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的“建” 的讲话高屋建瓴

十版《新华字典》第301页“瓴”字条释文为:“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高屋建瓴(从房顶上往下泻水,喻居高临下的形势)。”释文把成语“高屋建瓴”的“高屋子”和“瓴”都说清楚了,剩下的“建”依照释文在所给例词成语后的括注所讲,就该是“往下泻”的意思。
  然而,估计不少人会奇怪:“建”怎么会有“往下泻”的意思?
  还是来查阅第十版《新华字典》,找“建”,在第222页。“建”字条的释文为:“立,设立,成立:八一~军节。~都。~筑铁路。【建设】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的设施:经济~~。文化~~。【建议】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没有找到“往下泻”的义项。——这就不可思议。
  再查也被说成权威辞书仍为商务印书馆印行的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在第418页有:“【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见于《史记·高祖本纪》)。”此处括注虽有“建:倾倒”的释,但令人无法信服,更无法应用到语言的具体实践之中。
“高屋建瓴”的“建” 的讲话高屋建瓴
  继续查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查“建”,在第621页,“建”列为两个字条。第二个字条是两个地名,与“高屋建瓴”的“建”没有关系,可以不说。第一个字的释文为:“1.建筑:新~|扩~。2.设立;成立:~国|~都|~军。3.提出;首倡:~议。”照样与“建:倾倒”无缘,与《新华字典》保持了一致。
  总得弄明白啊!查最新版本即1999年版的《辞海》,第651页有成语“高屋建瓴”,释文仍全录:“把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史记·高祖本纪》:‘(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如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裴骃集解引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翻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建音骞。’按‘骞’通‘瀽’,倒水;泼水。一说:瓴,仰瓦,即瓦沟;建读本音。”
  这一下方才明白:不仅司马迁把“瀽”误写成了同音别字“建”,集解司马迁《史记》的裴骃又在委婉订正“瀽”字误写为“建”时再次出错。《辞海》倒真是海量宏大,来了一个“‘蹇’通‘瀽’”,把司马迁和裴骃引如淳所写错别字都隐讳过去了,汉字史上因此多出两个通假字。
  转了一个大圈后再回到第十版《新华字典》,查第221页“瀽”,释文为:“泼(水),倾倒(液体)。”
  ——— 仍然不可思议:被几亿读者广泛查阅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什么在使用频率不低的 “高屋建瓴”这个成语例词的难解字“建”就不给出原始释义呢?
  在“高屋建瓴”这个成语的应用实例中,好多都用错了意思,使用者往往不知道“建”是“瀽”即“泼(水)”之义,大都当成“建成”、“建构”来理解,一般都用于观点高瞻远瞩、看法超众拔群之类的意思上了。在今后将出版的第十一版《新华字典》在“瓴”字条例词成语“高屋建瓴”后的括注中补入“建,古通瀽”,会读书的自然知道再去查“瀽”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538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高屋建瓴”的“建” 的讲话高屋建瓴》为网友优雅的刺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