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背景资料 故宫为什么5点关门

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其前身名为清漪园。以发展阶段来划分,颐和园大致经历了建园之前、清漪园、颐和园等三个历史时期。因此,颐和园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背景,同时与周边环境的变迁有着必然的联系,现存的山水格局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而在颐和园建园之前,万寿山和昆明湖就已经是北京西北郊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1. 建园以前:北京地势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而北京的西北郊区域在西山山脉的围合之下,形成了北方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这里泉水丰沛,水岸纵横,为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山水格局与生境条件。因此,早在辽金时期,香山、玉泉山就有了皇家行宫别苑的建置。元代,万寿山原称翁山,以其山形似翁而得名。山南面地势低洼的地带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而成为一个大湖,名“翁山泊”,也叫七里泊或大泊湖,这就是昆明湖的前身。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新的都城“大都”时,将玉泉山的泉水导引入城作为宫廷的专用水,时至1292年,为保证大运河的漕运畅通,决定由昌平的白浮村引水,流经现颐和园北侧的青龙桥,汇聚形成翁山泊,并从翁山泊向南开凿河道,引水入北京城,并先后修建高粱桥闸和广源闸,以调控水量,水经通惠河流入大运河。在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作用下,翁山泊也从早先的天然湖泊改造成为具有调节水量作用的天然蓄水库,水位得到控制,环湖一带出现寺庙、园林建置,逐渐发展成为西北郊的一处风景浏览地。明代,翁山泊改称“西湖”。1471年,玉泉山之泉水东流注入西湖,以代替白浮村神山泉水作为接济通惠河的上源,同时也兼供大内宫廷用水,西湖在北京供水系统中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了。此时,玉泉山、翁山、西湖之间山水连成一片,其中以玉泉山与西湖精致、、景致最佳。同时,西湖周边也陆续兴建了众多寺庙及私园。清初,西湖翁山的情形大致和明代差不多。不过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园林处于半荒废状态,其盛景远不及清前。

颐和园背景资料 故宫为什么5点关门
2. 清漪园时期:清代前中期康、雍、乾三朝盛世百余年间,相继在北京西北郊区域营建了“三山五园”。“三山”指香山、玉泉山及万寿山(翁山);“五园”依其兴建先后顺序为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以及万寿山清漪园,清漪园是北京西北郊地区兴建的最后一个皇家园林。香山静宜园始建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香山建造了规模较为简朴的皇家行宫。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皇帝对香山大加扩建,营建了二十八景,命名为“静宜园”。乾隆在香山所提“西山晴雪”景点,为“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山静明园始建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初名为“澄心园”,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更名为“静明园”。乾隆时又扩建,并命名了十六景。其中“玉泉趵突”,亦为“燕京八景”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评定玉泉之水为“天下第一泉”,自此成为皇帝专用饮水,每日都有此特备水车运往皇宫。畅春园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在《御制畅春园记》中说,“朕自临御以来,日夕万机,罔自暇逸,久积辛句力 ,渐以滋疾。偶缘暇时,于兹游憩,酌泉水而甘,顾而赏焉。清风徐引,烦疴乍除。”今北京大学西门斜对面,有“恩佑寺”和“恩慕寺”两座琉璃山门,即畅春园仅存的遗迹。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原为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雍正即位之后,扩建了圆明园。乾隆即位之后,再次扩建了圆明园,并按下江南是时所见苏、杭园林景物,移植仿建了许多景点。万寿山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园中主体建筑,是为庆贺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60岁大寿而特建于万寿山前的“大报恩延寿寺”。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清漪园,并将其名更名为“颐和园”。统揽西北郊之“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均为平地造园,虽然以写意的手法缩移模拟江南水乡风致的千姿百态而作集锦式的大幅度展开,毕竟由于缺乏天然山水的基础,并不能完全予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香山静宜园是山地园,玉泉山静明园以山景而兼有小型水景之胜,但缺少开阔的大水面。唯独西湖是西北郊最大的天然湖,它与翁山所行成的北山南湖的地貌结构,不仅有良好的朝向,气度也十分开阔,如果加以适当的改造则可以成为天然山水园的理想建园基址因此,清漪园的兴建可以说是完善西北郊“三山五园”山水景观格局的重要一步,也就可谓一园建成,全局皆活。而使整个京城西北郊地区形成水陆交通便捷、景观空间联系紧密、景观类型多样完整的风景区域。同时,玉泉山泉作为宫廷的水源,水量及水质得到了保证,而西湖的蓄水功能也得到了加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十三日,弘历在易名万寿山的同一份上谕中正式宣布易西湖之名为“昆明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漪园建设全部完成,前后历时十五年。1860年,清漪园与圆明园同被英法联军烧毁。

3. 颐和园时期:弘历兴建清漪园的时候,正值所谓“乾隆盛世”,建园工程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的支持。到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国力衰败,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巧立名目挪移海军建设的专款作为建园的经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5599.html

更多阅读

轻点关门阅读答案 短文轻点关门答案

轻点关门1、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

故宫为什么名叫“故宫” 故宫宫殿名称

    故宫为什么名叫“故宫”  有人居心叵测地说:“故宫应该改作古宫”,因为没有“文”字旁了。没文化的故宫,应称“古宫”。  居然还模仿郭佬佬给“古宫”写了新匾。那字写得难看。           手头刚好有一本1928

转载 轻点关门阅读答案 轻点关门阅读短文答案

原文地址:轻点关门(阅读答案)作者:晴宣 轻点关门1、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

声明:《颐和园背景资料 故宫为什么5点关门》为网友命运不堪浮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