚重性蔚为夏代青铜艺术的主流,也是整个三代青铜器艺术的审美特质之一。因此,夏代青铜器整体风格的形成,一方面与青铜艺术本身内在求变的的传承与创新有关,另一方面外在的社会、政治、文化也在其演变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而实现了器物整体造型和纹饰庄重风格和现实社会权力等级制度庄严氛围的完美统一。

三是整体适应性。夏代青铜器尤其注重器物造型、纹饰及其功用的整体适应性。“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造型,主要是器物的形象特点,各种附饰和纹饰的整体适应性水平”[8],因而夏代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造型也正是表现为其形制、装饰和功能的整体性和相应性,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上,均讲究别致的形制与其特殊功能的紧密联系,讲究纹样及图案在各种不同器皿具体部位结合时的“适形造型”方式。如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一夏代钉形柱爵,其中腰极细,与上部伸出的流尾,以及下部外撇的锥足形成分段,既利于饮用,又方便摆放,形制与功用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此外,夏代青铜器的纹饰,也“布置严谨,意匠奇妙,虽是一种装饰艺术,但和器的形制是一致的,表现一个时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观念形态”[9],并且这些纹饰形象随着不同时代的社会风俗和制作目的的不同,附着于不同的青铜式样上而表现出不同的精神內涵与艺术趣味,从而突显了夏代青铜器的纹饰与功用整体适应性的时代特征。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呈盾牌状的铜牌饰,其凸面由各式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排列成浅浮雕式的兽体形象,多为龙的各种变体,且下体背侧有的还饰以卷云纹,飞龙在天的威严和自由,与夏代先民的龙崇拜思想以及铜牌饰的礼仪功能相得益彰,铜牌饰的纹饰与功用也就在夏代先民的想象中得到了整合。

“中国真正进入青铜时代大约是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的,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5世纪中叶,包括古代文献上记载的夏、商、西周和春秋几个历史时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时间长达1600年左右”[10],而在这1600年的演变历程中,夏代青铜器中礼器和兵器的两大工艺造型,几何纹与兽面纹的工艺装饰,以及独具时代特征的庄严厚重的审美艺术风格,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青铜器工艺的源头,为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铸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第二篇:育成期青铜器

育成期青铜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於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术相当进步。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发展的基础。

育成期青铜器最明显的标志是"兽面纹"的出现。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

商代早期兽面纹最简单的仅有一对兽目,而将其他各部分都省略了。一般的都用横条或直条的复线或单线为主体的末端呈勾曲形的条纹构成,并歧生出简单的雷纹。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斟酒器:

(变形)兽面纹爵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 史的余辉。而青铜器在各期的特征,有不同的发展,其间最辉煌与最早当为青铜器“爵”。而透过爵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青铜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可以说,爵是青铜器中不可缺的重要一簇奇葩。从各个不同时期来看爵的表述:

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的商代早期: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凶楹系囊惶拙破鳎已普遍出现。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3-2-6 13:31 编辑



兽面纹爵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

这件商代中期的兽面纹爵很有意思,腹部的上下两段,上腹部的纹饰是早商样式的凸线线刻的阳纹;下腹部则是浅浮雕样式的兽面纹(兽面纹的刻划也比早商时仅仅表现一对巨睛的形象要变得复杂、繁缛一些了,有了许多用凹线刻出的纹饰细节上的刻划),兼具早商和晚商的两种纹饰风格,就此最能看出育成期青铜器在纹饰上的这种过渡风格。连珠纹是早期青铜器爱用的一类纹饰,商代中期时仍然流行。但是即便如此,在商代中期时纹饰在器表的覆盖面积也大大扩大了。可以看到这件爵的腹部几乎布满了纹饰,早已不是早商时那种简洁的形式了。



兽面纹爵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

兽面纹爵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

本组斟酒器"爵"



这件爵的底部由早商的平底变成了后来一直沿用到明、清的圜底的样式,流也变成较宽的舌状流(当然宽度还不能和后来的爵相比,还略受早期爵的影响),最值得注意的是其腹中部的夹在上下两周连珠纹之间的兽面纹,已经具有较复杂的细节纹饰的刻划。虽然仍比较抽象,但相比早期仅有简单的一对突目的兽面纹,已经复杂、具象了许多。柱的个体也显著的变大了,而且顶部铸成蘑菇形,开始具有了装饰效果。

关于柱的功能, 上博已故马承源先生认为这样的柱是用于挂滤网用的。用于爵上时,一端挂在两根柱上(有的爵是单柱),另一端挂在爵的尖锐的角状尾部,这样可以过滤酒渣。因为当时还没有蒸馏用的清酒(中国人用蒸馏法制酒,取得纯酒精,然后以低度的酒或水直接勾兑成各种度数的低度酒,据考证是始于宋代),从酒最初产生,直到宋代以前的酒,多是发酵法酿成的浊酒,酒色浑浊,类似于今日的米酒,所以饮用时需要用苞茅的叶子来滤酒,即缩酒。



兽面纹觚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

.“觚”是一种饮酒器,盛行于商代,其基本形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形口,斜坡状高圈足。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据专家考证,饮酒时如需温酒而饮则用爵,不需温酒而饮则用觚,所以觚、爵常配对而出,成为当时礼器组合形式的核心。

觚之与觯,古籍记载颇有混淆处,如《考工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而《韩诗》云“二升曰觚”,因此古籍对于觚的容量解释也不相同。现今考古界所通称之觚,是沿用宋人所制订的旧名,是否即为古籍中的觚,无法证明。因为商周之觚铭中皆无自名,但据形体定为饮酒器,还是可信的。有一商代早期觚,其口部半封顶,并有一流可饮,是为饮器的直接证明。觚与爵是一组配合使用的青铜饮器,常相伴出土,也有觚与斝成组合的。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兽面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

勘误:本组为饮酒器。

敞口,长身,束腰,高圈足。腹饰兽面纹、联珠纹。圈足有十字形镂孔,底有折棱。

从其兽面纹带下方的十字形孔中可以看到觚的下腹部(位于兽面纹带下方的腹部)实际上是假腹,因为真正的器底并不在圈足处,而在上字孔的上方,即兽面纹带下缘的位置。所以兽面纹带下方的觚腹并不是真正的腹部,而只是假腹。这在一些鼎盛期的觚身上能看得更清楚。

关于觚的这种较高的器底,以及十字形的镂孔。有的的解释是铸造工艺不成熟的原因。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上博已故的马承源馆长则认为是为了防潮透气,将器底铸高,使之远离地面,这样就能防潮,防止器底长期接触潮气而锈蚀,而开十字形镂孔之后则可更保持通风,便于潮气排出,故实际上是保持器底干燥的一种保护措施。这种说法亦有一定道理。实际上,不仅早商时的铜器大多带有这种镂孔,晚商时也象征性地保留着这种构造(或用相似的结构进行代替,比如黄觚下腹部的镂空装饰),而西周的许多簋都带有空心的方座,使得簋的圈足远离地面;甚至于有些簋(比如首都博物馆藏的西周穆王时的班簋、上博藏的妊簋)更用四条长足把簋的圈足架空,使之悬空离地。因晚商、西周时青铜铸造工艺早已成熟,故就很难再用铸造工艺上的缺陷来解释这样做器的目的了。



兽面纹觚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前13世纪

顾恺时先生、成言嘉女士捐赠

顾恺时(1913-2005),江苏启东人。我国著名的胸心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 1938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留校任附属红十字会医院外科医师和外科系助教;1947年赴美国Mayo Clinic(梅育医学研究中心)研修外科和胸外科,1948年转入哈佛大学麻省医院进修,师从R.Sweet教授,1949年回国任南洋医院院长;1957年起任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兼胸外科副主任;1985年起任上海市胸科医院名誉院长。1984年被美国胸外科学会聘为终身会员。

1956年,顾恺时将自己所拥有250张病床的私立南洋医院无偿捐献给国家。

1957年以他为主筹建了上海市胸科医院。

1978年将个人珍藏的历代文物225件(上至商代晚期,下至战国时期)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斜角云纹觚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敞口,粗身联圈足,圈足有十字形镂孔。口沿腹间有一牛首。

这件觚的造型较粗而矮胖,早商时多这种矮胖形的觚,郑州商城、黄陂盘龙城出土的的觚中都可见到。唯这件觚带有用于持握的鋬,似不太常见(但不是没有)。这件觥的造型多少让人联想到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那件带鋬的象牙杯。



兽面纹觚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本组饮酒器"觚"





兽面纹斝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

斝(汉语拼音:jiǎ)是中国古代用於温酒的酒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一般来说,商早期斝多为平底、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胎体轻薄,纹饰简单,一般只有一层花纹。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为圆底或肥圆的 袋状腹,柱形足,器体厚重,花纹繁缉, 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以云雷纹做地,其上饰有多层花纹。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关于斝的用途,有种说法认为它是温酒用具,但在礼制方面,据《礼记》 、《左传》等书所载,斝主要是用来行祼礼的酒器。众多青铜斝总体上都纹饰繁缛,穷极富丽,斝当不是寻常的酒器,应是正规祭祀、盛会活动中的用器。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3-2-8 20:14 补充

腹部的一周涡纹(火纹)十分奇特。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不仅锥足明显地粗壮,而且伞状柱上也出现了纹饰,装饰效果渐趋繁缛。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饕餮纹束腰袋足斝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腰部装饰有连珠纹. 这件饕餮纹(兽面)斝可是登上过国家钱币的青铜重器。

参见:

煮酒论青铜之兽面纹斝



换一个角度再看,这只斝杯置于一个独立的展柜,其纹饰较之前的几只明显更为繁复精美,其袋形足也显得与众不同。

饕餮纹束腰袋足斝

31.3厘米,口径18.4厘米,重1.8公斤。

这是一件 属于商代中期的器物。以兽面纹为主要装饰的斝,所以命名它为“兽面纹(饕餮纹)斝”。斝是用于盛酒举行祼礼之器物,兼可用以温酒。

这件斝上装饰有商代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兽目突出,以鼻梁为中线,左右对称。细密夸张的线条突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兽面纹壶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椭圆形壶,长颈,深垂腹,双贯耳、圈足。颈饰弦纹,身饰虎首、牛首二组兽面纹、龙纹,足饰云纹。

壶主要作祭祀和禮儀、宴享活動的禮器,也可作盛水器。现在所知最早的壶是商代中期的,直至汉代壶仍然是较常见的青铜器之一。由于壶的使用时间较长,其形制变化也就比较多。

壶的基本形制是圆形或扁圆形,也有方形或椭方形,有盖,肩上有环套接提梁。也有个别壶没有提梁,仅在壶肩设一对环,估计当时是直接用绳索作提梁,由于时间久远,绳索早已朽烂无存。



兽面纹壶(局部特写)



兽面纹尊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张雪庚先生捐赠

这件尊口部侈大,超过肩径,肩部丰圆突起,圈足较低,是商代早中期常见的式样。此尊的肩部有三个牺首,体现了商代中期铸造技术的发展。肩腹部兽面纹精丽工整,结构紧密,兽目及躯体上与方整齐排列的羽状纹饰更见绵密精细的气质。但整个图象仍有强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兽面的主干和地纹没有明显的区别。

延伸阅读:

张雪庚:历经坎坷的古董大鳄



兽面纹鼎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

鼎圆体,深腹,薄壁,平口沿外折,口沿微敛、折沿、大立耳、浅腹。腹下三扁足,足作夔形,首朝上,尾部作支点。颈部饰兽面纹,无地纹.

鼎”常见器形为圆腹、两耳、三足、呈盆、盂状,也有少量呈斗状的四足方鼎。一般都较厚重。人们在尊崇鼎的价值的时候,常常忘记了它本来的用途,其实它是一件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 扁足鼎被归入异形鼎一类,被认为是温食器,用于温羹,在鼎的大家族中不占多数,但是颇具特色。这件早期的扁足鼎与郑州白家庄、黄陂盘龙城出土的早期扁足鼎在造型、装饰上都差不多,纹饰较简单。其扁足上的纹饰似是由云纹构成的夔纹。早期的扁足鼎都是深腹圜底,进入鼎盛期后鼎腹则显著地变浅,成为钵状的半球体。



兽面纹鼎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这件商代中期的鼎,鼎耳仍然是早商时流行的立耳。此鼎相对于早商的鼎而言最大的变化在于鼎足部分。虽然仍是锥足,但却已有逐渐向柱足演变的趋势,足尖已不象早商的鼎足那样尖锐。



兽面纹鬲(念l?)

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口径14.6厘米,高19.2厘米。

鬲腹饰卷角型兽面纹,兽目巨大,图案条纹粗犷,结构复杂,构图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器壁均匀而薄。在商代中前期青铜鬲中以这件器物最为精致。

鬲是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可用于炊粥,兼可用于盛放肉食。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



第三篇:鼎盛期青铜器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於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徵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庄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体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商制,出现了向重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艺术第一次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虽然各有特点,但具有更多的共同点。最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器物的造型设计上,例如卣、觥、尊等,器形本身已成为一件完整的立体雕塑。这种造型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风格,一直延续到青铜艺术的衰退期。艺术装饰趋于复杂化,在庄严而瑰异纷繁的纹饰中,最能概括时代风格的,是常见的采用夸张艺术手法的兽面纹。它的要素是巨目、裂口,额鼻部分成直线突起,多有一对利爪,两旁有对称的张开的身躯。这些都形成定式,而角的形状最富于变化,通常所见有内卷角、外卷角、平置角、曲折角、分枝角等。艺术装饰的另一特点,则是在一个图案单位上除了主体纹饰以外,常以各种动物形象作为陪衬,一器少者二三种,多者可达七八种,有的甚至更多,使器上无空隙处。纹饰的物象形态狰狞可畏,既庄严神秘,又富有生气,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这种物象构成了我国古代礼器装饰的传统特点。鼎盛期铭文书体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巾的重要阶段。书体结构尚未脱尽图形文字的形态,笔画中常以细笔和粗笔相间,证明书写者已注意行款章法的联系。铭文中载有许多氏族的徽记,则是研究当时氏族方国志的重要资料。此时的铭文不仅是记录思想和语言的工具,而且已成为青铜器独特的艺术形式。

鼎盛期的青铜器,每一件器物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器物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开篇就是两件鼎盛期的重器,先上第一件:



牛首兽面纹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

敞口,内收颈,折肩,弧腹,圜底,圈足。肩饰透雕牛首铺首。腹饰外卷角形兽面纹,圈足有圆形镂孔。



牛首兽面纹尊(局部特写)

延伸阅读:

试论中国青铜器“育成期”至“鼎盛期”之过渡及到达首次青铜器高峰的发展趋势



一件令人屏息的杰作:

29

父乙觥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9.5厘米 长31厘米 底纵12厘米 底横16.7厘米 重4.8千克

这是一件器形和纹饰都很别致的盛酒器。觥盖前端是昂然而出的兽首,牴角、双耳凌空翘起,两目圆睁,神态肃穆。盖后端作牛角形兽面纹,双耳翘出于器表。盖的中脊浮雕一条小龙,长体卷尾,两侧是凤纹,凤的前方各有一条小蛇。觥体周身饰凤纹,主凤特大,长冠飘逸,昂首伫立,凤爪置于圈足。其余诸凤长尾逶迤,各择空间而居,因所处部位不同而各具形态。

器的前端为流,后部有鋬。器及盖内各有铭文“*父乙”三字,是*为父乙所作的祭器。(*字在字库里没有,为“共”字上面的一横在中间断开)

整器装饰手法纯熟灵巧 ,在商代晚期作品中非常独特,是一件形神兼备的青铜艺术珍品。此器集多种动物纹样于一身,是将精美的艺术设计和器物的实用性高度统一的一件瑰宝。



30

父乙觥(局部特写)

共父乙觥由盖、身、鋬和圈足等几部分组成。觥盖的前端是幻想动物的头部,这种幻想性动物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器物上十分流行,它有一对长颈鹿的牴角和兔子的耳朵,双目圆睁,两角后各有一条曲体小蛇。

关于父乙觥头部的犄角是长颈鹿样式的说法来自上博前馆长马承源,但也存在着争议。

参见:

上海博物馆父乙觥兽角来源探讨



31

父乙觥(背部特写)

中脊浮雕一条长体卷尾小龙,盖的后端是一只牛头,双角突出,长舌上翘,与器身的牛头鋬形成对应。觥身周体装饰了凤鸟纹,器腹部的主凤体态雍容华贵,神情肃穆,其余诸凤鸟装饰在圈足、主凤背上及器盖的各个部位,每只凤鸟都大小不同,布局错落有致



31

父乙觥(另一侧面)

有人曾因为觥(gōng)有个可以倾倒酒液的流部而认为觥是饮酒器,也有人认为觥是水器,其作用与匜相同。考古发现有的觥的器腹中有一道隔,它可以盛放不同的酒类,而且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中都发现有的觥附有一个可以用来舀酒的斗。这些材料都表明觥不可能是饮酒器或水器。觥是盛酒器。

觥的造型有两大类,一类是完全以动物形象,特别是牛或羊的形象作为器物的造型;另一类是是器物的上半身,仿造动物形象,而且这种形象多数都不能特指某种具体的动物,而是经过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具有神话传说性质的动物形象,下半身则是器物的造型,如器足作圈足的式样,这类觥的器腹有椭圆体和长方体之分。

觥的器形与兽形尊相似,有时人们容易将其误认为是兽形尊。其实觥与兽形尊在器形上有明显的区别,觥盖都作兽首连接兽的背脊式样,这样动物的颈部形成一个很自然的流槽,可以用来倾倒酒液。兽形尊的器盖均不连接兽首,盖均在动物的背脊上。而且觥的形体较之于兽形尊一般要小一些。

觥使用的时间在商代晚期到西周中期。



32

父乙觥(局部特写)

从这个角度看去,这头怪兽仿佛有了生命和灵魂......


上海博物馆闻名遐迩的重要文物陈列-青铜器 用闻名遐迩造句

下面上一组鼎盛期的斟酒器"爵"

33

旅祖丁爵

西周早期 公元前十一世纪

器高23.4厘米,流至尾长17.9厘米,重0.96千克。

旅祖丁爵为为上博青铜馆三大著名青铜爵之一。

流短而宽,尾稍短,原来应该在流根部的双柱已经向后移,柱呈方形,顶有帽形装饰,腹一侧的牛首鋬既厚且小,仅能够容下一指;杯体较宽,圜底下设三棱形足外撇,扁如刀形,这正是典型的西周早期爵的形制特征。流部装饰有对称的兽纹,尾部满布雷纹。体部纹饰分上下两段,各装饰兽面纹,但不辨兽体纹饰,均以精细的雷纹组成下段纹样。以羽列形和雷纹构成的象征性兽面纹,但是雷纹之雕刻不如商朝的精丽规整,构图也不完全相同。这一类纹饰在西周早期流行时间甚短暂。

该爵鋬内铸有铭文一字“旅”,一个“且”(通假字,通“祖”)在立柱上。“丁”在另外一个立柱上。此爵形制高挑修长,廓线流畅优美,纹饰繁缛细腻风韵自见。造型极具匠心,各部分尺寸比例非常恰当,曲直方圆妙于变化,使之既显阳刚之气,又透露出阴柔之美,格外精美,令人赞叹不已。

爵,酒器,盛行于商代与西周时期,商代较多,至春秋战国时期爵就少见了。这类器物可能是一般人最熟知的青铜器种类,我想原因大是与我国的酒文化不无联系。但是青铜爵作为我国古代青铜礼器当中的重要器物,它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和其它青铜礼器组合使用的。从商朝墓葬出土的青铜饮酒器陪葬器物来看,常是一爵一觚成组出现。



34

商爻(yao)爵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20.1厘米,通长18.2厘米

该器长流上扬,兽首鋬,腹饰兽面纹,鋬内铭文一字,三足修长,器形雅致。爻爵共为两件为一组。这是其中一件。



35

爻(yao)爵

这是本组中的另外一件。其腹部近鋬处,有铭文“爻”字,当是器主之名,故定其器名为“爻爵”。



36

畐父辛爵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腹近鋬处有铭文“畐父辛”三字。



37

龙爵

西周早期 公元前十一世纪

通高18.9厘米、流至尾长15.8厘米

龙爵为上博青铜馆三大著名青铜爵之一。爵作垂腹式,双柱较高作圆锥形,龙形鋬极小,仅容一指,三足为宽扁的刀形。柱饰曲折雷纹,流及尾饰变形龙纹。腹部纹饰作斜条形构图,一条龙纹,一条雷纹,以沟形纹相间隔。这种形式的装饰设计,在青铜器中极其罕见。鋬内侧铭一“龙”字。 龙爵形制独特、纹饰精美,罕见的造型格外吸引人眼球。而无柱帽的双柱在已发现的青铜爵中也仅有此例,堪称古代青铜爵中的绝品。



38

亚其爵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0.1厘米, 通长16.8厘米

亚其爵,与龙爵、祖爵并列为上博青铜馆三大著名青铜爵,这件爵的造型和纹饰都极为精美,器形高大瑰伟,器壁厚重均匀,足部粗壮,具有端庄凝重的气派。亚其爵的流与尾以及口下饰有蕉叶纹,腹部则饰有分解的兽面纹。主要的纹饰分为三层,以雷纹为地,突起得主纹上面则还饰有细雷纹。装饰幅度很大,与雄伟的形制构成奇妙的对比,给人以华丽夺目的美感。

爵是一种饮酒器,或谓斟酒器。爵流上有较高的菌形柱,腹部两侧有棱脊,一侧有兽首鋬,三个棱形足向外撇. 这件器物上有铭文“亚其”二字,故而被命名为亚其爵。



39

本组鼎盛期的斟酒器"爵"

40

*角



上博的很多青铜器上都有这样的古字,他们一般不释读,不注音,直接给出原字形。因为这些字都是一些在今天看来失掉了实际意义的“死文字”,都是表示人名、地名、物名等含义的一些专名。因此能不能读出它的音来,意义并不大,只要知道它是用于专名的字就可以了。

角是饮酒器,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和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是下级官吏及平民使用之物,出土数量很少。西周中期以后,角便不复存在。 由于青铜角流行的时间短。

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青铜角行于商末周初。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其用途与爵相同,亦是饮酒器。《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觚、爵组合,但有时以角代爵,如安阳殷墟第160号墓就是十觚与十角相配,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际的大墓中也有类似现象。虽然角与爵用途相同,但其数量却少得多,而象晨肇宁角这样带盖的角就更少见了。现在所说的角,是宋代金石学家对无流而具两翼若尾的爵形器的习惯称谓,其容量与爵相若。



41

宁角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42

彳止角

西周早期 公元前1前11世纪

高23.1cm,重1.02kg

丁燮柔女士捐赠

这一件角的铭文,是纪事性质的,格式是西周的程式化的形式,已经比典型的晚商的标识器主的纪事铭文要长了。所以无疑是西周的器。



这个字“角”这里不读作“搅”,读作“决”,与“爵”同音。

关于角,与爵相似而无流、柱,具相对而类锐的两尾,张开如翼状。有的角还有盖,比如河南博物院的晨肇贮角(也叫父己角)。它的功能上,和爵一样也是做饮酒器。据学者们猜测可能用在某些场合替代爵的功能。古代文献上记载爵和角的区别主要是容量的大小之别,以及与之对应的使用人身份的差别,但是实际考古中发现的角与爵,大多数的大小却相差不多,因此亦很难用文献里的标准来与实际情况相套。不过有些墓葬里没有随葬爵,却随葬有角。这或许也可以部分地说明角与爵确实有时候是可以互替使用的。需要说明的是,角出现的年代,比起爵来要短得多,只在商周之际流行过较短的一段时间,在出土的数量上也远远少于爵。

捐赠者丁燮柔先生是潘博山先生的夫人,潘博山的来历请参见:

深切缅怀著名收藏家潘达于先生



43

本组鼎盛器饮酒器“角”



44

四瓣目纹觯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12.3cm、口纵8.5m、口横11.4cm

四瓣目纹觯为椭圆体,侈口,束颈,鼓腹,圈足。颈饰三角云纹,腹饰四瓣目纹,在突出的目纹四角有对称的叶瓣形纹。圈足饰云纹。以四瓣目纹作为觯的装饰题材,在青铜器中并不多见。

觯是古代饮酒器,是中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也。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 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一类是扁体的,一类是圆体的,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



45

父庚觯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父庚觯是圆体垂腹的觯,颈部饰蕉叶纹和分尾的鸟纹,腹部则为对称的凤鸟纹,昂首垂尾,华丽而精美。从西周初年起,鸟纹装饰逐渐增多,并常作为主题纹样,且形式日渐华美,尤以康王、昭王时代最为著称。

西周早期的觯,器形上保持了商觯的特征,但器身更显修长,形如侈口的瓶。觯到西周中晚期以后就罕见了,但还没有消失,在春秋时,还能偶尔见到它的身影



46

小臣单觯

西周成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高13.8厘米, 口纵长9.3厘米,口横长116厘米,底纵长8.1厘米,底横长10.3厘米,重 750克

李荫轩先生 邱辉女士捐赠

椭扁体,侈口,束颈,鼓腹。颈饰一周首尾相连的龙纹与凤鸟纹,装饰简朴。腹内底铸铭二十二字,记成王平定武夷叛乱之史事,铭辞所记与史籍相符,是一件记载周初史料的重要实物例证。

这件器的重要,不在器形本身,我们可以从它身上看到它的体型仍是商觯那种矮胖型的,纹饰也较简朴,只在口沿下颈部饰一周简单的凤鸟纹。



但是它的铭文比较重要。“王后*克商”,是说周王重新克商——即重新打败、攻克了商的军队,驻军在成(或成师)这个地方。周公赏给小臣单十串贝(五枚贝用绳串成一串,叫一朋——也有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的),它作了这件觯以纪功。

这里的“后*克商”,明显的是指的成王时的周公东征。武王伐纣时,由于商朝的军队主力正在东方与东夷人作战,后方空虚,因此武王联合诸侯打到牧野时,纣王来不及调回前线的部队,不得已临时拼凑了七十万奴隶进行防御,结果奴隶们反戈一击,商纣王的抵抗便土崩瓦解,他只好逃回鹿台自焚殉国。但是这个时候商朝的元气并未完全丧失,“小邦周”居然一战而胜“大邑商”,这其中也有侥幸的成份。所以周武王的兴奋可想而知,还未下车便已分封了几百个诸侯。武王克商后便念念不忘地要在东方设立监视、控制殷人的重镇,于是便有卜居伊洛宅兹中国之谋。但是武王克商后两年便病死了,生前的计划并没能全部实现。而他显然是明白当时周朝面临的形势的。所以他对商朝的残余势力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一方面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为诸侯,以示拉拢,另一方面又在武庚周围安插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作诸侯(被称为“三监”),让他们实际上监示着武庚。但武王死后,周公旦与成王的矛盾一度激化,武庚遂借机拉拢三监一起叛乱。周室岌岌可危,于是周公奉命东征,用三年的时间打垮了叛军,从此周朝在东方的统治才最终稳固下来。这件器的主人小臣单,很可能就是参与了东征的军事行动,立下了战功,因此在大军凯旋回师,驻军于成的时候,受到了周公的赏赐,用得到的财富铸了这件觯以纪功业,传之子孙。

李荫轩(1911~1972), 现代文物收藏家、藏书家。字国森,号选青。祖籍安徽,生于上海,李鸿章侄孙。从十几岁就开始收藏历代钱币,自收得邓秋枚的藏品后更一发不可收。几十年来,大量收集中国、欧洲、美洲古币、历代中外徽章,共达3万枚之多。其珍品如“大宋通宝当拾”、“临安府行二百文、叁百文、五百文”等,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的钱币,其价值几乎无法计算。他在钱币收藏中,自号室名“选青草堂”。1920年开始收藏青铜器、古钱。珍贵文物有小臣单觯、鲁侯尊、厚越方鼎、秦汉铜镜、秦汉瓦甓、历代印玺、元代铜权、明清符牌以及古版书籍等。如有汉印“居巢侯相”、“乐昌侯印”、清代银币“广东水师提督”,明代建文年间的“吏部稽勋司郎中朝参牙片”,明正德年间的“养鹰营铜牌”、清乾隆年间的“太上皇帝御赐养老银牌”等,达200余件,他书房的钥匙,随身携带,寸步不离。一生深居简出,不愿为官。为此他写下的数十篇考证文章,曾得到上海博物馆馆长马长源先生的肯定。1979年,其夫人邱辉决定将所有藏品,其中包括14箱明版书,全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藏书后大部分被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



47

父乙觯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ZT

觯是饮酒用的杯,初见于商代晚期,沿用至东周时期。它的形制有扁体和圆体的两种,往往带有盖。这件觯为扁体,纹饰精美,盖、腹、圈足均饰兽面纹,颈部为三角雷纹,其下还有鸟纹。盖和器身四周都有突出的扉棱,这是为了掩盖范缝美化器物而特设的附饰,是独特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内底铸铭文4字

象此图中的这种侈口、宽颈、深腹、带盖、有圈足的觯,虽然也被归入觯类,但其实是另一类自成系统的饮酒器,与传统认为的觯(侈口、小颈、深腹鼓出、圈足、无盖)略有区别,但是从宋代起,也被金石学家归入觯一类。



48

一组鼎盛期的饮酒器:“觚”(念GU)

(左一)工觚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吴清漪女士捐赠

ZT

这件觚有个小秘密,就是所谓的内底和假腹。所谓的外底(即从器物表面看上去的位于下腹下方与圈足部相接的那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对于大多数器物而言一般是其器底所在的位置,故以“外底”称之)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器底,真正的器底其实是从中腹与下腹的分隔带(饰有两周凸弦纹)的十字形镂孔向觚内部看,所看到的那层器底。那个实际上是中腹的底部。因为其隐藏在器内,从一般的角度很难看得到其结构,故常称之为“内底”。因此这件觚的下腹,其实是假腹,它是圈足的组成部分,并不是真正的腹部。黄觚的结构当与这件觚相似,只是下腹更做成镂空的形式而已。

(左二)耳戈觚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左三)黄觚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左四)龙纹觚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可以看见这件典型的晚商铜器表面布满了三层花纹饰,形成错落有致,立体层次分明的繁复华丽的装饰效果。其表面的纹饰就同时运用了好几种:最上层的蕉叶纹,似乎是由头部向下的蝉纹所构成;蕉叶纹以下是蛇纹,中腹和下腹装饰夔龙纹,其中下层夔龙纹的上部接近中腹处还饰有一周蝉纹。可见这时的工匠对于青铜表面装饰技术的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地步了。

(左五)*觚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觚颈所饰蕉叶纹,是由头朝下的蝉纹组成。



49

黄觚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这是一件美得令人窒息的商觚。

此器喇叭口,高圈足,中间细腰可以把手。口部和颈部饰三角形变形兽纹,中腹部饰两组对称的龙纹。尤为特殊的是在圈足上的曲角龙纹采用透雕的样式,装饰性极强,同时也显示出极为高超的铸造技术。

觚是一种出现得很早的饮酒器。在出土的属于早商时代的器物组合中,人们就已经能常常见到觚与斝、爵所组成的标准的“三件套”成套地出土,成为早商时代的酒器的标准组合。早商的觚体型较粗而矮胖,至中商以后高度不断增高,同时中腹渐细,逐渐成为体态修长匀称的器形。觚从这时起具有了典型的三段式造型,即喇叭形外侈的敞口和圈足(亦可称为上腹和下腹),以及较细的中腹——而在早商时代的觚上,中腹常常是较明显突起的鼓腹,可见形态变化之大。这三段之间常常有明显的分隔区域。在中腹与下腹之间的分隔带上,还常常象早商那样铸出十字形的镂孔。而实际上,觚的下腹部并不是真正的“腹”,而是圈足的一部分,因此也常被称作是“假腹”。因为透过这些十字形的镂孔,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觚的器底(即内底,是从器表看不到的器底,只能从中腹与下腹之间的十字形镂孔,或者从觚底圈足向上看才能看到)实际上是中腹的底部,而不在下腹的底部,它离地面其实是有相当的高度的(在后面所贴的一件觚的图片上会有清楚的显示)。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为了防止潮湿的水汽把觚底锈蚀,与建筑中为了防潮而使用底层支架把屋底悬空起来的所谓干阑式建筑有异曲同工之效。



再上两件鼎盛期的重器。

50

龙纹扁足鼎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31.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4.85千克

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此鼎立耳、方唇、圆底,与其它商代晚期的扁足鼎一样,这件扁足鼎也是浅腹,器身的花纹抽象而神秘,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且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这种扁足的设计使鼎的支撑点缩小到最底限度,但整个鼎却具有很好的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协调。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谐,纹饰繁缛富丽。三条夔龙变足格外生动,与鼎腹的精美卷云纹和雷纹相映成趣味。如此清晰,如此灵动,构思非常巧妙,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扁足鼎在鼎的分类中归入异形鼎一类,是温食器,用于加热食物的,因此后来从这类鼎中又演变出一种改进型的高级版本,在扁足下加了一个箅盘,带有镂空的箅孔,用于漏炭灰。这种在扁足鼎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温鼎至少有好几件,山西博物院所藏、曲沃县北赵村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的晋侯温鼎就是其典型的代表。

扁足鼎的起源很早,早商已有,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有一具夔足鼎,郑州商城也有类似的扁足鼎出土,但是都是深腹的鼎,扁足较短而足较直,足尖尖锐而不上翘——整个足部形似尖锐的水果刀或匕首,鼎身也没有过多的纹饰作装饰,与晚商和西周早期的浅腹、具有修长的卷足、通体遍饰华丽繁缛纹饰的扁足鼎相比显得寒酸朴素多了。

虽然在西周的用鼎制度中扁足鼎并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其非常有特色、有个性的造型,仍然非常吸引人。属于晚商殷墟中期的妇好墓,出土的完整的各类鼎共有32件(不包括破碎不完整的残片),其中就有不少扁足鼎。江西新干大洋洲晚商大墓(有说是窖藏或祭祀遗址,今且从发掘报告的观点认为是墓葬)所出铜器,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而特别是出土了较多的形式各异的扁足鼎,非常精美。



51

龙纹扁足鼎(局部特写)



52

亚fu方罍(fu字打不出来,网上一般用“夫”代替。)

商代晚期 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53厘米,口沿纵长17.2厘米,横长20.1厘米

罍(leǐ)是大型盛酒器,使用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罍有方体和圆体两类,一般均有盖,作小口、短颈、圆肩、深腹、腹壁斜直,有圈足或平底两种形式。肩的左右两侧有鋬,腹部正面的下部通常也有一个较小的鋬,或称之为鼻,可作倾倒酒液时提力之用。无论方罍或圆罍,其最大径都在器肩与器腹的连接处。西周时期有的圆罍器径较大,腹下不设鼻,肩部两鋬内多套铸有大环。

亚夫方罍由于放置于棺椁之间,受到朱砂侵染而通体成红色。其铭文位于颈部内壁,共两行。右侧文字尚未得到解读,左侧外部为一“亞”字,内部为一“夫”字, 表明器主族徽“(fu)”,因此命名它为“亚(fu)方罍”。这件罍具有厚重的形态,雄奇瑰丽的纹饰,表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器的四角和每面中线处设宽厚的棱脊,肩部置兽首耳,腹部正面下方置一兽首鋬。

亚夫方罍,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精美华丽的纹饰。纹饰从内到外共三层,自上而下分为四大段,六小段。第一大段为口部凤鸟纹。另外可以从口部很清晰的看到纹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云雷纹做底纹,之上是主体凤鸟纹,再上就是凤鸟纹上的纹饰。第二大段为肩部的夔龙纹.第三大段第一小段为腹部的凤鸟纹;第二小段是整个纹饰的双角高耸、獠牙突出的兽面纹;第三小段是外卷角兽面纹。第四大段为圈足上的凤鸟纹。

亚(fu)方罍的纹饰繁复精细,具有神奇诡秘的气息,属于典型的商朝青铜器风格。是商代青铜器中的杰作,极为珍贵,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铸造工艺水平。



53

亚夫方罍(局部特写)

口部凤鸟纹。以云雷纹做底纹。



54

亚夫方罍(局部特写)



55

亚夫方罍(局部特写)



56

亚夫方罍



下面再上一组鼎盛器的灌酒器“斝”(音甲)

57

兽面纹斝

商代晚期 前13世纪-前11世纪



58

兽面纹斝

商代晚期 前13世纪-前11世纪



59

兽面纹斝

商代晚期 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48.2cm,口径22.6cm,重5.66kg

帽形顶极高,从整体比例来看,足部似乎略短,但仍很有气势,在造型艺术上也是一种尝试。



60

亚其斝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9.5cm 口径16.5cm,重3.38kg

低体袋腹斝是青铜斝的最晚形制,鋬内侧铸铭文二行七字,内容为作器人亚其(该字为上已下其)为其母作祭器。



61

亚其斝(局部特写)



62

本组鼎盛器的灌酒器“斝”



下面上一组鼎盛期的盛酒器“彝”(念yí)

63

鼎方彝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此器的器盖各有1字铭文“鼎”,盖身装饰有多层浮雕的兽面纹,盖部的兽面纹呈倒置状,配合器身上大下小的造型,和谐贴切,体现了商人高超的设计思想。

彝是大型盛酒器,并作为礼器以其显赫的地位和精美的造型著称,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为酒器中所谓的“庙堂之器”。与鼎合称“鼎彝”,泛指青铜礼器。

方彝是宋人以这类器形体作方形而确定的称谓,至今沿用。有个别为长体有肩式,似二方彝合并,称之为偶方彝。青铜的方彝出现于商代晚期,此酒器流行于商周之际,形制多是高四方体,四面坡屋顶形的盖,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64

兽面纹方彝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主体饰兽面纹和龙纹,空隙处和突出的主体上均填以精细的雷纹,本件方彝具有商代晚期最豪华的纹饰。



65

父戊方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父戊方彝为一对,此为其中一只,两只方彝的盖均缺失。此器为早年出土,能成对保存非常不易。



66

父戊方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这是另外一支。



67

本组鼎盛期的盛酒器“彝”(念yí)



上一组鼎盛器的灌酒器"盉"(he,音和)

68

兽面纹盉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张雪庚先生捐赠

ZT

盉是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69

兽面纹盉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30.3cm,口纵11.7cm,口横12.3cm,重2.66kg

吴清漪女士捐赠

侈口,有盖,束颈,袋足,柱足。腹部是充实的袋状,下连柱足,这是仿照鬲的分档形式。在商代的晚期,三足器的设计往往受到鬲的影响,这种硕大的袋腹,主要是盛放玄酒,起调和酒的浓度的作用。



70

亚盉

西周成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传1987年北京卢沟桥附近出土(此说从上博前副馆长陈佩芬的著作,但李荫轩的青铜器是文革期间捐献的,故此说成疑)

高19.5cm,口径9.9cm,重1.2kg

李荫轩先生 邱辉女士捐赠

李荫轩(1911~1972)为现代文物收藏家、藏书家。字国森,号选青。祖籍安徽,生于上海,李鸿章侄孙。从十几岁就开始收藏历代钱币,自收得邓秋枚的藏品后更一发不可收。几十年来,大量收集中国、欧洲、美洲古币、历代中外徽章,共达3万枚之多。其珍品如“大宋通宝当拾”、“临安府行二百文、叁百文、五百文”等,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的钱币,其价值几乎无法计算。他在钱币收藏中,自号室名“选青草堂”。1920年开始收藏青铜器、古钱。珍贵文物有小臣单觯、鲁侯尊、厚越方鼎、秦汉铜镜、秦汉瓦甓、历代印玺、元代铜权、明清符牌以及古版书籍等。如有汉印“居巢侯相”、“乐昌侯印”、清代银币“广东水师提督”,明代建文年间的“吏部稽勋司郎中朝参牙片”,明正德年间的“养鹰营铜牌”、清乾隆年间的“太上皇帝御赐养老银牌”等,达200余件,他书房的钥匙,随身携带,寸步不离。一生深居简出,不愿为官。为此他写下的数十篇考证文章,曾得到上海博物馆馆长马长源先生的肯定。1979年,其夫人邱辉决定将所有藏品,其中包括14箱明版书,全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藏书后大部分被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

延伸阅读:关于李荫轩、青铜器和上海博物馆,一段很令人感慨的故事:

收藏界的神秘客:李荫轩 青铜器收藏家李荫轩及其夫人



71

本组鼎盛器的灌酒器"盉"



72

羊首兽面纹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2.2cm,口径27.6cm,底径15.5cm,重3.64kg

其纹饰由商代中前期的粗犷演变为精细的风格,具有浓重的抽象意味,是为殷墟早期富有典型性的纹饰风格之一。



73

*尊(*字为上面两个并排的目字,下面一个豕)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5.7cm,口径20.6cm,底径14.3cm,重量1.89kg

整器仅在腹部饰四个四瓣目纹,而设四瓣目纹的青铜器,传世和出土均很少见。腹内底铸铭文两字:*册。(*字为上面两个并排的目字,下面一个豕)

尊为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商早中期,尊均有肩,圈足上多带“十”字孔,主要是圆体尊。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方形尊仍带肩,肩上多饰有数个圆雕兽头;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抓而体较粗,商晚期圈足上有“十”字孔或象征性的“十”字,西周早期“十”字消失。这两种尊器表多饰有凸起的靡棱,雕铸着繁绳厚重的蕉叶、云雷和兽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西周时,又出现了垂腹的圆尊,形状为大口,长颈,鼓腹下垂,圈足低矮。整件器物线条柔和,花纹也比较简单,已失去了有肩的圆、方形尊和抓形尊的气势。



74

癸殳 古 方尊(字为左边是"癸",右边为"役"字的右半部分)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1.8cm 口径20.1cm 重3.56kg

ZT

虽形制不大,却气度不凡,深厚雄健,仿佛大器,造型端庄。纹饰华美,堪称商周青铜鼎盛期中的上乘之作。圆口折肩,椭方腹,圆足。尊的颈部饰蕉叶纹,若仔细辩识,这每一瓣蕉叶纹竟是由上下倒置、五官移位的兽面纹构成,兽面纹下面是两只一组的优美凤鸟。肩部一周饰双头龙纹,龙首回顾观望。四角是突出的带角象鼻首,象眼圆睁,长鼻卷曲,象牙上翘,双角弯折,别有威严神秘之相。

肩上的长象鼻是先铸成整体后,再在四周搭范,用分铸法第二此铸成。腹内底铸铭文两行四字:癸殳 古 作旅



75

癸殳 古 方尊(局部特写)



76

鲁侯尊

西周康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通高22.2cm,口径20.7cm 重4.1kg

李荫轩先生捐赠

此尊造型造型特殊,整体像筒状方尊,广口长颈,高方座,但两侧有一般西周簋所具有的兽首鋬,鋬下有下垂的鸟尾形装饰。通体光素。

鲁侯尊的这种特殊造型,在尊类器中是绝无仅有的。此尊除了两个兽首外,别无它饰,显示了周初的独特情趣,也为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上简朴的风格开了先河。

周成王37年(公元前1078年)成王驾崩,太子姬钊继天子位,是为康王,在个位25年(公元前1078--前1051年)。作《顾命》。康王即位,遍告文王武王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内底刻铭文22字,

唯王令明公,

追三侯,伐东

或(国),在口。鲁侯又

占壬用,乍(作)旅庚彝

记述:明保参加伐东夷战争有功。周天子康王赏以《鲁侯尊》,并封为鲁候。



77

本组鼎盛器的盛酒器"尊"



上一组鼎盛器的盛酒器“壶”

78

*壶(*字为上面“目目”下面一个“支”)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壶使用的年代较长,式样也很多,大致有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弧形等。断面为扁圆形,深腹下垂,带扁方形贯耳和圈足的壶大多为商代器物,但商代也有长颈鼓腹的圆壶。



79

小子省壶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35.9cm,口径10.6cm,底径14.7cm,重4.26kg

小子省壶是晚商时期十分著名的器物,它直颈,鼓腹微微下垂,仅在盖、颈和圈足上用单或双线勾勒出十分简单的龙纹,风格简洁质朴,与商代晚期繁纹缛饰、华丽至极的时尚迥异其趣,这事商代提梁壶的最后形式。而壶的器内铸有的四行二十二字铭文,盖上铸有三行二十一字铭文,内容基本相同,表明小子省受赏作器以资纪念。商代晚期青铜器上铸有铭文并不少见,但一般铭文都较短少,铸造长篇记事铭文是周人的习惯,并往往因之不饰花纹。小子省壶的出现,表明较长的记事铭文及其在纹饰上的相应简化并非周人的首创,只是在注重奢华外表的商代格外罕见而已。

补充:为罗伯昭捐赠

罗伯昭(1899~1976)名文炯,号沐园,四川巴县人。民国10年(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长期经营桐油。1956年公私合营后,任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经理,黄浦区副区长。

罗伯昭公余之暇,唯泉是癖,早在民国13年就开始搜集古钱币,30年代在武汉不惜重金收藏罕见古钱珍品。世人誉为“南张(张叔驯)、北方(方药雨)、巴蜀罗(罗伯昭)”。

罗伯昭广收兼蓄,所藏古钱既丰且精,蔚为大观。40年代,他以大洋五千的高价,收购了一枚即将流散国外的“新币十一铢”。其他如《沐园四十泉拓》中之六铢、天圣铁母、绍圣背施、靖康折二、“闽永隆通宝”大铁钱,“天策府宝”鎏金铜钱等品,均为稀世珍品。

罗伯昭热爱祖国文博事业,1957年将珍藏的“新币十一铢”等全部古泉捐赠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受到中央文化部褒奖。然好泉之心不辍,此后仍陆续搜集,并于1962年撷其精华捐赠上海博物馆,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褒奖。更为动人的是罗伯昭看到古钱商手中有一枚“壮泉四十”,正是上海博物馆缺品,他就不惜高价买进,无偿地捐献给上海博物馆。1979年,罗伯昭子女遵照先父遗嘱,将遗存的古泉币赠给上海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馆。

延伸阅读 一段结局令人难忘的故事:

罗伯昭——近代中国钱币收藏大家



80

兽面纹壶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9.7cm,重2.54kg

椭圆形壶,长颈,深垂腹,双贯耳、圈足。颈饰弦纹,身饰虎首、牛首二组兽面纹、龙纹,足饰云纹。



81

本组鼎盛器的盛酒器“壶”



下面是一组鼎盛器的盛酒器"卣",先上一张绝美之器:

82

戉箙卣(Yue Fu You)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33.3厘米,口横15厘米,口纵13.7厘米 重6750克

戉箙卣隆盖高缘,鼓腹下垂,圈足。劲纵向置龙首提梁,提梁饰龙纹。自盖到圈足置棱脊四道。器及盖上饰浮雕大兽面。器体兽面双目特别巨大,手法甚为夸张。盖沿、器颈、圈足上分别饰以不同形态的龙纹和鸟纹。 提粱纵向装置,与一般横向装置不同,利与盖的两侧挑出双角,以增强形体的气势。盖内有铭文“戉箙”两字。

整件器饰繁复而夸张,器身上有类似绿漆状物,其实这是一种锈蚀后形成的油皮。这种锈蚀的表象是青铜器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现象,又因为所含其他成份的不同,锈蚀的油皮颜色呈绿色、蓝色、枣红色不等。

卣(yǒu)是盛放鬯(chàng)酒的器具。鬯酒是一种用郁金草和黑黍酿造的酒,色黄而芬香,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酒。酒在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礼仪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卣流行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正相符合,到西周中期重食的体制确立以后,卣也就自然退出了青铜器序列之中。

卣均有提梁可以提拎,故俗称提梁卣。卣常见的器型有椭圆形、圆筒形、鸟兽形、商代晚期偶见有方卣。鸟兽形卣是一种以动物的形象作为造型的器物,常见的有枭形、鸡形、豕形、虎形等,枭卣一般是器的两侧各为一个猫头鹰的形象,盖为枭首,器作枭身,足为枭足。



83

戉箙卣(局部特写)



84

曲折雷纹卣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5cm 口径13.8cm 底径16.8cm 重4.18kg

与一般常见的椭圆形卣体不同,此卣的腹部剖面呈圆形,颇不多见。盖面及腹部饰曲折雷纹,用粗细不同的雷纹条相间隔。



85

曲折雷纹卣(局部特写)



86

兽面纹卣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30.6cm 口径9.3cm 底径12.9cm 重4.3kg

1997年香港徽集

腹部两侧设棱脊,打破了筒形器物的单调感,这类束颈的筒形卣起于商末,行于周初,传世数量甚少,西周中期以后就不再发现



87

兽面纹卣(局部特写)



88

本组鼎盛器的盛酒器"卣"



89

兽面纹罍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43.5cm,口径18.6cm,底径18.9cm,重9.65kg

罍的表面氧化层呈光亮的黑灰色,比对安徽西部淮河以南地区出土的精美商器,也大多是这一特色,可以认定此罍也许是淮南出土。该罍的范铸极精,所有纹饰线条一丝不苟,器铸成后,仅在表面作过仔细的磨砺抛光处理,温润似玉质,没有任何修正的痕迹,充分体现了商代青铜器铸造的高超水平。



90

兽面纹罍(局部特写)



91

兽面纹罍(局部特写)



92

兽面纹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6cm,口径21.2cm,重7.35kg

此器形制大而且重,非用一手单独能够提携,不过是一种新的形式而已。器型似束颈鼎,暂归入鼎类。



93

刘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2.9cm,口径18.4cm,重2.54kg

孙煜峰先生捐献

这是殷墟中期鼎的型式,鼎表面有美观的淡绿色氧化层。腹内壁铸铭文一字:刘。

孙煜峰(1901-1967),原名寿熙,江苏江阴人。民国十四年(1925)与弟弟孙邦瑞(1902-1950后)来上海经商,在短短的二十余年中,孙煜峰成为了房地产业巨富,还是闸北水电公司(今闸北发电厂和闸北水厂前身)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孙氏兄弟均喜欢收藏,孙邦瑞专收藏古代字画,与吴湖帆是“通家之好”,两人关系情同兄弟。但孙邦瑞在上海沦陷时期,曾与“汪伪政府”中某些附庸风雅的高官交往甚密。孙煜峰除收藏古字画外,还收藏青铜器、古铜镜和明清官窑瓷器等。孙煜峰当年专门有一本收藏的明细帐册,详细记录了每件藏品的尺寸、材质、来源和购买价格等资料。在解放之前的上海大收藏家中,如果就古代书画收藏的质量和数量而论,孙煜峰应该可以排名在前十位左右。郑重先生在《海上收藏世家》一书中,称其为“有收藏思想体系的收藏家”。

在上海解放之前,孙煜峰并没有移居海外,而且选择留下来与人民政府合作。一是他的主要财产是不动产和自来水厂、发电厂,难以搬迁。二是有关方面已对他做好 “工作”或承诺,希望将来能够维持水电公司的正常运转。在“公私合营”之后,孙煜峰曾出任过上海房地产公司副经理,上海工商联合会副秘书长等职。在解放之后,孙煜峰曾向上海博物馆捐献过部分藏品,比如著名的《睢阳五老图》题跋等。六十年代初,为了庆贺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孙煜峰曾先后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约六百五十余件。另外,他还陆续向北京故宫、南京、广东、辽宁等博物馆捐献过许多文物。其中有些堪称是“国宝”级的文物。其中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元王蒙《葛稚川移居图》为罕见珍品。



94

兽面纹鼎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2.1cm 口径16.7cm 底径12.9cm 重1.94kg

颈部饰曲折角型兽面纹,腹部和柱足上端则饰牛角型兽面纹,在同一器的纹饰中有两种不同角形的兽面纹,这是继承了商代的装饰风格,很有可能是臣服于周室的非姬姓贵族所用,周初在这方面尚无严格限制。本鼎是西周青铜鼎中纹饰较为华丽的代表。



95

交鼎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7.6cm 口径23.3cm 重3.5kg

口部呈钝三角形式,垂腹圆底,下置细柱足,这是西周早期青铜鼎常见的形式,鼎腹近下垂的趋势,是早期中较晚之作。口沿下饰目雷纹,腹部饰兽面纹,上面还有鳞纹。腹内壁铸铭文二行十二字。



96

本组鼎盛期肉食器“鼎”



97

亚酗方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98

德方鼎

西周成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高24.4cm 口横18cm 口纵14.2cm 重2.82kg

西周早期的方鼎造型更趋浅腹,足部变得细长, 德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德方鼎是青铜器中的饪食器,在口沿的两边,此器有两只立耳,折沿浅腹、柱足细长。德方鼎的腹饰为兽面纹,两侧的龙形纹以细雷纹为底,足上端饰牛首纹,纹饰十分清晰规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宝尊彝。在它的腹内底部铸有铭文,鼎的铭文相当重要,共5行24字,记周成王在成周洛邑祭祀武王,贵族德参与其事,受到成王赏赐,作器以记之。



铭文

隹(唯)三月王才(在)成(周),自(镐),咸,王易(锡德)贝廿朋,用乍(作)宝(尊)彝。

记载了周成王在东都成周为武王举行祭祀一事,因掌管祭祀的贵族“德”受到成王认可,赏赐给他20串珍贵的贝壳。德之后铸造礼器以示荣耀于后人,此鼎即在其中,此外还有一圆鼎——德鼎(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其中,“蒿”即是“镐”,现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武王灭商后在此建都。“成周”,在现今洛阳附近,武王的继任成王诏令召公和周公在此建立东都,从而加强对东部地区的统治。这些铭文不仅证实了文献的记载,还弥补了记载的不足[1]

德方鼎中的铭文有些字有所简化,比如“德”在铭文中由双立人和直组成,表示行为端直;而同时代的另一个德字,下面又加了心,表意更为抽象。郭沫若推测周代时繁形的字体和简化字都在社会使用。

该鼎铭文为中国的文字演化史提供了资料,对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精彩视频

国宝档案:德方鼎



99

厚趠方鼎

西周昭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高21.3cm 口横17.4cm 口纵13.3cm 重2.4kg

李荫轩先生 邱辉女士捐赠

西周厚趠方鼎为饪食器。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条细长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均饰兽面纹,兽面纹长角下垂于两侧,体躯省略,图式稀见。内壁有铭文五行三十四字,记述王在成周之年,厚趠受到廉公馈赠的事迹。该器铸作精细,在宋代即已著录,流传保存至今,实属罕见。因这件鼎为厚趠所铸,故而得名。



【銘文】隹(唯)王各(格)于成周年,(厚)趠又(有)于(濂)公,趠用乍氒(作厥)文考父辛寶?(尊),(其)子子孫孫永寶,朿(刺)。

铭文记载:天王来到成周之年,厚趠得到了上司溓公的赏赐,便制作了这个鼎来祭祀父亲辛,并希望子子孙孙能永远珍爱。铭文的最后一字,现在一般认为是厚趠家族的族徽。根据这个族徽和厚趠的父亲名辛这些证据,一般认为厚趠家族是商的遗族,入周后继续保留着一些商的传统。

延伸阅读

厚趠方鼎



本组鼎盛期肉食器"方鼎"

100

父戊方鼎(左一)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22.4、口横13.4、口纵17釐米,重2.25公斤

原为潘祖荫先生收藏。长方体,窄折沿,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四壁向下渐有收分,平底四柱足,四隅及四足上部有扉棱。口下饰鸟纹,以中间的短扉为界,两两相对,下以乳钉为框,内填黼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兽面纹。内壁铸铭文2字:"父戊"。



下面上一组鼎盛器的肉食器"鬲":

101

兽面纹鬲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17.2cm 口径13cm 重1.28kg

鬲(音“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早在新石器时代陶鬲就已经广泛使用,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鬲在形制上类似于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袋形腹的作用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后,袋腹逐渐退化,而且多数青铜鬲有精美的花纹,不宜于火煮,为避免熏黑影响美观,所以逐渐演变为盛粥器。

腹部设外卷角的兽面纹,从纹饰的结构分析,此鬲的时代为殷墟早期。整器曾经上过蜡,俗称“熟坑”,口边于腹底部有旧补痕迹,这是古人使用损坏后修补的。



102

兽面纹鬲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23.2厘米,口径15.3厘米 重量1.58公斤

本器立耳侈口,长颈,窄折肩,袋腹锥足。颈饰云纹,每袋腹饰兽面纹。鬲腹饰卷角型兽面纹,兽目巨大,图案条纹粗犷,结构复杂,构图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器壁均匀而薄。在商代青铜鬲中以这件器物最为精致。

据传此鬲为安徽出土,出土时为12件,曾放在一个大鼎内,各鬲的纹饰、型制均相同,现已分藏在各博物馆,安徽博物馆收藏有6件,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各藏一件。



103

濒鬲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19cm 口径14.1cm 重1.75kg

1971年从上海冶炼厂废铜中拣选

纹饰细致精丽,口内侧铸铭文三行十二字,记录作器人为濒,故名为濒鬲。



104

本组鼎盛器的肉食器"鬲"



下面上一组鼎盛器肉食器“甗”

105

兽面纹甗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37.7厘米,口径22.3厘米 重量4.94公斤

上部饰一周兽面纹,下部分档处由两道弦纹组成人字纹,甗是实用器,传世和出土甗的下部往往有火炙的痕迹。

甗,读yǎn,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



106

南单(母癸)甗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通高38cm、口径23.3cm,重4.7kg

甑鬲合铸式,侈口深腹,口沿上有一对绹索状立耳,束腰分裆,三足下部作圆柱状,腰间有一兽首鋬。口下饰三列云雷纹组成的环柱角兽面纹带。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4字。铭文释文为南单母癸。



107

本组鼎盛器蒸食器“甗”



下面上一组鼎盛器的盛食器“簋”

108

黄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15.3厘米,口径22.4厘米 口径17.3厘米 重量2.4公斤

簋是盛放煮熟的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它出现于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代晚期,饪食礼器的重要性日益显露,鼎簋之属均有增加。这件簋的造型采用当时流行的无耳簋式样,

侈口,束颈,鼓腹,圈足稍外撇。口沿下饰蕉叶纹,下连一周兽体目纹,并置三个突出的兽首。腹部满饰乳钉雷纹,精细秀美。圈足饰回顾式鸟纹,除头部较写实外,鸟身则图案化。此簋无耳,无耳簋是青铜簋的早期形式,至殷墟晚期,大部分簋都有双耳,部分有三耳。

腹内底铸铭文一字:黄,是器主族名,黄氏所作之器,还有一个黄觚,请参加本帖前面那组“觚”的介绍。



109

兽面纹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18.3厘米,口径24.5厘米 底径15厘米 重量2.89公斤

1993年香港徽集

器的四周均饰漪细楞脊。纹饰劲利,是典型商代晚期的风格。器的表面层呈浅绿色,这是洞庭湖以南出土青铜器的特点



110

戈父丁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15cm、口径22.5cm,底径15.9cm,重3.015kg

周之柏先生捐赠。

敞口,卷唇,深弧腹兽首耳。口沿下饰雷纹,前后中央各1浮雕兽首,腹、足各饰乳钉纹、雷纹、鸟纹。此器纹饰线条之规整,可谓无与伦比,这是一位技艺极其娴熟的工匠的精心杰作,尤善于细致入微的刻画线条,纹饰中的角线异常准确,可说是一丝不苟,由此器可以看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铸造,对陶范的处理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戈父丁簋可谓一个卓越的范例。



腹铭3字“戈父丁”,系戈氏为父丁所作之器



110

凤纹簋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通高15.6cm、口径18.4cm,底径14.7cm,重2.15kg

圓簋,侈口、雙耳、圓腹、圈足,耳作獸首形附珥。頸飾凤鳥紋,中央有小獸首,足飾凤鳥紋,均以雷紋為地。

西周早期乃至中期,因为对凤的崇拜,重视以凤纹装饰青铜器礼器。此为少见的凤纹佳作。



112

从簋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通高22cm、口径19.3cm,方座每边长17cm,重3.78kg

侈口,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腹内底铸铭文五字:从作宝 尊彝 从为器主名。



113

本组鼎盛器的盛食器“簋”



下面上一组鼎盛器的盛食器“瓿”(念bù)

114

乳钉雷纹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21cm、口径19.7cm,底径18.5cm,重2.75kg

1994年自香港徽集

这件器物腹部鼓张程度非常大,内折急收。圈足上有三个方形大孔,与一般十字纹方孔不同。除了以雷纹为底的乳钉纹外,早肩部有比较奇特的鱼纹。鱼纹的眼镜突出,也形成了乳钉纹。肩上变形龙纹的形状少见。鱼纹在殷墟器物中鲜见。多出现在水器上,其中绝大部分出现在盘上。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跨度较长。但鱼的形状还是易于辨认。这种腹部转折较大,有异于殷墟圆肩、小折肩的瓿。根据考古资料来看,这类应属于南方青铜器。瓿的用途有食器说,有酒器说,今上博按马承源先生说法,从食器说。保利艺术博物馆指出为酒器兼食器,似乎更妥。

乳钉雷纹是青铜器上较简单的纹饰之一。纹为凸起的乳突,卅成单行或方阵(四方连续形式)。另有一种,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以雷纹作地纹,称为“斜方格乳钉纹”、“乳钉雷纹”、“百乳雷纹”。盛行于商周时期,殷周之际,乳钉突出较高,周初有呈柱状形的。

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115

兽面纹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17.8cm、口径17.5cm,底径17cm,重2.45kg

全器除兽目外,均以细雷纹组成,纹饰极为精细,这是殷墟早中期纹饰的特点。



116

兽面纹瓿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20.38cm、口径23.6cm,底径19.3cm,重3.9kg

尽管主纹和地纹能分得很清楚,但平整精丽,这种图案已经从比较抽象的形式发展到比较具体,是殷墟中期青铜器纹饰的特有风格。



117

本组鼎盛器的盛食器“瓿”(念bù)



下面上一组鼎盛器乐器"铙"

118

鸢铙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铙又称为钲和执钟。中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如;铙歌(军中乐歌;泛指军歌);铙挽(铙歌和挽歌),古代击乐器。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如:铙钹(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铙管(鼓吹中的横笛)。



119

亚酗铙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19.5cm、口纵11cm,口横14.6cm,重1.6kg

口沿外壁正中突出一个方块,是铙的敲击点。兽面纹双目较大,内有瞳仁。 这件铙正面的兽面相当狰狞,特别是两道眉毛,斜插后上方,环眼大嘴,竟让人不敢长久凝视。

正面下端铸铭文两字:“亚酗”,亚酗为商代晚期常见的族徽。



120

中铙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14cm、口纵7.8cm,口横10.4cm,重0.7kg

李荫轩先生 邱辉女士捐赠

体部饰粗犷的牛角兽面纹,执柄的下部铸一字:中。



121

兽面纹铙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高17.7cm、口纵8.5cm,口横12.8cm,重1.4kg

自上海冶炼厂废铜中拣选

体部饰牛角兽面纹,与一般铙的粗线条的兽面纹不同,粗线条中间高,两侧斜坦。此铙音质甚佳,音高清晰。



122

本组鼎盛期乐器“铙”



上一张鼎盛期独立展柜的重器:

123

甲簋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传1927年陕西宝鸡戴家湾出土

通高29.8厘米,口径22.5厘米 重6.48kg

西周簋数量甚多,早期一般沿袭商代的形式,中期开始变化较大,式样繁多,晚期又趋于定型化。

整个西周时期,式样有着较多的发展。四耳簋和高圈足簋(有的两倍甚至三倍于普通圈足的高度)是西周早期新出现的形式。此外还流行方座簋,圈足下有一个方座,通常为双耳,也有四耳的,这一类型的簋一直沿用至战国时代。



124

甲簋

唐祖诂先生 宋景文女士捐赠

现在,在祖国南方一些大酒店、别墅、酒吧里,常常可以看到摆放着一件非常古朴庄重的青铜复制品——甲簋,它的原型就是党玉琨 1928年从戴家湾盗挖出的乳钉纹双耳方座簋,因器内有铭一字“甲”,所以后来人们又多称它叫甲簋。

这件簋的原物现存上海博物馆,为唐祖诂先生和宋景文女士捐赠。唐祖诂先生是黄埔军校第十三期的上尉副队长,江苏镇江人,住在上海法租界思和路 35号,他是怎么得到这件甲簋的,不得而知。宋景文为其夫人。这件簋在宋哲元遗留下来的照片中有,在陈梦家保存的笔记中也有详细的尺寸和形状描述,但就是不知道下落。它后来在上海浮出水面后,经与上述资料相对照,证明就是党玉琨从戴家湾盗挖的。因此,现在在市面上往往看到的许多以此簋为原型的复制品甲簋,为了提高它的身价和可信度,达到以假乱真,也多标明是党匪 1928年从陕西宝鸡一个叫戴家湾的地方挖出。

实际上,这件簋是戴家湾出土的 28件簋中唯一存世的一件,现被上海博物馆收藏。平沿,方唇,侈口,高角兽耳,下有方垂珥,深腹,高圈足,下有方座。口沿下及圈足部饰长尾鸟纹,腹部饰有尖状乳钉纹,方座四周饰夔、鸟纹,中间饰直棱纹。有铭一字“甲”,是器主之名。此方座簋是周初最华丽的样式之一。因其造型艺术精美绝伦,《中国美术全集》上收有图录。



125

甲簋(局部特写)

座的每一面各饰鸷鸟、长冠鸟和长尾鸟等.



其实上博的布光在国内各大博物馆中算是亮度比较高的了,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那才叫一个暗。

126

甲簋(局部特写)

高角兽耳,下有方垂珥。



127

母癸甗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通高50.2CM、口径31.3厘米,重5公斤

甑鬲合铸式,侈口深腹,口沿上有一对绹索状立耳,束腰分裆,三足下部作圆柱状,腰间有一兽首鋬。口下饰三列云雷纹组成的环柱角兽面纹带。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二行三字。 铭文释文为"*单母癸"。

甗体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下部为分档的鬲,两部分相连。柱足细长。甑与鬲的相连处还有箅子用以让蒸汽通过。甗是一种蒸食器,类似于现代的蒸锅。其采用的加热原理也与现代的蒸锅相似。



127

母癸甗 (局部特写)



128

穿行在商周青铜器的陈列中,赫然可见一座大鼎



129

德鼎

西周成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通高78cm、口径56cm、腹深35.4cm,重84.86kg

汪敬之、陈翔九先生捐赠

敛口折沿,鼓腹圜底,一对立耳甚大,下设三条柱足。口沿下饰三组外卷角兽面纹,由两条夔龙组成,两侧配置倒置的夔龙纹,足上部饰浮雕状外卷角兽面纹。



【铭文】王易(锡德)贝廿朋,用乍(作)宝(尊)彝 铭文记载王赏赐给德二十串贝。

德鼎是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这一时期的鼎发现很少,在重视食器的当时,都是重器。德鼎的造型较商代晚期已发生变化,口部呈桃形,器腹微微下垂,平添沉稳的气质。鼎的花纹仍采用带地纹的兽面纹,但构图趋于简略,层次也不甚丰富,表现出周人独特的简约风尚。

汪梓宝(?-1998),字敬之,汪凤梁三子(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十一)。抗战前在汉口交通银行任职,抗战时撤退至重庆,胜利后到上海和他的朋友合办了一个矽钢片厂,解放后将厂交给了国家。1962年与陈翔九先生一起将一青铜器德鼎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此鼎为西周初年成王之器,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年此鼎成为上海博物馆馆藏中的第二大鼎。德所作之器共有四件,其捐赠的便是其中之一,上海博物馆现藏有德鼎和德方鼎,另两件德簋、叔德簋流失在美国。

延伸阅读:

西周德鼎捐赠者——汪敬之



130

*父乙盂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大型盛饭器,它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自盂中。青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形制一般为侈口、深腹、附耳、圈足,形体都比较大。



131

四羊首瓿(去声bù)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通高38.8cm、口径31.6cm、底径29.1cm,重14.24kg

瓿是一种盛酒器.此瓿大口,短颈,广肩,深腹。肩部置羊首四具,间隔一鸟。腹部饰乳钉纹.圈足饰兽面纹,并有三方孔。整器体积宏伟,颇为壮观。被上海博物馆藏,大口,方唇,直颈,折肩,宽腹,高圈足上有三个大方孔。肩有四个高突的羊首,其貌威猛,间隔以鸟形棱脊,在羊首与鸟形棱脊之间饰龙纹。腹上部饰火纹与四瓣目纹相间隔的带状纹饰,下饰乳钉雷纹,并以联珠纹为下栏。圈足饰双角突出的兽面纹。此器体态宏伟,造型特点与装饰风格具有长江流域青铜器特征。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全器铜质矿化,生成碱式盐酸铜,然而表面光泽度保持良好,且呈翠绿色,此系红壤土层出土青铜器的表层的特征。



132

四羊首瓿(局部特写)



除了引进国外文物的特展因为版权原因不允许拍照外,其它常规陈列全部自由拍照,但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三脚架和大型专业摄像机。这也是国内目前绝大多数公立博物馆的统一遵循的规定。

下面再上一组鼎盛期的兵器

133

圆柱纹刀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146,147楼ISO都是3200,但层次反而比这张要好。

以前我所有帖子发片从来不删EXIF信息,但自从无忌开始把EXIF自动列出来,就习惯删了,因为看着版面难看,乱。

上博光线在博物馆里算不错的,一个素质好一些的标变足以,什么大光圈、定焦、超广、长焦的,基本用处不大。

134

龙首钺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135

象首钺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136

透雕龙纹钺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137

目雷纹刀(上) 马首刀 (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138

镶嵌兽面纹戈(左上) 龙纹戈(右上)  兽面纹銎内戈(左中)  兽面纹戈(右中) 雷纹戈(左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龙纹戈(右下)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戈,中国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 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最早的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截至2007年,距今约3500年。



博物馆光线不足,使用高感下的快门速度也很低,为保持足够的景深,大光圈也没有用武之地,没必要再用CPL进一步降低快门了。

一般中、小件文物,镜头加装遮光罩,然后用遮光罩抵住玻璃拍摄,一方面避免反射光进入镜头,一方面也可将安全快门进一步降低。

大件文物,为取景只能后退拍摄,镜头没有办法再抵住玻璃,这时只能高低左右的寻找既能减少反光,又能恰当表现文物特点的合适角度。

大幅的书画很难拍,远距离下在合适拍摄的角度,几乎一定会有严重的反光,有时只能放弃。

139

火纹矛(上) 矛(左下、右下)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奴隶社会的军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商朝时,铜矛已是重要的格斗兵器。 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矜,即以木为芯,外圈以两层小竹片裹紧,涂漆,使柄坚韧而富有弹性。



给大树兄拜年,祝蛇年多出佳片!

140

鼎盛器青铜器纹饰



第三篇:转变期青铜器

转变期青铜器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形成重食的系统。列鼎制度、编钟制度和赐命作器之习已经形成。新的器型开始出现;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朴质简率。作器铸铭盛行,多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纹饰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续。

140

仲义父瓴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瓴是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有成语:高屋建瓴。



141

仲义父瓴(局部特写)



142

交龙纹方壶(一对)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上博以前资料将此器归为西周晚期,目前陈列标签定为春秋早期)

高50.8/49.7cm 重15.05/14.45kg

壶的横截面作圆角长方形。直口,长颈,垂腹。颈部饰波曲纹,两侧有兽首衔环,扁环上饰有龙纹。腹部饰交龙纹,腹中饰有一个高浮雕螺形角的兽首,兽首的身躯向两侧展开,与四周的龙纹反复交缠。通器形体硕大,形制庄重,纹饰瑰丽。在造型和纹饰设计上,此壶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颂壶极其相似,是难得一见的青铜艺术珍品。



143

交龙纹方壶



144

鳞纹爵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高6.8/6.4cm 全长17/17.2cm 重0.421/0.504kg

1992年自香港徽集

器由椭圆形的杯和和腹旁的曲折性柄组成,杯的口部和圈足饰鳞纹,爵的名称根据外形基本相同的出土器物中的自铭文来确定。



145

*仲壶(*字为上“已”下“其”)

西周恭王

高14.8cm 重量1.31kg

自西周中期起,青铜器上的纹饰变化很大,完全不同于商末周初时的风格,这时新出现的纹饰,在其它同时期青铜器上,也很难见到本壶类似的纹饰。器盖同铭4行14字。



146

师遽方彝

西周恭王 公元前10世纪

高16.4厘米,口沿纵长7.6厘米,横长9.8厘米,底部纵长7.5厘米,横长9.6厘米,重1.62千克。

丁燮柔女士捐赠

方彝是一种盛酒器,勺或斗放入方彝中,按盖上有孔,器柄可以伸出孔外。.此方彝两侧置有上卷的 象鼻形双耳,较为少见。盖及器体饰变形兽面纹,口沿下及圈足饰兽体变形纹饰。

方彝的盖如屋顶,整体作长方形,横长于纵,口沿下及圈足都略有收缩,腹部略鼓,两侧有耳,作高举的象鼻形,造型极为奇特。器内有中壁,分隔或为两室,可置两种不同的酒,盖的一侧沿有两个方形缺口,与器的两室相应,本当有斗可挹酒,今已遗失。陕西郿县李村出土的盠方彝,其中一件与此器形式相同,器内也有中壁。方彝的盖面及器腹部饰变形兽面纹,是此类纹饰的最后蜕变形式。兽面纹除了尚可辨认的双目外,其余部分已变形,成为非常简单而草率的线条。

器和盖内都铸有相同的铭文,器6行,盖8行各铸67字。大意记载周王在王宫中举行酒宴,师遽向王奉献礼品,王命令宰利赐给师遽玉圭等物品,师遽因以作器,以答谢天子的赏赐。



147

变形兽纹盉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高24.5cm 重3kg

侈口,高盖,顶有换钮,盖边设半环形钮,束颈,腹部分裆,下连短柱足,腹一侧设管状长流,另一侧设兽首鋬,兽首上有一环,中间有活络环与盖边之半环相连,盖边及器颈部饰变形兽体纹。



148

夆苜父卣

西周中期 公元前11世纪末-前10世纪末

高23.3cm 重2.615kg

上海冶炼厂废铜中拣选

纹饰极为工细精丽,器盖同铭2行6字:“夆苜父 作宝彝”



149

效卣

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

高24.3cm 重3.65kg

薛贵笙先生捐赠

卣是古代用于盛放香酒之器,多装饰精美。这件器盖部和腹部都饰有华丽的凤鸟纹,凤首回顾,生动多姿,器物的颈部和圈足上也装饰有回顾的龙纹。此卣铸有铭文七行六十八字,记效因受到父亲公东宫转赐的天子赐品而作器纪念。

铭文释文为:隹□(唯四)初吉甲午,王雚(观)于尝,公东宫内□(纳飨)于王。王易(锡)公贝五十朋,公易氒□(锡厥世)子效王休贝廿朋。效对公休,用乍(作)宝□(尊)彝。乌乎(呼),效不□(敢)不迈(万)年□(夙)夜奔徒□(走扬)公休,亦□(其)子子孙孙□(永)宝。

三年前,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青铜器鉴定专家马承源先生曾说:.'我们上海有两位国宝级大家,学问最好的是顾廷龙,眼力最好的是薛贵笙。”后来,耿宝昌先生和张永昌先生说起薛贵笙,都十分谦虚地说:“薛老的眼力,没话说。”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文物局文物鉴赏家刘东瑞先生对我说:“薛贵笙先生是旧时古玩行的行家,解放后任上海文物商店的经理,为国家抢救社会流散文物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现在已95岁高龄,但眼力依然很绝。'’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研究员、玉器鉴定专家许勇翔先生也说:“薛贵笙先生是我们上海文博界珍贵的“老古董”,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位大家。”博学金睛鉴文物妙手摩擎识古玩薛贵笙先生是回族人,1912年出生于南京。8岁时来到上海,11岁就到宝山路一家烟草公司当童工。13岁开始跟古董商学做生意,16岁自己开古董店,与古董文物打了近80年的交道。



150

对尊

西周中期 公元前11世纪末-前10世纪

身高11、口径9.1寸。

喇叭口,长颈,下腹外鼓,矮圈足外侈,沿有边圈。颈饰浮雕牺首和象纹,云雷纹填地。

内底铸铭文9字 铭文释文为对乍(作)父乙宝□(尊)彝,亚□。



151

弓X尊

西周中期 公元前11世纪末-前10世纪

敞口束颈,鼓腹下垂,圈足下部外撇,颈部中间有小兽首,两侧对称式长尾凤纹一周



152

变形蟠龙纹鼎(交龙波曲纹鼎)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一组5只 高29.2-40cm 重量8.5-22.3kg

1992年自香港徽集

是较为典型的秦器风格,五件鼎形制纹饰相同,大小递减,是为组器。



152

变形蟠龙纹鼎



153

颂鼎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通高 30.8 厘米,口径32.8厘米,腹径30.9厘米,重 9.8千克,

体呈半球形,深腹,直口圜底,二立耳,窄折沿,三蹄足,口下饰二道弦纹。

西周颂鼎是周宣王时代的史官名颂者所作。此鼎传世共 3器,其中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 1件。以上海博物馆收藏者最大最重。还有同名曰“颂”的簋五件、壶两件。其铭文记载西周王朝中册命典礼的时间、地点、王位、受命者等,是研究上古政治史的重要资料。从书法方面来看,《颂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显的作品,被后世称为临习金文的最理想的范本之一。



154

颂鼎(局部特写)

鼎内壁有铭文14行152字: 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 王在周康邵宫。旦,王格大 室,即位。宰引佑颂入门立 中廷。尹氏授王命书,王呼史 虢生册命颂。王曰:“颂,命汝官 成周貯二十家,监新造貯 用宫御。赐汝玄衣黹纯、赤、朱 黄、鑾、旂、攸勒。用事。”颂拜,稽首。受 命册,佩以出,反入觐璋。颂敢对 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 考龚叔、皇母龚姒宝尊 鼎。用追孝,祈介康纯祐 通禄永命。颂其万年眉寿, 畯臣天子靈终,子子孙孙宝用。



颂鼎铭文是记录西周时册命制度最完善的文体之一。

全文大意:

①三年五月甲戌之晨,周王在康邵宫的太室即位;

②受命者颂在宰的引导下入门立于中廷,尹氏将周王的册命书授于史虢生宣读,内容为命令颂掌管成周市廛廿家,监管新造,积贮货税用于宫御;

③赏赐给颂命服、旗和马具攸勒等;

④颂拜稽首受命,带着有王命的简册退出中廷,然后又重新返回向周王献纳瑾璋;

⑤颂宣扬王的册命,并为先祖作宝鼎,以对先人行孝道,祈求康福、长命,永远臣事天子。第一段记述册命的时间、地点,第 2段记述册命仪式;第 3段记述册命授职;第4 段记述赐命赐物;第 5段记述仪式的完成;第 6段是祝愿辞。这样完整的记录册命礼仪的文体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是不多见的,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册命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其书体在西周晚期金文中也有代表性。



155

十五年趠曹鼎

西周恭王

宽体,斜壁,细柱足但是不是窄腿裤,因为柱足的一边是平的,该类形制在西周初中期流行.腹部纹饰为顾首龙,顾首龙,就是以两条条龙顾影自怜,回首望自己的尾.和饕餮纹比,这个是侧面剪影,线条流畅,造型不以恐吓为目的.顾首龙最流行的时期是西周中期.

就是鼎内侧口沿上,有些白色的锈,外面龙纹上也有,就是有害锈,会逐步腐蚀铜器本质,成为粉末状物质。如果不加保护处理,最终这件器物会全部粉掉。上博的已经做过封护处理了。



156

十五年趠曹鼎(局部特写)

这件器物的铭文很重要.因为决定了西周一个王的在位年限.

【铭文】隹(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龏(恭)王才(在)周新宫,旦,王射于射卢(庐),史趞易(曹锡)弓矢、虎卢、九、胄、毌、殳,趞(曹敢)对,(曹)(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宝鼎,永乡倗(飨朋友)。

铭文五十七字,记恭王在宗周父庙的射庐行射礼,趞曹因受到恭王赏赐的各种攻防兵器,遂作此鼎以宴飨朋友。

其中的恭王,在位年限根据文献记载都不统一.有说10年,有12年,有20年.这件器物铭文一出,恭王15年的明确记载,排除了10和12年的说法.因此在西周积年和王在位年表排列上,这件鼎是有特殊意义的.

這件鼎最重要的是銘文中記載有恭王賞賜趞曹之事,所以它很明確就是恭王時期的青銅器,這樣它的器形和紋飾乃至銘文字體都具有非常準確的時代特徵,於是這件十五年趞曹鼎就成為青銅器斷代中一件年代可靠的標準器了。



157

秦公鼎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高47厘米,口径42.3厘米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

立耳折沿,浅腹略鼓,平底,兽首蹄足,颈腹饰兽身交连纹,立耳外侧饰鳞纹,腹内壁铭文6字,记秦公作此鼎。

上海博物馆通过重金抢救回来的秦公鼎可谓鼎鼎有名。该鼎明确标明主人的身份为秦公,因此而将秦始皇祖陵千古谜团揭开。

上海博物馆收藏秦公鼎共四件。专家介绍,在陪葬的各种食用礼器之中,鼎是很重要的。国内所发现的秦公鼎风格一致,纹饰略有不同,可以认定是一套列鼎,当时墓葬中一共有几个鼎目前还是个谜。尽管出土于甘肃,但它们带有明显的秦地风格:底腹大于口、颈部。

根据西周的列鼎制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春秋早期仍沿用西周的礼制。从目前发现的秦公鼎秦公簋来看,出土时肯定还有散失的青铜器,因为按照周朝的礼制,秦公的规格应该不少于五鼎、四簋。

从簋的口沿上看,这两件簋的盖子已经散失。另外,垂鳞纹鍑也是较少见的食用礼器之一,十分珍贵。这几件青铜器之所以厚重大气、不潦草,是因为制作于春秋早期,还带有周朝的气派。到了春秋中晚期,礼崩乐坏,青铜器在造器上就有些潦草、粗糙了。

铭文为行款右行

秦公墓出土青铜器中多数有“秦公”或“秦子”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秦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此外,鼎上的铭文排列很特殊。一般发现的青铜器铭文的行款多是竖排左行书,而这件却是行款右行,比较少见。

1993年秋,甘肃省西和先公安局缴获了一批盗自礼县大堡子山墓的器物,其中铜鼎可以辨识出个体的有7件,但形制相同。1994年以来,海外陆续出现了“秦公乍铸”铭文的青铜礼器,许多学者将其与礼县大堡子山墓联系起来。上个世纪90年代被盗走的秦公鼎流失海外后被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重金买回,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后,考古学术界对礼县秦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考古发掘就一直没有间断。1997年,距大堡子山东南方5公里的圆顶山发掘出了秦贵族墓葬,并出土了大量珍贵铜器。

流失海外的秦公鼎铭文“秦公乍铸”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缴获的被盗文物铭文相同。大堡子山位于礼县城东约26华里处的西汉水北岸,因山上筑有土堡而得名,礼县大堡子山从此闻名遐迩。

后来经过8年多时间的发掘和研究论证,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古墓群被专家一致认定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礼县也被认定是中国古代重要史书《史记》所记载的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至此,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上的两大千古谜团终于大白于世。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人。因此,秦族、秦文化的发展史也成为海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1974年,陕西兵马俑及秦始皇陵被发现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轰动。众多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指出秦人应有四大陵园区,并努力寻找它们的所在地。到1987年,秦人四大陵园中的二、三、四陵园,即雍城陵园、芷阳陵园和始皇陵园都在陕西先后被发现。但秦人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在哪里,却始终无从得知。

从1994年起,众多考古专家经过分析考证,纷纷得出大堡子山古墓就是秦公墓的结论。



158

龙纹壶

西周晚期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159

龙纹壶(局部特写)



160

叔硕父方甗

西周晚期

通高45.8、口长30.5、口宽23.3厘米,重10.4公斤

李荫轩先生 邱辉女士捐赠

连体式,长方体甑,侈口敛腹,口沿上有一对立耳;鬲部分裆鼓腹,足下部近似蹄形,腰内有箅。口沿下饰重环纹,腹饰波曲纹,鬲腹饰目纹。

内壁铸铭文12字(其中重文2)铭文释文为□(叔)硕父乍(作)旅?(甗),子子孙孙永宝用。



161

龙纹甗

西周中期 公元前11世纪末-前10世纪

高38.5cm 口径27.9cm 重4.85kg

敞口外翻,上立两耳,鬲足细长,颈部饰回龙首纹一圈,鬲的腹部饰牛角兽面纹。商末和西周的甗,鬲部以牛角兽面纹为装饰的很常见,但牛首有简繁不同的表现形式,此为较为复杂的一例。



162

晋伯隆父甗

西周晚期

通高42、口径30.7厘米,甑高22、鬲高23厘米,重10.25公斤

1992年自香港徽集

甑鬲分体式,甑作敞口翻唇,腹下部内收,有子口可合于鬲口之内,甑内底有镂孔作箅,甑腹两侧有一对附耳,各有两根短梁连于甑口;鬲侈口附耳,分裆三蹄足。甑颈饰变形兽体纹,鬲饰兽目纹。

内壁铸铭文3行16字(其中重文1)铭文释文为晋白□(伯隆)父乍(作)宝献(甗),□(其)万年子子孙永宝用。



163

仲姞鬲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通高11.3、口徑15.9釐米,重0.98公斤

一组共三件,寬沿外折,束頸溜肩,弧襠,三足近似蹄形,與足對應的腹上各有一代條扉棱。通體飾直線紋。



【銘文】中(仲)姞乍(作)羞鬲,華。



164

芮公鬲

西周晚期

通高10.5、口徑15釐米,重1.45公斤。

寬平沿,矮頸,弧襠,三條蹄形足較矮,與足對應的腹上有扉棱。肩飾獸體卷曲紋,腹飾卷體夔龍紋。



【銘文】内(芮)公乍(作鑄)京氏婦弔(叔)姬(媵)鬲,子子孫孫永用亯(享)。



165

卷龙纹鬲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通高16.9cm 口徑24.5,重2.49公斤

分裆甚浅,不另设明显的足,这种形式的陶鬲在河南洛阳出土过,腹部设对称的卷体龙纹。此器的形制比较少见。



166

芮子鼎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高18.4厘米,口径20.2厘米 重2.63kg

侈口,束颈,鼓腹圆底,下置蹄足,足内侧凹陷,颈两侧设耳,颈部设兽目交连纹一周。



内侧铸铭文4行17字。



167

纪侯簋

西周中期

通高19、口径17.6厘米,重4.15公斤。

敛口翻唇,圆肩深腹,圈足低矮,且外侈,肩两侧有一对兽首衔环耳,盖上有圈状捉手。盖沿及器肩饰回顾式垂冠夔龙纹,腹饰瓦纹。

盖、器同铭,各13字(其中重文1)铭文释文为己□乍(纪侯作)姜萦□(簋),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168

师虎簋

西周中期后段(懿王世)

通高15.2cm、口径23.9cm,重4.72kg

失盖,体较宽,弇口鼓腹,兽首耳,矮圈足向外撇。通体饰横条瓦沟纹。

内底铸铭文10行124字(其中重文3)

铭文释文为隹(唯)元年六月既朢甲戌,王才(在)杜□,□(格)于大(太)室,丼白内右(伯入佑)师虎,即立□(中)廷,北□(向),王乎(呼)内史吴曰:册令(命)虎,王若曰:虎,□(载)先王既令(命)乃且(祖)考事,啻(嫡)官□?(司左)右戏緐□(荆),今余隹(唯)帅井(型)先王令(命),令女□(命汝更)乃□(祖)考,啻(嫡)官?□(司左)右戏緐荆,苟□(敬夙)夜勿灋□令(废朕命),易女(锡汝)赤舄,用事。虎□□□(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不(丕)□鲁休,用乍□□(作朕烈)考日庚□□(伯尊簋),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本器曾藏见著录,流传有绪,曾经潘祖荫等收藏。



169

秦公簋(一组两件)

春秋早期

甘肅禮縣大堡子秦公墓地

一件通高23.5、口徑18.8釐米,重5.59公斤 一件通高23.9、口徑18.6釐米,重5.61公斤。

1993年自香港徽集

斂口鼓腹,腹兩側有一對寬大的龍首耳,下有垂珥,圈足下連鑄三個粗壯的獸首足,蓋上有圈形捉手。蓋邊和器沿飾獸目交連紋,每組間設一浮雕獸首,蓋上和器腹飾瓦紋,圈足飾垂鱗紋。



器盖同铭2行5字,【銘文】(秦)公乍(作)寶(簋)



170

秦公簋

秦公簋是春秋早期秦国国君的礼器。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类器物的遗风,敛口,鼓腹,盖有大捉手。器身装饰兽目交连纹、垂鳞纹、横条沟纹,盖沿和口沿每组纹饰间还设有上下相反的浮雕兽首,殊为奇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71

子仲姜盘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口径45厘米,高18厘米,重12.4千克

香港太阳集团总裁叶肇夫捐赠

它形体较大,器质厚重,整器风格质朴浑厚,口折沿,浅腹,圈足,圈足下置三只立体爬行猛虎,老虎身体侧面与圈足边缘相接。盘壁两侧设有一对宽厚的附耳高耸,其外侧装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腹壁装饰着变形兽体纹。



铭文: 佳六月初吉 辛亥大师作 为子仲姜沫 盘孔硕且好 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铭文记录6月初吉辛亥日,大师为其夫人子仲姜作此祈福之盘,盘既大且好,用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要永远实用。

盘内底铸有浮雕的鱼、龟、蛙等水生动物,鱼为七条一周,龟、蛙为相间排列,此种饰法极具春秋早期的特色。盘的中心是一只带有头冠的雄性水鸟,边上为四条鱼,外圈为四只头上无冠的雌性水鸟,造型生动。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所有的动物可以在原地作360度的转动,这是以前青铜器中绝无仅有的。子仲姜盘盘内能够在平面旋转的小动物平均长度只有6.5厘米,对于春秋早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这件精美的青铜盘铭文书体工整,文字精炼简要,并且有许多用语用韵异常精妙,整篇铭文是学术价值极高的史料。此盘纹饰精美,造型典雅,铸工精良,弥足珍贵。



172

子仲姜盘(局部特写)

2002年09月18日,马承源 在《“国之瑰宝”:实现的梦想》电视访谈中说道,“上博新馆落成后,迅速在世界上赢得了极好的声誉,影响非常大,主动捐钱、捐文物给我们的海外人士非常多。他们认为,把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留在上博是放心、值得的。”

“有一次,香港的叶肇夫先生请我去香港看一件他从海外重金收购得来的青铜器,鉴定真伪、优劣。我一看,这件子仲姜盘为春秋早期青铜器,工艺精湛、世所罕见。最令人叫绝的是盘内装饰有立体的鱼、蛙、水鸟等小动物,它们不仅造型生动,而且每一个都能在原地作360度的旋转。这些小动物与盘底的浮雕相映成趣,构成了立体与平面、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是以前发现的任何一件青铜盘上都没有出现过的。吃饭时,叶先生讲,以后可能会把这件宝贵的文物捐献给博物馆。我不敢接口,不知道他说的'博物馆’是指哪家。因为这件青铜器实在太难得、太珍贵了。”

“此事我一直念念不忘。两年后,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我给叶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借他的青铜盘两月来上海开个展览,算是沪港两地联办的一项庆回归活动。一周后,回信到了,叶先生在信里说:'送给你吧……’”

“上海博物馆新馆美名在外,叶肇夫虽然自己还没有来过,却早已晓得情况。没多久,他亲自把这件无价国宝带来上海,捐给了上博。可以想象,这种事在以前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173

子仲姜盘(局部特写)

“子仲姜盘”的“子”是妻子的意思;“仲”是排行老二,伯,仲,叔,季是兄弟的排行,犹言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齐鲁习惯也称老大为孟,所以称大姑娘为孟姜,孟姬。“姜”是女子的姓。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因此我国古代的姓都从女作,即以女字为偏旁,如姬,姜,姚,嬴等等。姓,凡是氏族成员都是共有的,而氏是姓的分支,为富有的贵族阶级所特有。



174

子仲姜盘(局部特写)

“子仲姜盘”铸造工艺最具特色之处在于,所有立体的小动物均能于原地作360度转动。此种艺术装饰法是从前青铜器中绝无仅有的,不仅令造型单调的古青铜盘充满了活跃的情趣与生气,而且在青铜器铸造技艺上,也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创造。此盘虽然使用分铸技术,可是要在盘底层中嵌进这批动物极其微小之底轴,并且还要垂直,保证不被卡住,让每只动物在乎面作360度旋转,所以在合范浇灌铜液的时候,盘与轴的接触之处仅能容纳一层非常薄的泥料,在铜液高温浇铸时使泥料不会脱落,而且使盘底又不能渗漏,此种高难度之铸造技艺,在此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175

子仲姜盘

盘内底铸有浮雕的鱼、龟、蛙等水生动物,鱼为七条一周,龟、蛙为相间排列,此种饰法极具春秋早期的特色。盘的中心是一只带有头冠的雄性水鸟,边上为四条鱼,外圈为四只头上无冠的雌性水鸟,造型生动。



176

子仲姜盘(局部特写)

盘的前后各攀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腹壁装饰着变形兽体纹。

盘为古代承水器,用于蛊洗,商周时代宴飨用之,宴前饭后要行沃盟之礼,《礼记·内则》曾记载“进盟,少者奉架,长者奉水,请沃盟,盟卒授巾”沃盟之时盘画或盖)相需为用,即用回或孟)浇水在手上,以盘承接弃水。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盖盘相配,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则多流行匝盘相配。



177

子仲姜盘



下面上一组转变期的盛食器“盨”

178

晋侯对盨(念xǔ)

西周晚期

通高22.2、口横26.7、口纵20釐米,重5.2公斤

1992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号墓出土,後流落香港,1992年收购回归。

器与盖相合作椭圆形,腹壁略下收,腹两侧设附耳,耳与器有两根小横梁相连接,盖隆起,四盖钮作圆环形。环钮饰单线勾勒的龙纹,盖顶饰双头龙纹,盖沿及口沿饰一周鳞纹,其馀部分是瓦沟纹。四足作蹲式人形,人物形象高鼻阔嘴,唇上有数个阴刻圆点用来表示胡须,双耳有穿耳环的痕迹,手臂上举,足蹬平底翘头靴,手托头顶负担器身。造型罕见,十分珍贵。



【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乍(晋侯对作)宝(尊盨),迈(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解字》皿部:“盨,槓盨,负载器也。”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179

晋侯对盨(局部特写)



180

晋侯對盨(念xǔ)

西周晚期

通高17.8/17.5cm、口横21.4/21.3cm、口纵13.5/13.6cm,重3.22/3.08公斤

1992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号墓出土,後流落香港,1992年收购回归

圓角長方形,腹壁略下收,腹兩側設獸首耳,蓋作長方形盝頂的形式,四蓋鈕與四足相同,均作橢圓環上有兩長突。蓋壁及口沿飾回顧式夔紋一周,腹飾瓦溝紋。

器盖同铭六行三十字。



【銘文】隹(唯)正月初吉庚寅,乍?(晉侯對作)寶(尊)彶須(盨),(其)用田?(狩),甚(樂)于??(原隰),邁(其萬)年永寶用。

可以看出,这是晋侯用来纪念一次狩猎活动的内容。青铜器纹饰优美,其铭文记载的内容有很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研究晋国早期历史的珍贵资料。



181

晋侯對盨



182

梁其盨

西周晚期

通高19cm、口横22.6cm、口纵15.6cm,重4.3kg。

体呈椭方形,一对龙首双耳,腹微鼓,圈足外撇,下有长方形缺,盖上有四个云朵形扉,可以却置。盖顶饰兽目交连纹,盖沿和口下饰变形兽体纹,盖上和腹饰瓦纹。

盖、器同铭,各31字(其中重文2)。



铭文释文为白□(伯梁)其乍(作)旅须(盨),用亯(享)用孝,用匃□□(眉寿)、多福,□(畯)臣天子,万年唯□(极),子子孙孙永宝用。

梁其铸器还有鼎、簋、壶、钟等。



183

本组转变期的饭(盛)食器“盨”



184

师寰簋

西周宣王(晚期)

高27厘米,重9.18千克,口径22.5厘米,底径24.3厘米

盛食器。器形甚大。宽腹,圈足,下置三兽足。腹部两侧有大龙耳,下垂珥。造型庄严而浑厚。盖线及器口饰兽目交连纹,其余均为平行脊纹。



盖器同铭,各铸十行一百十七字,盖少四字。

铭文:

王若曰:“师寰,越淮夷繇我

帛贿臣,今敢博厥众,假反

厥工吏,弗迹我东域(国)。今余肇

命汝率齐师,(纪,釐,莱,棘,夷,尼),左右

虎臣,征淮夷”。既执厥邦酋,曰冉曰翼(莽)

曰铃曰达,师寰虔不敢坠夜,血

厥将事,休既又(有)工(功),折首,执讯

无谟,徒驭,殴俘士女牛羊,俘吉金,今

余弗遐组,余用乍(作)朕后男腊

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大意为:淮夷以前是缴纳布帛财物等贡赋的臣民,现在它的首领竟敢迫使奴隶们停止生产,反叛王宫,造成了东国的混乱。命令师寰率领虎臣和齐国、莱国等联军征伐淮夷,消灭冉、翼、铃、达四个首领,从而胜利班师。铭文提供了周室与淮夷之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重要史料。

延伸阅读:

师寰簋考释札记



185

虎簋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高34.7厘米,口径23.3厘米,重12.28千克

传陕西凤翔县出土

此簋的造型和纹饰均十分壮丽,微微隆起的盖部置有莲花形的捉手,优雅美观。口、腹之间稍稍内收,形成流畅的曲线。盖部、腹部、颈部和口部分别装饰连绵的波曲纹和交缠的兽目交连纹,气势雄浑,富有韵律感。在器物的盖和内底,分别铸有一虎纹,当是作器人的氏称。

此器盖原缺,为苏州市文管会调拨给上海博物馆的。

延伸阅读:

虎簋断代与淅川楚墓中的复古现象



186

倗生簋(格伯簋)

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

通高31、口径21.9釐米 高23.5cm,宽30.8cm,重8.9kg

李荫轩、邱辉夫妇捐赠

又名格伯簋,此器共有三件,两件失盖,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本器侈口鼓腹,圈足连铸方座,兽首耳作大象卷鼻形,圈状捉手。盖沿和器口沿饰涡纹间以夔龙纹,盖上、器腹和方座中部饰直棱纹,方座边饰S状变形龙纹。

直壁圆腹,方座。兽耳型式奇特,两耳环作龙体圆转而尾上卷。盖边、口沿饰火纹与龙纹的组合,盖、腹及方座饰直条沟纹,圈足饰火纹和四瓣目纹,方座的三边饰兽目交连纹,间隔以火纹。三器铭文完整的应有铭文9行83字,本器内底铸铭文七十九字,



【铭文】隹(唯)正月初吉癸子(巳),

王才(在)成周,格白(伯)取良马乘于(倗)生,

氒(厥贾)卅田,(则)析,格白(伯)殹妊彶佤,

氒(厥)从格白(伯按)彶佃(甸):殷氒(厥绝)谷、

杜木、(原)谷、菜,涉东门,氒(厥)书史戠武,

立(涖歃)成?,保(铸宝簋),用典格白(伯)田,迈(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在正月第一个吉日癸巳这一天,周王在国都成周。格伯从倗生那里接受了四匹好马,讲定交换的价值是三十田,双方剖木为凭证。殹妊和()跟从格伯按田,又和甸人殷糿(到)地界作标识的树木,并“涉东门”。书记官吏戠武建立了文书档案,规定了界域。倗生铸这件宝簋,用来登录格伯的田产,后代子孙,万年宝用。最后还写上了倗生家族的徽号。

《倗生簋》铭文是周代一件以物换田的契约。

李荫轩是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的孙子。李荫轩1911年生于上海,十几岁就开始收集历代钱币。几十年下来,他不仅收集了大量中国古钱币,还收集历代中外徽章,总共达到3万枚之多。他收集的古希腊、古罗马的钱币,其价值现在几乎无法计算。

李荫轩从1920年开始收藏青铜器,数十年间总共收得200余件。其中颇具重要历史价值的有数十件,如小臣单觯、纪侯簋、鲁侯尊、厚越方鼎等。他还写下的数十篇考证文章。

这些藏品在抗战中,他曾花了大价钱存入银行的保险库,直到'文革’之前均保存完好。而到文革,抄家开始了。冲进门来的红卫兵把那些珍贵的西洋瓷器一件件从阳台上扔下去,古钱币一掰两瓣。幸好头一批抄家者还没有发现他的青铜器。李荫轩担心害怕了,他拿起了电话,向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将所有藏品全部捐给国家。博物馆的同志急急来到李家,数藏品、造清单,装箱运走。按照当时的政策,博物馆只能代为保管,而不能接受捐献。整整两天一夜,六轮大卡车来回跑了六趟!到最后一车装完时,李先生突然想起,还有一间房里有14箱明版书,连忙对上博的汪庆正说还有14箱明版书,让他们一起拉走。汪庆正有些无奈地表示博物馆只管文物,书籍只能叫图书馆接收。后来这14箱明版书到底何去何从,不知去向。

1979年,国家开始落实文物政策。一天,李荫轩的夫人邱辉女士来到博物馆,对马承源馆长说:李荫轩先生已于1972年去世,临终前关照,如果文物有发还的一天,除了保留几件藏品作为家中纪念,其余全部捐给国家,不要报酬。

于是,1979年6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捐献仪式,向邱辉女士颁发了奖状。



187

伯盂

西周中期

通高28.7、口径42.8厘米,重12.2公斤

1992年自香港徽集

侈口方唇,直径连负,圈足外侈,颈部有一对附耳。颈部饰回首夔龙纹一周,圈足饰目雷纹。

内底铸铭文4字 铭文释文为白乍(伯作)宝盂

盂为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188

龙纹钟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189

龙纹钟(局部特写)



190

透雕波曲纹铺

春秋早期 前770-前7世纪上半叶

通高17.5cm、口径23.5cm,重3.4公斤

盘边饰变形兽体纹,高圈足上下均饰波曲纹,下段纹饰为透雕。铺为盛放肉酱的器皿。外形与豆相似,但盘边狭而盘底平,圈足甚粗而矮,多为镂空,青铜铺见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时代。青铜铺传世较为少见



191

垂鳞纹鍑

春秋早期 前770-前7世纪上半叶

通高21.5cm、口径18.7cm,重2.31公斤

大口,上立两耳作绳索状,直腹平底,下部外撇,口沿设兽目交连纹,腹设鳞纹两道,腹的下部及圈足均无纹饰,形制特殊,可能仿自姜戎,但纹饰尚采用中原旧式,也许是草原马上民族采用的华夏族纹饰。

鍑是炊煮用具,与风炉是浑然一体的,它形似大口锅,不同处在于方形耳,底部稍微有点尖,类似肚脐眼。鍑这东西在古代很兴盛,但到了宋朝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更很少人再用了。



192

斜角云纹盆

西周中期

通高14cm、口径23cm,重1.655公斤

1993年自香港徽集

盆和盂用途相同,都是可以盛食兼可以盛器。陕西齐家2号墓被盗后清理出来的盆,与本器形制和纹饰相同,埋葬时间可能是在穆王好恭王之间。



193

山奢虎簠(fǔ)

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通高17.2cm、口縱23.cm9、口橫30cm,重5.02kg

蓋、器造型、紋飾相同,敞口折沿,腹壁斜收,平底,方圈足沿外撇,各邊中部有長方形缺口,兩短壁鑄有獸首耳,蓋的口沿每邊有一個小卡扣。蓋頂飾獸目交連紋,口沿飾交曡式獸體卷曲紋,四壁飾相背式卷體夔龍紋。口下和圈足飾雲紋,腹飾雙頭獸紋。



【銘文】山奢淲?(鑄其)寶(簠),子子孫永寶用。

簠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簠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基本形制为长方体,自口至足器壁斜坦,器盖相同,分置可成二器。



194

齐侯匜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器高24.7厘米,流至鋬长48.1厘米,重达6.42公斤。

此器平盖,器身如椭圆形瓢,前端宽流高高昂起,后端执鋬作蛟龙探水状, 匜的四足同样以龙为形,俯首曲体承载匜的器身,魁伟庄重,极其稳健。

匜内腹底部铸有铭文四行二十二字:“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虢孟姬是虢国君主的女儿,齐侯的夫人,“良女”是她的字,故知这件匜是齐侯特为其夫人而铸。周代诸侯为了巩固其政治地位,保障切身利益,经常用相互通婚联姻的方式结为为联盟。虢国是河南西部的小国,齐是东方大国,春秋时齐还一度成为霸主。虢齐两国联姻,显然出于政治需要。

在青铜匜中,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

匜为盥洗器,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约2700多年前),盛于东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195

齐侯匜(局部特写)

  

铭文四行二十二字:“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196

齐侯匜

顾榴 沈同樾等捐赠

延伸阅读-一段令人为之扼腕长叹的往事:

苏州顾氏过云楼藏品的故事



197

鱼龙纹盘

西周晚期 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通高13.9cm、口径33cm,重3.5公斤

1969年自上海冶炼厂废铜中拣选

口沿外折,浅腹,高圈足外撇,腹两侧设附耳。口内部饰一圈鱼纹,计十二尾部,首尾相接,盘内中心为蟠龙纹,龙首居中,躯体右旋,饰鳞瓣纹,旁设两爪。



198

鱼龙纹盘(局部特写)



下面上一组转变期的乐器

199

梁其钟(3件/组)

西周晚期

通高55/53.5/38.1cm、铣间32.7/31.8/15.3cm 重23.75/25.46/11.4kg

194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家村出土一批窖藏青铜器,器主名梁其,官名膳夫,时代仍系西周晚期。旋饰兽目交连纹,舞饰雷纹,篆间为两头龙纹,鼓部饰相背的俯首展体式龙纹。鼓石有一鸾鸟,此为该钟在编钟中使用双音的标志



钲间及鼓部铸铭文七十八字,铭有:"……天子使梁其身,邦君大正用天子宠,蔑梁其,……"内容为颂扬祖先功德,并表示忠心服事天子。

梁其钟传世共五件,另一说法为6件,其中上海博物馆藏3件,南京市博物馆1件,法国吉美博物馆1件,另一件不知下落。



200

梁其钟



201

四虎鎛

春秋早期

通高43.12m、 重11.96kg

四虎镈钟体剖面呈椭圆形,饰兽面纹,上有云雷纹方钮。与其他钟不同之处在于镈钟体两侧各附饰二伏虎,一上一下,均头下尾上,并以立柱与镈钟体连结,是西周时期精美的青铜乐器。

此钟器壁较薄,发音短促,只能产生单音。形制和纹饰有南方青铜器的特点,湖南等地是其主要的产地。



202

四虎鎛(局部特写)



203

秦龙纹繁钮秦公镈

春秋早期

通高38.5厘米,铣间距24.5厘米,鼓间距20.5厘米

平于,椭圆口,舞面封实,器身略呈立鼓形。四条透雕扁连环龙纹扉棱均分器身,透雕扁龙纹繁钮与两条侧扉棱相连。顶端饰昂首翘尾的凤鸟。舞部饰对称的四组龙纹。被扉棱分为四区的器表也各饰繁复的龙纹,上下各有一周绊带。鼓部中央两行七字铭:“秦公作铸□□钟”,字字浅细,大堡子山秦陵所出镈在日本和台湾均有收藏,形制、纹饰同而规格有别,此镈实为编镈中的一件。大堡子山秦陵所出编钟、编镈和编磬,不仅昭示了墓葬的性质和级别,加深了我们对嬴秦音乐传统和音乐艺术发展高度的认识,也为我国古代乐器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204

秦龙纹繁钮秦公镈(局部特写)



205

晋侯酥编钟(14件/组)

西周厉王

最大者高52厘米,最小者高22厘米

晋侯苏编钟是一套打击乐器,全套共16枚,因随葬于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第七代晋侯稣的墓中而得名。全套钟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共十六件,可分为两组,每组八件,其中十四件曾被盗连出境,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归.后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

第一组 为大钟,纹饰浅而细,第二组为中小型钟,纹饰深而阔。并且从造型上来讲两组也有细微的差异,研究者认为它们虽并非同时铸造,但音律却非常和谐。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笔画转折处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连刻凿,笔道才能连起来,刀痕至今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经过除锈处理后,刻凿在这16枚钟上的文字竟然可以连读!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征讨叛乱部落,并立功受赏的事。而这是我国浩瀚的古代史籍所没有记载的。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这是现如今我们第一次发现将近3000年前西周的器物上出现刻于其上的铭文。

稣钟发现之后,专家们配置了不同硬度的青铜利器在青铜上刻凿文字,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早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期,山西人已经制造出了像钢铁一样坚硬的工具在青铜器上刻字。这是一套改写中国冶金史的宝贵资料! 如今,晋侯稣钟作为中华珍宝,14枚藏于上海博物馆,2枚藏于山西博物院。

晋侯酥编钟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国禁止出境展的64件一级文物之中。

上博青铜馆内不断鸣响的空冥悠扬乐声,正是用这组编钟奏的汉乐《阳关三叠》录音。



206

晋侯苏(酥)编钟(局部特写)

晋侯苏编钟铭文:



(1)惟王卅又三年,王亲遹省东国南国。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2)既死霸,壬寅,王□往东。三月方死霸,王至于□,分行。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左□□北□□伐夙夷。晋(3)侯苏折首百又廿,执讯廿又三夫。王至于□城,王亲远省师。王至晋侯苏师,王降自车,立,南乡,(4)亲令晋侯苏:自西北遇敦伐□城。晋侯率厥亚旅、小子、□人,先陷(5)入,折百首,执讯十又一夫。王至,(6)淖淖列列夷出奔,王令晋侯苏(7)帅大室、小臣、(8)车仆从,(9)遂逐之。晋侯折首百又一十,执讯廿夫;大室、小臣、车仆折首百又五十,执讯六十夫。王惟反归,在成周,公族整师(10)宫。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王呼膳夫曰:召晋侯苏。入门,立中廷,王亲锡驹四匹。苏拜稽首,受驹以(11)出,反入,拜稽首。丁亥,旦,王御于邑伐宫。庚寅,旦,王格大室,司工扬父入右晋侯苏,王亲侪晋侯苏巨鬯一卣、(12)弓、矢百、马四匹,苏敢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元龢钖钟,用昭格前前(13)文文人人其严在上,翼在下,□□ (14) □□,降余多福。苏其迈(15)年无疆,子子孙孙,(16)永宝兹钟。

(注:括号内数字为钟件依次排列数,□为偏僻古字。)



晋侯苏编钟成为晋侯墓地发掘出的最重要器物,主要还是因为其上刻凿有355个文字(其中新见的金文单字11个),这是青铜器铭文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发现。铭文完整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晋侯苏受命征伐夙夷的全过程:

正月初八从宗周出发,二月二十二日到达成周,次日挥戈东方。三月方死霸(方死霸,西周月相纪时法的五个词语之一。月相纪时法是根据月光的消长变化来描述时间的纪时法。方死霸有说是指二十三四日至下月一二日)到达一个地方,大军分成行列,迈向将要攻击的战争目标。周厉王亲自向晋侯苏下达命令,从左边攻击一邑,从北边攻击另一邑。两邑被攻占后,周厉王前来巡视参战的部队,部署对一座城市的进攻。周厉王的到来,让所有的夷人惊恐而逃,王师大获全胜。班师返回成周后,周厉王隆重赏赐了晋侯苏。为了报答和颂扬天子的美德,晋侯苏铸造了这套编钟。

周厉王不仅亲临前线,还制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根据铭文记载,这次战争共计斩首480级,俘虏104人。这在当时不算少了,有人因此称为周厉王时期的四大战役之一。从流传下来的另外一些青铜器上,之前还有三次。看来周厉王的功烈,在西周晚期决不亚于之后的周宣王。但在史书中,却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大家熟知的,是那个“弭谤”的独裁者形象。周厉王是发生政变时被迫出亡的,史家记载的全是他的恶行。

周厉王赏赐给晋侯苏的,有掺有郁金汁的香酒一卣,弓一张,箭百件,马四匹。这次赏赐,定让晋侯苏回想起多少年前,周成王赠送他的七世之祖叔虞的鼓、甲和钟,那些都是文、武遗留的战利品,堪称传世之珍。晋侯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孙子仇和更远的后辈重耳,也将得到周天子的赏赐。在一次次的赏赐中,晋国渐渐走向强大。



207

晋侯苏(酥)编钟(局部特写)

慧眼识真 晋侯苏编钟散聚之谜

晋侯苏编钟的特别之处是每一个器物上的铭文不是单独成篇的,而是下钟连着上钟读,而且铭文有铸成的,也有后刻上去的。先是由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从香港的古董市场上购回14件,当14个编钟运回大陆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老马失蹄”,直到另外2件编钟在晋侯苏墓地找到,与这14件组成一套完整的编钟后,这才成就了“老专家慧眼识宝”的精彩故事。

2002年夏,上海博物馆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了山西晋侯墓地青铜器展。进得展览大厅,在轻轻的古钟音乐声中,观众们仔细地欣赏16个一套晋侯编钟。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外壁都用利器刻凿规整的文字,刀痕非常明显。每钟的文字连读成篇,共有355字,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它们不仅是晋侯墓地最重要的器物,也是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半个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发现。可是这套编钟是分两次获得的,当获得首批14件时,被普遍地指控为伪物。其真伪之谜直到找到另两钟后才真相大白于天下。

这套编钟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可贵的记录。铭文记有7个干支历日和5个记时词语:唯王卅又三年……正月既生霸戊午;二月既望癸卯;二月既死霸壬寅;三月方生霸;六月初吉戊寅;丁亥;庚寅。根据这些资料,专家们认为:西周晚期在位超过33年的,只有厉王和宣王。通过对8号墓中的木炭等样品进行碳14测年,在公元前816-前800年之间。《史记·晋世家》载晋侯苏卒于周宣王十六年(前812年),所以晋侯苏钟的“三十三年”属厉王,晋国用的是周历。《史记·周本纪》载厉王三十七年出奔,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共和”。以厉王出奔之年为“共和”元年,即前841年,则厉王三十三年为前845年。该年依建丑(以夏历十二月即丑月为岁首):正月乙巳朔,“既生霸戊午”是十四日;二月甲戌朔,“既望癸卯(当是辛卯)”是十八日,“既死霸壬寅”是二十九日;六月壬申朔,“初吉戊寅”是初七(“初吉”出现在初一至初十),按干支推出的日期与月相能相合,可知厉王三十三年为前845年不误。因此可定厉王元年为前877年。为学术界一月四分月相说的长期讨论做了一个明确无误的证实。

铭文还具体记载了周厉王亲征东夷的功绩,是对西周史料的重要补充。

晋侯苏受王命,去征伐夙夷部落。战斗共发生了三次。首次就获得胜利,晋侯斩首120人,活捉23人。周厉王闻讯后,亲到战场视察,晋侯亲率士众杀进夙夷的阵中,再次斩首100人,抓获11人。厉王命晋军乘胜追击,晋侯斩首110人,抓获20人,晋侯的部属斩首150人,抓获60人。厉王回到成周后,要召见晋侯,苏便来到成周,厉王亲赐鬯酒、弓矢和马匹。铭文补充了史书的失载。

晋侯苏编钟还证实了西周晋国的都城在曲沃。汉代以来,诸多史籍未能明确记载晋都之所在,更不记晋侯墓的所在地。这套编钟既证实了曲沃就是晋国的都城,又证实了曲沃北赵村发现的就是晋侯墓。

14件编钟从香港古玩街购回时,很多文博专家认为是伪器。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的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出访香港,有一位富翁陪同他游览香港古玩肆,并答应说:你看中了什么文物,我掏信用卡。在琳琅满目的古玩街上,马老看中了14件编钟。马老的话音刚落,这位爱国的港商大吃一惊,倒并非为了钱的问题,它们仅标价十余万港币,便宜极了!而是惊讶这位蜚声海内外的专家竟然也会看走眼,因为香港有很多收藏家,大家一致认为它们是仿制品,是伪器。他好意地提醒马老要仔细看看。马老越仔细看,就越是坚定地要购买这14件编钟。就这样买定了!编钟运回上海博物馆后,很多专家慕名前去观看,而绝大多数人认为马老真的看走了眼,马老这回上了大当。认为这14件编钟为伪器,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其一是器皿还能见到铜的黄色,锈蚀的程度不对;其二是铭文显系后刻,不是铸成的;其三是每器的铭文根本就读不通。可是马老还是坚持认为是西周晋侯的编钟。要说明它们是周文物,知识渊博的马馆长解释说:器皿一直深埋地下,由于最近才出土,故锈蚀的程度不够,甚至还能见到铜的黄色;铭文虽为后刻,但是系当时的后刻;铭文并非一器一铭,若把它们连缀着读,就通顺了。

马老的解释虽然有理,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拿出铁一般的证据。马老立即写信给正在山西省晋侯墓地进行考古挖掘的专家,询问有没有发现另外的晋侯苏编钟。因为根据铭文的推断,还应该有刻有“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类话语的一二个钟。可是回答令人失望,说是晋侯苏墓已经挖掘完毕,并未见有编钟。马老再度写信,要求在回填土时仔细查找。考古工作者遵照这位老专家的要求,在回填土时进行了仔细的翻捡,奇迹出现了!两个形体不大的钟出现了!他们兴高采烈地把此消息告诉马老,并告知铭文,稍大的为“年无疆,子子孙孙”稍小的为“永保兹钟”。“年”字正好上承第十四个钟的铭文的最后一个“万”字。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这样,晋侯苏编钟遂成完璧。

那么14件编钟怎么会出现在香港古玩肆的呢?原来在1991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发现成片的春秋时期墓葬。省考古所组织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挖掘,可是因为要麦收,考古队的民工走了,考古工作暂告停止。这片发掘中的春秋墓葬才停工不久,便发生了猖狂的盗掘,大量文物被贩子运往海外。14件编钟就这样到了香港。

马老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他慧眼识宝的佳话却永远流传在文博界。



208

晋侯苏(酥)编钟(局部特写)

比起声闻中外的曾侯乙编钟,晋侯苏编钟简陋得多,音律太差,铭文亦少,制作更不精良。但要知道晋侯苏编钟,比让人叹为观止的曾侯乙编钟早出四百年左右。在那个时代,后来赠送曾国编钟的楚国,无论从音乐还是音乐设备来说,根本无法与晋国相比。现在,晋侯苏编钟的价值主要不在音乐上,从纪事编年上来说,晋侯苏编钟有着曾侯乙编钟没有的承载。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这套总共16件的晋侯苏编钟如今分藏两地,14件在上海博物馆,另外两件在山西博物院。要想观瞻它们的全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情!

余音袅袅三千年

喑哑了近三千年的编钟,再次发出声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视听实验室,经过测音得出结论,晋侯苏编钟16件分为两组,各是八件,两组音列相同,均为小字组a至小字组c4,跨三个八度又一个小三度,符合宫、角、徵、羽四声。在此之前,为上海博物馆购回其中14件,使之成为镇馆之宝的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也已按照铭文做出相同排序。

但让我们不解的是,这16件钟有点“乱”。王子初认为,如果按照形制与纹饰,它们可以分为三组,三组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同时铸造的。两件至少在康王之世以前的西周初期,两件为康王前后,剩下12件当为西周中期的恭王时期。问题出来了,这16件不是同一时间铸造的青铜钟,为什么会排列一起编成两组?

从测音可知,就单独一件钟而言,各部位及尺寸与铣长的比值基本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但相邻两钟主要部位之间的比值并不稳定。

作为诸侯祭祀、宴享必备的青铜编钟,在先秦时代,对它的设计、制作相当重视,根据《考工记》,当时有专职制钟的工匠——凫氏。在《考工记·凫氏》里,明确记载了甬钟各部位的尺度比值。主要部位尺度均以铣长为基准,其余部位的尺度与铣长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但是如何设计不同的大小甬钟,使之按音律成编,《考工记·凫氏》没有给出依据。看来在成书之时,聪明的古人还没掌握这一秘密。迟至春秋晚期或之前一段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两钟之间的设计参数。敲击战国早期的曾侯乙编钟,可以听出,之间的参数关系已经掌握得相当准确。

为了使钟成编,在没有本领铸出成套之前,晋国的乐师从已经铸成的年代不同的三种钟之中,按照音高挑选出16件配成两组。由于这一原因,晋侯苏编钟的音准较差。但在那个时代,这也许是最为先进的编钟了。晋侯苏生前倾听,死后让人放入他的墓中。

年代的证实与证伪

根据《世本》,晋侯苏即晋献侯,又名籍。《史记》记载,晋献侯在位时间为周宣王六年至十六年(公元前822年—公元前812年)。如果把铭文“王卅又三年”当作周宣王三十三年,他已死去多年,如何刻此钟铭?如果当作之前的周厉王三十三年,晋献侯尚未继位,铭文中又如何称为晋侯苏?

矛盾出在哪儿?邹衡认为,晋侯苏不是晋献侯,而是晋献侯的儿子晋穆侯,周宣王三十三年时他正好在位,晋献侯名苏是《世本》错了。马承源认为,《史记》所记晋侯苏在位为周宣王时有误,应为周厉王时。李学勤提出,晋侯苏是以晋国公子的身份出征的,那时周厉王在位,他在周宣王时做了晋侯,刻钟追忆往事。这个说法似乎折中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和晋献侯在位时间上的矛盾,但有违西周金文对先王称谓的惯例,另外从铭文中,也很难看出有追忆往事的痕迹。

在此情况下,科学检测也许是唯一的标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两家实验室,根据晋侯苏编钟所出的8号墓的碳14测年数据分析,年代应为公元前808±8年。这与晋献侯卒年(周宣王十六年,公元前812年)相合。由此证明,晋侯苏就是晋献侯,《史记》所记晋献侯的卒年是可信的。由此,钟铭“王卅又三年”只能是周厉王三十三年。

这样看来,《世本》与《史记》皆对,钟铭中的“王卅又三年”之“王”指的是“先王”。

关于刻凿的种种猜想

与众不同的是,晋侯苏编钟铭文是用利器刻凿出的,刀痕至今非常明显。在笔画的转折处,由于钟的坚硬,不能利索地一挥而就,需要先凿出点来,然后连点成线,往往一画需要四五刀五六刀,才能成为一体。

在晋侯苏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钟铭都是铸出的,而它竟然是刻凿上去的。无怪乎当其中的14件被人盗卖到香港文物市场上,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私人收藏家,都认为是赝品,长期无人问津。1994年,远在上海的马承源在网上看到原件和铭文的照片,根据一生浸淫青铜器的经验,迅速判断出来它们货真价实。如此珍贵的文物,竟然包装在箱子里,从香港邮寄到了上海。

残缺不全的晋侯苏编钟回归上海博物馆的当年,晋侯墓地抢救性发掘出数十件青铜器中,就有剩下的另外两件。16件如出一辙,不仅文字都是刻凿上去的,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连读。

为了得到清亮的乐音,先秦编钟采用纯净的高锡青铜铸成。高锡青铜质地坚硬,殷商、西周时期缺少完善的钢铁刻凿刀具,所以铭文都是铸造成形。即使到了春秋战国之交的青铜时代末期,尽管出现钢铁刀具,铭文也多是铸出。在晋侯苏编钟出现的西周晚期,这些文字是如何刻凿上去的?有人提出使用陨铁刀具、高锡超高锡青铜刀具、人工炼制的钢质刀具的种种可能性。但究竟用的是什么材料刀具,现在还不得而知。

感谢晋侯苏编钟的刻凿技法,感谢马承源的慧眼识珠,否则16件团聚内地,也是一件不置可否的事。



209

晋侯苏(酥)编钟(局部特写)

延伸阅读:



第五篇:更新期青铜器

更新期青铜器春秋中期至战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现高潮。列国青铜器趋向成熟,区域特徵明显,北方晋秦、东方齐鲁、南方荆楚的青铜艺术交相辉映。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的功用逐渐消失。形制的创新,出现了许多谲奇精丽之器。失蜡法和印模块范拼合法的产生,使镶嵌工艺绚丽工巧。铭文字体亦注重美化。

210

镶嵌画像纹壶

战国早期 公元前475年-前4世纪中叶

壶侈口,有盖,斜肩,鼓腹,矮圈足。此壶乍看似平凡,奇便奇在壶上镶嵌的画像。

壶盖面平,三只鸟平均立于盖边,盖面內圈刻有纹饰。壶身肩上有二兽首衔环耳。花纹从口至圈足分段分区布置,以双铺首环耳为中心,前后中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形成完全对称的相同画面。自口下至圈足,被四条斜角云纹带划分为四区。

镶嵌画像纹壶上宴乐渔猎攻战图



壶盖一圈为鸟兽图,间杂几个人,像一幅人兽斗争的场面。

壶颈部为第一区,主要为采桑图、射礼活动。

壶的上腹部为第二区,为宴享乐舞、射猎场景。

壶的下腹部为第三区,为水陆攻战的场面。

壶近圈足部为第四区,采用了垂叶纹饰。

圈足饰对顶三角及十字几何纹带。



211

鸟兽龙纹壶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壶高44.3cm、口径16.6cm、腹径25厘米cm

一九二三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

浑源出土的铜器群早已被帝国主义劫往国外,此为仅存国内的几件铜器之一。在这批铜器中,上海博物馆藏有牺尊一件,鸟兽龙纹壶二件,镶嵌鸟兽纹壶、镶嵌兽纹敦、镶嵌蟠兽纹鼎、素鼎各一件,瓿二件。此外,上海市文管会尚藏有数件,其中镶嵌鸟兽纹壶已支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些铜器,在解放前落入奸商之手,准备装箱偷运出国,解放后为人民政府查获,得以保存下来。

壶是容酒器。此壶圆体,宽颈,深腹外鼓。盖及两耳已失。器物主体纹饰是人首鸟体的怪兽和龙相互缠绕。在纹饰之间还有虎、牛、豹等动物的食人之像。腹下饰一周雁群纹,雁作昂首曲颈状。

周身满布纹饰,自颈至底共有带状纹饰四道,为两种图案装饰组成。一种是兽面衔两蟠龙,对称相背的展开,蟠龙尾与另一组的龙尾相交缠;另一类是蟠龙和一种人首、兽体、鸟尾的怪兽相缠连的形象,这样的图案是非常少见的。腹以上三道装饰属于后一种,腹下一道属于前一种。蟠龙和怪兽的形状与《山海经》所载的某些山川神祈的形状差不多。在两道图案的空隙处,呈一狭带状,装饰着三圈浮雕形写实的动物纹饰,有牛、犀牛、虎、豹等等,大多作踞伏状,它们的形象是牛践踏着蛇,犀牛食兽,虎豹食人,食野猪,这种不满3厘米的小生物全器共有50个之多,都很生动。腹下是一圈伫立的雁群,曲颈昂首,自然可爱。这些小动物形象精细入微的表现技法,是十分惊人的,其中虎豹凶狠地食野猪的形状,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斯基泰的一些斗兽的饰片。壶的圈足上有贝文和涛纹。从纹饰上看来,除了具有蟠龙纹等方式通行的题材以外,还有非常显然的区域性特征。至于制作的精工华丽,图案构思的巧妙,在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工艺中,可称为代表作品。

鸟兽龙纹壶两件成对,形制、纹饰均相近,按其纹饰结构当与同时出土的犧尊属一组酒器。体现了晋国青铜铸造业的高度水平。



212

交龙纹壶

春秋晚期

通高21cm、口径10.9cm,底径13.5cm,重3.45kg

1993年自香港徽集

自颈至腹部共有四周纹饰,一、二周纹样为双体展开龙纹,第三周纹饰是鸟首兽与一龙形兽相交缠成的图案,第四周纹饰与此相同而稍简略。中间均填以雷纹。



213

络纹扁壶(络纹扁形链壶)

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 - 前4世纪中叶)

通高41.6cm、口纵8.6cm,口横11.3cm,底纵8cm,底横11.3cm,重4.6kg

1994年自香港徽集

腹下部设一环,为倾倒酒液时使用,此壶最为特别之处,是背面为平面,正面看似是圆壶,侧面看是扁壶,造型别致。它的容量约相当于同类壶的五分之三。



214

燕王职壶

战国晚期

通高20.4cm、口径12cm,重2kg

直口长颈,宽肩,腹下部内收,圈足。颈、肩、腹分别饰镶嵌绿松石及红铜丝的几何纹,腹部有三道宽凹纹,上饰两条弦纹。

圈足刻铭文28字

铭文释文为唯郾(燕)王职□(践)阼□(承)祀,氒□(厥几)卅,东戗□□(贯国)。□(命)日任(壬)午,□□(克)邦□(堕)城,烕水□(灭齐)之□(杀)。

铭文记载燕王职东破齐国的重要史实。



215

远远的,就能感觉到它强大的气场.....



216

再从侧面看.....



217

交龙垂鳞纹鼎

春秋晚期

无盖。窄平折沿,方唇,外撇双耳附于内壁,束腰,下腹部外鼓且明显下垂,平地,三蹄形足较为粗壮。折沿表面及耳内外侧饰浮雕式蟠螭纹,口沿下饰凹槽式突起蟠螭纹一周,其下饰带綯纹的凸箍式弦纹一周下腹部饰垂鳞纹带四周,上边两周垂鳞上式细线式蟠螭纹。腹部等距贴附六只形制相同的顾首卷尾式夔龙。龙首凸目圆睁,鼻部上卷,口旁一对獠牙向内卷曲,头上一对极度夸张的弯曲盘旋形双角类似鹿角,双足与器腹相连接,尾部上卷并附以弯曲对称的枝杈形装饰,龙形布满精美的细线蟠螭纹与凸起的蟠螭纹。鼎足根部饰一组以扉棱作鼻并饰以浮雕式蟠螭纹的凸目兽面纹,足下蹄端饰浮雕蟠螭纹。无论形制还是纹饰都与王子午升鼎相似。

迄今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大鼎制作工艺和装饰都较为简单,而这件大鼎通体满饰花纹,甚至连鼎足底部亦装饰有兽面纹,整体装饰极为精彩罕见。作为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所用的青铜礼器,它既是迄今所知春秋时期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也是目前所见春秋时期工艺最精美的青铜大鼎。

2002年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有一座古墓被盗,墓主为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宁公。在其后的考古发掘中,在盗洞出土了3件升鼎,经修复后与此鼎除大小外均极为相似。据破案后得知,当时有4件升鼎被盗,其中最大的一件被回购后捐赠给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此后保利艺术博物馆又购藏一件,还有一件流散于上海民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升鼎,应是7件列鼎中最后被购藏的一件。

风格非常类似的王子午鼎(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收藏)



平顶山博物馆收藏的:束腰垂鳞纹升鼎



保利集团收藏的第一支叠瓣龙纹鼎(在保利大厦大堂陈列)



保利集团收藏的第二支叠瓣龙纹鼎(在保利博物馆内陈列)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交龙垂鳞纹鼎



218

交龙垂鳞纹鼎(局部特写)

澧河岸边寻古墓 编钟声里掩烽烟(上)

——访叶县许灵公墓

2500多年前的一天,四处流亡的许灵公带领大批随从奔逃至叶邑故城附近的澧水岸边,骋目四望,青山隐隐,澧水浩荡。疲惫不堪的他停下流徙的脚步。他决定将这里作为自己和臣民的立足之地。

30年后,赴楚求救的许灵公心境凄楚地遽然薨逝。他的臣民将他安葬在澧水南岸,大量珍宝一同深埋地下。

盛大的葬礼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澧水日夜奔流,2500多年过去,无人知晓地下的秘密。

公元2002年1月,盗墓贼经常出没在叶县旧县乡澧河与烧车河交汇处附近,争相盗掘一座没有封土的古墓。叶县文化局文物工作人员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精美的编钟和升鼎重见天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读出了粘满泥土的青铜戈上的字迹:“许公宁之车戈”、“许公宁之用戈”。他说,澧水岸边的这座墓属于春秋时许国第十五世国君许灵公。

2500多年前的往事又鲜活起来。

○天上的音乐,天上的生活

“钟鸣鼎食”,是古代统治者为自己营造的一个听天上音乐、在天上吃饭、在天上生活的理想境界和极乐世界。

如今,在叶县县衙的编钟演奏厅里,石磬清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0154.html

更多阅读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2:宝盒合成下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2:宝盒合成下——简介简介 本文是宝盒合成相关知识介绍的下集,接着上次的进行。上次已经介绍了装备的若干基本知识,以及升级装备的方法。这次着重介绍给装备加凹槽、手工合成橙色装备以及随机改变蓝色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3:刷装备下

暗黑2新人很可能不知道的重要知识3:刷装备下——简介引言 本文继续上篇没说完的说。首先我要介绍很多新手不知道的单机双开方法,也就是让你自己建的不同人物都进入游戏组队,这样你可以实现增加pp数、大号带小号通关、实现BUG杀等等;然

上海最老的中学排排队 上海cbd排队拿

上海是我国最早孕育和发展近代教育的地方。上海开埠后,受西学东渐影响,新学逐渐代替旧学,在全国首开近代教育之先河。近代上海教育,有两条主脉并进发展。其一是教会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1850年,上海最早的教会学校徐汇公学由天主教会

声明:《上海博物馆闻名遐迩的重要文物陈列-青铜器 用闻名遐迩造句》为网友印口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