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手太阴肺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手阳明大肠经图高清版人体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手太阴肺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

(1) 中府穴 LU1 Zhōng Fǔ

[定位]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2) 云门穴 LU2 Yún mén

[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3) 天府穴 LU3 Tiān fǔ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l寸。

(4) 侠白穴 LU4 Xiá bái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配伍] 配曲池, 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l寸。

(5) 尺泽穴 LU5 Chǐ zé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配伍] 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6) 孔最穴 LU6 Kǒng zuì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解剖] 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7) 列缺穴 LU7 Lìe qūe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8) 经渠穴 LU8 Jīng qú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l寸。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9) 太渊穴 LU9 Tài yuān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10) 鱼际穴 LU10 Yú jì

[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11) 少商穴 LU11 Shào shāng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配伍] 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肺经乃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呼吸系统受到伤害时,寻找位于此经脉的各穴位,并利用这些穴位加以治疗便能产生疗效。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吸入体内,并将其连送分配至五脏(内脏),以维持生存。若此机能发生异常时,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症状出现。此外,尚会产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随著身体机能降低,皮肤呈现干燥、没有光泽的现象、脸色苍白、声音微弱、元气丧失,并连带地失去耐性。精神上也常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导致心情暗淡。呼吸系统的疾病,在秋冬之际会有恶化的倾向,故请提高警觉。食物方面会偏好清淡的食物,而不喜吃油腻的食物。当身体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请刺激肺经上的穴位,使气血流通顺畅,身体便能迅速恢复轻松愉快。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等。

手阳明大肠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商阳穴、二间穴、三间穴、合谷穴、阳溪穴、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1) 商阳穴 LI1 shāng yáng

[定位]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伍] 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2) 二间穴 LI2 èr jiān

[定位]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3) 三间穴 LI3 Sān jiān

[定位]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 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配伍]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注为“输”

(4) 合谷穴 LI4 Hé gǔ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 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l)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5) 阳溪穴 LI5 Yáng xī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行为“经”。

(6) 偏历穴 LI6 Piān lì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解剖] 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 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络穴。

(7) 温溜穴 LI7 Wēn liū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中l寸。

[附注] 手阳明经郄穴。

(8) 下廉穴 LI8 Xià 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解剖] 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l寸。

(9) 上廉穴 LI9 Shàng 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肠鸣腹痛。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 直刺0.5~l寸。

(10) 手三里穴 LI10 Shǒu sān lǐ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 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主治]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配伍] 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11) 曲池穴 LI11 Qū chí

[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配伍] 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刺灸法 ] 直刺 l~1.5寸。

[附注] (l)手阳明经所入为“合”。 (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12) 肘髎穴 LI12 Zhǒu liáo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 l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 在桡骨外上髁上缘肱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 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疾病。

[刺灸法] 直刺0.5~l寸。

(13) 手五里穴 LI13 Shǒu wǔ lǐ

[定位]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为肱桡肌起点,外侧为肱三头肌前缘;稍深为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内侧为桡神经。

[主治] 肘臂挛痛,瘰疬。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l寸。

(14) 臂臑穴 LI14 Bì nào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七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三角肌下端,肱三头肌外侧头的前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

[主治] 肩臂痛,颈项拘挛,瘰疬,目疾。

[配伍] 配光明治目疾。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15) 肩髃穴 LI15 Jiān yú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 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 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 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16) 巨骨穴 LI16 Jù gǔ

[定位] 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解剖] 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主治] 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 0.5~l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17) 天鼎穴 LI17 Tiān dǐng

[定位]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主治] 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配伍] 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转载】手太阴肺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手阳明大肠经图高清版人体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18) 扶突穴 LI18 Fú tū

[定位]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配伍] 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19) 口禾髎穴 LI19 Kǒu Hé Liáo

[定位] 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 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下支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20) 迎香穴 LI20 Yíng xiāng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 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手阳明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二十个,脸部有迎香、水沟。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9745.html

更多阅读

《阴符经》散记 黄帝阴符经全文

阴符经托名 黄帝 唐·李筌 传#文言赏析与创作#上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

《黄帝阴符经》讲解全文版 作者:任法融

《阴符经》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典范,是道学中一部重要典范。此书作者不详,伪托为轩辕黄帝所作,故名《黄帝阴符经》,历代名家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及宋朝大儒朱熹对此均颇有深研集注。有将此书列入兵家类,也有列入道家

归入肺经的寒性中药列表 肺经中药

(鱼彭)鱼鳃味性:味咸;性寒。归经:肺;脾经。清热透疹;解毒。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八仙草(猪殃殃、小锯藤、锯子草、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细茜草、拉拉藤、小舒筋)味性:苦辛,寒。归经:少阴;太阴经。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

声明:《转载 手太阴肺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手阳明大肠经图高清版人体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为网友当了一世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