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亮点:两个凡是

党代表及专家展望五大民生领域新图景

http://www.hljnews.cn 2012-11-09 19:59 来源:新华社

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党代表及专家展望五大民生领域新图景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顾瑞珍 南辰 吴晶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努力实现新要求,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收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代表们共鸣。大家表示,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同时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学有所教”这个中国先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十八大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

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代表认为,十七大、十八大连续提出“学有所教”,集中体现执政党“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过去5年,“学有所教”主要体现在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今后,在解决好上学难的同时,关键是要解决“上好学”,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学有所教”的评价。代表们认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难点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看,主要表现在择校、异地高考等方面。

“教育公平与否本质上反映了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必然触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调整这些利益,争取不同群体之间的最大接受度,也是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胡光辉说。

“学有所教”是中华民族延续两千多年的期盼,也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为自己设定的艰巨目标。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都呼应着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点。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代表说,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在国家统一实施、地方承担试点以及基层自主改革这三个层面,分别沿着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这四条轨迹展开,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1 2 3 下一页

党代表及专家展望五大民生领域新图景

http://www.hljnews.cn 2012-11-09 19:59 来源:新华社

医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当被问及对十八大报告哪些话印象最为深刻时,十八大代表、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防疫员王元林脱口而出。

十八大报告提出,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这让64岁的王元林代表非常振奋。“作为一名乡村医生,39年来我都是徒步为周围15个村的孩子看病。感觉这些年来农村医保不同层次在完善。农民常见病看病难问题不再那么突出。但和城里相比还有差距,看疑难症还有困难。”

“病有所医”是几千年来百姓的梦想。王元林代表说,临行前乡亲们就嘱托他关注大会在国民健康方面能有什么新政策。“我希望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所能包含的病种范围,同时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完善合作医疗的报销机制,使得农村参保人员能够更加便利、快速地报销医疗费用。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贫困地区资助和倾斜。把先进的卫生技术和专家送到农村,让农民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住房: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制度方向明确

十八大报告提出“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一些代表和专家认为这一要求切中要害。

“深化城镇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不能无限期拖下去,需要制定时间表。”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深化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应走“以时间换空间”路线,具体包括以阻止恶性循环为目标,实施行政管制的制度;以弥补制度缺失为目标,率先突破核心制度的改革;以攻克制度失序为目标,依序跟进配套制度的改革;以校正制度扭曲为目标,适时推出关键制度的改革;以克服制度模糊为目标,持续完善具体制度的改革;以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为目标,逐步废止临时性行政管制的制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党代表及专家展望五大民生领域新图景

http://www.hljnews.cn 2012-11-09 19:59 来源:新华社

医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当被问及对十八大报告哪些话印象最为深刻时,十八大代表、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防疫员王元林脱口而出。

十八大报告提出,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这让64岁的王元林代表非常振奋。“作为一名乡村医生,39年来我都是徒步为周围15个村的孩子看病。感觉这些年来农村医保不同层次在完善。农民常见病看病难问题不再那么突出。但和城里相比还有差距,看疑难症还有困难。”

“病有所医”是几千年来百姓的梦想。王元林代表说,临行前乡亲们就嘱托他关注大会在国民健康方面能有什么新政策。“我希望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所能包含的病种范围,同时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完善合作医疗的报销机制,使得农村参保人员能够更加便利、快速地报销医疗费用。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贫困地区资助和倾斜。把先进的卫生技术和专家送到农村,让农民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住房: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制度方向明确

十八大报告提出“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一些代表和专家认为这一要求切中要害。

“深化城镇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不能无限期拖下去,需要制定时间表。”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深化住房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应走“以时间换空间”路线,具体包括以阻止恶性循环为目标,实施行政管制的制度;以弥补制度缺失为目标,率先突破核心制度的改革;以攻克制度失序为目标,依序跟进配套制度的改革;以校正制度扭曲为目标,适时推出关键制度的改革;以克服制度模糊为目标,持续完善具体制度的改革;以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为目标,逐步废止临时性行政管制的制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反复出现折射出什么

http://www.hljnews.cn 2012-11-09 08:56 来源:人民网

11月8日这一天,中外媒体都睁大眼睛细细解读胡锦涛总书记择要宣读的十八大报告。尽管中共代表大会已经是第十八次召开,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罕有一次会议引来全球如此众多和热切的目光,因为这次大会,关乎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走向。而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的份量、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不容忽略。

尽管是一个政党的代表大会,但是,在这份被全党甚至全国各个层面仔细深入研讨后形成的报告中,我们却反复和频繁地听到一个响亮的字眼:人民。

仅仅在最后谈及党建等的部分,“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次之多。胡锦涛言之谆谆:“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从这篇把“人民”举过头顶的报告中,我们听出了谦冲、自信和坚定。

谦冲,体现在以公仆的姿态坦率而坦诚地回应人民关切的一切热点问题,不绕开焦点,不回避难点。不管是人民生活水平、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还是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执政党反腐问题,报告都用了大量篇幅正面回应。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利益分化和观点多元,执政党敢于倾听、正视并回应这一挑战,并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从中汲取正能量,是中国未来的最大希望所在。

自信,体现在对过去五年乃至十年执政历程恰如其分的评价,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清醒把握。报告既不抹煞巨大成就,特别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更新了以人为本的中国现代化之路。更不讳言不足、困难和严峻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腐败的“易发多发”。事实上,辩证地看,不发展,这些问题不会出现;而发展起来之后问题更多,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坚定,是面对忧患的无所畏惧,是在挑战与问题面前提出积极而有效的解决之道,是选择了科学发展路径之后的毫不动摇。比如,报告提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也引人注目地提到了“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目前,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群体利益诉求多元的挑战,能不能攻坚克难、化解矛盾,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如果说小平当年通过改革开放打破旧体制,是革故,是“破”,那么今后十年可能就是一个鼎新的过程,是“立”的过程。鼎新有时比革故更难。十八大报告以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对照改革开放前夕的旧“两个凡是”,我们不禁感慨系之。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显然正在朝现代化的方向转变。

这份报告新意迭出、亮点颇多,特别是在因应中国社会多元化诉求的层面,在改革的关键环节有了实质性突破,这让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在期望的同时,也平添了饱满的信心。

十八大亮点:两个凡是
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反复出现折射出什么

http://www.hljnews.cn 2012-11-09 08:56 来源:人民网

11月8日这一天,中外媒体都睁大眼睛细细解读胡锦涛总书记择要宣读的十八大报告。尽管中共代表大会已经是第十八次召开,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罕有一次会议引来全球如此众多和热切的目光,因为这次大会,关乎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走向。而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的份量、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不容忽略。

尽管是一个政党的代表大会,但是,在这份被全党甚至全国各个层面仔细深入研讨后形成的报告中,我们却反复和频繁地听到一个响亮的字眼:人民。

仅仅在最后谈及党建等的部分,“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次之多。胡锦涛言之谆谆:“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从这篇把“人民”举过头顶的报告中,我们听出了谦冲、自信和坚定。

谦冲,体现在以公仆的姿态坦率而坦诚地回应人民关切的一切热点问题,不绕开焦点,不回避难点。不管是人民生活水平、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还是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执政党反腐问题,报告都用了大量篇幅正面回应。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利益分化和观点多元,执政党敢于倾听、正视并回应这一挑战,并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从中汲取正能量,是中国未来的最大希望所在。

自信,体现在对过去五年乃至十年执政历程恰如其分的评价,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清醒把握。报告既不抹煞巨大成就,特别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更新了以人为本的中国现代化之路。更不讳言不足、困难和严峻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腐败的“易发多发”。事实上,辩证地看,不发展,这些问题不会出现;而发展起来之后问题更多,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坚定,是面对忧患的无所畏惧,是在挑战与问题面前提出积极而有效的解决之道,是选择了科学发展路径之后的毫不动摇。比如,报告提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也引人注目地提到了“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目前,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社会矛盾多发、群体利益诉求多元的挑战,能不能攻坚克难、化解矛盾,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如果说小平当年通过改革开放打破旧体制,是革故,是“破”,那么今后十年可能就是一个鼎新的过程,是“立”的过程。鼎新有时比革故更难。十八大报告以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对照改革开放前夕的旧“两个凡是”,我们不禁感慨系之。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显然正在朝现代化的方向转变。

这份报告新意迭出、亮点颇多,特别是在因应中国社会多元化诉求的层面,在改革的关键环节有了实质性突破,这让我们对中国的未来在期望的同时,也平添了饱满的信心。

十八大提出的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斗艳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都要坚决制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355.html

更多阅读

“两个凡是”与”一个标准” 华国锋的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与”一个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持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十年动乱造成的“左”的思潮还根深蒂固,“文革”中的政治迷信

十八大报告解读5——两个一百年 十八大报告全文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两个一百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

GCT备考经验:两个月轻松通过考试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查分,结果大出意料之外,居然考了300多分,平时最多也就260分。我复习不超过两个月,而且并不是天天全精力复习,估计这种情况工作忙的同学都能了解,下面分享一些经验。首先,GCT考试确实不难,跟所有经验贴一样的,就是考基础

命理研究:两个戊癸合的八字

乾:壬戌癸卯戊申庚申1982年生出生地:山东3岁上运坤:丁卯癸卯戊午丁巳1987年生出生地:上海8岁上运这两个八字都是最近碰到的,对于戊癸合的研究有案例价值,故在此做个对比分析。戊癸合有两种基本形态:1、相合;2、合化。相合的内涵,从

声明:《十八大亮点:两个凡是》为网友一生何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