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可惜风流总闲却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读《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

在读源自《中国青年报》历史“钩沉”栏目的合集《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时,常常想起十年前初次拜读谢泳的《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只是分子的命运》时的感受,虽都以民国知识分子为写作对象,但两书之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或许也是一种巧合,当初读谢先生的《逝去的年代》是在该书出版五年后,偶然得自一个旧书摊,并继而开始搜寻全套的“草原部落丛书”;现在读的《民国旧士》也已经出版了五年,但我初次读到,还是可以一口气看完。

《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分为过去的报人、过去的政客、过去的文人、过去的艺人、过去的校长、过去的教授等专辑展开叙述,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姑且不去谈论这样的分类是否有以偏概全之尴尬,收入本书的《李健吾:“花团锦簇”的多面手》中,作者李伟感慨“如今,那个“多面手”辈出的时代,已经难以想象。有人曾经惊叹,民国时的许多青年学者,往往在短短几十年中,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其创造力令人费解”。多方面都有建树的时代,所以无论是报人、文人、艺人,还是校长、教授,都只是标签之一,实在无须过于特出强调。况且,把未当过校长的熊十力列入“过去的校长”专辑中,把未当过教授(至少书中《朱启钤:“被抹掉的人》一文中未写到)的朱启钤列入“过去的教授”一辑中,就有待商榷。

以上是阅读时发现的一些瑕疵。但通读全书,早已被书中人物的魅力所折服,读到后来已经无暇顾及了。随着近些年的民国热,书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被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论著也为数不少,而有些人还依旧湮没在历史的尘埃深处,即便这历史也才过去几十年而已,但关于方显廷等人,被打捞出来的碎片已经很少;稍微幸运些的,诸如黄文弼等人,虽然“他的遗著终于开始被人重视了”,但现实还是以“历史以两种方式对黄文弼和他的同行者们进行了嘲弄”的方式呈现着,他们的某些方面,似又不为一代新人所理解。这是那一代许多人共同的命运,这在钱端升、台静农等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因为书中所收,都是报纸上的栏目文章,大多不长,千语字,或数千字,所论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作者们也只是截取民国的旧士们身上的一点或者几个点,由点入面,虽不是笔笔都有深意,却也是话不絮叨,点到为止,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或者留给读者自己去深入探寻的时间。而我,在读了“过去的校长”一辑,就从书架上翻出了智效民先生的几本著作,泛读了一遍,重温了旧时校长们的风采和温情。

从这方面说,这是一本不错的普及读本。若读了其中的某些篇章,起了详细去了解哪位旧士之心,作者、编者大概可以满足了。而我在一篇篇翻过本书时,仿佛是在翻读旧士们的人生,有模糊处,更多的是风流,一代人的风流,只是如此已被雨打风吹去。就像谢泳先生说的:“我们年轻的一辈真有说不出的感慨。”

(《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杜涌涛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定价:30.00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9004.html

更多阅读

《古炉》读后感 古炉中学

文*革过去很多年了却一直是个禁忌的话题,即使有人提起也只是小心翼翼,很多网民一直在追问,一场人为的历史浩劫难道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总被雨打风吹去。《古炉》让我重新拾起了那段回忆。我本来出生于60末的人,当那场浩劫到来时,我正在快乐

044:否极泰来、雨打风吹、报本反始、九牛一毛

【知目】否极泰来【拼音】pǐ jí tài lái【解释】否:非也,衰、坏。极:尽头,事物的终止。泰:平安、稳定。来:与(去)相反。全句形容:人倒霉到了极点,好运自然就来了,苦难的尽头就是幸福。【出处】唐朝韦庄《湘中作》诗日:“否极泰

声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可惜风流总闲却》为网友深海夜未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