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中的人性百态 奥赛罗中英对照

上学期的期末课程论文,天知道茜茜西方文学不行的,话剧就更难说了,真是难产的东西,大家凑着着一看吧,莎士比亚笔下四大悲剧之一。恩恩,貌似茜茜就喜欢写写悲剧什么的,本来文章也早就想发来着,保证博客月更的速度,不过还是慢些了哈!

《奥赛罗》中的人性百态

内容提要: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有被誉为“四大悲剧”的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 的历史传说。《奥赛罗》不并不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却是在戏剧性和现实感上拔得头筹,《奥赛罗》是一场英雄和美人爱情的悲歌,是一场阴谋中的殉道者,以战争为背景,上演的实则是一场爱情的悲剧。

关键词:奥赛罗,伊阿古,轻信,报复,悲剧

莎士比亚笔下有著名的四大悲剧,早在中学时代便有所涉及,如果论起传播程度,无疑《哈姆雷特》是广为所知的,然而,我们从《奥赛罗》这个黑人英雄的悲歌中,有读到了人性的许多层面。

戏剧剧本在冲突律上体现为从命运冲突、性格冲突到社会冲突以至心理冲突的发展,同样悲剧可以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和心理悲剧。四部同为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度,但是四部悲剧的类型却有所不同。《哈姆雷特》的悲剧主要体现在王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上,也可以理解成性格中的矛盾;《李尔王》中李尔也是因为其性格的自负,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依我看李尔用了一个并不高深的问题,对他三个女儿如何爱自己作出了区分,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到李尔,着实是可笑的;《麦克白》的悲剧很大一部分是心中的意念在作祟,我认为属心理悲剧,三个女巫的暗示,激发起内心的野心,神示的力量吸引着他朝着所谓的方向前进以及灭亡;而《奥赛罗》首先是奥赛罗身上的弱点被伊阿古所利用,可以说是性格悲剧的一种,但又折射着许多复杂的层次,下面的内容会就此问题作出详细的展开。

《奥赛罗》的故事起源于一部1566年出版的意大利小说,小说的原作者是意大利人吉奥瓦尼·巴蒂斯塔·辛西奥 [1](P145)莎士比亚在原著的基础上作了极富寓义的修改,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话剧。简单的概括其故事内容为主角黑皮肤的摩尔人奥赛罗,担任着 威尼斯军的统帅,并且娶了一位貌美的白人妻子苔丝狄蒙娜。他的棋官伊阿古外表正值实则是一个内心嫉妒的阴谋家,他制造一系列全套最终让奥赛罗杀害了忠贞纯洁的妻子。事情真相大白后,奥赛罗自刎于妻子遗体面前。

仅从这样的介绍中来看,一个陷害和被陷害的故事,一个小人奸计得逞的故事,一个爱与背叛的故事,细细读来,却暗藏着许多令人思考的地方:主角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是黑白人之间的结合,在传统观念中这是一种高攀,从其父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而苔丝狄蒙娜更是在此前拒绝了许多白人小伙子的追求;反面角色伊阿古的挑拨伎俩,起初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是随着情节慢慢的铺展开来,那些巧合不再是巧合的涉及,以及心理多方面的暗示,成就了这位阴谋家的魔鬼变态心理。

人物剖析

奥赛罗是一位英雄,长老们称呼他为“勇敢的奥赛罗”,派他去打败土耳其人。然而在他身上却也有着许多人的缺点,伊阿古正是利用了他的缺点才导演出了这场悲剧。他爱他的妻子,在他心中他的妻子是高贵的,纯洁的,忠贞的,他不能想象妻子的背叛,这是对自己信念的怀疑,于是内心里对这桩婚姻的不信任,潜意识中的隐患被无限的放大,毕竟,他和妻子有种族差异,年龄悬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提及《奥赛罗》剧时曾经说过,伊阿古就是奥赛罗的影子,也是每个观众的影子。[1]这句话是发人深省的,我想荣格的话在某种层面上揭示了人性中的黑暗,每个人心中的阴暗面,他需要催化剂的作用,我们看到了伊阿古外显的恶,殊不知由于我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这种特质,才能被其利用。

苔丝狄蒙娜,贵族后裔,勇于追逐自己的爱情,不惜私奔偷偷嫁给了奥赛罗,颇有些中国王宝钗的意味,可惜命运却还不似王宝钗,最终以完全的悲剧收场,死在爱人的手里。她执着于自己的爱情,并勇敢地面对质疑。她面对父亲、面对所有的人高呼“我对命运之大胆抵抗的行为可以向世界宣称,我爱那个摩尔人,情愿和他同居;我的心已经变得能够追随我的丈夫的职务;当初在他的心里我看见了奥赛罗的相貌,我已把我的灵魂和命运高贵贡献给他的名誉和武功。”[2]

苔丝狄蒙娜何其无辜,何其可怜!从她和艾米利娅的异同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她高洁的品质。在奥赛罗杀害她的前夜,睡前她和艾米利娅聊天,问到艾米利娅世界上有没有背着自己丈夫和别人交欢的女子,此时艾米利娅的观点和苔丝狄蒙娜是截然不同的,艾米利娅说为了世界的财富她是愿意的,而且大多数女子是会愿意的,而苔丝狄蒙娜却始终不相信时间有这样的女子。她把爱情看的那么高尚那么纯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单纯的可人儿,可是此时她的丈夫竟然在怀疑她,决定将她杀死。

伊阿古及其阴谋

赫士列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人物论》中所言:“这个戏中人物性格的生动对比几乎和它的感情深度同样引人注意。”在他身上的“正义变成了邪恶,光明变成了黑暗,英雄变成了小丑,为了名誉而不名誉,替天行道变成了助纣为虐,变成了一个毁灭人间最珍贵、最有价值生命的残暴凶手”。

从现在人的眼光看来,起初伊阿古的阴谋并不算高明,由于作者从伊阿古角度直观叙事,读者能够清晰的看到伊阿古的阴谋,以及他内心的黑暗,然而在故事中的人,却依然认为伊阿古是忠实的朋友,可靠的同事。塞罗称他是“忠实而可靠的”,对伊阿古的忠诚深信不疑;凯西奥叫他“勇敢的伊阿古”;洛特力戈更是对他俯首贴耳,任凭自己的钱被他骗光,成为他的杀人利器,甚至最后命丧他手;连苔丝狄蒙娜在被奥赛罗怀疑的时候,也想到询问伊阿古缘由,这些人在外人看来是何其可笑,或许验证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关于伊阿古为什么要报复奥赛罗,炮制出这场悲剧,自己也在这场闹剧中受到惩罚,最初的最直接的动机是奥赛罗没有立战功赫赫的自己为副将,而是认命了一个文官凯西奥,而凯西奥在作风上的问题是被伊阿古所鄙夷的,他认为他不配,而他讲这场憎恶完全归咎于奥赛罗他要报复的是奥赛罗,从罗德里歌,到凯西奥,再到艾米利娅,甚至苔丝狄蒙娜,都是她报复的棋子,对于他而言,没有朋友,没有亲人,连妻子都被她利用,甚至刺杀,他要的是几尽疯狂的报复,满足心中的燃烧的欲望。今天西方人泛指嫉妒为“绿眼的魔鬼”就来源于此剧。

伊阿古所寻求的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毁灭”的本能早已替代了本我中的“统一和加强”,弗洛伊德认为:嫉妒是一种情绪状态,它是个人屈从于强烈的压抑并把压抑转化为潜意识的过程,在有条件唤醒这种潜意识的情境中,常可能导致人格及行为上的迷失。

迈不开的悲剧步调

种族,身份,爱情

开篇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提到奥赛罗时不止一次出现摩尔人,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一称呼的内在含义,有人笼统的认为是黑。历史上,他们常被作为巫师被悲惨地处死,并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比如阿拉丁神灯的伯父就是摩尔人。从历史的角度,欧洲的学者通常把摩尔人分为非洲摩尔人和欧洲—阿拉伯摩尔人两类。伊阿古在去向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勃拉班修告密的时候曾经有“一头老黑羊在和您的白羊交尾”来形容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之间的爱情,虽然是一句极尽羞辱的话,却揭示了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之间爱情的沟壑,尽管苔丝狄蒙娜为奥赛罗的勇敢深深则所折服全心全意对待自己的丈夫,但在潜意识里,他是担心的,而这份隐患被伊阿古所利用。

可笑的轻信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伊阿古用来陷害凯西奥和苔丝狄蒙娜之间有奸情大部分是通过他的主观叙述,他所谓苔丝狄蒙娜会执着的为凯西奥求情是因为两人的不正当关系,他所谓听到了凯西奥的梦话这些陷害都是通过伊阿古的语言暗示,在激发奥赛罗的怀疑。伊阿古运用隐晦的语言凡事不言明,来引导奥赛罗一步步踏入他编织的陷阱,以至于奥赛罗最后没有给过当事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奥赛罗》中的人性百态 奥赛罗中英对照

唯一可以看作是证据的手帕,奥赛罗不会想到那是因为他把手帕丢弃的,当他的头疼时苔丝狄蒙娜用来为他勒额头,但是由于手帕太小而滑落。这些虽然是微妙的戏剧安排,却有着冥冥中一种命数的暗示。其实在这里我想说,这个既然是奥赛罗送给苔丝狄蒙娜的定情信物,两个人应该看得无比重要,为什么会如此轻易的遗失,而两个人均无所察觉。

另一处可以看作是当事人陈述的是,伊阿古告诉奥赛罗他去揭穿凯西奥和苔丝狄蒙娜之间的事情,要凯西奥亲口说出苔丝狄蒙娜移情,而事实上他问凯西奥的和比恩卡之间的事情,他聪明的只在开始提到了比恩卡的名字,而是躲在暗处偷听的奥赛罗产生了误会。

以上种种,其实不难分析出破绽,如果奥赛罗足够相信苔丝狄蒙娜,为什么不给她一个解释的机会,也许内心里,他已经认定这是事实,而不堪接受自己的爱人亲口把他证实。而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那么简单,反过来如果那样,阴谋也不能在称之为阴谋。

19 世纪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指出:“奥塞罗生性并不嫉妒,恰恰相反,他对人是轻信的。”[3],嫉妒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潜意识,我们不能说对于伊阿古的挑拨,奥赛罗没有对凯西奥产生嫉妒,但是导致这场悲剧最致命的还在于他的轻信。

悲剧的美学在于激发人心灵的共鸣。阿瑟·密勒认为“悲剧之所以被称为是一种更令人意气风发的意识,是因为它使我们察觉到任务原本可以达到却没有达到的境地。因而悲剧是和对人类抱有某种适当的希望分不开的。”《奥赛罗》中,正面人物奥赛罗与苔丝荻蒙娜的毁灭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效果。他们的结合是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他们的死显示了恶势力的猖獗及爱情、信任、神圣的脆弱。

当美丽的爱情摇曳在飘到的杨柳中,当美好的情感化作镜花水月,在苔丝狄蒙娜死前,她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她的脑海里回荡着《杨柳歌》的旋律,杨柳轻扬,美丽幻梦,这对英雄佳人就此消失于时间,悲剧的意义达到,而对于伊阿古来说,这个穷尽所能报复的人,死亡对他并不是惩罚,一切真相大白之时,英雄选择了死亡,选择了殉情,成为爱情的祭奠以及他轻信的代价。只不过,一切,都是不可挽回的遗憾。我们可以说奥赛罗不是英雄了,而是一个爱情的殉道徒么?

参考文献

[1] Hildegard Baumgart . Jealousy - Experiences and Solutions[M] . Chicago : The Universityof ChicagoPress ,1985。

[2]《四大悲剧》,[M] 莎士比亚著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3]《奥赛罗》嫉妒心理研究,[J]王晓钧,深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17卷第4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325.html

更多阅读

缥缈孤鸿影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 潘少春

缥缈孤鸿影 痴情小儿郎——评《火帅》中的潘少春(上)(一)一直到第九集,少春的出场都很少,令我可以放心地在二倍快进状态下研读字幕,看一出哑剧。记得有冰迷曾经说过实在受不了《火帅》中七大姑八大婆的聒噪,恨不能冲进电视里给她们每个人的

《中国远征军》中韩绍功的原型是谁续 让青春继续程璐原型

前面提到,《中国远征军》中男主人公的原型,乃是郑庭笈将军。但是,看到后面,才知道从兰姆伽训练开始,韩绍功的原型就不是郑庭笈将军了,而是陈鸣人将军。陈鸣人(1910-1984)号柏琴,江苏金山(今上海)人。他生于清宣统二年,15岁时前往亭林镇一烟纸

乾隆朝《清实录》中对弘曕的记载_宁静海 一片宁静海

儿时常去的“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平安西大街43号),清代曾为果亲王府,如今已无王府遗迹。清明踏青时曾路过此地,回家后出于兴趣翻看了乾隆朝《清实录》中关于第二代果亲王的记载。为什么不是第一代呢?主要是因为手边只有乾隆朝的部分……

声明:《《奥赛罗》中的人性百态 奥赛罗中英对照》为网友吃干抹净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