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写作序列思维训练助学单执教《托物言志》

这周又开设县级写作公开课,作为范老师省级课题中的一个小点,运用《助学单》(《助写单》)切入进去,与大家交流。(2011-11-29)




本色语文:写作序列思维训练助学单执教《托物言志》


















借它物之神,言胸中之志(助写单)

编制: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周凤平

一、目标取向

1.认识托物言志,怎样才能将托物言志写好。

2.怎样认识托物言志对作文主题的深化作用。

3.运用托物言志,掌握其作为表现手法的注意点。

二、温故唤醒

同学们,你能迅速填出下列语段的空缺吗?

1.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_______________,草色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_________________,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你能找到以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言的是胸中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手法,就叫做____________。

别开生面,开动脑筋:

当你看到“松竹梅” 或者“梅兰竹菊”这些物,会想到人的什么精神品格?

看到“泥土”,你又会想到什么情怀?

看到“蜡烛”呢,又将是人的什么精神?

三、情境助写

大家都知道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他以一篇《杯里窥人》,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从此扬名文坛。

情景:那是在有水的玻璃杯子里,揉入一个纸团,然后纸团慢慢沉下……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 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

那布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撑足了杯子。接触久了,不免展露无遗。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韩寒《杯里窥人》

评价:在《杯中窥人》这篇作文中,韩寒由现象深入本质,将人生比喻为一个投入水中的纸团,它会慢慢被水侵蚀。慢慢向下沉落,直至沉入杯底。人生本来洁白无瑕,但一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脏水”所沾染、侵蚀。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的构思表现出韩寒才华横溢的天资。

注意点: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我也来试试手:周老师展示,放两个被子,里面倒入酱油(可乐也行),再在两个杯子中分别放入纸巾和透明的塑料纸(白玻璃),观察变化,学生十分钟内,完成一段托物言志的写作。d

老师有话说:

四、资料助思

1.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朱自清《荷塘月色》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它伟岸、正直、朴素,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茅盾《白杨礼赞》

3.夜色浓重里,灯光扫淡黑暗,风雪迷途中,灯光指引归路,哈里希岛上孤灯远照,陌生人家中油灯长明……——巴金《灯》

4.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张抗抗《窗前的树》

五、练习成文

将课堂上的片段,进行拓展,然后形成完整的作文。

借它物之神,言胸中之志(教案)

编制: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周凤平

教学目标

1.认识托物言志,怎样才能将托物言志写好。

2.怎样认识托物言志对作文主题的深化作用。

3.运用托物言志,掌握其作为表现手法的注意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作为表现手法,“物”与“志”的关系。

2.托物言志中,比喻、拟人、象征的运用。

3.当堂呈现学生习作,体现真实性、挑战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堂作文写作课。在进入主题之前,周老师先考考大家,你能迅速填出下列语段的空缺吗?

屏幕上呈现:1.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_______________,草色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_________________,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事先请同学们已先预习,周老师现在请同学起来背诵其中的每一则。背诵完,屏幕上呈现出答案,全班齐读。

二、感知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这几句分别写的是什么物,抒写的内心怎样的情感。周老师给出了一个例子,《爱莲说》写的是“莲”,言的是胸中“高洁”之志。那么下面的三句呢?

请三位同学分别回答(开火车形式),屏幕上呈现出明确答案。

写的为、___陋室___、____春蚕、蜡炬____、___石灰____物,言的是胸中高洁、___安贫乐道_____、____奉献____、____正直____志。

明确: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手法,就叫做____托物言志________。

三、托物言志初步运用

请同学们看助学单上呈现出来的事物,比如“松竹梅”、“泥土”、“蜡烛”,或者请同学们将视线转移到窗外,看看窗外的事物,再或者放开你的思维,驰骋于天地宇宙之间,你喜欢什么物,请参照屏幕上的仿写,或者助学单中的“资料助思”的部分,写一句完整的话,或是写一小段文字。

屏幕显示:借助一个物,来描摹它,写出它的特征,以此来言说我们内心的情感。

句式:我想写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例句:我想写春蚕,因为那是一只到死,已付出了一切的春蚕;那是一只身材弱小,却奉献巨大的春蚕;那是一只丝早已吐完,却毫无怨言的春蚕,那正是我心中对奉献的理解。——郑颖(试教班级学生)

我想写石灰,因为深山之中,茫茫密林之下的岩石,或大或小,背井离乡,在水深火热的炼狱中煎熬,蜕变最终洗去了一切铅华,长存世间。或许,有的被饰于高庭楼阁之上,或许,只是被穷人买去粉刷墙壁,但是,无论如何,它都不会剥落,以清白照人间。——朱明渊(试教班级学生)

在3分钟之内完成的学生句子训练,可拿到展台上,投影出来,让学生上台自己朗读,并讲解自己是如何来写的,主要是侧重修辞手法。上台的三位学生都能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象征的修辞和手法,句子写得不错。

学生上台完毕,教师对托物言志经行一番总结和强调。

托物言志,可以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往往采用“比喻、拟人、象征”,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描摹的“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四、深入课堂,情境助写

看来运用托物言志真好,我们不仅能体味到大家的名篇之作,还能感知你的内心写实。大家都知道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他以一篇《杯里窥人》,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从此扬名文坛。

屏幕展示:

情景:那是在有水的玻璃杯子里,揉入一个纸团,然后纸团慢慢沉下……

选段: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 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

那布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撑足了杯子。接触久了,不免展露无遗。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韩寒《杯里窥人》

评价:在《杯中窥人》这篇作文中,韩寒由现象深入本质,将人生比喻为一个投入水中的纸团,它会慢慢被水侵蚀。慢慢向下沉落,直至沉入杯底。人生本来洁白无瑕,但一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脏水”所沾染、侵蚀。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的构思表现出韩寒才华横溢的天资。

我们现在也参照这样的一个模式,只不过改变一下物品,放两个被子,里面倒入酱油(可乐也行),再在两个杯子中分别放入纸巾和透明的塑料纸(白玻璃),观察变化,学生十分钟内,完成一个段落的托物言志写作。

屏幕展示:发挥你充分的想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请据此写一段文字。(200—300字)

请两位同学上台朗读,都能很好把握杯中之物的内涵,并能运用诸多描写手段,兼有部分议论,写得十分深刻。

学生自我讲述文段的构思,当一位同学讲完之后,再请另外同学点评,获得反响较好。

教师最后出示两个写作片段(仅作参考):

我端坐于九五之尊,慢慢舒展开筋骨,张开惺忪的睡眼,听到一些缓缓的水流进入心田。啊,那是善讲故事的孟子啊,我的虚心为他而打开;那是进谏如流的邹忌啊,我的虚心为他而打开;那是刚直善言的魏征啊,我的虚心为他而打开……我的内心慢慢地、慢慢地,变得充实而饱满,我的内心是温暖的,我看到我的国家和民族,那种富足与快乐,彼此同心……(习作一)

我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拒绝染缸将我染色,即使外表被涂黑,但内心依然清白。人性在这个社会染缸中,假如不加以修炼的话,很可能就慢慢变得与这个染缸为一体了,但是,这是人云亦云,随大流的人们的真实写照。同样,我们自然还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世人,那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世人,一如司马迁,即使受奇耻亦不改秉笔著《史记》,一如苏轼,哪怕是一贬再贬,人生失意却赢得了诗意,一如鲁迅,一如朱自清,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是国人的骄傲,是一种铮铮铁骨!(习作二)

五、作业

将课堂上的片段,进行拓展,整理成完整的托物言志作文。

从失意到诗意

——托物言志说课稿

长兴实验初中周凤平

失意的困境

《托物言志》写作训练课,是基于写作序列思维训练中的一个小点,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爱莲说》、《陋室铭》为切入点,兼有初一《在山的那边》、《行道树》、《金色花》、《荷叶母亲》等文章,目的是以课文文本为阐发,指导学生进行“托物言志”的写作训练。

教师自身写作与指导学生写作之间存在着困境,而且我认为,这种困境还将一直存在。有时自己感觉写作还是得心应手,写起来会左右逢源,思想主题也还深刻。但学生就未必了,学生的受经历与感受的限制,认知与情感还是比较浅显的。同一个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因为没有适当的情境出现,学生很难深入下去。

其次,是教学困境的限制。说实话,有时候是忙着赶课和考试,往往一个单元结束,讲评了作业马上考试,作文写作基本在课堂上很难展开,因为没有时间,这个学期即是如此。

再次,作文写作缺乏指导与专题训练。写作靠的是灵感和积累。灵感是写作的一个源泉,而积累则是文章素材的一个集成,两者缺一不可。

综上,我们的现状就是一个困境,但这些课毕竟还是开展起来了。

文本的散发

课文是最好的文本。因为课文是经典文章的一个集合。它就相当于梁昭明太子的《文选》,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民国丰子恺、叶圣陶的《开明国语》。

从文本出发,从经典出发,作引用契机也好,作深入浅出也好,我们的语文课本,真的是很不错的一个素材库。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稍作收寻,还是马上能找到一点,为我所用。而学生恰恰也是对此甚为熟悉,了然于内心的。

对学生的指导,往往也是在这样的契合点下铺展开来的。我这堂课的构思,还是基于学生对所熟知事物的一个阐发和深入。“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初中学生处于半孩子半成人状态,所以“仿写”对学生来说,问题不大,但可以较简单的仿写有一个深化,即我设计了“你喜欢__ 物,因为______”的句式,可以是一个排比的仿写,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屏幕上展示试教班级两位同学当堂写作的句子和小段落。我没有拘于一个定式,只是强调一点,可仿写,亦可另起炉灶。写作是一个轻松的空间,不可压缩太紧,也恰恰如此,从学生的作文反映上来,是出人意料的。“出于仿而高于仿”,这即是思维训练的一个体现。

诗意的追求

一篇文章能够传于世,是在于它的“魂”,“魂”即是文本生命的体现。对于学生作文的思维训练也是如此。以“托物言志”为例,如何让学生通过对物的描写,来言发内心之志,这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关照和升华。学生在写作上能深刻起来,看的就是“魂”能否立起来。写文章当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而托物言志,我认为是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理性认识,通过感性的文笔来流露,这即是委婉地来“言志”。

我设计的“情景再现”,即为《杯里窥人》的再现、迁移、深化。很显然,这个情境中的杯中之物,早已不是简单的物,而是社会的一个虚化的写实。

我原本设计的,就是将杯子看成是一个染缸。这是我受了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史纲》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不同于其他社会,她有她固有的文化,而文化又是一个大杂烩,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社会染缸”的力量巨大无穷,不难看到一些中国人的隐忍、窝里斗、不团结、怕担责任、惯于指责别人、永不承认自己错误,这些都是社会的一个存在。当看到同胞在泰国被残忍杀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牺牲对手、高铁事件曾一度归责于信号灯问题、老人跌倒不敢扶、出现经济问题责怪键盘上“1”和“5”靠得太近……染缸无法改变,但缸内之物,内心品格自有不同者。这样,学生的观察点和切入点可以放到“纸巾”和“透明塑料纸、透明玻璃”的材质上,即人的品格上。

“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放开思维,学生在有参照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认识,能写出“外界的环境是一种诱惑,作为个人,曾一度沉于诱惑,但本质依然是纸”。“拒绝染色,体现自己的坚韧和正直,哪怕周遭是黑暗万分,但因为有坚持、心中有亮色,心中是透亮的光明”,这些坚持和执着即是学生的内心反映。也是一种诗意,一种美。我们执着于我们的追求,执着于我们魂灵的纯洁,写作指导亦是如此,当为一种“诗意”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476.html

更多阅读

央视不敢播的反腐电视剧:《反黑使命》,揭露极其深刻

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了25集电视剧《反黑使命》。内心如同打翻的五味瓶。这部电视剧是根据2003年的金盾文学奖《使命》改编的,是作家朱维坚的长篇力作。也是2005年广电总局重点推出的反黑题材的经典剧目。时隔两年,再次品味,仍然有振聋

戴晴:失败者的胜利——读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戴晴:失败者的胜利——读茨威格《异端的权利》.差不多可以说这是他最后一部著作了。逝于1942年的茨威格虽然接着又写了回忆录式的《昨天的世界》,写了一篇约4万字的《象棋的故事》,还有那封平静得令人窒息的遗书,但带着明晰的观念与

声明:《本色语文:写作序列思维训练助学单执教《托物言志》》为网友墨染殇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