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拳学篇 太极拳和八卦掌



八卦掌简介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是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绪九年(公元1882年)。相传他在江南雪花山拜一老道士为师,用十年时间学得一种奇特武术,后来老道士又交给他一本《河图洛书》要他研究。董海川得此书后,通过易理将零碎的技法编成一套完整的八卦掌法,后来董海川当肃王府武术指导后,八卦掌得以闻名于世。八卦掌不用拳,是将手掌展开来做动作。八卦掌还使用擒拿秘穴法,包含古代流传下来的擒拿抓捕法。八卦掌的动作是柔软地使用身体,轻快地扭捻着,如蛇一般跃动,潜击对方下部。动作迅速旋转,能一次面对多位敌人。

八卦是由阴爻阳爻组成的图形。八卦掌又名“转掌”,以其运动特征为绕圈走转而名。这个拳种经过“集成拳术,复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的萌发整理,鉴于该拳的圆圈正经过八卦的八个方位,于是,谓之八卦掌。八卦掌以向左沿圈绕走称为“阳仪”,以向右沿圈绕走称为“阴仪”,是自身技术的基础,其它种种变化和作用,都是将攻防招术或一定锻炼方法融于沿圈走转,其运动特点皆须符合绕走规律。对敌时要用不停的走转与对手周旋,避实就虚,避正寻斜,讲究以动制不动,以快动制慢动,强调制胜之法在变动,形成了“以动为本,以变为法”的八卦掌技法规则。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伐的变换转行为中心的拳术套路。它的基本掌法是:单换掌、双换掌、双撞掌、穿掌、挑掌、翻身掌、摇身掌、转身掌等八掌。它的基本步法是:起、落、扣、摆等四种。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这些特点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 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同时在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上有独特的功效。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讲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势:三形即“行走如龙,动转若猴,换势似鹰”。 三势即“步如蹚泥,臂如拧绳,转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脚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3.三圆三顶:三圆即“脊背要圆,两膀抱圆,虎口张圆。” 三顶即“舌顶腭,头顶天,掌顶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气要裹,肩要裹,两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讲究:

1.掌型掌法: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 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

步法: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

3.腿型腿法: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摆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骄龙。

(三)八卦掌的技击原则: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棉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内功为基,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八卦掌的器械种类很多,尤以八卦刀最为著名。

八卦掌不但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之一,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八卦掌的主要流派与传承

八卦掌大师董海川

北京东直门外,东向约五里之遥,当年是一片空旷郊野。疏林枯木,榛莽丛生,惟见一座荒冢隐现其间,孤寂独存,很少有人祭奠。有一年的清明时节,忽有三五豪客寻迹到此,面向荒冢伏地而拜,拜罢依恋不去,俯身默读碑文,证之先辈所谈,往事前尘,一一涌上心头。

原来这座荒冢所埋葬的,为在清代咸同之间名震四海的八卦掌名师董海川的遗体,当地人称董老公坟。墓前碑碣为董海川第二代传人所立,此时寻迹而来者,是董海川的第三代、第四代传人。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是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八卦掌在武林中独树一帜。董海川授业弟子很多,当时在京师最著名的是程廷华,字应芳,他以开设眼镜铺为业,故人称“眼镜程”。又有开煤厂的马维祺及卖翠花的刘凤春,俗呼之为“煤马”和“翠花刘”。他们都承袭了乃师八卦掌的真谛,造诣极深。第三代传人尤多,“眼镜程”之子程海亭、程有切、程有信以及马世清、马俊义、宫宝四等,都是后起之秀。三十年代时,笔者在京曾与程有信晤面,了解不少有关董海川的身世。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是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傅叮嘱:技艺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唯唯应诺。然而回家之后偶与人争,以致出手伤人,官方缉拿甚紧,董遂净身为阉,隐于京师肃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监。

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监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

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先师墓志”

先生姓董讳海川,世居文安城南朱家务。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日骋于茂林之间,群兽为之辟易。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意充宦官。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因老气骸,始得寓外舍。 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尝游塞外,命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丰采。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诚如铁汉,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为羽化。都中门人服缟素者百余人,因营葬于东直门外,距城里许,哀痛难忘,议立表识,以伸响往之忱。

光绪九年春二月立石

此碑文为董海川亲传弟子五十六人所立,是有关董海川生平最早的文字记述,具有权威性,为八卦掌的早期传播和董海川的生平考证,提供了最重要的史料依据。众弟子中尤以尹福、马维棋、史计栋、程廷华、宋长荣、樊志涌、梁振圃、刘凤春等最为驰名。

尹福(1840-1909)字德安,号寿鹏,因身长体瘦,人称“瘦尹”。 河北省冀县人,幼年来京,居朝阳门(齐化门)吉市口,以卖烧饼油条为业。其掌法特点是屈腿蹚泥,以自然步走转,步子小,趋于急行,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多穿点,动作刚猛, 以冷、弹、脆、快、硬见长。重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形似牛舌,故名“牛舌掌”。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 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 刚柔相济,善摆扣步,以推、托、带、领、搬、扣、劈、进见长, 螺旋力层出不穷,拧裹劲变化万千。

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故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 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 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八卦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同时在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上有独 特的功效。

八卦掌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一般把它归为内家拳的一种。

八卦掌的来源由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一般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董海川由于其围圆而习练,开始叫转掌,后来门人称作八卦转掌,最后定名为八卦掌。八卦掌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其他流派基本都和这两个流派有关。

主要流派

尹式八卦掌---尹福

程式八卦掌---程廷华

梁式八卦掌---梁振甫

史式八卦掌---史计栋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现在许多演练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掌法从董海川开门授徒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八卦掌传人遍及世界各地。在这些传人的推广下,八卦掌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尤其是在发源地北京,研习八卦掌者更是随处可见。八卦掌虽传自董海川,由于董公传艺因材因人施教,只要求合于八卦掌原理,于具体动作并不强求一致,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1、尹福传尹式八卦掌

尹福字德安,号寿鹏.生于1840年,卒于1909年6月28日,终年69岁。尹福是河北冀县北漳淮村人,幼年时即来北京谋生。他自幼好武,原习罗汉拳、弹腿等,后来带艺投师拜在董海川门下,得其口传身授,并因材施教而自成风格。后供职于宫廷,出入禁宫,宫女、太监等均以老师称之,据说许多皇族都随其学过八卦掌。尹福身手非凡,因其面貌清秀,身材清瘦,性情温和,人称“瘦尹”。尹福在京授徒颇多,主要有杨俊峰、马贵、居庆元、李永庆、马世清、门宝珍、钟声、金增启、宫宝田,女婿何金奎及于尹成璋、尹玉璋等。所传掌式称“尹式八卦掌”,出掌为牛舌掌,四指并拢,拇指内扣,每路八手,八八六十四式。尹式八卦掌流传主要在北京,现北京市八卦掌名家解佩启老先生即是尹派第三代(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先生承习于尹式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八卦掌第三代)门宝珍。遗憾的是尹式八卦掌一直没有整理出系统的功理功法及其专著问世,至今难以得见其精华。

2、程廷华传程式八卦掌

程廷华,宇应芳,生于1848年,卒于1900年8月14日,终年52岁。程廷华是河北深县城南十五里程家村人,自幼人京学徒,住在北京祟文门外花市四条火神庙。在祟文门外开有眼镜店,人称“眼镜程”。程廷华从小习捧跤,跤术高超,后入董海川门,精研八卦掌多年,尽得董师真传,成就较高。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面对外寇的强盗行和清廷的软弱无能,程师怒不可遏,多次与外寇发生冲突,击死外寇甚多。外寇“无敢进者,怒目以为神也”。8月14日程廷华在北京东珠市口东平乐园水道于地方与德国兵众相遇,程师以掌为刀,怒杀德寇数人,后被德军以火器击伤,因流血不止即日逝世。在董海川弟子中,以程廷华所习八卦掌最为接近董架,因程入门前只习练摔跤,于其它门派少有涉足,固能全得董之原架八卦掌。而其它支派得董公因材施救,融入了较多外门的技法,故郭云深在孙椽堂艺成出师后,又将其荐至程廷华门下学习八卦掌功夫。程式八卦掌传人中著名者除孙禄堂合太极、形意、八卦自成一派。

3、梁振圃传梁式八卦掌

梁振圃,字照亭,河北省冀县城北郝家冢村人.生于1863年5月20日,卒于1932年8月13日,亨年69岁。幼时从本村老拳师秦风仪学弹腿,后入京学做估衣行,于16岁时拜董海川学习八卦掌。因其为人豪爽,又聪敏好学,又是董公弟子爽,又聪敏好学,又是董公弟子中年龄最小的,深得董公喜爱,董公晚年的许多精绝及新创之术皆传与梁,尤以八卦七星杆所悟最深,人称

“估衣粱”。1899年梁师因大闹马家堡,打死金镖赵六等人,被捕入狱,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清政府出行,粱师随犯人进出,隐于乡间,后开设德胜镖局,走镖北京、保定、德州一带。后来镖行停业,又以教拳为业,在天津、河北等地国术馆及师范、中学教拳,桃李满天下,其主要传人有郭古民、李子鸣、田金峰、李通泰、傅振伦等。粱振圃是董公晚年所收弟子,董公晚年居史计栋家,故梁亦多得史计栋指点,其流派之风格特点与史派基本相同,亦以八字为母。八字讲:推、托、带、领、搬、扣、劈、进,出掌则和史派相同,亦为钩镰手。郭古民先生在京设场授徒传人颇多。李子鸣先生曾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

会长,对八卦掌的研究与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4、史计栋传史式八卦掌

史计栋,字振邦,生于1836年,卒于1909年正月26日,享年73岁。史计栋是河北冀县小寨村人,木商,善技击,精腿法,排行六,故人称“溜腿史六”,因其腿法神技被董海川虎口掌式所破,故服,拜入董公门下,苦练多年,成为名家,其妻为董公义女,董公晚年即住在他家。因其在东城开有木厂,故其流派被称为北京东城派八卦掌,与程廷华流派的南城派八卦掌同时驰名京城,其主要传人是韩福顺和杨荣本(福源和尚)。韩福顾与史计栋同县,是城南彭村人,又名“韩六”,铁匠,精八卦刀,有“单刀韩”之称。因其不通文墨,故难述拳理,以至刀不分路,掌不分名,而只求实用。后得董公指点并因材施教,成为名家。故其所习八卦掌皆为实用散招组合而成,可分可合,实用性强,为东城派八卦掌之精华(韩福顺因得董公亲自指点,故有人认为韩福顺是董徒弟,实是谬误)。其主要传人是吴峻山。吴峻山,宇德连,北京人。幼嗜拳术,精六合拳,继从韩福顺学习八卦掌,尽得其真传,然而不明拳理,四方求索,后得董公门人刘德宽指教并授予拳谱,致力四十余年而名扬天下,并在中央国术馆任救,执教南北,艺传八方,颇负盛名。因其敦八卦掌时中央国术馆迁到云南,故其在滇所传较广,目前云南昆明所习八卦掌人数最多的即是东城派八卦掌。

5、张占魁传形意八卦掌

张占魁,字兆东,河北河间县沙洼乡后洪村人,生于1858年,卒于1938年,终年80岁,人称“闪电手”。张占魁曾先后任天津营武处出班首领、天津第一国术馆馆长、天津黄年会武师、河间武术会名誉会长和监考、冯国璋代总统卫队队长等职。张从小喜欢拳脚.曾拜本村一位拳师学花拳,后拜在形意名家刘奇兰门下习形意拳,苦练多年,技艺精湛。艺成后又经师兄李存义推荐,拜董海川学习八卦掌,其八卦掌技艺主要得自程廷华,后合形意、八卦之大成,创形意八卦掌一支,在京津一带颇负盛名,其晚年寓天津,授徒众多,最负盛名的有韩慕侠(金镛)、姜容樵和赵道新。韩慕侠,天津人,张占魁之大弟子,得张氏真传,1919年随师赴京,以八卦掌闻名于世。姜容樵,河北沧县人,小时曾学过秘踪艺,后来拜在张占魁门下,精形意八卦掌。二十年代在上海创设“尚武进德会”,后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任职。姜所著(八卦掌)一书,对八卦掌拳技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其印数近百万册,普及面之广为八卦掌之最,其学生、弟子亦较有影响,如沙国政先生即是海内知名的形意拳、八卦掌名家。

6、刘凤春

刘凤春,字茂斋。1853年生于河北省涿县罗家营村。自幼从父耕作,家境贫寒。9岁于乡里从承俊庆习武,清同治十一年(1872)前后,为谋生机来京,于前门外打磨厂胡同吉祥翠花作坊学徒。后以制卖翠花为业,江湖人称"翠花刘"。初从程庭华习八卦掌年余,后经程举荐,拜师于董海川门下。因当时董年事已高,后技艺多由程庭华代授。中年显赫于京师武林,有"赛猫行"之美誉。1882年冬,董海川去世后,刘凤春又得刘奇兰先生授以形意拳术,技艺更加精纯。1912年至1916年期间,曾先后执教于由许禹生先生主办的北平体育研究社与讲习所,地点在今西单北西斜街12号。1922年故于涿县码头乡北西郭村,享年67岁。传人有子刘文华、许禹生、李剑华、王仲猷、张广居、傅剑秋、周鲁权等。

7、其它流派

除前面五大流派外,还有外号“大枪刘”的刘德宽传“刘氏八法六十四掌”。另有绰号“樊疯子”的旗人樊志勇传樊派八卦掌。

八卦掌要求“明九节,守八反”

所谓九节就是将人体划分为三节每节再划分为三节。即人体以头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再分上肢以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肢以脚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八卦掌的发劲,起于根。通于中,行于梢。根节不明,力无源,手发空;中节不明,力不通,易失灵;梢节不明,力不透,攻难成。

所谓“八反”是八卦掌与其他兄弟拳种所不同的八个方面。反,有反常规,反其道之意。这是八卦掌的主要运动特点。它是从长期的锻炼和实战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八反”的内容如下:

第一反:一般人进步先上后腿,退步先退前脚,而练八卦掌的人进步先进前脚,后退先退后脚。具体做法,如以右脚在前的右虚步为例,当进攻时,右脚先进半步,左足随即向右足前趟出一大步,随即右足再跟进半步,变成左足在前的左虚步;同样退步时,左足先向后撤半步,右足随即向左足后撤一大步,随即左足再向后撤半步,变成左虚步。这样做的好处是灵、快、稳、隐,不用明显地变换重心,即可前进后退。同是进退用此种步法,在进退的时候,可使敌人感到我进时敌退不及,我退时,敌跟不上。进退抢敌半步,我从容不迫,而敌则手忙脚乱;我则随心所欲,而敌则力不从心。另外常用此步法,不易被敌人牵动重心,而已比较隐蔽。

第二反:一般人进步都用直步,而八卦掌要求入则直步.出侧弯步,跨则横步,回则

倒步;步法灵活巧妙,回转自如。

第三反:一般人出手五花八门,而练八卦掌的人是以静待动,以动应变,以不变而应万变。敌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保持实力,见机行事,把握全局,控制变化。

第四反:一般人交手时,多拳打脚踢,窜蹦跳跃,而练习八卦掌的人则穿掌掩肘,直掌穿打,以腕击人,一般也不用满手抓住对方,而多用指掌发力。

第五反:一般人击人用梢,只注意局部的力量,而练八卦掌的人,则使梢先使根,用整劲击人。

第六反;一般人用手握拳而后击人而统习八卦掌的人,主要用两掌击人,较之用拳,又快、又长、又有力。

第七反:一般人回身才能对后方,而练习八卦掌的人动步便走八方,灵活多变;别人拳打六路,而八卦掌则要求顾盼十方(即四正、四隅和上下空间)。

第八反:一般人挺身直进直退,而练习八卦掌的人,则转换变位,掌到步随。

八卦掌练习中的“三害”

“三害”即“努气”、“努力”、“颠胸提腹”为什么称之为“三害”呢?这是因为:努气须憋气,憋气容易造成胸满气涌,过之久之可以伤肺。努力须鼓气,鼓气亦须憋气,努力等于努气加努力,除可伤肺外还会影响整个血液流通,使气力不能顺达.从而失去灵劲和整劲,对健身与技击都不利。如此长久,不仅会伤身,而且会养成以力降人的笨拙习惯,脱离内家拳的轨道。颠胸提腹,易使气血上涌,淤滞头部、肺部,不能气沉丹田,过之久之可以伤肝、伤肺、伤脑,于健身治病不利,而日还可以造成上重下轻,两足无根,于技击不利。

总之,所谓“三害”就是违反生理自然规律的三种作法。如果在练功和实战中不加以禁止,于健身技击均十分不利。正确的万法是要内外处处、时时刻刻力求自然,做到气沉丹田,含胸拔背,自然呼吸,用意不用力,用巧力不用拙力,用合力不用分力,用顺力不用逆力。如此才能使人健康长寿,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灵敏度和应变能力,才能使技击水平不断提高。

程派高式八卦掌二十四要

内功成式法二十四要是程派高式八卦掌对八卦掌的代表动作——行桩“青龙探爪”的要点归纳,为入门之始,练功之基,乃检验功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体现“八卦味儿”的关键。对应先天掌、后天掌等其它拳式时只有几个对应位置的要点有变化,可称八卦掌动作的准绳。为使广大武术爱好者进一步了解程派高式八卦掌,现将二十四要作一整理,介绍如下:

内功成式法二十四要

意要静 气要平 头要顶 舌要抵 项要横 眼要随

田要饱 肛要提 肩要沉 肘要坠 胸要含 腰要拧

胯要坐 膝要抱 臂要伸 腿要曲 腕要塌 指要乍

指对肘 肘掩心 足要绷 趾要抠 步要趟 行要稳

意要静 练功之前和练功当中应保持心情平静,不应在七情过度的情况下练功。还要避免练功过程中思想走神。初练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常见现象,一旦意识到应马上收揽心猿,即为“觉”。“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日久自能收敛心神,进入定境。

气要平 鼻吸鼻呼,自然顺畅,气入丹田,勿忘勿助。胸腔不要紧张,腰腹放松。初练不可刻意追求什么动作吸气,什么动作呼气,只保持扣齿闭口,呼吸顺其自然。动作勿刻意努力、加速,造成气息上涌。

头要顶 百会如绳系,收下腭,但意念不要过重,以免颈项紧张。

舌要抵 舌抵上腭,连通任督二脉,谓之“搭鹊桥”。有抵的意思即可,不要过于执着,用力顶抵。

项要横 头部适度的左右拧转即为项横,但并非单纯的平移,而是以百会为中心螺旋向上的拧转,配合沉肩坠肘即为“头顶肩合乾三连”。

眼要随 初练功时注意力难免分散,眼为心之苗,专注于手的动作有助于神不外驰。开始时由于走转的原因,可能会感到晕眩,但此为必经阶段,一周左右即可过关。如此练习会很容易察觉到自己动作哪里不合不整。眼随手的另一层意思是手即敌人的方向,自当关注。须注意的是眼随手的意念不可太过,应放在整体的动作上。

田要饱 即保持平稳的腹式呼吸,使丹田充实,时时饱满,配合气要平即为“气沉丹田坎中满”。

肛要提 尾椎内卷,勿翘臀,会阴与百会在一条垂线上。翘臀则有失中正,且腰腹无法放松,力无法上下传输而滞于腰。

肩要沉 沉肩首先应松肩,切忌僵紧。肩关节是力的传导中重要一环,肩僵则力至肩而止,无法达于梢节。很多练功者耸肩而不自觉,这里提供一个方法:先耸肩至最高,然后松肩下落,再稍向下用力即沉肩。

肘要坠 手臂微曲,肘尖朝下,与沉肩配合为发力和抻筋拔骨的重要一环,更有护肋之意。

胸要含 此点初学者较难掌握,往往或过或不及。过则窝胸影响心肺功能;不及则挺胸,挺胸肩必有后拉之意,于发力有碍,且气不能沉于丹田。不挺不窝自然即可。关键是松,记住一“中”字,则万事无不妥。

腰要拧 八卦掌行桩基本均为拧腰之式,此一为练腰,腰为肾府,先天之本;二为八卦掌步走偏门,故斜身对敌;三是在整体的抻筋拔骨中由于拧腰的加入增大了幅度和强度,获得普通拳式达不到的锻炼效果。许多八卦掌练习者甚或名家均缺少拧腰这一关键,变成手脚同一方向推着走,笔者不知是否另有诀窍,但确信拧腰方为正法。

胯要坐 松腰收臀,会阴与百会在一条垂线上,身体重心自然下沉,即为坐胯。

膝要抱 练拳时双膝有内夹意识,互相联系,行步时两膝相磨而过,有护裆之意,即“抱膝掩裆”。

臂要伸 非是单纯的伸直,而是配合沉肩坠肘的伸臂,使腋下大筋拔长,肩关节在下沉的基础上要有向手掌方向的位移,松、送。

腿要曲 指在走转中双腿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这样才能增长腿力和腰力。曲腿而行对膝盖有压力,故在练功前后应充分活动膝关节,循序渐进。不要贪功而使功架过低,伤及膝盖,欲速不达。

腕要塌 但不能塌腕太过,是为折腕,掌与地面垂直即可。

指要乍 手指要挺拔,自然乍开,勿僵勿懈。掌心要空,虎口撑开,食指上指,对应“打来入虎口”。此时配合含胸头顶、沉肩坠肘、塌腕拧腰,才算完成上肢的抻筋拔骨。

指对肘 后手中指斜对前手肘下,相距一拳。此式增加了双臂筋络对争,更似灵蛇一样将身缠裹。

肘掩心 后手肘窝斜对心窝,相距亦是一拳左右。大臂与身体夹角约45度。过小则瘪,大则掀肘。

足要绷行桩时踝部不要松懈,后脚通过重心的转移拿起来,前伸时绷脚尖,使前脚掌先落地,而不是脚跟,才会形成“趟泥步”。

趾要抠 与“指要乍”相应和,足下有松紧。离地时趾伸,落地时先试探,后抓紧地面,落地生根。充分锻炼下肢神经的敏感和控制能力。

步要趟 后足拿起时似从泥中拔足,恐鞋被带掉,勾足前行,高不过踝,越过前足时因角度变化而成绷足前趟。

行要稳 行桩初习时宜“缓步而行”,重心过渡缓慢而清晰,如履薄冰,配合抱膝掩裆、屈膝坐胯、步趟趾抠等前述诸要,使全身神经充分兴奋,达到八卦掌特有的锻炼效果。

八卦掌秘要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伐的变换转行為中心的拳术套路。它的基本掌法是:单换掌、双换掌、双撞掌、穿掌、挑掌、翻身掌、摇身掌、转身掌等八掌。它的基本步法是:起、落、扣、摆等四种。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这些特点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八卦掌在身法与姿势上必须遵循八形三相。

八形即乾为蛳形,坤为麟形,震为龙形,巽为凤形,坎为蛇形,离为鸡形,艮为熊形,兑为猴形。

三相即运动要领:步法行走如龙,变化不定;身法回身如猴,动静合法;掌法换掌如鹰,迅猛有力。

为此,要做到十要,即三顶、三扣、三圆、三疾、三挺、三平、三屈、三敏、三垂、三月。

三顶即内气沿任督二脉线路运行时,头顶循督脉从尾闾起升气;舌顶则心窍通气,任脉降气;掌顶即气在十二经络运行,力贯四梢,有推山之势。

三扣即肩扣、掌扣、步扣,使身体的力达于肘尖、指尖、足尖。

三圆即脊背圆、虎口圆、身形圆,实现力由脊背发,增强腕力,气贯周身,使命门得到锻炼。

三疾即身法变化迅速,掌法变化快捷,穿掌准确迅速。

三挺即颈挺、腰挺、膝挺,使精力贯顶,力达全身,有弹簧力。

三平即两足平起、平落、平走,实现腿力强而活,内气平稳不散乱。

三屈即两肱屈,两股屈、两腕屈,使力量达于掌、足、胯。

三敏即心、眼、手敏捷,使掌法变化无穷,能够随机应变,对敌有法。

三垂即气下垂、肩下垂、肘下垂,使气行于丹田、谷道经络之间。

三月即胳膊、腿、手呈月牙形。

为了使气在十二经络之间通畅,八卦掌特别强调指法,食指勾眉,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大指微扣。还要求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后脚跟,后肘对准前脚尖。前股领劲,后股坐劲,松肩开窍,气贯全身。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鬆肩沉肘,实腹畅胸;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龙形猴相,虎坐鹰翻;拧旋走转,登脚摩脛;曲腿淌泥,足心涵空;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指分掌凹,摆肱平肩;

桩如山岳,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意如飘旗,又似点灯;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意动生慧,气行百孔;展放收紧,动静远撑;

神气意力,合一集中;八掌真理,具在此中。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顺项是使颈项自然竖直,在锻炼时不要扬头,不要低头,也不要左右歪斜;提顶是将下頜里收,头向上直顶;溜臀是将臀部下垂向里收缩,在锻炼时不要有丝毫的向后撅臀地现象產生;收肛是将肛门的肌肉予以收缩控制,不要使它放鬆。

鬆肩沉肘,实腹畅胸。

鬆肩是使两肩向下鬆沉,在锻炼时不要向上耸肩;沉肘是使肘部经常保持著向下沉坠,在锻炼时必须屈如半月形;腹是“蓄气”的良好部位,实腹就是指在锻炼时必须将呼吸深入到腹部,使腹部充实鼓荡,即所谓的“气沉丹田”,“内宜鼓荡”的意思; 胸部的向外挺凸,固然会影响“气沉丹田”,而胸部的向里收缩,也足以影响到心臟的压缩,阻碍了血液的流畅,因之,畅胸就是指胸部要宽鬆开展,既不要挺胸也不必缩胸。

滚钻争裹,奇争相生。

这是指锻炼时的劲力变化而言。滚是圆形的旋臂动作,钻是既要转又要向前的螺旋形的旋臂动作,争是向外撑开,裹是向里扣抱。这四种动作在运动时都必须使肌肉收缩產生力量。仅仅是圆形的滚动,没有向前力量, 这种劲力的里面没有向外和向前的劲力矛盾,力量不能保持最大,因之在锻炼的时候,必须要滚中带钻,使圆形的滚转动作成為螺旋形的动作。争和裹也是这个意思,两肘的合抱固然该使用裹力,但是裹力只有向里收的劲,而没有向外扩张的劲, 这里面就没有向里和向外的劲力矛盾產生,如果是裹里带争,这里面就有了收缩和扩张的对抗性,就有了劲力的矛盾產生。奇正两字,是代表著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矛盾。“奇正相生”换句话说,也就是“矛盾產生了”。八卦掌的一切劲力,都是由“滚、钻、争、裹四力的相互对抗,在奇正的矛盾產生中所发挥出来的。

龙形像猴,虎坐鹰翻。

这是指锻炼时的身形、身法、步法的变化而言。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一就是“走”这种滔滔不绝的圆形步,必须使之“形如游龙”,悠然之中含著稳重;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二是“视”,八卦掌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两眼总是注视著两掌,所谓“手眼相随”,眼是心之苗,“视”能显示出运动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使之向猿猴守物那样机灵之中蕴含著警惕意味,并通过眼的注视把它表达出来;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三是“坐”,在转行时,它的两腿并不伸直,採用“坐跨”,在转身换掌时的一顿之间又有“坐桩”的动作,这些蹲坐的动作和腿法,必须使之象“虎踞”之形,沉著有力;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四是“翻”,就是转身的动作,在转身时必须採取鷂鹰盘旋空中翻身降落的那种灵敏、洒脱之势。

拧旋走转,蹬脚摩脛。

拧旋走转就是说在走转时必须是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手肘身拧向园心的一面,拧成一股旋劲;蹬脚摩脛,是指在走转时前行之脚必须轻迈,后行之脚必须蹬劲;向前进步必须贴近前脚脛骨里侧摩擦而过,不要将脚提得过高或过宽。

曲腿淌泥,足心涵空。

曲腿就是在走转时两腿作适度之弯曲,身体往下坐,是力量贯注两腿;淌泥是两脚前进不要过高,如淌泥之状;足心涵空是使脚掌和脚跟同时平落地面,五指抓地,这样脚心就涵空了。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

起平是将脚提起时也要象“足心涵空”那样平;落扣是说落步时不仅要平落,还要使脚里扣;连环是不断的意思,意识不断,劲力不断,动作不断,从连环中生出纵横,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一气连环。

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八卦掌在锻炼时必须以腰部构成运动的轴心,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腰动,是腰带动一切;八卦掌在换掌的时候必须是手臂的动作如车轮那样形成圆圈,因為圆形动转较為灵敏,又含著连环不断的作用。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

指分是将五指分开,不要併拢,掌凹是使掌心向里涵空凹拢;摆肱是在转行时两臂必须极力向圆心的一面摆动,不可有向前推的动作;平肩是两肩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都必须保持端正平舒,不要又一起一落的现象。

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桩是指静止性的动作,八卦掌的桩步必须使之象山岳那样稳固,似乎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推它不动似的;步是指活动性动作,八卦掌的“淌泥步”必须使之在稳健之中含著象流水那样轻快,这样八卦掌的步法就不是笨重的,也不是浮飘的了。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

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所谓“心火肾水”,也就是前面所说“实腹畅胸”的心要虚,腹要实的意义。

意如飘旗,又似点灯。

古代练兵,一切的阵形变化,前进后退都必须以飘荡的令旗和夜间灯為引导,八卦掌运动时也必须以意识引导动作,不能随随便便地运动。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

前面已经说过腹是“蓄气”的良好部位,在锻炼时必须将呼吸之气深入到腹部,但是这种深呼吸的运动是猛然一口就将气吸入腹内呢,还是慢慢地吸入呢?“气似云行”就说明了八卦掌的深呼吸运动必须是象空中行云那样面慢慢地运行,不要猛然吸入,也不要猛然呼出。

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意动生慧是说八卦掌的动作如果是象前面所说的“意如飘旗,又似点灯”那样有意识的运动,那麼就能在运动中培养出机警、敏感的素质。气行百孔是说如果八卦掌的深呼吸是按照前面所说的“气似云行”那样的话,那麼所吸入的氧气就能输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去。

展放收紧,动静远撑。

展放收紧是指动作姿势的开合而言,开的姿势要舒展远放,合的姿势要内收外紧;动静圆撑是指动中必须求静,静中又必须有动;动的极处就是静的发源,静的极处就是动的起端,这动和静必须相互循行,又相互含蓄。

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前面所说的精神、气息、意识、力量等各方面的锻炼方法,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一集中的,不集中,动作就不能完整一气,不合一手脚就不能行动一致。所谓“合一”,就是手与脚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神与意合,气与力合,内与外合;所谓“集中”,就是这六合必须统一,和谐,协调,取得完整。

八掌真理,具在此中。

这是说如果完全掌握和运用了上面所说的八卦掌的锻炼方法,才算得到了八卦掌的真正的技术,不然的话,那还是只算学会了一套空架子而已。

八卦掌的三个锻炼步骤

八卦掌的锻炼分為三个步骤: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

第一步骤,一定要先练定架子,这是八卦掌打基础的步骤。定架子就是一步一趋、慢慢地、规规矩矩地按八卦掌的动作练习,不可快。

第二步骤,是活架子。活架子是步法不停的练习。换式时,不要把步法停住,应迅速向前迈出去,每式都如此换步,就完全变成活的步法了。八卦掌的活架子,走起来如游龙、如飞凤,夭夭娇娇,飘飘荡荡,非常美观好看。

第三步骤,是变架子。变架子是随意变化,有时把第一掌放在最后练,有时把第八掌作第一掌练,有时把第四掌作第二掌练,这样随意穿插练习,就可以千变万化,无穷无尽,越练越多。

八卦掌的三盘

八卦掌分上盘、中盘和下盘三种练法,通称三盘练法。上盘练法是:身体直立,走起步法来,就象寻常人走路一样,不向下坐跨。中盘练法是:两腿屈膝微蹲,上半身与腰部的重点落於两腿上,走起步法来,就象淌泥淌水一般。上盘和中盘练法以走快步最相宜。下盘练法是八卦掌的最困难的练法,它必须是:腿极力弯曲,脚跟与臀部、膝盖要成一个三角形。全身的重点落在两腿上,走步越慢越好。三盘的练法---中盘练法最相宜。现在全国练习八卦掌的都是练中盘,唯有练习单架子的时候,才练下盘功夫。

八卦掌训练

转掌为高级动桩,内含最上乘内功气功,为道门无上奥秘。小成三年,以苦练转掌为主,体悟三十六歌诀。大成七年以精研四十八法诀为主。初级以练身法为主,中级以研究用法为主,高级以炼神意内功为主。高级阶段还是要不停地走转,但意念要求完全不同。初、中阶段以练外为主,在三十六歌诀、四十八法诀的指导下实践、体悟怎样走圈、如何应用。以内外三合练有形(素质、速度、技巧、手法、身法)为主,是守规矩的阶段。高级阶段是练无形为主,内外兼修,以意念变化为主,是脱规矩的阶段。径用八掌,运我刀剑。炼内劲的基本方法是内功静桩与动桩。透过静桩的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拧腰坐胯、曲腿趟泥、放松调息、松柔沉著的锻炼产生内劲,再透过动桩与转掌,将内劲用到拳法上。以静坐修道炼气为主,再由转掌将内气转化成活劲,炼八卦非内力深湛不可。吐纳之功,又必与转走相配合,练招式时注意气的运用,气功自然形成,这是自然和灵动的气功。走转和行拳时时注意力贯指尖,久之指力自然坚强。发力多用指尖不用掌根,求力透不求发人於丈外。

寸劲打人极易造成内伤,按在肋骨处,外表不显,可打伤内脏。松肩坠肘、虚领顶劲、节节贯通、周身协调、前手打人、后手使劲、意要深长。找一大小适中的小树,先用手指按在树上,后用掌根突然击之,做到周身一致,掌与树接触瞬间全身一紧,意欲把树击倒。后重心返回,恢复平时松灵状态,掌根离树,只用手指肚按在树上,开始先用顺步式,右掌击左掌后撑。然后再用拗步式练习。把两米多长的木板埋在地里一米,板上部钉上狗皮,反复练习塌掌、掖掌等。如选大树或墙壁没弹性,练不出寸劲,还会把手腕弄伤。

八卦不过是炼一旋转的铁球。是经年累月左旋右转走出来的,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如同一个旋转自如的金刚球体,别人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或打击,人乃一球形,击必求其中心,我亦球形,遇击则圆转以走。对方打来身如球,拧走转换莫停留,进入盘蛇吸食走,刚柔互济著意求。

八卦放出去的是抽弹劲,用法如大蟒钢鞭。走圈是内劲的基础,只有走几年圈练出内劲,招式才用得上,走转功夫是发力训练的重要部分,走圈可练出八卦掌的全部劲力。能靠步打人,要让身体练出绷簧劲,有了这个劲,胳膊只要碰到你,你就得出去,两臂如有电,不论是打别人,还是别人打他或格挡他的攻击都会被击出。绷簧劲就是结构原理,加走转步法练出来的。定式掌加意念练是练习绷簧劲的主要功法。

下按掌两手如按在球上,两胳膊如拦一大气球,松肩撑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上身稍向圆心转,走趟泥步。走时设想在齐腰深的水中,要带著按的球和胸前拦的球一齐走,不让球跑掉,又不能把球挤压破。边走边体验,每次练习都要有这样的意念,常习者一摆出架势,有一点意念,马上就有感觉。

双抱掌指分掌凹,如抱直径五六十厘米大气球,设想在齐肩深水中走趟泥步,既不让球跑掉,又不把球挤坏。设想水的波动冲击球上浮下沉、向胸等各方向动,不论向哪里,都要阻止,令球随人动。定式掌其他六式与这两式大同小异。意念不可太重,否则会头晕脑胀。

随著功力的加深,意念逐渐淡化,做到似有似无。对出现的各种感觉不理不睬,一切顺其自然。 要注视拳端,全神贯注,在走架和对练中不可把式子走滑,要觉著眼前真有对手。手随身转而手不自动,只换式才动,因手不动,所以手的周围不露空门。在外形无明显动作中,以其独特结构在走动中伤敌。 一定注意练腰,腰有力而灵活,才能身形灵活和发劲有力。腰部松、活、灵,腰变出虚实,虚实出产生势变,方能达到以腰带步,身随步翻,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相连,周身一家。掌动身先动,身动腰先动,用腰带动一切。若练至胯向前方不动,腰如磨盘转向圆心运动自如,甚至超过圆心,双手转至身后还能转圈,说明腰胯已彻底松开,腰力已练出来了。腰如轴立,一推就转一转便我顺人背,达到手似轮行。练腰的功夫,走圈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练八卦步,先从行步开始,其形式为直线向前,熟练之后开始练习走圈,里脚直出,外脚里扣,头正身松,沉肩坠肘,实腹畅胸,两腿裹裆。双手下按于丹田,如按浮木。要身如坐轿不偏不倚,不得上下起伏,前倒后仰,摩膝趟胫,足心含空,前不亮掌,后不亮蹄,落地五指抓地,双脚前虚后实,行似流水,步若趟泥,精神专注,气入丹田,支撑八面,身如拧绳,稳准后再求迅速。转掌前腿弓步,把重心移至此腿,把后腿跟上,并以胯抬起后腿,这时后腿必须放松,走步时要夹腿这样才出功夫。扣摆二步踏三步与四步两种,一步一停,数息练功,停够再踩,踩定再行。八卦掌是要求稳中求变,趟泥步就是锻炼此,所以走趟泥步时要求稳重低沉同时慢慢体验用胯走转,练时是速度慢、步法低,前脚趟泥如搓麻绳,夹胯而行,若正确走转会感腰后部有热账感。走圈是八卦门独特、简捷、高效、重要的功夫。

传统八卦是先走八步,功深再走小,旧时的八步等于现在的十六步,一步走一卦位,即是现在的两步走一卦位。直径五尺的圈,按八步一圈走转。转圈把架子放低,越慢越好。走圈时外脚里扣随时能扣步转身,里脚直迈可随时外转对付圈外之敌,练时不能蹲身要坐身,蹲则腰滞,坐则腰活。用砖平围直径2米圈,砖平放地上,中间不可有空,头顶、肩松、背紧、胸空,双手可合抱于前胸,身向圈内转90度面向圆心,一要身下蹲,脚平起平放,不可翻蹄亮掌。二要如撑船篙,前脚如船后脚如篙交替前行。三要剪子股趟泥步磨膝磨胫,双腿交替时形如剪刀,大腿内侧相磨,两膝内侧、两踝内侧均需相磨,且双脚不可抬高,抬走之脚不可高於站立脚之踝部。四要慢,一定要慢,慢起慢放,缓缓前行,周身松沉不可有丝毫叫劲。转掌每次至少一个半小时,坚持不断才能出功夫,行走时抽住胯,就什么都有了。稳如坐轿身不动,行如水中漂木,抽身换式稳如山。变换方向时打式子,能练出八卦掌专门功夫,长时间单一走圈再穿插练式子、基础八掌,练习八卦劲力,功夫上身快,套路、转圈两者配合训练更能相辅相成。大掰大扣360度转身时,立桩脚不可随身蹍地,只有摆扣之脚沾地之后,立桩脚方能动。磨胫骨的目的是体会在泥中行走,体会阻力,不是真的去趟著地走。下盘练法是大腿水平,能到下盘自会体会到八卦掌的技击魅力。八卦鼓荡步利用腰腹的鼓荡增强下肢运动的力量,暗藏扫劲。

八卦奥秘在转掌(单换掌),一式通,百式通,千变万化在心中。不必将八掌练全,只将单换掌习熟,则变换之理油然而生。只在单换掌或转掌上下功夫就足够了。初学者只练桩功和单换掌,开始时一定要把要求吃透,每一个字都要琢磨,有一处做不到就白练了,且气易上浮。应平心静气,放慢速度一招一式的练。八卦是慢功,走三五年的单换掌,而且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要求都要做到(有一处做不到,等于白练),自然会有内劲产生,身体会有整劲的感觉,再练其他套路会很容易。单双顺为基本掌法,式子简单,但身法难练,练好单双顺就得到八卦真谛。八卦全部变法都以单、双换掌为本。各派不同的单换掌本质东西对了,外形很随意,所以单换掌的用法就很多。单换掌形简意深,实战性强,八卦功夫尽在其中。其他七掌多是变化而已,基本功却在单换掌中。基本功中只要步法、单换掌对,八卦掌就已经掌握了一半以上,以后多练增加功力,否则掌握的掌法再多,可能也只是空有其形,所以要多练走转和单换掌。单换掌的动作,绝对不是完全因为动作快和力大,不在乎是否真的力大或快,只要让你的对手觉得你快和力大就行,也许你并不快和力大,这才是真正修炼出来的力大和快。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巧。单换掌的用法,应加上暗腿的要求,起步摆,跟步扣,摆到位置,扣到地方,方能打的脆;以斜取正是八卦掌的特长,马上能形成以两手对一手,两脚对一脚的优势局面。应注意暗腿的使用,不要让对方起腿、膝。八卦先天掌徐徐轮舞以求养内气,后天掌讲求实战。定势八掌主要是培元练气,龙形掌主要是练身法,八面掌主要是对多人作战的练习,老八掌是打人的动力定型,64式散手是技击用的。单换掌锻练气与力(内取象);双换掌锻炼气与技(外取象);蛇形掌伸缩之用(取其形式);扣掌平托之用(力贯十指);合掌上身掌法多为阳阳;抱掌近身掌法迹近阳阴;回身掌翻身之用迹近阳阴;顺势掌甩手掌法迹近阴阴。单换以推掌为主,变化於无形,其余掌式有形变化,虽其形像不同,其理则一。八卦拧肩吊臂双手可得通背之力,如熊之劈掌可碎狮头,是熊膀之秘。削掌是在走转中间架不动,拧裆反胯而成,横向螺旋发力;掖掌是在走下方压缩发力;塌掌是在身形拧转中实然扭动腰身向对方胸腹的发力轨迹。八卦“胸前挂印腿”是在走转中突然回身提膝,利用胯的催动把脚蹬出去,同时身体相应地后仰与前腿形成互争,以维持一足支撑的平稳能力。内功有小成后(身法基本整齐合一、眼手能跟上、能基本护住自己破绽并可以一眼照定对方三尖,能基本知拍),三穿掌就象拳击中的左右直拳连击,但速度更快、身法更活、下有护裆(扣步)有暗腿,穿手与步法一直不停,一直走对方左右身后并力争两手管一手,三穿掌基本不须混元一气、不须发力、不讲前后手,只须身法跟上、基本知拍和出手快速。

先天掌是以自己为中心点,以静待动,假想敌自不同八方攻击自己,面南背北,两足不动,只需左旋右转拧身演练掌法,脚步前后左右八方自由移动。后天掌即转掌以走为本以动制静,以敌为中心点,通过单换掌左右转掌,斯机出手攻击对方,只有一个单换掌和踏掌,并无八大掌,以走为本以动制静,以敌为中心点,通过单换掌左右转掌,斯机出手攻击对方。

注重走中发力,但任何掌式的相互连接必须是基本掌式的弧形变化。并强调无论身体在任何一个角度都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双掌的弧线内外拧转滚动全由身体高低反侧的运动带动而得。八卦掌运动的原理充分利用了关节为动力枢纽的这一特点。掌式的变化和步法的运动均由四大关节双肩双胯的360度的旋转而得。配合手臂的螺旋拧转,保证劲力直达指梢,碰哪哪有的均整状态。

八卦桩是一根木柱,盘练一到四桩,再多则无必要,全练诸种功法,则三桩已足,诸桩的间距应各有差,才能充分锻练出功力。可将八掌,一掌掌上桩习练。先单练校正动作,再在桩上试练,强固筋肉与内气,养成全臂一掌,进而全身一掌之习惯。八卦不提倡守中,而是以对手的中轴为自己之中,在走的过程,隐藏自身的中轴,要求避正走斜,走斜的目的是为了击中对手的中轴。

八卦掌转圈无非是在不断的盘旋绕转中,仍然能够身体放松,脑子精神安静舒适,然后再静中求动达到专一而不乱。转圈是较为特殊的训练方法,当深入八卦高层后,会发觉不得不,在於全身各部位的拧转,所以当八卦拳的架势出来之后,会带动出一个行动力来。

八卦掌上乘功夫仍靠走转

八卦掌的训练,如果按时间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小成阶段和大成阶段。

小成三年。如苦练单式转掌为主,熟读、精练、体悟“八卦转掌三十六歌诀”。

大成十年。即后七年以精研、切磋、体悟、“八卦转掌四十八法诀”为主。

如按级划分,可分为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初级以练身法为主,中级以研究用法为主,高级以炼神意(内功)为主。

八卦掌是以走转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功夫拳,从始至终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一个“走”字。到了高级阶段,也就是功夫欲到上乘,其主要途径和方法还是要不停地走转。这一阶段的走转形式、方法虽与初、中级阶段没什么两样,但意念要求却完全不同。

初、中级阶段从总体上比较而言,仍以练外为主,即在三十六歌诀,四十八法诀的指导下实践、研究、体悟怎样走圈,如何应用。意念简单则外形简单,意念复杂则外形复杂,心里怎样想外形就怎样做,内部的意念要在外形上表现出来。高级阶段则不完全这样,意念变化在外形上不是全部体现出来。也可以说初、中级是练有形为主;而高级阶段是练无形为主,内外兼修。

初、中级阶段的追求是以内外三合(素质、速度、技巧、手法、身法)为主。高级阶段追求则以意念变化为主。

高级阶段的走圈由于意念想象不同,自然会出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奇异感觉,如上旋、下钻、悬顶、吸贴、飘逸等等,同时还会明显地感到皮毛、肌肉、脊骨部位的气息作用,实际上也可以说初、中级阶段是守规矩的阶段,而到了高级阶段则是脱规矩的阶段。练是基础,意念是关键。强化有形的同时,还必须强化无形,使阴阳相对平衡。

一。八门任意走

头(颈)、肩、肘、手(腕)、臀(腰)、胯、膝、足这八个部位,在武术界称为八门,是人体用于技击的主要部位。八卦掌通过长期走转、拧翻的锻炼,八门均已练开,练活,练出了功夫。但是高级阶段还要有意识地向八门之外灌注特殊的意念,使其内气更足,形质更坚,这八个部位的意念练法是:

意想以踝走忘掉两足,即行走转圈时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用两脚腕走路,脚已经不存在了。

意想以膝走忘掉两小腿,即行走转圈时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用两膝走路,两小腿已经不存在了。

意想以胯走忘掉两腿,即行走时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用两胯走路,胯以下的身躯部分都已经不存在了。

意想以肩走忘掉躯干,即行走时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用两肩走路,肩以下的身躯部分都已经不存在了。

意想以手走两足悬离地面,即行走时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用两手走路,两足上提离开地面。

意想以肘走,身体擦地而行。即行走时下意识地想象自己两肘在地上行整个身体仰卧,随两肘擦地而行,如同壁虎游墙。

意想以头走,倒立而行。即行走时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以头顶倒立行走。

意想随宇宙走,超然象外。即在行走时要下意识地想象、体会地球周围的天体都在转动,而自己站在转动的球体上,处在转动的天体中,自己只能顺其自然,随同整个宇宙的转动而转动。意念两脚的移动,也是在转动球体上走动。

上述八种练法,在实践中要认真体会,每换一种练法周身内外都会有不同的特殊感受。通过比较练习,可以选择其中自己最喜欢,最舒适的练法,多练、常练、妙趣自生。

二。内外随处行

内外随处行就是在走圈时,下意识地把自己全身忘掉,想象自己变成了大小不等的人形(意念人),在自身内外,任何一个部位随意行走转圈。下面介绍四种练法:

舌上行,浪里白条

在行走时下意识地想象自己的舌头变成了大自然中的一块平地,舌尖抵在齿龈间,舌下流水潺潺,舌上绿草繁花似锦。舌为地,口腔为天,而自身变成了一个很小意念人,在舌而上踏青随意行走转圈,舌体被意念人刺激如同阴阳悬踏的水车,不断地震动,口内津液如泉水不断流出,意念人随舌体一起在琼浆玉液中沐浴,如同浪里白条,顿觉周身滑润,神清气爽。口中的津液要随出随咽,如涓涓流水,直入丹田,又被丹田的热能变成雾露,濡润滋养五脏六腑,咽唾液时要收缩喉头,汨汨作响,以强健咽喉。

膈上行,天马行空

在行走时下意识地想象自己的横膈膜变成了大自然中的一块平地,膈下涛声隆隆,膈上奇峰绿树,隔为地,胸腔为天,而自身变成了一个很小的意念人,在横膈膜上任意行走转圈,如天马行空,感到心胸宽阔无比。

腹底行,海底捞月

在行走时下意识地想象自己的腹腔底变成了海底平地,腹腔变作了天水相连的环宇,而自身变成了一个大意念人在海底行走转圈,如海底捞月,顿感腹心松静,两眼如电,神气腾然。

手上行,登萍渡海

在行走转圈时下意识地想象自己面前是烟波浩淼的大海,自己两手变成两块漂游的木板,在眼前打旋漂荡,两脚交替踏着两大块木板随意行走、转圈、漂漂荡荡,如登萍渡海,顿觉周身筋脉收缩,足膝轻提,内气鼓荡,周身舒泰,人有飘然向上之感。

除上述四法,习者还可设想更多的练法,而认真体会周身内外的感觉,一但有了特殊、异样、良好的感觉,就要抓住不放。由于人的体质、功力、修炼情况,松静程度,文化素养、遗传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感觉也不可能一样,习者可在练功过程中体验总结。

天地任逍遥

天地任逍遥是在走转时,设想走转的环境、部位,更要体会精、气、神的部位和意念作用下的神似形象。其练法如下:

地上行如旋风,醒皮毛

行走转圈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在地面上走,身体就有平地旋风之感,精气神就会向周身皮毛处贯注。

地外行如壁虎,醒任督

在行走转圈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地球外围贴着地球走,就会有腹胸收缩如壁虎游墙之感,精气神就会向任脉和督脉贯注。

地内行如迎风,醒肌肉

在行走转圈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地球里面行走,就会有迎风却步之感,精气神就会向全身肌肉贯注。

地中行如钻井,醒脊骨

在行走转圈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地球中心轴处走,就会有脊柱如钻之感,精气神就会向脊柱和周身骨骼贯注。

地下行如顶灯,醒头足

在行走转圈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地球底下行走,就会有头如顶灯之感,精气神就会向头部和两足贯注。

空中行如白云,醒脑神

在行走转圈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空中行走,就会有白云轻舒,云卧天行,若飘仙之感,精气神就会向脑神贯注。

天底行如登山,醒玄关

在行走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天底行走(两足蹬天,身体倒悬)就会有拔身后倾之感,精气神就会向又玄关空处贯注。

天上行如清见,醒眼目

在行走转圈时只要下意识地想象自己是在天体之上或其它星球上走,就会有宛若青风之感,精气神就会向双目贯注。

本章的练法主要是强调意念。掌式的变化可以顺其自然,随意念决定,不拘一格。可以一式练多意,也可以一意换多式。如“地上行”可走下沉掌,也可走其他掌式;如“地外行”,可以两臂展开,两掌向内走“轰鸡式”,有含抱地球之意,也可以走“平推掌”或“朝天掌”。如“腹底行”可以走“捞月掌”,也可以走“下沉掌”;如“地中行”可以走下沉掌,也可以走“阴阳鱼掌”,姿势的高低也是如些。走下盘可想两手擦地而行,走中盘可想推磨而行;走上盘可以想头顶擦天而行,一切是意念。从意念上要练到与天合与地合与人合,每一合之中又都有与内、外、上、下相合的深层次的要求。所以只重其意,不重其行,甚至可一式不动(或坐或立或卧)进行想象。

武之极为文,本段功法是八卦掌走转功夫的最高阶段,是重文轻武,文武结合的阶段。

八卦掌之“单换掌”

八卦奥秘在转掌(单换掌),一式通,百式通,千变万化在心中。不必将八掌练全,只将单换掌习熟,则变换之理油然而生。只在单换掌或转掌上下功夫足矣,开始时一定要把要求吃透,每一个字都要琢磨,有一处做不到就白练了,且气易上浮,应平心静气,放慢速度一招一式的练。八卦是慢功,走三五年的单换掌,而且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要求都要做到,自然会有内劲产生,身体会有整劲的感觉,再练其它套路会很容易。单换掌形简意深,实战性强,八卦功夫尽在其中。基本功在单换掌中,其它七掌多是变化而已,只要步法、单换掌对,八卦掌就已经掌握了一半以上,以后多练增加功力,否则掌握的掌法再多,可能也只是空有其形,所以要多练走转和单换掌。八卦全部变法都以单、双换掌为本。各派不同的单换掌本质东西对了,外形很随意,所以单换掌的用法就很多。单双顺为基本掌法,式子简单,但身法难练,练好单双顺就得到八卦真谛。

单换掌从动作外形看,两掌掌心一向里一向外,两脚一摆一扣,从外表看它是一个面对圆心、左臂屈肘外旋向右则掩肘,于头右侧上方,右掌于左肘外侧下方,两手指向上,两脚对弧线的推掌动作;要求周身上下完整不懈,头顶气沉、沉肩坠肘、两臂圆撑、空胸拔背、肩肘松垂、收臀裹胯、两膝相抱、脚趾扣地,无一处不在顶劲,无一处不在用力。一掌前伸,一掌护后下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裹胯合膝、虎口圆撑、五指微扣,双手感觉是在抓抱篮球一般,劲力达到五指,既是外顶内按。通过“舌抵齿扣、提肛溜臀,气沉丹田”的心法,结合里直外扣、平起平落的趟泥步,加上合膝、拧腰、裹胯的方法练习。只要架正、气通、意合就可以加强掌力和产生螺旋力,积累在走转换式之中逐渐打通全身筋脉,平衡阴阳,也具备了击技的基础。换势的时候是穿掌,腰转掌穿,易做成类云手的开掌而不是穿。

初习单换掌,掌对前方;继续努力,掌对圆心;继续苦练,掌过圆心,胸对圆心,此时虽有了一定功夫,但身架仍没有拧旋到位,没有越过这一层面,功夫不能产生根本性突破。在此基础上,至胸腰过圆心、头扭向里圈肩的肩窝处,下额放在肩井穴,后掌的掌指在前掌的肘尖下,后掌的肘尖下对肚脐,前掌下对后脚跟,也就是前掌的掌根与后脚的脚根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才是身架拧旋到位。如此身架,走转自如,似行云流水,运掌转换,突变洒脱,说明四肢、腰胯及周身骨节已解开贯通,力自然达四梢,周身劲力必饱满无疑。遵照下顺上逆中圆的身架而练至浑身拧成一股绳,从而所获得的整劲,也叫浑元劲、螺旋劲。

走八卦单换掌可用劈拳的架子,一手前扑一手后兜,将这个架子维持住,两手不要再动。在圈子上的内脚直走,外脚内拐,这样就走成了圆圈。劈拳一手前扑一手后兜时,隐含着向左右的撑起之力,既然走了圈,就要将这隐含的劲撑圆了。走八卦练的是浑身的完整,手势不动,要以身动手。内脚直走,身子前进,架子就有了向前扑的劲,外脚内拐,身子侧转,手臂就有了向外撸的劲。一扑一撸地走圈,劲力就鼓荡上了。练单换掌看似两手不动,其实劲力在不断地翻腾,一比武就有了招。走圈就是蹬身子,鸡翘脚般随时能独立,但不能露了形,要看似脚不离地的走。

有人练八卦转一会,就头晕目眩,这是光蹬身子了。八卦圈不是脚脖子转出来的,而是头领出来。头首先要虚顶,只有虚顶了才能转动灵活,头微一侧转,整个身子就得调过来。这个圈子是一侧一侧走出来的,所以偏门攻防的意识就养成了。学会了调身子,重量就跟上了。这么走走,就是“全身重量上拳头”的好法子。而且劈拳两臂发挥向左右之力,架子就抱圆了,所谓“两弘圆则气到丹田”,可以养生出内劲,有身轻力厚之妙。弘是两臂内侧的肌肉,两臂通着呼吸,两弘伸展,胸就含住了,气息就能向下深入。脑门有顶意,拳头的分量就加大,后脑有仰意,撤身就快。可见单换掌“以头领身”的训练多么巧妙,脖颈僵硬地走八卦,就走不着东西了,单换掌是先有头功再有腿功。

前掌虚实牛舌样,转掌时一手在前,松肩、坠肘、舒指、坐腕,五指上竖回裹,虎口撑圆,掌根向前顶,其外形酷似耕牛口中伸出上舔的舌头,虚是五指,实是掌根,其劲力也和牛舌一样,舌根处是硬的,舌体是柔软的。另一只手藏于前肘下,随时出击,后手变前手,出手不见手,暗藏杀机,使敌难防。左手推右手拉时用单换掌就能换成右手推左手拉。

单换掌就是八卦拳的核心。太极学最出丹田之气,并产生八卦拳的核心劲法。因太极左阳右阴,故以两仪平衡。单换掌在一气变化中是两仪,两仪练的是中和阴阳二气,实质上单换掌还是在练走,还是在练太极学。八卦走的是动的三体式。单换掌上承阴阳旋转一气流行,自求一气伸缩,下载四象万象变化之源。一气出,其余掌式,尽由意动。式上讲求上下相连、内外六合。知单换,八卦明。前辈所说苦练单换掌三年,实际上就是练习左旋右转。单换掌整个过程只有一个转身,双换掌转换了两次,双换掌无宫位为内取象,双换掌属外取象,单换为八掌式母,双换掌为八形掌母。每个掌势都是要左右练,不管敌人在左或在右都能熟练的使出来打击敌人。单换掌是外用的根基和变化,双换掌是内修的基础,走法与要领不同。单换掌炼气与力的分合,气归气,力归力,双换掌炼气与技,先天八掌只有观念,没有定法。其动作皆用行步,毫无停止,进行中皆以变化击人,有一定形无一定之势,神明莫测,然终不出单换掌之功。

单换掌里面包含了八卦掌的主要的劲法,如双手争劲,身体拧劲,双肘和双腿的裹,掌根的翻塌等等。单换掌势包含了八卦之劲,拳架工整,劲技完整,内含推、托、带、领、搬、扣、劈、进八法。知开合、了收放、明吞吐、晓翻转,八卦真理了悟大半,与顺势掌同参事半功倍。对于八卦掌之十六字劲法都会有所体会,八卦走转身形之基础;阴阳、虚实、刚柔、动静之变化;包含了八卦掌的基本打法。练好后八卦掌的基本要求及劲法可以说基本掌握。虽然其它七掌各有特点,但是总的原则、劲法是不会改变的,单换掌不能作为一个套路训练,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缺一不可。再训练时注重伸缩、周身鼓荡,丹田挤压、身体开合,转换时要求拧、缠、包、裹等方面。

八卦起手结尾都无非单换掌,功纯后未见其手人已败跌,无非是一手单换掌与敌互动间沾抹变化,如停于那手如何用,则必真用之时发觉无一掌堪用,掌握好最基本的要领就行了,并不在乎一招一式的如何如何,具体的招式在实战中,可以用出来的很少的,真正可以用的只有八卦掌的本质。松,坠,轻,拧,疾,还有气沉丹田。功夫不到八卦一招都用不上稍帮点挡架而已,功夫一到单换掌即是无量掌,可沾穿翻压撞探捆搬截拦擗搜骨戳搓,无一不在单换法内,微动即得。功深时周身一掌,无处不能捆人击人。八卦掌中暗藏点法甚多,点时必以抵隙贴实,再用全身气力一吐,则沉重如山,必透肤里。

单换掌的用法,应加上暗腿的要求,起步摆,跟步扣,摆到位置,扣到地方,方能打的脆;以斜取正是八卦掌的特长,马上能形成以两手对一手,两脚对一脚的优势局面。应注意暗腿的使用,不要让对方起腿膝。单换掌不在乎是否真的力大或快,只要让你的对手觉得你快和力大就行,也许你并不快和力大,这才是真正修炼出来的力大和快,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巧。第一个接手主要是分内门及外门,如我右手接对方右手为内门接手法, 反之我右手接对方左手为外门接手法,无论内门及外门接手, 目标都是穿开正面, 在左右两门击打, 步法会在穿掌时自动走位,一接一穿一打是手法打人,或一接一穿拔对方根是鑚翻劲打人,又或一接而拔对方根是胯步打人。第二手可穿可上架可栏亦可捋。第三手打上打下可用拳用掌。

傅式八卦最大区别是换掌不同,左式转圈换掌时,扣左足摆右足,右转身换掌。别派是扣右足摆左足,然后程派是撑左掌,下接一个叶底藏花,换掌。尹派是仆步下插掌,下接一个弓步撩掌,虚步穿掌,换掌。二是走转拧翻,傅式讲究磨转脐不转,要求换式三步、五步拧转,这样就便于背后击敌。

附:真源武道八卦步

第一步:扣步构圈

偏阴势站妥,左腿在前指南,陡然右折丹田,重心微沉,同步躯干右向大旋,使左足必然内扣,足尖向西;快速使重心微升复原,则右足必然画弧东抽,足尖向西北,复成一个左足在前的偏阴势;再依法不断扣左抽右练步,则必然走出一个大圈。

第二步:摆步构圈

偏阴势站妥,左足在前指南,陡然左折丹田,重心微沉,同步躯干左向大旋,使左足尖必然外摆,指向正东;快速使重心微升复原,则右足必然画弧抽向西,足尖指向东南,又成为另一个左足在前的偏阴势;再依法不断左摆右抽,必然会走出一个大圈。

习者若对上述两节内容不好体认,可观察虎、豹、熊、犬等动物的调尾变向动作。

第三步:旋躯构圆

偏阴势站妥,左足在前,在膝定位的前提下,双臂与躯干同步极力左旋,脊椎切勿拧曲变形;在保持左旋之力不丢的情况下,只要按平常走路习惯向前一直走下去,惟双足宜平起平落,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出圆圈,好似绕圈转掌一般。

真源八卦步自然构圈,与一般八卦掌循圆转掌大相径庭。八卦掌爱好者若习此步必会有新感觉,绕树转掌者亦可于练此技时渐悟何为“树追人”。

八卦手攻防绝技

中国功夫乃至世界搏击术,实战中无不注重攻防的运用,但是一攻一防中不同的门派都有千差万别。有的甚至轻视“防守”技术,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思想指导下,许多实战研修者只会硬打硬拼,而忽略了防守技法的运用,其后果往往是“杀敌三千”而“自伤八百”,虽侥幸取胜,恐怕也是伤痕累累。有的攻防技术简单,结构不合理,一动手则手忙脚乱,根本体现不出来攻防的精妙。笔者通过研修各派武学之精华,成功研创出用于实战、并可用任何技法在任何角度都能轻松击中敌人的“八卦手”。不少朋友学了高峰实战武功,非常有感触,认为守如天罗地网,攻若雷霆万钧,高峰实战,不可多得!为什么叫“八卦手”呢?因为该绝技的八种防守手法---拍、按、格、挂、捋、抄、拨、架,足以防守来自四面八方的任何攻击技法,包括拳、腿、肘、膝的上下、左右、中间和斜侧面的攻击皆可防御,故而叫八卦手。它的练法共分四步,现介绍如下:

一、预备式

实战式扣、拐步练法:

1在地上画一条1米长的直线,以右式为例,右脚尖触线,左脚跟触线,前后距离约两脚半宽,以舒适、自然即可,两脚尖稍内扣,两臂微弯,两手可握拳也可成掌,前手高不过鼻、约屈成120°,后手竖立于腮边保护左边的头面、颈、胸、肋。

2右脚掌由内到外旋转拧蹬,到脚尖平时停止,左脚不动。双手位置保持不变,此即右拐步。

3左脚掌由内到外旋转拧蹬,双肩同时作一水平运动,即由在后的左肩转到前面,而右肩则由水平转至后面,变成左手在前约屈成120°,右手在后竖放在腮边。右脚尖内扣保持不动,此即左拐步。

4复还。即左脚掌由外到内复原,左手循水平还原成在后放在腮边,右手循水平复还在前,即与1同。

左右练习不可偏废。刚开始时可能不习惯,脚站不稳、全身左右晃动,待练到双脚对平衡有随意控制的能力时,其脚掌感应能力即大大增强,再加上由此打出的拳是由身催手、力量由脚到胯、到背肩再达于拳,自然比单纯的一拳一掌发力要大得多,此即是内家整体发力的入门。

二、八卦手单练法

1先在墙上画一个高与眼平、低与裆齐的圆,中间为一太极图,旁边为9个小圆,中间标为1,其他按图1,标好顺序。

2八卦手之按法练习:以右实战式站好即可,以下各法练习皆同。右手正对大圆中的中间太极图即1处。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掌往下按拍,即图上由1到2,同时发“嘿”声。到位后即刻弹起,右脚亦同时回复成原右实战式。按拍发力、发声、拐步须同时进行。由头到胸口这一段为防御范围,目的是防御对手的直拳攻击。左、右同时练至纯熟。

3八卦手之拍法练习:站好后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手向上向左、向下拍击,同时喷气。拍击到位后即刻回复原位。防御范围:只要敌攻击我右手左边头、颈部位时,可防守其直拳、栽拳、反背拳的进攻。左右要练至纯熟。

4八卦手之格法练习:站好后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手握拳由左向右水平向外格,同时喷气,动作到位后即复原。防御范围:敌攻击我右边头、颈部时可防御敌方的直拳、平拳。左右式要练至纯熟。

5八卦手之挂法练习:站好后在右拐步的同时,右手握拳由下向上向外挂挡,拳与头顶齐即可,大小臂成一直角或小于90°。本技主要用于敌方用摆拳或鞭拳攻击我方头部时用。

练八卦手时为什么要配合喷气?因为实战中不能保证100%的拦截成功。假如拦截失败,则可喷气发力用“绷劲”抗打,加上拐步的拧蹬旋转,身无定位,使敌方拳脚无法击中预定目标,其威力必定大减,这样对我就难以形成威胁。

6八卦手之捋法练习:右手由上向下向后回捋至左腹侧,同时拐步、喷气。本法用于敌方侧踹、正蹬我胸、腹时,我方进步用捋法,格开敌腿,获得反击的机会。

7八卦手之抄法练习:本法是在捋法实施成功后或直接由上向下再向上抄起。不论敌方用何种腿法,只要是攻向我左半身的腿法都可以用抄接法,一且抄住,敌必仰跌无疑。现代散打的接腿摔,必须要成功实施抄接法。

8八卦手之拨法练习:右手向左向下向右弧拔,同时拐步喷气。不论敌用何种腿法,只要超过我方中线偏右侧时即可用拨法。实战中外拨并回勾令敌不能逃脱,我再施行反击。

9八卦手之架法练习:右手向下向上翻转小臂架栏,动作定型时,小指向上,拳心向前。本法可防御敌由上向下攻击我头部的任何动作。

说明:初学者只练右手即可,不要顾后手。

以上八种手法,动作到位后必须复还原式,准备下一次练习,养成“一发即收”的本能习惯。只要认真练习,哪怕是10天,即可防住现代散打高手的任何角度攻击。八卦手随时随地皆可练习,练时面前无人当有人,用时面前有人当无人,意想敌从何角度攻我,我该用何种方式破解,练久,至实战中,只待敌一出手,我则自然拦截并反击之。

三、综合练法

仍按右实战式站好,按八卦手单练之顺序即按、拍、格、挂、捋、抄、拨、架八种手法,连接起来进行练习,不可停顿一气练完。练时充分活动手腕,并跷动手指使之节节贯串,久练即可练出内家感应(即听劲),其能力可达到见手不能逃,自然运用沾粘连随的太极功夫。练法:按图2之循行路线练习,全身放松,动作越慢越好,呼吸亦随动作缓慢随之即可。反复练习至力乏为止。据笔者之经验,1次练习在30~60分钟以上,比分次练习2~3个小时的效果要好。

四、八卦手攻防实战

真正实战时必须明白,敌出手与不出手都必须先攻击其离我最近的手或脚!攻防不是脱节而是同时进行,任何先防后打或先打后防的指导思想都是不对的,试述之:

1.敌用直拳击我头、胸部时,我前手即用按法截击敌手,并顺势用截击的前手成直拳攻击敌面部。我的实战原则是,用哪只手防就用那只手攻,后手只担当防守身体的重任,万不得己不用后手,切记。

2.敌用拳或掌直击我头、面部时,我可用拍、格之法击其手臂,并同时用掌削击敌颈或用直拳击敌面、鼻。

3.敌用摆拳击我头部时,我用挂法,挂开敌臂,同时用劈拳反击。

4.敌用鞭腿攻击我方肋部时,我可用捋法拦截,同时进身用撞拳击敌胸腹。

5.敌用正蹬或踢击我胸腹时,我即可用抄法令其倾跌,顺势跟进用虎扑法击敌。

6.敌用侧踹或鞭腿时,我即用退步外拨敌小腿,然后迅即上步用摆拳击敌头部。

7.当敌用劈拳击打我头部时,我即可用架法,顺势用反背锤击敌面部。

以上不过简单讲述了防守与反击的方法,实战运用时不可拘泥,得机得势则可随心所欲、自由运用。

八卦掌基本技法规律

八卦掌基本技法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其技法特色。这些基本技法包括:梢拧根定,三空三平;一意五劲,摆扣成圆;滚簪争,逐节转旋;以动为本,以变为法。

梢拧根定,三空三平,是八卦掌静止姿的技法。“梢拧根定”,指支撑身体的两足(根)沉实稳定,身体的头和两手(梢)拧劲,使整个身体处于拧绳状。其中含有臂拧、躯拧、腿拧。就臂拧而言,肩为根,手为梢。应相对稳定户的位置,以手旋内或旋外的拧劲,领臂运转成绳拧状。就头和躯干而言,臀为根,头为梢。应相对稳定臀的位置,以头的转拧劲,领躯干运转成绳拧。就腿而言,胯为根,脚为梢。应相对稳定根的位置,以脚外摆或内扣的拧劲,领腿运转成绳拧状。这三“根”稳定的位置。应保持为两肩横平,肩不能随手拧而失势成耸肩、歪肩。两胯横平,胯不能随脚拧而失势成挺胯、歪胯。此肩平、胯平、脚平,即“三平”。在这种身如绳拧的静姿中,肢躯各部随拧转而紧凑,其中有三处则形成了涵空状。身拧时,两肩向下松沉且微内合,形成了胸部畅。臂拧时,内劲过肩、穿肘、越腕、直达手指尖,使手指梢节出现微扣状,形成了手心涵空。腿拧时,内劲过胯、穿膝、越踝,直达足趾,使足趾屈扣抓地,形成足心涵空。此胸空、手心空、足心空,即“三空”。梢拧、根定、三平、三空攻谐一体,呈现出八卦掌静姿的规格特点。

一意五劲,摆扣成圆,是八卦掌步法的基本技法。八卦掌以淌泥步和摆扣步为基本步法,形成其步若淌泥、绕圆走转的运动特点。做好淌泥步的关键是“一意五劲”。“一意”,指“步若淌泥”的意念。要求步一动就感觉脚的周围都有泥水的粘力:脚底似有水粘吸,脚跟后似有泥水粘拖,脚的左右似有泥水粘附,脚前有泥水粘阻,脚背似有泥水粘压。这种淌泥感,既有助于诱导内气流注脚底与地气交融,又能促成两脚平平移动,好像生怕泥水溅脏裤腿似的。“五劲”,指从起步到落步过程中相继运用的蹬、踢、摩、探、踩五种劲法。移动脚起步时,整个脚掌要有蹬劲(注意脚后跟参与用力),使脚掌快速平行地离地前移。紧接着,脚背和小腿胫骨夹角处以向前的“踢劲”,促足前移至将落地的瞬间,要以“探劲”促使脚掌继续向前、向下探进寸许。然后,全脚掌平平踩踏落地(踩劲),如欲踩死毒蝎一样。上述“一意五劲”闪融于步,促成脚掌平起、平移、平落,步法快速淌进。

所谓“摆扣成圆”,指八卦掌的“绕圆走转”是通过摆步和扣步的交替运用实现的。连续交替进行左脚摆步、右脚扣步的步法,能形成向左的走圈;反之,形成向右走圈。摆扣步的幅度(摆扣角度)不同,足迹形成的圆圈大小也不同。摆扣步幅度越大,圆圈越小;摆扣步幅度越小,圆圈越大。一般以八步走满一圈作为中圈。每圈少于八步为小圈,多于八步为大圈。另外,八卦掌还以摆扣步作为变转运动方向的基本步法,忌以两肢碾转进行方向变转。

滚簪争裹,逐节转旋,是八卦掌基本劲法与肢躯运动融合的技法。八卦掌动作要求“滚簪争裹”四劲聚合于体,使肢躯运动呈现为转旋,了入状。其梢端是转旋着(滚劲)击向(簪劲)目标。其中节的外侧,含有外开的“争劲”;其内侧,含有内合的“裹劲”。肢躯的这种转屈个是循梢节领拧、中节随拧;或者中轴转动带动梢的顺序,逐节传忆,依次之转旋,而形成全身各节贯串转旋。例如,手掌领劲转旋前穿,依为肘节之转旋前穿,肩节随 之转动前送,腰部随之转拧催劲,胯、膝、踝相继随之转顺。又如,腰为轴领劲转劲,其向上传导,依次旋脊、转肩、旋膀、转腕,最后为旋手转指。与此同时,其向下传导,依次为旋髋、转胯,旋膝、转踝。

以动为本,以变为法,是八卦掌运动中处理静关系的技法。八卦掌动作和整套练习中,要以不停的沿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身随步活,步随身动,身随步开,随走随变,纵横交错,不能有丝毫的停顿和断续。进而将常规的沿圆走视为相对的“静”,以在沿圆走转基础上变招换掌视为“动”,要求运动不息,变化不上止。“以动为本,以变为法”的技法,在搏斗中表现为“以动制静”的打法。即对方不动,我意动;对方始动,我已动。用不停地走转与对手周旋,避正求斜,避实寻虚,寻找进攻时机和目标。一旦得机向势,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疾动”,攻击对手的“缓动”。这样不断地以动制不动,以快动制慢动,掌握搏击制胜的主动权。

八卦掌技击法则

技击是八卦掌的根本之法。套路中每一招每一式都贯穿着技击的招术,但也不能把它看成是机械式的运动。要根据来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随机应变,趁机而入。这个  技巧取决于练武者的功底深浅和技击的熟练程度。为此浅谈一下简单的用法。

(一)身法

吸、闪、摇、拧、回、转、翻、停。

吸:吸是当来者力力猛而快,不能抢先反击时,可用吸身化开,趁机而反击。

闪:闪为活步,躲闪,使对方击空。

摇:摇是当对方来力过猛而快速,被逼而摇身变化之,借他人之力而反击。

拧:拧是当对方脚已踩入中门时,可用活步拧身,利用拧身的高速旋转,随时改变运动的方向,可使对方击而不实。借此机会,高速旋转,用肘、臂反击。

回:败中取胜。来者过猛,可用诈败回身转走,当对方追近时,急回身反击。

转:转即转身。是在被逼而转身或是逼对方转体的同时而转体。在转身时速度要快,抢在对方之前反击才能成功。

翻:翻即翻身。仰体时,当对方猛扑逼近前胸,被逼可用翻身起腿而攻之。

停:交战时,当自己进攻空时可停,再变招术。不能只考虑击中,不考虑击空,使自己失去平衡。

(二)步法

在技击中一般有进、退、凑、垫、偷、过、纵、箭等。文中已有叙述,这里不再详论。总之,法的用法是活步,发力,“走打为妙”。脚步在不停地运动,使对方很难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另外,步要快速,要和打仗一样抢占有利地形,专击对方的弱点。

(三)掌法

掌法有推、托、带、领、穿、搬、截、拦等等,这里不再论述。

(四)技击法则

技击之法并非不变,一般是:

(1)彼先动我先到:这就是说,交战时两眼盯住对方的两肩、两胯或眼神,当对方神态突变时,急出掌,快速抢在他之前,这样击中率较高。这也称“后发制人”。

(2)防与攻:防守不能只是单纯的防守,而要防中有攻。如果对方向自己的左肩击来,可采用右手反击;如果向右肩南来,可采用左手反击。上下也是这样。这样的反击之术也自然形成了防守。这就叫做“以攻为守”。

(3)正击和截击:如果对方击来,就可以反击对方的合力方向,以高速度截击,抢在对方之前。

(4)斜击:如果对方击来,可用斜击。也就是与对方来力的方向偏斜方向反击。以自己的合力,反击对方的分力。

(5)步击:步击是八卦掌中的特殊击法。交战时趁机而抢步,将脚进至对方的后脚处,使对方失去平衡,只用很小的力就可以击败对方。

(6)条件反射:技击时的招术并非大脑临阵所想,而是一种条件反射。功底至深时,就会有条件反射的体会。在技击中,如果看到对方有瞬间的漏洞,用大脑思考后再指挥四肢反击,机会早已错过。高级拳师们都有体会,击中对方后,再加忆用的是什么招数,都回忆不清;可见在击中前根本就没用大脑思考。这就是眼到、手到、力到的条件反射。皮肤的触感,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当二人皮肤接触后,利用自己的皮肤感觉,就知道对方来力的大小、速度和方向,就可以及时找到对方的弱点而进行反击。还有耳朵,往往听到来力的风声,就可以反击。

条件反射是技击家进入了高级阶段的标志。武术爱好者只要练法正确,坚持锻炼,功底已深,自然而成。

八卦掌中击点很多,如肩打、胯打、膝打、肘打、头打、腕打、肚打、臀打、腿打、手打、脚打……这里暂不详述。

总之,二人交战腕中求,要想取胜步法分,周身击点处处有,出掌多变方为真,打人如同在梦中,处处发力应用意,无意之中是真艺。

董海川八卦掌技击特点

摘自《太极真义》

董海川先师所传八卦掌以外其独特的技击著称于世,其招法出神入化、奥妙无穷。技击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拳术的精髓。八卦掌是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歌诀:刚在先兮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稳扬。

用刚劲之先必须隐含柔劲,此谓“刚中寓柔”;在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则劲为后备,此谓“柔中寓刚”,攻与守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当对方用柔劲时,我则以刚劲对付;对方用刚劲时,我就用柔劲吸腰稳步而化之,然后再击之,即可取胜。

二、 整劲击人

八卦掌击人用的是整劲,此整劲是从根节而出,根在于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指。该劲非一般的浊力或拙力,是刚、柔、巧、脆几种力合而为一的一种劲,这种劲威力无比,无坚不摧,有歌诀:

先天之气要练习,刚柔相济细推寻;

八卦掌法留意记,不怕猛汉力千斤。

三、 欺上瞒下

八卦掌的技击招法变幻莫测,可谓一部活的兵法,那“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以逸待劳、顺手牵羊、欲擒故纵、反客为主、调虎离山、混水摸鱼、假痴不癫”等等奇谋方略,活脱脱地展现在八卦掌的招法之中,使对方防不胜防不知所措。有歌诀:

此掌与人大不同,未击西兮先声东;

指上打下就得知,卷帘倒流更神通。

此诀中的二三句即为八卦掌对兵法的活用。

四、 以正取斜

以正取斜或以斜取正是八卦掌技击的一大特点。有歌词:

高欲低兮矮与扬,斜身绕步不须忙;

斜翻倒翻腰着力,翻到极处力要刚。

诀中一二句讲:方比我高的,我应以低势攻他的下路;比我矮的,我则用高势进攻他的上路。无论如何换势,都必须以正取斜或以斜取正,设法使对方入空,从而战胜对方。在敌方来看,我是侧方,其实我是正方,也就是不与敌作正面交战,而是让过敌手以后,紧跟敌身而进,制敌取胜。

五、 步法赢人

凡拳术无步法则(拳)拳不灵。八卦掌的步法是制敌的战略,善走是其一大特点,正如歌词所说“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只有不停地走,才能避敌之锋芒,使敌眼花缭乱,才能上下配合协调、诱敌深入,从而击溃敌人。

“半步跟”或“半步当先”是八卦掌步法中的显著特点,有歌词: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

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此歌词讲的即是“半步跟”。八卦掌的变招换势只需用半步,进退闪躲也只需半步,此半步即是八卦掌赢人的根本。

六、 八反

“八反”是八卦掌独具的特点,与别家拳术迥然不同,因此八卦掌也称“八反掌法”。

一反:进步先进前步,退步选退后步;

二反: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步,回则倒步;

三反:人则五花八门,我则静以待动;

四反:人则拳打脚踢,我刚穿掌掩肘;

五反:人则使梢,我则使梢先使根(梢是手、根是肩);

六反:人则用拳变之掌,我则用直伸之掌;

七反:侧回身才能对后,我则动步以接八方;

七、 善用“九节劲”

八卦掌将人身部位分成九个节,即头为梢节、腰为中节、下腹为根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八卦掌将九个节的运劲使力贯以掌法,使八卦掌刚劲相济的整劲所向披靡,威力无比。

下面将先辈传下来的一首歌诀抄录如下:

软中求硬好,缩小绵软巧,

要讲九节劲,言明得知晓。

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脚,

手眼身法步,此是武艺招。

周身要整劲,慢慢往里找,

左右变化广,动时赛猴猫。

旋转带健步,站住泰山牢,

蚊虫不能落,轻时如鹅毛。

学会八卦掌,比人招法高。

八卦掌的爆发力

爆发力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衡量习武者优劣的尺度。各门派的武术家无不重视爆发力的训练,八卦掌则要求把“爆发力训练”作为必修课。八卦掌提倡“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是说在走转变化的配合下,一招制胜。这“一招”就是使用了爆发力。现把八卦掌爆发力的训练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 爆发力的特点

爆发力是“瞬间”发出的力,如炸弹爆炸一样。打人的部位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骤增,具有极大的动量,因此有极大的破坏力。爆发力的发放形式多种多样,发力方向也随机变化。

二、爆发力的训练

1、周身协调。不论用掌、脚、肘等部位爆发,都必须全身各处协调一致。该松的松,该紧的紧。所谓“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各部位都要围绕“目的”而发力。协调的第二层意思是要求身体各发力部位要适时、适量发力。俗话说: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不论一身有几“弓”,各“弓”发力的大小、方向、时间都必须协调合理。

2、间架合理。爆发力和生活用力一样,都要求自身间架合理,符合力学要求。比如向前出拳,打出的力要与后腿蹬地得到的力同方向,至少是在同一面内。只讲“功夫全凭后腿蹬”是不够的。如果你发的力符合上面的要求,你有多大的力就能使出多大的力;反之,你不仅使不出全力,还会被对方弹回,甚至摔倒。平时做师傅的给学生“整架子”就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两人抬重物,如果“准备好”了,抬200斤的重物也没问题;如果没有“准备好”,不仅抬不起200斤的重物,还会被压倒。原因就是“间架”问题。

3、意识领先。用意识指导发力,意识要强烈。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目的一达到,会立刻失去动力。正如俗话说的:不愿当将军的军人,连士兵都当不好。练习八卦掌时,要求“穿掌如放箭,回手如闪电”。又云: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在意识上要想着快上加快,“一想就到,一到即回”。

意识强烈能最大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潜能,平时只能搬100斤的重物,在危机时可能搬动150斤的重物。

意识的强烈,可以这样去理解。如果有人要测试你的脖项挺力,你可能有50斤的力;但是,如果有坏人欲把你的头按进水里去,这时你会表现出80斤的挺力。一种求生的意识在起作用,这种意识是强烈的。

在练习爆发力时,每次都要认真,不发则已,发则全力以赴。

4、与其它练习相结合。爆发力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由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等因素决定。因此,我们提倡全面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熟练掌握发放“爆发力”的时机。在练习各功法的时间比例上,合理安排爆发力的训练。如果你每天练80分钟,那么你用10分钟练习“爆发”即可,不能一味练习爆发,否则事与愿违!

八卦拳的劲

无论是太极拳、形意拳、还是八卦掌的技击实战,劲与法在技击实战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以八卦拳派为主要理论依据,谈谈“劲与法”的含义及用途。

劲与法,虽然是两个字,但概念基本是相同的,所以也可称为劲力。只有劲力才能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故产生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在内家拳学上,习练者往往把劲与力分开来认识,总认为劲是灵活的,好像是有生命的,力是笨拙的,相应也是呆滞的。我常常把劲和力当成统一的概念来认识、理解。人本身充满活力,它赖以生存的就是气血运行。人的言行,举手投足本身就充满“活力”,这种活力是先天性的、固有的。有的人力大,有的人力小,同样的年龄有的能拿二三百斤重的物体,有的只能拿一二百斤重的物体,这种先天性的力可称作“死力”,也叫僵劲。力的大小不等于功夫。武术是功夫的代名词,功夫就是劲与法的融合。所谓武术者就是用功夫和技巧取胜于人,它们相辅相成。

八卦拳以内外兼修为劲的主要来源,也称内功与外功,实际就叫内劲和外劲。人通过正确的训练,可以把潜藏的内劲体现出来。人体巨大的能量,只有靠锲而不舍的正确修炼,才能发挥出来。八卦拳的发力原则是三空、四催、十二紧。三空者,身心空、手心空、脚心空,即寓上中下三盘皆成圆空之意,因空则圆满无间而正气从之。气乃血之帅,气乃人体物质之基础,炼气生神,炼神生精,炼精生劲,气与力合多一力,因此,气劲合拳术作矣。四催者,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指,是为上四催。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踝,以踝催足是为下四催。十二紧者,舌抵上腭,悬顶裹裆,两膝相抱,剪子腿,趟泥步,五趾抓地,沉肩垂肘,腕紧指实。只有以三空四催十二紧为训练要领,才能达到内外相贯,上下相随,全身拧成一个劲,形成浑厚饱满的立体圆。圆的特性是力量集中,在实战中方能灵活不滞,避实击虚,虚实相兼,动静相合,小可胜大,弱可胜强,借力还力,以柔克刚,是为八卦拳发劲、变劲之基础。八卦拳有以下几劲:

1、钻翻伸缩矛盾劲。八卦拳是以八卦为盘九宫为法,以九宫飞行之巧藏天干地支之妙,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演化而成。它以阴阳学作为依据,动作特点是要作到在拧劲的前提下进行钻翻伸缩。钻是拧住劲后不断地朝里扣裹并向前探进;翻是将手臂拧住劲后再不断的朝外挣、朝前探,二者的关系是钻到极点就产生了翻,翻到极点产生了钻,这就是八卦拳中所产生的矛盾力。它如同八卦图中阴阳鱼,阴之极生阳,阳之极生阴之理同。伸即手臂尽量朝后贴伸,做到相对立而又统一。这些特点就易理和用法来说,拧是将劲力团结一致,适中而实在,拳中谓之太极式为和为打;翻谓阴仪式为克为化;钻中之裹为阳中之阴,打中寓克,钻中之探为阳中之阳,打中再打,翻中之争为阴中之阴,克中再克,翻中之探为阴中之阳,克中寓打,这四个劲合起来谓四象式。伸为生为阳仪,缩为化为阴仪。易经上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理同。四象生八卦,在八卦拳中其动作含义是推、托、带、领、搬、扣、拦、截八个劲意。简单说,推是朝前推去之意;托是上托,托住之意;带是向回带拉之;扣是扣住之意;拦是拦堵之意;截是截断截击之意。这八个劲意的动作必须是在钻、翻、伸、缩的前提下变化产生出来的。这八个劲力附以内气,其奥秘在于气由精生,劲由气化,劲与神合,变化于瞬息无形之间。沾粘连随,借力还力,借打还打,寓破于打等皆蕴藏于八力之中,不用时浩气长存,蓄力待发;施展时随心所欲,运用四肢百体。此皆为哲学思想的体现。

2.惊弹抖炸爆发力。八卦拳中高层次发力是惊、弹、抖、炸四劲之和。惊是猝然性的;弹是伸缩性的;抖是震动性的;炸是突然破裂并产生大量的能和强大的气体物质。惊弹抖炸,在八卦拳中发劲时能产生惊人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产生来源于三空、四催、十二紧。惊弹抖炸是产生功效的实质。在激烈的搏斗场上,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惊、弹、抖、炸四劲若能在刻苦训练中勤加琢磨,久之可产生出如电击般的感觉效应,触者随即飘出丈外。

3.凌空飘出平板力。平板力是把对方击出后,身体像板一样平着飞出。此劲是八卦拳特有的劲道。训练平板力要在内功达到一定的基础后,还必须作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在此基础上,双掌蓄力触摸对方身体向外的同时两掌跟随小臂内旋,在上托的同时并震推迅疾发出,其五趾抓地,谷道上提,臀部下沉,坐胯脊椎如弓,辅之惊弹抖炸之和,撕裂推托之合力瞬间爆发出去,大有天崩地裂之气势,“发放整力,合一集中”此之谓也。

4.震碎内脏穿透力。穿透力有震伤内脏、断裂经脉、渗透肌肤之功效,此劲的产生主要是撕、托之合力。撕是触之肌表向外及两侧拉,起条件反射作用,同时用托之劲,使掌根有下沉之力。托是向上用力,四个劲之和要恰当,一气完成,不能有丝毫的间歇,虽然四劲凝聚,然不忘三空四催之要领和惊弹抖炸之妙用。

5.踢折胫骨扳锉力。扳锉是石匠用来锉石、木匠用来锉木、铁匠用来锉铁之工具。八卦拳中的扳锉劲在实用时,主要以脚前掌和脚外侧部位从下向上快疾踢击对方前胫骨。在训练时要充分牢记其四催之发劲。

6.浑厚饱满含蓄力。八卦拳以蓄力为本,含而不露。何为蓄?蓄是储存、积蓄和贮藏之意。在八卦拳中,喻含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大苍,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其意则尽乎其志。蓄,也是通过三空四催十二紧的训练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地训练,其内劲得以积蓄、内在潜能得以培育。八卦拳要求有支撑八面之力。蓄意味着弓已拉开,箭已上弦,尚未松手,一旦松手,箭就迅疾而出,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八卦拳术其理至深,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蓄劲是非遇目标而不发。在三空、十二紧的基础上,进行四催发力的训练,并气沉丹田,以气催力,只有这样才能节节贯穿,力从根发。根者为足,足为人身之根,丹田为中节之根。蓄力要配合身法中的吞吐开合,起落旋转,并还要配合呼吸之法。拳论中讲,蓄为合为吸,发为开为呼,发力时便知其劲的大小与变化,借力还力,既克又生的螺旋力变化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之理是各位内家拳练习者不可不明的.

无论是蓄力(劲)浑圆劲,包括其他力与发力,都要通过站桩才能把巨大的潜力训练并发挥出来。其主要桩法以浑圆桩和内功聚灵桩为修炼基础课程。

下面略谈其“法”。

中国武术流派繁多,内家外家多如群星,虽风格各异,招法万千,然其劲相同,其法一致,若能悟出“武”之真谛,还是多精研一些“劲与法”之妙诀,武功自然就会有所成就。

法者,即运用之巧妙。如若懂劲,必知其法,否则艺不精矣。法者,发劲,运劲和技击实用之法。王翰之先生曾说:“学拳务要法正,法正则理明,理明则神清,神清则动必有方,日进一日,技高一日,功长一日,虽老弱而不拘。拳法不正,则理必欠明,虽奋斗一生之精力,亦不免于枉然。易曰‘纤介不正,悔吝为贼’,正此意耳。”也就是说,无论是发力或是运劲,都必须内劲正确运行,且真气的培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和内功心法为纲领,纵然苦练一生也是无所成就。在发力上,无论用任何轨迹路线务求内外合一,天人合一;踢、打、摔、拿诸技才能很好的发挥并加以运用。发劲靠正确方法加上举一反三长期地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运劲就是在搏击术中与对方劲力的变化。劲力变化的训练,在八卦拳中靠人与人之间的穿掌、推手实战等项目中体现出来。

总之,拳术乃系心眼手密切配合,一直而发,不招不架,运用长短、刚柔之法与夫无形之气,发挥闪展腾挪、沾粘连随之技,以变制变,以不变应万变。换言之,即于施展时,对方不发者,我不预示打彼之机即已打彼;对方先发者,我借打还打,打彼于破彼之中,实寓破于打,使对方不知破之所破打之所来,其根本奥秘就在于气由精生,劲由气化,劲与神合,变化于瞬息无形之间。

诸劲运用之得体,于习者的天赋、师承技术、心理诸方面的因素有关。

八卦掌的“寸劲”与“暗劲”

寸劲的特点:击人部位与被击处较近,一般在一寸左右,而且发力突然,猛烈,不易被发现,来不及躲闪或招架,因而具有很强的威力。

八卦掌的塌掌,掖掌,撞肘等招法都是练的寸劲。要发好寸劲,的按要领去做,松肩坠肘,虚领顶劲,节节贯通,周身协调,前手打人,后手使劲。动作虽小,意要深长。

除了习练八卦掌套路时注意培养寸劲外,平时可找一大小适中的小树,先用手指按在树上,然后用掌根突然击之,做到周身一致,两眼怒视,前腿顶膝,后腿蹬地,掌与树相接触的瞬间全身一紧,形成固定一块,意欲把树击倒。然后重心返回,恢复平时的松灵状态,掌根离树,只用手指肚按在树上,开始先用顺步式,即右腿在前用右掌击,左掌在左胯侧后撑。然后再用拗步式练习。

过去人们练掌功,把两米多长的木板埋在地里一米,板上部钉上狗皮,反复练习塌掌,掖掌等。八卦掌名家李文标的掌功就是打板子练出来的。选用小树或木板是因为它们有一定的弹性,如果选大树或墙壁则没有弹性,不仅练不出寸劲,还会把手腕弄伤。

寸劲打人极易造成内伤,尤其按在肋骨处。由于肋骨有一定弹性,外表有时不显。寸劲可打伤内脏,所以习者应当慎用,掌握寸劲发放的力度。

八卦掌的“暗劲”

暗劲是一种不显于外的力,踢打撞等是明劲,外形上能显示出来。暗劲是物体间相接触才产生。武术中的暗劲主要起保护自己,免受干扰的作用。比如,我出拳击人胸部,对手用手向侧格挡,我方如果仅有向前的打击力,会被对方轻易格出去,如果在对方格挡我的时候,我的胳膊有一种阻抗力使对方不能改变我的打击方向,这种力就是暗力,习惯上叫暗劲。

许多武术名家都有较强的暗劲,如八卦掌大师刘凤春,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等。这些人两缚如有“电”,不论是他打别人,还是别人打他或格挡他的攻击都回会被击出。

八卦掌套路中的定式掌是练习暗劲的主要功法。每一式中加上某种意念,暗八卦掌的要求去练习就可产生暗劲。现举例如下:

定式掌的第一式名曰“下按掌”,两手在体侧前下按,指分掌凹,两手如按在球上,两胳膊如拦一大气球,松肩撑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上身稍向圆心转,走趟泥步。行走时,设想在齐腰深的水中,人行走时要带着手下按的球和胸前拦的球一齐走,不让球跑掉,又不能把球挤压破。边走边体验,每次练习都要有这样的意念,常习者一摆出这个架势,有那么一点意念,马上就有感觉。习者可去体验。

在双抱掌一式中,两缚在胸前抱,手心向胸,指分掌凹,如抱一直径为五六十厘米的大气球,设想在齐肩深的水中走趟泥步,既不能让球跑掉,又不能把球挤坏。又设想水的波动冲击球上浮,下沉,向胸等各方向动,不论向哪里,都要阻止,令球随人动。

定式掌中的其他六式与这两式大同小异,自己可参悟之。

顺便说明各种意念不可太重,否则会头晕脑胀,走不了多少圈。随着功力的加深,意念逐渐淡化,做到似有似无。对出现的各种感觉不理不睬,一切顺其自然。

八卦形神功

八卦形神功,是九宫八卦拳桩功系列(静桩、动桩、行桩)的静桩功。原传名为“扎根功”,由扎根、挖山、挤桩、落地、收丹五式组成,后发展为八式。它以意念传神,穴位“呼吸”为法。主要修炼内功和求取意中之力。练习时后天的口鼻呼吸应以自然呼吸为佳,主要体会两手心“劳宫穴”的呼吸开合与吞吐收放。

这八式桩功动作简单明了,易学易练,具有得气快而显,又安全实效的特点。

动作歌诀:

身心放松,意念传神,劳宫穴位,呼吸连绵,形物送收,集在掌间,丹生童子,朱砂自炼。

功法练习:

1、立地生根(扎根)

面向南方自然站立,两臂松垂于体侧。然后两脚左右分开,脚尖朝前,距如肩宽平行站立。浑身上下自然放松,在身形中正的基础上勿使一丝拙力,松腰顺脊,屈膝坐胯,目视前方。

心静神凝之后,两手臂外旋使掌心朝前,指尖向下置于两胯旁一两拳处,手心涵空,掌指自然变曲、微分。

意念:两脚人地,犹如松柏生根,头顶苍穹有冲天之势,这样就会自然做到顺项提顶,使百会穴、涌泉穴上下贯通。

意想两手劳宫穴(想面不想点)“吸气”将远方物体连基吸过来,略停,再用劳宫穴“呼气”将其推出(送回或推至远处)。劳宫穴“呼”、“吸”连绵不断,收放物体的距离也随次数的增加而加大。如此练习,有几个来回就会感觉足趾抓地,好像与地吸在了一起。

意念中物体的往复移动,如弹簧拉伸、筋条牵扯,松与紧的微妙变化、蓄与发的气力收放会自然形成。

行功中劳宫穴“呼”、“吸”时,身手随之微动属正常现象,此即“静中生动,动中寓静”也。但要自然而然,不可追求这种现象,以免误入歧途。

2、托运泰山(挖山)

站式如前,两手从下向前向上缓缓平举至大小臂基本成90度角,与心窝平齐时,手心涵空向上,五指自然微开,如托簸箕状,眼平视前方。

意念:两手劳宫穴“呼气”,从下向上托起重物;劳宫穴“吸气”,将压下之重物吸入变小。

此重物比如泰山,由两掌指深插地下,再缓缓托(挖)起,泰山收在掌中,以劳宫穴的反复呼吸,不断缩化,使意识连绵不断。

练习时意念中要做到托物升起而不抖,引物沉落而不颤。此式久习气足自然生内力。

3、抱挤天柱(挤桩)

站式如前,两臂在胸前圆撑环抱,两手掌心斜向内下,手心涵空.如抓球,十指相对,两手相距两三拳距离。大小臂的夹角要大于90度,如此才能将两臂撑圆而生出饱满之内力。

意念:劳宫穴“呼气”时两掌向内抱挤,意想中—根顶天立地之天柱,劳宫穴内气相吸相引,拇指意做上下的滑引,将其栽插入地。劳宫穴“吸气”时蓄力,抚抱天柱。如此反复练习。

行气时,如小臂、两掌微微旋动或有开合,为得气之正常现象。

习此桩时,只有做到肩部的放松,才能有肘垂和掌挤的效果。此时胸要内涵,肩、臂、腕、掌以环形向内传递气力。下盘的两足、两膝亦向内合,形成天呼地应。

4、双臂擎天

站式如前,两臂左右分开、手心朝上向两侧平举至肩高,两臂微曲,手心朝上,五指微分,虎口撑圆,掌心内涵,松们坠肘。

意念:双掌劳宫穴“吸气”,天下沉,重压手臂及两掌。意识不断,再用劳宫穴“呼气”将苍穹托起。

反复练习多遍时,由于劳宫穴的“呼吸”使掌心蠕动,掌指外顶 (特别是中指),要渐次增加顶力 (气行力到),次数间不可懈怠。双掌指顶胀,为气贯指梢(筋梢)之表现。

5、摘星换斗

站式如前,两臂内旋上托至头顶前上方,掌心向是,指分掌凹,虎口相对,两臂撑圆,但仍须沉肩坠肘。

意念:两掌插入云端,劳宫穴“呼气”时触及星月,“吸气”时星月入掌。

劳宫穴“呼吸”时,若双臂和两掌有上推和内收的微动曲张是正常的,但不可刻意追求,让它自然产生。

6、发浮云

站式如前,两臂在胸前撑圆环抱下按,掌心向下,十指相对,两手如抓球。两肩放松,两肘外射但不失沉坠之意。

意念:自己无比高大,顶天立地。两掌下按时,身体有上长入云之感,劳宫穴“呼气”将天上彩云按下,而彩云欲升,劳宫穴将其“吸入”,再“呼气”时,又将彩云收拢按下。一“呼”一“吸”,反复练习。       7、三盘落地(落地)

两足分开,约距2尺,身体下蹲成马步,微前倾,两臂圆撑,松肩坠肘,手心斜向下,掌指朝前在两胯旁下按,目平视前方。

意念:劳宫穴“呼气”两掌下按,气运掌指,两足抓地生根;劳官穴“吸气”,掌有内收敛气之意,又可引有足心涌泉穴、会阴穴内收的感觉,这样就会自然形成丹田、命门相吸而得真气。泥丸宫、尾闾自然通顺,并能引动会阴穴,气循任脉养气聚中。

此式练习时腰脊要中正舒顺,自然竖直。臀要内收,使命门后突,小腹微上翻。两足跟要着意外展,这样足趾就抓地了,而且,两膝势必向内、向前、向下顶,使下盘气力下引下沉,稳如磐石。

8、双合丹田(收丹)

接上式,上身轻起,收左足,站距如肩宽,与前面所述身形一样。

两手左里右外(女性相反)轻轻相叠,轻置小腹上或虚抱小腹 (留有相应距离),劳宫穴透对丹刚,日平视前方

意念:劳宫穴透对丹田,一“呼”一“吸”调养气息,使精华汇入丹田,反复练习。

收功时可揉腹、摩面。收左足还原,缓缓散步片刻即可。   说明:

静桩八式连续练习或单式练习均可,可因人因时而异。此为九宫八卦拳之内功功法,心意在劳宫穴,以此为“呼吸”要窍,手心空内涵规矩成式,而能引导内气运行。

身体由松而沉,从头颈始分肩走臂沿脊背到腰胯过胨至足,如此节节向下,门然使足心内涵足趾地而入地生根,并有畅胸、实腹、气沉丹田之感。

习之门久,气盛阳动,内气自然运行,诸经脉也自然就通顺了,万不可循经导气,要门然而然。

此功练习时一定要把握好意念的“浓淡”,用意不可过重,要似有似无,若存若亡,在有意无意间讨消息。

此功久习可化去后天僵劲,起到很好的“凋形练形”作用,并能产内气、生内劲,求得意中力,为今后内外合一的武功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恩师杨树藩少年时听师爷杨子君讲,练此功可成童子功、朱砂掌功,所谓“求之不得,不求自得”。

腰在八卦掌中的作用

腰在八卦掌中起什么作用?就四肢而言,起着主与帅的作用,就整个身体而言,起着“轴承”、虚实、游韧作用。

一.“轴承”作用

这个轴承以丹田为轴心,以腰为轴,左旋右转运动中,始终立着拧转平圆,使轴承旋转起处于松、活、灵的状态。

运动中每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腰的拧转。身形散乱,左右摇晃,原因何在?就是没有练出腰的轴承功夫。

腰如何运动才能起到轴承作用,以腰拧转平圆构成运动的中心。掌动身先动,身动腰先动,用腰带动周身一切,用腰掌握身体平衡。切记,腰这个“轴”不可在左旋右转中忽斜上、忽斜下,左斜右倾的转动。这是上了锈的“轴承”在进行破坏性的转动,日久会留下腰疾。

要保证周身一家,必须做到腰部松、活、灵,否则,会导致上下体脱节,阻碍气血畅通,使身体的先天和后天八卦不合。

要保证发出整劲,在“轴承”作用下,练功时使气力合一归于丹田,以复先天之阳。以丹田为根,以意气力为用,日久,气力便于达到指稍,发出的劲才是整劲。

从八卦掌养生学来讲,腰长久拧转平圆,能起到滋阴补肾,按摩内脏,疏通经络,给“轴承”注油的良好效果。

二.虚实作用

有人功夫进步慢,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掌握不好虚实,常犯脚的“双重”之病。双重似乎不难克服,可为什么就是克服不掉呢?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练出腰的功夫。或者说没有将腰当成功夫去练,以致虚实不清,脚下无根。

所谓虚实,是腰在左旋右转中瞬间带动双脚运化完成。腰是分清掌握虚实的主宰。要不犯双重,使双脚双掌及时、连续不断、迅速有虚实、变换不息的运动,就要靠腰在不停的拧转中掌握好一个“度”,这个度过了失重,过了会双重。所以说,掌握好腰拧转的度,才能掌握好虚实。

双重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形态。要虚实分明不可用脚的移动去求,而要用腰在拧转中来完成。这样就保证了双掌双脚的高度灵敏性。腰一转变出虚实,虚实一出便产生势变,日久就能达到身形稳健,双掌柔中有刚,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力从人借。

转换进退全凭腰,起钻落翻仍在腰,顺逆和化还在腰。练出用腰变化虚实的功夫方能达到“以腰带步,身随步翻,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相连”。腰是整个身体产生螺旋劲的纽带,是练阴阳虚实的有效法宝。

三.游韧作用

当与人推手较技,对方发劲击我,我双掌懂劲,腰同时作出灵敏的反应,作用到双掌而快速还击,这就是腰的游韧作用。如对方一发劲,瞬间劲灌到自己脚底,非出去数尺不可,这是整个身体脱离腰这个纽带所至。腰不能直挺着前进或后退,而要迎着对方来劲,腰拧转着前进或后退,加上双掌有机配合,再全神贯注的将意气力运用,双掌和身法的速度就会如疾风,似闪电,展现出“龙形猴象,虎坐鹰翻”的外象。

练腰的游韧功夫,走圈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左旋为例,右掌食指夹、右臂肘尖和右胯尖相齐,对准圆心,腰拧转着把前行之脚尽量前送,落地后慢慢踩实后,再拧腰带动后脚轻轻前行。日久,腰的游韧功夫出矣。但注意不能使“轴”弯曲,否则,游韧劲尽失。必须做到“腰如轴立”,你一推它就转,一转便我顺人背,达到“手似轮行”。

意想腰的皮肤下凝聚一团气,用意念引导由左肾往体前经脐部转到右肾,转的过程中按摩两肾,使其有舒服和活起来的感觉。

程式梁氏八卦掌诀

总 诀

八卦掌,走为先,收即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

走如风,站如钉,扣摆转换步法清。腰为纛,气为旗,眼观六路手足先。

行如龙,坐如虎,动似江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

抱六合,勿散乱,气遍身躯得自然。扣摆步,仔细盘,转换进退在腰间。

脚打七,手打三,手脚齐进莫迟缓。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挤靠暗顶膝。

高不扼,低不拦,迎风接进最为先。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亦枉然。

锻炼要领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松肩沉肘,实腹畅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龙形猴相,虎坐鹰翻。

拧旋走转,蹬脚磨胫,曲腿趟泥,足心含空。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意如令旗,又似点灯。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展放收紧,动静圆撑,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基本桩式口诀

两手互捧如抱婴,含胸拔背似捆绳。抽身长手千斤坠,宛若猿猴摘果形。

由静而动周身运,气导血随龙虎奔。腰乃坐纛心为令,扣膝坐步不八丁。

定势半鱼步七星,气沉丹田神贯顶。两臀下垂提谷道,二目注视虎口中。

心虚腹实舌上卷,叩齿呼吸换液津。沉肩坠肘向内合,前手食指与眉平。

转掌要领歌诀

八卦转掌妙无边,行如推磨走当先。步法要稳圈要圆,上下与中分三盘。

三盘旋转气为宗,全身环节要放松。心情意静内子精,内外轴承法自灵。

先由有象求无象,大小小大是真空。转掌就是八卦阵,阴阳变化在其中。

软硬兼施明暗劲,刚柔相济是真功。手脚相随腰主动,全身一致整体形。

怀抱琵琶合前胸,前手外摆似拧绳。后手相随眼平视,上下两手合力撑。

紧背空胸头艮正,溜臀腰直胯要松。缩肾提肛丹田气,掩裆曲膝鸡步行。

起平落扣足含空,曲膝趟泥在水中。进退抽撤连环步,摆扣走转似旋风。

转掌式歌

前手一顶如泰山,心神安静意在前。前方万物手招架,真假虚实在里边。

二指够眼虎口圆,托掐用法在里边。眼瞧虎口在取物,易如反掌不费难。

五指一拧三角形,三角手法艺要通。抓掐扣捋任意用,拈身靠打不放松。

小指外张气能通,气通能使百脉从。百脉相从气力顺,功力日日能上升。

前臂一伸如半月,四十五度角相同。对外动招有实力,对内看招力无穷。

后手就在肘下沉,手沉肘下护胸身。护住胸肋进招式,进招变式不留痕。

前手一顶与眉齐,防压防托法为宜。他若托时沉肩肘,他若压时挑力生。

紧背肱背抱心肺,心里肺外保君臣。君稳臣顺心不乱,气血充实养精神。

空胸气顺泥丸宫,任督津液往下行。三翻九转含胸咽,丸宫之穴津液顷。

步如趟泥鹤步行,又如鸡踏往前行。脚足站稳趾着力,换招换式照法行。

稳如坐轿身不动,抽身换式稳如山。步法快慢全不显,如同太公垂鱼杆。

行如水中漂浮木,走步换招身自如。且忌上下起浮式,前后左右忌摇身。

后手抱力紧相随,手掩心区意前追。掩心护肋多变化,全凭肘下显奇艺。

舌顶上腭多一津,任督二脉津液生。津液满口吞咽下,此乃妙法津中精。

吞咽之法精气功,任督二脉顺法行。齿扣舌卷任督运,津坠气沉奔丸宫。

吐纳之法养性宫,养性养命双呈重。吐浊纳新运内脏,性命阴阳得平衡。

混浊二字要分清,清为静养浊为动。清内脏遂补精髓,浊运身法筋骨破。

三翻九转混沌一,功力不到法不宜。混沌三九轻开窍,万物生克变化济。

头顶百会三丹通,上神中气下为精。精气神法练通顺,力大去病能长生。

提肛收腹保元气,需公不放腹内藏。紧裆合胯护睾肾,此招此式细求寻。

坠肚气沉丹田中,前丹后命是桩功。气沉丹田千斤坠,攻敌防敌在其中。

心室意静气力生,练艺最要心内空。聚精会神意在前,招招势势不放松。

手心空法鹰爪力,五指弯曲用掌取。掌贯十指为筋俞,指甲筋俞是此理。

脚心空法九宫定,转走南北与西东。四面八方齐走遍,跟趾抓地中央空。

掌形圆法万物定,十指十玄鬼神惊。气吞坠丹吸引力,徒手搏鸟妙中藏。

眼目圆法混浊定,求远求近眼要明。远求逐观雌雄变,近求逐观是非清。

背形圆法成一体,手眼身法在一起。还有肩肘腕胯膝,头手足身永不离。

转掌歌

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六合内中藏。七星八卦九宫定,两仪三才见柔刚。

混元一气培根本,四正四隅接八方。落步三盘摆扣步,发行四梢变转强。

前掌虚实牛舌样,后手埋伏肘下藏。进步有方退有法,变化后正是阴阳。

曲直横竖斜正面,翻转盘旋腰来张。内讲五行分四梢,外有五行眼法强。

内讲气述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步法走转分九要,身法意气行细详。

柔身转换不空式,高低远近无限量。腰法要合行四梢,腿法要合定八方。

手法要合多变化,用法要合左右防。膀法要合阴阳变,身法要合扭转强。

胯法要合挨身使,膝法要合进身旁。步法要合进退快,闪转腾挪腰偏强。

头打去意随腰使,起落总须站中央。脚奔中门夺地位,掌行直穿上下忙。

掌打起落若招手,肘打去意占胸腔。背紧胸空缩谷道,肩打胯打并阴阳,

身法全凭盖世气,两手只在胸前藏。提托带领随身劲,搬扣劈进上下忙。

八式八母皆由转,以掌为母悟刀枪。八卦先从转掌起,精研其法乃得真。

头顶肩垂气行下,直到丹田出入匀。臂向要分三节用,身法要打四梢均。

走步圆圈分八字,眼随身手一团神。元气须在肛门提,猿臂熊膀龙虎身。

二人对手腕中求,动手制胜步法分。上下前后左右使,肩肘膝胯里外轮。

腿法出腿不见腿,八卦起首眼为根。前后左右三十六,横腿顺提又切真。

进退钩挂明暗腿,连环阴阳并转身。蹬踢蹁踩屈搓绊,习之纯熟功便深。

武术虽精数凭法,徒费心机枉劳神。学习武艺工夫到,得之艺业不压身。

艺如出众人勇敢,学问高强自超群。莫道求学有止境,不进则退要记真。

技击法诀

指前打后,指左打右。逢合必打,逢横必打。

逢直必斜,逢进必退,逢退必进,

走打不定势,艺中是真形。

出手不见手,踢腿不见腿。

出手如钢锉,回手如钩杆。

踢腿不如趟泥,走踢方为高。

脚打走去法,膝打不见形。

肚打上身法,胯打挨身法。

高来则挑穿,低来则搬扣。

手打三来脚打七,前脚走来后脚蹬。

动如雷鸣似闪电,脚踏中门不放松。

以静制动,以逸待劳。

你刚我柔,你柔我刚,刚柔相济,力求主动。

放开胆量即成功,犹疑不定必吃亏。

力大我走,力弱我进。

丹田一声喊,要使对手惊。

技击要领歌诀

出掌一伸手,气把丹田沉,呼吸要自然,矫健如龙游。

走则劲在足,换式腰是手,前掌虚作佯,后手肘下守。

正人先正已,转身先转步,进则前步进,退则后步退。

欲坳我先静,欲屈先伸手,人疾我先往,人来吾便走。

动步窥左右,不忘顾前后,眼明观六路,眼到意即有。

意有而气重,气至力在手,使梢先使根,劲在脚上走。

掌随步伐翻,步按掌动行。脚练十年功,掌取强中手。

战手歌诀

八卦连环分五行,相生相克变无穷,六合归一是根本,阴阳二字要分明。

乾出巽入离与坎,艮往坤来震兑同,八门后正直斜走,横冲直撞任纵横。

掌分九宫步下取,左右转身变化精,出手顺逆随身起,落步开合四梢行。

腿踢对面不见腿,掌击对手莫知情,翻转身形势无定,四门八腿变无穷。

远攻长拳近短打,五行步法显奇能,三十六招走为上,不招不架却使空。

打法须从身上起,手足齐到方为攻,身似强弓手比箭,消息全凭后足蹬。

起时无影落无形,去意好似卷地风,手起万莫使空回,腕落不要枉落空。

侧身两边防左右,高低相随巧妙生,往来横竖依身变,脚打七分手三成。

硬打硬进快招胜,柔者转化占上风,拳出三节要能手,没见形影万莫停。

转身活动势不定,左右横顺任意行,退若狸猫进似虎,脚打踩意不落空。

上步对面人不见,拳出掌去不见形,手脚起落人莫觉,犹如幻影去无踪。

二人比手无虚势,前进后退一寸争,掌打须知出入步,去如流水进如风。

窜纵跳跃无非步,闪展腾挪手法精,寸垫过快剪步稳,七尺打法要分明。

踏偏身探病在腿,前俯后仰亦是空,手脚齐到莫显形,若见形影不为能。

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倾,内要提防外要稳,虚实见景便生情。

一手分为八手用,紧连不断是真功,千招不如一招妙,万招不如不落空。

两手变成多手用,用招多变方显能,谁人解开无极法,保证到处得成功。

交手诀

八卦奥妙要学真,走穿拧翻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旋转变化到彼身。

未尝动手门前探,引出他手变化先。

梁氏八卦掌诀

八卦掌总歌决

八卦掌,走为先,变化虚实步中参。收即放,去即还,指山打磨游击战。

走如风,站如钉,摆扣穿翻步法清。腰如轴,气如旗,眼观六路手足先。

行如龙,坐如虎,动如江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

要六和,勿散乱,气遍周身得自然。摆扣步,要仔细,转换进退在腰间。

手打三,脚打七,手脚齐进莫迟疑。胯打走,肩打撞,周身挤靠暗打膝。

高不挡,低不拦,迎风接近最为先。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也枉然。

八卦掌之手、眼、身、法、步及起式歌诀

起式口诀

竖形立势掌如拳,当按阴阳次第间。审势分明知躲闪,防身斜侧识端偏。

进攻推托步偷半,插打劈穿学贵全。欲免临场心手乱,闲居发奋读斯篇。

手之口诀

撑拳托掌若风烟,劈穿抓拿势贵偏。挺去牵来脚管硬,勾搬裹挽削劈连。

三盘内外须纯练,前后高低混打全。一日无间三岁半,保能发手倒山巅。

眼之口诀

两眼圆睁若朗星,头端审视更分明。瞻前顾后疾如电,展动周旋似转轮。

秒定敌人身手脚,乘虚攻击莫留情。临场对敌人难进,全在双眸一团神。

身之口诀

头端面正手平分,直竖身昂腿护阴。斜立足分丁八步,势如跨马弯弓形。

腿脚不浮身便稳,平起平落移动灵。足动脚跟同进退,肩投腰趁臀齐行。

翻身腹缩随舒卷,偏闪腾挪势势承。练习如常寡敌众,横冲直撞莫停留。

法之口诀

个中奥妙在深玄,掌在师传学在专。掌法千般学不尽,机关百种卒难言。

水到渠成三载力,钢须纯练始削坚。总之熟练能生巧,处处相承节节连。

步之口诀

两膝弯步力自然,屈前直后练成坚。之从顺闪腾挪步,玄经斜击反回圈。

翻复旋风肩平硬,膝雄跟端带勾臁。

八卦掌运动要领歌诀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松肩坠肘,实腹畅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龙形猴相,虎坐鹰翻。

拧旋走转,蹬脚磨胫。曲腿趟泥,足心含空。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意如飘旗,又似点灯。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展放收紧,动静圆撑。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八卦真理,俱在此中。

八卦掌转树歌诀

学艺练武树为先,太极八卦内中含。九宫为妙生变化,圈为先天八卦盘。

树者生叉艺增长,盘根错节步眼全。调理阴阳合气血,益养身心妙无边。

八卦掌转圈歌诀

八卦连环分五行,相生相克变无穷。六合归一真根本,阴阳二字要分明。

乾坤巽入离与坎,艮往坤来震兑同。八门反正直斜走,横冲直撞任纵横。

掌分九宫步法取,左右转身变化精。出手顺逆随身起,落步开合四梢行。

脚踢对面不见腿,掌打敌人莫知情。翻转身影势无定,四门八腿使无穷。

远攻长拳进短打,五行步法显奇能。三十六招走为上,不招不架巧使空。

打法须从身上起,手足齐到方为功。身以强弓手比箭,消息只在后足蹬。

走时无形落无影,去意好似卷地风。手起万莫使空回,脚落不要枉落空。

侧闪两边防左右,高低相随巧妙生。往来横竖依身变,脚打七分手三成。

硬打硬进快招胜,柔者软化占上风。拳出三节为能手,没见形影万莫停。

转身活动势不定,左右横顺任意行。退如狸猫进如虎,脚打踩意不落空。

上步对面人不见,掌拳打去不见形。手脚起落人莫觉,犹如做梦在心中。

二人比手无虚招,前进后退一寸争。掌打须知出入步,去意如水进如风。

窜纵跳跃无非步,闪展腾挪手法清。寸垫过快剪步转,七步打法要分明。

踏偏身探病在腿,前俯后仰也是空。手脚齐进莫现形,没见形影不为能。

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不树百枝倾。内要提防外要稳,虚实见景便生情。

一手分为八手用,紧连不断是真功。千招不如一招妙,万招不如不落空。

两手变成多手用,招至使肘方显能。有人解开无极法,保证到处得成功。

八卦掌转掌歌诀

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六合内中藏。七星八步九宫定,两仪三才见柔刚。

混元一气培根本,四正四隅按八方。落步三盘掰扣步,发行四梢弯转强。

前掌虚实牛舌样,后手埋伏肘下藏。进步有门退有法,变化反正掌阴阳。

屈直横竖斜正面,翻转盘旋腰主张。内讲五行分四梢,外有五行眼法强。

步法走转分八字,身法意气仔细详。柔身转换不定势,高低远近无限量。

腰法要合分四梢,眼法要合定八方。手法要合情变化,用法要合左右防。

膀法要合阴阳变,身法要合扭转强。胯法要合挨身使,膝法要合进身旁。

步法要合进退快,闪展腾挪腰偏强。头打去意随腰使,起落总须站中央。

腰踏中门抢地位,掌行直穿上下忙。掌打起落头手挡,肘打去意占胸膛。

背紧胸空提谷道,肩打胯击并阴阳。身法全凭盖世气,两手只在胸前藏。

推托带领随身劲,搬扣劈进上下忙。八势八母总由转,以掌为母悟刀枪。

文如八卦明道理,武晓易理亦生光。先师掌法传至今,世人显有得其真。

莫说前人多保守,只怨己身功未深。说明道理揆用意,树茂枝繁根必深。

八卦先从转掌起,精研其法乃得真。头顶肩垂行气下,直到丹田出入匀。

臂间要分三节用,身法要停四梢匀。步走圆圈分八卦,跟随身手一团神。

元气须在肛门提,猿臂熊膀龙虎身。二人对手腕中求,动手制胜步法分。

上下前后左右使,肩肘膝胯里外抡。腿法出腿不见腿,八卦起首腿为根。

前后左右三十六,横腿顺提又切真。进退勾挂明暗腿,连环阴阳并转身。

蹬踹蹁踩屈搓绊,习三熟纯使无心。武术虽精教无法,徒费心机枉劳神。

学习武艺功夫到,得了艺术不压身。艺如出众人尊敬,学问高强自超群。

八卦掌动对妙诀歌

软中求硬好,缩小绵软巧。要讲九节劲,言明得知晓。

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脚。手眼身法步,此是武艺招。

周身要整劲,慢慢往里走。左右变化广,动对赛猴猫。

旋转稳健步,站如泰山牢。蝇虫不能落,轻时如鸿毛。

学会八卦掌,比人招法高。

八卦掌十六字诀

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粘连粘随。

穿搬截拦、拧翻走转、推托带领、缠刁扣钻。

老八掌用法歌诀

单换掌:一势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左换右兮右换左,抽身倒步自合机。

盖手掌:二势盖掌迎面扑,拨云见日走自如。左换右兮右换左,丹凤朝阳向上出。

背身掌:三势背身是团撞,两手变化逞刚强。左换右兮右换左,抽身长手不须忙。

劈手掌:四势劈掌走自由,两手变化内中求。左换右兮右换左,不扣步兮莫回头。

顺势掌:五势顺势是化影,脱身化影侧身灵。左换右兮右换左,闪展个位进步赢。

顺步掌:六势顺步是双捋,千斤坠地变化多。左换右兮右换左,日月并行走开合。

下榻掌:七势下榻变化精,插花掖肋腰内横。左换右兮右换左,翻身倒步形如龙。

平穿掌:八势平穿是面迎,两手变化随步行。左换右兮右换左,走如风兮站如钉。

八卦掌身之八打歌诀

头:头打之法进中央,靠山探穴两肋旁。乳上乳下斜身取,此头乃是掌中王。

肩:肩打一阴反一阳,大臂引手先去裆。手换肩下要靠准,头来肩打命必亡。

手:抓打擒拿双手用,脚手齐到方为真。拳似炮形龙折身,手似劈山向前抡。

肘:肘打三节不见形,直撞斜打用皆准。虎豹头法意在肘,穿林交叉顶后心。

胯:胯打中节肩相连,阴阳相合力摧山。外胯去时里胯走,回身如鹰变式还。

膝:膝打几处人不明,若用膝顶命必倾。斜打膝兮加肋力,形似猛虎出了笼。

足:脚打去意刮地风,消息全凭后脚蹬。踩住敌人脚下落,功夫不到全是空。

腿:腿法原有七二变,扣摆之中把敌算。下扫上击各含义,点心点意手法先。

八卦掌对手歌诀

搬顺手青龙献爪,三穿手多有巧妙。进一步还门推扇,打虎势招法轻俏。

双挥手随身能变,十字掌令人难逃。

搬顺手迎面进掌,抱琵琶迎门开炮。再进势矮身靠打,平穿掌叶底偷桃。

将前手开弓势打,又变名动要射雕。

搬顺手迎面出掌,十字手胸前怀抱。双按手怀中抱月,急进步野马闯槽。

分开手凤凰展翅,挑开手进步挤靠。

一见手丹凤朝阳,下楼手敌人不防。十字掌拨云见日,虎扒心直奔胸膛。

双插花左右能换,龙转身海水汪洋。

一见手顺手搬拦,多献爪鹞子抓肩。随手势脑后摘盔,夜插势探海深渊。

又换势仙人观棋,真简是妙通神仙。

不出手引他人进,见出手再抓要手。上步势青龙献爪,再换势十字捆手。

变招式又换插花,单展翅矮身靠打。

双拧手迎门开炮,金丝腕里外须找。上暗步怀中抱月,再偷步将他靠倒。

打穿手转身难防,回身捋再加一掌。

进一步钝镰割草,又变势刘全进瓜。他出手又变托塔,前后手抽梁换柱。

再一动左右插花,此招事令人难架。

搬扣步妙力无边,手牵羊以顺为先。他捋回扑面一掌,顺手力我再抓肩。

我摘果他人难躲,搬得他仰面朝天。

双捋掌左右能换,再进步叶底偷桃。进一步单掌托肘,蛇吐信人实难逃。

搬手抓见势打势,一见手招里套招。

八卦掌用法歌诀

掌分八势转为根,左旋右转要缩身。二人相战腕中求,动手取胜步法分。

八卦奥妙要学真,走穿拧翻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旋转变化到彼身。

八卦八形阴阳生,六十四掌藏真情。练至筋骨通灵处,周身贯气纵横行。

先天之气要练习,刚柔相并细推寻。八卦掌法留意记,不怕猛汉力千斤。

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根。升降开合练内功,丹田有宝妙无穷。

哼哈意合吞吐妙,霹雳一声使人惊。乾坤艮巽分四隅,坎离震兑八卦成。

练功须明三步妙,上下二气不离中。八卦掌法贵三盘,三盘三节各分三。

三盘功夫全在腿,趟泥步法意存丹。上下三丹水火济,掌中力从涌泉行。

练艺精心求其妙,证悟斯道得长生。

八卦掌技击歌诀

应敌一伸手,气沉丹田后。呼吸要自然,矫健如龙游。走则劲在足,换式要出手。

前掌虚作佯,后手肘下守。正人先正己,转身步先扣。讲则进前步,退则先退后。

欲动我先静,欲曲先伸手。人疾我先往,人来我便走。动步窥左右,不忘顾前后。

眼明观六路,眼到意即走。意有而气走,气至力到手。使梢先使根,劲在脚上走。

掌随步法翻,步按掌法变。脚练十年功,掌取强中手。

http://www.56.com/w57/album-aid-9676660.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762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道学通论·仙学篇 62篇精彩的古文 转载

原文地址:道学通论·仙学篇作者:崂山道人道学通论·仙学篇第一章道教中的神灵和仙真道教的根本信仰是对“道”的信仰,因之道教的神性论也是对道性论的神化。根据“一切存形皆含道性”的命题,道教中出现了一批对天、地、日、月、星、山

汤若兰:张学良将军和我父亲汤玉麟

     作者:汤玉麟之女汤若兰 原载于:张学良基金会网站【注】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博客无关,如有疑义请与作者联系。  我父亲汤玉麟是张作霖的结拜弟兄,最初二人合起来,兵不到一百,枪不到五十,占据山头,逐步扩大,后和冯麟阁三

40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拳不同的地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为适应表演、竞赛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编制了《40式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期间,国家体委为方便各流派综合锻炼、同场竞技,又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收其他流派太极拳一些特点和练法,编制了《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声明:《八卦掌拳学篇 太极拳和八卦掌》为网友寂莫成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