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秧歌对唱 临县秧歌对唱刘林丽

和谐颂歌
临县秧歌对唱 临县秧歌对唱刘林丽
——临县第七届伞头秧歌擂台赛散记

一茬茬顶替一茬茬老的要退休,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了气候,

七届伞头秧歌赛真有看头,

真枪实弹赛出了不少硬手。

这是被誉为“晋西歌王”、“伞头王子”的临县文联副主席、临县伞头秧歌协会名誉会长贺升亮于2008年正月十六晚在临县电视台演播厅举行的临县第七届伞头秧歌擂台赛现场演唱的一首秧歌。歌中诠释了新老交替、推陈出新的自然法则,肯定了比赛的成功,对近年来临县伞头界涌现出来的年轻人表示了充分信任,也流露出发自肺腑的喜悦。下面一首秧歌,更将伞头领袖对年轻歌手的赞誉推向极致,新老伞头之间的和谐跃然纸上: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往无前,

雏凤清于老凤声婉转和谐,

七届伞头擂台赛汇聚群贤,

伞头秧歌证实了古人名言。

“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说临县伞头秧歌比赛“真有看头”,还得从27年前的1982年说起。

1982年农历正月,开临县伞头秧歌先河的临县首届伞头秧歌赛在县城举行,获最佳歌手奖的6人,年仅19岁的贺升亮名列第二,是年龄最小的。当时的获奖者康云祥、成万银、武振瑞、郭芝福或逾花甲或近古稀,唯贺升亮像中秋月越升越亮,光彩照人,正引领临县乃至吕梁伞头秧歌逐步红极临县,踏遍吕梁,影响山西,走向全国,触摸世界。临县伞头秧歌于2006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由文化部正式公示。

忆往昔,秧歌岁月稠。1984年正月更名为临县伞头秧歌青年歌手比赛的伞头秧歌赛事,连续五届未中断,年年正月赛事繁荣。1999年正月,将1994年至1998年五届的获奖歌手联合起来,举办了百名伞头演唱会。2000年正月的“新世纪最佳歌手赛”被视为第六届伞头秧歌赛,之后伞头秧歌赛进入了“热后静思”阶段。

临县文化局、临县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临县伞头秧歌协会首次联合主办伞头秧歌擂台赛,再次撩起了伞头的盖头,掀开了秧歌的面纱,使沉静八年的伞头秧歌比赛又一次红火起来。

今年的赛况“真有看头”:参赛者代表性强,最小的才16岁,有干部、学生、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有在外地工作的临县人,有在外上大学的学生;评委现场亮分,选手、观众、评委互相监督,评判结果公正无暇;首次在临县电视台演播厅比赛并在电视上反复播出,使远在乡村的临县人民有幸观看比赛盛况,三分之二的临县人可以看到比赛,为观众人数最多的一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广播电视机构首次做为主办方参与到赛事的组织工作中,为今后的秧歌创新发展开了好头,同时举办的临县首届伞头秧歌舞蹈大赛、临县首届民歌演唱会都是受伞头秧歌赛启发而办的,全县观众通过电视看到了登上大雅之堂的街头秧歌舞蹈,耳目一新,兴致盎然;首次邀请临县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特级劳模和引领工业强县潮流的“双百双千”项目负责人做为观众,欣赏群众基础最广泛的赛事,是文化为经济服务的杰作;县委书记和其他县级领导观看了全程,为选手加油、颁奖,是政治和文化和谐发展的榜样;选手统一身着大红唐装,观众挂红戴花,台上台下一派和谐、文明,令人难忘。正象首席评委李光福现场编唱的秧歌一样:

酒逢知己千杯少,

人逢比赛精神好,

欢歌笑语乐陶陶,

谁也不会忘今宵。

本届伞头秧歌擂台赛犹如一曲和谐的颂歌,悦耳动听、余音绕梁,选手的报名秧歌就是和谐的序曲:

李金厚我居住在南门以外,

平时经销防盗门卖的很快,

假如我的防盗门再没人买,

说明咱正经步入和谐社会。

李金厚的报名秧歌不仅将姓啥名谁、那里居住、从事何种职业说了一个一清二楚,而且对和谐临县建设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暗含了“只要社会和谐,我独失业而乐”的纯朴思想,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可以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媲美。

伞头报名秧歌切入点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都表现出健康向上的参赛心理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赞美。一等奖获得者杨雪峰这样报名:

龙虎相聚演播厅里风云济会,

满怀信心的杨雪峰登上擂台,

云程有路志为梯不论胜败,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还会再来。

二等奖选手刘艳峰身高相对稍低,但他抓住特点,借题发挥,谈古论今,唱出了引人入胜的报名秧歌,很有韵味:

晏婴当年为宰相身高才三尺,

邓小平爷爷扭转乾坤天翻地覆,

潘长江是压缩的精品红遍全国,

刘艳峰也是身子不大人才难得。

三等奖选手冯金明报名中巧妙借用贺升亮大名推销自己,既谦虚谨慎,又满含敢超气概,是想当元帅的士兵:

家住在佛堂峪独领风骚,

二十四岁冯金明铁马金刀,

虽然说唱秧歌的艺术不高,

压住领袖贺升亮是我的目标。

与冯金明“同榜探花”的武利民是安家庄乡武家湾村人,吕梁技校毕业后在汾阳市的东辉焦化煤气有限公司工作。一曲“游子吟”充分表达了对家乡的热恋,展示了对临县和谐建设的盼望:

武利民我生于临县长于临县,

不屈的灵魂源于故土的锤炼,

汾阳工作对故乡我日夜思念,

临县的和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张林峰上有老,下有小,责任在肩,生活担子相对较重,一首七字秧歌工整地反映了这种现实,透露出孝老爱幼、建设和谐家庭的潜台词:

张林峰我麻峪家,

二十九岁腊月生,

(生:音shá,出生。)

又当儿来又当爹,

票票经常不够花。

如果说报名秧歌有事前准备的嫌疑的话,抽签答题则检验的是选手现编现唱的真本领。特别是同题演唱更是沙里掏金的极好方法。虽说竞赛激烈,但选手信口吐珠的秧歌却始终充满着对和谐的追随:

冯金明在演艺界没啦经验,

打算跟上贺升亮千锤百炼,

临县秧歌现炒现卖威风八面,

我要让她影响全国吸引世界。

这是关于“你今年有什么新打算?”的答题演唱。秧歌抓住“文化强县”的主题,表达了立志将古老的临县秧歌推陈出新的强烈愿望。

“状元郎”杨雪峰在“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唱首拜年秧歌”时,另辟蹊径,通篇不提拜年,但祝福的意思表达的淋漓尽致:

良辰节日台下有评委观众,

感谢大家热情捧场现场助兴,

只要评委与观众工作通顺,

名次排在最后呀我心里高兴。

同样是“唱一唱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刘艳峰这样唱:

回答问题我动头脑,

北方的天冷人知晓,

蒙古人常年穿皮袄,

舒服散天是临县好。

郭建华如是吟:

春雨惊春清谷天春暖花开,

夏满芒夏暑相连烈日曝晒,

秋暑露秋寒霜降严寒到来,

冬雪雪冬大小寒寒梅盛开。

前者紧抓北方之“冷”,道出了对家乡临县的无限热爱,后者将北方四季分明的特点阐述的分毫不差,不仅反映出歌者对二十四节气的了然于心,而且文采飞扬,口绘出一幅四季美景图,令人赏心悦目。

每届伞头秧歌赛均有侥侥者脱颖而出,每次比赛都能成就一批伞头人才,作为数届评委的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临县伞头秧歌协会名誉会长李光福这样评述:

一届届主办单位设起擂台,

一批批伞头新秀涌现出来,

一个个口吐莲花大展其才,

一次次展现临县人的情怀。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伞头秧歌比赛间断数年,竞争、推动机制不健全,加之商业化的影响使不少高水平的伞头离开秧歌沃土,远走他乡演出,致使本届赛事留下点滴遗憾。评委贺升亮对32名选手的点评,既指出不足,又鼓舞士气:

有的选手临场紧张心惊胆战,

有的选手不注意衣着打扮,

有的选手秧歌不赖速度太慢,

有的选手速度太快阵局大乱。

有的选手隔靴搔痒主题难抓,

有的选手还有点自吹自夸,

有的选手声音宏亮稍逊才华,

有的选手学问不赖嗓音欠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话一句,

伞头秧歌也不能求全责备,

不论失败与成功抓住机遇,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泄气。

令人欣慰的是康云祥、薛金明等伞头名家企盼、关注、参与赛事,指导、培训选手,现场观看比赛,秧歌助兴。第五届的最佳歌手赵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在现场数首秧歌连发,表达了老“冠军”对新选手的殷切鼓励。择一供赏: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届比一届更激烈,

今晚上赛出好把式,

至少可以说比我恶。(恶:好)

要说“恶”,临县伞头秧歌手天下无敌。1993年吕梁地区首届伞头秧歌擂台赛,产生了6名最佳歌手,临县尽占5名。沉寂可蓄势,蓄势待发的临县伞头秧歌又迎来了繁荣进步的春天。县政府为和谐之春秧歌活动投入了大量经费,《伞头秧歌新唱》、《湫水谣——李铭瑶秧歌选集》等一批秧歌书籍的出版为秧歌走出吕梁贡献自己的力量。历史悠久的伞头秧歌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正象一首秧歌唱的:

伞头秧歌始于唐代历史传闻,

明清时代出过不少当时名人,

建国以后发展提高百家争鸣,

目前处于第四次发展的高峰。

临县第七届伞头秧歌擂台赛的协奏曲已离我们远去,但主办单位之间的和谐组织、评委与选手之间的和谐共赢、观众对赛事的和谐关注均叫人回味无穷。伞头领袖贺升亮与“新科状元”杨雪峰的对唱,不仅编的快,唱的稳,而且渗透着哲学思想,值得欣赏,现摘录几段,以悦读者:

贺:年轻有为杨雪峰勇于冒险,

扬名打擂比赛中风光露脸,

你是今晚赛场上最大亮点,

贺升亮我参拜你新科状元。

杨:获得冠军不是我真正的能耐,

全凭得到各位评委支持关爱,

感谢台下观众朋友兄弟姐妹,

今生今世不会忘记今的比赛。

贺:拿破仑有一句名言记在心中,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

满不在乎杨雪峰你说得轻松,

冒打冒碰你怎么能得了冠军?

杨:名不虚传贺老师超人的才干,

今晚雪峰获了奖你另眼相看,

不管如何今黑间我笑得灿烂,

也许是我咪的老人行好学善。

贺:一举成名天下知众望所归,

自古小心无大错不会吃亏,

有些事情太过头事与愿违,

升亮送你四个字“乐极生悲”。

杨:伞头领袖贺老师气贯长虹,

久经沙场展雄风很高水平,

雪峰站在您跟前根本不行,

我也送您四个字“手下留情”。

贺:真心感谢杨雪峰给我赏脸,

伞头各人有各人的优势特点,

取长补短互利双赢与你共勉,

时间关系咱二人结束表演。
(李海光 来源网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2278.html

更多阅读

浅比较《薛刚反唐》与《呼家将》 评书呼家将刘兰芳

以全家被害,子孙复仇的书,有《伍子胥演义》、《薛刚反唐》、《呼家将》还有《曹家将》几部书,最有名的是《薛刚反唐》与《呼家将》。下面我想随便谈谈这两部书,依据的本子是刘林仙的《薛刚反唐》和刘书琴的《呼家将》:1、主人公:《薛》书

刘姓名字大全 刘姓男孩取名

刘姓男孩名字:刘少鹏刘林刘前刘恒昱刘子彤刘雪凝刘海威刘沛灏刘奕仁刘凤杨刘骄刘亍予刘东岳刘义平刘雨萌刘福宁

声明:《临县秧歌对唱 临县秧歌对唱刘林丽》为网友低调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