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出版社《现代稀见史料书系》 中国现代史史料学

《现代稀见史料书系》是东方出版社2004年内部出版、限量发行的一套由走向中共对立面的人物所写的回忆录组成的书系,包括《我的回忆》(张国焘)、《双山回忆录》(王凡西)、《延安日记》([苏]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即孙平)、《中国纪事》([德]奥托·布劳恩,即李德、华夫)、《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盛岳,即盛宗亮)、《苦笑录》(陈公博)、《郑超麟回忆录》(郑超麟)、《中共50年》(王明),共八种。这几种书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以“现代史料编刊社”的名义内部出版,有控制范围地供有关领导和党史工作者参考,俗称“灰皮书”,它们的出版对现代史和党史研究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就是从一些党史读物引述的上述回忆录资料中,才知道这些书的。2004年6月在书店见到这套书系,当即买下(其中张国焘《我的回忆》,在未出书系前,曾由东方出版社1998年单独出版,我于当年购得,故未购书系中的《我的回忆》)。

现将这些书前“出版说明”中有关该书的介绍内容摘抄如下:

《我的回忆》,“作者张国焘一九三八年叛党,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死于加拿大。该书主要记述了他叛党以前的政治经历,对建党前后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抗日战争前夕的重大事件均有所述评。”

《双山回忆录》,“作者王凡西是中国托派的‘老人’,本书主要叙述了中国托派的产生及其分合的史实。”

《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我解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同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我党的整风运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党同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的接触以及我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延安时期与孙平(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熟悉的师哲在其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中详细介绍了延安时期中共与共产国际、苏共之间的往来,以及中共领导人与孙平的交往,可与《延安日记》进行比较。师哲后来看到《延安日记》很气愤地表示:“这本书以孙平延安日记的形式公布了大量的‘材料’,严重歪曲事实、造谣、恶意中伤、诽谤我党和毛主席,令人气愤。孙平,一个老党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只有伪君子、两面派、没有良心的人才写得出。这与他在延安同我讲的话是完全不一样的。”“1990年,我的女儿黛霞【留居苏联】来北京探亲,她带来了孙平的儿子尤里·弗拉索夫发表的一篇讲话。尤里对记者说:1968年他被叫到苏共中央整理他父亲的档案文件。为了适应当时苏联同中国论战的需要,苏共中央书记处准备以公开的情报资料和他父亲从中国发回的电报为基础出版一本书,建议由他来编撰。他的任务是说明苏中分歧产生的根源。”“由此可见,这本书根本不是孙平在延安的日记,而是后来拼凑起来的。当时出版这本书不仅有损于中苏两党的关系,而且也丑化、损害了孙平的形象。”(《在历史巨人身边》,P222-223)

《中国纪事》,“作者奥托·布劳恩是德国人,1932年由苏联来我国,他在中国期间的名字叫李德或华夫。他积极支持和推行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1939年回苏联,后回东德。六十年代中期,他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攻击我党的反动文章;1973年出版了这本书。本书主要记述了1932-1939年我党、我军的一些重要事件,并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些情况作了评述。”

《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作者盛岳,原名盛忠亮,又名伐樵,1923年至1926年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宣传部秘书。1926年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成为‘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成员之一。1934年回国,被捕后叛变,进入中统当了特务。全国大陆解放后逃往海外。这是盛忠亮用记述亲身经历的形式,搜集大量有关资料写成的研究性的回忆录。本书对莫斯科中山大学从筹办到结束的全过程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对苏共党内反对托洛茨基派的斗争在中山大学的影响、中共党内托洛茨基派的形成等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叙述。”

《苦笑录》,“系陈公博于一九三九年在香港写成。其时,汪精卫正筹组汉奸政权‘南京政府’。随后,陈公博即参与‘南京政府’。一九四四年十一月汪精卫死后,任‘南京政府’代主席。在《苦笑录》一书中,陈公博回忆自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六年的经历,记述国民党内部派系活动,国民党政府的内政、外交。本书写成后,陈公博家属将原稿赠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封存,一九七九年曾由香港中文大学亚洲中心出版。”

《郑超麟回忆录》,“作者郑超麟,早年参加中共,1923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任中共宣传部秘书兼上海地委委员、湖北省委宣传部长,1929年因参加党内反对派活动被开除出党。他是中国托派组织的领导人之一。解放前被蒋介石政权两次逮捕,解放后被人民政府监禁。1979年出狱,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和晚年撰写的个人回忆,叙述早年从事政治活动的经历,对中共早期领导人及许多重大事件提供了亲历资料。”

《中共50年》,“本书(原名《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徒行径》)是叛徒王明把他自己从1971年至1974年所写的几篇东西拼凑而成的。在这本书中,王明坚持反对立场,颠倒是非,造谣诬蔑,对我党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加以歪曲和篡改,对我党一些领导人恶毒地进行攻击,千方百计地为他过去所犯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狡辩,充分暴露出他的丑恶嘴脸。现在把它翻译出来,供研究者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考。通过本书,人们可以认识真正的王明。”

石仲泉在2003年为本“书系”写的“前言”中称这些书是第一辑,“并希望进一步解放思想,组织有关力量,出版更多有价值的‘稀见’书系。”距石仲泉的“希望”已经十年了,仍未见新的“书系”出现。不过我已拥有《台湾人的长征纪录》(蔡孝乾,台版)、《龚楚将军回忆录》(龚楚,据港版复印)、《我与红军》(龚楚,据港版打印)、《一九二七底回忆》(朱其华,据民国版复印)、《一个工人的供状及其他》(柳宁,据民国版复印)、《红色舞台》(李昂,据民国版复印)、《我的回忆—一个中国革命者的回顾》(陈碧兰,即彭述之夫人,打印本)等书。已知中共对立面人物的回忆录还有张国焘夫人杨子烈的《往事如烟》,另周仁生据法文版译出《彭述之回忆录》尚未出版。







东方出版社《现代稀见史料书系》 中国现代史史料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5199.html

更多阅读

《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读书摘要 意识流小说怎么写

《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美)罗伯特·汉弗莱著1987年09月第1版一战之后,意识流文学经历一个蔚为壮观的大潮,出现了如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等一大批接触的意识流小说大师。[①]现代小说家们并不把人的意识作为—种状态,而是作为一个一

《中华古典珍品百部》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

《中华古典珍品百部》一、收书最全本书系由多位中国珍稀小说研究专家、依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分类而扩展之,依胡适先生《中国文学史》讲述而实证之,收中国珍稀小说百部,均是公认经典之作,永久传世之书。二、版本最精本书请十几名中

声明:《东方出版社《现代稀见史料书系》 中国现代史史料学》为网友粗卡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