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划清界限》小巫 与孩子划清界限

和 孩 子 划 清 界 限

这是小巫继续《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之后,为4岁

以上儿童父母撰写的新作。本书,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

加上细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讨父母潜意识中的内心恐惧和心理

伤痕对于养育孩子的负面影响,介绍“真爱行为、“心理疆界”以

及“训育”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并提出给儿童树立规则、训育

儿童自律的实际操作手段。作者身为美国教育学硕士,近年一直关

注西方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

朗,极具实用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小巫,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咨询员,两

个孩子的妈妈。曾在美国两所大学做管理职位,并出任澳大利亚驻

华大使馆新闻官,发表过诗歌、小说,撰写过电视剧本,拍摄过电

影,导演过话剧,最终决定做一名教育专家。出版过《让孩子做主》

和《给孩子自由》。在《父母》杂志上主持母乳喂养专栏,在其他

的育儿和时尚类杂志上主持早期教育专栏,并荣获“中国国际家庭

教育论坛形象大使”称号。

开篇

初探训育

一个周末,Sam去探访原来照顾过他的佟阿姨,两人去公园划

船、钓鱼。晚上接回家,Sam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怀里紧紧地抱着

—只瓶子,里边游着三条美丽的金鱼。其中一条红色的是他自己钓

上来的,另外一条黑色的和一条红白相间的是钓鱼池送的。Sam最

喜欢红色和黑色的,给它们起了自己的名字Sam,红白相间的叫

Fred。

Sam特别在意这几条金鱼,回家不脱外衣不喝水就嚷嚷着要给

鱼吃饭,这之前他已经喂了好多鱼食。我告诉他金鱼是人工品种,

基因上有缺陷,不知道饱,会把自己撑死。Sam让我帮他把金鱼放

在一只洗衣盆里,他坐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跟它们玩儿。我—边在

客厅里给女儿喂奶,一边和来家里做客的王甘博士说话,听见丈夫

在小卧室里告诫儿子,随后丈夫很着急地跑到客厅来对我说,“这

些鱼恐怕活不到明天!他—直在抓它们,盆里都是鱼鳞!”我说,既

然你劝他,他不听,那就随他玩儿吧,第一次有金鱼,当然爱不释

手,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倒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刚刚送走王甘博士,从小卧室传来Sam撕心裂肺的痛哭声:红

金鱼死了!窗台上、地板上、他的衣服上,全是水。我把Sam抱在

怀里安慰他,他叫着再去钓一条鱼,我说天黑了,公园关门了,今

天不能去了。他说明天去,我说明天你要去幼儿园,只能周末再去

钓鱼。他哭得更厉害了。丈夫过来,“谁让你使劲儿玩儿它们,不

是告诉你这样鱼会死吗?”我说, “不要说他啦,这么漂亮的鱼

死了,多令人难过啊,让他好好伤心一会儿吧。”

Sam哭啊哭,吃完晚饭,还接着哭。我让他给佟阿姨打了个电

话,报告这个不幸的消息,他又哭着跟阿姨分享了这份悲伤,并且

小小地转移了—下伤心的对象:抽抽搭搭地说他忘了把赢得的气球

带回家,阿姨答应星期三给他送过来。哭够了,Sam说不跟爸爸洗

澡,跟妈妈洗,洗完了澡,小人儿心情好转了。

在一次讲座中,我讲了这个故事,一些爸爸妈妈表示,当时孩

子哭得那么厉害,自己肯定会心软,马上出去到自由市场买一条金

鱼回来,让孩子别哭了。

是啊,几乎没有哪个家长能够听着孩子的哭声而无动于衷。我

们已经习惯了把孩子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孩子的悲伤呢,当然

也变成了我们的悲伤。我们恨不得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欢天喜地、无

忧无虑,所以我们很乐意随时随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魔杖——即刻解

决问题的办法、力量或钱财——好比喊一声“变!"马上从痛苦中解

救孩子,从而也获得自己心灵的片刻安宁。

然而,且慢!先看一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帮助孩广逃

脱了痛苦,同时也逃避了责任。而实际上,痛苦是孩子成熟道路上

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美国心理学家、 《和孩于建立疆界》的作

者克劳德与唐森博上说,“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

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

的痛苦……这些问题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

享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

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

成功会接踵而至。”

这段话道出了训育儿童自律的四大原则——延迟满足、承担责

任、忠于真相、求得平衡。

拿Sam这件事情做例子分析:

首先,他必须承担的责任是——自己不了解金鱼的特性但又一

意孤行,没有听取爸爸的劝告,把金鱼“玩”死了。失去了心爱的

金鱼,他非常伤心,这是他行为的自然后果,没有别人可供谴责。

其次,失去金鱼后他的本能反应是——再来一条,替代上一条,

以拥有的快乐替代失去的伤痛。但是,没有经历失去的伤痛,又怎

能深刻领会拥有的快乐呢?延迟满足的目的在于先经历痛苦、战胜

痛苦,从而增进享乐的感受、提高满足的意义。“这是惟一恰当的

生活方式。”《无路之旅》的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各特·派

克医生说。

第三,他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爸爸妈妈以及他自己都不是全

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扭转局面的。金鱼已死,不能复活;

时间已晚,不可能再获得另外—条金鱼;即使是明天,也要先上幼

儿园,等到周末才能有机会弥补今天的损失。虽然他很伤心,但是

生活照常继续。

第四,他需要找到平衡自己的方式——那就是放弃拥有的愿

望、接受现实,用理智规范情绪。这样做,其实非常痛苦。但是一

旦掌握了这门艺术,他就能成长为一个内心拥有强大力量的人。令

人欣喜的是,Sam尽情地发泄了伤心的感情,他几乎没有产生愤怒

这种幼稚的情绪,而是很快达到了难过这种成熟的情绪,随后恢复

了平静。

也许有人会说: “绕了半天弯子,你不就是在讲‘挫折教育’

吗?”

我不喜欢使用“挫折教育”这个词,原因有二:一是这个字眼

把父母和孩子放到了不平等地位上,父母高高在上, “教育”孩

子什么是“挫折”;二是很多父母对这个词的理解过于片面,以为

“挫折教育” 就是给孩子点儿苦头吃,甚至把强行违背孩子的意

志、跟孩子进行权力斗争也叫做“挫折教育”,到头来孩子什么“教

育”也没接受,反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训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训育家长的过程。对孩子意志力的考验,

往往首先是对家长意志力的考验。家长是自律的,孩子也能够自律。

当我忍住内心的怜悯、约束住解救Sam的冲动,让他完整地经历自

己亲手制造的伤痛、努力地面对现实、平静地放弃自己的愿望时,

他也从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他便成长了。

爱孩子,就要永远做有益于孩子心灵成长的事情,虽然这意味

着我们自己也要经历一些煎熬。

运用这种训育方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斥责孩子“我不是早告诉过你吗?干吗不听我的?”

2、允许孩广发泄悲伤的情绪,并且给孩子共情“丢掉了心爱

的东西,真让人难过啊!”

3、无论孩子怎样哭闹,家长自己一定要保持平静。给孩子讲

道理,不要嘲笑、打击孩子: “这有什么了不起?也值得哭?明儿

再买一条不就得了!”让孩子的经历占主导地位,而不是家长的情

绪。

4、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亲子关系良好、孩子的安全感坚实,

运用这种训育手段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二天早晨,我和Sam一起看剩下的两条金鱼,我对他说,我

知道你爱它们,喜欢跟它们玩儿,但是不能抓着它们不放。Sam立

刻回答说,我知道了,我就看,不摸。

Sam才四岁,从这件事情他可以初步地、朦胧地然而却又切身

地体会到真爱的两大原则:

首先,爱谁,就要尊重他,给他生存的空间,不能只顾抒发自

己的感情——“爱不释手”,否则这条生命就会窒息而亡。

其次,爱谁,就要承担失去他的风险,就要做好承受失去所爱

对象这种痛苦的精神准备。

这两个看似浅显的道理,我们多少成年人都难以理解和掌握!

我们给爱人和孩子足够的生存、成长的空间了吗?

即使明知可能面对的是拒绝或者失去,我们还能够勇敢地爱

吗?

我们能够接受所爱的人(比如孩子)某一天会离开我们、独立生

活这一现实吗?

上 篇

驱除父母内心的阴影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我的儿子Sam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妮妮,是个美国小姑娘,比

Sam大1岁,原来在孙瑞雪开办的儿童之家和Sam做过同学,她妈

妈在儿童之家当外教。

儿童之家解散后,妮妮一直没有上别的幼儿园,而是在家里跟

着妈妈。妮妮的妈妈是单亲母亲,需要外出教书养家糊口。妈妈上

班时,妮妮由邻居的几个朋友照看。这些朋友分别属于几个美国大

家庭,每个家庭都有10来个孩子,成年的孩子在美国工作,未成

年的孩子跟着父母在中国。他们的父母也是教师,收入较低,支付

不起这边国际学校高昂的学费,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在家里上学,英

语称做home schooling。

经常照看妮妮的有三个美国少年是兄妹:Matt(16岁)、

Chris(15岁)、Annie(13岁)。虽然都是teenagers,这些美国少

年比同龄的中国少年显得更加成熟。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独立

自律、团结友爱、活泼健康的人格,令大多数在溺爱中长大的中国

少年望尘莫及。而且,这些美国哥哥姐姐对妮妮那种爱护和尊重的

态度,仿佛已经融人他们的血液之中。我常常暗自感叹,惟愿我们

的家长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半这些兄长对妮妮的态度。

2004年春天,我们从新西兰度假回京后的一个多月里,每天下

午从幼儿园出来,Sam就到小区的操场上找妮妮玩儿,我跟那些少

年们一起打球。两个小人儿特别融洽,甚至还举行了 “婚礼”,

“生”了两个孩子(事后告诉Sam爸爸,他还很遗憾 儿子娶媳妇

怎么没邀请他)。

有一天,Sam没去幼儿园,跟着我在家里玩儿。到了4点, 该

去找妮妮玩儿了,Sam骑上他心爱的自行车。我对他说,如果妮妮

要骑你的车,你可不能推妮妮。曾经有一次Sam也是带着车跟妮妮

玩儿,让妮妮骑了一会儿,把车要回来时妮妮不肯下来,Sam一着

急就推了妮妮—把,妮妮从车上摔了下来。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

来比较危险。这一次,Sam答应不推妮妮,但是也宣告:“我不让

妮妮骑我的车!”

到了操场,我和少年们开始打球。突然间,Sam大哭着来找我,

“妈妈我不要妮妮骑我的车!”原来妮妮趁着Sam不备骑上了车,

Sam向她要,她不给。我抱着Sam坐在椅子上安慰他。13岁的Annie

见状找到妮妮,说她不应该没有征得Sam同意就擅自骑他的车,妮

妮也哭起来。我对Sam说,你看,本来你们挺高兴的,你不肯跟好

朋友分享你的车,结果两个人都不高兴了。 Annie拉着妮妮走过

来,对妮妮说,你先跟Sam道歉,然后好好问他能不能骑他的车。

妮妮小声道了歉,Sam则跳上车骑走了。

我对妮妮说,这辆车是Sam的心爱之物,他从来不让别人动(包

括自己的妹妹),今天才骑了没多久,还没过瘾呢,你就先让他骑

吧,待会儿他骑够了,就会让你骑了。

两个孩子都不哭了,也不理对方了。Sam骑着车转磨磨,妮妮

躲在一边的器械上。Sam过来找我,嘟嘟囔囔“妈妈你来”。我知

道他要什么。我对他说,妮妮是你的好朋友,你想跟她一起玩儿对

吧?你去跟她和解吧。Sam还是吭吭唧唧“我要妈妈跟我”,我说,

“不行,妈妈也跟朋友在一起,我离开了球场,朋友们就不能继续

打球了。现在我要回到我的朋友那里去,他们都在等我,我不能离

开他们。你去找你的朋友,解决你们的矛盾。”

我回去继续打球,Sam骑着车围着我们转了几圈,每次我都劝

他,“Sam离开球场,小心球砸到你身上。”Sam见我这里没什么

希望,就慢慢地骑向妮妮。到了她附近又掉转车头骑开,三番五次

之后,我也不看他了,专心打球。不知道从哪一分钟开始,这两个

小家伙又笑成了一团,丢掉的友谊找回来了!

偶尔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有些好奇,如果换了别人,她会不会

有这样的反应:

1。Sam不肯跟小朋友分享他的车,妈妈批评他,要求他把车让

给妮妮骑,Sam仍然拒绝,妈妈觉得有些丢脸:我的孩子怎么这么

小气!

2。Sam哭鼻子,妈妈也批评他:“别人骑你的车又怎么了?这

么点小事也哭鼻子?还像个男孩子样吗?”心里头也挺烦的:我的孩

子怎么这么窝囊!

3。Sam跟妮妮闹别扭了,妈妈带着Sam去求和,要求Sam必须

马上跟妮妮和好,甚至替Sam向妮妮道歉,拉着他们的手放到—起,

等等,总之是要参与和解救。如果Sam反抗或者干脆跑掉,妈妈觉

得脸上讪讪的,心里恨恨的:回家收拾他去!

4。事后跟朋友们讲起来,还免不了抱怨孩子几句:这孩子,

真不懂事!别人家的孩子都挺大方,偏他小气,还窝囊。你说说,

我该怎么纠正他这些个缺点?

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出版后,一些朋友和编辑向我

反映,有些妈妈在看了我的书后说,“小巫怎么把Sam夸得跟朵花

似的,好像他浑身上下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我听了还觉得奇怪:对啊!在我看来,Sam的确只有优点,没有

缺点啊!后来在育儿论坛上,经常看见“我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某

某缺点”一类的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妈妈们对自己的孩

子太苛求了!她们忘记了什么是“正常的孩子”,孜孜不倦地追求

“完美的孩子”,结果当然是竹篮子打水,不仅自己伤心失望,孩

子也惶恐不安、自卑沮丧。

先分析一下Sam和妮妮的这次事件:

1.Sam不肯跟妮妮分享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是不是缺点?不是。

这是四岁孩子的正常表现。悄悄在“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一文

里这样解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

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因为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

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她还说,每

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就如同家长也有比如钻戒之类的珍

宝一样。有人会强迫你把手上的钻戒摘下来让她戴一个星期吗?那

你也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

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

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也并非是需要

改正的“缺点”。

2。Sam的车被妮妮抢走了,他急得大哭,是缺点吗?也不是,

甚至这是他的进步。妮妮抢走了他的车,他本能的反应是推倒她、

抢回来,这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次他牢记妈妈的教诲,

修正了以前的不恰当行为,不肯使用武力,无奈之下,只有哭诉。

多么优秀的孩子!我应该表扬他才对啊!

3。Sam和妮妮闹别扭了,想和好却又犹疑畏缩不前,甚至想让

妈妈帮忙。这是缺点吗?当然不是。这也是正常的表现。孩子的社

交技巧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诸多类似的

“事件”与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我是否应该参与其中帮助Sam

呢?这要视他的年龄和“阅历”而定。如果在三岁之前,我会带着

他找到妮妮,协助他向小朋友表示友好。现在他四岁了,我如果再

跟着搅和,就不是帮助,而是阻碍他的成长了,下一次他还是不能

够独立解决这个矛盾,还是需要依赖家长。

从这一件具体的事例我们能够看出来,许多我们成年人看着不

合适的表现,其实是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正常行为,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临大敌。

这些行为需要“纠正”吗?我不使用这样严重的字眼。当你看

完这本书后,就会明白,孩子的有些行为是阶段性的,过—阵子就

自然消失了;有些行为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现,我们做父母的能够

理解并且包容。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或显著或隐蔽的动机,都是为了

达到某种目的:引起我们的关注、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感到自己的重

要性,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样行为是他成心“使坏”,是必

须严阵以待的“缺点”。具体行为具体对待,有些时候是我们成年

人的不当导致了他的—些反应。排除了各方 面的因素之后,还有

多少是他的真正“毛病”和“缺点”呢? 几乎没有。

所以我说——我的孩子没有缺点!①(这不是一个自大狂式的

口号,也不仅仅指我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而是说天下所有的孩子

都没有缺点,倡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保持这种态度。)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孩子是完美的。他还是会做错误的事情、出

现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的宽容、引导和训育。

可能不少家长心里头都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彬彬

有礼、落落大方、慷慨豪爽、人见人爱。小朋友要他的玩具,他痛

快地给予:“拿去玩儿吧!”和小朋友闹了矛盾,他爽快地赔礼道

歉、握手言欢、不存芥蒂。不要说天下很少见这样的“模范”儿童,

就是成年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吧?用这样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除了

让孩子感到自卑、让家长感到烦恼之外,还能达到什么建设性的目

的呢?再说,就是硬逼出这么个失去了童真的小君子来,惟一获得

满足的,不就是我们当父母的虚荣心吗?

所以,每当孩子表现“欠佳”时,我们最好做到:

首先,默念几声:我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孩子;什么

“毛病”都没有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行为,接纳他的特性;帮

助他、引导他、鼓励他,避免批评、斥责和强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顾全自己的面子,而做出

伤害孩子的言行。

一旦把孩子不被我们接受的行为看做是“缺点”,必须“纠正”,

我们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成了我们的“假想敌”。一

旦我们对这些“缺点”宣战,我们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都担心,如果我不“纠

正”孩子的这个“错误”,他会不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管教?

谁敢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那怎么得了?谁身上没缺点哪?说他没

缺点岂不怂恿他自高自大?他还怎么虚心、怎么进步呢?

其实这类担心来源于家长内心的一种恐惧,这个恐惧的根源在

于家长自己,而不是孩子的必然现实。

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而不是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向孩

子宣战呢?

父母内心的恐惧

在网上,一位母亲自称“一个伤心的妈妈”,向大家诉说她的

困惑。她给三岁的女儿总结了两项“缺点”:内向、胆小。具体事

例如下:

其一,某天晚上她带着女儿在饭馆吃饭,饭后要求女儿去收银

台交钱,女儿不愿意去,妈妈“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女儿就是

不肯。母女僵持了20多分钟,最终还是妈妈自己交了款。这件事

情让妈妈“很伤心”,因为她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得到

的结果却是女儿“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其二,只要上街,女儿就必须牵妈妈的手,少牵一会儿都不行。

给妈妈的感觉是“她非常没有安全感”。为了女儿,母亲辞职回家

做了全职妈妈。她说:“平时对她小心呵护的,就怕她没安全感。

我有一个朋友,对孩子远远没我有耐心,可她的孩子上街都自己甩

开腿跑,她还比我宝宝小1岁。”写到这里,这位母亲不由得悲叹:

“这么胆小的宝宝,我该怎么办啊?”

三岁的孩子不愿意独自去收银台交款是很正常的,成年人眼里

的小事—桩,在幼儿眼里却是天大的挑战。如果父母希望锻炼孩子

的独立能力,可以每次付款时领着孩子去收银台,先给孩子做示范,

再找机会鼓励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动交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

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独立完成一项任务。

三岁的孩子上街喜欢牵着妈妈的手也是很正常的,甚至值得表

扬,说明这个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三岁幼儿还不能够应对四

周繁杂的环境,必须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那个朋友的两岁幼儿

在街上乱跑,其实很危险。

由此看来,这位母亲的伤心显得有些小题大做。细细问一问,

原来是孩子的爸爸比较内向,这是妈妈对丈夫最大的不满意,爸爸

也不喜欢自己的内向性格,因此夫妻双方都急切期望女儿性子开朗

大方。谁知遗传基因并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家长本人的性格在

平时的言传身教当中必定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他们的女儿最终还

是像爸爸,内向、拘束、腼腆。妈妈不愿意接受丈夫的性格,转而

试图塑造女儿,甚至问“大人我改变不了,孩子我难道也得无条件

地包容吗?”

让我们想一想这个孩子的处境:妈妈对自己不满意,爸爸也对

自己不满意。不满意什么呢?自己从父亲身上承传的性格,是自己

无法改变的,起码在三岁这个年纪是没有能力改变的。孩子会有怎

样的感受?她会多么的自卑啊!每天生活在父母对自己不满的紧张

气氛和压迫感中,她还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吗?但愿她永远不知

道妈妈说过:“说实话,如果孩子长大后真的不是一个大方开朗的

孩子,我会失望,虽然我是那么的爱她。”这种不现实的期待和失

望足以摧毁一个孩子;这样说话的母亲,恐怕尚未掌握什么是真正

的爱。

不知从何时起,在某些父母眼中,内向变成了一种缺点。人本

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世界才丰富多彩,人际结构才稳定平和。

内向的人自有沉静、安稳、含蓄的优势;外向的人则可能由于浮躁、

张扬而遭受挫折。但是一些家长不能够辩证地看待性格差异,急着

把内向性格的弱势与外向性格的强势相比,害怕自己内向的孩子

“吃亏”。

这属于典型的父母内心中的恐惧在作怪。父母怎样枪弹不发地

俘虏孩子呢?答案在于父母的潜意识。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

丝·布朗说:“那些最隐蔽的、最私密的东西,具有最可怕的摧毁

力。父母潜意识的力量大大超过在一个家庭中显而易见的交流。”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潜意识里,都有一间贮藏室,里

边库存着我们最具威胁性的记忆、情绪和性格趋向,特别是那些我

们不愿意面对的、试图遗忘在脑后的、负面的东西。心理学大师荣

格将它们统称为我们的“阴影”。荣格认为,这些潜意识里的贮存

绝非毫无害处,更不会自动销声匿迹。我们也许能够把它们拒之意

识门外,但它们依然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阴影侵蚀着我

们自身和那些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内心中,两种冲动展开着一场

浴血奋战:把自己缺憾的感受曝露出来画上句号,或者继续否认、

继续抗拒。

想要治理自己的心理伤痕、驱除内心的阴影,我们必须把心中

积攒的“垃圾”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具备这样的勇气吗?就

像衣柜里边关了一只恶魔一样,看它—眼都会令人魂飞魄散。但是

我们把它关闭得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也就更加胆战心惊,

更加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触它。

作为家长,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内心恐惧,如

果你自己都不愿意碰一碰这些恐惧,你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小

人儿的直觉也许尚未发达到能够体会你到底害怕什么,但是他们能

够准确地察觉到你什么时候不高兴了、烦躁了,你的呼吸急促了,

你的脸色难看了。当你发怒和焦虑的时候,就是你深埋心底的恐惧

趁机在兴风作浪。

这些恐惧是些什么东西呢?

1。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的自身缺憾;

2. 家人(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们感到不满、厌烦却又无能为

力的缺点;

3。生活中的挫折经历给我们留下的屈辱和遗憾;

4。面对未知和未来所产生的焦虑和担忧。

这些内心阴影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

色。荣格说,“所有的潜意识都会得到投射。”我们会把内心的阴

影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就像把一个影像投射到一面屏幕上一样。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理想的屏幕,可以投射自己的阴影。孩

子无依无靠、无助无援,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就不会

提出抗议。即使他们有所质疑,父母也能一句话就给否决了。

把自己想抛弃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后,父母便开始向投射

出来的阴影宣战。他们对自己不满,却没有勇气面对;他们对配偶

不满、企图改变对方,但是没有成功;他们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却

无力反抗;于是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当做敌人,力求取得胜利。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受伤最严重的,恰恰是无辜的孩子,

而且这种伤痛往往伴随他们一辈子。

一位妈妈向大家请教,自己的女儿是不是太乖巧了?刚刚两岁

的小姑娘,从来不给妈妈找麻烦,从来不大哭大闹,对妈妈总是百

依百顺,爱读书唱歌、爱背诵诗词儿歌,没摔过跟头,“细心、敏

感、谨慎、自律”。看上去这样的孩子简直完美无缺,是多少人心

目中理想的孩子。奇怪的是,这位妈妈并不满足,反而十分担心:

“细想想女儿真的乖巧之极。不过,我又担心这孩子长大了太过于

墨守成规,没有创造力。我真的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乖女儿’该怎

样实施早教?”

这位妈妈的担心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孩子闹了我们不喜欢,到

处寻找怎样让孩子安静下来的法子,特别羡慕那些“听话、乖巧”

的孩子;然而终于出现了一个大家求之不得的乖宝宝,我们也不喜

欢,又担心孩子太乖。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呢?孩子到底怎

样做,才能令父母满意呢?

仔细听听这位妈妈的话,就能明白她担心的由来:“我和她爸

爸在外公外婆及爷爷奶奶眼里都是乖孩子。”怪不得呢!自己从小

到大受到的都是“乖孩子”教育、也不由自主地长成了“乖孩子”,

然而内心深处,她对自己和丈夫的这种“乖孩子性格”并不满意,

认为自己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当惯性使得这对父母把女儿也雕

刻成了自己的复制品时,他们开始觉得不安了,开始担心孩子长大

了也变成自己这个样子。这又是一例典型的父母将自己的内心恐惧

投射到孩子身上,说实在的,用“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来形容

一个两岁的孩子,是不是言过其实?不难看出她实际上是在形容谁。

还有—位自称“失败的妈妈”诉说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让她“愁

死了”,原因是孩子突然变得非常顽皮、固执,要做的事情必须做,

遭到拒绝就会大哭大闹。其实这是幼儿智力发育的里程碑,是这个

年龄段典型的正常的表现。但是这位妈妈面对女儿的自主、执拗、

反抗等正常行为惊惶失措,拼命压制,甚至动手打孩子。

为什么这么恐慌呢?答案还是在妈妈自己身上:“我不知道姐

妹们的孩子有无如此‘倔犟’的,是否我太没耐心了?说实语我和

她爸爸脾气也都有些倔,真担心她以后会发展到自虐。真是愁死我

了……”

在两岁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和丈夫的影子,给这位妈妈带来空

前的恐惧。自己无法克服、克制的性格特色,在孩子身上就更难施

以控制。“自虐”这个字眼令人触目惊心,却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

在:这对夫妻“倔”起来的时候会采取自虐手段,因此担心孩子也

顺着这条道路发展。如果她放松下来,给女儿自由成长的空间,孩

子绝没有理由去自虐;然而如果她就这么压制、更改孩子,长期的

压抑和束缚的确会通过自虐而得到宣泄(到那时,这位妈妈会认为

自己的不祥预感得到了证实……)

我的朋友,—对英国夫妇,育有—个健壮活泼的小男孩儿比尔。

平时我们两位母亲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儿。有一阵子,夫妻俩人都

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英国妈妈不免有些焦虑。邀请她跟我们一起

郊游,她说我们的车没有富余的可以放儿童座椅的地方,她担心孩

子的安全,就放弃了。有趣的是,她把这种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

上,比尔受了影响,也变得害怕坐车、害怕登高、害怕大幅度的运

动等等,而妈妈却告诉大家,这是孩子的心愿——“比尔不喜欢车

子走得快,—进出租车,他就主动告诉司机‘慢一点’。”在公园,

Sam邀请比尔—起坐开得飞快的矿山车,比尔懦弱地拒绝,妈妈就

跟着解释,“比尔不喜欢惊险的游戏。”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其

实是她自己不喜欢这些东西,比尔其实什么都喜欢。那个时期她的

心情欠佳,儿子是她快乐的源泉之—,她把儿子看得无比宝贝,也

就把他看管得非常严,生怕出任何意外。

一次在协和医院给医护人员中的妈妈们办早教讲座,散会后几

位妈妈来询问我关于母乳喂养的问题,她们几个问完问题坐在一起

聊天,只见等在最后的一位妈妈非常小声儿地问我关于她女儿性格

的问题。她说她和丈夫都是内向性格,在人面前从不多说话(是啊,

她在讲座过程中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举手提问,而是等到讲座结束后

悄悄地来问),结果她五岁的女儿也十分内向,比如在幼儿园课堂

上从不举手发言、出门在外也不叫人、熟人见了问她去哪儿她也不

理人家、家里来了人让她表演个节目她死活不肯,等等。这位妈妈

问我怎么办?我也压低嗓音轻轻地对她说,“现在这里就咱们六个

人,都是你熟悉的同事,你就给我们唱首歌吧!”

这位护士妈妈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说,“你自己都

办不到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办到呢?”

护士妈妈似乎明白了一点点,接着又问,“那出门在外,别人

跟她打招呼,她不理人家怎么办?”

我问她,“你给孩子示范应该怎样回答了吗?比如别人打招呼,

你也说‘你好!’别人问‘你们去哪儿啊?’你回答‘我们去逛商店。’

诸如此类的,有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呢?”

护士妈妈说,“我觉得她都五岁了,应该懂事了,不用我们多

嘴。”

我告诉她,“如果你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无论她多大了,

都不会无师自通,突然一天就明白了怎样和别人打交道。你不引导

她,只是要求她必须懂得礼貌、主动大方,不然就批评她,给她扣

一堆帽子,其实对她是不公正的。”

有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理智、

成熟的人能够冷静地接受现实、积极地寻找平衡,对人生不求全责

备。然而,一些家长却难以接受自己孩子的个性,总希望孩子完美

无缺。几乎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甚至把对

成年人的要求套在孩子身上,孩子当然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于

是父母就责备孩子。

事实上,那些看着孩子不顺眼的父母,往往对自己的评价就很

低。他们真正不能容忍的,还是自己(或者配偶)身上的“毛病”;

他们力图修正的,是自己某些不堪回首的经历;他们竭力要在孩子

身上弥补和实现的,是自己未竟的心愿。

徐浩渊博士说过,父母不能公开、坦然地赏识自己的孩子,其

实是因为他们不能坦然地欣赏自己。他们很令人怜惜。因为他们可

能永远没有机会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只能用孩子的成就给

自己一些慰藉。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我们希望的

认可表达,而是反过来,养育他们对自己的认可。

这一点,在一些全职妈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选择放弃

事业、回家专心育儿,这些妈妈总觉得心有不甘,感到自身的价值

没有得到体现,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内心怀有

很多恐惧: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家庭妇女”、“全职妈妈”的身

份,害怕与社会脱节、最终被社会遗忘;害怕由于经济不独立而遭

到丈夫的抛弃……她们拼命在孩子身上补偿这些恐惧带给她们的

不安:一方面,她们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不能离开妈妈独

立;另外一方面,她们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严格要求孩子达到超

常标准,这样她们可以炫耀自己的“成就”,在他人那里挣足面子。

其实,通过努力,父母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现状。但是改

变自己太痛苦了,人们本能地回避这一条路,而更希望在孩子身上

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还打着“严格要求、

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孩子是无辜的,也是无助的,他无法反抗父

母,只有折磨自己,以图取悦父母。不幸的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

也很难对孩子满意。孩子生活在批评、指责、自我否定之中,在父

母制定的难以企及的高标准面前,感到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

者,他还怎么能够成长呢?缺乏自信的父母,难以培养出具备自信

心的孩子。只有父母坚信自己是优秀的,才能教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最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呢?100%的、无条件的接纳。接

纳、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及他们自身成长发展的轨道,这是他们赖以

生存的精神食粮,是他们自信心和安全感的来源,是他们学习和成

长的动力,是奠定一生幸福的坚实地基。

人的性格会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而产生变化,经常有妈妈感叹

“成为母亲改变了我的一生!”更何况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孩子

的一次行为而过分担忧她的未来、甚至给她贴上性格标签,是不是

显得有些荒唐?

大部分幼儿的一些表现——扔东西、抢玩具、争执打闹、吵闹

推搡、淘气贪玩、认生害羞、执拗倔强、哭闹耍赖、反抗父母,等

等,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状态,只需父母宽厚的包容、耐心的引导,

孩子会慢慢懂得道理,并且在“错误”中成熟、成长。其实何止幼

儿,无论孩子多大了,无论他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常行为,都是他对

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只要我们耐心地接近孩子、倾听孩于,找出

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解决方案就在我们垂手可及之处。

但是,垂下手来、蹲下身来、静下心来,对很多父母来说却是

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如意表现如临大

敌、拼命纠正,担心“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得了……”甚至由于害

怕丢面子、被人当做无能失败的家长,而不惜牺牲孩子的自尊。这

就是父母内心的恐惧在作怪。我们最好先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这

种不安全感的来源,再审视所惧怕的后果是否就是孩子的必然现实

和事实真相。

下—次孩子的某些行为或特点让你不满意、担忧焦虑、下不来

台以致勃然大怒时,先别急着对孩子发泄,而是静下心来好好想一

想:

——你是对谁不满意呢?

——你为什么这么焦虑这么担心呢?

——当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却没有得到期望

中的收效,想一想这些期望是否现实?是孩子能够达到的要求吗?

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吗?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

——是孩子使你失望了还是你自己造成了失望?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答案就在你手中。

到底谁吃亏了

2004年7月底,我应邀参加在连云港举办的首届世界儿童联欢

节教育论坛,与会的另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在马路上,他看到一位外国孩子,手里拿着妈妈给自己买

的遥控航舰模型,看上一位中国孩子手里五颜六色的风筝,便提出

要跟这个中国孩子交换手中的玩具。航舰模型比较贵,大概值几百

块钱,风筝则比较便宜,也就十几块钱。当时在场围观的中国人都

怂恿中国孩子“跟他换!跟他换!你多赚啊!”本来中国孩子并不情

愿脱手风筝,因为他觉得对方的航舰比自己的风筝小,但是架不住

大家的热情相劝,莫名其妙地就换过来了。那个外国孩子的妈妈看

着这一切,并没有参与进来,中国孩子的妈妈也没说什么。外国孩

子和中国孩子都非常满意地走开了,只剩下围观者津津有味地议论

着“外国人真傻,真好骗”云云。

的确,在成年人眼里,那个外国孩子太“吃亏”了。但是在他

自己眼里呢?无论是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恐怕都没有“吃亏”

或者“占便宜”这样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满足这样

一个简单的愿望:得到自己向往的玩具。他们顶多看一下大小和多

少,却不会比较高低贵贱。其实再小一些的孩子,比如三四岁以前

的幼儿,连大小、多少、先后这样的比较都不大会进行,他们根本

没有这种成年人的竞争意识。

在孩子社会交往的场合里,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小朋友甲手里

的玩具被小朋友乙抢走了,甲愣了愣,也没反应,又拿起另外一个

玩具玩儿起来。小朋友丙看上了小朋友丁手中的玩具,走上前要拿,

丁不干,推了丙一把,丙坐在地上咧咧嘴要哭,爬起来也没有还手,

委屈了几秒钟也就过去了。天下一片太平……

但是,甲和内的父母却在一边坐不住了。

甲的妈妈比较有涵养,事后跑到网上征求大家意见——“我平

时教育孩子要团结小朋友,有什么事都要好好说,不要抢不要打,

难道我教育错了?他怎么表现得这么怯懦?如果不教会他还击,他是

不是学不会保护自己?长大了是不是容易受欺负?”

丙的妈妈没有这么内敛,而是找到丁的家长告状:“管管你们

家孩子吧!他欺负我们家孩子!”如果对方不是卑躬屈膝地道歉赔笑

脸,这场孩子之间的小小过节就很有可能演化成家长之间的巨大冲

突。

接着丙的妈妈转身再对丙劈头盖脸一通训斥:“你怎么这么窝

囊?人家打了你,你连哭都不敢哭!你怎么不打回去?真是废物!告诉

你啊,下回别人怎么打你,你就怎么打他!”刚才挨了推没哭出来

的丙,这时号啕大哭,闹得妈妈更加生气:“哭什么你?不许哭!

你就知道跟我这儿哭!早你干吗去了?”如果有人提醒丙的妈妈孩子

挨打是因为抢别人的玩具,她会愤愤不平地回答,“那就该挨打吗?

再说了,这么小的孩子连玩具都不敢抢,将来他还怎么竞争得过人

家!”

好,那么我们先按照这两个家长的思路来办,鼓励孩子以血还

血、以牙还牙,别人抢我的玩具,我抢回来!别人打我,我伸手打

回去!孩子们都这么剑拔弩张、龇牙咧嘴地“捍卫”自己,游乐场

上会是什么气氛?一片血腥,一片哭声,一团糟。孩子们还怎样学

会和小朋友和平共处呢?在这种戒备、紧张、进攻的心态中长大的

人,还怎么能够平等待人、与人共事呢?

丙的妈妈痛斥了他,会把他变得强大起来吗?事实是,非但不

会增强他的进攻意识,反而会适得其反,把孩子变成一个真正的“窝

囊废”:孩子当时受伤的情绪没有得到抚慰,反而遭到更加猛烈的

抨击,他的自信没有了,他的自尊丢掉了,他不知所措,惊慌恐惧,

今后有了委屈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不敢跟妈妈倾诉,免得又遭一

顿斥骂,但是又的确提不起精神来,就那么委顿着,变得越来越退

缩、胆怯。

换—种解决方法呢?一方面,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成熟,很多

时候他们直接使用行动来表达自己,我们其实可以帮助他们使用语

言来表达:“请你不要抢我的玩具!”“别打我!”“等我玩儿完了

再给你好吗?”“来,咱们一起玩儿吧。”等等。另外一方面,如

果孩子在遇到我们成年人眼中的“委屈”时,并没有表现出难过来,

我们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替他“记仇”甚至“报仇”。儿童的社交

能力是在不断的接触和冲突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他们大脑中主管

社交能力的边缘系统需要直接的体验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我们干

涉、教导、管理他们,看上去似乎是在帮助或者保护他们,其实是

在阻碍他们的成长。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进行直接的交往,试探、

摸索、总结出经验、规律和准则来,这样才有助于他们的信心和能

力的开发。

不过,说到底,是谁感觉“吃亏”了、“挨欺负”了、受了“窝

囊气”呢?到底是谁“输不起”呢?

在当今变化巨大、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一些家长承担了很多压

力,他们无意间把自己的竞争心态投射到孩子身上,把自己感受到

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在外的交往特别敏感,斤斤计较,

总感到别人要占自己孩子的便宜、感到自己的孩子容易受欺负。自

己对人生的感觉比较失败,就一心想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来;自己经

常受欺负,可不能让孩子也步了咱的后尘!即使那些在竞争中脱颖

而出、取得成就的家长,也很注重孩子在社交中的得失,希望孩子

秉承自己的闯劲儿,从小就处于强势。父母本身的竞争、取胜、反

抗的情绪都在担忧、焦虑孩子“吃亏”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

宣泄。

某家育儿杂志社曾经举办过—场宝宝爬行大奖赛,参赛的宝宝

们基本未满周岁,根本没有任何竞赛意识。那一天,比赛的不是宝

宝,而是家长。每当哨声响起,家长们一拥而上,推着自己的宝宝

向前、向前、再向前。一个婴儿半途摔倒了、磕疼了,大哭起来,

他的母亲面无愧色继续推孩子前行。更有甚者,在练习区,编辑们

看到一位已经会走路的孩子,被奶奶逼着练爬。老太太把孙子放在

练习垫的一角,自己走到对角线的另外一头,手中拿着一块吃食,

咬—口,向孙子招手,“过来过来!”孙子爬过来,奶奶奖赏一口

嘴里的吃食。而后换—个方向,继续这种马戏团训练动物的招数。

主编看不下去了,上前劝阻老人别这样,老太太执拗地不听劝,一

意孤行。事后主编对我感叹:“我们再也不举办这样的竞赛了!这

不是摧残孩子吗?”

那天的竞赛结果,让—位爸爸极其不满,他认定自己的孩子是

第一名,就跟杂志社的经理大吵大闹,甚至要动手打人。原本应该

充满欢乐、幽默、和谐的婴儿活动,倏然间演变成了严重的裁判事

件。这反映了什么呢?只能说明这位爸爸的心态实在太不正常了!

为什么把孩子生命初始的这么一场可以说毫无意义的竞赛看得这

么重呢?

徐浩渊博士忠告父母们:先调整好你自己。假如父母在竞争面

前不是手足无措的话,你的孩子将来就不会手足无措。

的确,如果父母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竞争和压抑等

等,就不会斤斤计较孩子在社交中难以避免的冲突。孩子看到父母

从容不迫的处世态度,也自然学会了坦然面对冲突、拒绝和挫折。

父母越紧张、包办、过度保护孩子的社交活动,孩子越懦弱、胆小、

依赖性越强。

讲两件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真实情景:

2005年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去新西兰度假,一天下午,我和婆

婆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一座名为Lollipop(棒棒糖)的大型儿童娱乐

城,让孩子们尽情在里边玩耍,我们坐在给家长设置的咖啡厅里喝

茶聊天看杂志。中间我去查看女儿的情况,发现Sam已经跟另外一

个年纪相仿的小男孩玩儿得热火朝天,两个人在海洋球池里蹦来蹦

去,又拿起球来到处扔。突然间,那个小男孩把—只球使劲儿扔到

Sam脸上。

度假结束后,回京途中,在香港转机。香港机场设有儿童游乐

区,我让两个孩子在里边玩儿,我坐在外边的椅子上。不满两岁的

Miranda走到一只转盘前,伸手转动着。突然间,一个和她差不多

大的小男孩儿飞奔过去,一把推开她,自顾自地玩儿起转盘来……

这里请读者们做三道题:

1。如果挨“欺负”的是你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举

动?

2。如果你的孩子处在我这两个孩子的地位,他/她会有什么样

的反应和举动?

3。如果你比较熟悉小巫的育儿方式,你认为她和孩子会各有

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

(答案请见“训育四原则”一章中,“忠于真相”一段)

慈祥的虐待

冬季的一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一位母亲冒着刺骨的北风

骑车数里来到一所大学校园的女生宿舍,找到正在这里上学的女

儿。打开宿舍门,女儿见是母亲,感到十分惊讶,问她有什么事,

母亲说给孩子送羽绒服。

女儿感到啼笑皆非,告诉妈妈自己不需要。“我这里有足够的

保暖衣服。这么冷的天,我们都在宿舍里念书,不会出去的。再说,

您顶着风给我送衣服,就不怕自己生病啊?”

母亲则十分恼怒,“我这不是怕你冷吗?怕你不知道多穿点儿。

怎么了,我关心你不对吗?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怎么这个态度?”

母亲扔下衣服忿忿然地走掉了。女儿追出来叫她进屋坐—会

儿,她好像没听见。

母亲感到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很伟大,她是如此地心疼女儿,

顶着寒风送去冬衣,简直是个英雄!一路上,她都在想象女儿看见

自己时会是多么的感激涕零。然而女儿却让她失望了,非但不领情,

反而将她拱手相奉的温暖拒之门外。当着女儿同学的面,她真是下

不来台,不禁恼羞成怒。

女儿也感到很委屈:我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妈

妈却还拿我当小孩子。这么多同学的妈妈都没有来,偏偏她来了,

小题大做。她总是命令我无条件地接受她的关怀,也不看我到底需

要不需要。只要提一点意见,她就责怪我,让我对她感到负疚。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是觉得这个女儿不懂事?还是觉

得这个妈妈有点儿过分?

再看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在幼儿园门口,一位母亲紧紧地拥抱着孩子,使劲儿地亲着孩

子的脸。孩子一边用力挣脱母亲的怀抱,一边抱怨着,“妈妈,你

弄疼我了。”母亲略有些委屈地争辩道,“没有啊,宝贝儿,妈妈

爱你啊!”

这个孩子呢?你是不是觉得属于那种典型的小孩于不懂事、不

领情?

这两位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吗?肯定特别爱,她们热烈地释放着

澎湃在自己内心的激情,陶醉于母爱的欢乐之中。然而,从客观的

角度看,她们仅仅照顾到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孩子的体验。第

—位母亲将母爱视作圣餐,无论何时赏赐,女儿都应该谦恭地接受,

否则就是亵渎神明;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怎样发泄都可以,

却毫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第二位母亲否认她弄疼了孩子,她反驳孩

子的话、否定孩子的感受。这两位母亲都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当其

冲的位置——维护自己的理想形象:“我是一个好母亲,我爱我的

孩子,我永远也不会伤害他/她。”

在常人心目中,只有打骂孩子才算作伤害,虐待孩子的家长受

到大家异口同声的谴责。新时代的新父母都下定决心,好好爱护孩

子,绝对不实施暴力。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事实上,爱的方式不

得当,也会让孩子疼痛,也能够导致伤害。而且,这种以“爱”的

名义所产生的心理伤害,绝对不亚于暴力行为留下的重创。

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将这种“爱”称作对孩子实

施“慈祥的虐待”。

2004年,著名教育家李跃儿在北京举办了儿童之家,她从银川

带来一批孩子跟着她生活,进行人格修复。其中有一个四岁的男孩

晨晨,过生日那天,收到了妈妈寄来的礼物和一封信。晨晨从礼物

中挑出信来,兴奋地要求李老师给他念。李跃儿打开信,哇!满满

两页的水印蓝花信笺,大家都很好奇,听着李老师充满感情地念起

来——

亲爱的晨晨,你在北京,妈妈在银川,母子不能团聚,妈妈好

想你啊!妈妈总是想起你小时候的样子,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静静

地听妈妈讲故事;想起那时妈妈骑车带着你去幼儿园,你坐在后座

上,那么乖巧,那么可爱;想起晚上临睡前,你聚精会神地听妈妈

讲故事,睁着明亮的大眼睛,那么动人,那么……妈妈也想起你有

时候不听话,让妈妈生气,妈妈踢过你的屁股。妈妈感到非常内疚,

好后悔啊!妈妈决心从今后好好学习,尽力理解你,再也不对你凶

了……妈妈真希望我们能够早一天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是李跃儿至今还能复述出来的一部分,“总之整封信充满煽

情的词儿,”李跃儿告诉我。

读完第一遍后,晨晨要求老师再读一遍,然后把信放进裤兜里,

走开。第二天清晨5点钟,晨晨爬起床来,呆呆地坐着,不吃饭,

不睡觉,也不玩儿,精神恍惚。“五—”长假,很多家长来北京看

望孩子。大多数家长都跟孩子疯玩疯闹,只有晨晨的妈妈靠墙坐着,

把孩子搂在怀里,一遍一遍地抚摸孩子的头和肩膀;而晨晨则像一

只小乖猫一样,趴在妈妈怀里。晨晨妈妈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情调里

边,被自己的温情感动着,却丝毫没有觉察到,孩子已经被这种毫

无节制的情感抒发深深地伤害了。

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批孤儿进行了追

踪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儿童早年离开父母,生活在一个紧

密的团队当中,能够跟其他的同龄人建立牢固的友谊,他们真诚地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种友情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失

去父母关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使得孩子依然能够同他人形成

亲密的情感联络。

晨晨离开父母来到北京,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建立了亲密的团队

友情,人也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走上健康的修复道路。然而,妈妈

的一封信,把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破坏殆尽。看完信后,晨晨的

心就离开了群体氛围,飞向妈妈身边,渴望妈妈把自己搂在怀里。

晨晨从此离群索居,得不到团队的支持,这让他非常地伤心难受。

吸取了这次教训,李跃儿要求家长在给孩子写信打电话时,一

律禁止说煽情的词、思念的话。

李跃儿刚来北京创业时,丈夫和儿子留在了银川,半年后才陆

续来京团聚。那时,李跃儿给远在银川的儿子写信,绘声绘色地描

述她在卫生间遇见一只耗子、同事中惟一的男性吓得飞逃到门口不

敢抓,她自己则壮着胆子举着长棒子冲进去、最终也吓得落荒而逃,

还是别人帮她把耗子捉走,老师们都恶心得要吐,这样一场令人捧

腹的喜剧。“这么写信,给孩子一种快乐、好玩儿的氛围,他想象

妈妈很开心。”李跃儿说, “其实我也担忧孩子的生活,想到他

的衣食起居只有保姆在照顾,就感到揪心。但是我不能表露出来,

给孩子增添忧愁。我必须转化这种情绪,表现得朝气蓬勃、阳光灿

烂,让孩子也充满勇气和信心。”

“很多人因为从小到大没有安全感,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感

情,一定要表露出来自己的深情。”李跃儿接着评论道,“我看到

好多家长们,在跟孩子道别时,流着眼泪,盯着孩子的眼睛,生怕

孩子不知道妈妈有多伤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替孩子考虑,想一想

孩子需要什么呢?”

都是为了谁好?

慈祥的虐待经常披着这样一件漂亮的外衣:都是为了你好!

五岁的男孩钭钭,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他,白天

他在小区的幼儿园里度过,下午保姆来接他回家。每次他提出来要

在园子里玩儿一会儿,都会遭到保姆的拒绝,理由是妈妈不允许。

妈妈给保姆规定,钭钭从幼儿园出来一定要马上回家,不能在小区

里边玩耍,因为妈妈不放心,怕钭钭吹着风,怕钭钭被车撞倒,怕

钭钭跟别的小朋友打架,怕钭钭接触到脏东西感染上病菌……保姆

当然也乐得省事儿,每天下午四点半给钭钭吃晚饭,临睡前喂点水

果,然后钭钭一直饿到第二天早晨八点左右吃早饭。就这样,妈妈

“爱”儿心切,又舍不得花时间陪孩子,干脆命令保姆把钭钭放在

温室里严加看管保护,她好放心地追求自己的事业,每天很晚才回

家。钭钭呢,被娇宠得弱不禁风,对很多东西过敏,动不动就生病。

每当保姆拒绝钭钭的任何要求,钭钭提出抗议时,保姆就会告诉他,

“妈妈不让你这么玩儿,都是为了你好!”

22岁的女大学生甜甜,平时住在学校里,周末回家。只要在家

里,生活起居的一切都被父母包办了,尤其是父亲,简直不让甜甜

动一根手指头。晚上临睡,爸爸三番五次地追问甜甜第二天几点起

床,要不要来叫,无论甜甜强调多少次有闹钟,自己能起床,不用

爸爸操心,父亲依然很决断地宣告“明天爸爸叫你!”早晨甜甜上

好闹钟起床后,要去厨房预备早饭,爸爸看见了,肯定会热切地呼

唤女儿“你别弄了!爸爸来给你弄!别烫着手!”甚至有时他还没起

床,只要看见女儿向厨房走去,肯定马上钻出被窝,阻拦女儿,执

意一切替女儿安排好。说得严重一点,也就是他没法子替女儿上厕

所,不然他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代劳。无论甜甜如何抗议、妻子如

何劝阻,父亲都会振振有词:“这还不全都是为了你好!”

“都是为了你好!”

这恐怕是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听到自己的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

话;同时也是自己在做了父母之后,对孩子最经常使用的一句话。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端着碗在身后追着喂:“为了你的营养,

为了你的身体好!”

孩子爱玩儿水,身上弄湿了,家长坚决制止:“怕你感冒,为

了你的健康好!”

家长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每天陪着

孩子东奔西跑上课练习考证:“为了你的将来着想,为了你的前途

好!”

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家长马上站出来制止:“别看那种书/

不能跟那种人交朋友!你会学坏的!这可是为了你好!”

孩子喜欢文学,家长却禁止他看小说:“不许学文学艺,应该

学理学商学医,这才是正道!都是为了你的将来好!”

孩子恋爱了,家长对其钟情的对象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个对

象不行,跟他/她吹了,我们给你介绍更好的。别伤心别生气,我

们都是为了你好!”

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会参与、指挥、压制、干涉:“听我

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每个家长都应该坐下来,扪心自问: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所

做的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茱迪丝·布朗说,“父母自欺欺人的通病就是,他们为孩子做

的一切,无论如何满足了他们自己,却说成是为了孩子。这种说法

表面有理,其实荒谬。我们下定决心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那一刻,

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在这个旗号下,父母不仅参与孩子的所有的行为,强迫孩子接

受父母的选择,甚至指导孩子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

委屈了不许哭!失望了不许生气!高兴了不许叫唤!对父母之情要感

激感动、感恩戴德……

在徐浩渊博士主持的心育心网站心理论坛里,一位前来求助的

朋友这样分析自己跟母亲的关系:

我想,我在跟我妈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称为“围着她转”

也好,“顺从”她的意志也好,我的这样的行为,都是我妈对我的

要求,就好像我妈早早就给我画了个框框——这个框框就是我应该

做到的。而我也在这么多年里,努力按照这个框框去做,并且慢慢

认为,我就是这样的,就应该去向这个框框的方向努力。但是,我

内心里是不愿这样的,如果没有我妈对我的这些要求,我肯定不会

按这个框框行事。所以,抛开这个框框,我内心的愿望,才是我的

“自我”。

如果把这个“框框”引申为人们努力扮演的社会角色,那么,

当这个人的“自我”和这个“框框”差不多的时候,这个人应该没

太多烦恼;反之,这个人就会痛苦!

所以,首先,应该知道“自我”是什么样的, “自我”和“框

框”的差异是什么?当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为什么要按照”框框”

去做?不按“框框”去做,又会怎样呢?“框框”是必须的吗?

又回到我和我妈的问题上,如果我继续按照“框框”去做,我

自己痛苦不说,我妈会认为,我就该是这个框框的样子,并且,这

个框框她还打造得不够完美。如果我试图突破这个“框框”呢,我

妈可能根本接受不了我的样子,但是她也得接受啊。如果她最终接

受了,那大家就都幸福了;如果她就是不能接受,她也许会采取更

加极端的行动,那,有点残酷地想——这不是我的责任,我没有伤

害她,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因为关心孩子,又想到育儿问题上。我们做父母的,要想孩子

将来幸福,应该努力支持孩子“自我”的成长和完善,而不是简单

地设定一个“框框”,要求孩子达到父母预想的样子。孩子打针的

时候,怕疼、哭,父母就在旁边说:要勇敢,不哭!这就是在设定

“框框”,而不是在帮助孩子建构“自我”和开发成长能力。《夏

山学校》里尼尔提到,他不赞成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从小遵从严格的

道德、礼节,也许那些家长的行为就是在设定这样的“框框”。

这个“框框”的比喻实在太恰当了!的确,父母把孩子镶在自

己精心制作的镜框里,玻璃上反射的都是父母的影子。由于长期必

须按照父母的指令亦步亦趋,孩子逐渐远离真实世界、远离真实自

我,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什么,他们埋没自己的感受,迎合

父母的需求。每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父母就不高

兴,甚至厌弃孩子,在他们眼里,不听话的孩子就是问题孩子。

我们说这种伤害是无意的,因为大多数父母都竭尽全力给孩子

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热切地希望孩子一帆风顺、出人头地。他们

没有意识到,这种热切恰恰反映出他们内心隐藏的愿望和需求,他

们自己没有勇气正视这些需求,而是躲匿在一副面具之后,指挥孩

子满足自己的幻想。他们的热切是真诚的,而孩子的自信、能力和

成长,就不知不觉地毁灭在这种真诚的热切中。

茱迪丝·布朗在《都是为了你好》一书中指出,在家庭中,父

母有着强大的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往往被高尚的托词乔装遮掩,暗

中扭曲孩子的生活。

“都是为了你好”就是最常用来遮掩父母内心需求的高尚托词

之一。

“都是为了你好!”凡是这样说话的父母,都持有一种自以为

是的态度,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子,把自己当做孩子生活的总指

挥:“听我的,我知道什么是对你最有益的选择!”

“都是为了你好!”潜台词就是,“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你

没有能力进行判断和选择,你的选择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我也

绝对不能给予你任何选择的自由!”每天接收着这种信息的孩子,

不可避免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连最基本的生活细节

都无法料理,还怎样能够建立自信心呢?

“都是为了你好!”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霸道?这么一说,哪个孩

子还敢表达自己?“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居然不领情?”

这句话传递给孩子的另外一个致命信息就是:“我的意见就是法令!

我才不要听你的意见!你按照我的指令去做就是了,没什么好抱怨

的!”

这种武断,不仅仅表现在压制孩子的不同观点方面,甚至也表

现在不允许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心和善意方面。前边提到的那位朋

友在心理论坛上讲述了她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那时我也许10岁吧。有一天下午,我午睡醒来,我妈拿出一

点儿好吃的东西给我吃。很少的一点点,也只有那么一点点。我当

然喜欢吃,但是我想,我妈也喜欢吃那个东西,我想让我妈吃。我

妈不肯吃,一定要我吃。而我也是真的想让给我妈吃,所以,我也

坚持着。吃的东西从我妈手里推到我的手里,又从我的手里推到我

妈手里。我想,我再坚持一下,我妈就会吃的。大概我妈也是这样

想的吧,反正就这样推来推去的,可能推了有一两个小时吧,终于

我坚持不住了。我至今记得我当时的感受,我是含着泪,含着屈辱

吃下的。那天,那个东西一点都不好吃。

毫无疑问,这位朋友的妈妈是爱她的,爱的方式就是把孩子不

想要但她认为对孩子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孩子迫于母亲的强势,

不得不接受。这位朋友分析自已时说到,正是这种不由分说的“爱”,

使得她成年后有了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品质,比如既不会表达愤

怒、也不怎么会表达爱。她发现自己经常压抑愤怒和感情,习惯于

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很少、也几乎不敢和妈妈做直接的交流,

按照心理辅导员的分析,这是因为在交流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出现

了妈妈勃然大怒的形象。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母亲对女儿实施了

精神控制,或者说是精神奴役。由于母亲不接受女儿跟她是完全分

离的个体,女儿只是母亲表达自己的一个载体,母亲通过女儿对自

己的百依百顺获得安全感,那么女儿的正常发育就被牺牲掉了。甚

至成年之后,母亲依然对女儿采取“暴政”手段,强求女儿乃至外

孙女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全家人都生活在一种如履薄冰、胆战心

惊当中。“伴君如伴虎”。

我在新西兰的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聋哑夫妇,

在怀孕期间天天祈祷,让他们的孩子天生失聪,后来果真如愿以偿。

他们对记者说,这个愿望不是出于自私,而是为了孩子着想,为了

他好。他们认为,聋哑的世界非常美丽非常安宁,因此也希望孩子

享受到这份独特的美;他们还认为,正常听力的孩子会因为有了聋

哑父母而自卑,而如果孩子跟父母拥有同样的缺陷,就能避免受歧

视;还有很多聋哑夫妇利用自己正常的孩子与外界沟通,他们不愿

意把孩子当成翻译工具,云云。

看完这个故事,我可怜那个孩子、怨恨那对父母:如此自私自

利的人,居然堂而皇之地标榜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不能享受正

常人的生活,就要剥夺孩子享受正常生活的权利,还给出一大堆冠

冕堂皇的理由来。假如他们的孩子天生听力正常,在生活上、事业

上,会享受无数更多的方便和机会。哪个跛脚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

生下来是瘸子?聋哑世界再美丽,难抵正常世界更加完整的生活。

我们虽然不歧视聋哑人,但也不能否认,聋哑毕竟是残障!

父母对自身及其行为的动机缺乏认识,导致灾难性后果。和一

个蒙着眼睛的人亲密相处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孩子们都熟知这一

点。(《都是为了你好》)其实我们不少人就有过这样的童年经历:

我们必须弃绝自己的现实和感受、认同父母的幻想或者错觉,否则

就是不受欢迎的捣蛋鬼、不被接纳的浪子、不肖子孙不孝儿,就要

背着很多罪名,内心填满愧疚感。

同时我们也感到压抑、愤怒和怨恨,却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这种负面的情绪在心中积压良久,却又无法发泄出来。因为只要哪

怕流露出来一丁点儿这种情绪,父母会比我们更生气、更伤心:“我

们为你操劳了这么多,你还有什么不满意?你怎么这么不知恩!”于

是我们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甚至幻想着,也许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

母,我只是一个被放逐的外星人(太子、仙女),在人间经受考验,

总有一天我会被解救出去,但是在这之前我要好好表现,通过考核。

孩子的内心世界被压抑久了,就会出现“神游”这种心理异常现象。

① (我在童年时期曾经是一个重度神游者,我坚信自己来自另外一

个星球,设计了完整的外星世界,甚至画出来我的“同乡”穿什么

样的衣服——很帅的,跟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StarTrek(星舰迷航

记)里的制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为什么我到了美国之后很快

迷上了StafFrek。在“我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和蔼可亲,都

无条件地爱着我,尊重我的一切。)

孩子也会逐渐发现,满足父母的幻想或者错觉,就像是水中捞

月,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无法冲破父母自身利益的重重

关卡,把握真正的现实;他们逐渐地丧失了自我,因为表达自己的

真实感觉会对父母的幻想造成威胁。最终结果,孩子得到的是失落,

父母得到的是失望。但是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加惨重,因为只有父母

是正直、诚实和完整的,孩子才能够是健全的。

我们这些父母应该扪心自问:我具备这样的勇气,敢于坦诚地

面对自己、坦然地面对现实吗?

当我们本能地对孩子呼喊“都是为了你好”之前,最好仔细想

一想: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谁好呢?

谁是成功妈妈

2004年中,一家外国亲子机构在北京开办的中心举行了一场促

销活动,朋友给了我一份请帖,我和阿姨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报名

后,主办人让我们把孩子留给老师,请我们到另外一间屋子去参加

讲座。两个孩子都不肯跟着陌生的老师走,我就带着儿子去听讲,

让阿姨照看女儿。

主办人请来了三位教育“专家”,这三位之所以有资格来给我

们上课,是因为她们都是“成功妈妈”,而她们之所以被称誉为“成

功妈妈”,是因为她们的孩子或者考上了重点大学,或者出国留学

了。

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大妈指着旁边另一位大妈豪爽地谦逊着:

“要说成功,我们这位老姐姐可比我更成功!我的孩子只不过考上

了重点大学,她的孩子可是到英国留学去啦!非但留学,而且还让

英国人看上了,找到了一个工作!中国人让英国人瞧得起,多不容

易!那工作不给他们英国本土人,倒给咱们中国人,多给咱争气!”

我一听就懵了,半天没缓过神儿来,还以为见到了《四世同堂》

丁约翰的后代。就在我愣神的这当儿,这位大妈滔滔不绝地介绍起

经验来:如何大度地“允许”孩子犯错误、不强迫孩子写作业、即

使仅仅考了96分也不批评孩子、让孩子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云

云。

我正跟自己嘀咕着要不要说点什么,旁边一位妈妈比我更急性

子,打断了大妈的发言,说,“您能不能少介绍点儿孩子写作业的

经验,多讲讲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您是怎么教育他的?我们的孩子都

小,您说的那些经验我们暂时用不着。”

大妈有点窘迫,“哎哟,那时候的事儿,我都不记得了。”

看着四周的听讲者纷纷同意那位妈妈的提议,我也顺便插了一

句嘴:“我得了一种印象,好像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就是上大学

或者出国留学,好像只要学习好,就是一切。这恐怕不太恰当吧?”

大家表示赞同,于是那位孩子出国留学的母亲接下来重点讲了

讲她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立能力。

我又在一边开小差,心里说,按照你们的理念,我的母亲最符

合“成功妈妈”的标准了:我考上了名牌大学、出国留学获得硕士

学位、24岁出任一所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我的前任在42

岁才坐上这个位置)、28岁担任美国一所医科大学的教务长、曾经

在全美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日“20/20”中接受美国最著名的记者

Barbara Walters采访……多牛啊!不过,如果我妈还活着、如果

有人请她去给别人讲课,传授如何培养出这么“成功”的女儿来,

我会誓死反对的!

为什么?因为像这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我妈妈在她不

明白道理的情况下,以“爱”的名义,给我留下了终生难愈的心理

创伤。“慈祥的虐待”一章开头的那位风雪送冬衣的母亲,就是我

妈妈。熟悉这类母亲的读者,都能想象出我们家老太太还会有什么

样的壮烈举动。

12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因为我不肯答应妈妈一件什么事

情,她冲上来狠狠地给了我两个耳光,当时我感到有一种液体流进

我的脖子里,爸爸在一旁显得非常紧张,急切地拉着我给我的脸抹

药,我这才发现左脸颊上破了两个大口子,后来留下非常明显的两

道伤疤。事后只要提起这件事情,我妈妈就会矢口否认这是她打破

的,一口咬定是我自己抓破的。我知道,她虽然感到内疚,却没有

力量面对。从她童年的经历来看,她心里有很深重的伤痕,所以采

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亲人,因为一旦她流露出真情,所有的

伤痛就会一拥而至,她的精神就会崩溃。按照世俗的眼光,我妈妈

也是一名成功者: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专业领域里的拔尖人物,曾

经应邀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但是她一辈子抑郁寡欢,最后患癌症离

世。

就这样,伤痕累累的母亲,继续在女儿身上制造伤痕。身体上

的伤痛滞留的时间很短,随着时间的流逝,伤疤也渐渐淡化,心灵

上的伤痛却经久不息。那些伤痛,使得我在前30年的人生中,经

常感到生不如死。一直到30岁,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是自杀,我最

钟情的作家是卡夫卡,我最常见的情绪是抑郁。从小到大,我一直

坚信自己活不到30岁,坚信在看到30岁的曙光之前,不是因病早

逝,就是自尽身亡。

30岁生日,我只身从纽约飞到伦敦,冒着蒙蒙细雨在莱斯特广

场排队买当晚的话剧票。人群中,我结识了一位美国人,他也来自

新泽西,跟我算是半个老乡。看完话剧,他请我吃晚饭。我兴高采

烈地告诉他,今天是我30岁生日,一定是上帝翻错了档案,居然

让我活到了30岁,简直出乎我的意料;那么从今天开始,我要善

待自己,好好活着。从伦敦坐火车北上约克郡,突然发现英国的草

是这么鲜翠欲滴。回到美国后我一直跟那位朋友保持联络,一次探

访他家的时候,这位朋友告诉我,那天晚上他回到旅馆后,担忧得

几乎一夜未合眼,想不明白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今回头看看过去的日子,恍惚间离精神崩溃仅仅一步之遥。

那些所谓的成绩啦、成就啦,从来没有让我快乐过。的确,如果一

个人内心的快乐源泉被父母堵死了,无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积

累了多少财富,他仍然不能够感到幸福,他还是会活得很悲惨。

我一直以为,我和妈妈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个人的经历,殊

不知,随着阅历的加深,随着和朋友交往的深入,我发现这其实是

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就拿我们这些在国内名牌大学上过学、又出国

留过学的朋友们来说吧,这些人按照普遍的意义来看是当之无愧的

成功者,然而他们的“风光”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真实的故事呢?

我在美国一所大学做研究生院副院长时,曾经招收过—位名叫

吴杰的中国留学生。因为这所大学的亚洲人非常少,我们几名分别

从中国内地、台湾以及日本来的人建立了友谊,业余时间经常在一

起。吴杰是我们聚会的积极分子,往往是他打电话把大家叫到一处,

要么出去玩儿,要么在谁家喝酒聊天儿。吴杰喝多了话也多,渐渐

地,我们了解到他的身世。

吴杰出身于江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镇,是家中的独子,童年

的生活非常清贫。母亲来自农村,少年失去双亲,独自抚养弟妹成

人,到了“大龄”才勉强嫁给吴杰父亲,—名退役军人。母亲能干

泼辣、刚毅倔强,经常跟父亲吵架,最后父亲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没有了丈夫,吴杰的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儿子的抚养上。她

既要当临时工挣钱,又要操持家务,起早贪黑,把一切都侍弄得井

井有条,从来不让吴杰参与任何家务事。儿子的手生来就是翻书执

笔的,“你要好好念书,考上大学,给妈争口气!”这是吴杰的家

训。妈妈不识字,但是每天都监督着吴杰写作业,写不完不能出去

玩儿,不能吃饭睡觉。

吴杰的表现让妈妈满意时,妈妈像侍奉皇上一样地伺候他——

“一切为了他的学业”;吴杰调皮捣蛋、让妈妈生气的时候,妈妈

像对待犯人一样狠狠地惩罚他——“坚决杜绝他学坏”。吴杰从小

就会察言观色,看着妈妈的脸色过日子。

吴杰上高中的时候,谈了—场恋爱,对方是他的同班同学,叫

白萃。用吴杰的话来形容,白萃是他今生所见过的最美丽、聪颖、

善良的姑娘。然而他们之间的恋情遭到了吴杰母亲的强烈反对,理

由是,吴杰将来要到大城市做大事情,当然要娶城里大户人家的千

金,怎么能屈尊将就本城的小家碧玉呢?更何况,白萃嘴边长了一

颗小小的痦子,吴杰母亲一口咬定这是凶相,克夫克婆婆,绝对不

能要她!

当时吴杰也不知哪里来的胆量,居然对母亲进行了这辈子第一

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公然反抗,每天都溜出去到城角小河边跟白萃约

会。白萃担心吴杰跟妈妈闹僵,吴杰告诉白萃,“她再逼我,我就

死给她看。你放心,我是我妈的命根子,她才不会看着我死呢!”

吴杰的殉情仅仅在酝酿之中,他妈妈可比他刚烈。一天早晨把

吴杰叫到身边,告诉儿子她跟白萃势不两立,“有她没我,有我没

她,你到底要她还是要妈妈?”吴杰梗梗脖子,“俩我都要,把我

逼急了,我跳河去!”说完就上学去了。第一节课没上完就让邻居

紧急叫回家——吴杰妈妈喝敌敌畏自杀了!由于抢救及时,妈妈活

过来了,也把吴杰吓蔫儿了。“轼母”的罪名他哪里担当得起?青

梅竹马的恋人只得含泪分手,白萃成为吴杰心中永远的痛。

吴杰从小异常聪慧,学习成绩从来没有让妈妈发愁过,轻而易

举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小城镇里飞出了金凤凰。不过他不是惟

一的一只,白萃也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名校,她的哥哥早几年也考上

了大学,当时已经毕业,在南方做生意,这次白萃没有选择北方的

大学,一是为了躲避吴杰,二是为了能让哥哥照料。

吴杰离开家乡,母亲身边再无亲人,她放心不下儿子,一年之

后进京投奔吴杰,在学校附近找到临时工的活。母亲不让吴杰住学

校的宿舍,而是在校外租了厨卫齐备的廉价公寓,照顾吴杰的起居。

那个时候吴杰经常叫同学去他那里聚会,品尝母亲的江南烹饪。刚

开始,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跑去打牙祭。然而,吴杰的母亲对每一个

上门的同学都细细地盘查,尤其是女同学,老太太更是非常警觉,

一定迫问她跟吴杰的关系。审问过后,再对每一个人进行革命思想

再教育,—说就是—个多小时。没过多久,吴杰的小院就门前冷落

鞍马稀。看到这样难对付的准婆婆,几个本来对吴杰抱有好感的女

生也望而却步了。

吴杰大学毕业后留校教书,当时正值出国狂潮的高峰,他也联

系了一些美国学校。对于吴杰出国,母亲本来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老太太的意思是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和银子供吴杰上完大学,该是吴

杰工作挣钱、报答母恩的时候了。但是吴杰劝说老母放他出去,因

为有了外国学位能够挣到更多的银子。吴杰母亲看到这的确是当时

的大势所趋,她自己也很不满意吴杰教书挣的那份微薄的薪水,只

得开恩放吴杰出国,前提是两年之内拿到硕士学位,而后马上回

国。

来到美国,吴杰像是冲破了牢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了好

一阵子。学校离纽约很近,交通也很方便,一到周末就叫我们领着

他去纽约转悠。后来他知道坐哪趟公交车,对纽约的街道也熟悉了

—些,有时就自己去了。离开母亲的束缚,第一次尝到一切自己做

主的滋味,吴杰像是一个被解放了的奴隶一样,身体上、精神上、

情感上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在纽约这个无奇不有的世界之都欢

蹦乱跳、如鱼得水。我们眼看着他从一个嗫嚅害羞的文弱书生,变

成一个放浪不羁的小伙子,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

然而,吴杰母亲手中那根无形的风筝线并未放松,我们逐渐摸

出规律来,只要是吴杰叫我们到他那儿去喝酒,多半是接到了母亲

来信,责备他没有给她及时回信,信写得太简短,在美国那个花花

世界是不是学坏了堕落了、美国人都不讲孝道千万别娶了美国女人

忘了中国娘、妈妈为他操劳了一辈子而今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越来越

差就等着他快些回家尽孝,等等。吴杰把信拿给我们看,自己则蔫

蔫地在一边喝闷酒。我们七嘴八舌地给他出主意,叫他申请攻读博

士学位,在美国多呆几年,毕业后找个好工作,留在美国,彻底脱

离他妈妈的约束。吴杰听后露出向往的神色,夹杂着忧伤和抑郁。

硕士学位毕业前夕,吴杰联系到纽约城市大学的奖学金,给妈

妈去了一封信,恳请母亲允许自己在美国继续求学。吴杰母亲没有

回信,但是老家的亲戚通过学校给吴杰发来传真,只有寥寥数字:

“母病重,速归。”吴杰无奈,只能收拾行李踏上归途。

回国后,吴杰给我们来过一些信和电子邮件,我们大致了解了

一些情况。当然吴杰母亲的病情在儿子回国后立刻好转,并且伴随

儿子回到北京创业。当时白萃的哥哥白荟已经是商界颇有名气的成

功老板,回老家探亲时两个儿时伙伴相遇,虽然未结亲家,友谊尚

存,白荟一直很欣赏吴杰的才气,此时邀请吴杰掌管他在北京的投

资项目。尽管不喜欢白家的闺女,吴杰母亲却不嫌弃白家的钱,况

且白萃早已移居香港、嫁人生子,这辈子都不会骚扰儿子了。

在母亲不断的鞭策下,吴杰拼命地赚钱,也算是赶上了好时机,

没几年就跻身富人行列,买了别墅汽车,雇了保姆司机,总算让母

亲过上了富足的日子,连带着老家的一些亲戚们也沾了光。我回到

北京后,曾经见过吴杰几面,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理应风华正茂,

吴杰却过早地谢了顶、驼了背、挺起了啤酒肚,俨然一副酒足饭饱

的暴发户老板气派。听别人说,吴杰母亲经常过问插手他的生意,

一语不合,老太太能举着菜刀冲进吴杰的办公室指着他的鼻子训

斥,吴杰只能低眉顺眼地应诺着,待到老太太扬长而去之后,每每

吴杰气得把笔记本电脑砸到墙上去。就这么损坏了不少笔记本电

脑,也气走了一些合伙人,好在吴杰的家底厚,炒股票也挣了不少,

即使现在生意垮台,也不至于令他饥寒交迫。

有一阵子,吴杰告诉我,现在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陪着母亲相

亲。有了钱,找上门的女孩子成群结伙,母亲当然要挑一个最中意

的,首要条件就是温驯孝顺。“她挑她的,我搞我的。”吴杰嬉皮

笑脸地说。自然他搞的那些女人都不敢带回家,因为他妈妈肯定看

不上。

后来吴杰的妈妈终于找着一个最温驯孝顺的儿媳妇,隆重地举

行了婚礼,老太太当堂威严地坐着,让新人给她磕头。的确就像吴

杰说的,这场婚姻是给老太太找儿媳,不是给吴杰娶老婆,夫妻关

系平淡如水,若即若离,吴杰照样在外边花天酒地。

老太太督促两人快些生孩子,却不见儿媳妇的肚子鼓起来。“实

话跟你们说吧,”一次聚会上,吴杰喝醉了,“我最讨厌小孩子了,

我就不想生孩子!我自己活着都觉得没什么意思,要个孩子岂不是

更烦?哼!我这辈子,什么都让老太太管着了,就剩下这根x x是自

由的!”吴杰的口气变得有些粗鄙,甚至带了点儿恶狠狠的味道,

“要孩子干吗?我吃的苦受的罪还不够?还要再让一个无辜的生命

陪着我下地狱?我不生!看她拿我怎么办!”

但是,就像以往的无数次回合一样,这次的暗中较量仍然以吴

杰惨败而告终。不知道老太大使了什么法子,也许就是在安全套上

戳了几个窟窿,吴杰的妻子怀孕了。老太太四方托人照B超,确定

是男孩之后,把儿媳妇当水晶瓶子似的供养起来。

孙子出世了,老太太忙前忙后地伺候月子。仅仅在婚礼上与我

有一面之交的吴杰夫人突然一天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指导她母乳

喂养。听完她介绍的情况,我就知道没有多少希望:典型的老人越

俎代庖。孩子刚刚出生,妈妈的奶还没有下来,婆婆就给孩子喂上

了奶粉。等到妈妈的奶下来之后,小宝宝已经有了乳头错觉,吃母

乳很费劲。老太太对儿媳妇说,“看你的奶那么少,也就够我孙子

涮涮口的,还不如让我给他喂奶粉。可不能饿着我孙子!”无论吴

杰夫人怎样劝说婆婆、宣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老太太不为所动,

甚至还说,“你的奶哪儿有人家外国的奶粉好?我们家有的是钱,

就给我孙子买那最贵的进口奶粉,我就不信没有你的奶营养好!”

就这样,孙子一天到晚在奶奶怀里吃着奶粉,妈妈想抱抱孩子都很

难,老太太总是挑眼,不是抱的姿势不对、让她孙子不舒服了,就

是根本不懂怎么弄孩子、让她孙子受罪了。老太太批评起儿媳妇来

毫不留情,“你这个做妈妈的这么笨,还不如我自己来哪!”

两年之后,吴杰突然叫了几个朋友聚会,几乎是静悄悄地跟大

家告别:他马上就要去美国长住。吴杰告诉我们,这些年来,他的

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天天喝酒造成一定程度的酒精中毒,最近一年

还添了新的毛病:经常头疼,而后必须马上睡觉。看了很多中医西

医都查不出什么毛病,最后碰上一个来北京旅游的美国心理学教

授,告诉他这个毛病很有可能属于心理问题,也许是长期抑郁造成

的心理性生理症状(Psycho-somatic symptoms),建议他找一个好

的心理咨询师。吴杰认为这位心理学教授的话最有道理,因此决定

把生意交付给白荟,自己去美国治疗。我们问吴杰他妈妈怎么舍得

他走,吴杰苦笑着说,“老太太现在每天主要精力放在折磨我儿子

和我媳奸身上,顾不上管我了。反正我给她挣够了养老金,不欠她

什么了。”

吴杰私下对我感叹,“小巫,还是你说得对,人这辈子得弄明

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儿。我就稀里糊涂地活了半辈子,都是为我妈活

着,越活越没劲,有时恨不能一头栽死,省得听她叨叨!我这次去

美国,就是想为自己活一活,弄清楚我自己到底是怎么着了!”

这个故事到此告一段落。对吴杰母亲的具体分析请见下一章

节。

也许有人会说,这又算什么呢?像吴杰母亲这样的妈妈多的是,

虽然过于严厉过于控制,毕竟出发点是好的,取得的最终效果也是

好的。可不是吗?吴杰到底考上了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了、创业成

功了、发财致富了。按照一般人心目中的标准来看,吴老太太在儿

子身上的心血没白费,收获不小,应该算是“成功妈妈”啦!

的确,吴杰在经济方面也许成功了,但这是成功的惟一衡量尺

度吗?如果我们把钱包的薄厚当做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样

的比较,说白了,不就是一群小孩子在一起比谁兜里的糖多吗?糖

多的孩子得意洋洋、理直气壮,糖少的孩子低人一头、卑躬屈膝,

没准儿还要回家跟妈妈哭一鼻子。

什么时候,成功的标准变得这么狭窄?只有那些学历高、收入

高的人才是成功人士?高学历、高收入的人毕竟占人口少数,难道

这意味着大多数平凡的普通老百姓就都“失败”了?没有考进高等

学府、没有挣到大钱、买了洋房汽车的人生,就不值一提吗?

恰恰就是这种褊狭的思路,使得多少家长不甘于自己的孩子做

一个普通的人(其实是自己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人),而是固执地认

为自己能够培养出一个“天才”、“神童”来,逼迫自己的孩子成

为“天才”、“神童”。就连考上普通大学,都不能取得父母的欢

心,父母仍然会撇撇嘴不屑—顾地说,“又没考上北大清华,有什

么可值得庆贺的!”那些没有考上北大、清华,没有进入哈佛、耶

鲁的孩子,都失败了吗?

为什么我们看着吴杰的故事觉得有些别扭呢?作为一个人,吴

杰活得那么艰辛、那么痛苦,以至于出现了心理性生理病症,他的

生命质量高吗?

如果有人请吴老太太办讲座,传授如何培养出“成功儿子”来,

你愿意接受她的方式方法吗?

再看看吴杰的童年朋友白荟、白萃一家。吴杰曾经说过,他真

希望自己是白家的孩子,因为白家的爸爸妈妈文化水平也不高,却

从来不强迫、训斥、打骂孩子,更不用说以死相逼,而是永远乐呵

呵的,看着自己的孩于上下哪儿都可心。用世俗的标准衡量,白家

兄妹俩所取得的成绩,比吴杰毫不逊色。两相比较,你会倾向于选

择谁做你的父母?你又会选择做哪一种父母呢?

养育的目的

一天下午,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Sam拍拍我的肚子,问,“你

的肚子怎么这么胖?”

我告诉他,“我生了你和妹妹两个孩子,肚子上的皮肤松弛了,

所以显得肚子胖。”

Sam又问,“你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我回答他,“我喜欢啊!生孩子、养孩子带给我很多快乐。你

和妹妹多可爱啊!当妈妈是—件快乐的事情。”

Sam向我宣布:“你知道吗?我将来长大了,要挣很多很多的钱!

挣—百个、一百个、好多百个百万!”他用自己认为很多的方式表

达出来钱的数目很大。

那一阵子,Sam刚刚粗通工作与收入、收入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知道好东西不是商店里的叔叔阿姨送给他的,而是爸爸妈妈用钱买

来的;知道工作的收获不仅仅是快乐,还有金钱。

我说,“那好啊!你要是喜欢挣很多的钱,就去挣吧。”

Sam继续宣布:“我挣的钱,全都给你!”

我说,“谢谢你啦!不过,你自己的钱,你拿着吧,妈妈不要!”

小人儿有些着急地大声分辩:“不行!我就要都给你!你必须

要!”

我赶忙说,“那好!那好!谢谢你!”

感动之余,我心里明白着哪,这也就是四岁小孩儿的天真烂漫。

现在妈妈是他世界的绝大部分,在憧憬着未来的时候,当然妈妈会

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再过10年,他成熟了、独立了、见的世面广

了、脑袋瓜更加充实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会随之而相应地起一些变

化,他对妈妈的这份感情也会相对地变化;20年后,他已经长大

成人,有了完全独立的生活,在他的生命里,妈妈也已经退居二线,

他恐怕早就忘掉了当年的“誓言”。我要是把他的这些话当了真,

我就是天下最可笑的傻瓜。

不过,这要是搁在从前,哪个妈妈听见儿子这样的宣言,不得

心花怒放、乐得合不上嘴?回家还得宣传得全村人都知道她养了个

孝顺、懂事、有出息、有抱负的儿子。无忌的童言马上变成孩子的

负担,大家会时刻提醒着他对母亲的承诺。将来长大了他要是忘了、

不给妈妈挣大钱,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我们为什么要生养孩子?

近在几十年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不假思索:为了传

宗接代、为了老有所依。那个时候,女人是为家族接续香火的生育

机器,儿女则是养老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飞跃和社会的变迁,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本书

的读者大多数属于接受过良好教育、事业有成、经济独立的中产阶

层,生儿育女的目的早已经脱离了传统上的意义。这时我们不妨仔

细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生养孩子?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父母都会总结出自己的理由来。

那么,我们从孩子身上需要得到什么?

一提起母亲对孩子的照料,大家往往更多地联想到做母亲的辛

劳,其实当宝宝依偎在妈妈怀里时,很难说谁得到了更多的欢乐,

心灵的满足是双向的。换洗尿片、喂奶喂饭、洗涮哄睡,种种琐碎

之中,培养出相依相恋、接纳赞赏、互相归属的感情。

然而我们中间许多人的幼年遗留了太多的缺憾,缺乏这种被自

己的父母无条件地接受、与他们息息相关心心相印水乳交融的经历

和感受,使得我们自己也无法与孩子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很多时

候,孩子出生了,父母感情需求的堤坝也决口了,以往埋藏了多年

的需求倾泻出来,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一旦父母利用孩子来挽救婚姻、填充自己对亲情的渴望、获取

自己达不到的目的,他们采取的养育手段就再不是从孩子的利益出

发。无论我们的愿望多么纯洁、方法多么明智,如果我们的养育动

机穿过了我们自身需要的地下隧道,它就已经被污染了。 (《都是

为了你好》)

就拿吴杰母亲做一次详细的分析:

1。吴杰母亲年少时便经历了丧母失怙的家庭悲剧,使得她的

感情出现一块巨大的空白。这种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感觉,一直

伴随她到成年。儿子的出生,恰巧弥补了这块空白,通过小宝宝对

自己的依恋和需要,母亲获得了原本缺少的温情,于是孩子变成了

母亲感情营养的来源。

2。由于缺乏健康的成长经历,吴杰母亲性格表面坚强刚毅,

实际极端敏感脆弱,严重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因此需要通过对他

人的控制来感受到一些安全。她的丈夫偏偏不愿意接受她的控制,

因此她对自己的婚姻极度不满。吴杰出生后,母亲发现怀中的这个

小人儿可以任由自己随意摆布和控制,因此她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养

育孩子当中,无形中冷落了丈夫,也逃避了真正的婚姻危机。

3。丈夫的离开,使得母子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转化。母亲

对吴杰无微不至的照料、对吴杰生活一切细节的参与、对吴杰承担

养家重任的期望以及母子之间相依为命的感情联络,从实质上说,

是把儿子变成了替补配偶。(这种“精神乱伦”其实很常见,不仅

仅发生于母子之间,也会发生于父女之间;不仅仅发生于残缺的家

庭,即使完整的家庭中,也会出现父母把孩子当做替补配偶,以逃

避真正的夫妻感情危机。再比如,有些父母自己的婚姻不可心,就

一定要替孩子挑选一个完美的伴侣,实际上是逼迫孩子与父母理想

的“梦中情人”结婚。)

4。吴杰对于母亲的重要性,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感情依赖:他

是母亲的精神“寄托”、“支柱”。也就是说,母亲的情绪以至于

身体,都依赖于孩子。孩子的行为略有偏差,就会受到这样的责怪:

“你要气死我?”“你把我都气病了!”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其沉重

的负担。本来应该是孩子依靠父母,现在这种关系却颠倒过来,孩

子承担了愉悦家长的责任,仿佛他变成了家长的父母和保姆,需要

时刻照料看护大人的精神状态。

5。更进一步说,吴杰是母亲的“惟一”,是她的“一切”,

母亲就是“为了孩子而活着”,“就指望你了!”吴杰有什么不好,

母亲会因为伤心失望而死掉。那么,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吴杰

也必须为了母亲而活着。他不能违背母亲的任何意愿,不能偏离母

亲给他设计的人生轨道,更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他只有默默地忍

受着,否则他会背上“伤害”甚至“杀害”母亲的罪名。

6。由于怀有深深的自卑感,吴杰成为母亲体现自我价值的惟

一途径。对孩子的督促和鞭策,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

发挥才能、实现自我,实际上,吴杰的出色首先满足的,是母亲的

虚荣心。吴杰出类拔萃,就能在旁人眼中证明他的母亲多么伟大、

多么能干。然而正是母亲内心的自卑,使得她无法信任孩子的自律

能力,不能够从正面引导、鼓励孩子,而是采取一种极端的鞭笞手

法来向自己保障孩子的进步。

7。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吴杰母亲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也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甚至有些“怀才不遇”

的愤慨。于是她期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没有能力达到的梦想,把孩

子当做一架梯子,让自己往社会高层攀爬。

8。吴杰对于母亲的意义,没有脱离最原始的传统:儿子是母

亲养老的工具。母亲把自己的未来,全部押在孩子身上。从这个最

终目的出发,母亲最害怕的,是儿子不养活自己,因此从小到大,

吴杰曾经无数遍地接受了“报答母恩”的教育,母亲对他所做的一

切,都期望他将来给予回报。我们应该说,吴杰没有辜负母亲的期

望,而是尽善尽美地满足了母亲的一切要求。

瑞士心理学家爱丽斯·米勒说:“一旦孩子被当做父母的私人

财产、被父母利用达到某种目的,一旦父母对他施以控制,他的最

基本的成长就已经被粗暴地打断了。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孩子

的自我,将他视为他自己的生活中心,这是孩子合法的需要。”

我们不难看出吴杰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灵的扭曲。吴杰拼

命挣钱、花天酒地,都反映出他对亲情的渴求没有得到满足,对金

钱的追求和对女人的追求都是他对亲情追求的一种转化。母亲不能

给他安全感,财富的积累和女性对他的追捧可以给他带来暂时的慰

藉和安全感。但是这种安全感是一种假象,转瞬即逝,因此他必须

不断地追求、索取,也不断地感受更大的空虚,就像吸毒一样,毒

品摄取量必须不断增长才能保持同等水平的快感,而肌体就在这恶

性循环中损毁崩溃。吴杰和母亲之间没有亲情,只有义务;由于他

和母亲没有形成健康的关系,使得他也无法跟任何女性、包括自己

的妻子,以及跟自己的孩子形成健康的关系,而仅仅是尽义务,谈

不上爱、信任、尊重和责任。

也许你会问,只要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孩子这辈子就能出人

头地了,管他使用什么手段呢!结果不都一样吗?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外表上看起来的“成功”,并不能给

他带来真正的快乐。人这一辈子最最需要的,不是金钱名望地位等

等身外之物,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英语单词:equilibrium (心灵

的宁静与平衡)。没有了它,无论积攒了多少财富、取得了多大的

成就,人还是会活得很难受,甚至要自杀。我们都知道一些名人自

杀或自杀未遂的故事,听到这种新闻时,我们都感到十分惊诧、难

以理喻:他/她什么都有了,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怎么还活不

下去?中国企业老板的自杀率也很高,1980年以来,仅记录在案的

名企业家就有1200名。在外人看来,这些老板风光得不得了,可

他们却都不想活了。为什么?因为缺少了或者找不到equilibrium。

Equilibrium的来源在哪里?源头之一在于父母对自己无条件

的接纳,从而深刻地感知自己的价值,身怀坚实的自信,内心具有

强大的力量,任何挫败都无法击溃他的精神。一个坚信自己有价值

的人,绝对不会轻生。

反之,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不

能感受到自己完整的存在,人就很难获得equilibium,而是常常

心灵失衡。他往往转而在食品、酒精、毒品、金钱、网络和性欲那

里寻找安慰,因为这些东西永远不会拒绝他,不会斥骂、指责、刁

难他。然而它们却也永远不会爱他,不能给他作为人来说最最需要、

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反而会销蚀他的肌体、腐败他的心灵、乃

至夺去他的性命。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心理学家一直在钻研究竟是什么赋予人

类真正的幸福感。尽管各路学派众说纷纭,大家不约而同地承认这

样重要的一点:人们梦寐以求的财富、地位、名望等等,仅仅能带

来暂时的欢愉;真正给予人们持续而长久的幸福感的,是保障我们

祖先生存下来并传宗接代的最最基本的情感关系:爱情、亲情和友

情。也就是说,拥有爱的能力和美满的家庭生活,才是幸福的基础。

应该说,吴杰算是幸运的,在严酷的生长环境里,他不仅顽强

地存活了下来,而且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

吴杰母亲的教养手段是有理的、可以施行的,因为大多数身处这种

环境的孩子,都没能够出人头地,而是背负着沉重的自责和内疚,

伤痕累累地挣扎着,过着普通的日子。个别的孩子甚至走向了毁灭,

有的自杀了,有的杀了亲人。

像吴杰母亲这样在感情和生活上有缺憾的父母,在抚养孩子

时,更多地注重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情补偿和安慰,而忽略了孩子真

正的需求。父母把自己的需要当做孩子的需要,把自己和孩子融为

一体,难舍难分。孩子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走向自理和自立,

对父母的依赖也越来越少,这时父母往往对孩子难以割舍,不肯松

手:

幼儿园门口的妈妈把孩子抱了又抱、亲了又亲,不能够接受孩

子对自己挥挥手就跑去跟别的小朋友热火朝天地玩儿起来;

大学生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宿舍、把一切都安排好,像吴杰母亲

那样,有些父母甚至在学校外租了房子陪读;

毕业后的孩子,父母要求必须在自己身边找到工作,不许去外

地,甚至不舍得让孩子出国;

有些父母干脆就让孩子住在自己家里,自己养着,绝不鼓励孩

子独立。

这样的父母,都极端恐惧孩子的独立,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

的独立能力和独立思维,都会无限制地纵容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把

自己变成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茱迪丝·布朗指出,当父母把孩子当做感情营养的来源而贪婪

地攫取时,当父母利用孩子来补偿自己的精神(或者物质)缺憾时,

孩子的成长就被扭曲了。当父母接纳孩子、赋予孩子归属感时,孩

子和父母之间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但是如果父母表现得像一个饥

渴的婴儿,把孩子当做可以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乳汁,一头扎上去

吸吮,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颠倒了。

这好比父母对孩子说,“我有一条残废的腿,我不要它了,你

拿去吧,把你的好腿给我。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爱你了,甚至我

会死的。”孩子万般无奈,毫无选择余地。父母把残缺的肢体扔给

孩子,把孩子健康的肢体掠夺过来安在自己身上,但是这条幼小的

肢体既不合身,也永远不会长大,于是父母和孩子相依为命,走得

歪歪扭扭、跌跌撞擅。(《都是为了你好》)

养育孩子既令父母精疲力竭,也带给父母很多欢乐。但是从养

育儿女的过程中得到欢乐,并非意味着可以利用他们来弥补自己生

活中的缺憾。一对父母骄傲地向来宾展示刚出生的小宝宝,母亲宣

称“这下我的生活有奔头了!”父亲宣告“这下我们家有指望了!”

他们已经给孩子戴上了枷锁。

从根本上讲,养育下一代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服务于他们的利

益。父母的职责是对孩子有用,而不是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 (《无

路之旅》)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篇)

作为家长,你恐怕已经品尝到了孩子“不听话”的滋味儿,这

个小小的人儿,似乎总是在公然地或者偷偷地反对你。这个时候如

果我告诉你,孩子实际上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成长以至自己的存

在,来满足你的情感需求,你会不会大吃一惊?根本不相信?

让我们从头开始,一点一点地分析:

小宝宝刚刚出生时,什么都不会做,生命完全依赖于爸爸妈妈

的照料和关爱。生理方面的需求和感情方面的联接融为一体:食物

和温暖不可分离,哪里有食物(乳汁),哪里就有温暖(母亲的怀抱)。

没有食物,生命无法继续。没有爱抚、拥抱和感情关联,小婴儿干

脆放弃生存的愿望。

感情方面的滋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即使他们身体方面欠

缺营养,如果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就不会表现出营养不

良的症状。相反,无论孩子得到怎样充足的养分,如果精神上的需

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及时和人建立起感情联络,孩子则不会正常

发育。

根据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些孤儿院的调查,那些居住在明

亮宽敞、舒适洁净的孤儿院里的孤儿,由于保育人员被要求与他们

保持感情上的距离,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感情的滋润,尽管营

养充足,死亡率仍然很高。

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是,在中国河北省设立的一处福利院,由

于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援,以及一些外国热心妈妈的帮助,很多孤

儿顺利地找到收养或助养的家庭。不到一年,这些孩子们的身体状

况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原来当地一些幼儿园曾经拒绝招收

福利院的孩子,因为发现他们智力发育滞后、不能和老师进行交流,

后来都非常欢迎收养家庭的孤儿。因为有了和养父母的感情关联,

这些孤儿们健康活泼、聪颖可爱,甚至敢于挑战老师:如果老师在

黑板上写错了字,他们会大声地指出来。

茱迪丝·布朗指出,“一切人类生活的中心在于人际关系。亲

子关系对于儿童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通过和人的交流,尤其是通过和父母的交流,小宝宝不仅仅得

到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同时也了解他们自己——他们是谁、怎样才

能融入四周环境。这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我必须是重要的。我

必须是可爱的。不然我就无法存活。”

当父母收回爱的时候,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对于婴儿来说,

父母的拒绝意味着死亡。“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你离开了我,

我就要死去……”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情歌唱出来的仅仅是一种

感受,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因为爱人的离去而丧失生命。但是对于儿

童来说,这则是残酷的现实。

婴幼儿必须依靠父母才能生存,父母手中掌握着他们赖以生存

的一切:食物、接纳、保护。婴儿以自己的生存为最高目标,他们

会竭尽全力保障自己的生存。如果只有妈妈高兴时他们才能够得到

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就会学会讨好妈妈,不是为了妈妈,而是为

了自己的生存。

为了讨好父母,孩子会采取压抑自己的成长和发育的行为。根

据美国心理学家白瑞·布莱泽顿医生的观察,才几个月大的婴儿就

能领会父母的意图,当她明白父母需要不断围着自己忙碌操劳才能

感到满足时,她会把自己变得特别无助、时刻需要大人的照顾,尽

管她已经具备很多能力了。比如,布莱泽顿医生写到一个8个月大

的女婴劳拉,胖乎乎的好像什么都做不了,爸爸妈妈围着她团团转,

给她拿这个递那个。一天劳拉的妈妈卧病不起,爸爸照顾妈妈,把

劳拉丢在一边。夫妻俩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小劳拉什么都会!她

能到处爬,也够得着放在高处的玩具。

不仅仅小婴儿出现“两面派”能力,就连成年孩子也会这样。

多少次听父母抱怨,“这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做,出门跟同学在一起,

什么都能干!”

当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时,孩子会摒弃自己的需

求,接受父母的需求。尽管他们自己的感受与父母的要求相去甚远,

他们还是会接受父母的看法,否决自己的感受。他们毫无选择,只

能生活在父母的世界里。怀疑自己所依赖的人,会给他们造成极度

的不安全感;为了保持安全感,他们必须接受父母的现实。

父母几乎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扭曲孩子的现实感受,很多父母

几乎是习惯性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思考和感受,从而阻止

孩子信任自己、表达自己。

比如,孩于说,“我想吃冰激凌。”

妈妈说,“你才不想吃呢!”

妈妈的真正意思是,“我不想要你想吃冰激凌。”

孩子说,“我累了。”

爸爸回答,“你怎么会累呢?你什么都没干啊,就坐在那儿看

电视来着。”

这些看上去非常简单无碍的对话,给孩子传递着一个致命的信

息,就是父母在告诉他:“我对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毫无兴趣。”

再进一步,父母则能够利用严厉的目光、断然的否定、甚至怒火和

暴力来对孩子强调:“我不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能够敏锐地觉察到父母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谁好,他们

会委曲求全地牺牲自己、保障父母的利益,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他

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完全依赖父母,渴求父母对自

己的肯定,因此父母无需开口,孩子就能领会自己应该如何表现、

必须怎样做才行。(《都是为了你好》)

如果母亲对孩子的依恋超过了孩子对自己的依恋,那么母子双

方都陷入了泥沼。孩子很快就会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需要,并会竭

尽全力捍卫母亲的利益。母亲需要什么,孩子就会扭曲自己来迎合

这种需要:如果母亲喜欢忙碌,孩子就指挥着她团团转;如果母亲

想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就缠着母亲、害怕上学。一旦父母对孩子

的依恋占据首位,孩子成长和发育的需要就退到后台,孩子为了父

母牺牲自己,把自己变成没有发育完全的人。由于婴幼儿基本都是

由母亲来照顾,母亲的地位得天独厚,她和孩子同甘共苦,并鼓励

孩子发展每一个新的能力。然而,如果母亲自己感到脆弱、孩子的

成长令她感到受威胁,她也会滥用职权,压制—最终将把孩子从她

身边带走的必然结果:孩子的独立。

当父母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孩子身上会出现各种各

样的问题,比如身体的不适、夜间做噩梦、与同龄朋友闹矛盾、在

学校里闹事儿或者学业下降等等。(《都是为了你好》)

三岁半的小军,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对孙子疼爱有加、呵护

备至,小军走到哪里奶奶跟到哪里,从来不让孙子独立行动。小军

倒是从来没有磕着碰着过,可是运动能力非常差,三岁多了走路还

不稳,经常摔跟头。跟小朋友一起玩儿往往“挨欺负”,受了委屈

就向父母求救。小军的妈妈觉得孩子太娇生惯养,下决心把他送进

幼儿园。秋季开学,刚去几天还不错,虽然老师反映小军的依赖性

过强。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小军就生病了,在家里治了半个月才好。

病好后,小军却坚决不肯去幼儿园了。奶奶趁机建议再让孙子在家

里休息半年,说冬天太冷,让孩子出出进进的,容易感冒生病,等

春天暖和了再说。半年后,春季班开学,小军又去新鲜了几天,然

后就又生病了,还是不肯去幼儿园。妈妈觉得这样会耽误孩子的教

育,坚持要送。然而每每去不了几天,小军就会生病回家,一病就

是半个多月。病好了,再去幼儿园,又要重新适应,又会出现新的

问题。奶奶说,既然这么折腾,不如干脆算了,不上幼儿园直接上

小学也行。

是小军的抵抗力特别差吗?也许。不过,人的免疫力和精神状

态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小军从小在严密的保护之中长大,不

仅自理能力差,社交能力也很差。到了幼儿园,离开奶奶和父母,

面对众多的陌生老师和小朋友,肯定比较惶恐,不会很快适应。这

个时候父母(以及亲密看护人比如奶奶)的态度和潜意识就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焦虑、奶奶揪心,怕孩子受委屈、挨欺负、染

上病,恨不得孩子跟着自己在家里才放心,那么孩子就会迎合成年

人的愿望,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好让家长把他留在家里。

六岁的文文在妈妈眼里,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娇气包儿。妈妈对

文文的管教非常严格,文文的一切都以妈妈的指令为中心,该学习

的时候就必须学习,妈妈在一边监督着、催促着,完不成任务休想

出去玩儿。文文有时候对妈妈大声抗议,“我想干什么你就不让我

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你就让我干什么!”更多的时候则不说话,只

是哭,哭得妈妈心烦意乱。文文妈妈爱面子,最不喜欢女儿L当着

别人的面哭,每每在家批评文文“动不动就哭的毛病”,每次出去

都要提醒文文“别在别人面前哭鼻子!”越是这样,文文哭得越频

繁,文文妈妈开始怀疑女儿是不是需要心理治疗。

文文是以哭来反抗妈妈对自己的严格管制吗?也许。不过,从

另一个角度看,文文的哭是在迎合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文文妈妈非

常焦虑女儿的哭,认为这是她的毛病,虽然不喜欢文文哭,内心却

认定了女儿没有能力控制自己,还是要哭的。因此文文没有让妈妈

失望。

的确,父母的潜意识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儿童对自我的认识来

源于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和反应。当父母用语言或者行动告诉孩子

“你就是这样的”,那么他们也就这样创造了孩子的个性,这就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言行是一面镜子,

孩子在里边看到自己的形象,从而获得自我评价。父母告诉孩子,

“你真可爱!”孩子获得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父母对孩子说,“你

真自私/任性/娇气/淘气/胆小/懦弱/愚蠢/不合群/不用

功……”这也就是孩子看到的自己。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评价呢?这还用问吗?

布莱泽顿医生曾经观察到,4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会弄虚作假

地力图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回应。他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带

婴儿来的母亲都故意不给孩子任何注意力,只是面无表情地对着孩

子坐上3分钟。结果,20秒之内,孩子就开始绞尽脑汁让妈妈关

注自己。他容光焕发地微笑,他嗓子里发出咕咕嘎嘎的声响,而后

哼哼两声。他装出更大的微笑,发出更大的声音。他也许会咳嗽、

打喷嚏,有些婴儿甚至会干呕。他简直不相信妈妈还是不理自己,

于是再三再四地表演,企图让妈妈跟自己玩儿。如果妈妈还是板着

脸没有反应,他或许就放弃了,缩成一团,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仿

佛睡着了就可以把妈妈挡在脑外——这一切都是母亲改变了仅仅3

分钟的惯常行为所造成的!当她最终恢复常态,跟他玩儿的时候,

婴儿往往加倍自己的回应,表现得尤为高兴。布莱泽顿医生还观察

到,如果母亲一向对婴儿的反应比较积极,孩子就会把对妈妈的关

注转移到对周围事物上。

心理学家很早就指出,如果母亲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孩子就不

会浪费精力来试图获取母亲对自己的接纳,而是把这个精力投放到

自身的成长上来。反之,孩子会停滞自身成长的努力,把精力投入

到获取父母的赞许上来。如果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父母仍然不

给自己任何正面反馈,孩子就会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我妈妈在36岁高龄产下我妹妹,孕前期曾经出现过先兆流产

现象,在家卧床吃药保胎。妹妹出生后,有一点点不足为道的生理

畸变——小手指头比常人的短,这本来没什么,只要不去当钢琴师

或者专事打字为生就行。我妈却如临大敌,认定是保胎药造成了严

重的后果。从此以后,每当妹妹出现问题,我妈就会埋怨保胎药。

比如,妹妹学习成绩不如我,我妈就一口咬定是保胎药导致她智力

低下。其实我妹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智商绝对不亚于我。但是

在我妈的这种“皮格梅里翁”心理效应影响下,妹妹的成绩一落千

丈,连普通中学都没有考上,更不要提考大学。这种失败成了我妈

的心病,一直到她去世。奇怪的是,我妈过世后,一向“愚钝”的

妹妹反而“出息”了,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获得了会计师资

格,一年之内在公司一路高升至副总裁职位。几年白领做下来,买

了房买了车,步入中产阶层。(后来我们的表姐生下女儿,小手指

头也有同样的异常,我们才明白:这是我妈妈家独特的基因遗传,

跟保胎药没有任何关联。)

有些父母给孩子太多的否定,总是告诉孩子:“我们为你花费

了多少心血,你让我们操碎了心,你给我们增加了多少负担,可是

你却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你令我们失望伤心,你让我们丢尽了

脸”,等等。有些孩子在做了自认为会惹怒父母或者令他们伤心的

事情之后,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会选择自杀这条绝路,因为在孩

子天真、纯洁、善良的心目中,自己的确是父母的累赘和耻辱,结

束自己的生命,会减轻父母的压力,会让父母过上正常的日子。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不少人在

成年之后还在苦苦挣扎,企图得到父母的承认。甚至父母都去世了,

还在控制着孩子的行为。“你这样做,对得起你死去的父母吗?”

或者“真给你死去的母亲丢脸!”父母都不在世了,还有什么脸可

丢?做了错事,是自己的责任,跟去世的父母有什么关系?这种常见

的说法透露出来的,就是这种心态:我们所有的作为,都一定要获

得父母的批准。就像派克医生形容的那样:尽管表面上长大成人,

心理上却永远是父母的孩子,按照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二手价值观生

活着,处世的动机在于父母的批准与否 (即使父母已经过世多年),

从来不敢将合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女孩子,父母各自离了婚,带着双方的孩子重新组建家庭,

生了她。父母对各自带来的孩子恩宠有加,对她则冷漠忽视,有什

么好吃的好玩儿的都先给哥哥姐姐。这个女孩子只好刻苦学习,在

学校里取得优异成绩。她相信总有一天妈妈会因为她学习好而器重

她、接纳她、爱她。中学时期一个偶然的事件让她意识到,无论她

怎样努力,都永远无法得到妈妈的关注和爱。失望、愤怒之余,她

自暴自弃不学了,结果当然没考上大学。高考落榜之后,妈妈帮助

她找了一份工作,在女儿看来,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感受到妈妈对

自己的爱和关心,这使得一向试图用学习成绩博得妈妈欢心的女儿

再次拾起书本,考上另外的学校,获得高等学位,找到了收入更高

的工作。现在妈妈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善,然而在她看来,这是因为

她是所有子女中挣钱最多的一个,为妈妈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

她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赢得过妈妈的爱,但是她已经习惯了,为了获

《和孩子划清界限》小巫 与孩子划清界限
取妈妈的接纳而活着,只要是能让妈妈高兴的事情,她都会毫不犹

豫地去做。

还有一个女孩子,从小被父母看管得很严,尤其青春期开始后,

父母坚决不允许她和任何异性建立友谊,并且不断地向她灌输“女

孩子一定要保住贞操”这样的道理。父母提起其他比较活泼的女孩

子,总是一脸的不屑;如果听说哪个女孩未婚先孕,父母会用最恶

毒的字眼咒骂她们,诸如“婊子”,“放荡”、“不要脸”之类,

谆谆告嘱自己的乖乖女,“咱们可是正派人家,不能学她们那个德

行”,“男人都是色狼,你可要小心!”女孩子成年之后,性格极

其羞涩怯懦,见到男性就脸红,连话都不敢说。遇见心仪的男性,

更不敢开口表达,因为在父母眼里,这是最下作的举动。后来经过

父母撮合,终于嫁给了一个还算优秀的男性,但是婚后数年,性交

疼痛一直伴随着她,即使生了孩子也没有缓解,只要想起做爱,她

就浑身冒冷汗,找各种理由推托。丈夫认为她性冷淡,建议她看医

生,她却认为丈夫不正经,就像父母说的那样,是个“色狼”。故

事的结局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丈夫有了外遇,两人离婚了。妻子

带着孩子住在娘家,全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其实对孩子是一种折

磨),对再婚成家毫无兴趣。

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却极具普遍性,蕴含了非常深

刻的道理。就像英国先哲罗素在“论教育”一文里所说的,父母和

老师的信仰,尽管往往不是明说出来的戒律,却通常被大多数儿童

在无意识中吸收。即使将来他们脱离了这些信仰,它们的一部分还

是根深蒂固地留存下来,在压力重大或者危难紧急的情况下脱颖而

出。

看完这一章节,你可能会有如下两种的反应之一:

1。哦,原来我有这么大的力量,可以用来控制、操纵孩子!

2。我需要规范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是感觉非常困难。这是

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借来当做这一章的题目。(并借此机会向

所有的读者推荐这本书,作者是徐浩渊博士。)

徐博士认为,“父母们的心理伤痕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孩子的爱。

父母们要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我焦虑什么、我怕什么,把这个

能量放在自己身上,把伤痕留在自己这里治疗。”

心理伤痕有多种多样,前边讨论过的“父母内心的恐惧” 就

属于心理伤痕,这里再总结几类比较常见的。

第一类心理伤痕: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

Sam从满月到将近三岁,曾经由一位出色的保姆佟阿姨协助照

看。佟阿姨爱心充沛、善良温和,对Sam无微不至、精心呵护,Sam

和她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不过,从一开始我就发现,佟阿姨有一个特点,就是她特别忍

受不了孩子的哭声。在婴儿期,Sam只要一哭,佟阿姨会第一时间

冲过去把他抱起来,她甚至乐意一天到晚抱着孩子不撒手,我劝了

很多次,她才很不情愿地给Sam一些身体上的自由。在幼儿期,Sam

只要一哭,佟阿姨会马上妥协,顺从孩子的意志。

在训育Sam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要求Sam遵从一些规则,有时

会约束他的一些行为,有时会拒绝他的某些无理要求,Sam有时则

以哭闹来反抗我。这个时候佟阿姨在一边会显得特别焦急,忍不住

要去哄孩子,如果我任由Sam哭闹却仍然坚持原则,甚至制止佟阿

姨的哄劝,事后她会埋怨我,“你这个妈真够狠心的,干吗非让咱

娃儿哭得那样惨!”我问她,“怎么惨了?不就哭了几声吗?”佟阿

姨回答,“多让人心疼啊!我就听不下去!”出门在外,只要见到孩

子哭,她就会很着急,恨不得上前亲自去哄哄那个陌生的孩子。

久之,我不禁有些好奇,一天晚上聊天,我问佟阿姨,“你是

不是小时候经历过什么特别惨痛的伤害?”佟阿姨回忆起她四岁那

年,母亲由于工作繁忙,把她送回乡下外婆家。下了火车佟阿姨睡

着了,母亲则因为怕孩子醒来不肯放自己走,就趁机偷偷溜掉了。

年幼的佟阿姨醒来后发现妈妈不见了,惊恐伤心、号啕大哭,整整

哭了一夜。外婆把母亲临走前留下的一桶当年十分难得而又昂贵的

奶粉交给佟阿姨安慰她,佟阿姨则边哭边不知不觉中把整整一桶奶

粉用手拈着吃下去了。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佟阿姨听不得孩子的哭声!也

怪不得她把吃东西看做天下头等大事,尤其是一种慰藉的手段。

佟阿姨的那段经历想必我们大家听来觉得不新鲜:为了躲避孩

子的哭闹和纠缠,多少成年人使用了同样的办法瞒着孩子悄悄溜走?

然而就是成年人这种司空见惯、不假思索的自私行为,给多少孩子

制造了终身的创伤!当孩子突然发现爸爸妈妈不辞而别、“消失”

了,那种被抛弃的绝望、恐慌和伤痛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其实佟阿姨的经历算是比较鲜明极端的,可以立刻追溯马上回

忆起来。更多人的心理伤痕则埋藏得比较深,不那么容易追根寻源。

我们很多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而是像个精神

上的小叫花,可怜地乞讨着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赞赏,而这种维持

基本生存的心灵氧气却十分来之不易甚至根本得不到。反而,只要

自己稍稍不顺父母的心意,就会招来斥责、打骂以致被遗弃的威胁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考不上大学,就别来见

我们!”“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孽障!你给我滚!”诸如此

类的话,相信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听到过。父母的这种“你不完

美、不合我意,我就不爱你、不要你”的态度,给所有的孩子都留

下了精神重创。

这种伤口几乎永远不会愈合,而是在适当的时刻重新撕裂、流

血、疼痛。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简直就是父母心理伤痕爆发式的

迸裂,其中之一便是无法忍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孩子难过时,父

母比孩子还难过,这种行为特征叫做“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很

多童年时代经历过情感创伤的父母,会把自己的伤痛和孩子的伤痛

混为一谈,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反应,哪些是孩子的。父母

把自己内心的伤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小小的不舒适,在父母眼

里夸张成了严重的痛苦;孩子的些微焦虑,在父母心目中升级成了

危急的恐慌。

当你发现自己不能忍受孩子的痛苦时,很有可能你在把自己的

内心伤痛投射到孩子身上。

第二类心理伤痕:不能忍受孩子的宣泄

力力三岁,妈妈经常找我咨询。她在给孩子树立规矩的过程中,

遇到了重重阻碍。比如睡觉问题,她希望力力每天晚上定时入睡,

为此还专门买了漂亮的时钟挂在孩子床头、教会力力认识钟点,但

是每天到了睡觉的时候,力力都会坚决反对,伴以大哭大闹。力力

妈妈告诉我,如果不限制孩子的睡觉时间,让他随心所欲地玩儿,

孩子一般十一二点睡觉;如果要求孩子早一些入睡,孩子会一直哭

闹到差不多11点再睡。“是不是干脆不要求他,就让他11点再睡

呢?”力力妈妈问。她显然忘记了,要求力力提前入睡的原因是他

第二天起不来床、不能按时去幼儿园、影响父母上班,太晚睡觉对

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好。其他方面的规矩也如此:有始无终。只要

力力哭闹得厉害,这位妈妈不是放弃原则,乖乖投降;就是跟他发

怒、大喊大叫。

曾经几次我们在一起,每当力力遭到拒绝或者受到约束时,都

会惊天动地地号啕哭叫,力力妈妈则眉头紧锁、满脸痛心,千方百

计地安慰、哄劝孩子,力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最后,不是她万

般无奈地妥协,就是失去耐心地吼叫“你烦死我啦!别闹了!再闹妈

妈就走了!”如果力力还是不能平静下来,她就干脆不说话了,虎

着脸瞪着孩子,直到力力大叫着“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才罢休。

我问力力妈妈,在应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不动声

色,允许孩子哭泣叫嚷,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愤怒,你自己则很平静

温和但又坚定不移呢?她告诉我,“我实在忍受不了他哭闹。有时

候我真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因为要么我无动于衷让他哭去,要么

我恨不得掐死他,总之他一哭我就心烦意乱,甚至想自己一头撞

死!”

我知道力力妈妈从小在寄宿制学校长大,跟父母的关系一直不

亲近,尤其跟母亲的关系很不好。力力妈妈的母亲脾气比较暴躁,

一丁点儿小事情会惹得她勃然大怒,边摔门砸碗边痛骂自己的孩

子。力力妈妈的童年是在对母亲的恐惧和痛恨之中度过的。

力力出生前,力力妈妈的母亲去世了,力力妈妈没有表现出多

少悲伤。但是我察觉到她有时会通过孩子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孤立

无助、缺乏亲情的童年、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失去母亲所感到的

悲痛,都会在自己孩子哭闹的时候翻滚上来,给她带来更大的痛苦,

让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掌握对孩子的训育。

社会学家T。J。Scheff说,一个人压制的感情积累得越多,

越不能够忍受别人对这种感情的发泄,因为别人的发泄会扰乱自己

的宁静(equilibrium)。

力力妈妈压制了自己的宣泄,也就无法忍受力力的宣泄。因此

每当力力发脾气的时候,力力妈妈的最先反应就是“必须马上制止

这种情绪!”而对她来说,最见效的方法,一是妥协,二是发怒镇

压。她甚至承认,怒吼几乎是她的第一反应,她需要很大的意志力

来克制住自己的叫喊。

因为炮火镇压是她熟悉的方式,是已经植入她脑海、变成她自

己一部分的本能。

第三类心理伤痕:过度依赖孩子

“妈妈,我要买这只电动娃娃!”商场里,四岁的玲玲抱着一

只大纸盒子跑向在一边挑选文具的爸爸妈妈。

玲玲爸爸看了看价签,将近400元,便对女儿说,“太贵了,

不能买。你的娃娃够多的了。”

玲玲走近妈妈,还没开口,妈妈就说,“乖,听爸爸话,咱不

买了。给放回去吧,啊。”

玲玲的小嘴马上噘得老高, “不嘛,我就是要买!我就是要买!”

爸爸有些不耐烦,“别闹,我说不买就是不买!”

妈妈马上接过话来,“乖,别闹,待会儿爸爸妈妈带你去吃冰

激凌!”说着把玲玲领开,带回玩具柜台。

玲玲不说话了,脚步磨磨蹭蹭的,眼睛里积蓄了一堆泪花。妈

妈叹了口气,告诉玲玲等一下,她回到文具柜台找到丈夫,商量着,

“要不咱给她买了吧。”

丈夫有些不快,“这么贵的玩具,你又给她买。前两天不是才

花300块买过—套芭比娃娃吗?这个月咱们家出去度假花了不少

钱,快瓢了。”

玲玲妈妈小声地说,“那我待会儿就先不买鞋了,等下个月再

说吧。反正我的鞋也够穿的。”

玲玲爸爸顿了顿,嘟囔了一句“你也太惯着她了!”玲玲妈妈

赔着笑脸,自我解嘲地说,“唉,谁让我心软呢?孩子太小,别老

难为她,我自己省省,再苦也不能苦了咱宝贝闺女。”

几分钟后,玲玲抱着新娃娃、吃着花心筒,心满意足地走出商

场。妈妈跟在后边问她,“宝贝儿,告诉妈妈,谁最好?”玲玲头

也不回脱口而出,“妈妈最好!玲玲最爱妈妈!”玲玲妈妈幸福地笑

着。

这个场景很老套。玲玲妈妈属于典型的那种家长,她们把对于

自我的裁判权,交付给孩子,需要孩子接受她们。一旦孩子撅嘴、

生气、哭泣,她们就感到自己被拒绝、是失败的家长,于是对孩子

百依百顺,曲意逢迎。到头来,她们累坏了,孩子则被宠坏了。

根源又在于玲玲妈妈童年的经历。玲玲妈妈的母亲性格非常温

和,从来不跟孩子发脾气,然而她使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让孩子感

受到她的愤怒和不满:每当玲玲妈妈跟母亲有不同意见时,母亲都

会采取沉默、冷漠的态度,很长时间不跟女儿说话,或者干脆躺在

床上,说她不舒服,心口难受;尔后会在女儿听得到的地方,跟家

里其他人或者邻居朋友抱怨,“唉,养孩子有什么好?什么都不听

你的,还净让你生气。我啊,也就哪天让他们气死得了!”

这时候玲玲妈妈就会感到万分内疚,禁不住赶紧向妈妈投降,

当一个乖乖女,让妈妈高兴。

由于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和赏识,玲玲妈妈长大

后,总是习惯性地怀疑自己的可爱性和价值,把丈夫和女儿对自己

的亲密和接受看得至关重要,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因为

她担心,一旦拒绝了亲人,她就会失去他们的爱。每当女儿因为被

拒绝而表现出不快时,玲玲妈妈都会重新感受到童年遭到母亲冷落

时的那种孤独和绝望,这种痛彻心肺的伤痕使得她无法对女儿说

“不”。

就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玲玲变成了妈妈,妈妈变成了女

儿。玲玲妈妈把女儿当成精神养分的来源,女儿的情绪左右着她的

行动。她需要女儿爱自己,她宁肯牺牲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女儿对

她的肯定。

第四类心理伤痕:冰与火的交融

妞妞妈妈为了女儿可以说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对女儿细致

入微地照顾,都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每次打电话或者约着出去玩儿,妞妞妈妈都会不厌其烦地向我

们这些朋友们汇报妞妞的每一点生活细节,尤其是那些令她担忧的

事情:从生理上的,比如女儿两天没有大便了,她脖子后边有点红

疹,她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发出磨牙的声音,等等,到心理上的,比

如女儿和小朋友争执,不肯安静坐着,不愿意念书学习,等等。大

多数时候,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是妞妞妈妈总是一副

大祸临头的状态,紧张得不得了。絮絮叨叨地分析来分析去,反反

复复地问“妞妞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要是

妞妞有什么不好了,我就活不下去了!”

曾经有一阵,妞妞妈妈怀疑妞妞得了白血病,每天带着孩子去

各个不同的医院检查,而后再给我们几个朋友打一圈儿电话,汇报、

分析,求教、悲叹,几乎痛不欲生,后来弄明白是虚惊一场。为了

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妞妞妈妈换了工作、搬进市中心、跟丈夫

周末才见,做出无数的牺牲。她的另外一句口头禅是对妞妞说的,

“宝贝儿,你是妈妈的一切!”

按理说,这么心疼孩子的妈妈,不会对孩子凶吧?恰恰相反,

妞妞妈妈对孩子看管得极严,却没有什么耐心,她几乎控制不住自

己的脾气,经常对妞妞发火、甚至动手打孩子。好的时候她把妞妞

捧上了天,心肝儿宝贝儿“含在嘴里怕化了”,坏的时候你会以为

她是白雪公主的后妈。曾经有一次,不知为何地对妞妞大动肝火,

把小姑娘锁在屋子里哭了一夜。每次对妞妞发过狠后,妞妞妈妈都

会找到我们来忏悔,骂自己是天下最坏的妈妈。

换了别人,也许我们就不耐烦了。但是妞妞妈妈的身世那么悲

惨,我们都能理解她对孩子的这种一忽儿宠爱一忽儿严厉的极端态

度。妞妞妈妈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长期两地分居,妞妞妈妈和

弟弟从小分别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亲戚对妞妞妈妈非常疼爱,几

乎可以说是溺爱,倒是给了妞妞妈妈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造成

妞妞妈妈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好不容易盼到父母团圆,妞妞妈妈

的噩梦却从此开始。父母早就发现彼此性格不合,团圆之后分歧更

大,更是过不到一起去,开始每天吵架,后来升级到每天打架,吵

完打完就拿着孩子出气。妞妞妈妈的母亲打起孩子来毫不心疼手

软,有时甚至拽着他们的头发往墙上撞,或者把孩子身上掐得青一

块紫一块的。父母之间的恶战,对孩子的漠不关心,以及经常性的

毒打斥骂,给妞妞妈妈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妞妞妈妈形容自己的母亲是“敏感细腻过头神经质脾气暴躁”,

她自己不知不觉间也继承了母亲的这些性格特色。清醒的时候她在

妞妞身上拼命补偿自己童年时代所缺乏的母爱,就像她自己说过

的,“我好想谁能把我搂在怀里,狠狠地心疼我,安慰我。可是没

有。所以我只有把自己的女儿搂在怀里,狠狠地心疼和宝贝。”的

确,她是以一种令人窒息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爱。极度的自卑感、

极端的缺乏安全感,使她总处在一种大祸临头的胆战心惊当中。长

期处在这种压力下生活,她的脾气也像火山一样危险,随时随地都

可能爆发;爆发的时候她几乎处在一种神志恍惚的状态,连女儿的

痛苦都感受不到了。

毋庸置疑,在这种冰与火两种极端温度下成长起来的妞妞,心

灵也受到了扭曲。才四岁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看妈妈脸色行事。

对于小妞妞来说,世界太变化无常了!

上边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心理伤痕,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伤痕,

相信每个人都能自己找出来。

这些心理伤痕的分界不是那么明显,有些人同时带有一种以上

的伤痕,每个人心理伤痕的轻重程度也不同。

有孩子之前,这些心理伤痕一般都掩埋得比较深,平时谁都看

不见,就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什么察觉。有了孩子之后,内心这间储

藏室的墙就被砸出一个大窟窿,所有的伤痛都争先恐后地奔涌出

来,影响着我们对孩子养育的态度和手段,甚至有时候让我们失去

控制。

如果没有足够的警觉和克制,某些家长的行为不由自主地体现

出来她们的内心伤痕累累,比如她们过度溺爱孩子、过度保护孩子、

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反应过激、过度敏感。

归根结底,她们试图控制孩子的生活。自己的生活中经历过很多恐

惧和痛苦的家长,往往过于控制自己的孩子,不是为了保护孩子,

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经历恐惧和痛苦。(《都是为了你好》)

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没有被父母无条件地爱、无条件地接纳,没

有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而是经历了被抛弃被拒绝被否定的

恐惧和痛苦,那么不安全感深深植入他/她的内心,成年之后,也

会形成这样的性格特色: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永远都不满意。

在他们看来,世界充满未定未知,总有一种恐慌感,无论自己怎样

做都无法防患于未然。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少儿研究室主任徐国

静在对一些妈妈的采访中总结了她们的恐惧形式:孩子学习不好恐

惧,学习好别的方面不好也恐惧;老公不挣钱,她们为今后生活操

心恐惧;老公挣钱,但又怕他在外边搞女人也恐惧……总之,担心、

恐惧是一种常态,她们试图控制孩子,也试图控制丈夫以及所有她

们能够控制的人,觉得只要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了,世界就是

太平的,意外就不会也不应该发生,自己就能从中获得一些安全感。

她们往往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解释自己的行为:“这都是为了

你好!”

可惜的是,孩子、丈夫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等,都

是独立的人,都无法按照另外一个人的指令亦步亦趋、毫无偏差。

试图控制他人的行为,往往都会落空。

我的美国朋友威尔奇夫人近些年在北京几家幼儿园执教,就见

到过几位这样的家长。其中最令她难以忘怀的是一名叫坦坦的男孩

子的母亲,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带着坦坦找到幼儿园老师,声言孩子

挨欺负了。“这时我们就要取出放大镜来,小心翼翼地顺着母亲的

手指检查坦坦的身体。”威尔奇夫人不无幽默地回忆道。“偶尔地,

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发现一条轻得不能再轻的划痕。哦,这就是坦

坦受到严重创伤的证据!”坦坦妈妈义愤填膺地指责幼儿园老师没

有保护好坦坦,迫问到底是哪个孩子“欺负”了坦坦,这个孩子的

父母怎么教育的他!等等。

“别说我们大部分时间不知道是谁‘欺负’了他,就是知道,

也不敢告诉这位太太。”威尔奇夫人说。“因为她会找到对方家长

打架,甚至她会钻空子直接找到这个孩子教训他。她是一个有着很

奇怪教养的人。”

身为心理学博士,威尔奇夫人对坦坦妈妈的行为有着私下的分

析:“我不知道她童年的情况,但是我猜测大概比较坎坷。她内心

可能积蓄了很多对生活的怨恨,时时刻刻在寻找宣泄的渠道。她非

常溺爱坦坦,给他买各种各样的名牌衣服和鞋,特地叮嘱我们不让

坦坦参加太多的户外活动,别让他吹着风、晒着太阳。坦坦很娇气,

虽然是男孩子,性格却比较懦弱。不主动带他玩儿,他就呆呆地站

在一边儿;但是脾气却很大,任性固执,属于那种比较典型的在家

受宠的孩子。学校里各个国家的孩子都有,一些孩子在玩耍的过程

中,有时会发生推搡、争执,这都是正常的,大多数家长对此也不

太在意。但是坦坦却像个受气包儿,动不动就哭得翻江倒海。我们

哄好了他还不行,他回家还会向妈妈告状,然后他妈妈就跑来找我

们算账。

有时我觉得坦坦很可怜,有时我又觉得他的妈妈也很可怜,虽

然大部分时间她让我感到很烦。孩子受了一点点委屈,妈妈比他还

心疼,这不是正常的反应,而是恰恰说明这位母亲的内心有问题。

不光是跟童年的经历有关,很可能她整个的生活状态不太好,跟丈

夫也有矛盾。在追究他人责任的过程中,她既宣泄了怒气,又逃避

了正视自己的问题。我知道她很不满意坦坦的怯懦性格,孩子的软

弱,像一把匕首一样刺痛她的心,她恨不得坦坦立刻变成一个男子

汉。可惜她的方式并不奏效,甚至适得其反:她对外人越厉害,坦

坦就越胆小,越依赖她。她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就靠控制孩子来

获得一些安全感,也想借此机会控制其他人。很遗憾,学校当然不

听她的指挥,这让她非常生气。”

后来坦坦转学走了,威尔奇夫人感叹不知道哪个倒霉的校长要

应付这对令人头疼的母子。“但愿这位太太能够放松一些,让坦坦

过上自己的生活。”

的确,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不过,我们都可以审视一下自己,

在孩子受“委屈”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甚至表现得比孩子受伤

还深?我们心中的愤怒和伤痛是不是超过了孩子本人在这次事件中

所体验到的任何情绪?如果是,那么我们需要检查一下,是什么样

的心理伤痕在作怪?而后像徐浩渊博士倡议的那样,把这个伤痕留

在自己这里医治,把能量转移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宣泄到别人身

上。如果我们不能以孩子的感受为主,而是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为

主,那么我们就做了对孩子非常不利的事情。

怎样开始修复自己的伤痕呢?首先我们要和孩子划清界限,把

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分离开。

中 篇

和孩子划清界限

什么是非爱行为

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一书里写道,美国著名心

理学家派克医生(Dr。M。Scott Peck)给真爱下的定义是:爱,是

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夫妇进一步定义了真爱行为:

——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在写下真爱行为的定义后,徐博士说:“有了这两把尺子,我

们便可以比较容易地衡量我们的各种行为、分析我们的情感,判断

它们是不是真爱。”

我们先挑出来一些常见的误区,看一看什么属于非爱行为,尽

管它们都打着“爱”的旗号。每列举一种非爱行为,都附上来自派

克医生所著《无路之旅》的一段评语:

1。有条件的爱——“听话!爸爸妈妈爱(喜欢)听话的孩子!不

听话我们就不爱(喜欢)你了!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相信我们都

耳闻目睹过这样的威胁吧?马路边、公园里、汽车上,我经常听到

家长这样教训孩子。似乎很多人对这种威胁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

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这就是有条件的爱:“你必须服从我、遵照我的指令去做、按

照我的设计去成长,否则我就不爱。”见多了这样的态度,我开始

怀疑那个流行的概念——人们一直在歌颂母爱多么伟大多么无私。

以我的观察,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伟大的,因为这种爱是无条件的。

小孩子不知道其他父母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比较,因此认定自己的

父母无论怎样做都是正确的,为了证明对父母的爱,孩子宁肯牺牲

自己,甚至献出年幼的生命。

而父母的态度呢?绝对是有条件的:乖乖地听话、取得好成绩、

考上好学校、给父母挣得脸面和荣耀……不满足这些条件,父母就

不爱你,甚至将你逐出家门——“你这次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抬你!”

“再跟他来往,我就打断你的腿!”“你让我们丢尽了脸,我们再

也不想见到你!”

有些父母为了轻而易举地达到教训孩子的目的,会明确或者含

蓄地以抛弃来威胁孩子。他们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如果不按照

我要求的去做,我就不爱你了,你自己搞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吧!”

这当然意味着遗弃和死亡。这些父母为了控制和占有孩子而牺牲掉

爱,他们的收获就是孩子对未来怀有过度的恐惧。这些在精神上或

者肉体上经历过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步入成年时,内心深处感觉不

到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受保护的。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世界

是危险恐怖的,他们也无法为了将来更大的满足和安全而放弃眼前

的满足和安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未来是很可疑的。

2。不负责任的爱——前边提到过的甜甜的爸爸、玲玲的妈妈,

都属于这类非爱行为:无休止地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无原则地满

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衣来

伸手、饭来张口,有了钱先尽着孩子,舍不得全家吃麦当劳就仅仅

给孩子吃,家长坐在一边看着。孩子闯了祸由父母担当着,挨了欺

负由父母出面摆平,丢掉工作回家来让父母养着。既不鼓励孩子的

独立自理能力,也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规则和纪律。表面上看,父

母“爱”孩子爱过了头,舍不得孩子动手、怕孩子累着、担心孩子

吃亏、不愿意孩子受委屈……宁肯自己受罪受累、吃苦牺牲,也不

能“亏待”了孩子。很多人把这种感情当做一种富有牺牲精神的值

得称赞的“爱”,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毒害。这种“爱”,远

非无私,而是极端自私。深深隐藏在“爱”的旗号背后的,是施“爱”

者对受“爱”者强烈的控制欲望。

这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既缺乏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严重缺乏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吃不得苦头,承担不了责任,

只想别人满足自己,而自己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其结果只能

是到处碰壁。

一味的给予和破坏性的养育背后的动机有很多种,但是一成不

变地有这样一个共性:“给予者”以爱为名义,仅仅是在回应和满

足自己的需要,而无视对方心灵成长的需要。

爱不是简简单单的给予,而是明智审慎的给予和不予。爱意味

着明智审慎的表扬和明智审慎的批评。除了给予抚慰之外,还要明

智审慎地辩论、斗争、面质、敦促、推动和牵引。爱意味着引领。

“明智审慎”意味着我们需要判断,判断则不仅仅依靠直觉,而是

需要深思熟虑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决定。

3。依赖性的爱——人们通常对爱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将依赖

误认为爱。“我太爱你了,以至于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爱人

之间这样表白,父母也如此对孩子宣称。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

甚或“支柱”,孩子万一有个闪失,父母就活不下去。父母甚至明

确告诉孩子:“我们就是为你活着!你可不能让我们伤心、失望,

那样会杀了我们的!”

如前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颠倒了,

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精神保姆。更有甚者,家庭中,父母对异性子女

的依赖和控制,导致“精神乱伦”,小小年纪,孩子承担的是父母

配偶的角色,需要愉悦父母、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

“您所描述的不是爱,而是寄生。当您需要另外一个人才能生

存时,您就成了那个人身上的寄生虫。你们的关系中没有选择和自

由,它基于一种必须性,而不是基于爱。爱是行使自由的选择。”

我对依赖的定义是:如果不能确认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就无法

感受自己的完整性或者正常地生活。

被动型依赖性来源于爱的缺乏。被动依赖型人格所经受的空虚

感来源于儿时父母没有满足他们对温情、关爱和照料的需求。前边

说过,童年经历了持续的爱和关怀的孩子,在步入成年时,会深切

地感觉到他们是可爱的、珍贵的,因此只要他们对自己以诚相见,

他们就会被爱被关怀。而那些在缺乏一贯性关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则没有这样的安全感。他们内心带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是觉得“我

拥有的还不够多”,感到人生无常、世态炎凉,而且觉得自己不够

可爱、没有价值。所以怪不得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时时处处争取爱和

关注,找到了爱就拼命死死地抓住它,做出非爱的、操纵性的、玩

弄花招、不择手段的行为,导致他们朝思暮想要保持的关系走向毁

灭。

4,永远无法满足的爱——孩子学会了弹钢琴,“你的英语还

不行!”孩子考试得了98分,“怎么没得100分?”孩子当上了三

好生,“老师干吗没选你当班干部?”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什么

了不起?又没考上北大清华!”孩子有了工作,“挣那么点儿钱?你

看人家谁谁谁,在外企当经理,有车有房,你呢?真没出息!”

孩子谦让,“你怎么这么窝囊?”孩子打架,“你怎么这么野

蛮?”孩子关心父母,“你少来这套!给我好好学习,考试得第一比

什么都重要!”孩子帮不上父母的忙,“你真自私,光想着自己,

我们白养活你了!”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烦死了,你就不能让

我们清静一会儿?”孩子独立了,“外头有什么好玩儿的?回家多陪

陪我们就没工夫了?”

总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父母永远没有好脸色,孩子的努

力永远不够。父母的期望像一只黑洞,无论孩子怎样奋斗,都无法

满足。

被动型依赖性人格缺乏自律……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自己

负责任的精神。他们被动地把别人——甚至往往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当做幸福和满足的源泉,因此当他们不高兴不满意的时候他们

认为这是别人的错。如此以往,他们总是无休止地愤怒,因为事实

上没有人能够完全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或者“使得”他们幸福,所

以他们总是觉得别人让他们失望了。

5。牺牲者讨债的爱——“就是为了养你,我耽误了事业,没

评上职称,你拖了我的后腿!可你还是这么不争气!”“你让我操碎

了心!我身体这么不好,都是让你给气的!”这些父母把自己放在一

个“烈士”的位置上,整天唠叨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什么,抱

怨孩子没有偿还这些“债务”,而且还动不动就被孩子“气”病了。

“你别再让我伤心失望了,我受不了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

要气死我啊?”

生育子女是父母自由的选择,养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职责,为

了子女而放弃一些事情也是父母自由的选择,这里谈不上是子女耽

误了父母的生命。

个性失调的人根本无法胜任父母一职,对于他们在孩子身上造

成的摧残毫无知觉……他们在无数细节上忽略孩子,不给孩子提供

所需的关注……他们努力逃避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往往让孩子替

他们承担责任:“你让我发疯!”或者“我跟你爸爸(妈妈)维持婚

姻的惟一理由就是你!”或者“你把妈妈气出毛病了!”或者“要不

是为了养你,我早就学有所成了!”这些父母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说:

“你要对我婚姻的质量、我的心理健康、我生活中的挫折负责

任!” 由于无法看到这种说法的荒唐之处,孩子们往往接受这种

责任,从而变得神经质。

6。要求回报的爱——温柔一些的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养育你

多不容易啊,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你可不能辜负我们的期望,将

来可要记住了报答我们的恩情!”严厉一些的则对孩子要求“我们

养着你、供着你、伺候着你,你可要给我们争口气!我们这辈子就

指望着你呢!”“你吃着我们的、喝着我们的,我们一把屎一把尿

地把你养大,容易吗?我们挣钱容易吗?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想想该

怎么报答我们吧!”

这些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和养育当做一种投资,期待着高利率的

回报。于是孩子也必须按照他们指定的道路走下去,不能偏离“正

轨”一步(这又回到了第一种非爱行为)。父母群体中间往往形成比

较、竞争的关系,谁家孩子考上好学校、找到挣大钱的工作,谁的

父母就洋洋自得;其他的父母则会拿着那个孩子做榜样、回家教育

自己的孩子也要向他们家看齐。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父母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大笔的银两在

我们身上,我们欠着父母的;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

行,我们一定要为父母争光,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敢质问这样的逻辑有什么欠缺。

对孩子说“你应该对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感恩”这种话的父母

无可避免地严重缺乏爱心。任何有真爱的人都理解爱的愉悦。当我

们真诚地爱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乐于去爱。我们生孩子,是因为我

们想生孩子;我们做充满爱心的父母,是因为我们要做充满爱心的

父母。的确,爱会导致自我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对自我的延伸,

而不是牺牲……爱扩展而不是缩小自我,爱满足而不是掠夺自我。

从实质上来讲,爱与非爱都是自私的。区分爱与非爱,并不在于它

自私与否,而是看它行动的目标。真爱的目标永远在于心灵的成长,

非爱的目标则总是其他的东西。

一名家长可能会同时做出一种以上的非爱行为。事实上,这些

非爱行为相辅相成,形成一只完整的圈子:家长期望孩子回报自己,

必定导致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必须服从自己、按照自己的设想去

成长去生活;为了保证实现这样的设想、保证得到回报,家长就会

想方设法阻挠孩子的独立,要么包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无法离开

自己独立生活,要么在孩子心目中制造内疚或者恐惧的感觉,让孩

子不敢离开自己。

家长给孩子传递的最多的信息,总结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

们一切为了你,你也必须一切为了我们!”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非常不舒服,甚至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照你这么说,难道我们这些当爹妈的都不爱孩子了?!

不是的。我没有说过任何父母“不爱”孩子。事实上,几乎所

有的父母都特别、特别地爱自己的孩子。我讲的,是“非爱”行为。

这一点,我亲爱的读者们,咱们一定、一定要分清楚。

的确,你爱孩子,爱得天昏地暗。但是你的行为却很有可能属

于上述的“非爱”行为。因为你自己没有得到过真爱,你也不知道

该怎样才能给予孩子真爱行为。你希望孩子爱你,但是你不知道怎

样才能获得真爱。在这种混乱之中,你以为向孩子索要爱,使用要

挟勒索、施加压力、制造恐惧、引起内疚等等非爱手段,就能够保

障孩子爱你。

但是,出于压力、恐惧、内疚等等的爱,是真爱吗?

什么是真爱行为

在细致入微地讨论训育儿童自律之前,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真

爱行为,因为真爱是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基础。

得到了父母真爱的儿童,在训育过程中会和父母发生冲突,那

一瞬间他会委屈地认为自己受到轻视或者冷落,但是内心深处还是

坚信自己是受到珍视的。“这种讯息比任何金子都弥足珍贵。”只

有这样,儿童的内心深处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对自我价值的感受——“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精神健

康的基础,是自律的奠基石。它是父母之爱的直接产物。这种信念

必须在童年时期建立起来,成年之后则极难获得。换言之,当儿童

通过父母的爱得知自己的价值时,成年后的世事变迁几乎无法摧毁

他的意志。(《无路之旅》)

我们说,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对于成功训育至关重要,是因为当

一个人认为自己非常珍贵的时候,他必定会竭尽全力照顾自己。派

克医生说:“自律就是自爱。”同样的道理,自爱的人都自律。

就拿训育的第一要素“延迟满足”来分析:所有的儿童都恐惧

被父母抛弃,因为这意味着死亡。如果父母从来不用遗弃来威胁孩

子,而是无数遍言行一致地向他证明,“爸爸妈妈永远不会遗弃你,

爸爸

妈妈永远不会忘记你的需求,爸爸妈妈即使暂时离开,也会按

时回来和你在一起”,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驱除了对

抛弃的恐惧,建构起坚实的安全感,那么他就不怕延迟满足自我,

乐于有效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因为他坚信,满足的机会还会

出现,就像自己的家和文母一样,永远在那里支持他。

举个例子:一个周末,因为Sam说了几次“妈妈好久没给我买

玩具了,我想买玩具”,我就带他去双安商城,让他挑选。玩具琳

琅满目,Sam挑了半天,没有他中意的。当时妹妹闹着要吃奶睡觉,

我催促Sam快些挑一个,我们要离开回家。Sam决然地说,“那算

了吧,今天不买了。下个星期到了香港再说吧。”这令在场的所有

人——售货员、我的一个中学同学、我妹妹和爸爸以及其他旁观者

——瞠目结舌,都觉得奇怪,“这孩子,怎么这么好说话,居然主

动不要玩具?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家长不给买,就躺在地上哭号打

滚儿!”

这恰恰说明Sam的安全感坚实,信任未来,坚信满足的机会还

会再次出现,所以不着急这一次的满足。

但是经受过抛弃(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无论是实际还是威胁)

的儿童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过于恐惧世界

和他人,无论获得了多少利益,总有一种“我拥有的还不够多”的

感觉。他们做不到为了将来更大的满足、更美好的未来而放弃眼前

的既得利益,他们贪婪地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索求物质安慰以及

他人的关注。

随便问一位家长,爱孩子吗?当然爱,而且都不知道怎么爱才

好了!

随便问一个人,爱是什么?她很有可能告诉你,爱是一种美好

的感情。

也会有人补充说,母爱是一种天性,一种本能。

的确,我们常见的媒体在描述爱的时候,都把它形容成一种感

情,它也许是温馨的柔情的,也许是热烈的激情的,甚至可能是火

山爆发一样的;它令人心跳加速、心潮澎湃,甚至赋予人战胜一切

的力量。

然而,派克医生说:“爱不是一种感觉(感情),而是一种行为。

光有感觉的还称不上是真爱。”

我们这些做了爸爸妈妈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感情:端详着宝宝

圆乎乎的小脸、听到他们呱呱嘎嘎的笑声、看到他们笨拙却又可爱

的动作,心中荡漾着一种痒丝丝、甜蜜蜜的激情,恨不能把他们抱

在怀里亲个没够。这种激情甚至激励着我们、赋予我们一种超常的

力量,坚定地捍卫着孩子的一切利益。

然而,派克医生提醒大家,很多、很多怀有爱的感觉并且基于

爱的感觉而行动的人,会做出各种各样非爱以致毁灭性的行为……

真爱并非根源于爱的感觉。恰恰相反,真爱往往在缺乏爱的感觉的

情况下发生,当我们即使不感到爱也做出爱的行为时。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爱行为呢?派克医生在《无路之旅》中

有长篇论述,他讲的比较广泛,着重点在于婚恋和家庭关系。根据

他的理论,我专门针对父母的真爱行为,总结出如下的概述 (蓝色

字体为摘录派克医生原话):

真爱是付出——我们爱孩子,就需要延伸自己以抚育孩子的心

灵成长,同时也抚育我们自己的心灵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懒惰

心理、驱除内心的恐惧、摒弃固有的思维惯性、接受新的观点和挑

战,勤奋努力地劳作,多花时间和精力来陪伴、照料孩子,这是真

爱的前提之一。下边提及的关注、倾听、改变自我、履行诺言、接

受分离、鼓励独立等等,都是在这个前提下的付出。这种付出是心

甘情愿、不求回报的,而不是为了讨得对方欢心的刻意表现,也不

是要求对方必须满足自己的条件。

真爱是关注——真爱最重要的付出手段是关注。对自己心爱的

物品,比如新车、新房,甚至仅仅是一盆花,我们都会花费时间和

心血去照料它并且享受它,更不用提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我们付出多

少时间和心血了。这就要求我们放弃一些原有的计划、重新安排我

们的时间、积极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并且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关注是一种源于意愿的行动,是一种抵抗我们思维惯性的工作。只

有通过关注,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捕捉到孩子隐蔽的细

微的需求,及时满足和训育孩子。

真爱是倾听——付出关注的最重要手段是倾听。倾听说起来容

易,做起来难,它是一门需要用心学习才能掌握的艺术。一位美国

企业心理学家指出,学校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孩子灌输知识,很少教

给孩子怎样说话,根本不教孩子怎样倾听。我们的教育也存在同样

的弊病,使得我们这些做了父母的成年人不懂得怎样倾听他人、倾

听孩子。真正的倾听,无论时间多短,都需要巨大的努力。尤其是

倾听一个语言表达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真正的倾听需要全神贯

注,而不是一边处理自己的事情,一边捎带着听。你愿意付出这样

的努力,是告诉孩子你珍惜他的最好最确凿的证明。这是一个良性

循环:孩子从你的倾听行为中会获得无法估量的自信心,感受到自

己的价值,就会努力说出有价值的话来;你听得越用心,越会发现

孩子的闪光之处,也越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从他的话语中,你更加

了解他,也能更好地引导他,他也会更加愿意倾听你、汲取你的教

海,从而成长。真正的倾听、对对方全神贯注,永远是真爱的体现。

真爱是勇气——当我们从未育之人变成父母时,我们走进了一

扇崭新的人生大门。当我们延伸自我抚育孩子的心灵成长时,我们

踏进了一块陌生的领域。我们需要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需

要改变自己。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害怕。孩子在成

长的过程中,会反抗我们、让我们生气或者失望;最终他们成熟之

后,会离开我们独立生活,我们则会感到失落和痛心。怕麻烦的人

要么干脆不生孩子,要么生下孩子交给别人抚养;怕孩子独立的人

会采取手段限制孩子的成长。真爱的代价是痛苦,收获却是无与伦

比的快乐,你准备好承受这样的风险吗?

真爱是鼓励独立——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成千上万次风险当

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成长。成长意味着从童年走向成年,是一次

充满惊险的跳跃,派克医生说:“多少人却一辈子都不曾跳跃这一

步。”尽管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成年人,甚至功成名就,心理上却

到死都一直是小孩子,从来没有和父母真正地分离,没有摆脱父母

对他们的控制,总是被动地等着父母(上司,旁人、潮流)替自己做

出选择。依赖型的父母恐惧孩子的心灵成长,会想方设法阻止孩子

的独立。具有真爱能力的父母则鼓励孩子迈向成熟、把握自己的命

运,而把握自己的命运往往会令人面临痛苦的抉择,需要极大的勇

气。只有真正爱自己的人才会有足够的勇气直面生活,不受他人、

社会或者传统势力的左右,敢于改变自己。这种自爱来源于父母无

条件的接纳——“你是一个美丽的可爱的人,做你自己非常好,无

论你做什么,我们都爱你,只要你对自己以诚相见。”真爱的核心

是让对方进行自由的选择,而不是对自己言听计从。

真爱是接受分离——小宝宝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

独立的、有着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深蒂固的

养育误区之一就是“亲子一体性”,即父母不将儿女当做独立的、

与自己分离的个体,而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生命的延伸,通过孩子来

生活、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传统固然有着

历史、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背景原因,但是这种养育手段的直接后果

是给孩子戴上心灵的桎梏,让孩子的精神难于成熟。青少年经常抱

怨他们接受的训导不是出自对于他们本身利益的考虑,而是出自父

母恐惧他们会给父母的形象抹黑……由于缺乏共情心,自恋型父母

通常对儿女不恰当地做出情感层的反应,而不能识别或者认可儿女

的感受。怪不得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在识别、接受和控制自己的感情

方面有着巨大的困难。为了养育出身心健康、幸福成功的孩子,我

们必须打破传统,认可并接受孩子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独立存在

的个体这一事实,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

真爱是履行诺言——履行诺言是所有真爱关系的内在基础。父

母对孩子做出爱的承诺、并且保证履行这个承诺:无论如何,我们

永远无条件地爱你、认可你、接纳你、支持你。父母对孩子的爱必

须贯穿如一、始终一致,而不是“你合我的意我就爱你,你不合我

的意我就不爱你、不要你”。儿童在变幻莫测、经常遭受抛弃威胁

的气氛中无法达到心理成熟。现实中,很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像

是一个专制的老板对待自己的员工:达到我的期望你就留下继续

干,达不到我的期望你就卷起铺盖走人。孩子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地在这种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父母“解雇”的气氛中长大,无法建立

安全感和自信心,无法建立对人对世界的信任,将来也无法对他人、

对工作、对生活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在履行诺言方面出现问题是

所有精神紊乱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比如,我们都知道“无情女”、

“负心郎”的故事,貌似轻浮、不负责任的面孔后边,隐藏的是童

年时代的心理伤痕:因为害怕达不到对方的期望而被抛弃,干脆率

先抛弃对方。

真爱是改变自己、促进自我以及对方的心灵成长——对这一条

我干脆直接引用派克医生的一段论述:我们必须改变自己以回应儿

童健康的需求。只有当我们愿意经受这种改变的痛苦时,我们才能

成为孩子需要我们成为的父母。既然儿童不断地在成长、他们的需

求在改变,我们也必须跟着他们一起成长和改变。每个人都熟知这

样的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期他们是称职的父母,然而一旦孩子步入

青春期,他们就变得束手无策了,因为他们不能够针对已经长大、

已经变化了的孩子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态度。而且,就如在一切爱

的关系中一样,将为了做好父母而受苦和改变视为某种自我牺牲或

者当了“烈士”是错误的;恰恰相反,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远

远大于孩子。那些不愿意冒着受苦的风

险去改变、成长、从孩子身上学习的父母,选择了一条衰老的

道路——无论他们自知与否——孩子和世界会把他们远远地甩在

身后。从孩子身上学习,是大多数人保障自己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晚

年的绝佳机会。令人痛心的是,大多数人拒绝这个机会。

真爱是律己的面质——对于孩子,父母拥有强大的权势。面质

孩子,告诉他:“你做错了,我是对的,你应该改变,听我的。”

这个举动在多数父母来说,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往往还夹带着不

加掩饰和毫无节制的怒气。不过这样做的结果,是给世界增添了更

多的混乱,而不是启迪。居高临下地呵斥、命令孩子,不是真爱行

为。抚育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我们时时刻刻采用最有效的手段来

完成这项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进行严格的自我检验,检查自己

的理念和价值观,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水准,确认我们知道

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其次我们必须体贴入微地考虑孩子的个

性和承受能力,选择对孩子最有效的方式进行面质和训育。爱孩子,

就要根据孩子的特性来调整我们沟通的手段,以达到最佳效果。否

则,就是浪费时间,甚至伤害孩子。

真爱是一种自律——这是真爱的另外一个前提。爱本身需要自

律,不自律的爱不是真爱。真爱孩子的父母会严格把握自己的行为、

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为抚育孩子心灵的成长做出最大的贡献。这

本书里所有训育儿童的手段,我们应该首先在自己身上施行,首先

做到自律,而后再去训育我们的孩子。

关于真爱,派克医生说的这样一句话,已经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真爱不是一种让我们神魂颠倒的感觉。真爱是一种忠诚坚定

的、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理性决定。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感到压力很大:原来真爱这么麻烦!要求

这么高!这多困难啊!我做不到可怎么办?我为什么一定要这么难为

自己呢?

因为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事实提醒着我们,不给孩子真爱,孩子

的生命就被扭曲了,父母的生命也因而被扭曲。

关于非爱行为给孩子带来的灾难,前边已经说了很多,现在再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一看。我在《读者》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故事:一

位老妈妈病重了住院,四个成年儿女只是给她付清医疗费用、请保

姆来照顾她,却并不怎么来医院看望她。即使偶尔来,也只是匆匆

忙忙地留下费用,和医生简短地交流,并不亲自照料母亲。面对医

护人员的指责,孩子们只是苦笑笑,也不做任何解释。故事说,老

妈妈早年丧夫,含辛茹苦将四个儿女拉扯大,都上了大学、找到好

工作,总之,都“很有出息”。然而很明显

地,孩子们不爱妈妈。这位妈妈为了儿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晚年却如此凄惨。为什么?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很有可能,

这位妈妈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孩子采取了“非爱”行为。当她能

够威慑和控制孩子的时候,孩子出于恐惧和内疚服从她;而一旦孩

子长大成人、她无力操纵孩子时,孩子对她的反感和疏远昭然若揭。

他们可以在经济上为妈妈尽义务,却不愿意亲近妈妈、陪伴妈妈,

因为妈妈总是唠叨他们、指使他们,让他们心里难受。 可怜的老

妈妈只能喝下自己亲酿的苦酒,可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

什么。

是的,非爱行为不仅仅伤害孩子,也伤害我们自己。反之,真

爱行为不仅仅有益于孩子,其中最大的获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派

克医生说:“真爱是获得人生真实可观欢乐的惟一途径。走另外的

途径,你也许会偶尔得到片刻的欣喜,但那都是转瞬即逝的,而且

越来越难以捕捉。当我真爱时,我在扩展我自己,当我扩展自己时,

我在成长。我爱得越多,就爱得越长,我也越来越茁壮。真爱是自

我充实的。我越养育他人的心灵成长,我自己的心灵成长也越多地

得到养育。”

派克医生还说,既然真爱是一种劳作和付出,那么非爱的核心

是懒惰。的确,向前走需要付出辛劳,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呆在原地

不动弹。我们内心都存在惰性,都本能地抗拒挑战和艰难。然而,

套用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的电影《安妮·霍尔》里边一句脍炙

人口的台词:爱和生活,就像鲨鱼,必须不停地前进,既没有后退

的可能,也不能停滞不前,否则就会沉底。

在幼儿园每两周一次的妈妈读书会上,我曾经主持谈论《无路

之旅》读后感,重点探讨“真爱行为”。一位妈妈听完我的宣讲后

问我,“你能每时每刻做到你所列举的那些真爱行为吗?”

我回答她,“我每天都在努力。我不能保证完全做到,但是我

不会停止或者放弃我的努力。派克医生说过,生活多难,爱不是容

易的事情。这不要紧,只要我们努力,就是最好的结果。”

材料:

1、糯米粉200G、澄粉50G、糖40G、色拉油70ML、水300ML

2、黄豆粉适量、椰丝适量、红豆沙适量

做法:

1、材料(1)中材料混合搅匀,倒入保鲜袋中,隔水蒸至全熟,取出放凉。

2、黄豆粉放入微波炉中用高火加热约两分钟,备用。

3、将放凉后的步骤(1)分成两份,分别用保鲜袋装好,擀成长方形薄片。

A、制作仿驴打滚

剪开保鲜袋,在薄糯米皮两面均匀撒上步骤(2)的熟黄豆粉,拍匀,在一

端挤上一长条红豆沙,卷起,切小段。

B、制作椰丝卷

剪开保鲜袋,在薄糯米皮两面均匀撒上椰丝,拍匀,在一端挤上一长条红

豆沙,卷起,切小段。

这个蓝莓冰淇淋是根CAF?上北风学的,但自己偷偷改了一下。

材料:蓝莓果酱1/2CUP、水1/2CUP、糖适量、鲜奶油1又1/2CUP、玉米

淀粉2大匙

做法:

1、蓝莓果酱+水拌匀,至火上小火加热,加入适量的糖,快沸时加入玉米

淀粉煮至微稠。关火,放凉。

2、鲜奶油打至接近干性发泡。

3、放凉后的(1)与(2)搅拌均匀,置于冰箱冷冻室。

4、每隔40分钟拿出来搅拌一次,顺同一方向。前两次用电动打蛋器,后

两次用手动打蛋器。

5、冻至隔夜成型即可食用。

今天的早餐是椰蓉松子面包,不夸张地说,真是太太太好吃了耶!偶一口气吃

了两!完了,这儿子在家也没办法去健身,天天窝在家里,眼见着腰上的肥肉

开始肆意横行了,好伤心哦

材料:

一、面团:

A、高粉210G、低粉56G、奶粉20G、糖42G、盐1/2小匙、

干酵母6G

B、全蛋30G、牛奶85G、汤种84G(请参照汤种面包篇)

C、无盐奶油22G

二、内馅

无盐奶油50G、糖50G、全蛋50G、椰子粉100G、奶水50G

(我用40G牛奶代替)

做法:

1、将面团材料A与B混匀,搓揉出筋,再加入C揉成主面团(面团要光

滑且能拉出不易断裂的透明薄膜)。

2、面团置于抹油面盆中覆上保鲜膜进行基础发酵。

3、基础发酵时准备内馅:

(1)、无盐奶油软化后用手动打蛋器搅拌均匀

(2)、加入盐拌匀

(3)、全蛋分次加入拌匀

(4)、椰子粉倒入,用橡皮刮刀拌匀,且静置一会,让椰子粉充分吸足水



4、基础发酵完成的面团(体积约为两倍大,用手指扎洞不会下陷或回缩)

取出分割8~10份,滚圆盖上保鲜膜中间发酵约十分钟。

5、中间发酵完毕后,进行面团整形:

(1)、面团收口面朝下压扁,擀成牛舌状

(2)、翻面,收口朝上,将面团一面边缘压扁以利收口

(3)、涂上一层椰子内馅(不要太厚了哦!)自长边卷起,捏紧收口

(4)、面团对拍,用切面刀在折起来那边平行切一刀

(5)、从拉口处将面团拉开,切口面朝上置于烤盘上,刷上全蛋液进行最

后发酵(发至约两倍)

(6)、发酵完成后,撒上坚果碎(我撒的松仁碎),以180度烤约20

分钟,烤至喜欢的颜色即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698.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小沈阳主演电视剧《谁是真英雄》 小沈阳英雄救美

海报电视剧《谁是真英雄》是中国首部描述小人物保家卫国的另类抗战大戏,由北京新媒诚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拍。该剧以市井小人物的抗日传奇故事为主线,辅以共产党、国民党、汉奸、山匪与日寇之间的矛盾和智斗,刻画了一个个满怀爱国情怀

瞎子阿炳的故事 阿炳和《二泉映月》 阿炳与二泉映月的资料

瞎子阿炳的故事阿炳和《二泉映月》2012-12-12 15:29:07 来源:(转自商都网)阿炳雕像头戴礼帽、佝偻着身子,左手握弦、右手持弓,低着头,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搁于腰间的二胡上。整座塑像呈现一种夸张的动态,人们似乎能听到二胡里飘出的悲愤之

声明:《《和孩子划清界限》小巫 与孩子划清界限》为网友一世轻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