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王风.君子阳阳》解析 诗经.王风.黍离

【原创作品】

君 子 阳阳

————自娱乐陶陶的无忧夫妻

《毛序》说:“《君子阳阳》,闵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yuàn)害而已。”其实,这是一首夫妻自娱自乐的诗。

【原文】

君子阳阳⑴,左执簧⑵,

右招我由房⑶。其乐只(zhǐ)且(jū)⑷!

君子陶陶(yàoyào)⑸,左执翿(dào)⑹,

右招我由敖⑺。其乐只且!

【注释】

⑴ 阳阳:似“洋洋”或“扬扬”,得意踌躇、安舒自得的样子。

⑵ 簧:一种类似笙的乐器。因该乐器中有用苇、木、竹、金属等制成、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簧”而得名。

⑶ 右:右手。由:入。

⑷ 其:那。只(zhǐ)且(jū):语助词,无实义。

⑸ 陶陶(yàoyào):高兴快乐的样子。

⑹ 翿(dào):用五彩羽毛制成的扇形舞具。

⑺ 敖:游戏,闲游。

【译文】

夫君得意喜洋洋,

左手拿笙簧高声欢唱。

右手招我跟他入房亭,

尽兴地欢爱真是快乐!

夫君得意乐陶陶,

左手拿翠翿尽情跳舞。

右手招我跟他同游戏,

尽兴地欢娱真是快乐!

【解析】

自娱乐陶陶的无忧夫妻



短短地八句诗,将一对夫妻自娱自乐的场面描绘地淋漓尽致。

在周代以前,包括后期封建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描写夫妻恩爱、歌舞自娱的情形并不多,多的是征夫的愁和弃妇的怨。所以,这类作品即使不是独一无二,也当属凤毛麟角。

何以会如此呢?当然同那个时代的婚姻制度有关。贫穷的夫妻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尚可理解。因为二人同命运,共呼吸,风雨同舟,就如同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需要相互支撑才能度过苦难日月的煎熬。他们有这种共娱的感情基础,但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他们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对生活的劳累奔波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况且没有接受过文化的教育,横条扁担不知是“一”。这种大字不识且被沉重的负担累弯了腰的农夫农妇,恐怕是没有那种闲暇和剩余精力歌舞自娱的。因此,歌舞自娱不属于贫穷百姓。

那么达官贵人呢?他们讲究的是身份,不会那么张狂,而且他们大都三妻四妾,不会对某一个女人真正地如胶似漆,即使要进行娱乐,自有乐师舞女为他们翩翩起舞。因此,在众多仆役下人的面前,他们也是不会随意轻贱地与妻自娱自乐的。

能够如此做的,需要有一些前提:两个人情深意笃,有较高的修养和情趣,以及不为衣食忧虑的闲暇,而且还必须是没有纳妾的一夫一妻。由此推断,诗的作者,大概是殷实人家,或者是已经衰败了的世家子弟。他们既不为生活所迫,也没有了昔日的显赫,家臣仆役早已使用不起,那闲情逸致便发泄到自娱自乐。

闲暇是人们自娱自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的重要前提,整日为生计而忙碌奔波的人,是不会有此雅兴的。试想,你如果想叫杨白劳有此举动,那简直同痴人说梦如出一辙。

※※※


说完了轻松的话题,还想说几句凝重的。也可能本诗的作者正是一位思妇,本诗所描写的,或者是征人远戍生还归家后的欢乐团聚,或者是思妇追忆丈夫未出征前在家相亲相爱的生活片断。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我们宁可相信它是后者。

在一部《诗经》里,有通过登高望远来怀念征人的,有通过醉酒暂时抑止怀念痛苦的;有以泛舟遨游来忘却怀念忧愁的,有以彻夜难以入眠思念征人的;也有终日无心梳洗打扮怀念夫君的,也有在黄昏时分看到鸡群栖息、牛羊归圈而殷切思念的;也有以洒扫庭除、盛装来想象迎接征人归来的,抑或还有痛苦得泪花四飞有如膏雨来怀想征人的……种种的情怀,种种的情感,都随着主人公的身份、性格、遭遇、处境的不同而各异。

本篇里的思妇,却独辟蹊(xī)径,通过对以往与丈夫同歌共舞的欢乐场面,来反衬她思念丈夫的痛苦,来寄托她对丈夫的一片深挚情愫。我们可以掉回头去,替作者圆满了本诗的首尾:

一个风高气爽的夜晚,长天如洗,月光似水,树影婆娑,万籁俱寂。一位憔悴的思妇当窗而立,仰望着星空,试图在追寻同一个明月照耀下的远方的他……忽然,一颗硕大的明星在她眼前一亮,她分明看见了丈夫意气洋洋,左手握簧,在扬扬的乐声中招她起舞房亭……她又看到丈夫意气昂昂,左手执羽,在轻盈的舞步中喊她一同游乐……她看到了丈夫欢乐得意的神情,她又看到了丈夫蹁跹优美的舞步,她听到了丈夫高亢动人的歌声,她还听到了丈夫那甜润撩人的情话。她被眼前的一切迷住了,她在欢乐中沉溺陶醉,她幸福地微闭了困倦的眼帘……然而,正当她如痴如醉欣喜若狂的时候,这一切却倏然而灭了……

曾经浮现于眼前的,是迷梦,是轻烟,是彩云,是飞虹,是昙花般的一现,是一场幻灭的泡沫。这是一场幻觉,是这位思妇朝夕萦心、日念夜想,思之过甚,怀之无尽的真实流露和反映,更是这位思妇在一切盼望都难以实现,在一切期待都归于破灭之后,用回味和咀嚼过去的欢乐,来驱逐失望的痛苦、来医治痛苦的创伤的一种自我慰藉!但是,眼前的幻觉,却不是凭空的幻想,而是过去的现实!是过去曾经拥有过的真真切切的现实!有谁能真切地体会出对过去欢乐的回忆里,包含着多少深广的痛楚?我们的主人公腾云驾雾般地在天堂里当了一回神仙,但登得越高摔得越重,重新回到现实中的她该是何等的惆怅!

有多少喜就会有多少忧,有一分福就会有成倍的苦!当热烈的情调、愉快的气氛消失之后,留下的却是加倍的冷寂和凄清,从而也更加反衬出这位思妇盼望丈夫归来而不得的痛苦。如此强烈的反差背后,可以让我们更加广远的联想,使我们在深切同情思妇的痛苦之时,必然对造成思妇、征夫悲剧的根源——征戍或劳役发出由衷的愤恨。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3486.html

更多阅读

《诗经·邶风·谷风》 国风.邶风.谷风

第七十七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谷风》(一)(2014.05.04)跟后来参与学习的朋友说明一下:我们这里所学习的《诗经》,以《毛诗正义》为依据,不采用朱子《诗集传》和近百年来的观点;我们把《诗经》作为属于“经史子集”之中的“经”来“学习

《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最唯美的是哪几首

《黍离》 彼黍离离①,彼稷之苗②。行迈靡靡③,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⑤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⑥。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声明:《《诗经.风.王风.君子阳阳》解析 诗经.王风.黍离》为网友老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