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硝烟中的红颜传奇——评丘晓玲的民国言情小说《毒胭脂》 乱世红颜梦txt下载

广东作家丘晓玲是时下风头正健的网络作家之一,她的《不离不弃》、《珍腴记》等长篇小说,在网上都拥有惊人的点击率,不少作品已经或即将被改编为电视剧。新近出版的《毒胭脂》也被电视人视为抢手题材,电视剧改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关于《毒胭脂》的内容,作者与出版方的描述如下:“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内忧外患。颜惊黛,一个面容有缺憾的女子,同弟弟在苏州相依为命。一日,他们在山中偶然救起遭人追杀的国军少帅燕又良,惊黛原本平静的心泛起涟漪。对爱情的渴望,让她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制成失传已久的毒胭脂——紫罗刹。毒胭脂给了惊黛另一副容颜,却也在她身上种下毒根;成就了她与燕又良的姻缘,却也让她身陷乱世、历经种种……”小说最突出的悬念之一是颜惊黛身世的几度转换:从“避世的胭脂女”到“娇媚的少帅夫人”,从“美艳的上海歌女”到“神秘而冷酷的卧底杀手”。作者演绎的是“乱世硝烟中红颜传奇”,读者好奇的是“有毒的究竟是胭脂还是女人?”

翻开这样一部据说被金牌编剧于正力捧的网络小说,惯常的“类型”定位法则似乎突然失效,题材杂糅,让人产生了归类疑惑:“起点网”把它归入“东方玄幻”名下,而有些网站(如欢庆小说网)却把它收在“都市言情”栏目里;出版社“建议上架”“民国言情”,而有些网友却把它说成是“民国谍战”……但总体上看,小说言情色彩浓重,归入言情,大抵靠谱。作品虽然首发于网站,但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当传统小说来读,因为它的故事情节、行文风格等等,都是中规中矩的传统路数。但以传统小说的标准看,它又有许多网络化的创新元素。

概而言之,《毒胭脂》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有鲜明的“创新守正”意识;二是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品格;三是有入时的“网络媒介”特征。

第一,在题材选择和手法运用上,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创新守正”意识。在“写什么”的问题上,作者的选择可以说颇见匠心。前一段时间“清穿明越”非常红火,相比之下,民国时期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当然有历史和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民国人物大都在世,离得太近,人情是非多。人物都过世了,离得太远,材料讹误多。在辛亥革命一百年前后,应该是一个较好的时期。作者设置时代背景,放弃了“由清到明”“追唐溯汉”的路子,而把故事定位于民国,应该说这是明智的选择,符合“读者期待”的趣味变化。我们相信民国题材适逢其时,这个领域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其次,在写作手法上,作者成功地拓展了“丑小鸭模式”。譬如说,主人公颜惊黛,未出场时就被说成是“丑如夜叉,鬼面吓人”,初出场时满脸雀斑,羞于见人,她的胭脂铺子甚至“从不开门”。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丑女,敷了紫罗刹(毒胭脂)后“容颜脱胎换骨,成了绝世佳人”。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在主体结构和细节设计上都得到了娴熟的应用。例如,颜惊黛钦慕燕又良,不惜“以身试毒”,不惜生死相许;但在误会燕又良叛国投敌时,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作者将人物的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家国情怀和个人得失等,都进行了戏剧化处理,给小说的矛盾冲突赋予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此外,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作品能让人始终感受到“正能量”的在场,昂扬向上的叙事格调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能够较好地统一在一部网络小说中,这一点,值得称道。

第二,浓郁的诗意品格和多彩的画面感是小说的又一个鲜明的特征。作品具有明显的“以诗运事”的特点。读《毒胭脂》会让人想起《红楼梦》,尽管二者显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毒胭脂》里浓郁的诗情画意,不难让人看出《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对作者的影响。首先,小说每章的题目大多是唐宋诗词的改写句,如“第二十三章:还君双泪垂”,显然源自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有些标题则直接挪用古人名句,如“兴废由人事”、“山青花欲燃”等,这些点睛之笔,为小说营造了一种浓郁的诗意氛围。至于作品正文对古诗词的引用、化用、仿造和互文性改造,更是随处可见。如颜惊黛照镜子,发现镜中人物“凤目秋水盈盈,樱唇娇艳欲滴,实为天人之相。”燕又良眼中的惊黛则是“秋目如水,脉脉含情,梨涡清浅,若隐若现,真可叫世上男子痴狂了去。”此外,小说中的人名物名都有多重象征意义和诗意特征,情节设置也体现出强烈的画面感和诗意追求。

尤其是写到爱情,写到相思,写到离别的时候,字字句句都可以当做诗歌来读。譬如,主人公出场、谢幕都非常诗意化。即便在某些细微末节的地方,也能见到作者诗意追求的良苦用心。譬如胭脂的配:“重绛、玫瑰、桃花、轻绡、紫泥、渥丹、青油、朱砂、黑锡、发灰……”这些花草矿物,在颜色搭配上,读音平仄上,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大有讲究。整部小说,随便挑一段读起来,都能让人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存在。在这一点上,《毒胭脂》与某些“口水体”网络小说判然有别。可以说,小说语言的诗歌韵味和唯美主义的场景描绘,是《毒胭脂》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第三,小说值得注意的另一亮点是其与时俱进的网络媒介特征。我们知道,影视改编及其产业化开发是当下网络文学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刚才听欧阳老师说,《毒胭脂》正在被改编为电视剧。应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小说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对话描写等方面,《毒胭脂》几乎可以说是为电视剧量身打造的,尤其是在都市场景描写、人物衣着设计、胭脂颜色调配等方面,作者绘声绘色的描写有如电影、电视剧的脚本,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影视作品那种张弛有度的视听效果。

读这篇小说,笔者有这样一个“发现”:全书23章,21万字,每章不到一万字,各章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松散,心中有了一个故事概要后,即便不按照顺序读,情节的逻辑链条也不会断裂,《毒胭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小说那种故事情节的线性化特征。网上阅读随意性更大,譬如说先读开头、结尾,了解了大概情节和故事结局,中间穿插的有关日寇、黑帮,军火、汉奸、内奸,夜总会等形形色色故事,其先后次序,原因结果似乎并不重要,这个特点,极为适合屏幕阅读、手机阅读。

或许作者有意要打破传统写法的一些基本规律,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超越常规”往往也会给作品带来新的问题。譬如说,小说在语言、修辞、逻辑方面,作者似乎有意把传统书写的一些常规抛弃了,在电脑、手机上读这些或许是优点,但书面阅读就是另一回事了。小说的不足之处与此不无关系,这也可以从上面三个方面来说。一是创新的限度;二是诗意的误区;三是媒介的缺陷。先说创新:任何创新都有自己的界限。小说在涉及黑帮、军火、夜总会、谍战等多重影视作品看重的元素时,显得有些杂乱,明显有违“少则得、多则惑”的训诫。虽然“核心趣味”明晰,却也难免给人以“类型杂糅”的印象。前面所说的归类困惑就是证明。比如胭脂女作少帅夫人合情合理,作夜总会歌女虽牵强却也能自圆其说,惊黛作抗日谍战卧底的部分,多少有些违背历史真实的嫌疑。

再说诗意:小说里诗意追求也是有误区的。譬如,在情节设置上,有些地方为了诗意的浪漫而违背了生活真实的逻辑,关于这一点,前面关于惊黛身份变化的质疑都可以作证。莱辛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当美和真发生矛盾时,真应该为美让路。但狄德罗说过,“任何东西敌不过真实。”可见,为了追求艺术美,打破常规无可厚非,但是,为了美而违反了真实原则,毕竟还是一种缺憾。

关于媒介:网络阅读与书面阅读有很多差异。网络阅读,以信息获取为要,文字疏漏,细节失误通常会被忽略,但书面读者往往会“吹毛求疵”,即便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往往也会影响阅读者的情绪。譬如“红蓝花煮得浓浆后,便用了白纱布过滤了黄色,留下的便是重绛。”这是一个原本没有诗意作者却力图赋予其诗意的句子。一句话里包含了五种颜色——“红”、“蓝”、“白”、“黄”、“绛”。网络读者通常不会仔细琢磨这类句子的正误和作者追求诗意的真实用心。但手捧书卷的读者一眼就能发现黄色后面省略了不该省略的东西,因为颜色是纱布所无法过滤的。此外,“重绛”在小说中本是“毒胭脂”配方中的材料,这里的“绛”字与其他颜色并列在一起,容易产生歧义。若是颜色(《说文》说“绛,大赤也。”)红蓝花煮得的“浓浆”如何过滤掉黄色?又如何剩下“绛”?而且是“重绛”?这些描述无疑对常识提出了挑战。类似的问题,如作者对“冰蚕”、“渥丹”等的解释,显然来自网络,但都有可商榷之处。这些例子再次告诫我们,网上资料往往并不可靠。 (陈定家)


【附录】[转载]《毒胭脂》书评:胭脂画卓妍,飞花惊却春
乱世硝烟中的红颜传奇——评丘晓玲的民国言情小说《毒胭脂》 乱世红颜梦txt下载
起点中文网2012年04月11日13:57 发表评论作者:廖婷婷她本是江苏城中小小胭脂铺的女掌柜,捣花碾末,妆扮世上女子,却对自己的姻缘早已绝了心思。他本是国军少帅,戎马倥偬,却遭人暗算,重伤后倒在紫苏花深处,未曾想夜半还有人上山采花。美女救英雄,再俗气不过的套路,却抵不住那一低头的相思。视线相触时她却总要慌乱地别过头去。情之一字,是错,是孽,是毒。情毒已深入肺腑,若能让他因她的绝色容颜而驻足,她为他研制毒胭脂又有何妨?胭脂之毒又有何惧?紫罗刹,毒胭脂,能让人一夕绝色,一夕断魂。重绛、玫瑰、桃花、轻绡、紫泥、渥丹、青油、朱砂、黑锡、发灰,一一收集,细细研磨,慢慢蒸熬,以心为托盘,奉上生命以供煎煮,求的是三生石上的一对名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她求的不过是一个恬静城市里的简单姻缘,相视一笑时会想起紫苏花丛中惊慌的初见。即使最后抵不过紫罗刹毒发身亡,她亦能含笑而去,心甘情愿——倘若不是生逢乱世。倘若不是逢着这乱世,她哪里会千里辗转?江苏、上海,江苏、上海,江苏、广州;擦肩,误会,擦肩,误会,擦肩。每一步都是踉踉跄跄,似乎是命运在推搡着她前行。这一切本非她所愿:离开他身边非她所愿,侧身斧头帮非她所愿,卷入黑帮与日军的军火交易更非她所愿……她求的不过是与君相知相守——然而乱世中有哪里能尽如人意?何况他们本来拥有的只有一股残缺的开头。她从未想过成为什么巾帼英雄,那太过虚幻,她只是个本性柔弱的女子。然而家国惨遭日本人蹂躏,唯一的弟弟又命丧于抗战,辗转颠簸中的国仇家恨让她走出闺阁、放下男女情爱,想要尽自己所能做些什么……已是家不成家,国不成国之时,倘若不做些什么,又去哪里寻那一寸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她想要做些什么。深入虎穴也好,以身饲虎也好,无论什么都好,请让她做些什么吧!否则她的心就要被眷恋、嫉妒、恨、忏悔、思念啃噬得不成样子了!日本人、黑帮,枪支、交易,汉奸、内奸,夜总会、夜来香,性爱、爱情,血……她本是平凡的女子,也不曾受过专业的训练,几次莽莽撞撞闯入险境,却又几次凭着一颗本心与善缘峰回路转。很难说命运是否在着意弥补她,倘若她不曾步入乱世,在这万丈红尘中滚上一圈,倘若她还是当初那个柔软的胭脂女,在深宅大院里与婆婆斗法,为鸡毛蒜皮的事锱铢必较,围着他、看着他、想着他、依着他,那么她还是他当初遇到的那个她吗?他爱她的冷静聪慧、温柔娴静、馨香缭绕,然而当少女变成少妇,少妇变成黄脸婆,身为一地军阀的他还会爱困守宅院的她一如往昔吗?而经历了这场漫长的分离,他得以反复品味当初相遇的点滴,沉淀躁动焦急的心情,在一遍遍描画中她的身影反而更加清晰。而经历了这场漫长的流浪,她依然善良、依然聪慧、依然爱他,却也变得更坚强、果决、勇敢,也更……美丽。也许这是一场迟来的成年礼,以时代为背景,襄助一个女孩子的成长。就好比一个香港的陷落,只为成全一个白流苏的爱情。回首,历史中是一个极淡的倩影,而她已经与他重逢在千万里之外,侧首相依。那个乱世中的女子,她叫颜惊黛。那个乱世中的男子,他叫燕又良。那一年,他们初遇在紫苏花丛,她救了重伤的他。那一年,他们重逢在广州的平民区,他找回了失落的她。是谁在风中吟唱:“胭脂画卓妍,飞花惊却春。还君双垂泪,雁影过湘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3570.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律师业务中的独门利剑—《律师函》 催收货款律师函

浅谈律师业务中的独门利剑—《律师函》在律师业务中的运用王城律师张水山作者简介:张水山,男,1965年出生,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法学学士,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律师,河南省法学会民商法协会理事,河南省法律咨询协会理事,洛阳市仲裁委员

第三节旁见侧出的“谤书”《史记》 左列钟铭右谤书

第三节旁见侧出的“谤书”《史记》李陵被俘,使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受到宫刑。刺激之下,司马迁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之说而提出“发愤著书”一说。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他若

声明:《乱世硝烟中的红颜传奇——评丘晓玲的民国言情小说《毒胭脂》 乱世红颜梦txt下载》为网友坐在月亮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