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程网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

第一章 绪 论

1.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围素,又有生物因素。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pathogen)。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界的线虫和原生动物,有植物界的寄生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菌物界的真菌和粘菌,有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还有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由病原生物侵害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病害。没有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2.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但是寄生的程度不同。有的是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专性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有的除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非专性寄生物,这种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的称为死体营养型(necrtroph)。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称腐生物(saprogen)。植物病原物中,如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以及寄生在植物上的病毒和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的活体营养型。绝大多数的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的,但它们寄生能力的强弱有所不同。寄生能力很弱的接近于腐生物,寄生能力很强的则接近于专性寄生物。

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寄生物从寄主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起着一定的破坏作用。但是,一种病原物的致病性并不能完全从寄生关系来说明,它的致病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病原物的产物以及植物对这些产物的反应,都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一般来说,寄生物就是病原物,但不是所有的寄生物都是病原物。例如,豆科植物的根瘤细菌和许多植物的菌根真菌都是寄生物,但并不是病原物。寄生物和病原物并不是同义词,寄生性的强弱和致病性的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关性。专性寄生的锈菌的致病性并不比非专性寄生的强。如引起腐烂病的病原物大都是非专性寄生的,有的寄生性虽弱,但是它们的破坏作用却很大。

抗病性是植物抵抗病害的特性。植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变化着的环境产生了很强的适应性,对一些不良条件产生了忍耐性和抵抗性,这种适应、忍耐和抵抗性有时统称为抗逆性。无论是对非侵染性病害或是侵染性病害,植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可称为广义的抗病性。有人把植物对非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性称为忍耐性或抗逆性,如对低温、霜冻、烟害的抗性,把植物对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性称为狭义的抗病性,如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瘟性等。

3.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植物或作物类型有果树病害、蔬菜病害、大田作物病害、牧草病害和森林病害等;按照寄主受害部位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按照病害症状表现可分为腐烂型病害、斑点或坏死型病害、花叶或变色型病害等;按病原生物类型又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如按传播方式和介体来分,有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但最客观也最实用的还是按照病因类型来区分的方法,它的优点是既可知道发病的原因,又可知道病害发生特点和防治的对策等。根据这一原则,植物病害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另一类是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在植株间不会传染,因此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4.爱尔兰饥馑、孟加拉灾荒的原因及后果如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古今中外都不乏因缺粮而出现饥荒的教训。历史上最有名的是1845—1846年的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由于爱尔兰岛上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发生了严重的疫病而绝产,饿死了几十万人,迫使150万人逃荒而移居到美国。整个西北欧人心惶惶。1942—1943年印度的孟加拉饥荒(Bengal famine)亦非常严重,在1942年大面积的水稻遭受胡麻斑病的侵害而失收,到1943年有200多万人被饿死。

5. Tillet, deBary, E. F. Smith,土居养二, Diener, Milladet, Stanley, Bawden, Mayer,Cobb等人对植物病理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755年梯列特(Tillet)提出用种子处理的方法可控制小麦黑粉病。

德巴利(DeBary,1853)是病原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出黑粉病和霜霉病是真菌侵染的结果,而不是植物生病以后才有真菌滋生。1845年爱尔兰饥馑发生后,大家对马铃薯为何会死亡不了解,他花了5年时间研究,于1861年证实是由于一种疫病菌侵染所致。他研究了锈病发生规律,提出锈菌有转主寄生的现象。

史密斯(Erwin F.Smith),他与德国的费休(Fischer,A.)就细菌是否引起病害的争论持续了10年,史密斯以大量事实和实验结果证实了病原细菌的侵染性,他写的三本巨著“细菌和植物病害的关系”等奠定了植物病原细菌学,被美国人尊称为“细菌学之父”,他写的“植物病原细菌导论”是这一领域最早的教科书。

土居养二(Doi,Y)最早从桑萎缩病切片中发现了植原体,当时称作类菌原体(MLO)。

迪内(Diener,T.O.)于1971年通过多种化学方法提纯了一种小分子的核酸(RNA)是引起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病原物,由于没有蛋白质外壳,他称作“类病毒”(Viroid)。

1885年米拉德(Millardet,PMA.)正式提出用波尔多液可有效地防治葡萄霜霉病。事实表明,古老的波尔多液可有效防治数百种植物病害,是迄今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

迈耶(Mayer,A.)在1886年报道了烟草花叶病,磨碎的汁液能够传染,但未看到病原物。

普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程网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
斯坦利(Stanley,W.M.)于1935年用化学的方法提纯得到了烟草花叶病毒结晶,并证实具有侵染性,他因此获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鲍登(Bawden,F.C.1936)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真正具有侵染力的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

1907年Cobb在美国农业部内建立第一个线虫学研究机构,对植物线虫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1900.html

更多阅读

网页不显示图片怎么办 精 静态网页 精品课程

网页不显示图片怎么办 精——简介我们在使用电脑浏览网页的时候是不是有碰到过网页不显示图片的时候呢?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电脑网速慢。所以加载图片不成功!而有的时候是因为有些地方需要设置。这里就来为大家来说说网页不显示图片的

11月23-25号台湾辅仁大学杨百川老师主讲:基业常青精品课程

台湾辅仁大学管理哲学董事长总裁班精品课程台湾辅仁大学基业常青精品课程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如何打破这个魔咒?如何树立我们企业的品牌?如何承担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打造我们企业的百年老店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品学习网触屏版

【摘要】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大纲要求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

声明:《普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程网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为网友正努力的走向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