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粘稠要刺血 月经血粘稠

血粘稠要刺血



  文章摘自潘启明博客


有朋友问:



  实际情况是:花990元,买了两盒,头两天还可以,但后来没有什么效果。吃了一盒,就不吃了。不知别人吃了,他们的效果怎么样。蒙丹抗栓同样的药,即扎冲十三味和三子散,网上都可以买到,但价格只有五分之一。我在《后工业时代的大忽悠》已经谈了这个问题。
  我是相信中医中药的,因为它们都是自然的、天然的。
  没有效果是因为不对症。
  我不喜欢蒙丹抗栓是他们的作法,是他们通过大忽悠来赚钱。

☆ ☆ ☆

  我不喜欢西药,因为它们是人造的,不自然的。
  当代医学治疗心脑血管病,常常使用的扩张血管、稀释血液和溶栓药品。但这些药品疗效并不尽如人意。
  扩张血管药损伤血管。
  溶栓并不能解决血脂高,血管内膜受损等问题,血栓还会在血管里慢慢形成,心脑血管疾病自然无法治愈。
  降脂药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损肝肾等人体重要器官,停药之后会使血脂再度反弹。

☆ ☆ ☆

  中医处理疾病,有很多方法。刺血是其中一种。
  我们的脑栓案例,是因为脑血栓,突然失明。因为去医院及时,第二天就复明了。住了一个星期院出院了。中间吃过蒙丹抗栓,开始可以,但药太难吃,吃了以后出汗,无力,吃了一盒之后,没有再吃。
  病人感觉,刺血法治最好。
  第一次用三棱针刺血,血粘得流不出来。扎了几次,用拔罐法拔出的血是黑色的,稠得可以拉出丝。刺一次血之后,头不昏了,眼睛舒服了,脚下有力了,食欲也好了。
  十天后第二次刺血。这时病人嘴唇不乌了。针刺之后,血已经可以自己流出来。
  大夫说,还要再刺三次,才能治愈。
  二个月前住院,检查有血栓。医院的复查,要等到9月1日。再过一个月,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刺血通膀胱经


拔出的血有黑的、紫的、暗红等多种;这里是暗红的



血粘稠要刺血 月经血粘稠

☆ ☆ ☆

  刺血是自然疗法,我国自石器时代就有。《黄帝内经》有记载。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一次扁鹊和他的弟子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死亡,正在举行全国祈祷活动。但扁鹊诊断后,确定太子是“尸厥”(休克)。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
  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
  厉针砥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砭,以石刺病也。”晋代郭璞在《山海经》中说:“砭针,治痈肿者。”隋唐时代的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说:“气盛脓血聚者,可以泛石之针披去之”等等。


☆ ☆ ☆

  针刺放血是藏医《四部医典》治疗法中的支柱技术之一。
  《四部医典》约成书于公元773~783年间,传为老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现刊行本为五世达赖(1617~1682年)和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5年)执政期间之校订本。《四部医典》没有中医的经络说,但专家考证,《四部医典》有文成公主带到西藏去的中医针灸的元素。
  《四部医典》治病种含内、外、妇、儿等科,临床常见症几乎无所不可施,甚至包括“凡是体腔出血危及五腑,流血过多而不止者”,也“可以在疾病的初期及时放血施治”。(《四部医典》293页)
  由于刺血施用广泛,随着经验的积累,藏医发展了包括放血前的结扎,确定放血的穴、脉,辨析放出血液的颜色,放血量的掌握,放血后的辅助治疗等一整套的放血理论。
  《四部医典》中述及的放血部位由颜面、四肢至胸腹遍及全身,其部位的选择亦有局部与远取,如足心与足背肿胀、黄水病等,在颜面、马镫脉针刺放血。放血量有大小,其量大者远非汉医放血法所能比拟。至于具体量的掌握,首要的原则是据放血的颜色(辨好血、坏血)来决定,同时还须顾及病者的体质与病种等等。对放血的禁忌症,本书亦高度重视,且对误放导致的坏症予以专门研究。


☆ ☆ ☆

  系统的刺血疗法,见于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儒门事亲》。
  张从正是“攻邪派”的创始人,他将刺血作为他的汗、吐、下三法的发汗方法之一,颇具特色。
  张从正说,“其治法多端,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之,甚者从而去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坚者软之,软者坚之,急者缓之,客者除之,留者却之,劳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衰者补之,甚者泻之。吐之下之,摩之益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灸之制之,适足为用,各安其气,必清必净,而病气衰去,脏腑和平,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张从正《儒门事亲》说,“尝治惊风痫病,屡用汗、下、吐三法,随治随愈。《内经》中明有此法。”
  张从正说,“《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只知下之为泻,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莝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然俗不信下之为补者,盖庸工妄投下药,当寒反热,当热反寒,未见微功,转成大害,使聪明之士,亦复不信者此也。”
  张从正认为,“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病即可愈。
  张从正说,“因考《内经》,骤然大悟。《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则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王太仆曰∶达谓吐,发谓汗,夺谓下,泄为利小便,折谓折其冲逆。”“《内经》∶火郁发之。发,谓发汗。然喉咽中,岂能发汗。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
  张从正《儒门事亲》中载有刺血适应证20余种,并附刺血案30余则。
  张从正刺血遵循《内经》经旨,《儒门事亲》中的刺血医案几乎全引用了《内经》原文。《儒门事亲》多次引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宜决之”。在治疗疟疾时,张从正引用了“诸疟不已,刺十指间出血”等,诸如此类,随处可见。
  张从正《儒门事亲》说,“《内经》曰∶五脏有俞穴,六腑有合穴。循脉之本分,各有所发之源,以砭石补之,则痹病瘳。此其《内经》中明白具载,如之何不读也?”
  张从正《儒门事亲》说,“若是雷头者,上部多有赤肿结核,或面热无汗。《经》云∶火郁发之、开导之、决之。可用针出血则愈。《灵枢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岂不妙哉!”


☆ ☆ ☆

  我在我身上做过刺血的体验。
  我认为刺血对解决血粘稠的良方。人身自有造血功能。将坏血、陈血放出,人体自然就会生出新血。这比西医的稀释方法远为简单安全得多。
  刺血是提高人自身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
  我历来主张,养生要三清:清肠胃、清血管、清细胞。而刺血是我清血管的重要方法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5361.html

更多阅读

古代宅女幸福札记-正文第五十五章 古代宅女幸福札记番外

本文由江苏最好的万能材料拉力机熔指数仪厂家友情发布!阮老太太娘家姓高,在建州的余县,离金京也不过几日之路,亦是个行商之家。娘家如今就剩这么一个亲兄弟,虽因了路远这些年虽不大见面,只逢年过节时的各样往来却一样也没丢下。前日收到

《天涯明月刀》新浪发码活动汇总 新浪天涯明月刀

小伙伴们,你们期待已久的《天涯明月刀》终于要在5月28日正式迎来不删档测试!世界很大,天涯不远。想与你的伙伴一起浪迹天涯吗?如何才能获得不删档激活码呢?新浪天涯明月刀发码活动已开启,在此献上几大获取天刀不删档激活码的方式。抢码

慢性过敏性荨麻疹 过敏性荨麻诊

汤某,女,47岁。2010年3月3日初诊。患者自2009年夏季7月至今,每日下午15:00—16:00,双侧腋下,臀部,腰腹部带脉循行处皮肤,频发大片云团状荨麻疹,痒重。同时伴有畏寒,潮热冷汗,天冷时易现心悸、早搏,足跟裂纹,上楼则喘,近二次月经血量少,乳房胀,性急躁,

声明:《血粘稠要刺血 月经血粘稠》为网友云天之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