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浅谈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

(自修考试论文答辩初稿)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普遍流于形式,陷入了困境。本文从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以有利于以后的中学德育实践。

【关键词】:中学德育 实效性 困境 流于形式

现在的中小学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家长会期末必开,周末例会一次不落,限制制止的行为很多,鼓励激励教育的话不断……可是学校的德育工作似乎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上收效甚微,学生们左耳朵听进去右耳朵冒出来,或者是学生们一听说教就皱眉头,唉声叹气。有的老师甚至觉得还是早先的体罚似乎更直接及时,效果更好一些。

我国目前的教育强调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又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决定着人生发展的大方向。目前,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虽然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对于德育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现代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实现中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对于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我经过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工作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

在美国,其通识教育的发展道路就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通识教育曾呈现出钟摆的趋势,就在于对道德素质从重视到不重视,最后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弊端又不得不重新重视起来的循环。

在我过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似乎在走美国的老路子。比如,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就像刘铁芳老师所说的:“不关心世界和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于外在的目的,功利主义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最终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是高分低能,典型的考试机器。动手能力,独立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人担忧,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不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应该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实惠和享受,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不能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

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仍然是以考试为目的,关注的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你背了多少理论,多少条条框框,最后能得多少分,能考什么样的名次。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现在已经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德育课程的意义已经完全的服务于考试和比赛以及对上级的应付检查了,完全不会去思考我们的学生能通过学习体会到了什么思想,对他们今后的行为有什么启迪和指导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们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的追求和向往久而久之就被压抑或压制了。这样,道德与生活便失去了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有意义的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强制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此外,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反而有可能有副作用。金一鸣指出“内容决定了方法。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死记教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现行的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杜威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 。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

反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在他们的生命和成长过程中真正的能带给他们什么。在课堂上老师大多以“书本”为中心,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三、学校的德育工作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比如我们学校,每当学生犯了比较大的错误,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是让他们在教师后面站着听课,放学以后校长会把他们叫道校长办公室继续做工作,让他们写检讨,其时间可长达一星期。类似的疲劳轰炸式的教育和自我反思普遍的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学校,让人不禁怀疑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让人疑惑德育工作到底是时间的问题还是效率的问题,是自我反思的问题还是教育式的问题。再仔细思考一下这些所谓的“在不能体罚学生的教育制度下所采取的不得以的行为和教育方式”其实是不是也是一种变相的体罚呢。

四、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与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

中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学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如在学校德育中引导学生向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学习。这些革命英雄人物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最后导致个体道德的滑坡。又如教育学生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对他们来说那是个及其空洞的概念,遥不可知的未来。当然也就没有了什么实际的动力和目的性。
浅谈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经过长期的德育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当代的中学生接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1、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2、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3、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

五、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

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今随着社会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和功能更加得到不断的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对孩子的有求必应盲目的满足,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这些孩子在家里普遍的是对家长的话当作耳边风,我行我素,并将这种行为和习惯带到学校,还大言不惭我在家就怎么样怎么样,我父母都不敢把我怎么样怎么样你们这样对我我当然不能忍受……种种。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很多的难题。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的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价值的多元取向,如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使得孩子们接触到的东西远远超出以前。孩子们通过电视、网络渠道学习知识的同时,电视、网络所带来的暴力、色情、低俗、消极的东西对他们的影响也已经成了我们不可忽视的事实。很多孩子迷恋网络,孤僻,自我中心,沉浸在虚幻的世界或自己的空间里。加上社会大环境的不好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滞后,往往是见问题才去解决,缺乏预防机制或者说所谓的预防仅仅是流于形式,限于说教,缺乏预见性和实效性。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产生了如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抵不过两天社会影响等现象,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影响很大。

解决方法的建议:

首先,家长和社会方面。

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用真正的爱的教育去培养孩子,不纵容,不忽视,不粗暴,求方法。把好第一关,正确引导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教会他们自己懂得如何去辨别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现象和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社会亦应充分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阻止网络、电视中不良信息的传播,严格查处黑网吧等不适宜青少年的场所接受未成年人。

总之,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所以,要想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家庭、社会与学校积极配合起来,共同探讨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其次,学校方面。

学校更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多探讨多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法。

具体如各个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改变过去全校样样活动的划一性。增设班级德育工作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以及两位任课教师组成。让全校教师都经常渗透到班级中去,成为德育管理的参与者,让师生在共同活动中,融洽关系,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并促进教学工作。使德育管理更具层次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力度,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重视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方法。

比如学校坚持推行值周制,即每个星期有一个班级每天负责全校道路、楼道、走廊的公共卫生,要求十二小时保洁。值周班级还需对各个班级的早晚卫生、广播操、文明礼貌等加以检查,并把结果当天公布。值周班级的工作是否到位,每天由值班的行政领导加以考核。每天对各寝室的卫生、内务管理进行星级评比,不定期地组织全体住宿生参观先进的寝室,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宿舍管理员每天把各班住宿生的表现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团总支负责各班两周一次的社会服务活动,对方单位的反馈意见存入档案,作为考核团支部的一个内容。学生会监督三周一次的黑板报宣传工作,从内容、排版、美化等方面进行评比并向全校公开评比结果。以上检查、评比的标准都用量化管理,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综合评分,客观地反映各个班级的日常工作水准,并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依据。班主任津贴按照月综合评分的得分进行发放,每学期综合评分作为评先进班级的依据。扎扎实实地抓常规工作,德育整体水平必定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要注意,评优活动注重“求实”评优活动追求的是实效,评优活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使广大的学生来参与这项活动,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真正让评优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二)、在对学生的评优考核方法上

我们应当把学生的社会实践表现、社会服务次数、家庭表现、社区反映、参加集体活动主动性等作为德育考核的主要内容。体育首先要达标,另外还要看校运会的参与程度。终评时须对初评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包括时政、行为规范、家政、体育等。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从而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是极其重要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目标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制定这个目标时,尽可能地做到切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强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通过思想教育、纪律约束,逐步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正确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林崇德 《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
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刘铁芳 《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7—8。
金一鸣 《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杜威著林宝山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教育科研与实验》,1997—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077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 转载 寻龙点穴秘笈

原文地址: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作者: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导读中医不传之秘,不尽在药量,而在中医大家辩证精准,用药如用兵,老辣不拘一格,方显药量精奇,所谓“胆欲大而心欲细”,药量峻猛称奇非为“秘传”,琴心剑胆绝技

一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年级德育计划

一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体育课 浅谈农村小学安全教育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体育课袁玉平十几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切的认识到,要教好农村小学的体育课,不是已经按容易的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对于小学生

浅谈《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组织》 小学主题班会ppt

浅谈《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组织》建设良好的班风是每一位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节主题鲜明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班会,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它能成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为此,我也一直寻求能通过

声明:《浅谈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为网友道听途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