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文断句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文断句题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分类例析(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 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 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二十一)故

1. 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 副词,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 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

2. 动词

(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 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 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一、之

1、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狼》

其他例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知识,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③句式倒装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A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B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④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吾欲之南海,何如? “去” 《为学》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

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而”连接前后并列的分句,表并列,可不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八则》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言和而色夷 《送东阳马生序》

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治水必躬亲》

“而”连接前后并列词语,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和”。

②顺承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例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而”连接的分句有明显的动作先后,可译为“接着”。《郑人买履》,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而”相当于“就”) 《邹忌讽齐王纳谏》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舌一吐而二蛇尽为所吞 《幼时记趣》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

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人琴俱亡》(此句中的“而”易混淆为转折连词)

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

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八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

④修饰关系。这种用法较多,有时易混淆为“顺承关系”,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而”前后词语的关系,还是容易区别的:如果“而”前面的词语或短语在句中作修饰、限制语,“而”之后是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简而言之,“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肯定表修饰。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朝而往,暮而归 “朝”“暮”分别是“往”“归”的时间状语。 《醉翁亭记》。

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表情态,是“止”的状语。 《愚公移山》。

佣者笑而应曰 《陈涉世家》。

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号呼而转徙 《捕蛇者说》

默而识之 “默”表示“识”的方式。 《论语 八则》。

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

执策而临之 《马说》

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西南”意思是“向西南”表方向。

⑤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教材中较少,有两个句子: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八则》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

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B“而后”,相当于“然后”。

例句:假诸人而后见也 《送东阳马生序》

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例句:既而风定 《山市》

既而儿醒 《口技》

已而夕阳在山 《醉翁亭记》

D“而或”,相当于“有时”。

例句: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三、以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

何以战? 凭借 《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曹刿论战》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屠惧,投以骨《狼》

能以径寸之木,为… 《核舟记》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其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马说》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愚公移山》

2、代词。

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论语十则》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它的,指狼的。《狼》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他的,代“屠户” 《狼》

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渔人”《桃花源记》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们的,代齐军。《曹刿论战》

②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童趣》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狼》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五、为

“为”有三种用法:名词、动词和介词。

作为名词性的用法不多。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为:心理活动,(上述两种心情)。 《岳阳楼记》

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对 《桃花源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六、于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公输》——从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其一犬坐于前。《狼》——在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

虽然,受地于先王。《公输》——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向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二章》——给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给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八、且

1、表递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焉置土石?

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句: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铁椎传》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东门之》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十一、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例句: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可译为“呢”。

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

例句:忽啼求之,父异焉 《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例句: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十二、虽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例句: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谓为信然。 《隆中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始得西山宴游记》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例句: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然志犹未已。 《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例句: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②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③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初中文言虚词整理类表(按音序排列)



⑴怎么,哪里。

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又安敢毒邪?

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⑤安能复为之下乎!

⑥安能抗此难乎?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君安与项伯有故?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域?

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2)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⑵安全,安定。

例:

①谢庄遂安。

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⑶安逸。

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⑷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⑸哪里,什么。

例:

①君谓计将安出?

②欲安所归乎?

③沛公安在?

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⑤洞庭君安在哉!

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⑹安抚。

例: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⑺平静。

例:

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③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

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

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⑴同“耳”,罢了。例:

①无他,但手熟尔。

②非死则徒尔。

③以头抢地尔。

④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⑵你的,你们的。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③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④予佐尔贾。

⑤以吾一日长乎尔, 吾以也。

⑥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⑦与尔三矢。

⑶那。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例:

①始尔未为久

②呼尔而与之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⑸如此,这样。例:

①君尔妾亦然。

②作计乃尔立。

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⑴丈夫。

例:①其夫呓语。②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③夫妻隅。

⑵成年男子。

例: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②一夫不耕,或受之饥。③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⑤一夫夜呼,乱者四应。⑥吾,义夫也。

(3)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①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②夫战,勇气也。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⑤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⑥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⑦夫秦王有虎狼之心。⑧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⑨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⑩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1)夫精念存想。(12)夫我乃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14)夫天者,人之始也。

(4)这,那。

例: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⑥亦犹夫人之情也。⑦曾不异夫腐鼠。⑧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⑨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⑩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11)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器矣。(夫:一说作助词。)(1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例: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嗟夫!大阉之乱,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③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④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⑤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⑥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⑦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夫子」

⑴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例:夫子积学,当“目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⑵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愿夫子辅吾志。③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⑶同“ 子”,旧指被役使的劳动者。例: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夫子:这里指挑夫。)

⑷《论语》中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例:夫子哂之。(夫子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

(夫婿)丈夫。

例:⑴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⑵谢家辞夫婿。⑶夫婿乐逸。

(夫子)

⑴官员之妻。例:①公夫人甚爱女。②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⑵贵族之妻。例: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

⑶诸侯之妻。例: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⑴遮日挡雨的用具。

例:①日初出大如车盖,②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盖:这里指车盖)③今已亭亭如盖矣。④风则袭裘,雨则御盖。(盖:这里指伞。)

⑵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例:①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②盖借寨墙为蔽也。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④盖追先帝这殊遇。⑤盖音谬也。(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⑥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⑦盖失强援。⑧盖以此得名也。⑨盖自怨生也。⑩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⑶遮盖,掩盖。

例: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②枝枝相覆盖。③合盖隆起。(盖:盖住)④覆盖周密无际。

⑷大概,大约。

例:①斯二者盖皆有之。(盖:这里有“想来是”的意思。)②盖五六百人也。③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④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⑸发语词。

例:①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④盖进乎技矣。⑤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⑹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

⑺通“盍”,何。

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

⑻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⑴原因,缘故。

例:①马无故亡而入故。②问其故。③楚王问其故④既克,公问其故。⑤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⑥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⑦人问其故。⑧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⑨何故而至此?⑩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⑵本来,原来。例:①两狼并驱如故。②宋将军故自负。③此物故非西产。

⑶旧的。

例:①温故而知新。②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③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④暮去朝去颜色故。(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⑤故例,谪者移顺天府羁候。⑥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⑦故垒西边。(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⑧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⑨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故业: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业。)

⑷特意。

例:①桓侯故使人问之。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③今公子故过之。

⑸所以,因此。

例:①故尝与过宋将军。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③故治国无法则乱。④故木受绳则直。⑤故上兵伐谋。⑥故不为苟得也。⑦故王之不王之不不为也,非不能也。⑧故忧思而作《离骚》。

⑹故意。

例:①广故数言欲亡。②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③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⑤则再拜,故迟不起。

⑺仍然。

例:①累官故不失州郡也。②三日断五四,大火故嫌迟。

⑻事。

例:乡园多故。(故:这里指事故,灾祸。)

「故乡」家乡。例:送儿还故乡。

「故人」

⑴老朋友。例: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③特示故人意耳。

⑵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来。

「故事」先例,前例。例:⑴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⑵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故尔」因此,所以。例: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

「故常」常例。例: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已。



⑴什么。

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

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⑷多么。

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⑸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

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⑸同“于”。

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 。(16)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17)摄乎大国这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⑴有的人,有人。

例:①或以钱币乞之。②或说处杀虎斩蛟。③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④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⑤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⑥或曰此鹳鹤也。⑦或叩之曰。⑧或曰:“梅以曲为美,......。”⑨一夫不耕,或受之饥。⑩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11)或以告 。(12)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⑵有时。

例:①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③而或长烟一空。④或随有瘳。⑤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⑶有的......,有的......。

例:①或黔其庐,或赫其垣。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③或得日或否。

⑷或许,也许。

例:①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③冀君在或见恕也。④冀缓急或可救助。⑤云霞明灭或可睹。⑥或朱易量。⑦或未艰贞若是。

⑸语气助词,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例: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或:一说泛指代词。)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之或止:即“莫或止之”,没有什么人制止它。)

⑹相当于现代汉语“或者”,表示选择。

例:到那里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⑺如果。例: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⑴立即。

例: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②即从巴峡穿巫峡。③始缢即气绝。④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⑤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双不即出见。(即:本义项指后一个“即”)

⑵就是。

例:①几自疑身外即战场。②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

⑶靠近,接近。

例: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⑷则,就。

例: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③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④即如前年胡景桂参谧慰帅一事。⑤即如忠烈遗骸。⑥须行即骑访名山。⑦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

⑸当,当下。

例: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即:当天)②即夕行步如平常。(即夕:当晚)

⑹即使。

例:①即幸留,病数朋乃瘳。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③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④即门者持剌入,而主者又不即现见。(本义项指前一个“即”。)

⑺假如,如果。

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⑻就......来看。

例:①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长者深也。②即其新不究其旧。

[即便]随即,马上。例:①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②你可即便交割。

[即位]帝王或诸侯登位。例:昭王薨,安釐王即位。



⑴已经:......以后。

例:①既同寝,夜半,客曰。②既克,公问其故。③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④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⑤东曦既驾。(既驾:已经升起。)⑥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⑦莫春者,春服既成。⑧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⑵与“又”、“亦”、“且”、"比"字连用,表示并列关系。

例:①既视建筑雕刻为繁复,而又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②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③三军既惑且疑。④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

⑶既然。

例: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②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既而」例:①既而儿醒,大啼。②既而敌行益迩。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④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⑤既而将诉于舅姑。

「既已」已经。例:①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②齐军既已过而西矣。③既已,无可奈何。(既已:这里意思是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⑴不。

例:① 然,莫相知。②侧目莫敢过其门。③菲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④宋莫能守。⑤莫我肯顾。⑥莫如遣腹心自结于东。

⑵没有什么。

例:①尤莫逾油画。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莫不中音。

⑶没有谁。

例:①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莫敢违。②时入莫之许也。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⑤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莫或:没有什么人。)⑥奉行者莫辨也。⑦残贼公行,莫之或止。⑧天下莫不闻。⑨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⑩莫之能御也。(11)莫能与之争。(12)众莫不知。

⑷不知。

例:①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②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同“暮”。

例:⑴至莫夜朋明。(莫夜:晚上。)⑵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大」没有什么比这个再大,极大。例:①他们既肯赔话,又肯化钱,已是莫大的面子。②视天下为莫大这产业。



⑴于是,就。

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⑵才,这才。

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

⑶却。

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

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⑸竟然。

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

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

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⑽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他:她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①并自为其名。②舍其文轩。③既其出。(其:我们)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⑧遂前其足。⑨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④望请其指教。(其:她们)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其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怀其璧。(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一说如果。)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⑥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⑴暂且,姑且。

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③这个,你且收着。④别君去兮何时还?⑤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⑥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⑵将,将要。

例:①以为且噬己也。②今且九十。③久居,祸且及汝。④不出,火且尽。⑤且为之奈何。⑥若属皆且为所虏。⑦民且狼顾。⑧旦暮且下。⑨人且死见鬼,宜见数百千万。⑩旦夕且死。(11)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⑶而且,并且。

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②余悲之,且曰。③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④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⑤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一说况且。)⑥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⑧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⑨且矫诏纷出。⑩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1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3)且使遽告于郑。

⑷况且,再说。

例:①且焉置土石?(且:一说而且。)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③且秦强而赵弱。④且相如素贱人。⑤且迁我如振落叶耳。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⑦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⑸尚且,还。

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例: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②河水清且涟漪。③示赵弱且怯也。④三军既惑且疑。⑤磐石方且厚。⑥四体康且直。

⑺同“夫”,句首助词。

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②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⑼如果。

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⑽还有,那末。

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②且住,你听我说!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⑶是的,对的。

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乃行卜。④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

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⑦ 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一样”。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⑴如果,假如。

例:①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⑤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⑥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⑦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⑧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⑨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⑩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⑵像,好像。

例: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细若蚊足。④仿佛若有光。⑤视其中,则干若败絮。⑥貌若甚戚者。⑦唐雌对曰:“否,非若是也。”⑧意色扬扬,若自矜诩。⑨形若土狗。⑩呆若木鸡。(1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12)若无罪而就死地。(13)若是其甚与?(14)其若是,孰有御之。

⑶你(的),你们(的)。

例:①若所市于人者。②若毒之乎?③更若役,何富贵也。④若为佣耕,何富贵。⑤若翁廉。(若你们)⑥若何为生我家?⑦若入前为寿。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⑨予我千金,吾生若。(若:你们)⑩若素名勇。

⑷此,如此,这样。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⑸至于。

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此」如此,这样。例:①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⑴即使,纵然。

例: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②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虽愚者亦明之矣!

⑤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⑥虽大风浪不能鸣,而况石乎!

⑦遘者虽亲属,不敢同卧起。

⑧虽中城拱璧不啻也。

⑨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

⑩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⑵虽然。

例:

①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③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④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⑤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⑥虽然,董、聂不能言。

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⑧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⑨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⑩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11)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1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3)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14)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15)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16)虽曰天命,岂非人哉!

(17)虽流放,誊顾楚国。

(18)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芍也。

(19)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



⑴处所,地方。

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爱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⑴成为,变成。

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⑧因而化怒为悲。⑨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⑩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⑵做。

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⑤李李忠义 其城为坎以先登。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⑦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⑧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⑨故为之说。⑩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2)为坛而盟。(13)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15)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7)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18)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19)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20)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2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23)为民诬太守者视此!(24)愿为小相焉。(2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⑶作为,当作。

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③子墨子解带为城。④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⑤相传以为雁荡。⑥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⑦霓为衣兮风为马。⑧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⑨然后以六合为家,函为宫。

⑷是。

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③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⑤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⑦此为何若人?⑧必为有窃疾矣。⑨项燕为楚将。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1)在药则未为良时也。(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3)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14)乃知太白“开风言风语入天镜”之句为妙。

⑸以为,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⑹被。

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⑤恐为操所先。⑥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⑨吾属今为之虏矣。⑩则为深谷林莽所蔽。(11)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12)为仲卿母所遣。(1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4)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1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1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1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8)竟为秦所灭。(19)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⑻指心理活动。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⑼有。

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③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④顽童之为是心也。

⑽将来,将。

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

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

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

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③慎勿为妇死。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

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⑦今为君计,菲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⑧为汉家除残去秽。⑨请为筹之。⑩保为将军破之!(11)我固为子孙创业也。(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3)君为我呼入。(14)公为我献之。(15)为君翻作《琵琶行》。(16)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7)阿母为汝求。(18)臣请为王言乐。(19)即解貂覆生,为掩户。(20)为复守黜藏使者。(21)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之事,聊资一欢。

(15)对,向。

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④如姬为公子泣,⑤怵然为戒。⑥为长者折技。

(16)因为。

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7)则“于”,在,当。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市」谈交易。 例: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⑶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



⑴只。

例:

①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惟:只是。)

②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③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例。

④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⑤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

⑥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

⑦惟大辟无可要。(惟:只有。)

⑧天下健者,惟有足下。

⑨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惟:只好,只能)

⑩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11)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12)他日继吾事,惟此生耳。

(1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惟:只有。)

(14)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⑵作句首语助。

例:

①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一说正因为。)

②惟思既往,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本义项指前一个“惟”。惟:一说正因为。)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⑵哪里,怎么。

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

④虽鸡狗十无一焉。

⑤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⑦悲予志焉。

⑧则牛羊何择焉?

⑨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例:

①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②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⑸相当于“之”。

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⑤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⑴同现代汉语“也”。

例:

①那老儿也都相见了。

②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例: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③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④曹公,豺虎也。

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

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⑤“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这谓也。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

①余闻之也久。

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④是说也,人常疑之。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例:

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②缚者曷为者也?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

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②苟政猛于虎也!

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例: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⑶岂独伶人也哉!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

例:

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例:

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例: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也已矣)罢了。

例: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1、因为,由于:

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

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

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

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

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

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

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

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

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

例: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

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

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⑴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③吾计决矣。④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⑵用于感叹句末。

例:①甚至,汝之不惠。②吾村亡无日矣!

⑶用于疑问句末,相当于“了”、“呢”。

⑷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⑸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例:①公子勉之矣!②盖亦反其本矣。

(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例:嘻,技亦灵怪矣哉!



⑴停止。

例: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⑤是亦不可以已乎?(已: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⑵已经。

例:①狼已半入,止露尻尾。②今南方已定。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④已非它山可拟。

⑶语气词,同“矣”。

例:①诸君无意则已。(则已:就罢了。)②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③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④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⑤滋可痛已。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⑷同“以”。

例:①已后典籍皆以板本。②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③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④从此已去,勿复如是!⑤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以:这里是用的意思。)

⑸治愈。

例:可以已大风,挛 、痿、疠。

⑹太。

例: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蛮已众矣。②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⑺完成。

例:距 ,又三月而后已。

⑻已而,然后。

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9]却。

例:比中有真情,欲辨已忘言。

[10]既。

例: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已矣」

⑴完了。例: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老夫已矣。

⑵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例:①已而夕阳在山。②已而妪煮芋进。③已而相如出。④已而英、霍山师大起,⑤已而得舟。



⑴于是,就。

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谗之曰。

⑵依照,根据。

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

⑶依靠,凭借。

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河为池。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⑷趁着,趁此。

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因入京师。

⑸通过,经由。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⑹因为。

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⑺缘由,机缘。

例:于今无会因。

⑻沿袭。

例:因遗策。

⑼继续。

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⑴对,对于。

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⑵在。

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⑶与,跟,同。

例:①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燕王欲结于君。④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⑷到。

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⑸从,自。

例: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②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⑹在......方面。

例: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⑺比。

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⑻被。

例:①君幸于赵王。②受制于人。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⑼受。

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⑽向。

例:①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②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1)给。

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于是」

⑴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⑶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⑸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⑹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路」沿路。例: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于是乎」于是。例: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③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④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⑵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

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②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④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⑤斯则仆之褊哉

⑥鸣呼哀哉

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

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⑷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啊”。

例:

幸宁心哉!



⑴却,可是。

例:

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②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⑵那么,就。

例:

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及日中则如盘盂。

③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④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

《论语》六则。

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例: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⑦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⑧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⑸就是。

例:

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③不然,则其所疏远。

⑹原来是。

例:

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⑺只。

例:

①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②不依公道则爱钞。

⑻同“辄”,总是,常常。

例:

居则曰:“不吾知也!”

⑼原来已经。

例:

①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②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则是)只当是。例: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则则)赞叹的声音。例:

连呼则则。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例: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

②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④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⑤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⑥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⑦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

⑧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者:指人)

⑨客何为者?(者:指人)

⑩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者:指物,药)

(11)又可怪者,在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者:指病)?

(12)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⑵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⑶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⑷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例:

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③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

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例: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②有郭四者,凡四杀人。

③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例:

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

⑼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例: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①近者奉辞伐罪。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11)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⑴他,她,它(们)。

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的。

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往,到......去。

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

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

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

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向。

例:

然后驱而这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5006.html

更多阅读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潮起潮落,日月如梭,转眼间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2010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上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纪律较为松散,学习积极性较差,语文成绩也较差。学生即将面临升学考试,我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所以本学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生尊纪守法演讲稿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胡 丹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我亲眼目睹了我们组的成员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在学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组全体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根据学期初的

高一语文文言文断句训练题精编 文言文断句 专题练习

高一语文文言文断句训练题精编2008-01-28 12:08班级姓名等第一、给下列文段断句(用/表示)。1.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

小学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浙江钱塘江天气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

声明:《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文断句题》为网友少年别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