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达瓦里希》观后感 前进达瓦里希 电影

   (2013-06-28 11:12:16)



《前进,达瓦里希》观后感 前进达瓦里希 电影
动画《前进,达瓦里希》近日在国内网络上迅速蹿红。其作者王一琳是北京电影学院2013级毕业生,这部动画短片是她的毕业设计。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短片讲述的:“就是一个女孩走着走着,后来她死了”的故事。由于在剧中运用了大量的苏联文化元素,许多细节也勾起了中国观众的回忆。该片的热潮已经涌出了国门,有网友将该视频上传到了俄罗斯著名视频网站oper.ru上,顿时引来大量俄罗斯网友的追捧。他们留下的评论数量甚至超过了同一网站上对《云图》等美国大片的评论数量。

“未来不可把握,活在当下”是当代中国许多人的座右铭。所以醉生梦死,贪婪地追求物质的肉体的享受和感官刺激,金钱崇拜代替了精神上的信仰,嘻戏于经济浪潮中,跪拜在四方兄脚下。因此,影片想试图借助小孩心声来唤醒人们心中原有的信仰。反观历史,似乎只有八十年代之前,人们才有炽热的政治信仰。

影片的中妈妈并没有去看戈尔巴乔夫的关于苏联解体的新闻,却在热衷于挑选新的洗发香波。小女孩不无伤感地、无可奈何的诉说:“妈妈已经背叛了我们,他们全都背叛了我们。” 这才是这动画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相,这是影片的精髓。

故事叙事和结构清新,主题也非常令人深思。对于过去——我们视为包袱扔掉的那个时代。影片借小孩的口说:“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 但并不能否认它的伟大。 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 永远都不会磨灭!”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思必将越来越多。

尤其是影片后半段值得回味。女孩跑出新居的大楼,去寻找过去的小平房。画面中出现“施工重地”的牌子时,插入几秒种的墙脚一个不起眼的定式爆破拆迁装置在“咔嚓咔嚓”的走着,整个故事就豁然开朗了:结局暗示的就是,小女孩夜间走到以前的破旧房子里去,恰好遇到房子被爆破拆迁,没人注意到她,那个“嘭”的一声漫天金花,女孩在拆卸的爆炸中消失了!暗喻是社会主义大厦虽然残破,只是一座小平房,但是小女孩在这座她心中的大厦倒塌时选择和大厦站在一起,他们成了命运的共同体。后面就是她在另一个世界的意识了。女孩看到了国家的过去的岁月,哭了。她的灵魂拿起了冲锋枪和战士们为捍卫社会主义祖国而战。喊出了动人心弦的强音:“前进!同志”。

有网友评论道:“苏联解体最大悲哀在于,俄罗斯抛弃了所有前苏的优点,那曾经的信仰、荣光、科技、工业和英雄,却保留了前苏大部分缺点。到现在,权贵还是原来那批权贵,只是更加腐败,更为两极分化,蒸发大量民间财富成就了寡头的暴富,人口萎缩,寿命降低,把曾经的一流工业国废成了现在的资源国。”

一个网友说:“苏联的建立是为了启迪中国,苏联的发展是为了帮助中国,苏联的灭亡是为了警醒中国。”

一个网友说: “我看后哭了···哭的一塌糊涂,伟大到平庸,理想的幻灭,庞然大物的轰然倒塌,早些年伟大精神悄然覆灭,只剩下一片火影和废墟···”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难道人民只能被动的接受精英的选择吗?不能有所作为吗?

推荐朋友们看看这部动画作品《前进,达瓦里希》,或许你会发现自己曾经的思想影子,或者你还存在只是深藏的那份理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3284.html

更多阅读

原创:评韩国著名女作家小说《妈妈,你在哪里?》

母爱当颂,母“情”当歌 ——评小说《妈妈,你在哪里?》 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仝保民先生约稿,要我为他编辑的新书《妈妈,你在哪里?》写篇书评,我觉得为名家写书评有点自不量力,推辞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写点感受以飨读者

声明:《《前进,达瓦里希》观后感 前进达瓦里希 电影》为网友敷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