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钟茂森博士 讲解 钟茂森博士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钟茂森博士

了悟子 整理

【内容提要】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是钟茂森博士2006年在香港的演讲,为期四天,分别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现代欧美学者专家在灵魂学与轮回学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一是对灵魂存在的研究,二是对于能够记忆前生者的立案调查研究,三是用催眠的方法帮助回忆前世的研究,四是对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研究,五是特异功能者对轮回的促进研究。西方医学界和科学界通过大量真实详备的案例,证明灵魂与轮回确实存在,而且在无尽的轮回中始终受因果和业力的支配,正所谓善恶果报,如影随形;宇宙万物,唯是一心,心净则土净,只有至诚念佛,往生净土,才是解脱轮回、离苦得乐的上上策。

【作者简介】 钟茂森博士一九七三年生于中国广州市。 一九九五年获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一九九七年获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九九九年获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学金融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德州大学及肯萨斯州州立大学任教四年。 二00三年担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兼任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中国财务金融与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多次获颁世界金融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和昆士兰大学优秀研究奖。现任澳大利亚净宗学院副院长。 负责澳洲国家项目研究工作。 并担任释净空教授英语翻译和助理。 多次应邀出席世界各国有关教育与和平的会议,并在世界各地以中、英、粤语专题演讲,深获好评。

开 篇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很荣幸跟诸位一起探讨有关宇宙人生真相的问题,我讲的题目是《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生死事大,有生就有死,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所以,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探索: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生死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超越生死轮回?这些问题人类已经探索了几千年,东西方的圣哲对此都有深入细致的讨论。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经对生死轮回的真相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给出至善圆满的回答。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也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敬鬼神而远之”……他对做人处世的道理讲述得很多,而对死亡和鬼神的道理讲得很少,因为儒家是入世的。但是他也承认有鬼神和轮回,孔子在《易经》注解中提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所谓“游魂”是指死后还没有投胎之前的状况(俗称灵魂、佛教称神识),“精气”指父母血气结合,是投胎以后的状况。可见孔老夫子也知道人不是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而是会去投胎转世的。西方圣哲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里,也多次提到人有灵魂以及灵魂离开身体的现象。不仅东西方圣哲对于轮回转世、因果报应都有很多描述、垂训和教诲,而且中外历史上,有关轮回转世的著述也非常丰富。

这里我给大家从中国的正史上拣出几个简单的案例,观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先不谈中国的野史或者民间传说,仅是被古今帝王和国家承认的正史,上面都有很丰富的轮回记载。如《宋史》十帖三册四百四十四卷记载,唐朝的诗仙李白,转世到宋朝,名叫郭祥正。《南史梁纪》一帖三册八卷记载,南北朝时代,梁元帝的前生是一名出家人,号称眇目僧。还有天人转世来的,如《唐书》三帖二册二十七卷记载,唐代宗是神人降胎而来的。也有人转世成动物的,像《东周列国志》上有一段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和赵国打仗,赵国的大将赵括,他不懂用兵之道,只会纸上谈兵,结果被秦朝的大将白起打败。白起竟然把赵国的四十万降兵都活埋了,造下很重的罪业,所以白起转世为畜,后堕地狱。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唐朝末年的某一天,突然打了个晴天霹雳,劈死了一头牛,牛肚子上有“白起”二字。历史评论家认为,白起造了重大杀业,所以生生世世轮回恶道受苦,屡遭天雷劈死的报应。这都是正史记载,真有其人。这类案例中国的历史记载很丰富。

正是由于古代圣哲的教诲,以及历史上丰富的记载,所以古人对于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深信不疑,视为常识;可是现代人,自以为有了科学知识,就不相信有因果轮回,认为这是迷信、是反科学,不符合科学精神。这或许因为科学和宗教之间有一段历史恩怨的关系。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科学刚兴起,很多天文学家,通过科学的观察,提出一些与当时宗教相抵触的天文理论,例如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提出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这种理论被当时宗教界视为异端邪说,甚至把他终身监禁。布鲁洛也因为坚持同样的理论,而被活活烧死。当时的人迷信宗教,用宗教来反科学;而现在的人迷信科学,用科学来反宗教,真是一报还一报,摆明的因果报应,你还不相信!

不过宗教和科学并不是对立矛盾的,就像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所说:“所有的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生长在同一棵树上的枝叶。人类对这三方面的追求,都是为了使生命从单纯的物质世界里提升,而达到自由。”可见宗教和科学、艺术并不是对立。真理是经得起科学检验的,是不怕千锤百炼的。最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界对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研究,已有深入的探讨,科学家们、医学家们用大量的案例,大量的科研成果,证明人确实有轮回,自始至终也确实受因果律的支配。我们从今天开始连续四天,给大家详细报告西方科学界对于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的科研成果,让我们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西方国家在轮回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非常丰富,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对于灵魂存在的研究;

二是对于能够记忆前生者的立案调查研究;

三是用催眠法帮助回忆前世的研究;

四是对于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研究;

五是特异功能者对于轮回的促进研究。

我首先声明一下,这不是做科学报告,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社会大众都能够真正了解人生命的奥秘、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尽量避免用科学的术语、医学的术语。众多的科研案例证实确实是有六道轮回,而且轮回当中始终贯穿着因果报应。所以我们应当思考:轮回到底怎么来的?能不能超越轮回?这些都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希望通过讨论,加深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对人生观及宇宙观,有全新的启发与指引。

一、对灵魂存在的研究

1、西方濒死体验研究概述

西方科学界对灵魂早已有深入的研究,谈到轮回转世,第一个前提就是要证明有灵魂存在,假如没有灵魂,那是甚么在轮回?所以,西方的医学,特别是精神医学、死亡医学,都证明灵魂确实存在,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游魂”。

西方科学界在这个研究领域里面有一个主流的学科,叫做“濒死体验研究”(NDE, Near-Death Experience Study),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些濒死病人,就是即将临终的人。濒死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抢救,在昏死以后,灵魂离开身体,在体外看到种种境界,等灵魂回到身体以后,向医生们说出刚才的所见所闻,这种体验就叫濒死体验。

实际上,濒死体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根据美国著名统计机构盖洛普公司的统计,仅在美国至少有1300万至今还健在的成年人曾经有过濒死体验,如果把未成年人也算进去,那数目就更加可观。根据美国康乃狄克大学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对于濒死体验的研究,结果发现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有这种濒死体验,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五,并不是没有濒死体验,而是因为他们有过濒死体验,但是因为昏迷、太健忘,而记不起来。

美国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开始得很早,一九五九年美国精神研究专家卡里斯·奥西斯Karlis Osis,分析几百份详细记录病人死亡过程体验的调查表,在一九七二年发表《死亡时刻》“At the Hour of Death”的科研报告。奥西斯总结说:“多数病人临终前进入一种糊涂、健忘、甚至无意识的状态,但仍然有一些保有坚持到最后意识的清醒者。他们说见到了来世,并能在临终前报告他们的经历。例如:见到了已故的亲属和朋友的幽灵,见到了宗教和神话中的人物,见到了灵光、美丽的非尘世环境。这些体验深具影响力,带给他们祥和、宁静、安逸和宗教情感。”

在濒死体验这个研究领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儿科教授麦尔文·莫尔斯Melvin Morse博士,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雷蒙·穆迪Raymond A.Moody博士、著名的死亡问题专家,心理医生伊丽莎白·居伯乐·罗斯Dr 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卡里斯·奥西斯博士及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查尔斯·塔特等等。

在这个研究领域,不仅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学者,而且还在一九七八年成立了“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很多研究著作和论文也都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包括著名的《柳叶刀》The Lancet和《濒死体验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等等,可见这个领域的发展、研究真的是方兴未艾。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的著名死亡问题专家伊丽莎白·居伯乐·罗斯博士,她亲自做过的濒死体验案例就有二万多个,包括她本人也曾经有过这种濒死体验,自己的灵魂离开身体后又回来。她的著作有很多,在这个领域的著作包括《关于死后的生命》On Life After Death和《关于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等等。她用大量的医学证据证明灵魂存在的真相,这些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畅销全世界。

2、濒死体验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我想用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博士的一项研究成果来给大家介绍濒死体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穆迪博士在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四年之间做的一项研究,他通过对于一百五十个这种濒死体验的病例来进行研究归纳,发表了一篇科学著作,叫做《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发表在一九七五年。

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状况?穆迪博士在这个科研报告当中作了这样的描述:当一个垂死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面,医生给他进行抢救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肉体疼痛到极点,不久他就听到医生在旁边宣告他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这是医学意义上说的死亡。完了之后他就听到一些响铃的声音,嗡嗡的噪音,接著他就看见前方有一条黑色的隧道,然后他很快的通过这条黑色隧道,到达隧道的另一头,这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肉体,他在半空中看到自己的肉体还躺在床上,医生还在给他抢救……

有的人会看到已过世的一些亲属、朋友,有的人会看到一些很美丽的色彩、很庄严的形相,像天堂一样,有的人还能看到宗教神话中的一些神灵,这些神灵是一种闪光的生命,非常亲切、非常热情的来迎接他们。然后神灵就像放电影一样,把死者一生当中主要的事件全都给他放映出来,他看到自己这一生当中所做的一切,善的、恶的、别人看不见的的事情全部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瞬间就把他这一生过了一遍。中国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暗室之中,神目如电”!即使独处暗室,人所做的事、所起的念头,神灵都观察得清清楚楚,"十手所指,十目所视"。到临终时,就像放电影一般全部重播出来,无法抵赖,所以古人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然后神灵让他自我评估一下,这一生到底是善还是恶,再根据善恶去选择来世。完了之后,这些人就来到一条边界上,很显然是隔开今生与来世的边界,如果一跨过去,那就是来世。当时这些濒死的人没有跨过去,但又不想回来,因为他觉得灵魂离开肉体挺舒服,要回到肉体上来发现自己还躺在手术台上,全身可能被插满管子绑在床上,很痛苦,所以他们不愿意回来。可是寿限不到,不回来也不行,他觉得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被拉了回来,于是他就苏醒过来。医生也觉得很欣慰:“终于把病人救过来了。”他回来以后就跟医生讲刚才灵魂出体后看到的一幕幕情景。这便是所谓的濒死体验。

事实上并非每个人的濒死体验都是那么轻松自在,还有不少人在临终时见不到美好的景象,而是可怕的体验。 例如《天堂印象:一百个死后生还者的口述故事》这本医学报告里,记录了一百个病人的濒死体验。其中有一位名叫斯塔因·海德勒的德国警察局长,他平时为人残忍、自私、没有爱心,对犯人也难免会拳打脚踢,结果他临终的时候就有很可怕的经历。他说当他的灵魂离开身体以后,发现很多狰狞凶残的幽灵、鬼魂围着他,有一只幽灵还张着血盆大口扑上来咬他……这是因为他为人凶残,到临终的时候,恶报自然现前,这是自作自受的结果。可见人一生如果是心存恶念,自私、没有爱心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会有很悲惨的经历,至于死后的去处那就更可怕了。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和地方做点坏事不要紧,哪里晓得这些善恶都在心中留来印象,成为业力种子,将来必定发芽结实,自食其果。

3、濒死体验的研究源自东方

实际上,濒死体验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东方,三千多年前古印度佛教就有极其详细的描述。如大家最熟悉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不就是濒死体验描述吗?经里说的阎浮提,就是指地球上的人,就算是善人,临命终时都会见到一些恶道鬼神,这些恶道鬼神不是别人,都是你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在你临命终时变成家亲眷属,把你勾引到恶道去讨债、报复。善人尚且如此,至于恶人,那结局就更加可怕可悲了。一生如果没有爱心,自私自利,总是想自己,不肯帮助别人的人,到临终的时候可就悲惨了!所以佛经里常常提醒我们,要断恶修善,洗心易行,改变不良的行为、念头、习气,放下自私自利的思想,这样,临终时才能看到美好的景象,来世的处境也会更好。

佛教对于如何处理临终时候的情景,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比如人们在临终时候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名号,因为佛菩萨是宇宙中最完美、最神圣的生命形式。包括宗教里所讲的那些神灵,都能够帮助人心得到安慰,都能够帮助消除那些可怕的景象。所以现在西方国家对濒死体验的研究成果,重新证实佛教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

4、灵魂出体的科学实验

世界上第一位用科学实验方法证明人有灵魂,灵魂能够出体观察的是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Sam Parnia博士。他的实验其实很简单,他在医院里对一百多位濒死病人作过研究。当病人推入手术室抢救的时候,医生事先在手术室的天花板上吊一个盘子,那个盘子上面放了一些小东西,这个病人在手术台上绝对无法看到里面的东西。在一百多位昏死的病人中,有七位被抢救过来后,都能够准确说出盘子里的东西。这样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病人的灵魂离开身体,从病床飘到天花板上,才能看到盘子里的东西。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却是第一次使用科学方法证实人确实是有灵魂,而且灵魂是在肉体死亡后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回来使肉体复活,而不是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所谓“人死如灯灭”,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谬论。

无独有偶,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查尔斯·塔特Charles Tart博士也是采用科学实验方法,证实了人有灵魂,且灵魂可以出体。不同的是,他研究的对象不是垂死的病人,而是健康的活人,他们都有灵魂出体的本事。如塔特博士在实验室里,对一位自称能灵魂出体的妇女进行实验,他们约好灵魂出体后所做的事情。塔特博士用计算机随便打印一个五位数的数字,再把纸条放在一个约两公尺高的架子上。除非灵魂出体,否则她无法看到纸上写的甚么。然后请她灵魂出体,等灵魂回来后,看她能否说出纸上所写的随机数字,结果她每次都能准确地把数字说出来。

如果学过一点数学的概率论就会明白,能够猜中计算机打印的五位随机数字,概率是十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做十万次这种实验,她才有一次能够猜中。结果这个妇女每次都能够猜中,证明她不是猜出来的,灵魂确实能够跑出身体,飘到上面看到这些数字并记下来,回来后把它说出来。

5、魂救遇难船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早在1860年记录在欧洲的一本书《走在灵界的边缘上》(Footfalls On The Boundary Of Another World, by Robert Dale Owe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1860), 后来又被转载到英国人史都尔·哈尔写的《内在自我的秘密》(Mysteries of the Inner Self, by Stuart Holroyd, Bloomsbury Books, London, 1992))。这本书一九九二年在伦敦出版。这个“魂救遇难船”的事情发生在一八二八年,一艘来往于英格兰的利物浦和加拿大中间做运载的商船,在大海中航行六个星期的时候,那一天天气晴朗,船长克拉克离开办公室到甲板上观察气候,大副罗伯特·布鲁斯来到船长办公室,开门一看,发现里面坐着一个陌生人,正在船长的办公桌上写字。听见大副进来,这个人就慢慢的转过身来,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大副觉得毛骨悚然,心里很害怕,就赶紧转身跑到甲板上,向船长报告情况。

克拉克船长一听:“什么,陌生人?我们这条商船已经在大海上行驶了六个礼拜,怎么可能有陌生人?”于是马上跟大副回到船长办公室,打开门一看,空无人影。船长说你开什么玩笑?大副说没开玩笑啊,我发誓真的见到一个人,他还在你的桌子上写字呢。结果发现桌子上真的有张字纸,上面写着一行字:“向西北方行驶。”

克拉克船长觉得很诡异,就让大副写下这几个字,对照笔迹,不是大副写的,之后他让全体船员集合,每个人都写下这几个字,结果没有一个人的字体跟纸条上的字体一样。他们又把船从头搜到尾,也没有发现陌生人。船长想这个事情很蹊跷,幸好他们这艘船行驶的方向差不多,即使绕道向西北方向行驶,只花三个多小时。船长想看看事情的原委,于是下令向西北方向航行。大概走了三个小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座冰山,冰山脚下有一艘遇难的船,船上有很多人正在呼喊求救。船长赶紧派出救生艇,把这艘遇难船上的人全部救上来。这些人被救上来后,大副看见里面就有刚才邂逅的陌生人。船长就把这个人叫到跟前,让他写一行字,"向西北方向行驶",一对照笔迹,跟船长办公室的那张字条笔迹一模一样!

船长很惊奇,就问这个人,你记不记得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到过我们这个船上吗?这个人什么都想不起来,他说唯一跟这个事情相关的,就是我们这个船被冰山冰住以后,我觉得很累,就躺在床上打了个盹,睡着了,睡着以后就梦到自己到了另外一艘商船上去求救。我醒了以后就跟船员们说,刚才我梦到有一艘商船来救咱们,请大家不要紧张。而且我还跟大家讲这艘商船是什么模样。所以当三个小时后这艘商船出现在遇难船的面前时,大家都非常激动,不断的欢呼,因为这艘船与他醒后所描述的船完全相同。这个案例有点离奇,但却是真实的。(注:这个故事发表于1860年罗伯特·戴尔·欧文的《走在灵界的边缘上》,是由克拉克船长亲自向作者欧文讲述的。船长说,布鲁斯大副是“他一生中所见过的最真诚,最直爽的一个人。我用生命来保证他没有说谎。” )

这证明什么?人的灵魂离开身体以后可以自由工作,甚至还留下笔记。这张笔记就是科学的证据,证明灵魂还可以工作,可以飞行,三个多小时的航程,灵魂一下子就能到达。可见灵魂离开身体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肉体在时间、空间当中会受到很多限制,不得自由。他的灵魂从这艘船到那艘船,无论多么远的距离,瞬间即可来往,这证明时间、空间都是假相,是可以超越的。正如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所说,时间、空间都是人类的错觉。为什么?其实根本就没有时空,时间是由物体的相对运动速度而决定,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他说当一个物体在高速运动的时候,时间会拉长,换句话说,时间会变得缓慢,这就是物理学上的“时间蔓延”现象。空间长度会缩短,所以时间和空间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人类的错觉,是可以改变和超越的。因此当灵魂离开肉体的限制,就能够超越时空。

6、灵魂出体就是鬼魂

《内在自我的秘密》一书中还有一个近代的真实的案例,称为“灵魂买房子”。英国爱尔兰地区有一个妇女,有灵魂出体的习惯,常常有事没事地出体旅游。有一天她的魂离开身体到外面观光旅游,看到一所很漂亮的房子,从外表、构架,到里头的摆设、家具,她都很喜欢。以后她又好几次跑到外面去看那个房子,愈看愈喜欢,但就是不知道这所房子在哪里。

后来她和先生一家人从爱尔兰搬到南部的伦敦,英国的首都。到一个新的地方当然首先就得找房子,她就看报纸找广告,看看哪里卖房子。看到广告当中有一个房子卖得很便宜,她就让经纪人打电话给房产经纪,让他带她去看房子。结果一看这个房子就是她灵魂出去后看到的那个房子,很惊喜,要买,就问经纪人为什么这个房子卖得这么便宜?经纪人很老实,就告诉她,这个房子老是在闹鬼,所以房主不敢住,急于脱手,所以价钱卖得很低。因为这个房子是她梦寐以求的,即使闹鬼也要买下,所以这个妇女就立即约房主面谈。结果一见面,房主就惊叫起来,说:“哇!你就是我见到的那个鬼!”原来这个房主多次见到这个妇女的灵魂光临。其实灵魂脱离肉体就是鬼魂,所以灵魂也在轮回变化之中,不是永恒的真实的自我,更不是常乐我净、绝待圆融的佛性。

这个案例是真人真事,它给我们很多启发。从英国北方爱尔兰到南部的伦敦,至少有四百多公里,灵魂离开身体后竟然一下子就到了,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能够在两地之间迅速飞行,肉体反而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中国圣人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意思是说,人最大的忧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得自在。肉体像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总有一天会穿老了、穿破了,就得换件新衣服,所以这个身体不是我!它就像我的衣服和房舍,这个魂在里头住了几十年,就好像穿衣服穿了几十年,最后穿破了就得把它脱下来。可惜现在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把身体当作是我,当作是自己,费尽心机地保养它,爱护它,结果为了身体辛苦一生。本来灵魂是肉体的主人,现在反而成为肉体的奴隶,甚至还为了满足肉体的财色名利这些欲望,做出种种损人利己的事情,亏负了灵魂,肉体死后,轮回受苦还债的却是灵魂!所以人生的重点不是如何保养这个暂时存在的身体,而是要抓住永恒的东西,那就是灵性的生命。如何提升灵性的生命,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灵魂每次轮回,投胎到一个肉体上,生活几十年,不就像找房子吗?在这个房子里住过几十年,最后不能再住了,又得换房子,去找一个新的。如果希望新房子比老房子更好,那就必须断恶修善,洗心易行,提升灵性的生命。

现在西方各种学科都已开始进行关于灵魂存在及濒死体验的研究,这种生命奥秘的探索吸引了很多专家、科学家,包括物理学家。我们说学物理的人好像对精神不太注重,其实不然,像世界著名的思惟科学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在美国加州)资深研究员、物理学家阿密特·戈斯瓦密博士Dr. Amit Goswami,他用现代物理学量子力学,专门研究人的灵魂活动规律,用数理的方式论证灵魂确实存在,而且还会转世投胎。他发表了一部著作,叫作《灵魂的物理学》(Physics of the Soul),就是用数理方法证实灵魂在肉体死亡以后还存在。因为灵魂能够飞行、能够做工、能够留下字据、还能够买房子,它有能量,有运动,所以物理学家们来探索灵魂运动规律。这门学科里的研究成果很多,我们就简单的介绍到此,相信将来还会发掘出更多的科学证据,证实灵魂是我们生命的主体,不断轮回转世。

二、对于能够记忆前生的人立案调查研究

科学界对轮回转世的第二个科研领域,就是对能够记忆前生的人立案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是采用一种科学的逻辑思惟方法,即:发现对象─获取资料─立案质疑─当面取证─追踪观察─写出报告,这样的逻辑思惟非常清晰。每个案例首先要发现对象,这些对象通常是能够记忆前生的小孩。因为孩子的记忆力好,他们能够记忆自己的前世,年纪愈大就淡忘了。研究者对这些孩子们立案调查,根据他们所说的情况,找到他前世所生活过的地方,所生长的家庭,所认识的亲戚朋友进行严密调查核实,并经过多年的追踪、观察,才得出最后结论,证明这个人确实是从那里轮回转世而来的。这种研究方法很客观,而且证据确凿,可信度很高,但缺点是费时太长。一个案例,从发现对象开始,到核实调查研究、追踪观察,最后写出报告,至少得花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1、震撼世界的印度小女孩

首先向大家报告一个世界著名的案例,这案例当时震撼全世界,在轮回学的研究史上是最出色的例子,这案例发生在印度一位叫萨娜提·迪芙意「Shanti Devi」的小女孩身上。

一九三0年代,当时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特别任命一位知名人士组成调查委员会,对整个案例进行调查、核实。经世界各地汇集的三百多位学者专家核实,证明确有其事,整个案例也被多次转载。以下是摘录自艾德嘉·柯易研究机构《心灵历险杂志》一九九七年三到四月份的记载。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印度德里诞生一名小女孩,名萨娜提。当萨娜提会讲话的时候,就开始谈论自己前世的丈夫、孩子及亲戚朋友的事情。父母觉得她在胡说八道,不以为然,但是萨娜提把前世的夫妻生活描述得很真实,不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女孩能讲得出来的话。她说前世是住在马图茹阿市的一位家庭主妇,与先生的感情很好,因为剖腹产手术失败,孩子出生没几天就过世了,死的那一年是一九二五年,就是这一世出生前的一年。萨娜提经常讲述前生的事。有一天,父亲一位当妇产科医生的朋友来访,听她谈及剖腹产的经过。她把妇女如何分娩,如何做手术,描述得非常细致,这精密细腻的手术,连医学院本科生都未必能说清楚,竟然出自一个才六岁的女孩口中,绝对不像胡诌乱说。医生觉得很惊讶。

后来家人把小女孩所讲的情形,写成一封信,照她所说前生那个家的地址,寄给她前世的丈夫克达尔。克达尔在太太剖腹产死亡后已经续弦,而剖腹产留下的孩子也长大了。当克达尔看到信后,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小女孩说是自己过世的太太,所以决定带着家人去看小女孩。到达小女孩的家里,克达尔为了试探她,就说自己是克达尔的哥哥,但是萨娜提一看到克达尔,就说:他是我的先生。”又对妈妈说:“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皮肤很白,脸上还长个肉瘤子的,就是他。”确实讲得一点都不差。萨娜提的父母邀请客人留下来吃饭,正想问要吃什么?萨娜提已经脱口而说:“我丈夫喜欢喝南瓜汁,喜欢吃土豆煎饼。”克达尔在旁边听到吓了一跳,她怎么都知道?随后他们俩人单独对谈,内容可能涉及一些不能对外人讲的夫妻生活,克达尔便当众确认萨娜提的前世就是他太太。

当萨娜提看到前生剖腹产的孩子已经长大,激动得热泪满眶,马上跑回房间里,把最心爱的玩具全拿出来给他玩,可是这前世的孩子年龄比她还大。大家很感动地问她:“就算你知道他是你的孩子,可是在生他的时候,还是个刚出世的小婴儿,你怎么能一眼就认出来?”萨娜提回答说:“他是我心灵的一部分,不管他长得怎么样,我都能够认出来。”古人说“父子有亲”,父母跟子女的亲情关系是天性,是天生的,不是人教的,所以当萨娜提见到自己前生的小孩,自然就流露出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这是一种天性的流露。

古人教导我们,真正要做到和谐,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其实社会本来是和谐的,世界本来也是和谐的,现在却不和谐,那是受到后天的污染。要真正恢复本有的和谐,必须从“父子有亲”这重关系下手,因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本有的和谐,是和谐的原点。因此,古圣先贤都教导我们,和谐社会从孝开始,所以《孝经》一开始就提出和谐社会的标准——“天下和顺,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天下和平,人民和睦,上下都没有怨恨,这就是和谐社会。从哪里做起?从孝,《孝经》上开宗明义就讲: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用孝道文化才能达到天下和顺,民用和谐,上下无怨。

萨娜提看到前世的先生续弦的那个太太,很不高兴,就当着众人面前,很生气地指责先生说:“我们以前不是说好了,你不可以再娶,那她是谁?”弄得克达尔很不好意思,惭愧的低下头。

小女孩前世跟先生曾经有过山盟海誓,但时过境迁,一切都是无常。我在中学时代听到的流行歌唱道:“我对你的爱,到地久,到天长,到海枯,到石烂”,这种山盟海誓,没几年就忘掉了。这种世俗的爱为什么不能地久天长?不能海枯石烂?因为它是从人的情欲中生起来的,不是真心显现出来的,所以不可能永恒。

真正的大爱,像圣贤看到苦难的众生所生起来的是一种大爱,一种慈悲,是真心生出来的,那不是一种贪欲,不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智慧,这样的大爱才能永恒不变。真爱不是为了希求什么,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如果有希求、有得到,那就是贪欲,如贪美色的,美色一凋零,爱就没有了。所以,真正夫妻之间的恩爱,要建立在道义、恩义、情义的基础上,能够共同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为社会做一个好榜样。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都出了问题,社会怎么会和谐?所以夫妻的结合要有一种道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放眼社会,放眼世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在道义、恩义、情义的基础上结合的家庭才是永恒的,才能促进和谐社会,才能为社会树立好榜样。

萨娜提事件令印度乃至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当时印度领导人圣雄甘地下令筹组一个十五人的委员会进行调查,委员包括国会议员、国家领导人及媒体等专家。经萨娜提的父母同意,委员带着萨娜提去找她前生的家庭,也是对她前生的先生作一次回访。萨娜提对沿途所见到的事物都很熟悉,她像向导一样跟委员们讲解,也顺利找到了前生的家,见到前生的先生、公公、婆婆和一些邻居。萨娜提看到邻居都主动上前嘘寒问暖,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对邻居以前家里的摆设也很熟悉,例如:她说这院子后面有一口井,但是没有找到,后来经邻居说明,以前那里确实有井,因为多年没用,把它封掉了,证明萨娜提对这个家庭很熟悉。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钟茂森博士 讲解) 钟茂森博士

萨娜提前生的娘家离夫家不远,大家顺道转到娘家去。她看到前生的父母已经是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回想自己年轻时剖腹产死后就离开了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没有尽到孝道,不禁思潮起伏,抱着二老放声大哭起来,在场的人无不唏嘘感动。古人说“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告诫我们生命短暂,生死无常,一定要好好把握生命时光,学习圣贤教育,念佛求生净土,速证佛果。古人说读书志在圣贤,能够真正做个顶天立地的人,这一生才不会白过。

释迦牟尼佛曾经问弟子们,你们都说说看,生命到底有多长?一个弟子就说,生命在昼夜之间,很短暂,一宿之间可能人就不在了。佛摇摇头。第二个弟子说,生命在饭食之间,一顿饭的工夫人的生命可能就没了,吃饭一下噎住过不来,那就是来世。佛还是摇摇头。第三个弟子说,生命在呼吸之间,这一口气呼出去吸进不来,那就是来世。佛点头称是,生命确实如此短暂。当我们知道生命短暂,生死无常,真的要把握时光,进德修业,这样才不辜负自己,不白来人间一趟。

这个案例一下子传遍全世界,各国研究轮回学的学者都来调查访问,证实小女孩的前生经历都是真实明确的,有力的证明轮回确实存在。

我把整个案例稍微作一小结:这种对轮回立案调查研究的研究者,采用一种很清晰的逻辑思惟。首先是“发现对象─找到小女孩”,开始“获取资料”,然后是“立案质疑”,接着是“当面取证”,后来是“追踪观察”,还要多次进行调查,最后写出报告,所以它证据确凿。但这种研究方法费的时间太长,例如这个一九三0年代的案例,最后发表在一九九七年的研究报告里。

在这个科研领域里,最负盛名的一位学者,是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著名精神心理学家伊恩·史蒂芬森Professor Ian Stevenson教授。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七到十二岁的小孩子,这些小孩往往都能够记忆起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发生的事情,而且距离都很遥远,事情都很真实。史蒂芬森教授对这些小孩子所讲的事情,都进行深入的调查、核实,最后确证真有其事。他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发掘、收集了三千多个轮回案例,强力证实轮回确实存在。他发表的著作很多,早期的著作里面有一部《二十案例示轮回》(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英文Reincarnation就是轮回。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个案例:

2、印度女孩丝娃拉特的两世记忆

印度女孩丝娃拉特Swarnlata,一九四八年生于印度槃那市,她四岁时就能够回忆自己的前生。有一天,父亲带着她经过凯帝利城,女孩看到这个城市,觉得很熟悉,就对父亲说:“我过去生就住在这里,我家姓帕沙克,我是家里的母亲,叫比亚,在一九三九年去世。”然后又使劲拉着爸爸说:“我家就在附近,我们到家里去喝茶吧!”爸爸说:“傻孩子!你怎么讲这种话?”可是又颇感真实,不可思议。印度专门研究轮回的专家听说这个事情后,就约史蒂芬森教授,一起对这小女孩立案调查。他们带着丝娃拉特去找她前生的家,按照她的指引,一下子就找到帕沙克家。丝娃拉特看到过去生的丈夫、儿子及其他亲人,都能准确地一一叫出名字来。

教授们为了试探丝娃拉特讲的是否属实,就把她前生的先生和儿子找来,说成另外两个人的名字,目的是想扰乱她的思惟。结果丝娃拉特一点都不受干扰,肯定地说:“他不是某某某,他是我的儿子,名叫麦利!这个是我的先生。”很准确地纠正过来。虽然她前世的儿子年纪比她还大,长得也很高,但是丝娃拉特依然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同样儿女对父母的关爱,那就是孝道。古人说“父子有亲”,这是亲情的原点,是一种天性,即使隔了很多世,依然情有独钟,母爱永恒不变。

更有趣的是,丝娃拉特还当众抖出她前世丈夫的一段隐私,她说,她先生过去从她的钱箱里拿走一千二百卢布,这是她的私房钱,一直没有还。这件事情其他人都不知道,只有他丈夫心里明白,显得很难堪,承认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可见欠了债总得还,不要以为债主死了就没事了。俗话说,人死帐不死,八两还半斤,欠债迟早要还,而且还加利息!为什么有六道轮回?就是因为过去有债务关系,生生世世,讨债还债,纠缠不休。至于托生牛马猪羊去还债,那就更加悲惨了。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丝娃拉特在一九四八年出生,前世是一九三九年死亡,中间隔了九年,这九年她到哪里去了?丝娃拉特说,她投生到孟加拉国一个乡村里,也是一个小女孩,只活到九岁就去世了。怎么证实的呢?原来丝娃拉特从小就喜欢唱一首孟加拉乡村的民歌,而且还会随着歌声翩翩起舞,可是家族里没有人懂孟加拉语,没有人教她,都不知道她在唱什么、跳什么,只看到她自我陶醉的样子。

后来在前来调查的专家学者中,有一位懂孟加拉语的印度教授,当这小女孩唱歌的时候他就赶紧把歌词记录下来,原来这歌词是赞美大自然的,表现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这个歌词发表在史蒂芬森教授的论文里头。于是这些学者们就拿着这个歌词,按照这个小女孩所说的情况,找到孟加拉国的那个村庄,结果调查发现,这个村庄当年确实有这么一个小女孩,九岁就去世了。而且当地人都喜欢唱这首歌,跳这种舞。可见轮回转世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这个小女孩后来硕士毕业,在印度一所大学里教书,经常跟史蒂芬森教授保持著连络。她学习很优秀,头脑很聪明。这个案例证实她确实是轮回转世而来。

3、车祸死亡的姐妹转世为双胞胎

史蒂芬森教授的另一个案例是英国的一对双胞胎姊妹,俩人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同时投胎到英格兰诺森伯兰郡的赫克斯汉,姐姐叫吉莲,妹妹叫简妮佛,是在车祸死亡后一起投生回原来的家庭。

原来这个家庭里以前就有两个女儿,一九五七年,姐姐乔安娜十一岁,妹妹杰奎琳六岁。当年五月五日,姐妹俩一起走在街道上,不幸被一名喝醉酒的妇女驾车撞死。父母非常悲伤,尤其是父亲,常常想念死去的两个女儿。一九五八年初,母亲又怀孕了,父亲坚信这次怀的是一对双胞胎,而且是两个过世的女儿又回来了。很奇怪,当时医生并没有检查出怀有双胞胎,但父亲总是坚持说是双胞胎,结果的确产下双胞胎。姊妹俩会说话的时候,就能够记起前世的事情,说她们是家里死去的那对姊妹再来投胎的,种种迹象也都证明确是如此。

后来史蒂芬森教授到她们家来调查访问,发现这对双胞胎很喜欢两个已故姐姐遗留下来的东西,她们各自拿各自过去的玩具,而且给这些小熊小猫等玩具起的名字都跟过去一样。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带她们到一所从未去过的学校,结果她们俩一下子就熟练地说出这个学校的很多东西,并说以前在这里上过学,说得都很准确,很符合死去的那两个姐妹的情况。

双胞胎姐妹的关系都很像过去两个姐姐的关系。当年姐姐十一岁,已经学会写字,而妹妹才六岁,不会写字,姐姐就很喜欢教妹妹写字。这种现象又延续到双胞胎身上,虽然同龄,但姐姐很快拿起笔来就会写字,可是妹妹学了好久,还是不会握笔,姐姐依然喜欢教妹妹。

过去我在美国德州大学任教的时候,曾经跟史蒂芬森教授通过e-mail联系过,他告诉我说,人这一生所学到的东西,所具备的能力和才华,往往都是前生的积累和延续。例如这对双胞胎,姐姐前世已经会写字,所以这一生很快就学会写字,而妹妹却不行。史蒂芬森教授经过多方核实,把这个案例发表出来,从而也证实,世界上很多所谓的神童、天才,一出生就很有才华,其实那都是前世的积累。像大音乐家莫扎特,六岁就能够谱写出轰动世界的大型交响乐曲。如果不是前生的积累,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伟大作品?

4、借尸还魂的襄克

一九五四年春天,三岁的印度小男孩拉尔·贾斯伯,因患天花病而死,全家非常悲痛,尤其是父亲,他依偎在棺材旁边,准备第二天一早把小孩送去埋葬。夜半时候,父亲朦朦胧胧地听到棺材里有动静,赶快打开一看,发现儿子竟然苏醒过来。他惊喜的赶紧把儿子抱起来,喂他水和食物。却没想到苏醒后的儿子,完全不是原来的儿子,而是是另一个人!他拒绝父亲给的水和食物,说:“我是维西迪村的婆罗门贵族青年,名叫襄克,今年二十二岁。”印度等级森严,婆罗门属于贵族,不吃平民的东西,所以他不肯接受父亲给的食物。幸好邻居有一位婆罗门族的老太太,自愿为他做些食物,他才肯接受,要不然就得活活饿死了。

襄克吃饱喝足后,开始叙说他前生是怎么死的。他说,有一天他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在宴会上遇到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以前向他借了很多钱,不想还他,所以就偷偷让他吃一些有毒的糖果。襄克不知底细,吃了有毒糖果后,在回家的路上毒性发作,从马车上摔下来死了。家里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被人毒死的,还以为酒喝多了,睡着后从马车上掉下来摔死的,所以这个事情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史蒂芬森教授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他们就专程从美国来到印度贾斯伯家里调查,按照襄克所说的情况,找到他前世婆罗门的家族,果然有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是被毒死的,后来一调查才真相大白。

《太上感应篇》说:“借他货财,愿他身死。”这个人心肠狠毒,向襄克借了钱,不但不还,反而心生毒计,把债主害死。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哪知道冤有头、债有主,冤家债主无论隔了多少世都能记得。所谓“纵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轮回中人,不是冤家不聚头,一旦聚头,那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这个案例跟中国古人讲的借尸还魂相似。三岁的小男孩患天花病死了,他的魂确实走了,留下一具还能用的尸体,婆罗门贵族青年的魂趁机搬进来,成了这个尸体的主人,这就是借尸还魂。中国古代早已有很多记载,上古时代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面,至少就有两则关于借尸还魂的案例。民间也有很多借尸还魂的故事,其实都是真实的,绝不是虚构,现在史蒂芬森教授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说明什么?身体其实不是自己,它像房子一样,可以更换、可以搬迁,原来的主人走了,又搬来一个新的主人。你说哪个是你自己?顺治皇帝出家偈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胧又是谁?”相信只要不是过分愚痴,每个人都会产生类似的疑问。只不过有人刚刚接触到这个问题,就因为懒惰或者恐慌而匆忙回避了;而有的人却追根究底,苦苦求索,最终接受佛陀的教法,而走向解脱之路。

5、临终一念最关键,念什么变什么

下来再介绍史蒂芬森教授在泰国所做的另一个案例,这案例跟前面借尸还魂的例子很相似,案主是泰国出家人超空和尚,出生后也明显地记得前生往事。

超空和尚一九0八年十月十二日出生在泰国苏灵省,刚出生就能清晰地描述自己的前生事情。他说他是母亲的哥哥奈楞转世,换句话说,他是舅舅转世而来。泰国是个佛教国家,很多人都信佛教,奈楞也不例外,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喜欢每天打坐、学佛,而且很喜欢去寺院参访。当妹妹怀孕的时候,他身染重病,临终的时候,听到妹妹生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孩。躺在病床上的奈楞,很想看看外甥的模样,却因病入膏肓,无法走动,想着想着,长叹一口气,就一命呜呼。当他断气后,发现原来病得很痛苦的身体,一下子轻松起来,整个人变得很有活力,想到哪里,一下子就到了。看到很多亲人,想跟他们打招呼,可是拉一下这个人的衣领,抓一下那个人的衣角,发现没有一个人理他,大家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最后他看到很多人围着自己的身体在哭泣,才知道阴阳两隔,灵魂已经离开了身体,死了!看到亲人把身体抬到火葬场火化后,他感到非常沮丧,非常无奈。

他突然想起妹妹刚生了一个小孩,得去看看,念头这么一动,就发现已经在妹妹的房间里,看到自己的妹妹,还看到妹妹的小孩。这孩子刚出生,非常可爱,越看越喜欢,看着看着,突然被一种螺旋的力量(业力)卷起来,一下子天旋地转,人事不省,昏过去了。不久慢慢醒来,发现很多亲人围着自己在笑,在逗他。他很高兴,想跟大家打招呼,正想开口说话,发现声音竟然变成婴儿的声音,讲不出话来,这才知道自己已经转世为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刚才所看到自己妹妹的儿子。

这事件很值得思考,奈楞为什么会投胎成妹妹的儿子?因为他临终的时候,想到妹妹生的婴儿。人在临终时想什么,就能见到什么,心在哪里就投胎在哪里。因此人在临终的时候,天主教给他做弥撒,让他去见神、见天父;佛教给他念佛见佛,给他安慰、给他关怀,让他去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脱离轮回之苦,这样都能帮助亡魂得到解脱和超生。奈楞能投生到妹妹的身上,表明临终时的念头很重要,念佛就见佛,见佛即成佛,念什么就变成什么。

小男孩慢慢长大,开始学会说话,教他叫“妈妈”,小男孩却叫“妹妹”;教他叫“外祖母”,他就喊“妈妈”,大家都很生气,这小孩怎么把关系搞得乱七八糟。他们怎么晓得,小男孩还保留着前生的记忆,过去的妹妹就是现在的妈妈,过去的妈妈就是现在的外祖母,这一生的关系已经改变了。小孩日渐长大,对前世的记忆仍然保留得很清楚、很清晰,也保留着奈楞的习惯,很爱学佛,很爱打坐,很爱去寺院,不久也就出家了,取名超空和尚,成为泰国一位知名的法师。奈楞为甚么能保持这么清晰的记忆呢?刚才说过,他没有受到胎儿在母体内的折磨,没有受到出生时的痛苦,所以能够很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前世。

奈楞投生到小孩的身体,有点像借尸还魂,可是小孩活生生的没有死,这可能是他的能量比较大,把原来的灵魂挤出去了。这证明身体并不是我,是可以跟别人共用的,魂走了以后,另一个魂还可以进来。原本一个魂一个身体,但是这个身体却被好几个魂同时使用,或是被别的魂控制住,这就是民间所谓的鬼魂附体。附体也是生命中的一种现象,不需要害怕,关键是如何让这些魂在同一个肉体内和谐相处,不要闹矛盾,有问题好好解决。从这个案例中,看到超空和尚的前生奈楞,很喜欢学佛,这个习性保留到这一生,所以人的习性是可以保留到下一辈子。这一生做甚么事情,留下甚么样的习性,都能够维持到下一生。一个人能够真正学佛,绝对不是一生一世学佛,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学佛。奈楞这一生成为超空和尚,如果不能脱离轮回,还在凡尘打转,下辈子还得再来,可是能不能有这样的福份,重新做人又接触佛法,那就很难说了。

6、高僧转世的王阳明

中国有一个跟超空和尚相似的历史故事,明朝大儒学家王阳明,学问道德深受世人赞叹。他五十岁那一年,参观江苏镇江金山寺,感觉曾在寺里住过。当时一位法师陪他游览,走到一间关房门外,这关房很小,门窗紧闭,上面贴有封条。王阳明觉得这关房很熟悉,请求法师开门进去看看。法师说:“寺院内那里都可以去,只有这关房不能进去。因为五十年前住这关房的老和尚,在里面圆寂,他的肉身没有损坏,还好好的保留着,现在仍然供在关房里,为了保护他,所以不敢进去。”王先生很好奇,苦苦哀求法师让他进去看看。法师知道王先生学问道德都受世人景仰,便同意让他进去看看。房门打开,进去一看,老和尚虽然已经圆寂了五十年,但肉身保存得很好,还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看到老和尚的脸,觉得似曾相识,转过头来,看到老和尚五十年前圆寂时,题在墙上的诗,诗云:“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去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老和尚预知过去未来,早就知道五十年后,自己投胎轮回,名字叫王阳明,还说五十年后要回来,“开门犹是闭门人”,五十年前闭门的人,就是五十年后开门的人,所以老和尚的诗证明“精灵去后还归复”,灵魂离开身体后,将来还是会回来的。老和尚的功夫真不简单,修行功夫好,肉身没有坏,五十年后还回来看自己前世的肉身。可惜他没有跳脱轮回,转世变成王阳明,因为前世修行的结果,所以学问道德都很好,但是这一生已经忘记了前世的修行,过去的修行也中断了,因此今生功夫就不如前生了。假如老和尚念佛发愿求生净土,以他的功夫,当生就能成就,一定能够上品上生,跳出轮回,迅速成佛,不至于再轮回做王阳明了。这段历史故事,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警示。

7、男友死后转世为儿子

这是史蒂芬森教授一九七八年的一个研究项目,美国德州妇女凯瑟琳·莱特,她的儿子竟然是过去男友转世而来。她的男友名沃特·米勒,死亡时还不到十八岁。一九六七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沃特和朋友参加舞会,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喝多了酒打瞌睡,车子从高速路冲出去,他当场死亡,而朋友却幸免于难。凯瑟琳得知噩耗后非常悲痛,她梦到沃特对她说,他没有死,还说他会回来的。

后来凯瑟琳与另一位男友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麦克。当麦克会说话的时候,竟然能把沃特车祸丧命的经过详细说出来。而麦克绝对没有听说过这场车祸,令母亲非常震惊。他说:“那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开车回家,车子突然冲出路边,一直翻滚。车门一下子被掀开,我被甩出去,脖子摔断了,马上就断了气。” 麦克还说,车祸之前,他跟朋友在高速路上停过车,上过洗手间。车祸之后,还记得自己经过一条桥。这些细节后来被证明与事实相符,车祸后救护车载着沃特的尸体,确实通过一条桥,而麦克还能认得那位大难不死的朋友。

8、胎记与命运跟前世有关联

史蒂芬森教授,这位维吉尼亚大学精神心理学家,从事轮回研究四十多年,发现一些规律,他说,这是一个生理学的现象,人身上都有胎记,那是与生俱来的,一出生身上就有的记号。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理论上有两种解释:一是遗传,胎记是遗传的,父母有,身上就会有。另一种是人出生的时候,身体可能受到创伤,因此留下伤口的胎记。这两种理论只能解释胎记产生的百分之六十,剩下百分之四十是无法解释的。

史蒂芬森教授提出,人的胎记往往跟前世有密切的关联,过去生中,如果是被刀刺死或是被车子撞死,身上所受的伤口往往会留到下一世成为胎记。这种理论是他在近作《轮回学与生物学的交会》「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中提出来的。下面就利用书上的案例,来解释一下他是怎么提出这种胎记理论的。

第一个案例出自美国,一对夫妻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叫温妮,很可爱,可惜在一九六一年六岁时,不幸死于车祸,一家人都很悲痛。温妮的姊姊有一次梦到死去的妹妹告诉她,说不久之后要回家团聚。后来母亲怀孕,同样梦到死去的女儿温妮,说要回家来。一九六四年,当母亲生产的时候,父亲在产房外很清楚地听到温妮的声音:“爸爸!我现在要回家了。”须知这不是在睡梦中,而是清清楚楚的听到。这一胎也是个女儿,取名苏珊「Susan」。当苏珊两岁会讲话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家里死去的温妮。后来经过史蒂芬森教授调查核实,观察她的种种行为、语言、动作,都与死去的温妮相符。例如说她很喜欢把温妮的照片拿出来,对人说:“这照片上的人就是我!”一张放在床头,一张还揣在怀里,很珍惜。她也经常提到:“我当年上学的时候,很喜欢在学校的后院荡秋千。”温妮六岁的时候确实上学,而且很喜欢在学校的后院荡秋千,苏珊还没到上学的年龄,但是所说的话,都符合温妮生前的实际情况。史蒂芬森教授从调查中看到,苏珊左臀上有一处胎记,形状位置跟温妮被车撞死的部位相同。史蒂芬森找到温妮死亡时的医院,拿到尸体解剖图,对照苏珊的照片,发现前生的伤口,确实和这一生的胎记位置相同。

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同样是史蒂芬森教授在印度的研究。对象是一位名叫哈努门「Hanumant Saxena」的男孩,他记忆中前生是同村一个名叫马哈「Maha Ram」的男子。他被职业杀手用手枪近距离打死,子弹从胸前穿过。哈努门到会说话的时候,就说自己前生是邻居马哈。哈努门身上真的有一个胎记,它的形状、位置,跟史蒂芬森找到医院提供马哈的尸体解剖图,所记录的子弹打入位置、伤口形状相符。马哈是一个安份老实的村民,并没有仇人,是杀手错杀了。他死后全村震惊,哈努门的父母及其他邻居,都跑去围观。晚上哈努门的妈妈梦到死者说:“我要投生到你的家里。”小孩出世以后,就能清楚地记忆前生。

这种前世亡者的医院照片和后生胎记比对吻合的案例,史蒂芬森教授共有两百多个。这证明现在医学上、生理学上不能解释的胎记现象,可以用轮回学的来解释。他的胎记理论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当人被子弹射杀的时候,被车子撞死的时候,伤口会产生剧痛,这种剧痛会在灵魂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深刻的印象随着灵魂去投胎,在下一生的身体上产生胎记。因此可知,人死后甚么都带不走,只有这一生的印象能带走,印象深刻,身体上就会显现出来,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可见人一生所作所为很重要,伤口都能留下胎记,所造的善恶,绝对随着灵魂去投胎,决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通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不能不好好思考,不能不谨慎小心!事情无论大小,都如同种子般留下果实,如果是善的种子,将来就有善果;恶的种子,将来必得恶报。种子要发芽开花结果,当然必须要有土壤、阳光、水分这些“缘”,种子是“因”,因加上缘,自然能结果。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缘果报”——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因”(种子)已经造了就没办法改变,能控制的只是“缘”(条件),只要把缘「土壤」变得最善,让善的种子,在善的土壤里发芽开花,就会结出善果。更要把恶的缘断掉,让恶因在没有恶缘的情况下无法结恶果,所以人一生必须断恶修善,广结善缘。

胎记理论告诉我们因果很重要,同时也告诉我们死亡很痛苦,尤其是横死(意外事故死亡)更痛苦,亡魂难以解脱,所以古人都追求善终。民间过年过节,都会贴门联,上面写着“五福临门”,哪五福呢?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终,最重要的就是善终。人一生造善业,临终时才能得善终;假如不能得善终,通常推测他的来世一定不会好,所以求富贵不如求好死。

9、死后投胎来复仇,冤冤相报无了时

接下来再介绍史蒂芬森教授另一个案例,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力量决定轮回。

美国阿拉斯加州一个印地安土著后裔查尔斯·波特先生,他一九0七年出生,两岁就说自己前世也是印地安人,名叫特灵吉特,在一场印地安部落战争中被杀死。每当讲到死前的那一幕,他总是用手指着右肋下面,说自己前世在战斗中,被敌人的长矛从这里刺入体内,穿过肝脏,马上倒地死亡。他指的部位,确实有个约宽半英吋、长一英吋的菱形胎记。而且他还记得刺杀他的人,就是现世妈妈的舅舅。当时他舅公还活着,所以知道这个事情,因为是他亲手杀死了这个敌人。在氏族斗争当中,互相残杀,到最后敌人又投胎到自己家族里做了亲人。他为什么要投胎到这个家族里来?因为他带著一股怨气,他要复仇,这一生就投胎到仇人家来复仇,正所谓冤冤相报无了时。

这种案例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例子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谁?根据历史记载,她是叶赫部的后代,名字叫做那拉氏,所以叫做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让整个清朝逐步衰亡没落,她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叶赫部这个部落,当时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全部消灭。叶赫部的酋长金台吉,在临死的时候发下一个毒誓,他说,即使我这个族里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部的后代。因为已经过几百年,虽然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毒誓,但是后来的皇帝也都觉得不太可能,一个弱女子哪能报仇?结果没想到慈禧太后后来入宫,垂帘听政掌了大权,一步步把清朝国力折磨衰尽。她当时竟然把海军的军费挪来修北京颐和园,作为她六十大寿的贺礼,所以海军的军力得不到发展。清朝为什么会亡国?就因为慈禧太后是叶赫部落的酋长转世来报仇的,应验了叶赫部落酋长的诅咒,所以清朝有一句话,叫做"兴也叶赫,亡也叶赫"(因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就是叶赫部的),所谓冤冤相报,历史一幕一幕给我们演出来。知道这些惊心动魄的案例,就不可以造杀业。因为正是怨恨报复的力量所牵引,灵魂转世投生到仇敌家,成为他的家人,真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10、爱与恨导致轮回不休

史蒂芬森教授的另一个案例,是一九六0年六月六日出生在缅甸的女孩廷廷明,她两岁的时候,就说出自己前生的情况。廷廷明的父亲名拉皮,母亲名桑。父亲的原配妻子名惠,是桑的亲姐姐,夫妻感情如胶似漆,可惜没有儿女。惠一九五九年去世,死后给妹妹桑托梦说:“我要跟着你,因为只有跟着你,才能永远跟我先生在一起。”但是妹妹听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后来反复梦到。一年多后,妹妹就鬼使神差地嫁给了姐夫,婚后不久就怀孕了,孕后又梦到死去的姐姐说:“这下可好了!我又可以跟着你们了。”妹妹在梦中回答说:“姐姐啊,你已经不是这个世上的人,我现在又嫁给了你先生,你老是跟着我,不太合适吧。”姐姐说:“没关系,我们现在的关系,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姐妹关系了。”不久妹妹生了个女儿,取名廷廷明。

廷廷明很小就能够讲述很多前生的事情,说她前生就是自己的姨妈惠转世而来。经史蒂芬森教授反复核实,廷廷明的确是姨妈转世。其中一个有趣的细节,当廷廷明的父母坐在一起的时候,廷廷明就表现出一种嫉妒情绪,故意插到两个人的中间把两个人隔开。小孩子嫉妒自己的父母是很少见的,但是从轮回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你看是什么力量把廷廷明牵引到这个家庭里来?是爱欲的力量,因为她非常爱她的先生,因为死得早,夫妻的因缘不长,结果她第二世托她妹妹的这种关系,做了她妹妹的女儿,认为这样就可以永远跟她的先生在一起。所以,人之所以轮回,原因一个是互相残杀,互相报仇,另一个就是互相爱慕,爱与恨让人生生世世轮回不休。

让我引用一句佛教的经句来做个小结,看看轮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楞严经》里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这句话就是讲,你欠了我的命将来必须还命,我欠了你的债务将来也得还债,就是这样的讨债、还债,生生世世在轮回里打转,牢牢绑在一起,互相酬偿债务,百千万劫,难以解脱。下一句是,"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这是讲男女之间你爱我,我爱你,爱得不得了,这种爱欲的力量把两个人生生世世绑在一起,分不开。但是并非生生世世都能结为夫妻,而是改头换面,物是人非。像本案中,虽然有爱欲的心,但是回到家里,却成为父女关系。这还算有福报,还能做人,大多数可能投生回家里当畜生,你看现在的宠物那么多,主人对宠物爱到无微不至,因为他们过去世中有过很深的因缘。所以六道轮回中的因缘关系,非常不可思议,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深思。

11、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

梁武帝时,有一位志公禅师,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有一富人家办喜事,请志公禅师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512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田黄石的科学定义 科学素养的描述性定义

原文地址:田黄石的科学定义作者:王群陨石田黄石的科学定义http://bbs.cchicc.com/viewthread.php?tid=55553凡是出产于福建寿山溪范围以内,符合含有一种或多种寿山溪范围以内地质成分,受过寿山溪范围以内所具有的理化性质的土壤所侵蚀

人生意义设定的科学方法论并附图书大推荐 科学方法论基础

人生意义设定的科学方法论 并附图书大推荐by Chen Huping一般17-22岁的人,还会想些人生意义的事情,毕业以后,工作压力来了,没有时间去想,跟随大众一样生活就是了——这是穷人和大众不会有思想的最致命的两个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没有逻辑

《比克曼的科学世界》观后感——周琪皓 比克曼科学世界下载

周四下午,我们在教室观看了《比克曼的科学世界》科普电视节目。节目中,一位叫比克曼的主持人通过回答问题,为观众介绍各种有趣好玩的科学知识。我们在欢乐的节目氛围中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节目一开始,我们就学到了一些关于猪的小知识

声明:《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钟茂森博士 讲解 钟茂森博士》为网友少年不懂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