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忆故居》 忆故居 百度文库

陈寅恪的《忆故居》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陈寅恪的《忆故居》 忆故居 百度文库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赏析:

强巴谈人性:

检点古今,只看见了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想到他的诗句——“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这诗句摘自陈寅恪先生1945年写的《忆故居》;虽然他过了一十四年才在广州不幸逝世,但是,强巴谈人性以为,这诗句也可以看做陈寅恪先生对自己一生某个方面的总结。
1949年初,陈寅恪先生应岭南大学之聘,离开解放军兵临城下的北平,去往广州。北平“和平解放”后,留居的历史学家陈垣先生为了“表态”吧,于1949年4月发表《给胡适之的一封公开信》,说“北平解放的前夕,南京政府三番两次地用飞机来接,我想虽然你和寅恪先生已经走了,但是……”;把陈寅恪与胡适并提,似乎都是随败退的国民党要员一道走了;误伤了陈寅恪先生。
很可能以此吧,陈寅恪先生一度对陈垣颇为生气,对陈垣劝人“法韶山”(学习毛泽东思想),也冷嘲热讽,决意抵制。
1954年初,当时的国务院拟邀请陈寅恪担任社科院历史研究中古所所长,派员去广州敦请;一言不合,陈寅恪先生就谢绝,并且写下了那封著名的宣扬“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信。
陈寅恪先生努力要坚持“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但是,在那“一元化领导”“阶级专政”越来越严密的重压下,他坚持得了吗?
在那只许“阶级专政”一花独秀的氛围里,坚持“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陈寅恪,只好去研究民间弹词《再生缘》,研究明末清初自荐嫁给“老名士”钱谦益的秦淮名妓柳如是;而费尽心力撰写的好文章《论再生缘》、大著作《柳如是别传》,却被官家一把封杀、不能出版。最后遭遇“文革”,挨“批斗”、受凌辱,直到含恨去世。
决不曲学阿世、媚俗谀上的陈寅恪,具有中国传统的“士君子”气节风度,晚年逢此大厄,不能以“匹夫之怒”去公然“与世决裂”,那就只能责怪自己“一生负气成今日”了?
“四海无人对夕阳”;夕阳,黄昏,即使“夕阳无限好”,也“四海无人”、知音不遇,没有伴侣共同赏会。陈寅恪先生的心底深处,应该还是想要有知音,“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吧。可是现实却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哇。
夕阳无伴侣,高处不胜寒,那寒冷、寒颤,入骨彻心哪!
人生,偶然地来到这人间世,怎么体会、要不要感受那“高处不胜寒”的境界?“先确定我要什么”,朋友,您,如何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968.html

更多阅读

鄙夷权贵的陈寅恪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鄙夷权贵的陈寅恪鲁先圣文革期间,有一件事情曾经轰动一时。那时候,康生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是人人都希望攀上的当红权贵,但是,他到广州要拜访陈寅恪,却被拒绝了。虽然对康生的拒绝是“有礼貌”的,理由也还说得过去:助手说,陈先生病了,正在卧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有感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陈寅恪的晚年确实太凄苦了些。他曾用“左丘失明,孙子膑足,日暮西山”来形容自己晚年的处境。说这句话的时候,陈寅恪七十三岁,距他离开这个世界尚剩下6年零7个月的时间。如果身体的残疾和病痛的折磨已经使年迈的陈寅恪雪上加霜,那么精神的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转 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1953年12月1日上午,汪篯带着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来到恩师陈寅恪家中,本想劝说老师北上到科学院任职,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但劝说未成,连自己异常珍重的师生关系也弄丢了。下文汪篯按照老

陈寅恪最后之作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 陈寅恪的最后20年txt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小楼:寒柳堂记梦未定稿是陈寅恪最后之作,据说将来作为陈的自撰年谱,未完成。文革中佚失,只零星残稿幸存,不幸中之一幸。蒋天枢一九六八年八月至第二年四月期间“患病几死”,而此时陈家却发生着重大变故,一九六九年十月陈寅

声明:《陈寅恪的《忆故居》 忆故居 百度文库》为网友我叫坚强我不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