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天津市滨海新区(副省级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房管局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驻人口243万。该新区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滨海新区已成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旅游区等著名的功能区。

中文名称:滨海新区

外文名称:Binhai New Area

行政区类别:副省级市辖区

所属地区:天津市

政府驻地:天津市滨海新区新港二号路35号

电话区号:022

地理位置:环渤海经济区

面积:2270平方公里

人口:248.21万(2010年11月)

国内生产总值:5030.11亿元(2010年)

人均GDP:20.3万元(2010年)

定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目录

简介 地理环境 交通 人口 社会 城市布局 功能区 发展规划

经济

展开

简介 地理环境 交通 人口 社会 城市布局 功能区 发展规划

经济

展开

简介

滨海新区,是位于天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11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53.66万人。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拥有世界吞吐量第四的天津港,2011年吞吐量达到4.3亿吨,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服务华北、西北、东北12个省区市;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国务院2006年20号文件对滨海新区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坚持改革开放带动、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环 天津滨海新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境保障,滨海新区将努力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区110.8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面积350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221.95平方公里。2010年底建成区面积达289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滨海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全年平均气温12.3℃,高温极值40.9℃,低温极值零下18.3℃。年平均降水量566.0毫米,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冬、春季少,夏季集中。全年大风日数较多,8级以上大风日数57天。冬季多雾、夏季8-9月份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大雾、暴雨、风暴潮、扬沙暴等。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天津年平均气温在11.4~12.9°C,市区平均气温最高为12.9°C。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3~-5°C;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6~27°C。天津季风盛行,冬、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多为西南风。天津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最长无霜期为267天,最短无霜期为171天。在四季中,冬季最长,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春季56~61天;秋季最短,仅为50~56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在地区分布上,山地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地。在季节分布上,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交通

随着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已呈现出局限性,已成为新区经济快速发展、

滨海大桥实景图

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的瓶颈。实施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滨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加快推进已开工的国道112线、津宁高速、津港高速等项目,强化与区域腹地的联系,形成10条对外运输通道,进一步增强滨海新区对外服务辐射功能。

滨海新区的主要区域由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和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3个功能区组成。这些区域内部的路网建设已经基本成形,区域内部沟通较好。但是,联通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的跨区域交通却非常欠缺,主干道较少,一些可以沟通区域的道路大多等级较差,路面较窄,通行能力低下,经常发生堵塞。而滨海新区的对外交通更是如此,道路的少、差、堵,也成为制约滨海新区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瓶颈。

铁路

在铁路方面,滨海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站于家堡站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预计2011年完工,总投资约120亿元。已开工建设了多条通往周边的铁路,津秦铁路客运专线2012年完工。

海空港

在海空港方面,滨海新区将重点建设码头、航道和机场第二跑道、航站楼,全面提升海空两港的设施规模和水平,使海港集装箱与空港旅客年吞吐量到2011年分别超过1200万标准箱与800万人次。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滨海旅游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围海造陆75平方公里,陆上25平方公里。滨海旅游区重点建设主题公园娱乐游、海上娱乐休闲游、海上休闲度假游、海上高端商务游、生态湿地休闲游、海上健身游等旅游项目,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和影视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开发军事体验、影视文化等休闲娱乐项目。

渤海湾,新兴的旅游大区,横渡海峡对岸的黄河湿地,是中国大陆的“肺 ”。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总体布局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始建于1939年11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前身为天津张贵庄机场。天津是中国最早兴办民航运输的城市之一,1950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从这里起飞。机场同时担负起新中国专业飞行和技术人才培养的任务,被誉为"新中国民航的摇篮"。1974年,天津机场被确定为首都机场的备降机场。1996年10月,被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后更名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2002年12月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

人口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全面推进,新区人口聚集明显提速。截至2008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02.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64万人,增长17.8%,新增人口占全市人口增量的50.2%。

经济增长、产业发展是促进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生产总值保持20%以上的增幅,去年更是达到23%,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随着八个产业功能区的全面开发和360多个重大工业、服务业项目的加快建设,吸引和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2008年新区外来常住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30.82万人,增长59.3%,占全市外来人口增量的58.2%。

高端人才成为新增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中冶天工、鞍钢北方基地、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等一批总部项目和软通动力、中兴通讯、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众多高新技术项目纷纷落户滨海新区,引进了大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1993年户籍人口99.2万人,常住人口103万人。

2002年户籍人口106万人,常住人口126万人。

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

2007年户籍人口114.41万人,常住人口172.09万。

2008年常住人口202.88万人。

2009年常住人口230.17万人。

2010年,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2482065人。

社会

城市布局

按照中央要求,滨海新区编制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规划确定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空间发展战略

确定的空间和产业布局为:“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九个功能区”。

一轴:即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

一带:即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

三个生态城区:即建设以塘沽为中心、大港和汉沽为两翼的三个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九大功能区包括: 滨海新区行政区及功能区划分示意图

一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主要发展金融、贸易、商务、航运服务产业;

二是临空产业区,主要发展临空产业、航空制造产业;

三是滨海高新区,主要发展航天产业、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四是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主要发展海洋产业、汽车、电子信息产业;

五是中新生态城,主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六是海滨旅游区,主要发展主题公园、游艇等休闲旅游产业;

七是海港物流区,主要发展港口物流、航运服务产业;

八是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及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九是南港工业区,主要发展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产业。

十大战役:“十大战役”涉及滨海新区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涵盖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加快南港区域建设,打造世界级重石化工业基地和我国北方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

二、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打造我国沿海高水平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三、加快核心城区建设,打造具有改革开放前沿特点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打造于家堡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和响螺湾商务商业聚集区;

五、加快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宜居生态新城; 六、加快东疆保税港区建设,打造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保税港区;

七、加快滨海旅游区建设,打造我国北方知名的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高品位的休闲区;

八、加快北塘区域建设,打造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小镇特色的国内外会议举办地和小企业总部聚集区;

九、加快西部区域建设,打造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企业总部经济区;

十、加快中心渔港建设,打造我国北方水产品加工物流产业中心和游艇产业发展基地。 功能区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东区和西区)、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河下游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深加工区。总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等产业,努力建设成为服务和带动环渤海地区产业升级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空港经济区(原名临空产业区) 空港经济区包括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加工区、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等,总规划面积102平方公里,依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临空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以航空物流、民航科技产业、临空会展商贸、民航科教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产业区、总部经济聚集区。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是滨海新区重要的功能区之一,以空港物流加工区为载体,是中国新兴的国际合作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第一个由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建的国家高新区,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领航区、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绿色宜居的生态科技城。主要包括绿色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产业、高端信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 滨海新区

临港经济区(原名临港工业区) 临港工业区包括临港工业区(一期)、港口功能区、临港产业集聚区、物流功能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成套设备、造修船和海洋工程、交通运输设备和港口机械、风力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等重型装备制造业,并开辟天津港第二航道。

南港工业区 南港工业区定位于以世界级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工业区域,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石油化工、冶金钢铁、重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4大主导功能。

海港物流区 海港物流区是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包括天津港、天津保税区和东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海洋运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保税仓储、分拨配送及与之配套的中介服务业,形成货物能源储运、商品进出口保税加工和综合性的国际物流基地。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包括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和开发区商务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商贸、文化娱乐、会展旅游等产业。中心商务区努力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国际性文化娱乐中心,高品质的国际化生态宜居城区。

中新天津生态城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共同签署协议,在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将全力构筑生态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服务业。它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非传统水资源所占的比例要达到5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20%,所有建筑都要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0%。

14-1 天津市滨海新区(副省级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房管局
滨海旅游区 滨海旅游区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东侧,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约25平方公里,海域约75平方公里。现已有基辅号航母军事主题公园等游乐设施。规划滨海旅游区将形成主题公园游、生态湿地游、黄金海岸休闲游、游艇度假游、海上观光游、高尔夫休闲运动等主要游线,与周边生态城、七里海湿地、中心渔港、北塘、汉沽休闲农业等主要景点形成一体化的旅游线路。 发展规划

一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经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各方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有了一个基本框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但制约经济社会

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对外开放中也面临不少新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仍是今后的重点任务。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探索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可以为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二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背靠京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大陆桥的重要出海口,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海上门户,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促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有效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关键是要促进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放条件优越,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天津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必将带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沿海地区优化开发,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四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入世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经济,并将受到世贸规则的约束,原来特区和开发区等实施的一些优惠政策将逐步淡出。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放宽外资准入门槛,扩大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竞争空前加剧。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高起点和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点,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探索出一条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路。

五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发挥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特有的优势。滨海区位条件良好,交通设施健全,土地资源相对充足,近海油气等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特大城市,发展的潜力巨大。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进一步发挥天津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拓宽发展的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水平。

经济

“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22%以上的增长速度。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工业总产值10653.6亿元,增长33.2%;财政收入1006亿元,增长3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3.2亿元,增长3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2.7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4亿元,增长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0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增长10.5%。

现代制造业优势明显。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八大主导产业总产值9168亿元,占工业总量的86%。其中,石油和化工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电子信息等三个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空客A320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百万吨乙烯、300万吨造船等引擎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无缝钢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手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到17%,未来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世界级石化基地。

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外包等新的优势产业正在迅速崛起,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08.6万标准箱,机场旅客吞吐量727.7万人次。金融租赁同比增长60%,服务外包增长30%,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5%以上。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了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等50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0家企业技术开发中心,63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6家,博士后工作站达到66家。组织实施了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

开放层次不断提升。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我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之一,10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超过350亿美元。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1张)



天津市行政区划

市内六区和平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东区 河北区 红桥区

环城四区东丽区 津南区 西青区 北辰区

滨海新区滨海新区

远郊二区三县武清区 宝坻区 蓟县 宁河县 静海县

开放分类: 天津,环渤海,新区,京津唐

“滨海新区”相关词条:

大港区汉沽区塘沽区东丽区津南区宝坻区环渤海经济圈南开区河东区黑山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区天津宝坻经济开发区

大港区 汉沽区 塘沽区 东丽区 津南区 宝坻区 环渤海经济圈 南开区 河东区 黑山 海峡西岸经济区 开发区 天津宝坻经济开发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703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第五个直辖市呼之欲出:郑州还是西安?

郑西客运专线“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由西安站至郑州站,仅用时1小时48分,最高时速达352公里。生活在西安和咸阳主城区之间的人们现在正因一则消息而兴奋。  6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中,陕西省政府高调向外界推出了《西咸

浦东新区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浦东新区天气预报

浦东新区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因处黄浦江东而得名。上海浦东新区是上海市下辖的副省级区.2009年5月,原南汇区并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附副省级行政区 全国省级行政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另一块牌子:中国新建集团 简称:建设兵团、兵团 位置分布于中国新疆全境组织性质 军政合一行政地位 副省级中央计划单列驻地 乌鲁木齐人口(2006年)[1] 257.94万人民族(2002年,百分比)- 汉族- 维吾尔族- 回族

声明:《14-1 天津市滨海新区(副省级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房管局》为网友戏子丶无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