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碳气凝胶概念股(碳海绵) 全碳气凝胶

新华网杭州3月19日电(记者朱涵)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气凝胶”是半固体状态的凝胶经干燥、去除溶剂后的产物,外表呈固体状,内部含有众多孔隙,充斥着空气,因而密度极小。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成功刷新了“最轻材料”的纪录。此前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由德国科学家在2012年底制造的一种名为“石墨气凝胶”的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18毫克。

“‘全碳气凝胶’的构造类似于‘碳海绵’,哪怕将一个马克杯大小的气凝胶放在狗尾草上,纤细的草须也不会被压弯。”高超说。

虽然看上去“脆弱不堪”,但“全碳气凝胶”在结构韧性方面却十分出色,它可以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此外,“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

这一研究成果已于2月18日在线发表在《先进材料》期刊上,并被《自然》杂志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全碳气凝胶将有望在海上漏油、净水甚至净化空气等环境污染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高超表示,传统的气凝胶制作方式往往无法批量生产,但课题组新创的“低温冻干法”令气凝胶的生产过程更加便捷,也使这种超轻材料的大规模制造和应用成为可能。

据了解,目前实验室正在对这一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性研究,除了污染治理方面,“全碳气凝胶”还将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催化载体和吸音材料。

浙大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造出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轻固体材料。这一成果被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2013年2月28日的第494期404页)。相关论文2月18日在线发表在材料科学界权威的学术杂志《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裕兴股份( 300305 )此前曾表示与浙大有密切合作。浙大网新( 600797 )则是浙江大学的旗下公司。该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石墨烯概念股和纳米管(南风化工 、爱建股份 )

( 002088 )鲁阳股份有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专利

浙大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造出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轻固体材料。这一成果被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2013年2月28日的第494期404页)。相关论文2月18日在线发表在材料科学界权威的学术杂志《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裕兴股份此前曾表示与浙大有密切合作。浙大网新则是浙江大学的旗下公司。该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石墨烯概念股和纳米管(南风化工、爱建股份)

编者按:据报道,浙大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造出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轻固体材料。这一成果被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2013年2月28日的第494期404页)。相关论文2月18日在线发表在材料科学界权威的学术杂志《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这种“碳海绵”是用石墨烯制造的,研究称它可以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前景。

A股上市公司中,浙大网新(600797)为浙江大学旗下高科技企业,裕兴股份(300305)此前曾表示与浙大有密切合作,华丽家族(600503)、中国宝安(000009)等石墨烯概念股也有望受到提振。

裕兴股份:2012年全年主营业务盈利下滑

裕兴股份 300305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000783) 分析师:张翔 撰写日期:2013-01-16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2013年1月15日,裕兴股份公告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2012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23.65~12251.13万元,同比增长-10%~10%,对应EPS区间为1.25~1.53元。

事件评论

扣除业务补偿款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下滑:公司在2012年5月份收到了奥地利伊索股份的业务补偿款300.7万欧元并作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带来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457万元,增厚EPS0.31元,扣除该收入影响,公司主营业务贡献EPS为0.94~1.22,同比下滑12%~32%。

公司四季度单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每股业绩分别为0.34、0.63、0.32,预计四季度单季度实现净利润-269.57~1957.91万元,对应EPS-0.03~0.24元,创近两年来最低,同比下滑32%~109%。

光伏行业下滑及高端光学基膜低于预期影响公司业绩:在度过上半年欧洲光伏抢装带来的短期机会后,公司光伏薄膜量价齐跌,同时电气绝缘材料不景气严重影响公司产品的盈利;虽然下半年公司光学基膜的销量有所提升,但多集中于低端扩散基膜,盈利能力并不突出,并且中高端基膜的投产进度大幅低于预期导致公司2012年全年主营业务出现下滑。

公司2013年1月11日公告2012年利润分配预案:以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80,000,000股为基数,由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现金分配方案待定。

投资建议:我们下调公司2012-2014年每股收益为1.32、1.49和1.93元,对应现在的股价动态PE分别为29、26和20倍。2013年光伏行业或有反转,但短期销售难有起色,同时公司中高端光学基膜量产低于预期,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中高端光学基膜放量持续低于预期;产能消化低于市场预期

万钢考察浙大网新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

科技部网站18日消息,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行近日考察了位于浙大网新集团的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听取了智能列车工程化工作汇报,并观看了系统演示。

万钢对浙大网新集团的创新机制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产学研结合最根本的就是建立合作的模式,网新在这方面的探索是成功的,也取得了很宝贵的经验,这种校企合作创新模式要传播出去。万钢还指出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为原始创新能力一定是被市场广泛接受、顺应发展潮流并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万钢还参加了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两个国家工程中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着眼于全球市场,率先探索资源共享和创新的新模式。在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积极探索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有利于打造专业化的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国家化发展。

华丽家族:关于公司董事,高管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

华丽家族3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3月15日接到公司董事、总裁曾志锋递交的持股变动通知。3月14日,曾志锋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00万股,本次减持前,曾志锋持有公司6728.68万股(67286844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91%;本次减持后,曾志锋仍持有公司5528.68万股(55286844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5%。

中国宝安

公司是一家综合类股份制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是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生物医药业,曾连创“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券、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成功策划武汉商场成为深交所第一家异地上市公司、首次通过证券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上海延中实业、分拆马应龙(600993)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境内首例分拆企业上市的上市公司、开办新中国第一个财务顾问公司安信财务,协助川盐化、甘长风等20多家国企改制上市”等多项新中国第一。公司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70家、30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和深圳市政府评定的深圳市最高企业类别:一类一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取得了非凡的业绩,正在向以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生物医药业为主的投资控股集团的目标迈进。

三类上市公司或受游资青睐

浙大在“碳海绵”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将令与浙大相关、与高分子系合作以及生产石墨烯、碳纳米管的生产公司受益,比如浙大网新、合众机电、裕兴股份、南风化工等。

浙大网新(600797)拟与浙大圆正等11家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浙大创新研究院,注册资本50000万元,其中圆正控股出资25500万元,占注册资本51%,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5%。浙大创新院研究院经营范围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及科技成果转让等,这有利于其利用目标公司这一孵化平台,获取浙江省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优先获取浙江大学及创新研究院的各种资源,有利于公司与行业内企业的产业合作与协同,是公司战略投资的一部分。尤其是获得浙大基于IT及互联网行业的科研成果项目转化及产业化的优先权,为公司在上述领域的发展提供创新技术支撑,并培养产业化实体,为公司未来注入优质资产奠定基础。昨日该股尾盘拉升,收盘大涨6.04%。

众合机电(000925)是浙大网新的控股公司,原名浙大海纳。目前股市三大主业为轨道交通、烟气脱硫环保、半导体节能材料,成为了网新集团“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群体中绿色单元建设的核心企业。公司轨道交通产业的主导产品信号控制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技术的复杂性和安全性能的超高标准使其具有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目前尚处于有序的竞争格局。公司目前依然是我国主要的半导体单晶硅材料制造商之一,在单晶硅研磨片细分市场和节能灯芯片专用硅片市场份额中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公司将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节能环保工程和轨道交通机电工程为主业的大机电绿色产业,该股昨日尾盘收红。

裕兴股份(300305)也涉足这一技术。2011年6月16日,江苏裕兴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勤学先生一行曾访问浙大高分子系,与高分子系部分教授进行石墨烯项目的合作洽谈。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中厚型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背材、电气绝缘、光电投射以及纺织机械等工业领域,厚度在50-400μm之间,具备良好的低收缩性、绝缘性、耐热性等,属于一种高性能的膜材料。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规定,高性能膜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生产最大厚度达到400μm高性能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的企业,是国内首家研发成功并提供透明太阳能背材基膜的公司,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家能规模化生产太阳能背材基膜的企业之一。该股昨日上涨4.94%。

南风化工(000737)也与该概念沾边。碳海绵需要用到石墨稀和碳纳米管,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南风纳米粉体产业化工程中心,共同开发了15KG/每小时碳纳米管批量生产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日产360公斤、年产120吨、纯度高达80%以上的多壁纳米管生产能力。但世界碳纳米管应用市场尚未真正建立,碳纳米管需等待出现市场需求的增长。该股昨日午后震荡走高,收盘大涨6.34%。

南风化工[0.00% 资金 研报]:毛利率下降明显 拖累公司净利润表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研究员:天相投资研究所 日期:2009-10-30

2009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1-9 月实现营业收入23.28 亿元,同比下降5.40%;营业利润557 万元,同比下降96.4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831 万元,同比下降219.22%;摊薄每股收益为-0.09 元。

公司主要是从事日化用品与元明粉的生产与销售,2008 年日化用品和元明粉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7%和27%。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回顾:报告期内,受日化行业竞争激烈以及元明粉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所影响,公司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5.40%;由于产品下降幅度大于原材料价格的降幅,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了3.67 个百分点至17.37%,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则使得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99 个百分点至16.31%;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下降以及期间费用率的上升等负面因素叠加,导致了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96.40%;由于少数股东权益降幅相对较小(同比下降41.78%至4267 万元),使得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亏损。

毛利率下降,削弱公司盈利能力:公司2007-2008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0.29%和21.37%,期间费用率则分别为15.25%和16.44%;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则进一步下滑至17.37%,而期间费用率则上升至16.31%(前三季度同比上涨1.99个百分点);毛利率的下降与期间费用率的上升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三季报,我们调整了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09-2011年的EPS分别到-0.08元、0.01元和0.03元,10月29日收盘价5.20元的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65倍、532倍和168倍,考虑到日用洗涤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以及公司目前不具备估值上的优势,我们维持对其“中性”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日用洗涤品行业竞争激烈,削弱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2)宏观经济未能有效企稳,下游行业对元明粉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其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2)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

维科精华[0.32% 资金 研报]调研简评:纺织外销有压力,品牌家纺有待加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陈莹 日期:2012-06-06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2年-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元、0.08元和0.09元。公司2011年业绩的高增长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业务,目前房地产业务仅有部分尾盘未结算,2012年可贡献收入仅7500万元(去年同期高达12.3亿元),此外,公司尚无任何土地储备,房地产业务不具有持续性。公司纺织业务由于毛利率较低,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少,而家纺品牌渠道建设缓慢,在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还需加强,短期难有成效,因此,暂给予公司中性评级,6个月目标价7.18元。

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35546碳海棉技术将获注浙大网新

[淘股吧]

在5月21日上午举行的“2012协同创新浙江大学高端论坛”上,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创新研究院将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高科技企业培育有机结合的新型协同创新模式,力促科技、人才、资本、信息、市场等创新要素的深度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衍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发来贺信。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致欢迎词。国家能源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原总参二部部长黄柏富少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福和浙大副校长、浙大创新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褚健等共同为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

创新研究院以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化方式运行。由分别代表省市政府的国有企业、浙江大学、民营企业和金融、创业投资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金5.05亿元人民币,其中,浙江大学全资公司——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55亿元,其余2.5亿元由12家省内外国企、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成。今后,省、市、区政府将给予创新研究院税收等政策优惠,并将持续地给予财政资金的支持。

创新研究院将不仅介入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开发,而且,将积极引进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各方优质资源进行深化研究开发,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孵化高科技企业。在前期半年多的筹备过程中,已经组织人员对70余个国内外高科技项目进行了调研、评估、论证和筛选,其中数个项目已进入技术持有人、合作企业和创新研究院三方对接的阶段;一个名为“电磁避震器与旋转动密封”的项目已经落地,成立了项目公司,第一款用于单晶硅炉上的旋转动密封装置已研制成功。创新研究院对未来设立了每年20项成果产业化的前期目标。

浙大网新( 600797 )拟与浙大圆正等11家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浙大创新研究院,注册资本50000万元,其中圆正控股出资25500万元,占注册资本51%,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5%。

002079 苏州固锝,公司持有苏州晶讯35.54%股权,其产品主要为新型纳米材料制造的防静电保护元器件、瞬态电压抑制器以及新型电子材料。苏州晶讯与中航国际开展战略合作,中航国际支持苏州晶讯在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材料和器件方面进行联合开发和产业化,支持苏州晶讯在苏州建立飞机EMI(电磁干扰)等特种材料器件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时进一步开拓在民用产品上的应用。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研究团队最近制造出了一种仿贝壳结构新型纤维。这种纤维韧性好、强度高、能导电。今年10月24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新型纤维就像人的头发丝一样,看上去平淡无奇。但由它制成的衣服,子弹无法穿透。

高超教授说,制造新纤维的原料是石墨烯和一些有机高分子材料。

石墨烯是人类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非常牢固坚硬;它的导电性也很好。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实验室从石墨中成功地剥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被科学家寄予厚望,在晶体管、透明电极、纳米结构及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的特性,让新型纤维有了神奇性能。

新纤维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的结构,它是模仿贝壳结构而制成的。

高教授说,大自然非常神奇,贝壳结构很特别,如珍珠蚌的蚌壳,95%以上是碳酸钙,还有少量天然高分子有机物。这两者是一层碳酸钙一层高分子材料有规律地堆积而成,科学家称之为“砖-灰结构”。

“砖-灰结构”的材料,很硬且有一定的韧性(注,有弹性),比钢铁和陶瓷韧,比塑料要硬,运用前景很广阔。科学家们一直想模仿这一结构造出新材料,国外科学家已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但还只能做出厘米级的薄膜样品。

高超教授团队纺出的纤维,像贝壳一样,由一层石墨烯一层有机物的“砖-灰结构”排列而成,虽然非常细小,但可以做成很长的线。因为采用了特殊材料和特殊结构,新型纤维的强度和韧性都比较理想,且可以导电,耐酸、耐碱,不怕水浸泡。

这种特殊纤维,应用很广,织成的衣服可以防辐射和静电。因为新型纤维重量轻(只有同样粗细金属电线重量的约十分之一),可以做成更轻便的防弹衣。导电性好,在室温下就可以生产,不需要耗费太多能源……

目前高教授的团队正在进一步提高这种纤维的硬度、韧性等。高超教授说,也许在未来,我们真的可以像蜘蛛侠那样,喷出液体迅速凝结成为强韧的新型纤维,飘荡在城市大楼之间。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记录,弹性和吸油能力令人惊喜。这一进展被《自然》杂志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

气凝胶是入选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最轻的一类物质,因其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斥着空气,故而得名。1931年,美国科学家Kistler用二氧化硅制得了最早的气凝胶,外号 “凝固的烟”。2011年,美国HRL实验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制备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密度为0.9毫克/立方厘米,创下了当时最轻材料的记录。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柔软的绒毛几乎没有变形——这张照片入选了《自然》杂志年度十大图片,也给高超留下了深刻印象:能不能制备出一种材料,挑战这个极限?
全碳气凝胶概念股(碳海绵) 全碳气凝胶

我国的石墨储备非常丰富,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石墨高效利用的方法。 “把石墨变成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其价值可以上升数千倍。”高超的课题组经过五六年的探索,解决了宏观制备宏观有序的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制备了一维的石墨烯纤维和二维的石墨烯薄膜。这次,他们打算把石墨烯做成三维多孔材料来冲击这一记录。在实验室,记者看到了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碳海绵”:它们大的如网球,小的如酒瓶塞。在电子显微镜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起无数个孔隙,“就像大型体育场馆等大型空间结构,用钢筋做支架,用高强度的薄膜等做墙壁,材料整体既轻且强。”课题组博士生孙海燕说,“在这里,碳纳米管就是支架,石墨烯就是墙壁。”

在已报道的成果中,高超课题组制备的“碳海绵”仍是最轻纪录保持者——可达到0.16毫克/立方厘米,低于氦气的密度。相关论文2月18日在线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但是,课题组对于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兴趣不大,“‘轻’并不是它最大的新意所在”,高超解释:这项成果的价值在于其简便的制备方法,以及材料所展现出来的优越性能。

气凝胶的基本制备原理是除去凝胶中的溶剂,让其保留完整的骨架。在以往制备气凝胶的案例中,科学家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模板导向法。前者可以批量合成,但是可控性差;后者能产生有序的结构,但依赖于模板的精细结构和尺寸,难以大量制备。高超课题组另辟蹊径,探索出无模板冷冻干燥法:将溶解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水溶液在低温下冻干,便获得了“碳海绵”,并且可以任意调节形状。“不需要模板,只与容器有关。容器多大,就可以制备多大,可以做到上千立方厘米,甚至更大。”高超说。

《自然》杂志点评的标题是:《固体碳:弹性而轻盈》。这一新生事物的性能令人惊喜。它高弹,“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而“碳海绵”的吸收量是自身质量的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此外,“大胃王”吃有机物的速度也极快:每克这样的碳海绵每秒可以吸收68.8克有机物。这让人联想到用来处理海上的漏油:“也许某一天发生漏油时,可以把它们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地吸收进来。因为有弹性,吸的油能够被压出来回收利用,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据介绍,“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相变储能保温材料,催化载体以及高效复合材料。

就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对这一新生材料,科学家还很难准确预计它的应用领域与前景,还得依靠现实社会以及产业界的想象力,让这个新材料走出实验室,实现对世界的实际应用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3166.html

更多阅读

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哪些 哪种主食碳水化合物低

低碳水化合物食物,更可以帮助瘦身。“好”的碳水化合物纤维丰富的蔬菜、豆类、低GI的水果及全谷类食物,这些食物对胰岛素水平影响很小。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正是偏向全谷类的食物。全谷类的纤维质完整,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不会太快,有助控制

气凝胶的具体应用介绍 惊变28天剧情具体介绍

1.超级绝热材料 材料的热传导由气态传导、固态传导和热辐射传导决定。由于气凝胶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因此常压下气态热导率λg很小,真空下热传导由固态传导和热辐射传导决定。同玻璃态材料相比,纳米多孔材料由于高孔隙限制了稀疏

碳水化合物和血糖负荷 血糖负荷

碳水化合物和血糖负荷林海峰我吃的是糟糕的食物。大量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全都是垃圾食品。真让人感到烦躁。——— 歌唱家艾薇·拉维尼张的母亲在新疆,在20年前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按照医生的意见注射者胰岛素,并被告知这是终身要

新到納米碳王,求火眼金睛鑒定! 纳米碳材料

首先要说明,我是蝴蝶手感,不是STIGA手感,我所提到的任何有关纳米碳王的弹性、力量的强弱,都是与蝴蝶板相比较的结果,习惯STIGA手感的朋友不必全信。纳米碳王这块板子很硬朗,板身十分紧凑、结实、扎实,但并没有沉重的感觉,弹性也并不是太大。

声明:《全碳气凝胶概念股(碳海绵) 全碳气凝胶》为网友时间煮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