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真正的原创作者是谁?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水浒传》真正的原创作者是谁?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先生在评点众多名著后说过的话。金老先生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水浒》中的人物都注重人和人之间的情义,人在年少轻狂时,都喜欢讲兄弟情义,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一意孤行,缺乏理智,喜欢拉帮结派,所以看了《水浒》一书将会使年轻人失去理智而误入歧途。《三国》一书主要以蜀、魏、吴三个军事大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为主,将兵法三十六计惟肖惟妙的融入此书,不但增加了故事情节的可读性,还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真实感。这会让许多年纪稍长的人读后以身效仿,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界防,失去彼此的信任,相互之间为了个人利益而勾心斗角,工于心计。由此可以看出,金老先生无论是评书还是看事、看人,都有着独到的观点。

金圣叹先生一生主要的成就就是对《水浒传》和《西厢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评点《水浒传》时指出,《水浒传》后50回系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遂成今传的70回本。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但凡读过《水浒》的人,都会对此书的作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施耐庵这个人,古来《水浒》署名施耐庵著,是后人假托他人之名。胡适先生说 “乌有先生”,是明代中叶一位文学大家的假名。此话出自《中国章回小说考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水浒》原为简本,明代有人演绎为繁本,遂托名施耐庵。谁托名?似乎喜好水浒的朋友都会去思考。而世间还传言,《水浒》一书为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这一说法,正是迎合了金老先生“横添狗尾”的分析。

实事求是地讲,我是十岁看《隋唐演义》,十一岁看《薛刚反唐》,十二岁看《水浒》,但我并没有上梁山,也没有拉帮结派,更没有去想过此书的作者到底是谁。少年时期,曾经也幻想当一回英雄,上一次梁山,可世道不乱,英雄难出啊。后来只好把心目中梁山好汉的形象屈死在少年时代。有一次在翻阅金老先生对《水浒》的点评时,让我重拾水浒少年的梦想。108位好汉,被作者刻画的有形有色,生动而个性十足。对于梁山英雄的内心世界,和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金圣叹先生在研究《水浒》的原创作者是谁时,是从《水浒》与《三国》两部小说中的人物特点,以及创作风格上似有相识之处而得出是二人合著的说法。1982年罗尔纲先生在《水浒真义考》一文中提出了另一种新见解:《水浒》的原创作者是罗贯中而不是施耐庵。又有人将《三国演义》和《水浒》对比研究,认为刘备像宋江、张飞像李逵、诸葛亮像吴用等等,故此二书同出一人之笔。另有观点称《水浒》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著。这是因为现存古本《水浒》的作者大都是这样写的:“钱塘施耐庵本、罗贯中编次”。还有一种说法是前七十回为施耐庵所写,后五十回为罗贯中续作。中和上述这些观点,我个人认为大家和金圣叹先生的说法都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只是凭借民间的传说来判定《水浒》的作者是二人合著,似乎有些轻率,如果说仅仅只是凭借传言可以来作为证据,那么我也可以拿出一些传言来证实,《水浒》的原创作者就是施耐庵。

施耐庵曾经坐过牢,有些人或许知道,或许从未耳闻,那么他入狱,跟《水浒》和罗贯中又有神马关联呢?话说施耐庵是苏州人,孔子弟子施之常的后裔,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36中辛未榜进士,并结识同榜刘伯温,两人相处投契。后来刘伯温当了朱元璋的军师,多次邀请施耐庵出来协助朱元璋。施耐庵不愿意昧心权贵,两年后愤然辞官,回到故里开学馆教书,并开始创作梁山故事。元至正二十八年,施耐庵著成《江湖豪客传》一书被传抄到社会上。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冬,抄本传到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因多次邀请施耐庵出山不从,看了《江湖豪客传》后很生气,当即批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贻患”。施耐庵因而被捕入狱。由于刘伯温多方周旋,施耐庵才免于一死。而施耐庵是如何逃过牢狱之灾的?罗贯中又是怎样让恩师免遭此劫的?这在史记与许多文学著作中都没有记载。

有一天偶尔在一家小店午餐,座上有一份国家级报纸,出乎意料的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施耐庵著有手抄本《江湖豪客传》一书,但未完稿,已颇受当时社会上年轻人的喜爱,后传至朱元璋之手,遭来牢狱之灾,有求于学生罗贯中,罗贯中磨不开师生情面,心生一计,让施耐庵答应自己续写《江湖豪客传》,施耐庵不解,罗贯中说只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做,可以保证老师相安无事,只要将原来的书名改为《忠义水浒传》,让宋江带梁山一百零八将归顺大宋,便可脱险。无奈,施耐庵为了顾及生命,将原著的书名和原意按照罗贯中的意思继续写完。写完之后,罗贯中将此书介绍给朱元璋,说,此书乃当下一书生所著,值得一读。朱元璋读罢,拍手称绝。后由罗贯中说出实情,保住了施耐庵。此后,《水浒》一书便署名施耐庵、罗贯中。

当我们在翻阅《水浒》这部书时,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此书,最初的思路就是利用小说中的人物,表述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抱怨,按照常规,结局应该是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起义得天下,号召天下子民推翻宋朝政权的统治,这才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思想和意图,可为什么到写到第五十回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改变了全书的风格呢?这让很多读者疑惑不解,出乎意料。既然是小说,不是史记,不应该违背作品的整体构建美,因为许多的读者,真的非常非常希望看到《水浒》的结局,推翻旧社会,迎接新政权,也是符合读者的心声的,但为什么却是诏安抚顺的结局呢?

我想,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部作品的前五十回,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人物的思想上,应该是给当时的政权带来巨大的威胁,这样的威胁,一定会给原创作者带来人身以及性命的危险,才让《水浒》一书在引人深思且具悲剧性的氛围中结束。如果是这样,那么,《水浒传》一书的真正原创作者就很有可能是施耐庵而不是罗贯中。

附简介:

施耐庵(1296年~1371年),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施耐庵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出生于江苏兴化。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0836.html

更多阅读

说《一颗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 经济学的破窗理论

说《一颗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破窗理论”大家都很熟悉,听起来很有道理,不少人都按其行事。黑兹利特对这个理论的反驳也很有力,同样很有道理,而且看起来更有“学术道德”。这次再读《一颗经济学》,我突然想到,为什么这个黑兹利特已经

《壮士出川》背后的真实川军6:群炮毙敌是“神剧情节”吗?

《壮士出川》背后的真实川军6:群炮毙敌是“神剧情节”吗?编写者 冉光泽《壮士出川》中有一个情节:为了避免与敌军硬拼,张抗建议引诱敌军在尖山咀下庄宿营,然后在周围山头集中迫击炮轰击敌军,一战摧毁桥本旅团战斗力。这个情节有根据吗?在

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中的人物解读 郭德纲我这一辈子高清

《我这一辈子》中的人物解读在裱糊匠桃园三结义的是老大福海、老二刘方子、老三赵二,三个人性格各异,人生经历也是交错盘结,人们对他们的认同感悬殊。老大由张国立扮演,他是一个善良重义气的满族普通市民。在赵二家没法再住下去的刘

声明:《《水浒传》真正的原创作者是谁?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为网友南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