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脚本集《岁月人生》二 人生百味 愿岁月无恙

《岁月人生》之十一

《为了咱农民过上好日子》

主持人:

在平凡的岁月里,记录您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

在我们齐齐哈尔市范围内,一提起先进的村干部,人们首先要想到的就是甘南县兴十四村的党支部书记付华庭。付华庭确实是新时期先进党支部书记的代表。他的高瞻远瞩,一心为民,敢于开拓,都是村级领导干部的典范。我们的时代就需要这样的人,是付华庭们推动着这个时代,也是这个时代造就了付华庭们。可是,付华庭毕竟是凤毛麟角,在我们普通的生活中,特别是现在的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上级要求严格,村级党支部和村委会已经从过去的管理型完全彻底地实现了向服务型的转变。要想真正做一名既让群众拥护,又能够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村干部,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共同去认识一位老百姓认可的普通村干部,他,就是我市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魏永民。(口播止)

(画外音)

在德宝村,魏永民是老百姓的主心骨,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找魏永民商量,用老百姓的话说,魏永民有正事儿。从当村委主任到兼任村党支部书记,魏永民已经在德宝村当了十年主要村官儿。他之所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真拿老百姓当回事儿。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魏永民

我认为,咱们当村领导,首先要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上,要不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上,老百姓在工作上就不能支持你,你工作就的一步一个坎儿,工作也干不好。要想让老百姓支持你,首先你得把老百姓放在位置上,放在重要位置上,除此以外,你在老百姓心目当中多年来的印象,公平、公正,而且这个人不能有私心,要私心太大了以后,你这个班子成员肯定不能支持你,也不能维护你,老百姓对你也不能认可。]

(画外音)

魏永民把老百姓当回事,不是只在嘴上,更主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在德宝村,老百姓把魏永民当成主心骨,因为魏永民确实给老百姓办实事儿。

[同期声字幕 孔国乡德宝村一屯农民 老共产党员 田玉

从打永民当这个书记以后,咱们群众的无论是红白喜事,大小事,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只要找到永民,永民都是尽心尽力的去给帮助,去给援助,尤其是娶媳妇了、老人了,对于政策的事,像火化了,都亲自到跟前指导,娶媳妇有不当之处,都到跟前去给解决,他到场,老百姓都有个主心骨,亲自到场,老百姓感到增添了不少光彩,大伙认为,咱们村的领导班子,以永民为首的,确实是群众当中的主心骨。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要想让老百姓信任咱们,首先得做到那儿,首先做到第一点,最起码从带头致富这一块,让群众认可,你首先日子的过好,你的形象也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另外,在村里这一块,包括群众间的纠纷,各方面的工作,你做得必须公正,而且不能偏亲向友,不能说这个是我的朋友,这个是我的亲戚,这个你不能放在前头,你把这个放在前头的话,群众不认可你,而且想得到老百姓的可也是不可能的。要说老百姓拿咱们当主心骨的原因,就说大家有大事、小事的,总觉得你要到场了,得说是非常高兴,另外,有个特殊的事的时候,找到你的时候,你热情一点,而且能像是自己的事那样对待的话,时间长了,就觉得你是主心骨。你拿群众当外人了,群众在工作上固然要不支持你,你拿它当亲戚朋友对待,他拿你也一样,现在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管我叫书记的非常少,都是叫我啥呢?我是这土生土长的,几乎叫我名字的非常多,最近这几年都叫我大名了,过去,都叫我小名,这样感觉到非常亲切,这就是说明这些人根本没拿我当外人。]

(画外音)

给老百姓办实事儿,最主要的是领着老百姓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为了这事儿,魏永民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德宝村与我市普通的农村没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拥有一片柞树林,这是放养柞蚕的一块宝地,魏永民上任后,就组织农民对柞树林进行改善,前后十年时间,德宝村的柞蚕养殖由62把发展到了86把,农民每年的经济收入仅这一项,就可以增加70万元。可这受限制的资源,只能得到有限的收入,要想真正让老百姓致富,这点柞蚕肯定远远不够。魏永民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还是走出去,让乡亲们外出打工、经商致富。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魏永民先派他的亲属出去,通过成功后的示范作用,德宝村的外出打工成为了热门。老百姓也真得到了实惠。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画外音)

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咱德宝起步比较早,而且转移出去的人数也比较多,我们德宝也算是最多的,常年在外打工的就有1200人,短期的还有700多人,全村现在看达到了1900多人,在这块来讲,村里都作了哪些工作呢?一个就是,根据乡里的劳转办,乡里的领导组织,到劳动力转移基地去回访,和用人单位相互联系,增加不少用人的量,后期咱们村,有不少亲属、朋友,在外地,咱们村上互相给他们联系,说你家亲属都在那儿,发展得都挺好,你把你的地包出去,还能得点钱,到那去你还能挣一部分钱,这不是两下收入吗?]

(画外音)

魏永民这笔帐没白算,外出的农民把家里的耕地转租给村里农户,使村里在家的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达到了15亩,仅这一项,在家种地的农民每年就可以增加收入110万元。魏永民在本村农民经商打工较为集中的天津、珲春、绥芬河等地,建立了联系网,设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与各地的用工老板建立密切的关系。目标非常明确,多为乡亲们创建一些走出去的条件。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现在这些人,我都有电话号码,十天半个月联系一次,有啥事了,或是用人了,或者有啥情况,我这边马上就知道,这些年始终保持着这么个状态。时间长,就不以为是什么工作了,我感觉就是哥们儿、朋友,应该联系一下,你像现在用人吧,这边今年大豆上场以后,收获以后,粮食,不少人家一卖,现在又出去了700多人。

同期声 字幕 德宝村外出打工人员家属 李亚红

只要一提魏永民、魏书记,叫来的,都是家乡的孩子,更都照顾,特别照顾好。吃住的地方,都照顾得挺好。

同期声 字幕 德宝村外出打工归来青年 张浩

我们到那儿一提魏书记,就接收我们了,让我们到厂子干活去了。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靠出苦力、卖体力劳动赚钱的,是暂时这部分人,长期在外的,咱德宝的特点,是搞经营为主,原因是原来有亲属经商的底子,他能引荐和媒介,以看作买卖挣钱了,他就进入做买卖经营这个行列。]

(画外音)

现在,德宝村在外经商的农民,发大财的人员很多,住别墅、坐私家车已经是平常的事儿,我们的农民在口岸城市已经被吸收为市政协委员,可魏永民的生活却没有大的变化。为此,他也曾动摇过。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他们在家的时候,和我个人比,有很多地方他比不了,无论是从社会经验也好,何从各方面素质也好,根本赶不上我,可是他们能发展这么大,过得这么好,这么有钱,说实话,确实是动摇过。]

(画外音)

可是,在村里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老百姓的投票让魏永民放弃了离开德宝,外出经商的决心。在选举党支部书记时,他以满票当选,选举村委会主任,全村包括在外的有近3000名群众投票,他差26票满票,据说,还是因为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因为不认识字划错了票所致。这给魏永民很大的压力。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压力、是责任,这些党员都信任我,,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小孩儿,在我们这些老党员面前,我多数都得称呼语一声爷们儿,我要是工作干不好,他们都会骂我祖宗啊!我家就是这儿土生土长的,我根本一点错事都不敢做,这些党员不仅监督我,而且我也害怕多年来我家在这儿留下的印象啊,会因为我工作没干好,被他们唾骂。]

(画外音)

还有一个让老百姓信任魏永民的原因,就是魏永民办事把握,用老百姓常说的话,就是不瞎整。魏永民知道,这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不管做那项工作,就的一步一个脚印。一是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第二是能得到班子成员的人可,你大起大落,一是可能有经济上的损失,另外,由于一次失败了,有可能影响情绪,影响以后的发展,影响别人对你的信心。]

(画外音)

魏永民接任村委会主任时,德宝村背着80多万元的外债,这是年来,魏永民省吃俭用,连村委会烧开水,都舍不得用电,硬是掐着肚子把这些外债还透亮了。魏永民说,该人家钱的滋味儿不好受。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我们村过去外债是86万,到目前为止,还剩5万块钱了,最近这些年,由于咱们村债务大,多方面筹集资金吧,现在还剩五万块钱的债务, 争取今年年末还不齐,07年年末也能还利索。]

(画外音)

魏永民不觉得疲倦,反而感到轻松,他认为,老百姓的认可,是一种荣誉。

[同期声 字幕:孔国乡德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魏永民

咱们在村里工作年头比较多了,也得到群众的认可,非常顺心应手,而且我感到干得非常轻松,虽然钱是挣的不是太多,但是老百姓拿咱们为重,我总觉得,这是一种收获,感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接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直接上字幕。)

《岁月人生》之十二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主持人:

观众朋友:您好!

在平凡的岁月里,讲述您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感谢您对我们节目的关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似乎对国有企业的字眼已经遗忘,所以关于工人的话题就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员工这个词。无论是什么体制的企业,它的主体仍旧是工人。而一名企业工人,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关键问题在于这个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位工人,他当三十年的工人,三十年来,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以求,共搞各种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三十多项,为企业节省资金几千万元。他就是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张福山。(口播止)

(画外音)

1977年,23岁的张福山按照父母的意愿,到红光糖厂电机维修组当上了一名工人。从上班的那天起,张福山就下定决心,要当一名好工人。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跟我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有关,我从小是生活在干部家庭,我父亲文革期间受打击,当时是我们厂的党委书记,后期我参加工作以后,老人就讲,当工人,就得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你得能干好活儿,不能混,所以说,我们家庭要求我比较严,从我本身来说,总觉得,咱们干,就得干出个样来,不能当熊蛋。 ]

(画外音)

想当一名好工人的决心好下,可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只有初中文化的张福山,感到了心中的压力。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当时确实比较有压力,因为电机工种,涉及的理论性东西比较多,自己的文化水平比较低,也看到自己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自己订阅一些书刊,一些物理书、工具书,一直到实践的一些书籍,通过这些书,回家自己看,学,再通过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进一步窜插着理论与实践结合,弥补自己工作当中的不足。 ]

(画外音)

为了实现当一名好工人的目标,只有二十几岁的张福山,牺牲了自己所有休息的时间,把心思完完全全的放在了学习业务上。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福山成了红光糖厂的电机业务尖子,这十几年中,他付出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还是应了那句古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得到了全厂的认可。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你想当一个好工人,必须努力去完善你自己方方面面的素质,综合素质,特别你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来说,你不懂技术,你叫什么技术工人啊?所以工作起来,你也不可能顺心应手。通过几年,自己跟师傅学,自己钻研,方方面面,企业领导看出我来了,我逐步从一个普通工人,到主操作,从主操作进入副组长,91年分组以后,因为当时我们管的范围比较大,正赶上一些老师傅退休,在这种情况下,分组,我被任命为电修一组的组长,我们这个组负责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以糖车间为主,包装车间、再加上纸筒(车间),这些小的,我们属于内线工人,跟外线工人不一样,所以我感到责任比较大,压力比较大。当时作组员的时候,本身做的活儿都是一样的,我只是考虑我上班,我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就完事儿了,就算可以了,当上组长以后呢,就要考虑方方面面,全方位的工作,一个是人员、家庭,各个方面,都要考虑进去,分配工作前,小组人员的工作素质,业务水平,都要考虑周全,每个班搭配,人员的思想引导,各个方面,继续上岗、培训,虽然我自己水平不高吧,但是还要把自己的那点能力,要传教给大家,叫大家都能把自己的自身工作干好。 ]

(画外音)

担任组长以后,张福山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他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因为,在他的心里,企业的工人,就得为企业负责,企业的存亡关系着自己的存亡。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你必须要有责任感,你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从什么上讲,你必须从你自身,你有一种责任感,你感觉到企业的损失就是我们的损失,荣耻相关,与企业共存那种思想。]

(画外音)

在工作中,张福山把每一台设备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关怀备至,他不仅掌握它们的习性,而且还要向教育孩子一样,以保证生产为中心,不断的完善设备,为了这些,张福山不知费了多少心血,但他从来没间断过。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在正常生产当中,你巡回检查也是在发现问题,也是在处理问题,更主要的是完善设备,为了不出现设备隐患,这是最后的宗旨。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摸索完善,处理解决,我是本着这个原则,因为你管理的范围是设备,经常出现什么问题,你心里要有数,特别是生产过程当中,出现什么隐患,或者是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就是新进的设备有可能在实际当中,也有着不同的差异,也不就是说,绝对能适应你这的生产环境,生产环境也是主要的,就比方说,这几年搞的小改小革,改的一些设备,都是从实践中加以完善,完善的作用,实际上是为了稳定生产,减少各方面的损失,适应咱们现在的生产环境。 ]

(画外音)

近几年来,原红光糖厂改制以后,张福山更加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三十多年来,他学习的劲头儿一点没减,他知道,时代在发展,自己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将被时代淘汰。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因为电器的发展,高科技的发展,非常快,特别是我们国家,近几年,通过改革开放,面对市场,一些东西进得非常快,你不努力学习,肯定不行,你适应不了。 ]

(画外音)

北糖集团生产设备非常多,需要管护的自然就多,几十年来,张福山在维修管护的同时,始终在不用企业大投入的基础上,想尽办法进行技术改造,使机器运行达到自动化状态。为此,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科研上。通过技术攻关,他发明了电机单项保护器,仅这一项,就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企业生产的大问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当时,我当副组长的时候,我们一年的生产期,我们设备量也很大,电动机烧毁达到68台,大的、小的,这种情况下,企业直接损失就达到上百万,你间接损失呢?影响生产,影响工艺各方面的水平,效益,(损失)相当大了,有些东西是没法估量的,设备效益只是直接效益,作为我是搞电的,出现这些问题,压力就挺大,所以说,经过查阅资料,从自身工作上设想, 发明了简易型的电动机单项保护装置,应为这种装置比较适应我们环境比较差的企业,就是跟水打交道的。通过第二年使用,基本上电动机的问题就解决了,当时给企业节约了很大的资金,评估一下,也得达到几百万。]

(画外音)

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只要出现问题,无论是否是电机维修组的工作,张福山都到场,帮助研究解决。1997年的生产期,企业的大型设备Dds连续渗出器因传动链链销串出,使生产停止了十几个小时,生产线内正在加工的原料及半成品全部扔掉,为企业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张福山为此夜不能寐。寝食不安。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当时出现这个问题以后,我自己感到,能不能搞一个,从电器的角度上,搞一个防范措施,我又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查阅很多资料,自己就模拟试验,以后就成功了。这几年,从97年到现在,没有一次因为联起链串出来,造成停机事故,因为咱这种装置,随时可以报警,完了人员下来,可以随时处理事故,就不至于停机,或链子脱开了。]

(画外音)

在工作中,张福山有一种不服劲儿的精神,在北糖公司是人们公认的。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切丝机出现故障无法启动,被迫停机。因为切丝机是德国进口设备,大家都觉得束手无策。可张福山就不信这个邪,他大胆的采用了利用国产设备配件代替的方法,使这个棘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咱们进口设备预选件、备用件很少很少,当时电容继电器出现问题了,出现问题以后,大家在一起研究,我说咱们用国产的可以代替它,因为咱们必须要根据设备的原理,外国的怎么的?他是干这个工作的,咱们也是干这个工作的,所以我用国产的,加以调整,改进一下,可以给它上上,这就是凭着平时的经验积累,你要是没有把握,我也不敢。]

(画外音)

向张福山这样的人才,当然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瞩目人物。先后以几家企业以高薪吸引,聘请他到企业服务,遭到了张福山的拒绝。有的企业请他帮助干私活,也被他婉言拒绝。他认为,自己是红光的人,不能作丝毫对不起企业的事。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我是老红光人,我生于红光,长于红光,我对这个企业有深厚的感情。]

(画外音)

在张福山心中,自己是北糖集团的一千分之一,就必须站在北糖集团的角度上,完成这一千分之一的责任。他觉得,做一名好工人的内容中,这个信念比技术更重要。

[同期声字幕 中国北方糖业集团公司的电修组组长 张福山

一个企业必须有很多细胞,工人,基层,你没有好的素质的员工,你企业就搞不好,所以我们的员工必须要加强我们自身的素质,都要凝聚在一起,为企业求发展。]

(直接出字幕,接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注:加字幕时,请加:协助拍摄:朱志民 王坤)

《岁月人生》之十三

《欢天喜地过大年》

主持人:在平凡的岁月里,记录您不平凡的故事。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

今天啊,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咱们中国传统的小年儿,我们已经感到了春天的脚步声。咱们中国人过年,有一个非常传统的节目是绝对少不了的,那就是我们的民族舞蹈大秧歌。这种已经大众化的舞蹈,是人们欢庆的时候表达愉悦心情的一种方式。近些年来呀,在农村,由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组织秧歌可是一件难事儿了。因为人们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情,组织起来费劲不说,扭秧歌所需的资金也是一个难事儿。可是对大秧歌的热情,人们却丝毫没有减。要把这秧歌队组织起来,真得需要有个好人儿。今天呢,我们就一起到我市的茂山林场和青色草原种畜场去看一看,在那里,有两名普通的农家妇女,连续六年组织大秧歌队,不仅得到了场里的支持,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口播止)

(画外音)

这是个非常宁静的小山村。

可使每年一进腊月门子,这里就会热闹非凡。欢快的唢呐,铿锵的鼓乐,把小山村装扮得异常喜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妪,下到七、八岁的顽童,都打扮得花枝招展。随着这欢庆的音乐,享受着自娱的欢乐。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场民

群众1

呆着没事儿,老打麻将,这么玩儿,省着玩儿了。

群众2

不比打麻将强吗?扭这个还锻炼身体。

群众3

一个是锻炼身体,也给场子活跃了文化生活。

群众4

既锻炼了身体,也说实话,也就心情舒畅了,像刘老根说的,人活一天,就得乐和一天,憋了巴屈划不来,是不是?

群众5

这不是挺好吗?咱们这地方,也没啥娱乐,这就算娱乐了呗!]

(画外音)

这个秧歌队确实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了欢乐,可使大家从心里感激的,还是这个秧歌队的组织者,她就是林场的一名普通群众,她的名字叫乔贵荣。说起组织这个秧歌队,还真有些故事。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秧歌队组织者 乔贵荣

我们就是看《刘老根》那个电视剧,那个时候,就说,咱们咋不扭秧歌呢?要是扭秧歌,我也去扭去,完了我说,那咱们就办呗,正好,我儿子那时在讷河上学,我说,你买几把扇子,我们就扭,开始买100多把扇子,全都来扭,这家伙才热闹呢!场子也挺支持的,给我们买的锣、鼓、釵,给我们买的头花,服装是我们自己买的。打鼓这些人,都可乐了,随时召唤随时到,天天都来呀,累得,那脑袋的汗呢!顺脸淌,我有时候,我跟他说笑话,瞅给你累得,这样似的,那一点没怨言,从来没说你给我一盒烟了,就是有烟了,也给喇叭匠子。]

(画外音)

乔贵荣的倡议,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和响应。因为大家都有这个想法,缺乏的就是组织者。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群众

她组织这个是正义的,不的,大伙打麻将,耍钱,这也不是什么好的道儿,这个扭秧歌好锻炼身体,她说得对,大伙就来扭来,这不挺好吗?

群众4

按这个道儿来说,她走得这个道儿好,俺们大伙儿就听她的呗!也不是什么坏意,都是好事儿,大伙都听她的,大伙就当锻炼身体了。

群众7

要是没她组织,我们也出不来呀!

群众6

我们扭秧歌,感觉到挺娱乐的,人么都凑到一块儿,感觉心情好,一般像我们中年妇女,都挺喜欢这个,都挺支持这件事儿似的。]

(画外音)

秧歌队是组建起来了,可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资金,乔贵荣找到了茂山林场的领导,场领导非常支持,从工会的活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他们买了乐件。乔贵荣又组织大家,个人集资买回了服装。

每年入冬后的农闲时节,是乔贵荣秧歌队开始活动的时节。也是乔贵荣最忙的时节。为了把这个秧歌队扮得像个样,乔贵荣自己动手,做各种道具。经常是忙起来就是半宿。可是她没有怨言。因为她喜爱秧歌。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场民

乔贵荣同志作为她来说,作为一个家庭妇女来说,办这个秧歌队,实在是不容易,确实经历了磨难,坎坎坷坷。确实不容易,因为挺佩服乔贵荣,我也挺羡慕她。因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作为一个家庭妇女,已不是党(员),二不是(团员), 作为一个家庭妇女,组织这伙儿秧歌,确实不容易。

群众8

2001年组织的,今年已经六年了,确实是不容易。

字幕 茂山林场秧歌队组织者 乔贵荣

我们这儿都是老年人,其实五、六岁的,还有八十岁的,都是老年人多,你看他带花呢看不出来,卸了装,一看,都是白头发,一会儿把白头发摘下来,给你看看。]

(画外音)

离茂山林场四公里的青色草原种畜场五分场,听说茂山林场的秧歌队办得好,他们十分羡慕。大家也效仿茂山林场,在场民朱朝玉的带领下,也组建了自己的秧歌队。可是不巧的是,秧歌队打鼓的因为得了病,是秧歌队不得不停了下来。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朱朝玉领着大伙儿,每天步行8公里,到茂山加入了乔贵荣的秧歌队。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五分场场民

群众5

俺们分场没人敲鼓,就上茂山来扭来,跟他们。跟乔大姐在一起,年年欢迎我们来,一到时候就打电话,俺们就来了,五分场,我们愿意扭,关键是没敲鼓的,这是我们五分场的头头儿,扭秧歌的,坐那儿打麻将,我们不爱好那个,还挺不顺心,还是锻炼身体、扭秧歌好呗!我们爱好扭秧歌。]

(画外音)

两个秧歌队联合起来以后,实力更加壮大了。大家在一起,寻找的就是欢乐。可是在那偏僻的小山村,不理解他们的人也不是没有。

[同期声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五分场秧歌队组织者 朱朝玉

太多了!说啥话的都有。他们说他们的呗,我们自己心情高兴就行,怎么也比坐那桌子顶上打麻将强呗,说啥都有,听他们那就完了。

记者:不理解的也有?

有的还说得瑟呢,他们乐意咋说就咋说,我们扭我们的,咋的不比打麻将强,乐意咋说就咋说。我们上茂山,走着来,那年我们都上这儿来,走着来。

坚持五、六年了,我们天天走着来,走着回去,我们就走来走去,我们风雨不误似的,反正要是这儿开始,我们就来。

字幕 茂山林场秧歌队组织者 乔贵荣

有的人就是说,你扭那个秧歌干啥的,你们挣多少钱呢?我们说我们不挣钱,人家都不信。愿意怎么说怎么说吧,你要干这行,你怕别人说闲话行吗?再说也不是什么不正当的,我就是自己爱好吗,谁爱好谁来扭,我不是说,非让你必须来扭秧歌来,都是自愿的,你愿意来你就来,不愿意来你就不来,什么扭得齐不齐的,这都是次要的,只要能来玩儿就行了,就是这么想的,原先我家住后院,都上我家院儿扭,现在我不大姐扫溜光儿,都上我家来。

记者:下雪你得扫大街去?

昨天晚上,我们还去扫了呢,别人也扫,这些爱玩的都扫,自愿都去扫去了。]

(画外音)

人们的不理解,可以不以为然。可是有的时候,秧歌队的参加者因为一点小事的猜疑,确实让乔贵荣伤透了心。2006年春节前夕,乔贵荣想象场领导争取一点资金,购买点道具。但是由于她到场子去的时候,厂子已经放假了。没想到的事,有的人却说,乔贵荣在厂子要回了钱,让她个人给花了。正是把乔贵荣气了个够呛。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秧歌队组织者 乔贵荣

唉呀!我是生气了,说是乔贵荣要出钱来了,让她和崔桂莲俩给花了,你说我就差那个,那时候我听着是生气,我家孩子他爸也说,你这是何苦呢?人家说你要出钱来让你给花了,我说,我还差那二百块钱呐?根本,人家领导放假了,根本没看着哇!今年挺好的,今年我们早点去了,领导说,行,你们需要多少钱都行,我们支持你,这么,给500块钱,买的这个。]

(画外音)

乔贵荣的丈夫单宝新是茂山林场林业站的职工,他对妻子的秧歌队十分支持。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秧歌队组织者 乔贵荣

上林业站上班去了。

记者:他对你支持吗?

支持,我们家竟给出车,竟出车,我们家有四轮子,来回拉鼓啥的,马场邀请我们,我们去了,我们家竟出车,都支持,能不支持吗?这也不是搞什么破坏呢,一个娱乐活动。]

(画外音)

每年秧歌队组织好以后,从正月初一开始,乔贵荣就要领着大家,开始大规模的活动。在农村,正月里到各家扭秧歌拜年,有给赏钱的习惯。有人建议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秧歌队活动筹点资金,可使乔贵荣坚决不同意。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秧歌队组织者 乔贵荣

我们初一、初二,只能上场子扭,各家了,什么的,我们不去,去了怕人家多心,我们是要钱的,还是要翻的?尤其是像我们这些老太太、老头儿,都有工资,一个月一千多块,人家也不差那十块八块的,我们不去要那十块八块的,人的想法不一样,假如说我上你家去了,你一锁大门,我们不得劲儿,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特别是老头儿、老太太,人家有工资,人家在乎你那十块八块吗?我们不去,我们就在大道上,东头儿西头儿,东头儿西头儿,这门来回,天天的。]

(画外音)

乔贵荣的秧歌队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更使一些老年人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使一些喜欢靠打麻将“猫冬”的人改变了生活习惯。

[同期声 字幕 茂山林场场民

跟这个扭秧歌有关系,腰也不要疼,腿也不疼,蹦跶玩儿呗,就是就这点娱乐。

群众13

经常玩儿,玩儿的时候,在跟前儿,输赢都觉得挺不好的。后来扭秧歌就不玩儿了,姐妹儿啥的,都在一起,因为块八毛的,闹个半红脸儿,这还不输钱啥的,活动活动,儿子媳妇都说,妈你扭秧歌多好哇!

字幕 茂山林场秧歌队组织者 乔贵荣

一天抽出两个小时,抽出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做着玩儿,有时候下雪天,那天下雪,就是没扭,这帮人也作我家唠嗑,也跑我家坐这儿唠嗑来。]

(画外音)(接唢呐曲《欢欢喜喜过大年》混播)

其实,乔贵荣并不知道,她的努力,就是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在默默做着奉献。

(接创作人员字幕。)

(注:请加 友情协助拍摄 扬岭民 杨梦星)

《岁月人生》之十五

《 汗水浇开迎春花》

主持人:在平凡的岁月里,记录您不平凡的故事。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

今天啊,是农历正月二十八,按咱们中国传统的说法,不出正月就是年,我们已经感到了春天的脚步声。咱们中国人过年,有一个非常传统的节目是绝对少不了的,那就是我们的春节晚会。这是人们欢庆的时候表达愉悦心情的一种方式。近些年来呀,我市的文艺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那么,代表着全市文艺工作最高水准的春节联欢晚会,因该是全市七十三万人民过年的一道大餐了。今天呢,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几位艺术团的演职人员,通过他们,我们可以了解,为了我们这台春晚,这些演职人员付出了多少汗水。

(画外音)

从十一月份开始,我市的春节晚会就进入了创作阶段。市艺术团全体演职人员都十分重视这台晚会,他们觉得,这是一年来所有工作中的重头戏。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已经忙了两个多月的演职人员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大家把节目演好的决心,却一点也没减。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韩佳男

我感觉,一年当中,到年末了,讷河的团拜会是比较重要的,拿出自己百分之百的精神头儿,来面对这场晚会,争取把它演好。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徐速

是有点累,也有反感的时候,但是,今年的团拜会,是一年当中最大的事儿了,那咱们一定得演好。]

(画外音)

韩佳男和徐速是市艺术团的两名主要演员 ,虽然年龄都不大,但是却是团里演戏的台柱子。在这台晚会里,带有猪年大吉色彩的重头戏小品《猪之歌》和反映新时期干群关系的小戏《你在哪儿》,他们两个当然是A角和B角的领衔人物。这是两个决然不同的节目,对于角色的理解,当然是十分重要。徐速还要担任五场歌舞类节目的伴舞。近两个月的排练,一遍又一遍的完善、理解、表现,两个人都觉得疲惫不堪。可是当导演“开始”的命令说出后,他们马上投入的还是演出。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徐速

基本上是各一个节目就上场了,隔一个节目就上场了,挺忙。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韩佳男

这段时间比较累,演出比较多,不单是咱们家的春节晚会,外地演出也比较多。始终都在忙,这一段虽然说感觉到有点累,但是一想起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自己慢慢的调整一下心态,也就不累了。通过一年的演出,不断的积累,最后把所有自己的、所谓的一点点的表演小才能,最后通过咱们讷河市的春节晚会展示出来。 ]

(画外音)

忙归忙,累归累,可是演员们的劲头却一点也没差。韩佳男始终在认识和理解着所扮演人物的个性,并努力把这个人物演活,年轻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天地,可是当他们一进入工作中时,似乎就没有了自己的世界,必须要完完全全的投入到所要演绎的人物当中去。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韩佳男

咱们讷河市的春节晚会,和省台的春节晚会、中央台的春节晚会,可以说无法相比。但是我们作为演员来说,我们不是这样看待。我们把讷河市的春节晚会、团拜会,就当作是中央台的春晚那么去演,百分之百,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生活中的我,和演戏中的我,因为演戏当中,也能体现或者流露出生活中的自己,主要是生活中的素材,生活中的自己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通过舞台加工,其实也是在演自己,所以说舞台上什么样,就像咱们老百姓所说,私下里也是什么样。差距不是很大。我们演戏,主要来源于生活,像这种以农村为主的题材的,我们也经常接触一些农民,看他们的一言一行,从他们当中找一些灵感,然后上台来表演,其实就是属于那种模仿,所谓演得好坏,其实就是模仿得好坏,你塑造的这个人物,演的时候,就脱离了自我,完完全全的去演那个人物,演那个主人公。 ]

(画外音)

观众的认可,是韩佳男和徐速追求的目标,因为在讷河市艺术团的每一个演职人员心中,都把观众都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他们也都有当大腕明星的梦想,但他们知道,大腕明星不是天生的,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而扎实的基本功,来自于平时的苦练和积累。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韩佳男

这个心态,如果是演员的话,会理解很多,普通老百姓,可能是不会理解的那么多,因为你在舞台上演戏,观众给你掌声,就说明你的成绩,说明你演得好与坏,当掌声热烈的时候,很有一种满足感,有时候,也不免有一些倒彩,所谓倒彩,就是演戏过程中,塑造人物,或者语言,有一些不足,或者演得不是很好的时候,也有一种内疚感,有这种感觉。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不单我们团长、领导,时刻地提醒,也包括我们自己,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锻炼,最后才能成为咱们的,所谓的小有名气,或者乃至于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后成为赵本山、范伟一样的明星、大腕。]

(画外音)

作为一个年轻的演员,韩佳男非常喜欢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可是他没有更多的时间,他每天都要忙碌在自己喜爱的演出事业上。别的事情他都能克服,最难克服的,就是懒惰的思想,心里觉得累,却不能够歇歇,其实,我们都觉得这很残酷。可是作为一名演员,就没有这个权力。无论心情如何,感觉如何,甚至于连有病的时候,只要一开戏,马上就要忘掉自我,进入到你所扮演的角色入当中去。所以,韩佳男感觉最难的就是对懒惰思想的克服。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韩佳男

最难的,就是克服不了自己的那种懒惰,自己比较懒,不是那么勤奋,但是通过领导,通过我们团长,正确的教导,经常找我谈话,慢慢的,也就克服了,这些困难。是自己积极一些,能够努力工作,多拍好戏,演好戏。]

(画外音)

徐速在这台晚会中,扮演的两个角色,都是B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配角。可是徐速却非常的认真。他觉得,作为一名演员,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角色,而在于演技,在于你能否把您应该演的人物演好。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徐速

我认为好演员就是不管你演什么角色,都能胜任,那才算好演员。只要认真对待一个戏,把你的角色,不管是配角,还是主角,演好了,就OK了。]

(画外音)

为了这台晚会,讷河市艺术团的所有人员都废寝忘食,团长宋奎伟是这台晚会的总导演,两个多月来,既要创作剧本,又要忙着指导排练,还要参加演出,连嗓子都累哑了。可是他觉得,无论如何,这台晚会必须办好。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团长 春节晚会总导演 宋奎伟

每年的春晚是咱们讷河市、是咱们文体局、更是咱们艺术团最大的一件事情,这台晚会规模比较庞大,参加的演出人员就有120人,光少儿就有50多人,加上咱们艺术团的演员,晚会我们已经连策划、再创作、排练、到现在的彩排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为了呈现好的效果,资金投入比较大,包括舞台的装修和演员的服装,光服装做了100套,还有灯光的投入,等等吧,灯、服、道、效。晚会的主题围绕,今年猪年,金猪贺岁、金猪鸿运,通过晚会体现咱们金猪年,能给咱们讷河人民,讷河市带来一个好运。另外,反映出咱们社会进步、新农村建设等等方面,整体体现这台晚会,以这几方面为主线。2007年的春晚,我们艺术团为全市人民,奉献一道文化大餐。 ]

(画外音)

与韩佳男和徐速一样,艺术团的其他同事们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台晚会当中。谢晓艳是市艺术团演员中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这台晚会上的主要节目,也是韩佳男和徐速主演的小戏《你在哪儿》,就是她主创的。为了这出戏,她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这是她从事创作以来的处女作。在戏里,她是女主角。为了和韩佳男、徐速搭好戏,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交流,努力把节目达到最好的水平。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兼编剧 谢晓艳

艺术应该有人才的延续性,虽然我们李团走了,我们叫许丹姨也走了,现在我们创作任务都在宋团身上,我们宋团很有远见,他培养我们,现在我们艺术团有个创作小组,有个创作班子,这里边我年龄是最小的。其实,我自己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因为我十几岁就进艺术团了,我到艺术团今年已经十二年了,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培养吧。

(画外音)

舞蹈演员朱妍丹是这台晚会的总编舞,为了让观众有一个新感觉,她真是绞尽脑汁。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舞蹈演员兼编舞 朱妍丹

我们今年的晚会,都是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服装,到头型,跟往年比都新颖不少。我就感觉每一年的晚会都要有创新,让老百姓感觉,我们讷河人都在有进步,讷河艺术团的人都在有进步,这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说,我在创作这些舞蹈的时候,也费了很多功夫,睡觉呢,也经常想这些思路什么的,就是想把这些舞蹈让老百姓看到最好的一面。]

(画外音)

今年只有十二岁的小演员房超,家住在克东县农村,为了这台晚会,他吃住在团里。想念父母,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儿。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房超:

:有时候也想,有时候不想。

记者:

什么时候想?什么时候不想?

:闲着时候想,忙时就不想了。]

(画外音)

2月9号,也就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二,讷河市2007年春节晚会暨2007年春节团拜会召开。讷河市艺术团的演出得到了全市领导及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韩佳男、徐速们很满足,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值得。此时,韩佳男首先想到的是妈妈,他还要参加齐齐哈尔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的演出,他想回来后,和妈妈一起好好过个年。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韩佳男

演出比较频繁,在家时候,也不是很长,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累了,也就休息了,跟母亲在一起沟通的时候很少。但是母亲非常的惦记我,我作为儿子,对母亲的回报还不够,我想今年春节,跟我妈好好的过个年,多孝敬孝敬她。]

(画外音)

韩佳男、徐速们,对生活十分认真,他们认为:

[同期声 字幕 讷河市艺术团演员 韩佳男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接春晚节目《开场舞》一段

大字幕:愿我们的家乡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主持人:岁月在美好的人生中开始,欢迎您走进我们的栏目。下期节目,我们还在这里相见!

(出创作人员字幕)

《岁月人生》之十五

《能人李墨林》

主持人:在平凡的岁月里,记录您不平凡的故事。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

李墨林,今年55周岁,有人说他是奇人,有人说他是超人,更多的人说他是好人、能人、超人,因为他是摄影家,他的作品在国际上获过大奖。他还是文学家,出过两本个人专集,出版社买他的著作权。李墨林是画家,他的国画,油画,有大家风范,他创造的粘贴版画,填补了绘画技法的空白。李墨林在音乐方面有独特的天赋,对音乐有着特出的感受,创作过多首乐曲,被瑞士的音乐学院采用。绝对应该是音乐家。说他是发明家,他拥有四十多项个人发明。六项国家专利。绝对是发明家。而更主要的,他是个淡泊名利的好人。

(画外音)

2007年的春节,李墨林为自己放了一天假。他整理了一下家里的画框。他认为这是休息,因为他的大脑可以休息一天。这段时间,他始终在为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而投入,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是一个以爱为主题的乐章,规模宏大。为了这部乐章,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包括春节,他只为自己放了一天的假。年过半百的李墨林,用音乐,诠释着他对世界的情感。

[同期声

字幕 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现在提倡和谐社会,提倡人类那种爱,奉献,相互信任,咱们现在这个社会信任程度不高,各种各样的骗子也很多,假烟、假酒、假药、假货,互相都是种欺骗,商业欺骗,实际上就是对人类道德底线的一种突破,所谓道德底线是什么呢,前一段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人与动物之间划出的一条线,这条线是不能逾越的。现在应该提倡人类的爱。]

(画外音)

李墨林的人生,是文化人共存的人生。无论是摄影,美术,音乐,还是文学创作,他的创作主题永远是对爱的追求,对人类未来的忧患。

李墨林有一个不幸的童年,12岁的时候,父亲就离他们而去。先后又有两个弟弟夭折。天生坚强的李墨林,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很小的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没有本事不行,所以,他抓紧了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去发现世界上一切有趣的事物。

[同期声

字幕 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我父亲、母亲是照相的,我自然而然就跟他学习。画画,我从十岁就自己瞎画,音乐也是那时候学的,从开始学,后来渐渐的,时间越来越长吗,在部队的时候,在文工团,拉琴,我那段算专业的。回来以后,在工厂,工厂需要画宣传画,画海报,等着回来搞展览,那时学会搞展览,学会摄影了。就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什么,咱就得做什么,做的过程当中,渐渐的就喜欢上它,就离不开它了。后来,在文化馆的时候,我考虑这一点,如果像我这么整,什么也搞不好,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什么都整好,我想选择一样,这一段时间,选择这个了,过一段时间选择哪个了,这么来回换,换的,整了半天,我也说不清楚了。你像这个,本来我不搞音乐了,我对音乐一点兴趣都没有了,那个提琴,我已经十年不拉了,我有个德国琴,卖了,买房子了。后来有一次,她(李墨林的爱人)领着两个学生和家长,都上我们家去了,一看两个孩子都挺好,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说那学学试试吧,就这么开头了,你这边教,渐渐的对音乐的感情又来了,这么,不又搞上音乐了。]

(画外音)

李墨林兼任市摄影家协会的主席,他非常热心于群众文化事业。每年组织各种展览,他都要亲自动手,他知道,群众文化需要有热心人去组织,不然,这个团体就会解体。

[同期声

字幕 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文联活动意义相对还要大一点,在哪呢?他主要做提高工作,他普及的面不大,但是它提高,能把这些人,摄影、书法、美术、文学,往上推,推荐人才,使讷河能聚集一部分人才,否则的话,没有文化馆、文联聚集这些人才,这些人就散花了,就没劲了,有些人就是可有可无,对这个东西他喜欢,做也行,不做也行,他本身不是从事这个业务的,你有这个单位来抓,来组织,他就做,你要没人组织,他就不做,渐渐的,自然而然的。他就散了,就拉倒了,真正喜爱这个,没有任何组织,他一直在做这个工作的,太少了。]

(画外音)

李墨林的人生中,不是把钱放在第一位。可是也就是因为钱,影响了他很多想法得不到实现。但是他决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追求。

[同期声

字幕 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怎么说呢?钱是有用的,钱是一种好东西,对谁都有用,有钱什么事儿都方便,我有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钱,有很多事情做不了,也挺上火,但是我不愿往这上头使劲儿。单纯的去追求钱,我觉得有点太狭窄了,人生应该做事儿,因该是给社会做事儿,给别人做点事儿,感觉我做的事儿,对别人有点用处,不管用处大小。]

(画外音)

就是因为钱,李墨林几乎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摄影事业,可是他不惋惜,他觉得这个世界太大,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文学、音乐的天地里,他一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同期声

字幕 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摄影跟别的不一样,摄影需要经费,我为啥搞文学,老搞摄影,只有出没有入,但是摄影协会这些会员,他们都有经济效益,唯独我没有,我搞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奉献型的,我复员的这么多年,搞摄影,我没收过任何人一分钱,我自己不管工资有多少,我把这片儿,都白送人家,帮人家放大,都一直是这样,不好意思,我呀牌照的,都是我的朋友,都挺好,等别人,谁结婚了,求不动我,我不去,我不乐意去,等到我的,都是我愿意的,我愿意给人服务,你要什么钱,再伸手要掏钱,就不好意思了。]

(画外音)从九十年代起,李墨林开始搞文学创作,他的第一本中篇小说集《银色的梦》正式出版发行,相继,他的科幻小说《加西之城》出版。就是这篇小说,让他得到了相应的稿酬,也还清了他买房的贷款。这些作品的相继问世,更加坚定了李墨林搞文学创作的决心。

[同期声

字幕: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文学能表现一种思想,音乐能表达一种感情,我说这种表达一种爱呀,我刚才拉的这一段,就是一种对人类的爱呀,这种东西。

字幕 市诗词协会主席 肖士恕

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可是李墨林,并没有经过文学的专业学习,他就写出了,不仅仅是出版两部小说,而且他也写诗歌,写散文,甚至于写杂文,他的,就拿《加西之城》来说吧,完全就是科幻小说,我看完之后,我就觉得,他的脑子,怎么就想出,想象力怎么就这么丰富,写出那么多东西。我觉得他,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写的诗,体现的就是真诚、朴实,文如其人,墨林这个人在我们文学艺术界朋友当中,我们说他是超人、能人、怪人、好人。]

(画外音)

李墨林是个责任心十分强烈的人,尤其是对民族的责任。2002年,他因为偶然的一篇文章,莫名的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就是因为这份责任心,使他在较短的时间里,填补了我们民族乐器的15项空白。

[同期声

字幕: 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这个东西是开始发明往上报的时候,2002年3月,这个东西是一年以后做的,你看画的和做出来以后完全一样,特不容易,一点也不差,你看这个是立体图,这个是正面图。民族乐器缺管乐,我看一篇文章以后想起来的,原来没寻思这些事儿,民族乐器中根本就没有管乐,唢呐声音发燥。是02年6月14号,7月份开始的,利用半年时间,搞了15种乐器,他说缺的这些东西,我全做出来了,全发明出来了。]

(画外音)李墨林的发明出来后,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重视,他曾应邀赴瑞士音乐学院考察,并得到了瑞士华人音乐节的最高礼节的欢迎。

(间隔5秒,接李墨林小提琴独奏曲 混播 到节目结束)

文如其人,好的文艺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李墨林拥有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内心的展示。

[同期声字幕: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刘庆富

从来对名和利,在他心目当中没有,他就像达芬奇似的人物似的,第一个他执著,再一个他有才能,另外,他没有私心,他不是把这些当成追名逐利的筹码,他就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力,他不参与人世间这些繁杂的名利得失,他不参与,在他的观念里没有。]

(画外音)

李墨林的最大人生愿望,就是有人把他的发明和专利利用起来。

[同期声字幕: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墨林

把我这些东西尽可能,我做的这些事儿,尽可能多推出去一点,能对社会有用就行了。]

(乐曲加大声音 接几个李墨林活动的慢动作 )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一直对《岁月人生》的关注,您有什么好的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的热线,下期节目再见!

《岁月人生》之十六

《心中有条通天路》

主持人:

在平凡的岁月里,记录您不平凡的故事。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

残疾人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一段波折的人生。一提起残疾人,人们就会自然的想起保尔.柯察金、张海迪等一些英雄人物。当不公平的命运把他们逼上绝路的时候,他们能够面对命运的挑战,勇敢地站起来,与命运抗争,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里,用一条正常人看不到的路。

今天我们大家要一起去认识的,也是和有他们一样命运的一位残疾人,他在身体高位截瘫的情况下,在精神上勇敢地站起来,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用无畏和坚强,在内心中,为自己修造了一条平坦的人生之路,用爱心和奉献,为社会修造了一条和谐之路。(口播止)

(画外音)

今年37岁的金莹,是一位针灸医生。十几年来,他为上万名患者拂去病痛,在饱尝和理解痛苦的基础上,去为别人减少痛苦。在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同时,也在为别人奉献者无私的爱。因为他作为病人,比正常人更知道病人需要什么?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假如一个人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他病不会好。上我们家针灸,来了,大家有说有笑,这本身对神经是一种释放,放松以后,针灸效果也会好。再一个,在你家接受的是喜悦,我心情特别好,回家也可以把喜悦反馈到家里去。你在家,憋着气回去,回家心情不好,这个直接导致病情的轻和重。正常人,通过怒之后,气大伤肝,要喜哪,气顺,喜则气顺,在一个良好的心态下,你再给他治病,轻描淡写,病就好了。上你家来了,板着脸,他自己本身就郁闷,你再给他看病,效果能好吗? ]

(画外音)

金莹用爱去拥抱这个世界,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就是爱。身体原因,他每个月至少有十天要在场上度过,因为总是坐在轮椅上,瘫痪的臀部和腿部长时间受力,她受不了。但是,他在为别人减轻痛苦的时候,会找到一种安慰,会在安慰中减轻痛苦。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我有的时候,躺在床上给人扎针的时候,我腿疼得呼呼冒汗,但是我不考虑我腿疼,它爱痉挛,痉挛它的吧,疼的时候也久了,我只要想到病人不和我一样痛苦,就可以了。没病的时候,体验不出病的痛苦。那个时候我刚刚22岁,正常的时候,想别人想的就很少,特别是想病人,想得就更少了,一天健健康康的,一看到病人难受的时候,你就想躲出去。因为那个思维、那个心理,非常野,真正砸坏以后,才知道有病的痛苦。我这十年,作为一个残疾人,原来有个好身体,砸坏了以后,坐在轮椅上,有很多正常人能干的事儿,自己干不了。但是我学会针灸以后,我对人付出的爱,人家回报我的也是爱,我一点不感觉到寂寞和孤独,而且我非常的快乐。 ]

(画外音)

也正是因为爱,金颖得到了人们的信任。

[同期声 字幕 金莹的患者

这孩子里外屋,他有时候爬着给我们扎针,他挺好,我们这帮人都有病啊,岁数大了,一身病,鼻炎、腰间盘突出、颈椎,都见轻了。可轻松了,身上都轻松了。这真是的,它要不好,我们能开吗?

我头十年就在他这扎针,头十年我腰间盘突出,20天就给我扎好了,这些年都不犯了。 ]

(画外音)

金莹有过美好的过去。15年前,风华正茂的金莹抱着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在市里本来挺好的小生意,回到家里原进化乡的一个小村子。他想建一个大规模的蔬菜保存窖,改变讷河市冬季蔬菜的进货渠道。没想到在拉沙子时,会因塌方而使他遭受了要一生坐在轮椅上的痛苦。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这是人生最大的、最惨的一个经历了。在外头真是没闯过、没走过,这都行,真正的你做走过、你闯过,见过世面了,突然砸坏,心里那个难受,那个痛苦。我有一个好母亲,我砸坏的那个时候,正是张海迪那个年代,张海迪不也是残疾人吗?我母亲就是与张海迪的事迹教育我,一开始,砸坏的时候,想轻生,因为什么呢?走惯了,跑惯了。但是我母亲经常说,儿子,爹和妈钱都花了,你命也保住了,但是钱可以不要,只要有儿子在就可以。母亲整天扯着你的手,跟你唠,终于让你决定活下来了。 ]

(画外音)

面对命运的安排,在慈母的劝说下,金莹在几经思想斗争之后,决定活下去。可是怎么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呢?在接受医生针灸治疗时,他感觉到了针灸这个中华医学瑰宝的神奇。他想,自己每天躺在床上,学习的时间有的是,自己又是个残疾人,自己给自己针灸不是挺好吗?于是,他利用一切时间研究中医,并一次又一次的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实验。两年以后,母亲做了他第一个患者。当母亲的病真的被他治好了以后,他兴奋得不得了。他看到自己人生的希望。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健健康康的,特别是中国十几亿人口,仅有那么几十万残疾人,其中就有我一个,我感觉非常不平衡。因为什么呢?我也爱拼,我也爱博,我也曾经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常人能干得我都能干。砸坏之后了,自己也抱怨过,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把我砸坏了?而且我是干正事儿,我去干自己的事业的时候砸坏的。心里头老难受、老难受了,没说吗?我是有抱负、有志愿的人, 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不想寂寞的活这一生,一开始小时候,立志就立了,一旦自己的志向都被破灭了,能不灰心吗?灰心了、失望了,都有过。但时候起自己悟上针灸以后,我只好第一个病人的时候,把我高兴得好几天、好几夜都没睡着觉。自己能从一个废人,变成有用的人,而且还是去治病、去救人,我自己去救人,那种心理和感觉真是不一样。]

(画外音)

在从新找到自己人生的位置后,金莹很兴奋。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钻研。他的艺术因为病人的治疗效果不誉而走。患者的信任更坚定了他的决心。27岁那年,一个名叫赵春侠的健全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这更坚定了他对人生的信念。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这是一个缘分,我那时候在南花园后门那儿针灸,她上我们家去,她治风流眼。她眼睛迎风流泪,我七天就给她扎好了。非常感激。那个时候,谁知道了,我也说不清,他就跟我处。我母亲过去是国高,非常有文化,她说,儿子,不行。再说,本身我自己也不同意,因为什么,咱知道,不残疾的时候,没想到残疾人的痛苦,咱残疾后,咱知道坐在轮椅上的那种痛苦,很多正常人的社交啊,愉悦的场合咱去不了。跟咱在一起有很多时候,咱们的心情。人家一个正常人跟你在一起。再一个我这种病一般的,普遍寿命都不会长。我母亲、我父亲,都不同意。但是我媳妇这个人非常执着。你不同意,我也硬处,后来我们就到一起了 。我们俩在一起十年了,始终对我那么好。 ]

[同期声 字幕 金莹的妻子 赵春侠

他对人,对所有的病人,不管是老的、少的,到这来是什么样的病人,他总是和颜善目的,对人总是很好,总是那一个态度。那时候我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看到他那样以后,就感觉我要和他在一起,我会把她照顾得很好。推着他,我就好像推着伤残军人一样,有那种心理,挺自豪的。 ]

(画外音)

赵春侠面对家人的压力,终于与金莹建立属于他们的家庭。这对除了自己的爱情以外,还包含着人世间的博爱而组成的家庭中,把爱的意义理解得更深。他们生活少好了以后,就开始照顾别人。他们比正常人更理解和谐这个词的含义。10年来,金莹免费为贫困患者诊治的数目连他自己都不记得。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我不为钱活着,但是人活着得用钱。我作为一个残疾人来讲,不管是我自己、我小侄女,我的家人,我照顾很多人,而且跟前儿还有几个贫困户我都拉着呢。她缺衣啦、少食啦,我媳妇到时候都给送去。 ]

(画外音)

薛秀凡是一名退休的职工,丈夫因病早逝,家里只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薛秀凡本身有常年患病,一个月400元的工资还不够母子俩吃药的,金莹在位老人治病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她的家境,近十年来,他们夫妻俩始终在帮助着这个家庭。春天来了,又到换季的时候了,赵春侠又来到了薛秀凡的家。

[同期声 (金莹的爱人去看薛秀凡实况)

我不拿!

你拿着,姨!这多少就这点意思。

这孩子这样似的哪,这么多年了,那不行,他不容易。起码比你强吧。

我不还有点工资吗?他没工资哪。

你快点拿着吧,好姨。 ]

[同期声 字幕 金莹照顾得贫困户 薛秀凡

我这些年了,就在那针灸,一有病就去,一有病就去,一分钱都不要。生活上也管我,给我买这个吃、给我买那个吃。我平时啥也吃不着,总给我买点这个、买点那个,送给我,两口子都那样,都那么好! ]

(画外音)

在努力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金颖找到了自己存在于社会的价值,而这其中他体会到的是快乐。最近,在社区街道工委和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帮助下,金颖准备召集几名残疾人,成立个残疾人自己的联合体,通过针灸、盲人按摩等形式为社会服务,他想让更多的残疾人和他一样,能够在精神上站起来。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现在我们残疾人有了3个,乡下还有一个,反正四、五个残疾人在一起肯定没问题了,有时候残疾人有一个共性,就是残疾人性格特别强,强的同时他就努力去干事业,残疾人在一起,他能钻研一些事儿,在一个本身对(其他)残疾人业是一种资助,一是在生活上,我可以帮助他们一下,在一个可以帮助他们多少自己干点事儿,干点实事儿。 ]

(起音乐 《感恩的心》 以下混播)

(画外音)

金莹笑着面对这个对他并不公平的世界,虽然他不能在这个世界的路上行走,可他的心理,有一条比我们常人更宽、更平的人生之路。

[同期声 字幕残疾针灸医生 金莹

珍惜自己,好好把握生活,路是自己做出来的,别人尊不尊重你是你自己的事儿,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得自己做到,人活着就得去做,要是不去做什么都是空的。 ]

(音乐杨起 加金莹工作特写慢动作 直接出创作人员字幕)

《岁月人生》之十七

《为了不白活一回》

主持人:

在平凡的岁月里,记录您不平凡的故事。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

当今社会的青年人当中,在毕业后走向社会时,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是一个迷茫的主题。是的,从离开父母的呵护后,要开始自己的人生,这路怎么走,确实是个难事。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他们面临的是更重要的人生选择。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应该静静地坐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未来了。今天,我们要共同认识的就是一位曾经有过这样经历的年轻人。20年前,他就是在这个选择中树下了一个“不白活一回”的念头。开始了他漫长的创业之路。(口播止)

(画外音)

4月22号,市政府礼堂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会议。共青团讷河市委表彰的全市“十大杰出青年”中,有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就是来自我市老莱镇老莱村的养鸡大户温元柱。

和其他的农村青年一样,温元柱有过他艰难的创业历程。1987年,初中毕业的他,抱着转变人生的幻想,只身到嫩江县做小生意。第一次给他的失败。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经营不怎么顺利,看着也不行,搞了几年,看效益也不怎么太好,这又返回来,又开了一段油坊,看人家有养鸡的,看效益也挺好,完了就这么着,跟着就开始养鸡。

第一批鸡雏进来的时候,一开始500只,过了两个月,又进了1000只,这是1500只。但是当时进来时,那心情,也说不出来什么滋味。就是挺激动,一看小鸡崽儿,挺活泼、挺(可爱)的,这玩意儿挺好。但是你养上,喂上,就不是那心情了,好像挺麻烦、挺罗嗦。心里感到,这玩意儿得十分家小心。 ]

(画外音)

在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中,温元柱播撒的是希望。他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了这1500只蛋鸡上。在他的心里,这绝不仅仅是1500只鸡,而是他的事业,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养鸡进雏时,没黑天、没白天的,就必须在屋里看着,也是吃不好、睡不着的,也是相当紧张的,当时,刚一养的时候,不觉得,好像精力还非常充沛,不像现在,现在感觉非常累,非常辛苦。那时候,刚一进鸡雏,就是有一种闯劲儿,就想把这个事业,把它干起来。就是拿这玩意儿当寄托了,好像我非得干出一点事儿来,就这么的,坚定信心,把它养下去了。 ]

电视专题片脚本集《岁月人生》(二) 人生百味 愿岁月无恙
(画外音)

搞养殖业,并不只是凭借勇气和决心就可以搞好的。需要的还有技术,这对于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温元柱来说,实在是个难题。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一开始挺艰难的,多方面问呗,学习,有懂的,上讷河,有防疫部门,勤跟人家沟通,经常去,跟人家学习,一开始,养得少,慢慢摸索经验,一点点儿,自己就学会了。挺艰难,有时候,文化程度不够,你看一些药的术语,你都看不懂,都不懂,查一些资料,问人家,有的兽医部门,兽医师啥的,人家就告诉你了,怎么、怎么回事儿,怎么用疫苗,怎么防疫,各个阶段的程序,都给你做出来。一开始,也想到打退堂鼓了,也想这玩意儿,还挺吃辛苦,还挺埋汰。收入当时也看不出来怎么太高来,但是越干经验也就越多点了,学的也懂一点了,就接着养下去吧,反正这么地吧,一点儿一点的跟人学,还行。 ]

(画外音)

养鸡的基本技术掌握了,可是鸡下的蛋要卖出去,淘汰的鸡也要卖出去。为了开辟市场,温元柱又开始了艰难的销售历程。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规模上来以后,鸡蛋产量上去了,但销售确实是一件挺难的事儿,我们最开始,是2002年,跑嫩江、九三、大杨树,周边能销售鸡蛋的地方,我都跑遍了,当时,人家说,你的量还是不够,来大车,咱们还是供应不上人家,但是咱们没招儿,咱们就是发展当地小养殖户,联系起来就是大伙儿走车,一开始人家不来,后来,咱们是鸡蛋的质量保证人家,各方面都保证人家。这些小养殖户,就是我们共同、一起给他成车,就这么的,前后得去了有三趟,才把有的客户,像嫩江的了,才逐步、逐步到咱这来拉鸡蛋。现在鸡蛋是不愁销了,因为啥呢,原来的老客户,跟咱们建立的关系挺好的。]

(画外音)

也这是因为坦诚与实在,是温元柱拥有了自己的客户群。而这些客户给与他的是认可。

[同期声 字幕: 齐齐哈尔蛋鸡收购客户 卢恩学

这个人非常实在,非常讲信誉,不糊弄我们,我们互相处的也挺好,他一到卖鸡的时候,就跟我们联系。 ]

(画外音)

经过自身的努力,温元柱终于掌握了养鸡的全面技术,并找到了销售市场。而这其中付出的,连他自己也无法形容,可是不管怎样,他成功了。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到2001年吧,规模就逐步发展到一万五到二万了,规模就上来了。]

(画外音)

正在温元柱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个预想不到的打击,使他几乎丧失了把这摊儿事业干下去的决心。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春天,鸡忽然就出现了大批量有糟损的,当地的兽医部门也看了,但是,也下药了,有一些见效,但效果不算太明显,我们家人商量一下,决定到哈尔滨兽研所去,防疫部门,到那儿去,背着鸡,当时坐火车,到哈尔滨,通过兽研所的专家,一解剖,说你这病是什么回事儿。当时一说,心里头顿时是茅塞顿开。心里就亮堂不少。回来之后,抓的药,回来病就逐渐的有所缓解。通过这件事儿,我们年年得去,到哈尔滨防疫站,年年得去一趟到两趟的,勤和人家沟通,勤和人家打电话。时间长了,我们也和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有时候也给我们回回电话,咨询、咨询,现在我们的防疫这些程序,都是兽研所的。]

(画外音)

鸡的病是治好了,可是令温元柱没想到的是,全球性的禽流感,使全国的鸡产品市场滑坡。眼看着每天往里赔钱,而且不是小数目,温元柱遭受了几乎令他倾家荡产的损失。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最大打击,就是2005年的禽流感,这一年当中,我赔了二十多万,那时那心情,那真是相当的难过,因为辛辛苦苦挣点钱,到2005年基本上,反正不说是倾家荡产,也差不多了,也赔进去不少,但是你要不干呢,这钱也回不来了。不干,对养鸡这种事业的感情还放不下,继续还得干下去,一切从头再来。

大家都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所以我信心百倍,也得把这事业干好。]

(画外音)

正是对事业的感情,驱使温元柱坚定了把养鸡这项事业干下去的决心。虽然2005年他的蛋鸡患病不是禽流感,但是通过这件事让他感到了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发展养鸡事业中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次遭遇,让他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立关系,为他学习找到了门路。经过努力,他的养鸡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现在常见的病我基本上都能够防疫,都能看好,就是用药的时候,上人家那里确定,咱们看出是什么病了,咱们得到人家那里去看这种病用什么药,咱们得看,病理什么的,人家都告诉咱们。就是实践中摸索,再一个勤向人家学习,你摸索出、看出来了,病是怎么回事儿,但是你要不通过专家指导,你也不敢确准,就有时候你喂药可能也是白喂。因为它到不了那个(程度),就是你喂鸡的药达不到那个效果。通过人家指导,你下什么药,怎么回事儿,回来,一来二去的,咱就懂了、咱就知道了。]

(画外音)

随着养鸡市场的好转,温元柱的养鸡规模得到了扩大。到2006年春天,他的蛋鸡存栏已经超过了三万只。而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老莱镇、尤其是老莱村的蛋鸡养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我刚到老莱村,来搞养鸡这行儿,基本上老莱村是个零,没有养的,在我养上之后,二年时间,我们村发展有二、三十户了,小养殖户,我们现在经常沟通,帮他进进鸡雏了、销销鸡蛋、疾病防疫啥的。都统一做一下、统一沟通一下。现在我们发展挺快。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政府副镇长 丁文福

通过他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我们全镇的养鸡事业大大的推动了一步。现在养鸡的农户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经发展50多户,光周边就达到10多户。他这个年轻人非常有头脑,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把自己的养殖规模从小发展到大,而且这个人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同样的养鸡户,谁家遇到困难,都能及时到场给与咨询和解答,从不保守,在老莱镇有一定的影响。]

(画外音)

面对成功,温元柱没有满足,今年,他又为自己设立了新的发展规划。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今年想建设一个一万只的场房,长远打算,我想,现在已经存栏达到三万只,我想,再上两万只鸡,争取达到五万只鸡。如果效益再好,我可以还往上上。

我争取把我这养鸡这行再上一个新台阶,再建一个大型的养鸡场,因为这里有我多年辛苦的积累,虽然累点儿、苦点儿,但是你终要有点事情干。]

(音乐 《不白活一回》慢起 )

(画外音)

一个“不白活一回”的信念,使温元柱这个普通的农家孩子闯出了自己的事业。就是信念和坚定,造就了今天的温元柱。

[同期声 字幕 老莱镇老莱村养鸡大户 温元柱

人生,活着,只要是自己有点事业,对这个事业的追求,能把它搞起来,自己想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把它搞起来,这就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能实现自己想干点事的真实想法,能干明白,这就算不错了。 ]

(音乐杨起 加工作特写动慢 直接出创作人员字幕)

《 岁月人生》之十八

《爱 的 责 任》

主持人:

在平凡的岁月里,记录您不平凡的故事。

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讷河电视台的《岁月人生》栏目。

在西方,基督教信仰者在举行婚礼时,主持婚礼的牧师要询问相爱的双方,如果对方无论是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美貌或失色、顺利或失意,你都愿意爱他、安慰他、支持她、保护她吗?并愿意在一生中对他永远忠心不变吗?对方的回答很干脆,我愿意。这场面一般要在人们认为最神圣的教堂来举行,要在最神圣的主的神像面前举行。可是,当真正的灾难来临的时候,真正遵守诺言的人又有几个呢?在我市的青色草原种畜场二分场,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她的行为在现实中铸造了这样的一尊人间圣爱的雕像。她用朴素的情感,把爱当作了责任。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康玉霞。(口播止)

(画外音)

1987年,20岁的康玉霞和普通的农家女孩儿一样,带着对新生活的梦想,与青色草原种畜场二分场的青年孙彦山喜结连理。英俊又能干的丈夫,让康玉霞十分满意。虽然当时的农村青年没有更浪漫的恋爱过程,可是婚后的相亲相爱,让这对先结婚后恋爱的小夫妻感觉到了人世间的快乐。

一年后,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女儿小晨雪诞生了,两个人在体味人生快乐的同时,愈加感到了人生的幸福。和睦的家庭里每天充满的是欢笑。

可是老天有的时候真是不公平,就在他们结婚的第七个年头的秋天,飞来的横祸几乎把这个家庭摧垮。秋天,农村的土房子都要抹墙,以保证冬天的温暖。和往年一样,孙彦山开着自家的四轮车去土矿拉土,没想到,因为意外塌方,他被砸在了土堆里。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可是他的腰椎却完全断了。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二分场农民 孙彦山

当时就好像没有活路了似的,那时候,从打有病好几年才过了那个劲儿,一天就觉得活着也没啥意义。得用人侍弄啊,来回走,出去进去,都得用人背着。]

(画外音)

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把康玉霞压倒,她不相信,丈夫的病治不好,她把所有的心思全用在了给丈夫看病上,四处借钱,八方求医。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农民 康玉霞

就觉得能好,那阵儿信心可大了,盼望,寻思能治好,能治好,齐市就去了三、四趟,上锦州去了一趟,手术做了两次,锦州一次,齐市一次。后来我还拜过偶像,就是祈求生能保佑。]

(画外音)

当冰冷的现实摆在孙彦山和康玉霞面前时,两个人几乎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因为,孙彦山已经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废人。有人劝康玉霞干脆离开这个家,因为,她毕竟只有27岁,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她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可是面对相爱的丈夫,两位老人,和刚刚懂一点事儿的孩子,康玉霞没有这个勇气。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农民 康玉霞

夫妻感情也是在这呢,感情挺好的,起初,结婚七年那阵儿,生活真就是甜甜密密的,也寻思感情,再一个孩子这方面,孩子还小,如果孩子失去单亲,对孩子心灵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也想到这儿,他也说,你要走啊,我就死的快了。]

(画外音)

满含着对丈夫的爱和对这个家庭的责任,康玉霞坚定下了把这个家撑起来的决心,可是现实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因为她毕竟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来源依赖于种地,而地里的农活大部分需要体力,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常人是难以想象的。可是康玉霞硬是撑起来了。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二分场农民 孙彦山

你说,冷不丁的,俩人干的活,剩一个人干了,我还是主要劳力,她一个女的,农村这活不好干。一个人干不了,亲属朋友都没少给帮忙, 帮着侍弄地,农村这地没有男人根本干不了。特别到晚上,一累,一乏,有时候睡觉都啥程度,翻身都我帮着翻,腰疼,腿疼,翻身都翻不动,有的时候翻几遍身,活动活动,第二天早晨吃点药,还得去,特别是秋天,最累。]

同期声 字幕 孙彦山的母亲

咋不揪心呢,老人帮干不了多少,一个女的,特别秋天,割地,种地,种地这不是和我们姑爷合伙儿去种地,这些年都是姑爷给种地,她俩合伙种地,到割地时候也是,俩个人整不过来啊,老头子也是岁数大,靠着姑娘们帮着整,要不媳妇一个人整不了地,秋天割地、装车的,没有(劳力),没有开车的,就这么插伙儿。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农民 康玉霞

种地,我家老爷子是性子急的人,我是慢性子人,俩人干活就干不到一起去,就因为种地也发生过不少矛盾,有时候等他们走了,在地里这眼泪就(下来了),你说当他面流眼泪吧,还怕他上火,在地里头就偷着哭,那阵儿就觉得苦,我说我这命咋就这样呢,想一死了之吧,还不行,舍不得孩子,对他伤痛会更大,有眼泪就自己擦吧。]

(画外音)

除了农活以外,康玉霞还要照顾丈夫和年迈的公婆,二老身体多病,康玉霞几乎每天从天亮就开始忙活,可是她没有一点怨言。她真的把经营这个家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而她的奉献,使公婆非常地感动,老人们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废人,没有这个媳妇,就没有了这个家。

[同期声 字幕 孙彦山的母亲

对他照顾,咋样都不闲埋汰,大便干燥啥的,都她给往下排,不烦。就是对他太好了,对我们俩还次要的呢,对她那真是真心的,这些年都不烦,就是这样好,一般的早走了。人家没烦,到了儿没烦。]

(画外音)

由于长年坐在炕上,使刚强的孙彦山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春种秋收的时候,看着那么多农活需要干,可是自己却伸不上手,孙彦山心急如焚。可是康玉霞却从来没有因为劳累而埋怨过。倒是孙彦山有的时候会因为着急而发脾气。对此,康玉霞回报的是宽容。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二分场农民 孙彦山

没病的时候,我俩没打过仗,说话什么时候都和和气气的,到现在她和我也都不喊,喊的时候几乎没有。 有时候我脾气不咋好,我还和人家喊呢。 过一会就好了。]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农民 康玉霞

就觉得,这个家虽然是这样,但是不能让别人看笑话。]

(画外音)

为了让孙彦山在家里有点事做,康玉霞花20几块钱,给丈夫买了一把二胡。康玉霞还求本场的一位老师来教孙彦山,每当晚上干完活的时候,康玉霞一边干家务,一边听丈夫演奏,虽然演奏的不是那么标准,但是却能给他们带来无边的乐趣。有的时候,康玉霞还和丈夫合作,一个拉琴,一个唱歌,其乐融融。

(接夫妻演奏唱歌一段同期声《两只蝴蝶》)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农民 康玉霞

有的人说,她怎么没心没肺的,家那样了,还那么胖呢,我就跟他说,不管别人咋想,咱们该咋过咋过,我说这就是生活,生活有坎坷,咱们面对多大的困难、多大的坎坷,咱们要合力的去面对,不要让别人瞅着笑话,你躺炕上,别人瞅着看咱热闹,咱就说,你死、我死,都死了,能解决啥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啊,人家还得看,这家人散了。过黄了。别人说,你真刚强啊,当别人赞赏你的时候,那阵儿心里面觉得也是甜滋滋的。就是我胜利了,我没让别人看笑话,我没有说是家庭这样了,我躺在炕上,我愁眉苦脸的,我还得让别人侍弄,我还得打吊瓶啥的,没有。]

(画外音)

让康玉霞更感到安慰的是,女儿小晨雪于2005年考上讷河二中,对于孩子念书,康玉霞也很矛盾,如果女儿不念,肯定是自己的好帮手,可是孩子喜欢念书,自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供出来。可是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四千多元的家庭来说,本身的生活已经难以解决,还要供一个高中生,康玉霞实在是难。可是她没有让孩子辍学的想法。虽然有的时候为了给孩子拿百八十块钱的伙食费,都需要向别人借。可是她还是撑着。在她眼里,孩子是这个家庭的希望。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农民 康玉霞

女儿七岁那年,她爸就这样了,这些年了,都经历这个家庭的环境、各方面的生活了,她都知道钱难挣,开始考二中时,我说你能考上,你愿意念就念,再不就下来,咱俩种这点地儿,帮我一把,我也轻巧不少,那时候都十六、七了。她说,妈呀,我不想下来,我就想学习,我说行,反正要是能考上高中,你就念,你考不上,咱自费可没有那钱。她就考上了,我说考上了,砸锅卖铁也供你,尽量找亲属、上场子找帮忙,就考上了,我说该着你考上了,你就上,我的苦我就认了,我自己侍弄这点地。这考上了,我这心里头,安慰挺大,好像更有盼望、希望了。]

[同期声 字幕 孙彦山的母亲

俺这孩子上高中,孩子要大了,她不就算成功了吗,不知道这孩子明年能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就好了,她就算成功了。]

(中间慢起音乐 付笛声 任晶《知心爱人》)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二分场农民 孙彦山

人家侍弄我这些年了,不容易,如果有一天,她要离开我,我一点埋怨都没有,人活这一辈子,不容易。守我这么多年了,到劲儿了,就是夫妻也够意思了,一点忙都帮不上人家,里里外外,啥都是她干,还累了一身病,特别是到农忙的时候,她犯愁啊,一犯愁也挺苦恼的,有工夫我劝她,尽量在一起吧。耽误人家,反正给人家耽误了。]

(画外音)

康玉霞没有在婚礼上宣过誓,可是她却在现实中忠守了诺言,他在用行动诠释,那份人间少见、无价可估的人间真爱。

[同期声 字幕 青色草原种畜场农民 康玉霞

我说爱吗,啥是爱啊,爱就是无私的奉献,爱也就是接纳,既然爱对方了,无论是怎样,就是接纳,别往别处想,就是这么寻思的。]

(这首歌要唱完,剪一些她生活的画面,要慢动作,动感强的,直接出字幕。注:此节目或黑龙江电视奖二等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8884.html

更多阅读

《子不语》漫画配音视频更至第四集《鹤殇》BG 鹤殇 的好词

原著:夏达STAFF 导演:室韦包子图片处理:尉迟翎雅音频后期:室韦包子视频制作:深蓝海报:狸猫宣传:兜々.緈鍢CAST 小语:若诗茜影[月玲珑]司机大叔:音频怪物[影音同画]燕姐姐:青媚儿[10音社]妈妈:室韦包子[星之声]沈哥哥:超级柴政[星之声]男青年:松

精彩台词记录 《烽火佳人》二 烽火佳人演员表

【精彩台词记录】《烽火佳人》(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17d75c0102w0pa.html【第27集】1.佟毓婉:额娘,允唐他不喜欢吃这些的,您还是退了吧,别再欠债了,您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子才是。叶赫那拉容琪:毓婉,你才是额娘一生一世的债。

《IT狂人》 电脑狂人百度百科

昨天晚上,重温了两集英剧《IT狂人》,虽然早已剧透,但我还是爆笑不止。《IT狂人》是迄今为止我所看过的最上乘的情景喜剧。                《IT狂人》主要演员最初接触的欧美喜剧是美剧《生活大爆炸》(BIGBANG),讲述的

声明:《电视专题片脚本集《岁月人生》二 人生百味 愿岁月无恙》为网友朦朦墨色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