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8-2007 ws271 200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群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布鲁氏菌病诊断与报告。

2诊断依据

2.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疫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其他流行病学参见附录A。

2.2临床表现

2.2.1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

2.2.2 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具体临床表现参见附录B。

2.3实验室检查(操作方法见附录C)

2.3.1 实验室初筛

2.3.1.1平板凝集试验(PAT)(见C.1.1)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见C.1.2)结果为阳性或可疑。

2.3.1.2皮肤过敏试验(见C.2)后24h、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Ocmn2以上)。

2.3.2血清学检查

2.3.2.1试管凝集试验(SAT)(见C.1.3)滴度为1:l00++及以上,过2周-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

2.3.2.2补体结合试验(CFT)(见C.1.4))滴度1:lO++及以上。

2.3.2.3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见C. 1.5)滴度l:400++及以上。

2.3.3分离细菌

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等任一种培养物中分离到布鲁氏菌。

3诊断原则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人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应是综合性的。即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4诊断

4.1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2.1.2.2和2.3.l中任一项者。

4.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和2.3.2或2.3.3中任何一项者。

4.3隐性感染

符合2.1和2.3.2或2.3.3中任何一项者,但不具备2.2者。

5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风湿热、伤寒、副伤寒、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等做出鉴别诊断(参见附录D)。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A.1贮存宿主及传染源

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的贮存宿主很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大部分地区羊是主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是主要传染源;南方有的省份,猪是主要传染源;鹿和犬是次要传染源。

A.2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布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侵入机体。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产生活习惯有关。

含有布氏菌的各种污染物及食品均可成为传播媒介,主要有病畜流产物,病畜的乳、肉、内脏,被布氏菌污染的皮毛、水、土壤、尘埃等。

A.3易感人群

人群对布氏菌普遍易感。人群感染率与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密切接触的机会、程度有关。布病患者可重复感染布氏菌。

A.4分布

A.4.1职业

有明显的职业性,凡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牧民、兽医、皮毛和乳肉加工人员感染率比一般人高。

A.4.2性别

人对布氏菌易感,无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

A.4.3年龄

一岁以上各年龄组均有惑染发病报道。由于青壮年是主要劳动力,接触病畜频繁,因而感染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A.4.4季节

一年四季各月均可发病。羊种布氏菌流行区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我国北方牧区人群发病高峰在4~5月。夏季剪羊毛和乳制品增多,也可出现一个小的发病高峰。猪种菌和牛种菌流行区,发病季节性不明显。

A.4.5地区

一般情况下,牧区感染率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镇。牧区牲畜多,人与之接触频繁,感染机会多。牧区草原辽阔,居住分散,因此病人分布广,很少集中暴发和流行。在农区或半农半牧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兼有少量牲畜,感染机会相对减少,但由于居住较密集,发病易呈点状暴发。城市病人多集中在一些皮毛乳肉加工企业或城郊养畜户。

A.5不同疫区流行特点

由于传染源的种类、病原菌的种型、毒力和人群免疫水平不同,表现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

A.5.1羊种布氏菌疫区

羊种布氏菌疫区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羊种菌各生物型对人、畜均有较强的侵袭力和致病力,易引起人、畜间布病暴发和流行,疫情重。大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A.5.2牛种布氏菌疫区

牛种布氏菌疫区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牛种菌生物型较多,毒力不一,有的菌株毒力接近羊种菌强毒株。就总体而言,牛种菌毒力较弱,但有较强的侵袭力,即使是弱毒株,也可使牛发生暴发性流产或不孕,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但对人致病较轻,感染率高而发病率低,呈散发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病程短,后遗症少。

A.5.3猪种布氏菌疫区

猪种布氏菌疫区主要传染源是病猪。通常由猪1型和猪3型菌致病,毒力介于羊种菌和牛种菌之间。同一生物型菌株,既有强毒株,也有弱毒株。猪种菌对猪致病力强。对羊、牛致病力较低。对人致病力比牛种菌强,但也是感染率高,发病率低,除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外,大多数无急性期临床表现。

A.5.4犬种布氏菌疫区

犬种布氏菌疫区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犬种菌除了侵犯犬,引起犬流产外,也可使猫、牛、猪、兔、梅花鹿、鼠等动物感染,产生抗犬种布氏菌抗体。人也可被感染,但症状较轻。

A.5.5混合型布氏菌疫医

两种或两种以上布氏菌同时在一个疫区存在,这与羊、牛在一个牧场放牧或圈舍邻近有关。由于彼此接触密切,菌种可以发生转移,羊种菌转移到牛多见,也有羊种菌转移到猪;猪种菌、牛种菌也可以转移到羊。混合型疫区流行特点取决于当地存在的主要菌种。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

布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病情的差别也很大。潜伏期一般为l周~3周,平均2周,最短仅3天,最长可达1年。

B.1主要症状

B.1.1发热

是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发热多在午后或晚上开始,可见于各期病人,热型不一、变化多样,也有典型的波状热热型,多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发热常伴有寒战等症状。

布病患者在高热时神志清醒,痛苦也较少,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恶化,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

B.1。2多汗

也是布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尤其急性期患者,出汗非常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

B.1.3骨关节和肌肉疼痛

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也是布病最常见的症状,大关节多见,常呈游走性疼痛。有的慢性期病人,关节强直,活动受限。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8-2007) ws271 2007

B.1.4乏力

这一症状几乎为全部病人所具有,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

B.1.5头痛

为急性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慢陛期患者在疲乏无力的同时,也经常伴有头痛。个别头痛剧烈者常伴有脑膜刺激症状。当大脑皮层功能降低时,往住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部分病人可有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

B.1.6其他症状

心悸、神经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

B.2主要体征

急性期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

B.3临床分期

B.3.1急性期

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高热和有明显其他症状、体征(包括慢性期患者急性发作),并出现较高滴度的血清学反应者。

B.3.2亚急性期

发病在3~6个月,凡有低热和有其他症状、体征(即有慢性炎症),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反应阳性者。

B.3.3慢性期

发病6个月以上,体温正常,有布病症状、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反应阳性者。

B.3.4残余期

体温正常,症状、体征较固定或功能障碍往往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而加重者。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布鲁氏茵病鉴别诊断

D.1风湿热

布病与风湿热相同处是发热及游走性关节痛,但风湿热可见特殊的心脏改变、风湿性结节及红斑,少见肝脾肿大、睾丸炎、乳腺炎及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所见白细胞中性核增多,血沉加速更为明显,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为阳性,布病特异性检查呈阴性。此外,水杨酸制剂对风湿热有明显疗效,而用于布病时只能暂时缓解疼痛。

D.2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患者的持续发热、肝脾肿大,以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等表现,酷似布病。该病与布病的主要区别:多为高热,常有典型的体温曲线;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表情淡漠、听力减退、嗜睡、谵语等;相对脉缓;皮肤可见蔷薇疹;多有消化系统症状,血清肥达反应阳性,滴度逐渐增高;伤寒菌培养阳性。布病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为阴性。

D.3肺、淋巴结核

因为布病患者可见长期微热、多汗,容易急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沉稍快,中度贫血等,所以易误诊为肺结核。但肺结核病人全身中毒表现比较严重,明显消瘦,颜面苍白,两颊潮红,血沉加快更为明显,咳嗽、痰中带血,痰内可查到结核杆菌。胸部X线检查有特异性改变。淋巴结绪核和布病患者虽然都可以发生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结核患者除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外,其淋巴结多粘连成块,破溃流脓形成瘘道及瘢痕。

D.4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均是关节疼痛严重,反复发作、阴天加剧,而且布病患者又可合并有风湿性关节炎。二者的鉴别要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有风湿热的病史,关节腔少见积液,一般不发生关节畸形,小关节病变多见,心脏有特殊改变,血沉快,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增高,布病特异性实验室检查阴性,服用抗风湿药有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0465.html

更多阅读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WS 214-2008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报告。2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流行性乙型脑炎 Japanese encepha

6.克山病 克山病诊断标准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全身性地方性疾病,1953年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名。本病在黑龙江、吉林、河北、陕西、甘肃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许多乡村亦有流行。本病根据起病的急缓、病程的长短以及自觉症状的有无,分为急型、痨型(慢型

什么的滑石粉尘肺及症状诊断 尘肺病诊断标准2015

什么是滑石粉尘肺及症状诊断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滑石粉尘肺是指长期吸入滑石粉主要引起类结节纤维化、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和异物肉芽肿。间质纤维化与石棉肺表现

浅谈骨髓瘤骨病的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X线平片、CT、磁共振(RMI)、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正电子成像术(PET),是诊断骨髓瘤骨病的主要手段。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90%以上存在骨损害,主要表现为骨痛、溶骨性病变、弥漫性骨质疏松、高钙血症和病理性骨折。溶骨性病变最常累及的部位

声明:《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8-2007 ws271 2007》为网友偂璐滺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