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宰我说:国家都有祭祀大地的社,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宰我回答说:古人立社,一定要栽种树木,夏朝栽种松树,商朝栽种柏树,周朝栽种栗数。栽种栗数的意思是取战栗的意思。从前都是在社前进行杀戮人,所以要让人民看了感到战栗恐惧。宰我的回答并不符合道理,立社的本意是祭祀大地,感谢大地滋养万物的功德,称赞大地承载社稷的功业。至于所栽种的各种树木,是因当地的土质来决定的,并不是取树木名字的意思。宰我自己没搞清楚就对国公乱说话,太荒谬了。孔子听说此事,认为宰我回答国公的话,既不是立社的本意,又引起了国公的杀伐之心,所以责备他说:凡是大事还没有成事之前,尚可以游说,如果已经成事了,再说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说。凡是事情还没有做的,尚可以劝谏制止,如果已经做了,再劝还有什么好处?还不如不劝。凡是事情还没有过去的,尚可以追究罪责,如果事情已经过去了,再追究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不追究。你对国君说的让人民战栗的言论已经出口,到了国公的耳朵里,已经成事,已经做完,已经过去了。我再怎么责备你呢?孔子认为不足以责备他,其实正是对他最大的责备,让他知道不可以随便说话,将来做事务必谨慎。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据雪公引古注云,哀公问社,据说是哀公想除去三家权臣,而不敢明说,因此问社,暗示欲诛三桓之家。宰我明白他的意思,同样以隐语答复哀公。“使民战栗”一语,即是答以可诛。孔子听说哀公与宰我的问答,便说:“成事不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指哀公失政而言。三家专权的局势,形成已久,再说无用,故不需说。“遂事不谏。”遂事,是指三家已经遂心成事。宰我今对哀公进谏,为时已晚,不如不谏。“既往不咎。”既往,是指宰我对哀公之言,虽不适当,然而已经说出,孔子亦不追咎宰我了,故云不咎。然而,孔子也曾言于鲁定公,以孟孙氏等三家的都城超过制度,下令堕三家之都,为何不许宰我说使民战栗?原因是孔子堕三都,适时之举,宰我之言,不适时宜。

孔子在政治上是高明的,在社会环境和朝廷舆论允许的情况下,才提出削减三家大夫越制都城的方案,只是削减而已,手段比较缓和。在三家大夫已经形成气候之后,便不再提倡对他们采取行动,以维持社稷的安定。宰我政治上比较稚嫩,知道三家大夫专权越制,竟然同意后一代的国君采取强硬手段对付他们的想法,只会导致国家动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4238.html

更多阅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声明:《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为网友輓歌擾殘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