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转笔的入门基本功

前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上事物千万,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到的认识和观点也不尽相同。识人也是如此。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最难琢磨和最难看透的当属人心。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会被他人的第一印象所蒙蔽。

“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是指人们在初次交往时,各自给对方留下的形象特征。当“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等于给这个人贴上一个标签,如果对一个人第一印象好,就会乐意与之接触,并能很快地取得相互间的沟通,甚至“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反之,就会产生反感,即使以后因各种原因与之接触,也会很冷淡,甚至“告吹”。因此,人们就常被“第一印象”所定格,从而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看到的仅仅是记忆中自己相信和感兴趣的部分。如此,就会使人陷入“表面”的认识之中,甚至被一些伪装的假象所迷惑。

虽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人们还会陷入“第一印象”的误区中。《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看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其傲慢无理,便将这位奇才拒之门外。子羽曾是孔子的学生,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见他其貌不扬,于是对他的态度很冷淡,视为“不堪造就”。后来,子羽离鲁南游,讲授儒学,终有所成。孔子知道后,深为后悔地发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

古人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孔子之所以“冷漠”子羽,也正是由于第一次见子羽时,“其貌不扬”的印象太深,而“看走了眼”。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

因此,抛开“第一印象”的束缚,与人相处时,从言谈、举止中窥探他人;从为人处世中,洞悉他人内心深处的玄机;跳出“第一印象”的“圈套”,不要被“印象”欺骗,练就一双识人的“慧眼”,才能真正地看透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人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如鱼得水!

《别让印象骗了你》一书,将告诉你不要被“第一印象”的表面假象欺骗,抛开“第一印象”的束缚,练就一双识人的“慧眼”,别让印象骗了你!本书内容广泛,条理清晰,它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借鉴有益的人生经验与技巧!相信,本书会是你在人生旅途中游刃自如的理想读本!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感性的认识阶段(1)

第一印象,是在和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形成的印象。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在归纳问题时,印象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先入为主的锚定心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原因是人们有服从第一印象或服从权威的心理。再加上思维懒惰是不少人的惯常心理,得出的第一印象就很可能与客观真相有差距,甚至还很可能被表面的假象欺骗。

第1章一旦抛下“锚”,“船”就漂不远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人际交往的开端——第一印象,同样会决定一个人的交往“命运”。成语“先入为主”就是对第一印象所起作用的最好概括。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锚定理论,说的就是这种先入为主的现象。

一、感性的认识阶段

大家都知道,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然而,人的认识又是怎样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认识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要经历一个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些过程,认识才是完整的。

举例来说明,人们对地球引力的认识就是如此。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是飞上天;将一块石头向上抛,它又必然降落到地面上。若干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已被人们无数次地看到。然而,这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原因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人们是看不到的。人们为寻找到答案,于是开始探索、研究。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验和艰苦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地球引力的结果。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现的。

从这个事例我们知道,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逐渐形成的。刚开始是观察到事物的种种现象,对事物现象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然后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探索,最终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对事物现象认识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感性认识,而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叫做理性认识。人们的认识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逐步形成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一些新人和新事,通过直接接触和交往对他们产生认识。就一般情况而言,这个认识是这样的过程:如与一个陌生人接触,首先得到的是关于他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说话声调等印象的认识,这种初步的对其外部特征了解的认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在与这位陌生人接触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各种印象越积越多,经过头脑思考,对这个人的生活态度、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知识才能、为人处世等方面产生一些看法,这种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性认识。

生活中,不管是对哪些事物,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这样:由实践到认识。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思考,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

那么,感性认识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凭借感官,与事物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对表面现象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如我们初次与人交往而产生的关于这个人的身高、长相、穿戴等表面特征的认识,就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1.感觉,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事物表面的个别属性,是由感官、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传导神经组成的分析器系统协同活动的产物。感觉因分析器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机体觉等多种不同种类。感觉是外部刺激力,包括人的机体本身的某些物质过程,向意识的最初转化。比如,我们凭视觉看到梨是黄色的,触觉摸到它是硬的,味觉尝到它是甜的等;你第一次与小张见面,看见他个子高大,浓眉大眼,身体结实,穿戴朴素,这就是通过眼睛看到的对小张的外表形象的具体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

2.知觉,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像。例如,把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滋味等各种不同的感觉综合在一块儿,便形成梨这个整体的形象;你进一步和小张接触,看到小张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和小张握手,感到他的手刚劲有力,和小张谈话,听到他说话慢条斯理。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在你的脑子里就有了小张这个人的整体形象。这就是知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它是主体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感觉所提供的各种特征和外部联系分析和综合的产物。知觉已经显示出事物的主要外部特征,以及现象的各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主体进行新的概括、形成表象的基础,这是知觉的整体性结构。

3.表象,是指曾经作用于感官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根据性质的不同,表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忆表象,又称再现性表象,一种是想象表象,又称预见性表象;按照概括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表象不是知觉形象的简单重复,它再现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全部联系和特性,而仅仅是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对人的实践活动起最重要作用的特征。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感性的认识阶段(2)

相信大家都听过或看过“望梅止渴”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些士兵甚至晕倒在路边。

看到这种情况,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心里非常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梅子已经吃到了嘴里,立刻精神大振,不由得提高了行进速度。

在这里,曹操的话之所以能使士兵达到止渴的效果,就是因为士兵们听到曹操的话,回忆起过去见到的梅子的样子和过去吃梅子时的感觉,于是似乎觉得又酸又甜的梅子就在眼前,顿时感到不再口渴了。这就是我们大脑对梅子的回忆而产生的效果。这种认识形式就是表象。人的表象是对事物的功能和意义的理解和概括。正是这些方面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构成稳固的联系。表象是具体形象性和抽象概括性的统一。由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是人的认识由个别的属性和特征上升到完整的形象,由当下的感知达到印象的保留和概括的再现过程,其间反映出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向。但是,从人的完整认识过程来看,这些感性认识形式是对事物的表面特征的描述,还不具备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上面这个过程,从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征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到以后的回忆和再现,个别特性的反映——综合反映——事后的回忆,这三个阶段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以上是对感性认识的详细论述,那么,感性认识与第一印象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感性认识是第一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它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突显因素比其他信息更能吸引人,人们通常是因为突显作用而发现人才。充满个性的人往往与众不同,如能歌善舞者一般很注意自身的穿戴,播音员具备甜美的嗓音,运动员拥有特殊的身材等。自身的优点通过突显作用而显示于外界,为人们所认识。二是突显作用可影响对因果关系的知觉,如在游行队伍中,喊口号的人易被认为是活动的组织者;在班级活动中,发言较积极的人易被认为是班干部、好学生;站在主席台上讲话的人易被认为是领导者等。但实际情况未必就是如此。三是突显作用使人的评估易走向极端。如一对恋人初次约会,男方的穿着不修边幅、衣服不整洁,女方一定会认为其生活懒散,而服装鲜艳美观,则会使人刮目相看;再如,初次接触,语言随便,就会让人认为这是个油腔滑调的人。四是突显能增加印象的整体一致性,在新闻宣传中,突显群体的成员,树立典型形象,那么他就代表着整个群体的形象。比如,长期以来,解放军救灾救难、见义勇为,涌现出许多英雄战士。新闻对他们的宣传,也就成为解放军整体的形象,人民每逢危难时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民子弟兵会来救援。再比如说,对中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的宣传,容易让人联系到忘我拼搏、生活俭朴、不善处理个人生活等特点,并将此视为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形象特征。

总的来说,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它是从直接接触具体事物当中产生的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认识,因此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可怕的心理定式(1)

二、可怕的心理定式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口渴需要喝水时,你常以为暖水瓶里装着很多水,你用力一提,原来瓶是空的。由于用力过大,暖水瓶被提得很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提水壶之前,你已经有了一种心理准备,这种准备提供了足够的力量可把装满水的壶提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瓶内没水,你支付的力量远远大于提空壶所用的力量,因此感到水壶格外地轻。这种现象的理论根据便是心理定势。

什么是心理定式呢?所谓心理定式,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心理定式又被称做心向。它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是人的局部的心理活动,而是主体的完善的个性状态。定式以一定的活动方向,预先准备的形式,对已经形成的生活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客观环境发生反映。心理定式能够完全表现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影响力甚大。

那么,构成定式的心理因素都有哪些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刚发生过的感知经验,这些经验很快被整合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对随之而来的知觉活动产生影响,制约着知觉的程度和方向。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式”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描述,就在于刚刚获得的感知经验,已成为同类知觉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它以简化的心理模式无形地影响着随后的知觉活动。这是第一类心理因素。

另一类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起动力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例如,需要、情绪、价值观以及已养成的习惯、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等,都可构成某种心理定式,它将不自觉地、甚至无意识地对人的活动发生影响。例如,当人的需要特别强烈时,与该需要相联系的心理定式也显得特别强烈。从本节开头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口渴需要喝水的愿望越强烈,那么提壶倒水的心理定式也就越强烈,它支付的力量也就越大。这是第二类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定式一共具备三个特点:(1)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2)它是对先前经验的间接、概括性的反映,并影响人的后继心理活动趋势;(3)它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说它有积极的一面,是因为思维定式有助于人们进行类比思维,从而更加顺利和便捷地解决某些问题;但同时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结果浪费时间与精力,影响处理事情的效率。

心理定式有它积极的一面,其积极一面表现在心理定式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通常它能够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时间的节省和效益的提高上。例如,人们可以按照生活中曾学到的经验定式,顺利地进行常规的工作与学习;除了积极的一面,心理定式还会形成一种惰性,所以心理学家们也进行了一系列反定式的努力。有一部分心理学家指出:反定式的努力“表现在能够进行借鉴移植、触类旁通的思考,能够因一种现象而‘连动’,产生出多种新鲜思想或更深的见解。这里不仅能够进行‘纵向连动’,即发生一种现象后,立即向纵深发展,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推测其产生的结果;而且还能够进行‘横向连动’,即看到一种现象后,很快地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物。善于‘思想连动’的人能够闻一晓十、融会贯通、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别人一方面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另一方面,从而运用于自身,创造出自己的成功经验;也能进行‘智慧杂交’,选取前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通过巧妙的组合,形成新的成果。有了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我们的新思想、新发展、新方法就会源源而来,层出不穷。”可见,心理定式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心理定式消极与积极的一面。

先来看一个消极方面的案例: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在《智力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中,他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阿西莫夫就表现得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扬扬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这个人与阿西莫夫是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说出正确的答案。”阿西莫夫点点头表示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准备在五金商店买几根钉子。来到商店后,他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完钉子,走出商店的同时,又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做出什么举动?”阿西莫夫听完这道题,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阿西莫夫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汽车修理工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哈哈,你这笨蛋,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有必要做手势吗?”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这就是心理定式带来的消极一面。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可怕的心理定式(2)

虽说心理定式有弊的一面,但只要我们用得巧用得妙,它就会发挥出你所估计不到的效用。

1915年,护国军在讨伐复辟帝制的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虽然重创袁军,但终因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惨遭溃败,熊克武也被迫离川出走。时任连长的刘伯承带着只剩下数十人的连队,冒着绵绵的秋雨,踩着泥泞的道路,在敌人整整一个营兵力的穷追不舍下艰难地开往大足县。行进中,刘伯承突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到路旁小树林中休息。夜幕降临时,刘伯承下令部队,将草鞋“倒穿在脚上”,折回原路,继续前进,走上一小段路后,拐弯朝路旁的一座山上爬去。敌人循着脚印,在他们曾经休息过的小树林内搜索了一阵,毫无所获,在树林外,敌人仔细辨认刘伯承他们留下的足迹,见脚印朝着大足县方向,于是沿着大路往他们前进的方向追去。殊不知,他们离刘伯承率领的军队越来越远。

刘伯承就这样巧妙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化险为夷。

这招“倒穿草鞋”之计,突破思维定式,打破常规,利用敌人的心理定式,造成敌人判断失误,使部队在比较严峻的形势下转危为安。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从反面知道,囿于心理定式怪圈中的人,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他们的思想老是在规定的轨迹上行动。因此,不论在工作或生活中,他们总是刻板的和不见起色的。要想挣脱心理定式的束缚,首先,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让思想僵化,不要受现成结论的局限,不要受传统方法的影响,要与时俱进,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总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其次,应认真读书学习,善于博采众长,了解并接受新事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从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进步,跳出心理定式的框框,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

与心理定式相关的是思维定式,它是心理定式的其中一种。它是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和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活动的趋势。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识事物或作出行为反应,即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思维定式是个体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是一个人创新、发展、获取新知识的天敌,是个体凭自有的知识去推断一个新命题的想当然的结论,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通常是不正确的。

提一个问题:一个篮子中,总共有四个苹果,由四个小孩子平均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如何分的?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四个小孩一人一个。这个答案,或许有些人会表示不服:不是说四个孩子平均分四个苹果吗?那篮子里剩下的一个要怎么解释?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三个小孩子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者拿在手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就是如此简单的问题,经常会有人为解答这类问题而绞尽脑汁。原因就在于他们囿于认识的固定倾向,而不能识破题目布下的圈套。由认识的固定倾向所产生的消极的思维定式,是禁锢人的思维的枷锁,很难使人得到进步。

我们应该知道,认识的固定倾向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却是一种因循式的思维形式。习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应行为和适应行为,经常使我们不饥而食,不困而眠,不愠而吼,压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给它以自由发挥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就必须从冲破思维定式开始。唯有如此,才能发展自己。

农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学讲,一叶一菩提。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万物相生,绝无类同。因此,我们认识世界既不能用老眼光,也不能用死眼光,要经常提醒自己:切忌由于过多地羁于定式而心生沼泽。

消除心理定式对人际交往的阻碍

我们都知道,人是群体动物,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善意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外,更多地受制于来自各自不同的心理“起伏”或“动荡”的反应状态。而每个人的心理反应又是千差万别、复杂微妙的。稍有不慎,就会使彼此的心理产生阻隔甚至抵触情绪。由于长期形成的心理习惯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他人好与恶的判断,一旦这种定式成为我们和外界“对接”的第一反应,弄不好就会使我们彼此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隔膜,甚至形同路人,并进而演化成一种对他人拒斥的“条件反射”,久而久之,极有可能形成一种自闭的人格形态。因此,识别各种有害的心理定式,是破除交际过程中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我们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给予重视。

1.处处设防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设防心理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保持的一种对他人的戒备心理。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般都会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而不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某些秘密。

人际交往中,有些人会有意或无意采取的设防行为就是设防心理。不可否认,设防心理在特殊的社会活动或特殊的行业中是必要的,但是,在正常的人际社会交往中,这种设防心理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作用,它会阻碍正常的人际交流,对人际交往非常不利。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不必放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阴暗心理,更不必坚守传统的防人心理,毕竟只有用心去交往,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可怕的心理定式(3)

2.事事求同心理

有句老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有一句话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交际过程中,有的人习惯于以自己的好恶“取舍”,和自己投脾气的,则接纳来往;和自己“味”不同的,则一律拒人于千里之外。这种交际心理定式一旦形成,就会使自己的交际视野和范围变得狭窄起来,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健康成长,危害非常大。

生活中,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交往,原本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一个人如果只是凭借个人偏好来选择交往的对象,结果必然会使自己的交际群落越变越逼仄。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我们获取财富的宝贵资源,而且还是我们性格磨砺的必备条件。想象一下,如果人们只把自己的交际疆界设定在“臭味相投”的限定内,那么自身从外界获得的信息资源必然是十分贫瘠的,同时还非常容易使人们的个性变得单一而偏执。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多向、能力多元的时代里,我们更要努力扩大我们的交际范围,学会和不同个性风格的人打交道。在人际交往中,采取“取长补短”的方法,非常有利于我们的事业与自身的发展。

3.时时放旷心理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些人习惯标榜不拘小节的心理,通常会不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是一相情愿地把他人当做“无遮拦”的对象,把自己的一些意见和观点毫无顾忌地强加给对方。生活中,这种人看起来大大咧咧,实际上心里很少顾及他人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中,这类人通常旁若无人,只顾宣泄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也不管是不是合理,都只是一味地予以批驳。这种貌似坦率的交际个性,极容易与别人产生矛盾,如果长时间与这类人交往下去,别人慢慢就会对其敬而远之了。

那么,对于这类人,该如何做才正确呢?为人放旷,只要能够顾及场合,做到“看菜吃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交际“润滑剂”,而且这种恰到好处的热闹人的性格,往往能够很好地调节气氛,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增添一些轻松感。

4.惯常自傲心理

处处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趾高气扬,轻视别人,甚至贬低别人、嘲笑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种心理对于交际危害很大,这些人也很难与别人相处。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乌龟和兔子赛跑,顷刻,兔子就遥遥领先,它沾沾自喜,以为乌龟永远不会赶上自己,于是到路边呼呼大睡,一觉醒来,乌龟已至终点,兔子望尘莫及。这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之所以说浅显,是因为这个故事妇孺皆知,一看就能明白它的含义;说深刻,那是因为“谦受益,满招损”的教训比比皆是,但还是有人会重蹈“骄傲的兔子”的覆辙。这一点十分值得人们思考。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具有自傲心理的人,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认为自己十全十美,别人一切方面都不如自己,听到他人的赞扬就眉飞色舞,受到批评就恼羞成怒;常常固执己见,强调自己的意见正确合理,别人的相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具有自负心理,做事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别人什么都不行;待人轻慢,缺乏礼貌和谦虚,不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喜欢摆架子。以上种种都是自傲心理的具体表现。

有句古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于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非常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古人曰:“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也正是这一道理。自知之明,包括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对自己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过程。经过分析,既会看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发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刻画出自己的真实形象。同时,还要注意在集体中利用同事的帮助实现自我评价。因为自我评价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我反省过程,它与社会和你周围的同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处于各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的包围之中,有人会赞许、称颂你,有人会批评、责备你。在各种各样的评价中,恰当地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进而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这对于自身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定式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前者有助于认知思维活动迅速、敏捷而有效地进行,后者则相反,它使创造性思维活动受到限制,难以突破旧框框,或使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甚至造成认知的歪曲反映。我们了解了这一规律可利用定式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这将有利于我们对新事物新特征的认知,有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以“貌”取人,谬以千里(1)

三、以“貌”取人,谬以千里

古人曾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警句来告诫人们:评价人不能以外貌、衣着作为衡量标准,海水那么浩瀚不能用斗来测量。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提倡、宣传这句话,但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生活中,许多人注重一个人的实质大多数是注重在外表,处对象也要挑长相出众的,对内在根本不重视,而在这个逐渐进步的社会中,居然还有人用“貌”来决定一个人的品质。殊不知,这是何等荒谬!

史书记载,齐相国晏婴便是位身高不满五尺的矮子,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司马迁将他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将出使楚国,觉得晏子的相貌实在不怎么样,就想趁机羞辱齐国。楚王特意在城门旁开一小门,准备迎候晏子。晏子到得城门口时,守门的侍卫打开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城,晏子心里清楚楚王的用意,便停在门口,对侍卫说:“请你禀报楚王,问他这里是什么地方,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那我自然该从这个小门洞里进去,如果楚国不是狗国,那我还得从大门走进去。”侍卫急传话给内宫,楚王一听,无奈,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城。晏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看着矮小的晏子故作不解之状,取笑他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这是什么话?临淄城里挤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一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走路的人肩膀擦着肩膀,在后面走的人脚尖能碰着前面人的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那么,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打着哈哈说:“大王您这一问哪,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又怕犯了欺君之罪;实话实说吧,又怕大王生气。大王,您说我该怎么办呢?”楚王说:“实话实说,但说无妨,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派出使者有个规矩,访问国的君主贤德呢,就派上等人去,访问国的国君不贤德,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好,就只配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心里闷着一口气,却只好假装无事的样子,招呼晏子到厅堂,安排酒席款待晏子。席间,两位兵士押着一位犯人来见楚王,楚王问此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设计好的话回答:“这齐人是个劫匪。”楚王故意摇头对晏子说:“齐人怎么喜欢做这样的事?”晏子也摇摇头说:“齐人在国内从不做犯法之事,到了楚国便成了这个样子,真是风气不同啊!”

从晏子身上我们明白,不能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幸而晏子并未因此自暴自弃,反而坦然面对自己的相貌,还主动争取出人头地的机会。

至于刘备冷落的凤雏先生在《三国演义》的第57回有记载。庞统,号“凤雏”,是一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并写荐书一封劝其投靠刘备。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孙权因其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被鲁肃荐往荆州投靠刘备,到荆州庞统并不拿出子敬、孔明二位的荐书,刘备亦嫌其相貌丑陋不予重用,仅让其做耒阳县令。他终日饮酒为乐,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他的才华,于是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这使得诸葛孔明惋惜不已。

这是刘备的以貌取人,差点失之良才。

著名作家泰戈尔说得好:“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识人学主张勿以貌取人,是因为以相貌取人容易识错人,用错人。

事实上其貌不扬的人,有不少有才学的人,而相貌出众的人,也有不少平庸之辈。任何人也没有找到人的才能与人的相貌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以貌取人的方式,实在是非常荒谬。

一次应聘时,一个长相普通的女硕士突然心血来潮,打算与自己长相漂亮的本科生朋友一起去当地一家有名的公司面试,两个人在学历一栏填的都是“本科”。一个漂亮的女主管接待了她们,接过两个人的资料后看了一下,然后只问长相漂亮的本科生一些问题,而对长相普通的女硕士当作空气一样不理不睬。最后当场通知本科生明天就可以来这里报到了,然后就忙自己的事情了。对此,女硕士没有生气,而是主动找到女主管问不肯给予面试机会的理由,女主管简单地想了一下,毫不客气地指出女硕士的容貌欠佳,会影响工作效率。难道容貌就是招聘人才的必要条件吗?对此,女硕士想不通了,她和朋友应聘的职务是电脑程序员,并不是要经常接待客户,漂亮的容貌难道比能力还要占上风吗?

女主管作出了如此的回答:公司里的男同事很多,漂亮的女性会让他们赏心悦目,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她的话外音就是说女同事只能作为公司里的“花瓶”,督促男同事们工作而已,这岂不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这位女硕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亮出了自己的硕士证书和一些证明自己能力的证书,然而,女主管的意思还是很坚定,非美女不用!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以“貌”取人,谬以千里(2)

女硕士感到非常气愤,丢下了这么一句话:“以貌取人的公司永远不会发达起来!”

这个故事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以貌取人”荒谬性的认识。

识人不以相貌为标准,才能真正地识人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是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材。中国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就主张识人莫以相貌为标准。

孔老夫子“知过勿惮改”,他曾以言语来看宰予,以相貌来看子羽,后来他认为都看错了,就公开承认自己的失误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不仅使自己,也使别人能接受“以貌取人”的教训。

我们应该知道,事物的外在表象与其内在本质常常是不同的,有时恰恰相反,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要学会透过表象辨认事物的内在本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能以貌取人。歌德说得好,“外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才能经久不衰”,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外表美与心灵美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所显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内在素质美的体现,是人的美的核心。比起人体美,心灵美更为重要。

有一篇寓言,讲的是蜜蜂和蝴蝶相遇,蝴蝶嘲笑蜜蜂长得丑,蜜蜂反驳说:“外表美丽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心灵要美,我们蜜蜂虽然丑,但是我们能酿出香甜的蜜为人类造福,而你们虽然长得好看,却危害庄稼,损人利己。”蝴蝶听完,羞愧地飞走了。

古人云:“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内心恶毒的人,即使再美丽,仍旧是一个丑陋的人;外表有一点丑的人,只要善良、诚实、博爱,也是一个美丽的人。生活中也是一样,一些看起来挺“牛”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惊人之举,而一些貌不惊人的人,往往有着惊人的成就。

心灵美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

一是道德。从根本上来讲,伦理本质与审美本质都建立在对社会进步发展有利的基础上,善的心灵一般也是美的心灵。因此,要注重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要有远大理想,要具有正直、诚实的美德。道德是生命的发扬,道德是心灵的归宿。

二是情感。审美的特殊作用在于情感体验,只有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认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心灵美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是才识。生活中,才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保证。心灵美的人应具有丰富的学识和出众的才能。思想的深邃、情操的高尚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四是性格。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是在他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性格美的人是指一个人性格发展健全并具有吸引人的气质习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面对挫折不悲观、不气馁,开动脑筋,顽强拼搏,意志坚强;面对人生、面对他人情感丰富,关心社会,为人正直,乐于奉献,富于自我实现感;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等等。

总而言之,人的内在心灵美是道德美、情感美、才识美和性格美等有机的结合。

当然,我们在强调心灵美的同时,也并不是忽视外形美。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文明之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也知道用简陋的壁画打扮洞穴,用花鸟虫鱼装饰瓷盘瓦器;《白毛女》里的杨白劳在年关交不起租、揭不开锅的时候,也忘不了用仅有的一点钱为女儿买二尺红头绳。这充分说明了人们都有对美的向往,追求外表美和心灵美,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可见,爱美之心不可无。但是首先应该具备一颗美丽的心灵。毋需多言,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每个人首先追求的,同时并不排斥对外表美的追求。因为生活本不是单调的,而是斑斓多彩的。

为何以相貌取人多失?这是因为相貌不能反映人的实际情况。因为奸佞的人,对人虽暗藏杀机,表面却可以笑脸相迎;良善的人,虽有菩萨心肠,对人也可能怒目相看。一个长得面目可憎的人,也许他心地最善良;一个生得很漂亮的绝世美人,也许她为人比毒蛇还狠。因此,看人要重在其行,而不在其貌,不然,以相貌取人必多失。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以“学历”聘人,扼杀多少人才(1)

四、以“学历”聘人,扼杀多少人才

“学历是块敲门砖”,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当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上不重能力重学历的现象。这种做法,使没有文凭、学历较低的人被“否决”,把很多没有“敲门砖”但有真本领的人挡在了用人单位的大门之外。这不禁使人思索:衡量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改变选人用人“唯文凭是举”的状况?难道有学历的人一定就是人才吗?

对于“学历”一词的理解,严格地说它只能代表学习过程记录的以往历史,它根本不能代表一个人目前和将来的知识水平。可有的人却仅以一张学历看待人,这是极不准确的。时代在突飞猛进,知识在不断更新,时代要求人们要不断地学习,古语有“学无止境”之名句。也就是说,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学习没有最终结局。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不至于落伍。知识无限,学习过程无止境,这么一来,证明学习过程的历史记录为何要有终结呢?这么做并没有什么意义。

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学历”是这么理解的,认为学历越高,其业务水平就越高,工作能力就越强。但事实证明,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非常可悲的。其一,他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人,他违背认识论观点。其二,他不懂什么是衡量人才的真正标准。

回顾历史,手无红色证书但成绩斐然的大有人在。在此,我们不妨举出实例,司马迁、李时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写出了宏篇巨著,流芳百世;而范进中了举,其结局又是怎么样呢?这不禁使人思索:衡量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改变选人用人“唯文凭是举”的状况?

有人说,把衡量人才的软标准硬化为学历这一硬杠杠,能够较好地体现选人用人的公平性;也有人说,单位里出现一个岗位空缺,够资格的人以十计甚至数十计,这么多人来竞争,不用“学历尺”量又用什么量呢?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片面性。因为学历不等于能力,拥有文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人才。

曾经,有一家公司开发产品时遇到了技术难题,于是诚聘博士、硕士数名,本科学士若干,并按学历职称高低给予其不同等级的优厚工资,合力解决。出乎意外的是,三个月过后,购置仪器、设备不论,只工资、差旅费即花去近二十万,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公司老板眼见市场商机紧迫,甚是着急,于是亲到研发部视察询问,不想主管博士引经据典告之问题要解决最少还要1年时间。对此,老板表示非常无奈,急召公司各位经理研讨对策,欲终止此项目,寻找其他途径,但又可惜资金人才流失,踌躇再三,总无良策,后办公室主任提议广告招标处理。老板没有办法,心想只有这样了,全做死马当活马医。果然广告连登三日,没有一个人来应聘。然而,到了第四天,忽有两位毫不起眼的青年人来应标。办公室主任见两人坦言来公司应聘过,因两人学历职称不够落聘,欲打发了事,不想两人均只说时限三天,不解决问题不要钱,别的不愿再多谈。主任没有办法,只好将两人领到研发实验室。对此,研发部众人均以冷眼观之,三天过去后,主任见两人没音信,打电话准备让人将两人赶走了事,不想研发部职员告之,当天两人在实验室工作不到三个小时,便给主管博士留下一封信离开了,博士看后不言不语而走。主任害怕是两人将博士人才给得罪了,于是急忙找到两人留下的书信来看。但见信上留诗一首,诗曰:“学历非学力,博士非博学。今朝解此题,教你识人才。”主任看完信后,大惊!再看信后又附修改后设计简图一份及博士留言:“绝妙!按其更改,问题得解。己不如人,愧见同仁,此去再造,万勿来访。”

经过这么一件事,这家公司再招人才,绝不再只要求学历……

只要能够胜任工作,便是人才,须知,校园学习只是终身学习的很小一部分,反过来说,北大毕业等于零。如果你不继续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能勇攀高峰,那么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学历不代表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对高学历越来越看重,本科生比比皆是,研究生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以学历挑选人员。然而,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知识分子未必是“能力分子”,选拔人才、提拔人才时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以“学历”聘人,扼杀多少人才(2)

过一阵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提起日本的西武集团,国内读者知道的可能不多。但在日本,它却是一家赫赫有名、势力庞大的企业。西武企业集团是日本一个经营饭店、铁道、百货等服务行业的庞大的企业组织。西武集团经理堤义明被松下幸之助誉为“日本服务第一人”。西武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堤义明独特的用人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说,堤义明挑选员工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不以学历聘人,但要求员工绝对忠诚。西武集团聘用新职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学毕业者和高中程度的人都有同等机会成为西武的职员。堤义明从来就反对迷信一纸文凭的“学历信仰症”,他手下很多高层经理都没有学历,却有学识、诚意和人格。但与此同时,他对聘用有学历、学识和教养的专家也不反对。

在一次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中,堤义明作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把松下幸之助和本田宗一郎这样的人,送到东京大学受教育,那很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松下电器和本田汽车了。这一假设谁又能够否认呢?

社会上,一般的大企业招聘人才时,都千方百计地吸引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到其企业就职,但是堤义明从来不追随别人的做法,不存心去抢大学生。他说:“一般的大企业打的算盘是,每聘用十个大学生,将来有一个成才,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个观点我并不同意,我宁可仔细地挑选恰当的大学生,然后把更多的工作机会留给那些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一般年轻人。我的打算是,十个大学生就有两个以上的人成才;那么,每接收二十个学历较低的人进企业工作,就希望有一个人将来会出人头地,有所成就。”

堤义明在解释为什么不用一流大学生的原因时,他如此说:“我的西武集团,不是一流大学生的安乐窝,但却保证是一流人才的工作场所。随便把经理的职位给一个一流大学生,他可能因为自己是一流大学出身的聪明人,觉得自己该坐经理的职位,基于这种心理,他很难安心的工作,也不会珍惜他的职位。可是,一个没有大学学历或是来自三流大学的年轻人,你觉得他有潜力又力求上进,让他升任经理,他肯定喜出望外,而且会加倍地努力,做好他的分内工作。理由很简单,这类人懂得珍惜自己所得到的每一次机会。”

在日本,这种排除学历条件,挑选、培养有潜力人才的方法,是极其少见的,而堤义明却坚持这么做。西武集团出现了一种很独特的现象,就是没有人拿读过什么大学来炫耀自己,甚至也没有人提自己过去的学历,因为这是件毫无意义的事。

堤义明认为,学历只能证明一个人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而不能证明一个人具有的实质性的才干。

从堤义明的用人方式,企业领导应该能受到一些启发。以正确的眼光去发现人才,并真正做到发挥人才的作用,是每个领导都应做到的。学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才能的唯一标准,不要被学历遮住了选拔人才的视野,人才的实践能力才是领导所应注重的。

世界上各跨国公司在我国都有自己的选人“秘诀”,选拔人才的具体标准也各有千秋。对人才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能力和业绩,即使他没有学历。这才是人才标准中最核心的部分。

跨国公司的这一人才观与国内高度重视学历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一项对进驻上海的全球五百强企业进行的调查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公司的人才标准有三个:知识、能力和业绩,而能力和业绩则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可口可乐系统中需要普通工人、销售、业务管理、市场开发、品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人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对情商、口头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关系技能、面对失败保持情绪稳定性的培养更为重要。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郭明非常看重人才的“能力”培养。

当然,强调用人不能只看学历,并不是否定学历教育的作用,更不是贬低知识的力量。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其中有知识型、研究型的,也有创业型、技能型的。而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学历教育一条路可走。寒窗苦读、高校深造,可以成才;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可以成才;立足岗位、钻研业务,也可以成才。人才的类型不同,成才的途径不同,衡量人才的标准自然也不能是单一的。把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一个单位招揽人才,是为了让他干事创业,而不是当摆设。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谓“遛遛”,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就是坚持人才的实践标准。因此,衡量和评价人才,选拔和使用人才,应当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综合考察其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情况,而不能以偏概全,唯学历是举。这样,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企业的发展也才有保障。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因为你戴着“有色眼镜”(1)

五、看不清、看不准,因为你戴着“有色眼镜”

心怀成见者,看待人与事时就仿佛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或变形眼镜,而他所看到的人与事也就失去了本来的颜色或面目。因此,“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也就成了一句批评心怀成见者的名言。

从前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于是,他就暗中观察小孩的行动,不论是言语与动作,还是神态与举止,怎么看,都觉得小孩像是偷斧头的人。由于没有证据,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揭发。隔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了遗失的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了。从此之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再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生活中,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许也是许多人的一种悲哀。从大的说在国与国的相处间如此,小的说在现实生活中如此,甚至在电脑小小的方寸窗口中显现的也是如此。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看一个人,不能轻易地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判断一件事的善与恶。简单地、不负责任地,或者道听途说地对别人评头论足,其实是一种卑劣的行为,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以一种暴力去伤害别人,你轻易的几句话,可能会给别人以撕心裂肺的痛,会把别人伤得鲜血淋漓,会把别人刺得体无完肤。

我们如果将成见比喻为荆棘,那么,一个人幼小时所接受的父母偏颇的灌输,成年后所受到的种种欺骗式的宣传,以及人生道路中的种种挫折和遭遇,都会在他的心田里种下荆棘之苗。因此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不及时根除这些荆棘之苗,他心中就会长成一片茂密的荆棘之林。曾几何时,电影或戏剧中的反面人物,无不是相貌丑陋,正面人物无不是相貌英俊,于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心中便会形成一种成见,认为相貌丑陋的人,其心灵一定丑恶,相貌英俊的人,其心灵一定美好;而有了这种成见,就可能将貌丑者善意的帮助视为恶意的欺骗,而将貌美者恶意的欺骗视为善意的帮助。古往今来,关于继母刻薄寡恩、虐待其夫前妻子女的故事很多,故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成见,认为继母绝不会疼爱前人的孩子。而以这种成见看继母,她们即使有疼爱前人孩子的表现,也会被视为“做秀”,她们对孩子应施的管教,也会被当做虐待的证据。由此可见,成见的荆棘一日在我们心中生根,便会蒙盖我们的心智和眼睛,看人时自然就会戴着“有色眼镜”。

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小镇上,曾住着两个老太太,她们在三十多年前不知为何小事产生矛盾,就一直互相记仇为敌,并波及到了下一代。但两位老太太都是《波士顿新闻报》家庭版的忠实读者。可以说,假如没有这个报的这个专栏,她们也许早就被这种仇恨和相互的骚扰搅得难以生存了。那个家庭版中有一个专栏,由读者间的通信组成,方式是: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或只想发发怨气,就写信给这家报纸,署上你的化名,然后,另一位有相同烦恼的女士会化名回信,告诉她如何处理这类事情。这两位老太太都一直与这家报纸的专栏保持联系,一个化名叫杨梅树,一个化名叫海鸥。后来,化名海鸥的老太太死了,化名杨梅树的老太太鉴于道义,便越过篱笆去帮助做点事。当她第一次走进她的死对头的前庭时,发现桌上摆着一本巨大的剪贴簿,整整齐齐地贴着多年来她与专栏上化名杨梅树的来往信件。原来,两位现实中至死都不肯和解的老太太,在专栏中是一直保持联系的知心朋友。活着的老太太痛哭不已,但遗憾的是不能再补救那已被白白浪费的美好时光。苦涩的心情只能留给自己慢慢品味……

这就不免会让人想象,人到底是怎样的?生活中,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块柔软的蜡,尤其在童年时更是如此。这块蜡保存着人希望获得的一切观念的痕迹。人的全部信念几乎都应当归功于教育;这些信念都是人在还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龄获得的。我们认为,人在童年时期获得的真观念或假观念都是我们自己的本性固有的,我们和这些观念一起来到了人间;而这种信念则是我们各种谬误与成见的来源之处。

要想使有理性的存在物相信他们最不理解的事物对他们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这怎么可能呢?问题在于有人使人们产生了难以置信的恐惧,而当人感到恐惧时,他就不再思考;问题在于有人特别顽强地使人们不相信理性,而当理智的能力遭到破坏时,人就会相信一切而什么都不加考虑了,从而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也在所难免。

现实中,成见使我们牢固地接受我们的教养者的观点。我们认为这些人是比较聪明的;我们料想他们会深信他们教给我们的知识。我们完全信任他们。因为在我们必须得到旁人帮助时,他们经常给予我们关怀,所以我们认为他们不会欺骗我们。这就是驱使我们根据教养者有害的教训形成上千种谬见的原因。即使禁止思考我们听到的言论,也不仅不会破坏我们对他们的信念的信任,而且有时甚至会促进这种信任。这就是人们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原因。

此外,被成见的有色或变形眼镜遮住双眼,或是说被成见的荆棘占满心胸的人,与人相处时,不是无端怀有戒心,便是随意冤枉无辜,同时由于受成见所囿,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因而很难融入他所怀有成见的群体。故成见太多的人难有挚友,多是孤家寡人。而一个人的品行、能力一旦在别人的心中形成某种成见也很不妙。由于报端屡次刊登保姆偷盗主人财物的新闻,使得一些人对保姆怀有成见,认为她们手脚不干净。有些人甚至像防贼一样防备保姆,白天上班将保姆和孩子锁在家里,下班后才许其出门。某女士家中少了几百元钱,便疑为保姆所窃,但因无证据,又不好明说,于是保姆的一举一动都让她感到像个贼。保姆进屋,该女士要监视,看她是否偷东西;保姆出门,该女士要盯梢,看她是否拿了家里的东西到外面去卖。她的怀疑令保姆深感委屈。后来,她的儿子承认是他拿了那笔钱到网吧玩游戏,保姆这才得以洗去不白之冤,事情才算得以告终。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因为你戴着“有色眼镜”(2)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起来可能讨厌、吝啬乃至狡诈,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有可能大方、热情、正直甚至善良。这往往取决于我们观察对方的视角。因此,常常是看人的心态,决定了看人的角度,看人的角度又决定了人的“好坏”。《流浪者》中拉兹的亲爸爸就是以一种先入为主的角度去看待拉兹的:贼的儿子永远都是贼!通过一系列的恶作剧来惩罚“自己的儿子”,到醒悟时悔之晚矣,要是当初就以一种平常的眼光看待拉兹,就不会把他逼到犯罪的道路上去。

因此,认识一个人,切忌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往往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历史中成就大业的统治者,正因为其不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唯才是用,才成就了自己的大业。战国时期,齐国曾是一个小国,齐宣王不用有色的眼光选拔大臣,大胆地启用百里奚为自己的相国,从而使齐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美国内战时期,一开始北军节节败退,作为统帅的林肯反思了自己的败因:选用人才的标准太过挑剔,不容许有任何的缺点。知道了这一点后,林肯摘掉了自己的有色眼镜,大胆任命格兰特为将军,从而保证了北军的胜利。因此,以一颗公正的心去看待别人,才可以真正地辨别好坏,识清真伪。下面这个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

曾有一个年轻人坐火车从纽约到波士顿。在火车上,年轻人发现他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年轻人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位盲人,因此他和盲人谈起话来,没有一点儿困难,他还冲了杯热腾腾的咖啡给老先生喝。

当时正值洛杉矶种族暴乱的时期,他们因此谈到了种族歧视的问题。

老先生告诉年轻人,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黑人一起上过学。到了北方念书,有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全班的人都十分意外,他也因此受到了系主任的一顿教训。

他说在商店里,有时碰到黑人店员,付钱时他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去拿,从来都不与黑人的手接触。

这时年轻人笑着问他:“看来,你肯定不会与黑人结婚了。”

他大笑起来:“我不与他们进行往来,如何会和黑人结婚?说实话,我当时认为白人和黑人结婚,是件非常丢脸的事。”

不幸的是,他在波士顿读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进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里学习如何使用点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慢慢地他终于适应了车祸后的生活。

老先生感叹着说:“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辅导员谈这个问题,他也尽量开导我,我非常信赖他,什么都告诉他,将他看成良师益友。

“有一天,那位辅导员告诉我,他本人就是黑人。从此以后,我对黑人的歧视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对方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不是坏人,至于肤色,我已经毫不在乎了。”

当火车即将到站时,老先生说:“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站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两人亲切地拥抱。年轻人猛然发现,他太太竟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黑人。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眼睛在很多时候误导甚至欺骗了我们,盲人倒是幸运,因为他必须用心去打量这个世界,并且“看”得更为真切。所以,看待事物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仅用眼睛去观察世界,多半是不全的;而用心则能真切体会实际的灵魂。

卢梭有言:“人类的真正感情,最不应该让成见给束缚了。”然而,我们最不应该让成见束缚的感情,却常常为成见所束缚。特别是那些脑袋里塞满先入之见而又不自知,无论干事识人均只凭经验的圈子去套的人,要想让他们客观地看待人或事,就像让他们脱胎换骨一样难。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曾说,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这一方法如果用于为人处世,倒是可以帮助我们抛开有色眼镜,铲除心中成见的荆棘。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盲目服从权威

第2章一叶障目,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一叶障目,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就犹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不到外面的广阔天空。只有看到表象下的本质,才能避免印象的欺骗。

一、盲目服从权威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有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周围六英寸远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最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些虫子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一圈一圈地行走。时间慢慢地过去,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毛毛虫就这样固执地兜着圈子,一走到底,后来法伯把其中一个毛毛虫拿开,使其原来的环出现一个缺口,结果在缺口头一个的毛毛虫自动地离开花盆边缘,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松针。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随大流”的现象并不少见。大多时候都是追随别人的脚步,因此大多数人都不能够取得成功。人人都是一个被领导者,因而服从是关键,但并不是盲目地服从权威。当权威人格表现出服从权威的含义时,权威人格呈现的是集体性表象;当权威人格表现出以权威自居的含义时,权威人格呈现的是个人性表象。

人们有一种习惯就是无条件地服从权威,这种习惯是我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养成的,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权威;上学了,老师校长是权威;长大了,领导主任是权威。其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可能对不服从感到很迷惑,从而导致服从权威。除了人们愿意服从权威外,人们也具有以权威自居的心理特征。产生这种心理的深层原因是由权威者所具有的优越地位所诱致的。这种优越地位为解决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所以,一般而言,权威人格的两层含义是统一的,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不确定性的解决。

有一个笑话:有一家美国公司在报纸上登广告,准备购进一个机器人,要求绝对服从,永不说不,坚固耐用,好维修。而结果前来应聘的却是一个日本男子,他还附加了一个更优惠条件:不需要使用电池和机油。

服从指令,服从权威,不说“不”,这是机器民族的一大特色。服从意识,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既表示服从领袖和领导,也表示服从权威和上级,还可以表现于服从组织和思想。

罗素曾说:“我们都知道权威往往是靠不住的。诚然,我们大多数人的多数知识都不免依赖于权威。”

日本人的服从意识在全世界都是最突出的。自从大和朝廷建立后,日本从来没有闹过改朝换代的事情,天皇家族一直坐庄,他人无法染指。这说明日本人无论什么事情都服从于权威。

二战时期,美国一著名空军将领的副手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因而安排了另一名从未与将军一起执飞的副驾驶员替补。这名副驾驶员为此感觉非常荣幸。在起飞时,将军哼着歌,他会随着歌曲节拍点头。结果那个副驾驶以为将军是示意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达到可以升起的速度,但他还是做了升起的动作,结果飞机腹部马上撞到了地上。将军因为事故断了脊椎,成了截瘫。那名副驾驶告诉调查人员:“我知道飞机还不能起飞,但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权威并不都是对的,在权威下也有错误的一面,我们不要盲目地服从,要有自己的主见。

193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波尔·狄拉克在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注意到相对论的公式和量子电动力学的公式中都有m×m,也就是等于(-m)×(-m),他就问-m是什么意思,结果就推导出了反物质的理论并获得了诺贝尔奖。丁肇中补充说:这充分说明拿诺贝尔奖是很容易的,最重要的是不能服从于权威。他说,实验物理尤其是高能物理竞争非常激烈,不能盲目地服从权威,不要害怕别人的反对,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做下去。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权威,而似乎上个时代的权威都已不再那么权,也不那么威了。这是为什么呢?正因为世界永远变化不定,变化莫测,那我们更要对所有的一切去质疑,尤其是对权威的质疑,因为它们也许错了,不要以为有了“某某学家的外衣”就怎么样。罗素在《科学的观念》中说:“应当承认,亚里士多德是人类的一大不幸。时至今日,多数大学的逻辑教程仍充满着谬误,其责任在亚里士多德。”也许这是人类的不幸,也许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不幸,更不幸的是我们,当某某学说被论定为权威的时候,质疑他的人就会骤然减少,这不能不说是助长不幸的不幸。我们要记住,权威并不一定完全是对的,所以,我们要有主见,不要盲目地服从权威。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大家说好就是好

二、大家说好就是好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喜欢听别人的意见,买衣服,做事情,都要听听他人的看法,但是,别人都说好,就好吗?有可能,但不一定。可我们并不都能保持这种清醒的认识。有一种证明方式叫引证,我们在作文时也喜欢不断引证。似乎引证得愈多,真理就愈多,大有“别人都说好,一定坏不了”的味道。其实,真正的好坏并不是别人说得了的,只有你自己才能区分好坏,大家说好不一定就好!

有个典故叫做“三人言而成虎”。在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都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由此可知,尽管有“三人”言,但谬误仍是谬误,始终成不了真实或真理。对一个人而言,难免有无知或者糊涂的时候,就群体而言,也难免有无知或者糊涂的时候。个人的无知与糊涂易于克服,而群体的无知或者糊涂就很难克服了。当群体无知或糊涂时,引证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语录,恐怕终究还是错误。

不要听别人说什么,就认为是什么。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人,遇到困难或必须做出重大选择的时候,首先不是独立思考,而是四处征求别人的意见,然后就按部就班地按照别人提供的意见行动。其实,只有当事人自己最了解情况,最能提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一位企业家哈默,他干过十二个行业,样样成功。他为什么都会成功呢?原因就是他在上大学时,父亲在临死前对他说:别人说的做的不一定对,你要有反向思考,才能表明你的成熟。此话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使其一生成功。

靳凡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的观点总是以周围的舆论为转移,那么他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让我们坚信自己的观点,勇敢地向前奋进吧!我们一定会成功。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橘子,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橘子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橘子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橘子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橘子。”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希腊有一句名言:经常问路的人,容易迷失方向。成功人士是“不听别人的话”的,而为什么你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成功者必须要记住——不要听别人的话!如果冷静地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别人的话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并不多。有的是我们已经想到的东西,有的则是我们再深入思索一下就能想到的东西。越是遇到大的烦恼就越不要去问别人如何做,因为一切解决的方法都在你的内心深处。

人,要有主见,不要轻易地附和别人的意见!各人心中,有一个行为的准则。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奋斗方法,拼搏途径。一味地跟随别人的步子去做,那是茫茫然的举止,自己并没有主宰自己。别人的成功之路不一定适合你,别人说的好对于你来说并不一定就好,所以,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让别人的话“迷惑”,否则,到最后吃亏的只是你自己。

众所周知,人是一种社会群体动物,言行上总有些从众的毛病,人云亦云的事情我们也司空见惯。当然如果是对爱因斯坦所说的“光线在空间中的弯曲”现象附和几句,或者对布什总统有关伊拉克战争的辩解赞叹几声,倒也不伤时碍世。可是,如果遇到我们切身经历的事情,再不动脑筋地从众和人云亦云,可能就不仅湮灭了事情的真相,还令无辜的人受到了屈辱,那样做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们要记住并不是大家说好就好,在好的下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看到罢了,不要只听别人说好,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认为是好的它就是好的。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一见如故”未必真朋友

三、“一见如故”未必真朋友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无硝烟的战场上常常会让人感到窒息、虚伪。现实、利益充斥着整个商业化的世界。而我们平时最放心的朋友、爱情,有时候也是一种互利互惠的组合。当然,朋友当中也会存在很多的“一见如故”之友。

“朋友”两个字,在词典里的解释是“彼此有交情的人”。从象形字义来看,两弯相映的明月组合,讲究肝胆相照,同心相契。古人对“朋友”的界定是很严格的,明代大儒苏竣就把朋友分为昵友、畏友、贼友、挚友四种,而把“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缓急可供,生死可托”奉为朋友的最高境界。“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样的声音随时随地都能听到,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友谊之伟大。“一见如故”是很多初次见面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虽然是初次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那般。

“一见如故”的情形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是很难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只能说这彼此“一见如故”的人上辈子有过约定或交往了。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因此彼此可以少掉“试探”过程,而可直接进到“交心”的层次。可是,“一见如故”固然是“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小马相中了CBD的一套合租房,她和已经住在那里的女孩儿“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于是也没加什么小心,很快便签了一年的租赁合同,并交给了那个女孩儿三个月的租金。不久之后,小马出差离开了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却发现另外那个女孩儿已经搬走,真正的房主说没收到租金,要求小马搬走。原来,另外那个女孩儿与房主签的合同确实是六月到期,而此前她假称会一直租下去,骗了钱之后逃之夭夭。如今,小马只好郁闷地损失了一大笔钱,且要重新找房住。

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总是打着“朋友”的幌子,追求自己的利益。这类人交朋友有个特点,就是只交对自己有好处的朋友。他们在友情的帮助下,能更好地利用别人。这类人“聪明”,用感情欺骗异性,用友情欺骗同性。有善于打感情牌的人,就有专吃这套的人。他们会让人感动地想为他死,然后就真的让人去为他死。这类人高明,满嘴情啊义啊,但观其行为,没有一样不是为了扩大自身利益,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获利。

人都是多面性的,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那些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而那些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出现“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甚至自己也无法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缺钱而忽然浮现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但就是发生了,连他自己都感到不解。人都是多面性的,他不会一直不变。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只要一遇到与自己“一见如故”的人,就非常开心,并“无所保留”地与对方交谈,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对自己是非常不好的。你一定要记住,当一个人和你初次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说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可以不必拒绝他的热情,甚至也回他一句“一见如故”。但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这句话,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个客套话,也很有可能是一颗裹上糖衣的毒药,他是要用温情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好从你的身上获得某些利益。如果这是一句客套话,你的热切回应不但无法对对方产生效用,自己也会因对方随之而来的冷淡而“受伤”,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而最有可能的是,你把对方吓跑了。如果对方真的别有所图,你的热切回应,正好“自投罗网”,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当我们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当你听到“一见如故”这句话时,你应该想想自己有没有因为这句话而兴奋、感动?如果有,那么就赶快浇熄、扑灭这些兴奋和感动,以免自作多情或落入对方的陷阱。

再者,如果对方的“一见如故”还有后续动作,你应该与之保持一种善意的距离,保持距离的目的是检验对方用心的真伪,以免自己受伤害。

如果你们两个彼此都“一见如故”,这是最危险的状况,你应该立刻向后退,以免引火自焚,或因太过接近而彼此伤害,葬送有可能好好发展的友情;如果“一见如故”只是对方一相情愿,“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必花心思在上面;如果双方“一见如故”,也都理智地“各取所需”,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不说“一见如故”,却直接用行动表示,这种人你也应该和他保持距离,否则你同样也会被对方利用。“一见如故”的人只是为了和你搞好关系,这样的人未必是真朋友,所以,你最应该提防的是,“一见如故”中,别有用心者常会掺杂很多奉承、拍马的语言,这很容易迷乱一个人的判断,也最难抗拒。因此,当听到这类话语时,你就要提高警觉了,要不然的话就会让对方得逞。在当今这个传媒资讯发达的社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一见如故的情节频频上演。初次见面亲切拥抱,一言难尽,连呼“缘分缘分”,从酒店饭庄、浴场里一出来,就深厚无比,难舍难分了,这样的“交朋友”实在是太世故了,也太不理智了,“一见如故”的朋友不会是真正的朋友。俗话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更何况是“一见如故”的朋友呢,你们没有任何深厚的友谊,对方更是把目的放在目的上。

在平常生活中,那些和你一见如故的朋友未必是真正的朋友,在结交朋友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因为稍有不慎交了损友,对你可是有害无益。为了吸取教训,在交朋友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结交朋友,朋友多了,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对每个人都来者不拒!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免费午餐可能是诱饵(1)

四、免费午餐可能是诱饵

在日常生活中,商家常常打出“免费服务”的口号。买电器,商家承诺提供免费送货上门、免费安装;买窗帘,商家提供免费设计、免费加工。又如体验、试用、街头赠送、免费注册……商家们挖空心思要留住你的脚步,留住你的眼球。送你的,你还不敢去拿吗?然而,这一个个“免费午餐”的背后更多的却是掏取消费者腰包的“陷阱”。

自古以来,人们都明白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也清楚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可是,在当今的社会,骗子们却总是屡屡得逞,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骗子过于可恨,过于狡猾。不错,骗子固然可恨,但他们骗人的伎俩却不见得有多么高明,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发现漏洞,大多数骗子都不过是利用了受骗人贪图小利和期望不劳而获的思想。当面对诱惑时,很多人总是期望奇迹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难免会对这些诱惑心存幻想。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了别人精心布置的圈套,生活中便有了那么多上当受骗的故事。

为了最大限度推销自己的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有很多商家想尽招数,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办法来吸引消费者。当你在消费的时候得知自己中奖了,你可别高兴得太早,因为这背后还有“此免费非彼免费”的潜规则。

大学生刘晓前不久在某商场购物时,获得了一次抽奖机会。当她刮开刮刮卡,发现自己中了四等奖——可免费拍两张电脑艺术照,此时的刘晓欣喜不已。她拿着刮刮卡直奔该商场五楼的一个电脑摄像中心。

其间,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下,刘晓又是挑选背景图案,又是忙着对电脑镜头做各种表情……拍摄过后,刘晓还坐在电脑前,好生要求工作人员做技术处理。半个多小时下来,待电脑中的图像成型后,工作人员问她是否打印,她应声道:“当然了。”

这时,工作人员说:“照片如果需要打印,就要收打印费,一张照片5元钱。”“什么,不是免费的吗?”刘晓迷惑不解。“照相是免费的,打印需要收费,像这种彩色照片很费墨,我们总得收点成本费吧。”听到这里,刘晓不禁有些扫兴,可是忙活了这么长时间,也总不能白忙吧,只好掏出10元钱打印了两张照片。

然而,打印出来的照片只是一张薄薄的彩色复印纸,只有两边加膜才能成为普通照片。于是,工作人员又说,加膜还需再收费用,一张膜5元……当刘晓拿着这两张花了20元钱的“免费电脑艺术照”走出商场时,自言自语道:“这到底算免费的还是收费的?”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贪图便宜,这是防止上当受骗的最好方法,原理无非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真的非要这个便宜,那么,你就真的掉入了别人为你设的“陷阱”里了,别人等的就是你这个猎物,怎么会不趁机“捞”点油水呢!

当我们走过喧闹的大街时,随处都可以听到:“小姐,小姐,我们美容院在搞活动,只要您登记一下姓名和年龄,就能免费获得一套护肤品”、“您好,我们店刚开业,在我们店购物,您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的礼品”等诸如此类的话语。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塞到顾客手中一张张印刷精美的“免费”卡片。

李小姐和两个朋友一起逛街时被两名推销员推荐的“免费美容”打动。等她们从美容院出来的时候,后悔莫及:一顿“免费的午餐”花掉了200多元,“免费美容”真是个陷阱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天上掉馅饼这样便宜的事,这让谁都会动心的。然而,那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要经常在耳畔响起的。于是,稍微精明的顾客往往也会小心翼翼地问一句:“真的免费吗”,在得到爽快的肯定回答后,这些“精明”的顾客便不再“精明”,他们乐滋滋地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就这样,促销活动的“免费勾魂术”就达到了商家们想要的效果了。

其实,这种事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消费者购物时,往往经不住“免费”、“便宜”的诱惑,抱着试试也不会有损失的心态,开始钻进商家设计的圈套。因为免费才接受服务,这仅仅是商家得手的第一步,接下来,服务员会和消费者套近乎、拉家常。

李小姐说当她刚走进隔离的美容室时,负责给她美容的小姐热情招呼:你是哪里人呀,在哪里工作呀,你的手镯好漂亮,是男朋友送的生日礼物吧……然后,该小姐就滔滔不绝地讲她自己的工作等等,似乎她有说不完的话,有数不清的新鲜事。就在此时,消费者的戒心已经消除殆尽,开始对美容小姐言听计从。

等到气氛制造得差不多了,美容小姐语气便会陡然一变,严肃地指出你的皮肤问题严重,美容小姐会说:你的皮肤不好呀,有黑头雀斑、粉刺和毛孔堵塞等,如果皮肤再不好好“打扫”的话,就会变成钟馗的妹妹,不过不要紧,你今天来到了我们店里……

最后,终于话归正题:“只要你用这种护理液,你的皮肤就会变得很光滑,这种很便宜的。”李小姐和她的朋友就是在这一步中招的。李小姐说:“我们还没答应接受收费服务,小姐已经将护理液抹到了我的脸上。”李小姐等人再想脱身,已经晚了,刚才还满脸堆笑的小姐变脸了:这瓶护理液已经打开了,你不要,就卖不出去了,这损失你总得认吧!李小姐只得忍气吞声乖乖掏钱,买下200多元一瓶的护理液。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刚好就砸在你身上。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你不追逐“诱饵”,没有取得意外之财的非分之想,也就不会受骗上当。爱贪小便宜者,必然吃大亏。

某生产保健品的公司发表了这样一则广告:为扩大产品影响力,该公司决定组织万名消费者分期分批到该公司所在地区旅游观光,同时还参观该公司现代化高科技保健品生产线,并承诺所有费用由公司承担。对于如此“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自然众人云集,报名者踊跃。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免费午餐可能是诱饵(2)

后来,根据参加过该公司活动的人士说,第一站到那里游览参观的人是免费的,可到了该公司后,对方却极力说服人们购买他们的保健品,其程度大有不买他们生产的保健品,就不放你走的感觉。一些人无奈之下买了他们的产品。回去后,看着数量不多但价格不菲的产品,痛惜道:自己去那里旅游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啊!由于购买产品的人不多,该公司感到此举赔本,于是,对于以后再去的人就开始收费了。

现实生活中,骗子的骗术五花八门,而且这些骗术也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程度的发展在不断地进行着花样翻新。

相信大家都知道买椟还珠的故事。然而现实并没有因它古老而不再上演同样的故事。

我们知道,节假日是销售的黄金时段,平常没有空闲时间的人们往往会在节假期间大肆购物,而厂商也针对用户的节日消费心理,推出各种降价促销、促销“送礼”的活动。面对丰厚的“赠品”,大家一定要保持平常的心态,假如你要买手机,那么就不要太在意随“赠”的微波炉或咖啡壶之类的物品,因为你要买的是手机,而不是微波炉或咖啡壶!

这些赠品虽然很诱人,但在很多情况下,附带了赠品的商品售价会比没有赠品的商品稍微贵一点,厂商实际上只是以较优惠的价格让你获得这些赠品,而不是完全的免费赠送。“我往往在买回来后才发现,其实很少甚至根本就用不着这些赠品。而由于是赠品,一般都不允许退货,只能扔掉或者闲置起来。”消费者李先生这样表达他对赠品的看法,“有一次在超市购买洗衣粉时,发现某品牌的洗衣粉附赠了一个小小的塑料桶,当时就觉得挺划算的。但是再仔细一看价格,发现这种洗衣粉比其他同等剂量的洗衣粉高出十几元。而且这个牌子在市场上也并不是很有名。”这就让人产生一个疑问,随赠物品真的是“送”给消费者的吗?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赠品虽说是送,但是它的价值其实包含到了你购买的产品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厂商会亏本来做宣传促销,往往是赠品越丰厚,那么你真正买的产品价值越低,赠品的价值如果占到了购买价值的三分之一,而且赠品虽然丰厚,但是你真的不是很需要,那么你就在表演一出买椟还珠的故事。

当然,捡便宜的心理人人都会有,它往往是一种心理作用,其实你只要买到值得购买的产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为不需要的赠品多付钱,越丰厚的赠品越是不可能白送的!特别是赠品的质保,更是要多加注意,不要为赠品花了钱,而又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在一些销售多功能一体机的代理商中,除了厂商针对某一型号多功能一体机产品推出的产品促销活动外,各产品代理商为了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会时时推出形式各异的促销活动,如果是真心让利消费者还好,但这其中也不乏陷阱。

这类促销陷阱的形式多样,其问题主要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将其促销赠品的购买价值转嫁给消费者,形式上看似是产品促销,但其实质是“捆绑销售”。例如,一款激光多功能一体机的市面价格为3500元,其原装硒鼓的价格为700元左右,一商家竟然打出了“4200元销售一体机,免费赠送原装硒鼓”的产品促销海报。

现今,有许多经销商推出免费活动,将几份同等数量的同种商品包装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免费”,这种免费商品价值与主要商品相差无几,甚至是相同的促销,这就存在着搭售的嫌疑。

对此,不得不让人提出疑问,商家口中的免费活动真的是免费的吗?免费到最后仍被收了钱,不管解释为何种理由,消费者却实实在在地上了一次当。在上述那个免费美容活动的事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促销人员从表面上打着“免费”的口号来诱惑消费者,而在“免费”的过程中,却一步一步逼着消费者进入了他们早已设计好的消费圈套。如此一来,商家的“免费”还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免费”吗?只要我们揭开商家的“诚恳的免费外衣”,就可以看到隐藏在其表象下的实质就是他们为获得无尽利益布置好的“棋局”而已!

商家之所以搞促销活动,发放免费商品,目的无外乎是“追逐利益”,而这个利益就需要通过消费者购买厂商的产品来实现。商家既然是为了得到利益,又怎么会让消费者得到利益呢,其免费品只不过是打的一个空头支票而已。没有人会做亏本生意,羊毛出在羊身上,吃亏的依然是消费者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有馅饼掉在你的嘴里。他们只是利用免费品来谋取暴利,也就是说免费品只是他们赚钱的敲门砖。

一言以蔽之,“羊毛出在羊身上”,经营者事先已经悄悄地把赠品的价值转移到了主商品之中,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所谓的“免费赠送、让利酬宾”决不是经营者自己掏腰包,而是经营者将消费者实际花钱“买”了的东西以“赠予”的名义给了消费者而已。消费者并没有在那些带有随赠物品的商品中得到任何实惠,相反,还多掏了一部分“随赠”物品的钱,多买了一些未必有用的东西。

我们知道,电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上网时间长了,或多或少地能收到一些大谈让你发财致富的邮件。电子邮件中宣称,不必花太多时间和金钱,就能圆你的发财梦,一时间真让人为之激动万分。在网络中,还有一些“名医”利用当今人们的爱美之心和减肥热潮侃侃而谈,声称有秘方可以让消费者瘦身减肥,结果是导致网民花钱又伤身。

常识告诉人们,商家是冒险的生意敢做,赔本的生意不做。所以商家不可能毫无缘由地给顾客无偿赠送商品。请相信,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买一赠一,是以误导、哄骗的手段,引诱顾客做出错误的选择,上当受骗。实际上商家把“赠”的商品价加在“买”的商品上,顾客不但付了“买一”的钱,也付了“赠一”的钱,甚至付了超过两个商品的钱,对顾客而言不仅毫无优惠,还被狠狠地宰了一刀,而且买品和赠品不是同一商品,是买此赠彼、买大赠小、买优赠劣。这种行为,说轻了是误导,说重了是欺骗。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一个时代智慧的结晶,懂得这一点,诸多问题便可解决。树木之所以这么郁郁葱葱,是因为它曾经经历了严冬的考验;白云之所以这么白,是因为它接受了大自然从量到质的改变;大自然之所以这么美妙可人,是因为它孕育了无穷的生命和希望……这是客观事物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生的真谛。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朋友的“真诚”之中也有虚伪(1)

五、朋友的“真诚”之中也有虚伪

当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已经被几乎所有的人认可,当世上没有百分百的真情已被世界默认,不禁要问:流露出来的真情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金钱让你分辨不了真情假意;权势让你分不清真情假意;利益让你分不清真情假意……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生存。

每个人的一生中除了亲人,都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交到各种各样的朋友。朋友可以说是面对各种困难最大的原动力,有时甚至超过了父母的关怀。这种关心就是彼此的信任。每个人对朋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的人会认为朋友是互相帮助互相利用的;有的人会觉得朋友只是一起的玩伴;而有的人觉得朋友是自己的避风港,朋友是在你失魂落魄时,给予关心帮助的人,在你成功时,给予真心劝告的人。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分量是很重的。还有一句话叫:“为朋友两肋插刀”。这说明了友谊对人们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往往在金钱、权势的诱惑下丢掉了朋友之间的信任,甚至干出背叛朋友的事。

有时朋友之所以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有价值。培根说:“朋友之间就是利用和被利用。”所以,很多时候,朋友之间,话只说三分,不轻易说出一切。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为了赢得利用价值来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他有价值,那么他就会对你特别的好,把你放在他心中的“第一”位。而那些对他毫无帮助的人,他甚至连微笑也吝于付出。

人性中都有这么一个弱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我们总在想:要是有人帮我一把有多好!于是,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特别是自己的朋友。但实际上,朋友再好也仅仅是朋友,他的心里想什么你只能去揣测,而绝对不会受你的左右,而那些不曾相交的一般人,就更别指望了。一般而言。人是有善心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是菩萨。所以,自己不做事而寄希望于其他人,那只能说这个人是天生的寄生虫。

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还不如从自己开始,牢牢把握自己。再说了,有些朋友往往会在“真诚”的外表下做一些虚伪的“帮助”,这些帮助对我们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朋友之间的利用

“利用”这两个字听起来虽然不好听,但是它却提醒我们:当我们拥有一份友情时,别忘了维持友情的根本还在于你要做一个对朋友有用的人,被朋友需要的人;否则,朋友就会把你丢在自己过去的某个站点上。

也许,有些人认为朋友就是朋友,怎么会成为利用的工具呢?这就像本来要穿过层层迷雾方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一样,你省略了穿越的过程,直接把本质放在别人的面前,别人难免会不理解。特别是还没有什么人生阅历的年轻人。很多时候过程是不可以省略的,就像很多道理摆在那里,但是我们必须要经过自己的过滤才可以相信一样。

某汽车制造三厂工人周某与某区城南镇里的王某本是老朋友。某天,周某来到王某家中,说自己刚刚注册了一个公司,现在已经当上了老板。同时他还告诉王某说自己在内蒙古自治区某工业园承包了一项安装工程,并“诚邀”王某一起去干。闲着在家的王某此时正愁没活儿干,再说周某又是熟人,于是也没多想就同意了周某的条件——待在内蒙古干完活后,回老家一块结账。

三个月后,王某等人在内蒙古完成了周某承包的安装工程后回到老家,可周某却已经搬了家,而周某本人也去外地工作了。周某欠王某的4000多元的工钱一下没了着落。别说现在找不到周某,即使找到周某,王某的钱也很难要回来,因为当时双方只是一个口头协议,俗话说:“口说无凭。”轻信朋友之言的王某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很多时候,在利益面前,朋友之间的感情显得很脆弱。某广告公司李先生,近几年公司一直赢利,经营得很不错,所以决定拓展部门。但是现在企业招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很难招到合适的人选,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就更难招了,有时好不容易招一个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发现原来并不合适,还得重新招聘,既浪费了成本,又耽误了事业。鉴于这样的现实,李先生决定从自己的朋友中物色人选。而王飞就是李先生高中时的同学,关系不错。王飞在另一家广告公司做项目管理,月薪5000元左右,很受老板器重。

李先生急需用人,于是把好友王飞挖到了自己的公司任项目主管,承诺月薪7000元,并把所带部门的5%业绩作为分红。因为是好友,加上不错的待遇,王飞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李先生。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并没有让两人满意。王飞说:“我来到公司后,使出了全部的能量,比以前的单位辛苦很多。我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想方设法提高部门业绩,为朋友创造利润,也为自己创造利润。我的想法实现了,上半年部门的业绩是500万元,纯利润是200万元,但至今已经超出了2个月,仍然没有兑现我的分红。我给他寄予的希望太高了,也怪我选错了路子。我失去的真得很多,要是我在原单位,我没有这么辛苦,并且领导很器重,不离开的话现在有可能是单位的副总了,月薪会突破1万元。现在失去了友情,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信任,我真的后悔我轻易的相信了别人。”

对于李先生对王飞的分红兑现,王飞显得十分无奈:“这10万元我已经向他要了好几个月,他最后竟然说不欠我的钱,我真的很失望,但我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当时他给我承诺时,我说要不要签一个书面的东西,他说可以签,但这样就见外了,他让我要相信他,绝对不会失约。听他说得很投入,很诚实,又想到以前是不错的朋友,加上朋友圈对他的评价都还可以,所以我就相信他了。现在我算是明白了,手头没有证据,被他利用了。”

商界有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注重友谊、注重精神交往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这样一种论断的。但只要经历过商场摸爬滚打的人,对于这句话,无不感受极深。朋友间在未介入商业合作之前,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礼尚往来也不会牵涉到彼此太多的利益。一旦介入商业合作之中,朋友的感情就变得实际起来,经济利益的纷争、重大决策的分歧、性格个性的差异、责任的相互推卸,使众多的合作者之间感情破裂、各奔东西,导致创业夭折。合作不成、感情破裂,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得不令人伤心与遗憾。表面再好的朋友,也难保不会利用你。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朋友的“真诚”之中也有虚伪(2)

中国有句谚语叫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本来应该人越多力量越大,但在朋友的商业合作中,却是以中途告退、撕破脸皮的多,为创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曾经的友情也不在了。

朋友会出卖你吗

朋友之所以可以是用来出卖以及利用的,这是因为他是你的朋友,所以他了解你最多,你予他信任也最多。无形中,别人看不见的漏洞,被他看到;别人找不到的弱点,被他发现。这些大都可以作为他的筹码,在适当的时候,为他所用。毕竟这个社会还包括了太多诱惑、贪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东西。以至于让人经常感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

一个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在处理与人与事的过程中要留有后路,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表面上看着是很好的朋友,在你背后捅一刀也是很常见的。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凸现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有时朋友的“真诚”未必是真面目,在利益的驱使下,即使是好朋友,也很有可能是你的敌人,他会为了利益而出卖你。

李先生是一位个体货运公司的小老板。原来一直与他合作的一个名叫李四的老朋友从大连回来,给他介绍了一项货运生意,说是他的一个好朋友在大连搞货运代理,最近受理了一项货运生意。这个朋友运力不足,想转交给别人做,请李四联系个货运公司,李四说他首先想到了李先生。

看到有生意做,李先生喜出望外。按照“道”上的规矩,生意做完后,李先生要给经纪人一笔中介费。李先生先支付给李四1000元的中介费,余下的钱答应等事情办完后再付清。李先生没有跟家人商量,就跟着李四到大连的新朋友那里领“活”去了。

李先生跟着老朋友李四来到了大连。长期与货运生意客户“周旋”的李先生,要李四领他到那位新朋友的货运代理公司看看,傍晚时分,李四一个电话,就将他的朋友约了出来。在火车站附近,那位新朋友表示要长期与李先生合作。为了感谢新朋友,李先生让李四找一家饭店,他要宴请这个新朋友,开辟新的货运途径。于是李先生就在一家大饭店里摆了一桌,花去了900元钱的招待费,还预交了2000元钱定金。

饭后,他们拍板次日到新朋友的货运代理公司补办手续,最后李先生就被两人送到一家旅社住宿。次日,当李先生电话联系两个朋友的时候,他们的电话双双都停机了,而李先生所带的钱也花光了,回不了家的李先生这才发觉自己掉进了两个“朋友”的陷阱里。

现实的无奈和残酷,早已将生意场上的人际关系涤荡成赤裸裸的钱权交易。你进去了,就要知道生意场里的无涯,除非你回头才能是岸!所以你要在朋友的注视下自己独行,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不能轻信朋友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被朋友出卖。

生意场上,最忌江湖义气、感情用事、丧失理智,把朋友和生意搅拌在一起。看了上面那么多例子,我们也都应该有所警觉:即使彼此是朋友,也不代表对方会永远真诚待你。社会中,出卖朋友,并不是什么鲜见的事。虽然,朋友仍然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朋友的真诚中还是会有不为人知的虚伪的。

六、“挥泪大减价”的背后

现代社会,每逢节庆、换季,一些销售商家便会迫不及待地展开降价促销活动,以名义上的让利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促销招数中,既有现金优惠的,有免费的,还有送赠品的。

有些商家为了赚钱,故意说某商品搞活动有赠品,但馈赠品是什么却从不说清楚,比如“买×××一台”、“满100元送精美礼物一份”、“买一送一”。但实际上,送的东西到底价值多少,精美礼品是什么?消费者一般都不知道。如某手机销售店打出“买一送一”的条幅,但它并未标明赠送的“一”到底是什么,很多消费者都会把这理解为买一部手机送一部手机,可是最终商家送的却是一个手机套。

还有一些商家在搞活动时不告知附加条件。“买手机送你800元话费”,这样的宣传着实很吸引消费者,很多消费者都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机会,于是纷纷去抢购。某手机卖场就靠这样的手段销售量大增。但是,消费者买回去了手机之后,过了好几天,都没查到赠送的话费。究其原因,商家表示:“需要你也打入话费,你打进100元,送你100元,你打进800元,送你800元,最高限送800元。”

这种手段在赠券上也时有发生。如某商场采取“购物返券”的手段促销,但有些赠券是要当天就用完的,商家如果并不告知消费者这一附加条件,也会涉嫌价格欺诈。因此,每一位消费者,都要懂得并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商家频繁运用打折策略,专家们有着不同的评价:一部分认为价格战是低层次竞争,极易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另一部分认为价格战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本质上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专家的争论并未影响商场打折的频率与幅度,打折的热潮还是一年年地掀起。但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一定要警惕商家打折背后的陷阱。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返券陷阱

返券陷阱

商场打折、返券愈演愈烈,但在高返券、低折扣背后的连环消费规则,让消费者不胜其烦。同时,满一定金额获得返券的优惠,通常只在规定的时间、有限的商品范围内,而这些商品通常是不为人们所熟悉的“不透明商品”,往往质次价高。另外,一些商家打折专柜所标原价严重不实,所售商品质量无法保证,且多数没有修理、更换、退货的承诺。

商场返券让很多消费者又恨又爱,爱它是因为确实从中得到不少实惠,恨它是因为很多人都盘算不明白到底应该如何消化过多的返券。

在大多数商场都停止了返券活动之后,还有一些商场仍然持续着力度较大的“满200返200”的活动。

王小姐说她在这家商场购买了800块钱的东西,返了800块钱的券,用券买了部分东西后,手里最后还剩下60元券。于是王小姐就想用这最后60元买些便宜的小东西,下午三点半她在柜台受到售货员的热情接待,称可以用券来买他们品牌的内衣。过了15分钟左右,等她再回来时,售货员却明确表示已经不收券了。售货小姐还惋惜地说:“我们刚刚接到商场通知,现在只返券不收券,您要提前10分钟来就好了。”这时候王小姐发现刚刚看过的G2000服装、伊泰莲娜饰品等很多较为便宜的内衣、饰品以及一些比较受大众欢迎的商品全部都不收券了。这让王小姐很纳闷儿:活动不是要到14日才结束嘛,今天才11日啊!

所以,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时,一定要提防商家的返劵活动,搞清状况,以防上当受骗。

“大甩卖”中狂涨价

我国的节假日很多,而精明的商家也往往会借这些节假日来大做文章,比如诸多的促销活动。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几乎所有的商家门前都标有“跳楼大甩卖”、全场五折、全市最低价等很多条幅,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超低价”、“今日特价”、“疯狂特价”、“绝对便宜”、“最后减价”、“季末清货大减价”、“门面到期”、“最后三天大减价”、“挥泪大减价”“新款8折”、“心动优惠买100还60”、“惊喜再现限时限量3折抢购”等煽情的字样,在一些商场屡见不鲜。“打折”已经是商家多年来惯用的手段,消费者能够从他们的“打折”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吗?

日常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一见打折商品就立马买下,但很快就后悔了。只是,他们很快又重复着同样的后悔。

有人说“挥泪大减价”吹得众人头晕,每个节假日将至的时候,各个大商场打折、优惠、购物抽奖的广告扑面而来,都会掀起一轮疯狂的打折高潮,我们关心的是:这些挥泪大减价是真的吗?

有一次吴兰去商场购物,当时商家给了她一个折扣,算下来要比原价便宜不少。可当她第二天再次经过该商场时,又看到了同样的商品打了更多的折扣,令吴兰大吃一惊,难道仅仅只过了一天,自己就吃了一个这么大的价格亏吗?可仔细一算,打折后的实价比自己前一天购买的价格要高出数十元,这是怎么回事?她有点纳闷,不过后来她突然想到了标价,这次的标价比她前一日高出100来元,难怪打折较多后商品价格反而会高出打折较少的那次。

商家用打折为幌子,其实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一般来说,打折销售是在商品换季时使用的促销方式。而现在一些商家却以打折作幌子,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挑逗人们的购买欲望。这样的打折无非两种形式:比如原价100元,标价200元,打五折后仍卖100元;或者原价100元,标价500元,打五折后卖250元。商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对于无辜的消费者而言,都是一种赤裸裸的欺诈。

如果留意一下,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一些打折活动中,许多店家都打出“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的牌子,有的商家还标出所谓“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等,以此作为规避责任的挡箭牌。

商家在打折销售中玩花招,打折以前先提高价格,然后再打折,打折后的价格比原价格还高,不仅有坑蒙拐骗之嫌,还有违“诚信”,使自己失去宝贵的信誉。

所以,作为消费者,要理性购物,避免盲目消费,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在购买打折商品时,应当知道正常的商品打折与处理品、残次品、滞销品降价不是同一概念;还要警惕商家以“降价商品不许退换”为借口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警惕设在“最终解释权”背后的陷阱,消费者因商家所谓的打折促销“最终解释权”而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依据相关法律解决问题。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赠品的背后

赠品的背后

如今当消费者或许真的很幸运,因为在一连串的大节日里,商家会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打着各种各样的促销旗号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搭送赠品是商家一贯的做法,买空调赠微波炉,买西服赠衬衫,吃洋餐赠衬衫,吃洋餐赠玩具,就连去游乐场,也会得到一张再次光临的赠票。殊不知,上述这些大都是商家设计的促销圈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赠品行列,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种种消费权益受侵害现象,令人苦不堪言。

某名牌化妆品“买多少,送多少”的大赠送活动中,购标价30元一瓶的洗面奶可获赠同样一瓶,折算后实际价格为15元一瓶。其实,这种洗面奶原价不过18元一瓶,所谓赠品其实并非无偿赠送,它的价格已通过涨价加在商品之中,顾客实际得到的只是每瓶3元的让利。

至于买羊毛衫送衬衫,一些商业人士透露:此时的衬衫已是滞销产品,商家如不能及时处理,既造成库存积压,又占用资金,况且这些衬衫销售不掉,来年受新产品冲击将更难销,幸好衬衫本身成本并不高,所以也愿意把它作为新上市产品的赠品附带销售掉,这样做既赢利又可以加速资金回笼。

一服装商场,这样宣传:“买200送58元袜子两双”、“买200送80元免费券”、“买400送‘官运猪’一个”、“买1980送298元‘财运猪’”……商家如此大出血,岂不是要赔本?对此现象,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商家明降暗升的把戏,商家以赠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却暗地里提高商品的价格赢取利益。在某报社工作的刘小姐就经历过这种“把戏”,她夏天看中的某品牌羊绒衫,上市标价却比夏天涨了200多元,而送的赠品毛衫标价却不足100元。有些商家还有虚标赠品价格的嫌疑。圣诞节,很多服装品牌都推出了送圣诞礼物的活动,比如买200送价值58元的精美礼品一份,买400送价值98元的圣诞老人一个,而打开一看,精美礼品不过是个圣诞卡片,标价98元的圣诞老人不过是一个很小很普通的玩具。

在一些电视卖场上,很多商家都会在促销产品上大肆宣称,赠送××高额礼品,但是这些礼品价值多少元、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就不得而知了。可以这么说,礼品本身的价值往往被虚夸,价格也是虚报的。一般来说,商家所赠送的礼品除了少部分是厂家自制的产品之外,大多都是礼品公司的产品,卖场中所声称的价值上千元的赠品,其实际价值可能还不到所说的三分之一,这其中的差价,就被商场的提成、礼品公司的利润以及业务员的回扣等瓜分掉了,这样一来,消费者拿到手中的礼品的实际价值跟标称的价格相差甚远。

还有一些商家在消费发票上做文章,为了不给顾客开取发票,他们就拿点小恩小惠唬弄顾客。要发票没赠品,要赠品就不给发票。一些顾客或许觉得发票对自己没啥用,于是选择了赠品,看似捡了便宜,实际上吃了亏。

这些所谓的赠品看似精美,其实不过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没什么用,而且可能还会伤害身体。而没了发票,那么就等于没有消费凭证。万一有什么问题,那是口说无凭,商家若翻脸不认账,恐怕就只有自认倒霉了。商家想方设法不给发票,无非是为了偷逃税款,这有违法之嫌。把给赠品作为不要发票的条件,诱惑顾客自动“放弃”发票,这是偷梁换柱的无耻行为。只要顾客消费了,就必须给予发票。若是真的开展活动,发放赠品,与发票也是没有关系的。

积分兑奖的背后

还有不少商家推出积分消费兑奖活动。希望得到更多实惠的市民,纷纷拿着手中的各类积分卡跑到商场,去查积分兑大奖。

这些天何女士正被一家商场的“购物积分”搅得烦恼不已。去年“十一”期间,何女士在一家商场购物时,发现一个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专柜正进行促销。当时营业员热情地介绍:顾客在这个专柜购买产品,可免费获得一张积分卡,然后消费一元便“积一分”,一年内积5000分以上,就可以得到公司赠送的新产品。何女士被说动了,当即买下900多元的产品,获得了积分卡。此后,何女士又多次到该柜台购买价格不菲的化妆品,到12月份,她的积分卡上已经有了3000多分。但元旦期间,何女士却意外发现自己的积分竟全部“蒸发”。营业员告知:由于去年积分卡上不足5000分,她的积分已经被自动“归零”,今年只能开始重新积分。感觉受骗的何女士这才想起:办理积分卡时,商家并未告知“一年”的积分期限是否从办卡之日算起。

无独有偶,赵先生一直使用某公司的手机卡,去年底通过广告得知该公司搞活动,手机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就可获奖。经查询,赵先生手机已积了2000多分,应得100元回报。但兑奖时,他却被告知:不能兑实物或现金,只能赠送100元的“话费”或业务“选包费”。

由此可见,面对如今社会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打折现象,我们不能盲目地被打折风潮所诱惑,面对商家所使出的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招数,需要保持足够的消费理性,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切实根据自身实际需要。

商家的打折手段有很多,但无一不是围着“钱”字转。作为消费者,不要看到商家的“挥泪大减价”就真的以为他会挥泪,同情心更是不可太过泛滥。要知道即使商家打出“割血大减价”他也是有赚头的,所以千万不要被眼前看到的所谓“事实”蒙蔽了双眼,商家的“跳楼”其实说不定是让消费者“跳楼”,再笨的商家也不会笨到自亏来回馈消费者的。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机会往往青睐“第一印象”(1)

第3章别让印象毁了成功的机会

当“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一经形成,就等于给被观察对象——人或事物贴上了一个标签,这时我们就难免不形成偏见。生活中,当我们循着偏见之路前行的时候,机会往往会被我们拒之千里之外。

一、机会往往青睐“第一印象”

成功需要眼光,需要机遇。眼光是一种智慧,机遇是一种运气,在这二者中,眼光是第一位的,发现机遇就必须要有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出事物的发展规律的眼光。所以,机遇和敏锐的眼光是人生中成功的关键!

“钻石之王”查尔斯·刘易斯·蒂梵尼在得知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报废电缆出售时,毅然出手,买下后做成纪念物。欧仁皇后的一枚钻石他也花巨资买下,举办了欧仁皇后首饰展览会。这些做法为他带来了大笔利润。

一天,美国总统林肯在街头看到有新到的《智慧》杂志,便翻阅起来,并随手买了一本回到家里继续翻看。正当林肯阅读得津津有味时,他突然发现中间几页没有被裁开。他就用小刀裁开了这些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段内容被纸糊住了。他又用小刀慢慢把纸刮开,于是现出了以下文字:“恭贺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志退还本刊,我们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

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回信。不久,总统便接到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寄回杂志社重新调换刊物的做法。看来您是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机遇,有人后悔没有揭开那薄薄的连在一起的几页纸和一段被糊住的文字。事实上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只不过看谁会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有好有坏,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这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发现机遇眼光的年代。

转 转笔的入门基本功
日本东京有家面积只有43平方米小得不能再小的不动产公司。一次,有人向这个公司推销土地,那是一块有几百万平方米、价格便宜的山间土地,当时人迹罕至,没有道路,没有公共设施,其他不动产公司都对这块土地没有什么兴趣。然而,这家公司老板却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大量增加,大家逐步对城市的噪音和污染感到厌恶,对大自然开始羡慕。于是,这家不动产公司买下了这块充满了泥土的气息和宁静的景色的山地。然后,这家公司就在报刊上大肆宣传那里的优美环境,招引一些富裕阶层前往订购别墅和果园。一些经营耕作的庄稼人,看到那里有民房出租和有耕地租用,大部分前来定居和从事蔬菜果树种植。不到一年,土地就卖出了五分之四,净赚了五十多亿日元。这家公司利用赚来的钱投资道路、整地,并将剩下的两成土地盖成一栋栋别墅。经过三年时间,那块山地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别墅城市,这家公司的钱也达到了数百亿日元之多。

当这家公司的老总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我有一双能识别机遇的慧眼。”

在充满迷雾的市场上,机遇随时可能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它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不是每一个经营者都能捕捉到机遇。这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一些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幸运的机会,而是因为他们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机会。”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一次演讲中说,爱因斯坦极其幸运,因为他出生于合适的时代,当物理学界面临着重重危机时,他的创造力正处于巅峰。换句话说,他有机会改写物理学的进程,这也许是自从牛顿时代以来独一无二的机遇。这种机遇少之又少。这个机会当然也对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开放。可是他们都错失机遇,因为他们死守着旧观念。爱因斯坦没有错失机遇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成功只属于那些有眼光、有胆识、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正如一句格言所说,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要迎接她时,她就会从大门里走进来,然后从窗子里飞出去。

所以,我们不要被事情的表面所蒙骗,在其表面下可能就是你想要的结果。一个成功的商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拥有一双慧眼,从而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而只有那些有慧眼的人,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从而才能把握住机会。

美国一代老企业家——安德鲁·梅隆,一生曾经营过银行、石油业、钢铁业、铝品业等,其中有两件事最值得称道。1889年的一天,三位不知姓名的青年人站在梅隆的面前,问他是否愿意替他们偿还银行的一笔4000美元的欠款,他们手里拿着一块银蜡色的金属,告诉梅隆这是铝,声称他们找到了一种可行的电解生产法,只是没有资本,因此,他们在到处寻找资助人。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机会往往青睐“第一印象”(2)

梅隆凭着他的锐利眼光,预感到这在将来会大有前途。于是,马上答应为他们偿还4000美元的债务,并很快资助他们的匹兹堡电解铝公司,将生产资本升至100万美元,梅隆掌握了60%的股份。果然,只两年多时间,这家公司就控制了北美的铝生产。类似的事情在1895年还发生过一次,一位曾与爱迪生共事十年之久的发明家爱德华特·兹奇逊找到梅隆,手里拿着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刚砂”,由于资金不足,请求资助,梅隆也是凭直觉迅速预感到这一发明的重要商业前景,所以答应兹奇逊的请求,拿出125万美元资助他,并取得了相当一部分股份,以后这项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大凡成功的人在这个社会上都具有独特的慧眼,比尔·盖茨在深圳大学演讲时,有记者问到他:“你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他说:“我九岁的时候就戴望远镜看世界”,所以在很早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台式机将展现在我们的办公桌面前,如果没有智慧的眼光,哪里有今天这个世界首富?同样我们都知道有家企业叫阿里巴巴,他的创办人正是著名企业家马云先生。马云先生是一个大学英语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美国,接触了互联网,他当时就认为互联网在中国将会大有作为。于是回到国内经历了三次创业,由一个不懂电脑、不懂IT、不懂互联网的人带领着他的创业团队,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世界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

一个好产品,一个好机遇可能改变你的一生!与机遇握手,就能与财富同行,如果不是他当时捕捉到了商机,今天我们又怎么能够通过诚信通和淘宝网实现互联网的交易。今天,你又能读懂VOIP未来的趋势和价值吗?你又能读懂国家对VOIP这个产业的未来政策吗?所以我们需要智慧的眼光。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现在经营者,必须有先见之明,不断创造新的经营方式,来领先时代。”这就告诉我们,人应该做机遇的主人,而不应做机遇的奴隶。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机遇成为成功的重要条件。面对不多的机遇,你不去争取,别人就会去争取。因此,面对机遇,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出击。机遇与眼光同在,在有些人的眼里,机遇看不见,摸不着,似乎远在天边,永远只是无法实现的梦的幻影,当机遇真正光临时,不能抓住机遇,只能坐失良机,悔之未及;在有些人的眼里,机遇却到处都有,机遇无处不在,机遇是囊中之物,需要的时候,信手可以拈来。

李嘉诚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意识到香港的地产业将有巨大的前景,将投资重心转向经营房地产的物业上。其间,香港的房地产业在1965年和1967年分别经受了两次大危机。当其他房地产商纷纷放弃转营其他产业时,李嘉诚却不动声色地收购那些急于脱手的地皮和旧楼。这样,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李嘉诚拥有了70万平方米的楼宇,为他以后成为地产之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他有能力、有眼光,所以他不仅在经历楼市危机后不伤元气,反而把地产业做大做强,成为赫赫有名的商界巨人。

在经济萧条时,许多人逐渐消沉了创业意志,经常有人说:“生意难做,利润难赚……”事实上,世上从不缺少机会,只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正如法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犹太人有句古老的谚语:“财富就在一码之内。”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忽略任何可能的赚钱机会。即使是再不好的环境它也有使你成功的一面。

有位年轻人,乘火车旅行,当列车行驶到一片荒无人烟的拐弯处时,由于旅途困乏,同车乘客一个个都无聊地望着窗外,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这时,路过一个拐弯的地方,列车开始减速,前方出现一幢很醒目的平房。这个平房尽管很简陋,但是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上,却显得格外“抢眼”。此时,很多乘客都从百无聊赖的旅途困倦中睁大了眼睛,“欣赏”起寂寞旅途中的特殊风景。众人纷纷议论起这个孤单的房子。

此时,年轻人心为之一动。他想,这个房子会不会有更大的用途呢?在返回时,年轻人中途下了车,不辞辛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房主告诉他,因火车每天都要从他的门前驶过,噪音实在是太大,他已经不能继续忍受下去了,他正想以低价出售这个房子,但卖了很久也无人问津。

过了不久,年轻人就用低价买下了那幢平房。但他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他觉得这幢平房正好处在拐弯处,火车经过这里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定能看到这块极好的“广告墙”。很快,他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希望有公司能在这里做广告,后来IBM公司看中了这个地方特殊的广告,用6倍的租金跟他签了3年合同。

这就是机遇,而碰到机遇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但抓住机遇却是一种能力。在很多人的一生中,并不是没有发财的机会,而是没有为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会降临时,没有把机会当成机会。像上述这个年轻人,在平日的生活中,一定精明强干,勤于且善于动脑子。他不会等待机会伸着手来拉他的衣襟,而是在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时候,就会主动去握住机会的手。那些与年轻人同车的乘客,仅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却不知道金子往往都是埋在沙子里的。所以,就算是机会一天与他们相遇一百次,也只能是擦肩而过。我们需要努力去锤炼一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的慧眼,洞悉迷雾,不被事物的表面蒙蔽前景,对任何事物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才能当机遇出现时,牢牢地把握住它,谱写人生辉煌的乐章。

所以,只有眼光精确,才能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取得成功。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葬送成功的机会(1)

二、“自以为是”只会葬送成功的机会

自以为是,是社会成员处世的思维和言行的一种表现。人,凡是脱离所处的历史时代、脱离百姓常情、脱离自身条件,一句话:脱离客观现实,只凭主观臆断为定则,去想,去说,去做,去对待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认为自己什么都高、都大、都正确,这都是“自以为是”的表现。

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骄矜放纵者有之,不求上进者有之,目空一切者有之,放荡不羁者亦有之。难道这些人不知骄必败么?也不尽然。有的人是一直过得太顺利了,从未受过挫折或磕碰,常开顺风船的人,自然就不知道提防狂风恶浪的袭击,即使别人提醒,他也会不以为然。一旦“触礁”,则又会一蹶不振;另一种人是大权在握,从未有约束机制对其制约过,总以为自己什么都对,这种人常把领导和同事的警告或规劝当成耳旁风,明知自己偏离了行进的方向,也任由自己向下滑,其结果必然是一落千丈。纵观古今中外,天下多少兴亡事,往往沉浮在历史发展长河里的谦虚与骄傲的波涛中。

很多人都看过《唇亡齿寒》这篇文章,故事中的那两对君臣让人感慨万分。荀息是一个十分有水平的人,他对事物考虑得非常周全,对晋献公的问题分析得有条有理,一环扣一环,十分有说服力,从各方面让晋献公想明白。幸运的是晋献公比较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他成功地使用荀息的计谋,占领了虢国和虞国。

相比之下宫之奇可怜得多。他的口才极好,不贪图小利,而是做长远打算,对虢国和虞国的关系分析得十分细致。如果虞王采用他的办法,虞国就不会有事。只怪虞王太贪小利,最后落得国破人亡。

故事中的两个国君都各有一个很好的臣子,臣子们也都为国家作了很大的贡献,可只是因为一个的建议被采纳,而另一个并没有,就弄得局面完全不一样。我们要学习晋献公,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才不会弄得和虞王一样国破人亡。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聆听别人意见的人,才能集大成。”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人,只靠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凝集多数人的智慧,往往是制胜的关键。就算你是一个“天才”,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也许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但如果你懂得让自己的想象力与他人的想象力结合,就定然会产生更大的成就。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总是不甘寂寞,他们最需要是在人前人后表现自己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在嘴上表现自己的能力,正是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了,才葬送了自己成功的机会,甚至遭到他人的“挤压”。

一次,曹操带着杨修出门,看到一碑背上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当时曹操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问杨修知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杨修说:“知道。”曹操说:“你别说,让我猜猜看吧。”又走了三十里,曹操说他知道了,并说好两个人分别把答案写出来,结果两人同时写出“绝、妙、好、辞”四个字。曹操感叹说:“我的才华不如你,想了三十里才悟出答案。”人们都被杨修的聪明和睿智折服了。但想到杨修之死,人们又会对他做事的感觉大打折扣。做事聪明的人,并不是说做人就会聪明。

曹操命令手下为他修建一座花园,落成后要亲自去察看,手下问他是否满意,他“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们都不理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杨修聪明过人,领会到了曹操的意图:“‘门’内添一‘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他的属下动手把园门缩小了。曹操再次来看非常高兴,便问是谁知道他的意图,左右回答说是杨修。曹操的疑心病很重,虽对准确领会自己意图的杨修表示赞赏,可是他内心生忌,所以,杨修并未得到曹操的重用提拔。

还有一件事更让曹操恼杨修。一天,有人款待曹操一杯酪,曹操吃了一点,便在上面写一‘合’字让大家看,人们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杨修便吃了一口,说:“主公让我们每人吃一口,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虽然曹操当时没怎么样,但他对杨修的戒心日益加重,而且还产生了除掉杨修的想法。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曹操被蜀军围困于斜谷,进退两难,便“有感于怀”,以“鸡肋”为口令。杨修知道了曹操的心思,就吩咐随行军士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将军夏侯敦见状大吃一惊,问杨修为什么要擅自作主行动。他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不料杨修这次聪明“绝顶”,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借口,把杨修杀了。

看看杨修失败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太自以为是了。自以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就是喜欢在上司面前动脑筋,在别人面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自以为了不起,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到最后由于他的目中无人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葬送成功的机会(2)

先秦的《老子》中有“大言希声,大象无形”之说,到了宋代,苏东坡在《贺欧阳修致仕启》中又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议论。这些言论,在今天看来仍是充满睿智的。的确,大凡具有大家风度的人,多具有谦逊的品德,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常常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总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谦虚学习,而不是自以为是地独断专行。有很多事是我们不会做的,这要求我们要用沉着、冷静、谦虚的心态去面对,做人不能太自以为是,否则就是自掘坟墓。

小刘在一家不错的公司上班,老板挺看重他的。可他仗着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脑袋又灵,动辄便将“公司如果少了我将损失什么什么”的话挂在嘴边,在公司目中无人,同事们看他年轻也不怎么和他计较,大家在背后都管他叫“狂人”。大家没有跟他计较那么多,他却变本加厉,有一次竟当着大家的面指责起部门经理来,还闹到老板的桌前。

小刘认为凭着自己的“才干”,老板一定会为他撑腰。可出乎意料的是,老板却立马要他卷起铺盖走人,理由是“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

自以为是的人听不见别人的意见,在他们眼里,别人都不如他们,都是笨蛋。这样的人刚愎自用,认为自己很聪明,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就是一位代表。他们怎么会听他人的意见呢?自己是绝对不会有错误的,即使有错误也能够发现改正,难道还需要他人对我指手画脚吗?

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因为不听别人的意见,固守自己的思想,离真理也越来越远,离自己身败名裂越来越近。楚汉相争之中项羽为何败给刘邦?原因之一,就在于项羽刚愎自用,自大无谋,沽名轻敌,骄傲自大,不可一世。他身边有一个号称亚父的谋士范增,主张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然而在这“关键时刻”,项羽却对他的意见不予理睬,对刘邦的假意殷勤毫无察觉,反把曹无伤的告密直接告诉刘邦,这反映了他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不懂策略、麻痹轻敌的草包将军。这样的人怎能成大事?

曾有一个名叫希特勒的德国人,认为他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根本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也只能为了他的日耳曼民族存在,做他们的下人。其实,众生平等,为什么非要分出我优你劣?他狂妄地发誓,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要在全欧洲搭起德国人的晾衣竿。

接下来是疯狂的战争,他狂妄地高呼:“全欧洲都是我们日耳曼人的家。”最后是他把自己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打进了自己的太阳穴。

缺心眼的人才会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而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虚心才能进步。做人就是要懂得谦虚,不能太自以为是。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自以为是,都要谦虚地接受与面对。

李强是局机关的一名科员。有人说机关是一条河流,每个人都是河底的一块石头,天长日久,石头没有不被磨圆的。

在机关,李强总是表现得很谦虚。当受到上级表扬时,他总是说,我差得还很远。当大家夸奖他时,他会说,本人愚蠢透顶,傻瓜一个。当他有问题请教别人时,他会说,麻烦您,请多多指教。别人有了成绩,他总是好好地赞赏一番。他有了成绩,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他发现,自己越是谦虚,人们越是夸奖他,对他的评价反而就越高。

李强的腰经常都是呈弓字形的。当他见到领导就全力把腰弓下来,也就是常说的点头哈腰,以此表示对领导的尊重。他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领导手中。

他经常称别人为老师。现在,对别人称为某长、某主任已属平常,称同志觉得过时,称大哥、大姐又显得俗气。他把比自己职务高、年龄大、资格老的领导和同事称为老师。意思是,把领导和同事视为老师,向他们虚心学习。

正是因为他的种种表现,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谦虚的人。也正是谦虚使他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领导表扬他是一个文明、谦虚、实干的人。领导经常重复“虚心使人进步”那句名言,并且还多次在大会上表扬了李强,说他虚怀若谷,将来必成大器。他的同事们对他评价也很高,在民主测评时,他总是名列前茅。这样一来,他想,他已具备了提拔的条件。

仔细想想,娇小的轮胎是虚心的胶皮构成,却能承载千斤重压;深厚的积雪由微小的雪花堆成,却能抵御炎热盛夏;虚心的学者靠点滴的知识积累,却能应对万变境遇。鲜花以瑰丽多姿给人们美的享受,松柏以高大身躯给大地绿荫,小草以平凡本色给自然无限生机,战士以无私奉献给百姓幸福安宁。稻子丰收了,谦虚地低下了头;苹果熟透了,羞涩地红着脸;机车到达目的地,即刻无声无息;人才成功了,虚心不计名利。他们都是谦虚的,人要虚心面对一切才能不断进步。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不要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在你表现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谦虚才是最重要的。表现自己只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只会玩小聪明的人,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根本无法承担大事。所以,凡事都要谦虚一点,给别人一个谦虚谨慎的印象,让自己获得成功的机会。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不要成为“大观者”(1)

三、不要成为“大观者”,要注重细节

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上,机遇常有,但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机遇,而是我们能否捕捉到机遇。机遇往往悄然而降,稍纵即逝,你稍不留心它就会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叹息,它却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我们周围有许多时常都在抱怨的人,他们没有成功,是因为幸运之神从来没有照顾过他们。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因为他们的大意,来到他们面前的机遇,一次一次地从他们的眼前溜走,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大都会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他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将超乎人们的想象。”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因为他们鲁莽轻率、马虎大意,不够注重细节所致。如苏联的联盟一号飞船的悲剧就是由于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造成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将在两个小时后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台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的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这个故事警示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深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有的人总想着做大事,好像唯有成大事才够气派,才能证明是出人头地了。其实不然,把小事做细、重视细节恰恰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他们正是在钻研那些被一般人所忽略的细枝末节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人生局面一步一步做大的。细节,这个常常被遗忘的力量看似微小,实际上,在关键时刻,它的力量是无可限量的。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自身敷衍了事、缺乏最起码的认真态度,其结果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终将误了自己的一生。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生活,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美好生活之路。

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行人纷纷进入就近的店铺躲雨。一位老妇步履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面对她略显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装束,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避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在人家的屋檐下避雨,似乎不尽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是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算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当她犹豫不决的时候,那个小伙子又走了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商店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詹姆斯惊喜不已,匆匆一算,这一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不要成为“大观者”(2)

他在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出自一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毫无疑问,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他才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

从这个典型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机遇有时就隐藏在细节中,当然你做好了这些细节,未必能抓住机会,改变命运,但是你不去做,你就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在公司中,许多员工做事不够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尽管从表面上看来,他们也很努力、很敬业,但结果总无法令人满意。那些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会因员工无法或不愿意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很无奈。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习惯,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否则,他们很难一丝不苟地把事情做好。殊不知,细微之处同样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忽视了细节的力量,迟早有一天会发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

由个人联系到现在的企业,同样是这个道理。日本的索尼公司是闻名世界的大牌企业,其产品几乎占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就是这个公司,在与日本的JVC公司进行录像带标准竞争时却出现了问题。其实,双方的技术不相上下,索尼推出的录像机还要早些;两者的差别仅仅是JVC一盘带是两小时,而索尼的是一小时,其影响是看一部电影经常要换一次带子。仅此细微的差别,就导致索尼公司的录像带在市场上全部被淘汰。

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我们不缺乏智慧,我们所缺乏的就是更加注重细节。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戴维·帕卡德先生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事实确实如此,“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就其高。”想要做成大事情,必须从细节做起,因为他们是大事情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细节之所以重要正在于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社会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定理:“蝴蝶效应”,正好能够很好的解释“细节决定成败”。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细节之所以重要,正在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一个微小的变化,如果不加以注意,其结果往往产生我们预想不到的结果。在办事过程中,往往是一个细节决定了全局的命运。涓涓细流背后经常蕴涵着巨流。

我们每天其实就是在这种状态中过着,并不是像很多小说家展示给我们的那样,有着完整的生活情节、系统的生活逻辑。我们只是被大量一个又一个细小的事件包围着。而正是因为这种细小的事件,我们的生活才突然有了情节。而一个个近乎完美的细节,就像一根根柔韧的柳条,将编织成你无憾的人生花篮。

细节之于生命,就像星星之于蓝天,浪花之于碧海。生命有了生动细节的点缀,会更精彩;细节有了精彩生命的依托,才能永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从事的都是极为平凡的小事,但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会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把不起眼的细节做好了,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死板”的人没有机会(1)

四、灵活改变,“死板”的人没有机会

世事是变幻莫测的,没有人能够总是一帆风顺地过上一辈子,所以那些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的重大发现之一就是,他们发现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中,必须要能适时地灵活变通,否则通往成功的路会崎岖难行。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与家人、领导、同事的观点与意见不同,甚至有争议时,关键是不要思路僵化,固执己见,只要不是原则性、法律性的大问题,大可不必争个你死我活,学会变通,求同存异,这样路子就越走越宽广。

美国威克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些蜜蜂和苍蝇同时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着光亮处挣扎,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的方向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应变中寻找求生的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著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只知道执著的蜜蜂走向了死亡,知道变通的苍蝇却生存了下来。执著和变通是两种人生态度,不能单纯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单纯的执著与单纯的变通都是不完美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们要学会执著与变通二者兼顾。

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而这块石头就是变通。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段极富哲理的话:有的门是推开的,有的门是拉开的,如果你拼命地去推那应该拉开的门,除非你将门毁坏,否则你将无法通过它。

我们对某些人的评价,往往会说此人“撞了南墙才回头”。有些人做事只知一味地前进,从不考虑效果,甚至即使撞了“南墙”也不愿意回头,这实在不可取,因为这根本不是聪明的做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型的,我们不是常常听到人们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吗?前途是否光明暂且不论,道路是曲折的这倒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断,可以肯定地说,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没有一条路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线型大道,更何况千奇百态的人生之路呢?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舨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他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洪水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着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丢下绳梯之后,飞行员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着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你赶快去救别人,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最终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后,见到上帝,他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舨去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舨危险;第二次,又派了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上船;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派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是急着想要回到我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人生在世,如果你想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你就得真心诚意地首先学会变通,因为只有学会变通才能使你获得新生。我们应该学会变通,在变通中求发展。当你拼命地奋斗而没有结果的时候,后退一步,你也许就能找到出路。

当你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你必定要制订一个相应的计划,这时你已经知道自己必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往往一件事的发展总是会在你的意料之外。你原有的计划将不再适合于已经变化了的局面,你必须对此做出改变。对于改变,一个思想僵化、保守的人显然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那些最为乐观而最富创造性的人才能够思路开阔地、灵活机变地对待不可避免、持续发展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是实现目标所必需的。

对于某些思想僵化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变化当然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敏感,即使遇到了某些重大的变化,他们也往往无所适从,只得顺其自然。就像下面故事中的小龙一样。

小龙和小虎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远方去做生意,于是把田地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出发去远方了。

路途中,他们经过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小虎对小龙说:“在我们家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用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家乡,一定可以赚到一笔钱。”小龙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接着继续向前走路。

这一次,他们到达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虎就对小龙说:“毛皮在家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回到家乡后一定会获得更高的利润!”

小龙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那么麻烦,我还是不要毛皮了。”

小虎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小龙依然只有一驴背的麻布。

接着,他们继续前进,最后来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虎就对小龙说:“药材在我们家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家乡一定能大赚一笔!”

而小龙却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再说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烦了!”小虎把毛皮都换成了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小龙此时拥有的,依然只有驴背上的麻布。

后来,他们在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停了下来,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小虎对小龙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家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死板”的人没有机会(2)

这一次,小龙又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的。”结果,小虎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龙依然守着那驴背上的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家乡,小龙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小虎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还把黄金卖了,成了当地最大的富翁。

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教训!事实上,发现变化并不困难,因为当你总是持续不断地遭遇抵制,或是总是处在困境当中,你就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行了。

这时候,你可能感觉到自己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你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那么你就必须避免采取一些不明智的生活及处世方式,你的生命会因为你的固执而降低格调,却会因为你的变通而获得新生与升华。人是应该灵活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乃至所有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你也同样不应该一成不变。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换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什么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孔子与弟子云游于郑,被反对儒学的一个权贵抓住,要求他们立刻离开郑地,并且保证再也不传播儒学,不然杀头。弟子都很为难,只见孔子毫不含糊地当场保证,而后立刻上路。但当他们一离开郑,就马上着手进行讲学事宜。弟子很不解地问老师:“老师不是教我们讲诚实信用吗?既然已经保证了不再讲学……”孔子哑然失笑:“请问儒学有没有错?没有,那么郑人的要求是无理的,对无理之人就应该用无理的办法,对与无理之人的约定就不必那么认真了。”

孔子落魄于野,弟子去向当地富人求食。富人一听是孔子的徒弟在讨饭,就写一“真”字,问他是什么字,弟子说是个“真”字,可是富人非说不对,不给食物。孔子听弟子一说就去了,说:“直八。”富人连呼:“厉害厉害,果然不愧是大师。”弟子疑惑,明明不是“真”吗?孔子说:“认真,认真我们就不该讨饭了,现在就是认不得‘真’的时候啊。”

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商君书》中有一段名言:“聪明的人创造法度,而愚昧的人受法度的制裁,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受礼制的约束。”是的,圣人创造“规矩”,开创未来,常人遵从“规矩”,重复历史。为什么孔子是圣人而他的三千弟子不是?道理就在于思想是否解放,是否敢于创新,敢于自主地、实事求是地思考分析问题。

孔子讲授儒家学说,不是拘囿于死板的说教,而是灵活运用。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孔子以诚信为本,讲究君子之见。但是不该讲、无条件讲的时候他绝不死要面子活受罪,绝不死板,可谓达到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无论对内变通或是对外变通,可以学会变通就是好,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必须变通。因为,客观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正如诸葛亮所说:“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利而所向无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孙膑兵法》到处蕴涵着变通的哲学。孙膑本人也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

孙膑初到魏国时,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以确定他是否真的有才华。

一次,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坐在宝座上,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行。”

孙膑说:“大王坐在上面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不过,大王如果是在下面,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听了,得意扬扬地说,“那好,”说着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大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都嘲笑孙膑不自量力,等着看他的洋相呢。这时候,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魏王也对孙膑刮目相看,孙膑很快就得到魏王的重用。

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人受益匪浅。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按照常规思维去思考,如果我们能像孙膑那样,学会灵活变通,那么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善于变通的人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着暂时还没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终究是会想出来的,所以,善于变通的人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成功。

只有灵活变通,才会有成功的机会,过于死板的人墨守成规,他不会有成功的机会,更创造不了成功的机会。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清趋势,热门之中爆“冷门”(1)

五、看清趋势,热门之中爆“冷门”

善于发现冷门中的大热门是现代商人必备的条件,凡是眼光独到的商人对市场行情的“冷”和“热”往往都有独到的见解,因而能出乎意料地“突然成功”。实际上,“冷”和“热”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前些年出现的房地产热、服装热、炒股热都给我们带来很大启示,即成功属于最早行动起来的人,成功源于“冷”期而非“热”期,大机遇往往隐藏于被常人忽视的“冷”门之中。

某地一个商人到一处桐油盛产地收购桐油,因为来迟一步,别人已将桐油预订、收购一空。怎么办呢?就这么空着手回家,实在不甘心。该商人仔细一想,既然桐油销量较大,盛桐油的油篓子一定畅销,于是他就大量收购油篓。后来,果不出所料,油篓极为畅销,他从中赚了一大笔钱。那时的油篓是用柳条编织的,糊上厚厚的油纸,就能装油,不比现在,随时可以调进大批的塑料桶应急。

得不到桐油之利,却赚了油篓之钱。这块蛋糕本来没有他的份,他却另辟蹊径,结果出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在商业经营中,人们大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看到人家干什么,自己也盲目地跟着干,一窝蜂地跟着跑,结果是千军万马挤上了一座独木桥,弄成个僧多粥少……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再说货多价贱,到头来极有可能陷入困境。与其是这样,何不来个“逆向思维”?人家都搞的,我不盲目跟风,人家忽略的,我千方百计去寻找市场。

只有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才能永远走在他人的前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里,与众不同也就代表着财富。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更会有切身的感受: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他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客商,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纯正无比。

就在村上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石头的那个果农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谈论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还是那个村民,在他的地头砌了一垛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垛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车经过这里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突然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一个广告,那垛墙的主人凭这垛墙,第一个走出了小村,因为他每年有4万元的额外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丰田公司亚洲区代表山田信一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路过这个小山村时,听到这个故事,他被主人公罕见的商业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这个人。

当山田信一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因为他店里的一套西装标价800元的时候,同样的西装对面标价750元,他标价750元的时候,对门就标价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西装,而对面却批发出800套。

山田信一看到这种情形,非常失望,以为被讲故事的人欺骗了。当他弄清真相后,立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因为对门的那个店也是他的。

这个故事多少有点神奇的色彩,但同时也说明,做事情要敢于冲破以往的思维定式,从“无”中看到“有”,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要从四平八稳的习惯中跳出来,要善于从常规常理中钻出来,另辟蹊径,以奇制胜。如果不敢另辟蹊径,随波逐流,那么落得的结果一定是“随大流、走下坡”。

在商场竞争的过程中,经营同一种产品的人越多就好像在跑道上与你竞争的对手越多,你将很难超越他们。作为企业家的李嘉诚十分懂得寻找经营空白、开拓新兴市场的重要性,因而,他的经营决策很快落实到了行动中。当时,塑胶花风靡世界,在香港市场也是如此。李嘉诚分析,塑胶花实际上是植物花的翻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种植并喜爱的花卉不尽相同,而目前香港和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太意大利化了,并不适合香港和国际大众消费者的喜好。因此,他根据时代的要求以及对消费者的调查结果,设计出全新的款式,而且要求自己的企业不必拘泥于植物花卉的原有模式,要敢于创新。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清趋势,热门之中爆“冷门”(2)

当李嘉诚从国外考察回来时,随机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临行前,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很多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他发现绣球花是最畅销的,立即买下好些绣球花作样品。

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他不动声色,只是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把带来的样品给大家看。众人为这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塑胶花拍案叫绝。

李嘉诚宣布,长江塑胶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塑胶厂更上一层楼。产品的竞争,实则又是人才的竞争。李嘉诚四处寻访,重酬聘请塑胶人才。李嘉诚把样品交给他们研究,要求他们着眼于三处:一是配方调色,二是成型组合,三是款式品种。

李嘉诚明察秋毫,他认为塑胶花工艺并不复杂,因此,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一面市,其他塑胶厂势必会在极短时间内跟着模仿上市。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本来批量生产的塑胶花,成本不高。价格一高,问津者必少。其他厂家再一拥而上,长江塑胶厂的市场地位就难以稳定。所以,李嘉诚提出在经营策略上倒不如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的极短的第一时间,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打出长江塑胶厂的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卖得快,必产得多,“以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以此来确定自己在行业生产中的地位。这样,即使效颦者风涌,长江塑胶厂也早已站稳了脚跟,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也深深植入了消费者心中。事实果真如此,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的定金。

很快,塑胶花风行香港和东南亚。老一辈香港人记忆犹新,几乎在数周之间,香港大街小巷的花卉店,摆满了长江塑胶厂出品的塑胶花。寻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写字楼,甚至汽车驾驶室,都能看到塑胶花的倩影。而由于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就这样,李嘉诚在香港洞察先机,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另外,由于李嘉诚不按物以稀为贵的一般道理卖高价,而是着眼于占领市场份额,因而一举成功。

李嘉诚没有因循守旧,他另辟蹊径,又想出旁人想不到的一招。而这一招,则显示出他确实有棋高一着的经商头脑。

智者在生活中,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因势利变,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并坚信自己能够达到目的,最终获得了成功;愚者把“别人都这样”奉为行为准则,他们相信,跟着大伙走准没错,没有信心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只能做个“跟屁虫”,却又往往弄得自己灰头土脸,十分狼狈。这是多么地可悲!下面再来看一则故事:

不论哪里的商店,出售的儿童玩具都以“漂亮”、“美丽”、“天真”、“可爱”为标准,如有着大眼睛和卷曲金发的洋娃娃,充满天真稚气的长毛绒小动物等。

谁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偏偏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这人就是美国艾思龙公司的老板波西奈。

一天,他在乡村散步时,忽然发现有几个小孩子在玩一只奇丑无比的昆虫,他们玩得是那样专心致志,爱不释手。

并不美丽的东西,小孩子也喜欢玩,假如生产一些“丑陋玩具”,儿童们会不会喜欢呢?波西奈大脑中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感。

他马上和公司的开发设计人员进行了研究,决定设计诸如“疯球”、“丑八怪”之类的玩具。

“疯球”是一串印着许多丑陋古怪的面孔的小球儿;橡皮制作的“丑八怪”则长着绿色的皮肤、枯黄的头发、布满血丝的突起的眼球,一眨眼就发出刺耳怪异的叫声。

连波西奈自己也没想到,“丑陋玩具”一上市就格外走俏,价格迅速上升,超过了“漂亮玩具”,而且“丑陋玩具”在儿童中很快风行,大街小巷的孩子们手里随处可见“疯球”和“丑八怪”的身影。丑陋玩具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热潮,艾思龙公司因此而大发横财。

疑人所不疑,想人所未想,明人所未发,创人所未有,在“不存在”中找出存在的条件,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的途径,在“办不到”中下办得到的功夫,即所谓独具卓识。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讲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言下之意,就是要我们观念灵活一些,思路宽广一些,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能随机应变。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谁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谁就是高明的人。

上篇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 “好友”竟是你成功的绊脚石

六、“好友”竟是你成功的绊脚石

人的一生,可以没有金银财宝,也可以没有高官厚禄,但不能没有朋友。一个好汉三个帮,人要想成就大事,一个人是不行的!朋友也是一种精神需要,人都不喜欢孤独,好朋友是能陪你走一世的!没有朋友的人生,是残缺不全的人生,是孤独可怜的人生。

有一首歌唱得很好: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待,以心相许……我们到处都有好朋友。

这首歌提醒我们,人要多交朋友;朋友多了,自己的路才好走。可是现实却未必是这样。

有人以“职场上有没有真朋友”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认为肯定没有的占80%,认为不喜欢交朋友的占12%,而认为有的却只占8%。

在职场中,我们会接触很多的人,包括同事、客户、合作伙伴等,大家通过工作机会相互认识、交往,久而久之,彼此产生信任,进而成为朋友,这是很自然的事。人一辈子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都可能交上朋友,上学时谈得来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同样,工作时的同事、客户、合作伙伴等在工作上打交道多了,除了正常的工作关系外,还发展成私人间的朋友关系,这也很正常,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朋友关系和工作关系要分清楚。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好朋友在表面上对你很好,但是你知道他(她)心里想些什么吗?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职场如战场,交朋友难,在职场中交知心的朋友更难,所以有人感叹“职场中无朋友”,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利益关系,其次才是朋友关系。有时会有朋友对你好,然而你却不知道他在背后是否会给你一刀。

生活中会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但是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人们不得不重视的。当你把他当做朋友时,他却未必愿意把你当朋友。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家都是客气以待,笑脸相迎,谁能看透肚皮下是不是真心呢?因为真正纯洁的与现实“利益”不沾边的友情朋友可能没有,大多是夹杂了“利用与利益”,一旦“利用与利益”不对称,朋友就不存在了。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某与某某形影不离,他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如果其中一个人不开心,另一个就知道怎样去安慰。比如,他(她)知道他(她)在想什么,他(她)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他(她);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分享各自的心情等。

其实,在利益的前提下,大多数的友谊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切记一句话:没有利益,怎么会有真正的朋友呢?有时朋友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你不知觉的情况下,他可能会在你的背后捅你一刀,可能在你身上狠狠地踹一脚让你倾家荡产,他可能毁灭你的一生。

让李龙最信任的员工,也是他最知心的朋友,竟然为了金钱,利用李龙对他的信任取得了公司的一些内部资料,而且还把一次投标的文件和标底和盘透露给了对手,甚至后来还跑到对手公司上班去了。

可见,想利用你的人总会把你放在“第一”位。等到他们的目的达到了,立刻会露出原形。不论在什么地方,朋友就是朋友。是不是真朋友是另一回事,朋友之间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利用的关系,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可能没有任何共同的利益。有相互作用的存在才有可能成为朋友,成了朋友就一定会有利用的关系,只是“利用”一词有贬义的成分,所以大家才不愿承认。

刘宇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刚到一家大型医药公司时和部门里的一个同事处得不错,部门里就他们两个是外地来的,于是他们就一起合租房子,一起上下班,一起讨论工作,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哥们儿。在两个人的努力下,公司的业绩有了大幅度地上升,他们俩同时被任命为见习主管,据经理说,刘宇不久后便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他们这对“同甘共苦”的朋友的关系也因此更深了一层。在一次酒后,刘宇向这位好哥们诉说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出国留学。但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上司们对他的态度有了细微的变化,一些本应由他负责的事情却交给了别人,更令他惊奇的是,部门经理竟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好哥们”。困惑之余,他多方打听才知道都是自己的言语惹的祸,那次酒后的“真情告白”被好哥们“无意有意”地给说了出去,而且还传到了公司头头们那儿。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宇之所以没有当上部门经理,不是他自身的问题,而是被自己的“好哥们”出卖了。其实,我们更愿意相信,刘宇的朋友可能是无心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朋友”使得刘宇得到的机会失去了。所以,在职场交友的“空间”中我们要有一个“度”。

职场上,最忌感情用事、丧失理智,把朋友和工作搅拌在一起。所以,在职场中交朋友并非要无话不谈,有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应该学会去避免,尤其是与公司有关的内容,不要妄加评论,职场中表面上对你很好的朋友,可能会阻碍你成功。当然,那种只能做表面上的朋友,更是不可以深交,最好避而远之。对于那些职场上的小人“朋友”,要学会与其共舞,与其斗智斗勇,使出对付他们的种种高精尖武器,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让其无处可藏。

中篇 透剖人心,抛开“第一印象”的束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9312.html

更多阅读

眼线笔怎么削 转出来的眼线笔怎么削

用过眼线笔的女生都会有这样的麻烦,就是眼线笔使用越来越短以后,想要削,却发现没那么容易。因为眼线笔的笔芯很软而且还容易断,如果用一些大牌子的眼线笔卷笔刀,虽然效果不错但价格不菲。但是用文具店里普通的卷笔刀的话,一般笔还没削尖,

转转笔和普通笔的不同 毛笔转笔手法

转转笔是转笔的一项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虽然有转转笔这个专业的名词在,但是众多爱好者都不知道区别转转笔和普通的写字用的笔到底有什么区别。转转笔其实就是由普通写字用的笔延伸过来的,因为转笔的由来是由一

一丁讲解:德国直邮和转邮的区别

很多人来问一丁关于德国直邮和转邮的区别,所以写的多了,干脆在这里发个博文,希望更多人看到,了解德国包裹直邮和转邮的区别!直邮单,非常简单,发货人直接从邮局买了包裹单,或者从卖直邮单的转运公司买了包裹单,贴在包裹上,包裹就会直接从德国卖

教你如何转笔五 教你如何转笔3

转笔是锻炼手指灵活度的一项极限运动,通过各种招式链接成一套动作来体现层次的高低,用灵活的手指使笔在手指间转动,展现弧线美,是充满激情和趣味的一项活动。 本经验将教大家简单的一招,不足之处还请见谅教你如何转笔(五)——工具/原料对称

声明:《转 转笔的入门基本功》为网友少年就要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