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和三国演义一 (2011-11-20 09:50:14)转载▼标签: 三国三 三国演义前20回概括

三国和三国演义(一)

(2011-11-20 09:50:14) 转载▼

标签: 三国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曹操

杂谈

2011.9.16——9.27湖北行路线

襄阳——南当阳玉泉寺——钟祥明皇陵——十堰武当山——荆州古城和沙市——潜江章华台和——仙桃——咸宁九宫山——九江、景德镇——婺源——杭州

三国和《三国演义》

襄阳市是由汉江中间分开的襄阳和樊城两部分组成,汉江北的樊城是原来的中心市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都在此,旧街拥挤居民密集,新的中心市区是襄阳,高度商业化的新都市,街宽楼高,不过两个城区部分都一点古城久貌也看不到了。

襄阳在2010年不久前还叫襄樊,名称改为襄阳市,可现在当地除了学校和公安局等以城市名为名称的单位改襄樊为襄阳外,很多医院商店招牌的名字仍然用襄樊,人们更是习惯如此,周边的当阳、沙市、荆州的人也还称襄阳为襄樊,长途客车站也是如此。

襄阳和荆州是三国历史和三国故事的中心,120回的《三国演义》荆州的故事占了70多回,发生在襄樊的故事有40多回,可以这么说,襄阳就是三国,三国就是襄阳,这样的话,《三国演义》也可以叫《襄阳争战史》,或者《荆州战争史》吧。

襄阳的三国故事说不尽,很多为人熟知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隆中对,马跃檀溪,刘备携民渡江,关羽刮骨疗毒,水淹七军......,还有当阳的长坂坡,玉泉寺。襄阳有诸葛亮的古隆中,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河南南阳说隆中在他们那个地方,到今天襄阳和南阳为这个还在争得不亦乐乎。有学者说三顾茅庐根本就是罗贯中编的,事实上不是刘备去请卧龙,正相反,是诸葛亮自己找到刘备头上的。

当阳县在襄阳南约100公里,也是当年荆州的中心地区,这里有赵子龙救孤的长坂坡,地点就在当阳县城的大街上。当阳的玉泉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影响,寺始建于汉末,是禅宗北宗六祖神秀大师的道场,在民间玉泉寺更出名是因为《三国演义》里讲的关公显圣的故事,寺里立着石望表“汉云长显圣处”,是明朝立的,便是这件闹神闹鬼事的证明了。

《三国演义》正八经说,关公死后,孙权为得荆州设宴庆功,吕蒙因居首功坐上位,忽然他被关羽冤魂附了体,口中自称着“吾乃汉亭侯”,一面上去抓孙权指骂,然后倒地七窍流血而亡。这是罗贯中吸引读者的怪诞噱头,三国演义里这类故事很多,可《三国志·吕蒙传》说吕蒙纯属正常死亡,他本就身体多病,为他的病孙权还遍招东吴名医来诊治,请来道士为他做法祈福,希望能延长他的阳寿。

当初关羽离开荆州北上攻襄阳,在襄樊水淹七军,曹操岌岌可危,司马懿说:“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纪》,曹操从司马懿计,暗地里说动孙权去袭取荆州。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权果然背弃共同抗曹的孙刘联盟,当然这也不是第一次,孙吴和蜀汉双方都这么干过,大将吕蒙偷袭关羽空虚的后方,沿水路从九江出袭公安和江陵,成功得取了荆州。得知荆州已失,关羽急忙退军,之后就败走麦城一败涂地了。

关羽之死是和吕蒙多少有些干系,不过吕蒙只是给孙权出过招儿,《三国演义》叙述:“蒙曰:‘吾料关某兵少,必不从大路而逃,麦成正北有险峻小路,必从此路而去。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彼军至,不可与敌,只可随后掩杀。彼军定无战心,必奔临沮。却令潘璋引精兵五百,伏于临沮山僻小路,关某可擒矣。今遣将士各门攻打,只空北门,待其出走。’”果然一切都让吕蒙料的准准的,可是擒获关羽的不是吕蒙,而是吴将潘璋的部下马忠,马忠领不多的兵在回马坡绊倒了关羽的马,生擒了关公。再说,劝孙权杀掉关羽的是主簿左咸,和吕蒙也毫无关系,关羽找错了冤家对头,他还魂索头首先要找的应该是马忠和左咸。

罗贯中不愧为故事高手,他的这段故事利用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巧合。吕蒙在关公死后不久也恰好病发而亡,而且死时的岁数的确不大,才47岁,这似乎不是一个武将正常死亡的岁数,不是关公冤魂附体怎么会好端端的死掉?还有,马忠和左咸都是小人物,让关公的魂闹他们出不了彩,吕蒙是东吴大将,角色比较合适,罗贯中根据戏剧效果的需要就让关公找到了他头上,就因为他多嘴。

孙权斩了关羽,把他的头颅装在匣子里送给曹操。孙权这么做很让人费解,可他就是这么干的,他的逻辑是不是说,关公是我孙吴杀的,可这是曹操指使的?《三国演义》没有进一步说明。曹操当然知道孙权这是想嫁祸于人,要挑动刘备来找曹魏报仇,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在洛阳给关羽建墓,隆重厚葬了关羽的头。这样,关羽的身子葬在湖北当阳,头葬在洛阳,洛阳和当阳都各有一处关公墓,关羽的祖籍是山西解州,今天山西省运城的解州,那里有关公祖祠和天下第一关帝庙,因此民间有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的说法,也就有了玉泉寺关公显圣的传说。

关公显圣的故事原本是隋朝流传的民间故事,最早见于南宋天台宗僧人志磐所著的《佛祖统记》,被罗贯中搜罗来编进了《三国演义》,他把一个完全是异志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一齐按落云头,至玉泉山顶。普净认得是关公,遂以手中麈尾击其户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叉手问曰:‘吾师何人?愿求法号。’普净曰:‘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己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后世称为“玉泉显圣”的这个故事,事实上是在关公死了三百年后智者大师编出来的。智者大师生于公元538年,梁武帝大同四年,是天台宗实际的创始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一生有大量讲经著述,据说由他所主持建造的佛寺有二十六所,由他所度的僧人有一万四千余人,造方舟檀、金、铜、素画像八十万躯,传弟子三十二人,玉泉寺也是智者大师的道场。他为宣扬佛教和神话玉泉寺,编造出关公显圣的神迹故事,要是关公真的显圣找吕蒙算帐,去建业的什么寺更合理些,到玉泉寺干嘛?还有,也是智者大师让关羽成为佛教的伽蓝天尊的。

伽蓝天尊也称伽蓝菩萨,是佛教的护寺之神,护法神,这是关公崇拜的肇始,历史上关公第一次被封为神明是佛教首先封的,而不是儒家或者道家,后来关公又逐渐演变为武财神。如果当时玉泉山真有这关公祠的话,也该是历史上最早的关公庙了。

逛完玉泉寺,在寺前农家乐的小饭馆吃饭,只有我一个游客,边上店主们没有买卖也过来和你聊天,用三国聊,关云长,赵子龙,还能荒腔走板地唱上两句: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他四弟常山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这一班虎将哪个有?还有诸葛用计谋。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闻知是怎肯罢休!”

你一句我一句,唱得很随意,还把几段掺和起来一起乱唱,估计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京剧,没什么腔调和板,更不知唱的这是《甘露寺》里的著名选段。

当阳地人对三国津津乐道,似乎个个都是三国通,张口闭口都是诸葛亮、关羽、赵云,他们说他们这是三国文化。我就问:你们谁看过三国演义?从头到尾看过?大家都不吱声,只有一个女孩很自信,说她看过,我不大信:是电视剧吧?她开心地笑起来:你真聪明。

三国的历史从襄阳开始,也是在襄阳结束。应该说襄阳代表了荆州,荆州是以襄阳为治所的荆州,刘表做荆州牧的荆州。《三国演义》里的刘表无所作为,是一个窝囊又软弱的好好先生,其实不然,刘表在荆州做了19年的荆州牧,拥甲兵十万,据《后汉书·刘表传》载:“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治,其奸滑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刘表作为东汉末年大乱形势下的一方统治者,能使荆州地面天下太平,而且占据襄阳这个军事重镇,绝对不是庸才可以做到的。

从公元190年到公元208年二十年时间中,全国北方和中原战乱不已,山东、河北、关中、河南无一处安宁,连长安洛阳都是兵荒马乱,独荆州免于兵灾人祸,富庶安定,文人和人才纷纷来投,荆州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后汉书·刘表传》说,刘表在荆州“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战乱使洛阳的太学废掉了,刘表在襄阳建立学校,设置学官,《刘镇南碑》记载:“笃志好学,吏子弟,受禄之徒盖以千计,洪生巨儒,朝夕讲诲。”太学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这等于洛阳太学南迁到了襄阳。《刘镇南碑》还记载:刘表“求遗书,写还新者,留其故本,古典坟籍,充满州闾,”他在战乱年代做了藏天下之书和为天下藏书的功德。

《三国演义》是战争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打打杀杀的武戏,求的是一个热闹,要的是好看,吸引人,看看《三国》网络游戏就知道了,里面的人物都是争霸天下的枭雄,运筹帷幄的智谋,宏大的战争场面,刘表缺少这方面的表现,他不出彩,罗贯中不愿意在他身上多费笔墨。

诸葛亮和襄阳的关系非常之大。在被刘备三顾之前,他在襄阳也并不是所谓的躬耕布衣,他的岳父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黄刘二人娶的是蔡瑁的亲姊妹。蔡瑁家族在襄阳更是不可一世的势力大族,家有田园四五十处,婢妾数百人,他的一个兄弟蔡瓒为郿相,另一个蔡琰是巴郡太守。刘表受命到荆州当刺史,就是靠蔡瑁站住脚打开局面的,后来刘表由刺史做了荆州牧,也任命蔡瑁为南郡竟陵太守、镇南大将军。

蔡瑁有个的姑父更是了得,东汉朝廷里的太尉张温,太尉是汉朝负责国防的最高长官,与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公”,三公之下才是九卿。张温曾经是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顶头上司,这几位都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看他的头衔就知到他地位多么显赫,中平元年(184年)为大司农,尚书郎,受封为司空,京兆尹,封互乡侯,为车骑将军,中平二年(185年)为车骑将军,中平三年(186年)拜为太尉,“三公在外,始之于温,”这是说张温是东汉第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也有说这是他花钱买来的,《资治通鉴》就说:“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行输货财,乃登公位。”他是拿钱买的国防部长的位置。不用惊讶,这并不是不可能,中平四年(187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曾用一亿钱买过这个职位。当然,太尉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买的,总得差不多,起码要位及九卿吧。

蔡瑁是诸葛亮的舅舅,刘表是诸葛亮的姨父,刘备先投靠袁绍被曹操打败后无家可归,跑到到襄阳是投靠刘表的,这时诸葛亮已经在襄阳刘表家里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在襄阳见面,也不会有《隆中对》了。由于岳父家的关系,诸葛亮也算得上是进了汉室宗亲了,所以可以这么说,诸葛亮辅佐刘皇叔恢复汉室,更是在帮姨父恢复汉室,在帮舅舅,在帮自己家。

就是在他岳父家中,也就是刘表和蔡瑁那里,诸葛亮也并不是说不上话。刘表有两子,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蔡瑁喜欢刘琮,就和刘琮的生母蔡氏一起耍手段,最终让刘表废刘琦而立刘琮,刘琦和诸葛亮关系不错,他逼着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听了诸葛亮的建议,他去到江夏(今武昌)当了太守,一方面躲开了家庭矛盾,另一方面又有了自己的地盘,后来赤壁大战时候他还给诸葛亮出了一半兵力,一万。

看到了吧,诸葛亮的岳父家都是什么人物,罗贯中居然还说他只是一介布衣!有这样的背景,卧龙又年轻轻的就名动天下,怕就是在当时的襄阳和荆州,诸葛亮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响亮人物吧。

刘表死后刘琮嗣位,弟弟大模大样以牧守身份封哥哥侯位,刘琦大怒,都是他老爸的这个大舅子干的好事,便出兵去讨蔡瑁。恰在这时曹操举兵攻襄阳,蔡瑁主使让刘琮举荆州降了曹,刘琦自知打不动曹操,只好作罢,撤兵返回了江夏。刘琮是个阿斗式的人物,他举州投降曹,曹操以他为青州刺史和谏议大夫,参同军事,官不大,可是皇上正式任命的,朝廷正式的官,不是三国乱世里那些军阀那样自己封的。曹操容他却看不上他,曹操看到孙吴的军容整肃,感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刘表的这个儿子太差了。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立场是贬曹褒蜀汉,所以他把蔡瑁写成了反面人物,罗贯中安排周瑜和黄盖演了一场苦肉计,使离间计让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两个水军都督,这是罗贯中编的,史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降曹后蔡瑁被用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还封了汉阳亭侯,根本没有被杀这档子事。

襄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荆州做为牧州的这片地方,整个三国就是大家围绕着这个地方打的,后来司马炎就是从襄阳发兵,居高临下一举拿下长江流域,灭了吴国,统一全国建立了西晋。所以说,得襄阳者得天下,“天下之要领,襄阳实握之,”《读史方舆纪要》称:“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

三国时的荆州地处魏、蜀、吴的中心,三方拉锯争夺的地方,有时在曹操手中,有时在刘备手中,有时又在孙权手中,而且谁都没有完全占据过全部的荆州。这个荆州不光是指荆州古城,范围很大,有八郡,是刘表做荆州刺史后来是荆州牧守的荆州,治所在襄阳,包括了河南南阳在内,襄阳向南到荆州城,还要往东往南。刘备“借”的荆州只是这个大荆州的一部分,大约是荆州八郡中的四个郡,最重要的是靠近湖北的南郡,他的这块荆州治所先在公安、后在江陵,大意失荆州,关羽丢掉的就是这块荆州。

荆州八郡中的南阳郡一直在曹魏手里,襄阳是刘表荆州的治所,这是诸葛亮岳父家的势力范围,所以可以判断,诸葛亮的隆中更可能是在襄阳而不是在南阳,刘备是在襄阳的隆中三顾茅庐,直接上的诸葛亮的家门,也可能是在刘表家里见的面。

魏蜀吴三个作为国家政权并存谓之三国,三国的时期由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篡东汉建立魏开始,后来司马昭灭了蜀汉,这时他已经实际控制了魏国的大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干脆谋了曹魏,成立他了司马家的晋,史称西晋,到司马炎最后灭掉孙吴,三国宣告结束,全部时间有60年。西晋灭吴后统一全国,可是它也很短命,把曹丕篡位逼汉帝禅让立魏算进去,西晋前后不过50年,如果从晋灭掉孙吴统一全国算,到西晋灭亡,那西晋只有31年。

三国时期还有一种划分法。东汉的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东汉已名存实亡,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历史上习惯将三国从东汉未年算起,从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作为开始,以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为结束,《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是这么做的,这样么计算的话,三国的历史大约有90年。而真正曹魏、汉蜀、孙吴三国鼎立的时间,从曹丕220年逼汉帝让位,成立了魏,紧接着221年刘备也宣布成立蜀,孙权也不甘落后,不过他开始时是对魏称臣,曹操封他吴王,到229年才宣布正式成立吴国。这样算是真正的三国鼎立了,后来魏灭了刘备的汉蜀,司马炎灭掉了孙吴为止,三国真正存在的时间不到40年。

三国起于东汉的灭亡。东汉灭亡,首先是东汉末年统治的腐败,朝政混乱不堪,末期的几位皇帝都深陷在外戚和宦官的权力争斗中,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因外戚和宦官为祸而亡国的最为典型的例子。

汉桓帝(132年—167年)刘志是东汉第十位皇帝,他十五岁即位,在位21年,他当上了皇帝是因为146年外戚梁冀下毒药死了仅九岁的汉质帝。刘志在延熹二年(159年)又利用单超等五个宦官诛灭了梁氏外戚,五个有功的宦官马上被封侯,开始了“五侯”的专权时期,他们比外戚更加腐败,政治更腐败。汉桓帝刘志36岁就死了,他死后无子,年轻的窦皇后和她父亲大将军窦武扶刘志的亲堂侄刘宏登上皇位,他只有12岁,这是外戚欲借此重掌皇权朝政,但最终是宦官得胜,软禁了窦太后,夺得朝政大权。汉灵帝昏庸荒淫,一切依靠和听命于所宠幸的宦官,他封张让等宦官为“十常侍”,并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控制着皇帝,肆无忌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国家政治可谓腐败到极点,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动乱、起义,朝廷的统治已经无从谈起。

东汉末年,天下已经乱得一塌糊涂了,最主要的祸乱是来自北方鲜卑族。从周到秦汉,一直到明,中国在将近2000年里一直处在各北方游牧民族来自北方的威胁中,一直没有断过,不论是匈奴、鲜卑、蒙古,还是女真,他们不是像元和清那样入主中原,就是像东汉和明朝那样,因他们的骚扰和侵略而是中央政权不堪重负,导致国内矛盾危机总爆发而亡国。

东汉的北方边境一直被鲜卑游牧民族侵扰,建宁元年十二月“鲜卑及濊貊寇幽、并二州”,建宁二年十一月“鲜卑寇并州”,熹平三年十二月“鲜卑寇北地”,熹平四年夏四月“鲜卑寇幽州”。

不光是北部地区,各地也都动乱暴乱不断,光和元年春正月,“合浦、交趾乌浒蛮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郡县。”合浦是汉代的合浦郡,广西岭南西部地区,交趾是今天越南。

很多很多,都乱了,无一日安宁。内地也一样,有各地叛乱反叛,光和二年冬十月,“巴郡板楯蛮叛,”光和三年夏四月“江夏蛮叛。”亦有民变民乱,建宁三年冬“济南贼起,攻东平陵”,熹平元年十一月“会稽人许生自称越往,寇郡县”,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中平二年春二月“黑山贼张牛角等十余辈并起,所在寇钞。”

还有少数民族的反抗,熹平五年夏四月“益州郡夷叛。”中平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西汉时的休屠胡是匈奴,休屠王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后被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了,东汉时的休屠泛指胡人,应该是鲜卑族。

同时也有兵变叛乱,中平元年六月“交趾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中平三年春正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中平四年六月“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中平四年冬十月“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建宁二年九月“江夏蛮叛”,同年“丹阳山越贼围太守夤。”

导致东汉灭亡和天下大乱的,有决定意义的是黄巾军起义。毛泽东偏爱农民起义,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农民起义定义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他连自己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都不大愿意说成是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而更愿意说成是农民起义。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到今天也还跟着坚持毛泽东思想,把张角的黄巾军起义称为农民起义,甚至还什么“广义”地把184年东汉黄巾之乱作为三国时期的开始。其实蛮不是那么一回事,黄巾军起义根本就不是什么农民起义,不是官逼民反,完全是宫廷内部权力斗争导致的社会变乱,怎么看都不像农民起义。这样政治挂帅的历史学家和学者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到现在还在“流毒”!

巨鹿(今河北省涿州)的张角兄弟搞了个“黄天泰平”的太平道,在民间活动十多年,信众达到三、四十万人,其中信徒也不乏豪强、高官等,道士法师甚至交结后宫宦官,出入宫闱。太平教依附官宦势力,在外戚和宦官的党争中成为宦官进行权力斗争的工具。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大方马元义和宫中的常侍封谞、徐奉等勾结,大方是太平教中统领几万弟子的大首领,他们密谋约定好里应外合,冲进宫去杀灭敌对的戚党,不料被教中的弟子密告事发,马被官府抓捕,车裂于洛阳。顿时太平教受到朝廷的禁捕,一时被诛杀的有千余人,张角等首犯受到通缉。

迫不得已,张角在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举事,假神籤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用白粉写“甲子”二字涂写在京城各寺门及州郡官府,信众跟着起义,一时声势浩大,因他们都以黄巾为标帜,故称黄巾军起义,只半个月时间便天下大乱,震动京师。黄巾军起义前后不足十年,主要战场在宛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颍川郡,相当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宛城地区和兖州,大体范围在今山东西部和河南东部,到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2年)黄巾军起义就已经彻底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太平教解体,此时张鲁的五斗米教盘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就是也以宗教教团方式的地方割据,后来曹操平汉中把张角收服了。张角失败后,他的大多数太平教信徒纷纷加入到五斗米教,结果后世经常把两个教混为一谈,把太平教起义说成五斗米教起义。

黄巾军起义并没有对东汉王朝造成致命打击,农民起义不是东汉的终结者,但是它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面对这个大乱局面,特别是黄巾之乱,汉灵帝的中央政权已无能为力,为了镇压众多的武装暴动,只好将权力放给地方,让地方去平定镇压各种叛乱,曹操、刘备都是靠镇压黄巾军起义起家的。可是这样一来,更造成各州郡府拥兵自重,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在镇压黄巾军之乱的过程中,刺史牧守郡守等逐步掌握了军权,行政权,成为了新的割据势力,

直接导致了东汉后期社会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

史学家认为导致东汉亡国的要害是汉灵帝改变了官制,既他将汉武帝开始设立的刺史制度改为了州牧制度。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汉灵帝用皇权重新委任地方长官,为了让这些握有兵权的军阀势力效忠于自己,他重新任命了全国十三个牧州的牧首,“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等等,董卓、刘表、袁绍都曾是一个州牧的牧守。刺史和牧守都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只是名称不同并无实质性改变,任命牧守,是努力树立一下皇权威信,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拉拢,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来导致了更大的地方割据集团的形成,中央政府反而彻底失掉了对州郡的控制权,直接导致国家在政治上的彻底分裂。

除了皇帝任命的刺史或州牧,刘表、袁绍是也,地方的军阀有了实力和地盘后也跟着自封起来,如吕布从刘备手中夺得徐州后“自封为徐州刺史”,陈宫“以其众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曹操是东郡太守,“(鲍)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袁绍在占据了冀幽青并四州以后,“以长子谭为青州,……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还有干脆连刺史州牧都不够了的,袁绍和韩馥就曾经“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兖豫二州,韩遂、马腾据凉州,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孙策占据扬州,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

一时群雄并起,不论是名正言顺的还是自封的刺史、州牧、太守、大将军,都是地方割据势力,你拼我打,国家分裂,天下大乱,到这时东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天下四分五裂,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已经不是采用什么官制的问题了,到这时用什么办法也治不了这个乱局了。

东汉因乱而亡,三国因乱而生,到西晋灭吴统一中国,三国结束,似乎结束了这个混乱局面,可是西晋只有37年的时间,马上又出现了北方民族的五胡十六国,更大更长的乱,中国北方和中原进入了长达三百年的大乱。这是后话了。

三国的历史要说简单也简单,不像《三国演义》那样讲故事的话,三四件事和三四个人就可以说清了。

三国起是以东汉的宫廷内乱为始,董卓为首害。为限制外戚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的兵权,188年中平五年八月,汉灵帝恢复汉武帝时的“八校尉”制度,在洛阳西园设置了八校尉,史称西园八校尉。八校尉制度有点儿像满清的军机处,今天的军委总参吧,八校尉总管各军,主要是拱卫京师的兵马,直接受命于皇帝,八校尉中有袁绍、曹操、淳于琼等,蹇硕为上军校尉,担任元帅,统领八校尉,连何进都要受听他的命令。这样,代表外戚势力的何进肯定不爽,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灵帝死,刘辩继位为汉少帝,何进便勾结袁绍杀了蹇硕。东汉末年宫廷的外戚和宦党常这样杀来杀去,到这时变得更加残酷,更加肆无忌惮,随便你宰相也好太尉也好,说动手就动手,说杀就杀。本来这样也就完了,没想到的是,何进在杀蹇硕的同时,为以防万一还召了并州牧董卓入京洛阳为援,这下惹出了大祸端。《历代兵制》这事件:“自后令出房帷,政归台阁,戚宦迭将,更相倾夺。然五营畏服中人,公卿就戮,为之扫地。何进、袁绍不胜其忿,于是内置园校,阳尊黄门;外重州牧,实召边将。阉竖虽剪,而董卓之祸以成。”

这场血雨腥风拼杀的结果,宦官杀了何进,袁绍又杀光了对立面的宦官,结果两败俱伤。更没想到的是引狼入室,董卓率兵入洛阳后就直接接管了全部权利,尽揽朝政了。西园八校尉也不复存在,袁绍与曹操逃出洛阳,淳于琼跟随袁绍跑回了河北。接着,董卓又废黜了少帝,另立刘协为傀儡皇帝,即汉献帝。这是董卓昏了头,马上招来朝野一致声讨,各地地方牧守和各路军阀一起兴兵讨伐,就此酿成了大规模的内战。

初平三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混乱愈演愈烈,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北方中原大小军阀混战一团,三国的乱打乱战就这样开始了。打到后来,北方剩下了袁绍曹操,那时刘备还没成气候,他投靠了袁绍,后来被曹操打败又去附刘表,直到赤壁大战给了他机会。

未完,共(三)

2011年11月20日于莫干山

决定三国历史进程的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第一战是官渡之战,曹操一战成功,一举奠定了成为北方霸主的地位。袁绍(?-202)本是最有实力的势力集团,他是汝南汝阳人,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出身世家大族,汝南袁氏,四世中居三公之位的多达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他自己也位居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本是汉灵帝的西园八校尉的领袖,190年被董卓迫出洛阳后,他回到冀州,联合各路郡牧组成反董卓联盟,此后在群雄争霸过程中,他占据冀州,先后夺青、并二州,又于199年建安四年,击败公孙瓒,占据了冀、青、并、幽四州,在众军阀势力中实力最强。

和袁绍一样,曹操从洛阳逃到了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借响应袁绍讨董起兵,他父亲当过太尉,他当过西园校尉,手里肯定有一定的兵,后来他又在济北(今山东长清)收编了变成散兵和游民的黄巾军三十万,从中选其精良组成青州府兵,这成为了他三国崛起的队伍,成为讨董卓的关东联军的一路。其后,他占据兖州豫州,兖州为今山东省西南部济宁一带,豫州是现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豫州原只是汉武帝设立的州刺史监察区,并无治所,不是行政区。董卓死后,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在今河南许昌,今天在许昌有曹丞相府。到了这时,曹操是唯一可以和袁绍抗衡的力量,他自封丞相,加九锡,封魏王,以汉天子名义讨伐袁绍。

公元199年,袁绍精兵十万,以乌巢(今河南封丘西)为前进基地,驻黎阳,两军相持于官渡,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也有说袁绍军是三十万,曹操有两万步骑,也有说是四万到七万,袁绍的三十万可能说多了,曹操只有两万可能说少了。不管多少,最终是曹操以少胜多。

几经交手双方互有胜负,僵持不下,虽然曹操用荀攸计声东击西,斩了袁绍大将颜良,又出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用关羽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可是还是小胜,大形势还是对曹不利。但是转瞬之间形势出现惊天逆转,真可谓一役定天下,决定官渡之战的是一场小小战斗,突袭战。公元200年,淳于琼率军运粮,率五将兵万余到了离袁绍大营北四十里的乌巢,《后汉书》说:“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往攻破(淳于)琼等,士卒皆殊死战,大破袁绍军,斩杀琼等将,悉斩之。”当夜,曹操亲率5000步骑奇袭,士卒皆殊死血战,由于袁绍的上将淳于琼被斩,他的近两万军顿时被大破。此时袁绍的七万主力未动,他派张颌去攻曹操大营,没想到张却是直径去投降了曹操,袁绍大军不战自溃,一败涂地,袁仅800骑出逃。这就是官渡之战。

毛泽东偏爱秦始皇和曹操,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细细分析过官渡之战,“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因此官渡之战也就成了我军教科书上以少胜多、以劣势战胜优势的著名战例了。可是看实战,不能不说曹操官渡之战的胜利是个奇迹,胜的全在于偶然性,偶然不在于曹操偶然取胜,而在于淳于琼战死引发了他两万部队的不能理解的恐慌,不战自溃,连锁反应致使袁绍号称几十万的大军莫名其妙顷刻瓦解。这是任何人也不可能预料的,想都不敢想。只能说,一件偶然事件起了决定性作用,一小战决定全局胜负,就难以想象地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改变了历史走向。

官渡之战的胜利对曹操意义非比寻常,自此袁绍的北方各州尽归曹操,北方再无人能和他抗衡,他又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进而统一了中原地区。

三国的第二个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赤壁之战,此战孙刘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曹操,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我们一直以为赤壁之战场面多么宏大,打得多么轰轰烈烈,其实很像官渡之战,弱小的一方打败了强大的一方,也是小事件决定了大局势,不过这次是曹操被打败了。

公元208年,曹操基本平定和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也有说他是五十万大军。九月,围襄阳,刘琮在蔡瑁的主使下在新野降了曹,很快江陵也落入曹操手中,着着益州牧刘璋也归降了,向朝廷纳贡,还为曹操平叛出兵。

这时,孙权也正虎视眈眈想吞并荆州,他向北用兵已拿下了夏口(今武汉境),荆州他也是志在必得。曹操号称百万的的大军开始南下,气吞如虎,统一全国指日可待。这种局面下,吴国内部恐慌一片,主和的声音占了上风。曹操大军南征荆州,孙权部下多数都主张和,只有鲁肃主张抵抗,劝孙权启用周瑜,并联刘抗曹。一直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没了,他和诸葛亮、徐庶等一起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江陵,今属湖北荆沙,他有关羽的一部分水军,这是刘备全部的家底了。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罗贯中的子乌须有,当时他是做为刘备的使者去见孙权的,在吴的最高领导层的重大决策军事会议上,诸葛亮一个外人完全没有资格参加,更没有说话的机会和权利。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诸葛亮没有去江东舌战群儒,经过他三寸不烂之舌实现了孙刘联盟,而是鲁肃前往当阳长坂去见的刘备,劝说刘备接受孙刘联合,向东用兵的。罗贯中习惯把好事都编到诸葛亮头上,使孙权下决心抗曹和联合刘备,完全是鲁肃的力争,赤壁战后,也是他力主联刘抗曹。

诸葛亮的隆中对天下闻名,他全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联吴抗曹三足鼎立的伟大构想,后来的局势发展果真实现了他这个战略设想,这也是最神化诸葛亮的地方。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鲁肃也同样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比诸葛亮早了太多,他最初见孙权时就提出了联合刘表抗曹:“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不能说诸葛亮剽窃,最低了说他们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可后来版权全都归诸葛亮了。

不过,按照形势再往下考虑的话,应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好,鲁肃联刘抗曹的立国主张也罢,在当时都是面对曹操“王师”强大军事压力危局下的权益之策,没有办法的办法,非但如此,无论刘备还是孙权都不能度过危难,不过如此,《隆中对》也没有什么可太高明的。

真正组织起孙吴联盟和实现赤壁之战的是鲁肃,不是诸葛亮。决定了共同抗曹,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三万精锐水军与刘备合军一起溯江而上进夏口。刘备参加赤壁大战的军事实力主要有两部,一部就是“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另一部是刘琦的江夏军队万人,两部加在一起不足两万。

诸葛亮和刘琦可以看作是一家,当年刘琦在家受到排挤失去长子继嗣权,诸葛亮很关心他,这是那段在襄阳刘表家发生的诸葛亮抽梯的故事,这回得到了回报,刘琦也跟着一起出了一万兵,这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和刘备“合作”的个人资本,从刘琦那里借来的,不然光靠智谋怕刘备也不会那么需要他,打仗还要实打实,要兵来打,仅凭诸葛亮三寸不烂之舌的投资赤壁之战没法打。同样的道理,刘备的兵虽然少,可好歹也有两万水军,如果一点儿兵拿不出来,你刘备和谁联合抗曹也没人理你。

《隆中对》的时间是208年,恰是赤壁大战前夕,也可以说诸葛亮是用《隆中对》在帮刘琦,帮刘表的汉室宗亲,不论怎么说刘琦也是他诸葛亮岳父家一条线上的人,他撮合起刘备和刘琦,把孙权拉来进来打了一场赤壁大战。此时的诸葛亮到底要帮谁,不能光凭《隆中对》他对刘备说的,还很难说,但是结果很清楚,刘备是靠赤壁之战起家的,没有赤壁的胜利就没有刘备和诸葛亮,也就没有蜀汉。不过,赤壁大战前后诸葛亮在刘备那里什么都不是,连他那个军师的头衔也是很久以后才有的。

曹操亲统大军顺长江水陆并进,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停当后,溯江而上迎曹军,两军遇于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曹军水军多是新编入的,作战能力较弱,又赶上军内发生瘟疫,初战失利,便退回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与联军隔江对峙。曹操认为稳操胜券,不急于一时,便将战船相连以减弱风浪颠簸,以利于北方籍兵士船上训练,并加紧演练。

和三国三大战役的另一个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一样,一模一样的翻版,都是大军压境,信心满满地等待,急什么,灭你也就是时间问题,等老子愿意时再动手!结果强大一方一败涂地。

周瑜是赤壁之战真正的指挥官,他深知曹操的持久战对己方不利,只有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便采纳了黄盖的建议,演出了著名的苦肉计。其后便是,黄盖几十条满载浸油干柴草小船按照约定来降,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接着延及岸上的营屯,见敌军大乱,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知败局已定,当机立断,下令烧掉其他战船,然后引军从华容道逃走了。

多简单,这便是赤壁之战的全部。

说起来赤壁之战名头极大,可发现也很欺世盗名,只能说很有故事性,戏剧性,一个著名的历史经典战例参战的竟只是十条小火船,然后就改写了历史!曹操冤枉死了,在官渡之战中他给袁绍刚使过火功,他焉能不知?两军几十万对垒,就来了一个黄盖,几十条小船,不要说曹公了,论谁都不到想到这是打仗,还是惊天大战!从军事史来说,赤壁大战是成功了,而且大成功,可跟闹着玩一样,很小儿科,的确可以说是以少少胜多,也是以弱胜强,可这种战例根本无法做为战例。

赤壁大战里有许多大家很熟知的《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剧目,连环计,苦肉计,借东风和华容道,可惜,剧情和历史事实出入很大。例如,黄盖诈降和火烧战船都确有其事,可是没有庞统的连环计和黄盖的苦肉计这档子事,诸葛亮作法借东风就更不用说了,和当阳玉泉寺关公还魂索头一样,是罗贯中说书的噱头。曹操败走华容道是真有其事,可是真实情况是曹操失败马上离开江岸,取捷径途径华容道向江陵逃脱了。华容道在今潜江南,是沼泽地带,诸葛亮神机妙算也没算到曹操大批人马能从此处逃出,根本事先没有设伏,曹操可却能事先安排,他令军士人人携带一捆柴草,铺地过了沼泽地。

不好说当时诸葛亮是不是指挥参与了赤壁之战,当时他连个军师都不是呢,反正根本谈不上诸葛亮安排关羽在华容道设伏堵截曹军,也就更谈不上《三国演义》讲得有声有色的“关云长义释曹孟德”了。当然,就戏剧效果而言,罗贯中是要渲染赤壁大战完胜,刘备功不可没,曹操全身而退用关云长的义薄云天给遮掩过去了,这么戏说更吸引听众,编得好。

赤壁大战是三国得以出现的偶然契机,赤壁大战胜利真正的受益方是刘备。有说法说,之前寄居在刘表处的刘备当时只有几百兵,这么说显然太刻薄了,但是赤壁大战之后,曹操退回北方,刘备乘机占取荆州,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这是事实,有了这个基础,刘备又于建安十六年兼并了益州,占了原来刘璋的地盘,也才能有后来他的蜀汉立国。

曹操败退回北方,先是留下曹仁守江陵,但这是深入荆州孤军作战,曹操知难以维持,于次年便全部撤回了北方。曹操撤回北方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专心用兵于关中、陇西,对付那些凶悍的鲜卑族,很快就平定和统一了整个北方。同时,他也并没有放弃统一全国的根本目标,赤壁失败损失掉的只是水军,曹操大力发展水军,并牢牢控制着江淮,这样对孙权形成了巨大压力。

赤壁大战孙刘联合打败了强大的的曹操,孙权尝到了联合的甜头,在曹魏的压力下,他意识到不联合刘备不足以抗曹,只有保持与刘备的联盟。想要保持这个同盟,就必须要让弱小的刘备做为对抗曹力量发展壮大起来,这样他才答应了“借”荆州给刘备。

刘备借荆州的事很乱,很复杂,一般人弄不大清楚。关于这段历史各种记载都差不多,意思很清楚,荆州是孙权的,任命刘备为荆州牧,在借给他的那部分荆州的几个郡行使管理权。《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资治通鉴卷六十六》记载:“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权以鲁肃为奋武校尉,代瑜领兵,令程普领南郡太守。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复以程普领江夏太守,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赤壁击败曹操后,周瑜乘胜逆江西进,占领了沿江夷陵等重要城市,最后包围江陵与曹仁激战,刘备的水军也配合参加了围攻江陵,这时孙刘联合表现得很好。这期间,刘备借赤壁大战胜利顺势从曹操手中占领了四郡。刘琦死后刘琮继了荆州牧,他降操了,罗贯中的逻辑他就已经是叛汉了,没资格再做汉朝的荆州牧,刘备就自封为荆州牧,自领荆州。刘备所占的荆州名义上属于孙权,为了孙吴联盟,刘备自命的这个牧守总还是要走个形式的,他便冒着生命危险去东吴请孙权任命了一下,不是孙权顾全孙刘抗操大局,他还真的险些被周瑜除掉了。第二年,刘备又借口自己人多地盘小,不够腾挪,周瑜在鲁肃的竭力劝阻下,接着同意分南郡的南岸继续让刘备用着,“借”给刘备,这就是借荆州。

周瑜始终反对借给刘备荆州,他甚至劝孙权杀掉刘备以绝后患,恰好周瑜病死,孙权听了主张孙吴联合的鲁肃的意见,将自公安以西的荆州长江沿岸的全部重要地区,包括江陵至夷陵一线,也就是把荆州的五郡都借给了刘备。有个不大恰当的比喻,这就相当于当年蒋介石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化,毛泽东有了延安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后的事就不好说了。孙权有点儿二,他真把刘备当成听命于他的一方封疆大吏了,替他管着荆州。这就是有名的借荆州,刘备所借荆州也不是全部荆州,只是荆州八郡的一部分。

有了荆州立足之地之后,刘备又借帮刘璋抗曹出兵汉中,结果确反客为主得了刘璋的益州,甚至他都建立蜀国了也没有归还荆州的意思,因此刘备给后世留下了话把,刘皇叔很赖皮,“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借而不还,孙刘俩家结了怨,孙权一直耿耿于怀,趁关羽打襄阳时就背后偷袭,拿回了荆州。

赤壁之战因曹操伐吴而起,曹操战败,后方还不稳固,他干脆撤回了北方,曹操无暇伐吴,才容了刘备有机会崛起,三国局面得以形成。

回顾历史很容易让人感叹的。如果没有赤壁之战的失败,也许东吴早在公元208年就被曹操灭掉了,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刘备趁机的崛起,赤壁之战一战的失利也挡不住曹操,腾出手来几年之后还是一样灭吴,也许早几十年统一中国,这样也就没有了西晋,更没有东晋和东晋十六国了,也称五胡十六国,也就没有了北方三百年的战乱。是,知道,历史是没有也许和如果的。只是感叹,世人总是夸诸葛亮如何神,如何了不起,《隆中对》如何高瞻远瞩,搞出了个三国鼎立,可是从历史的眼光看,他的所做所为是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三国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是夷陵大战。

蜀汉和东吴交战于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决战于猇亭,今湖北宜都北,故又称夷陵猇亭之战。221年七月,刘备在蜀称帝三个月后,借口是为关羽报仇权率大军御驾亲征伐吴,实际上是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的五郡。

在这之前,曹操消灭了割据汉中的五斗米教,张鲁归降,刘备的当务之急是消除汉中的威胁,便与孙权示好,主动还了一部分荆州,把南郡的一部分、江夏、长沙、桂阳还给了孙权,可是他还占着一部分荆州,主要是南郡的部分,这对双方都利害太大了。对孙权来说,荆州的南郡正在国都建业(今南京)的上游,直接威胁孙权江东的安危,这是孙权的一块心病,用不着曹操挑唆他也势必要把荆州拿回来。关羽打襄樊正好机会来了,219年,建安二十四年的十月,关羽打樊城水淹七军正来劲的时候,孙权趁机背后给了他一刀,他派大将吕蒙取荆州拿下了南郡的江陵,不失时机把荆州拿回来了,关羽还丧了命。也怨不得孙吴背信弃义,三国三方都常常互相这么干,特别是吴和蜀,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都是趁另外两方动手的机会给魏一下子。

对刘备来说南郡也至关重要,荆州是蜀与魏争夺中原的战略要地,《隆中对》的核心就是这个,失去荆州就失去了蜀汉在三国中三足鼎立的根据,蜀失去了出川进中原的道路,只能憋在蜀中割据一方,所以刘备也必须要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只是他站住桃园三结义的一个“义”字。

220年汉延康元年十月,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建立了魏国,定都洛阳,刘备不甘落后,也马上在221年魏黄初二年四月,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称蜀汉。大凡立国的皇帝在立国之初往往对更大的大局失去判断,牛气还在继续,国都立了我怕谁!就一厢情愿地想乘势扩大胜利面,要不就宜将剩勇追穷寇。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也有过,刚称帝的刘备正是这样,马上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

公元222年刘备率十万大军顺江东下,两国交界在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出四万多人的先头部队先夺峡口,再下秭归,夹长江东西两岸水陆齐头并进,一路打到了夷陵,其势吞吴。

关于刘备打东吴动用的兵力历史上说法不一,有的甚至说有几十万,客观的估计是八万,这加上了在夷道围困孙桓的兵力,还有在江防备曹魏偷袭的黄权的兵力,后来刘备战败,黄权率兵投降了曹魏。《刘晔传》说:“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再加上从蜀汉永安一直到夷陵沿途上百里的据守兵力,还有作为预备队没有来得及参战的赵云后备兵力,刘备东征讨吴的兵力应该在十万上下。而孙权的兵力只有五万。

首战不利,孙权毅然换将,派出30多岁年轻的陆逊任大都督。陆逊兵少势弱,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实施步步后退,一直后退到了夷道和猇亭,在今湖北宜都北,在这一线停下转入防御,利用地形遏制住蜀军前进。陆逊这是把绵长的山岭地带留给了蜀军,也是把敌人堵在了数百里长的山地地区,刘备的蜀军深入吴境内二三百公里,前面部队被堵住停下了,后面的便一字长蛇阵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直到至夷陵一条线扎营,设立了数几十个营寨,连营七百里。

刘备急于决战,可陆逊扼守要地,不论如何就是不出战接敌,就这样蜀吴大军屯扎在猇亭达七、八月之久,一直从二月相持到了盛夏。天气暑热,士气低落,刘备便把兵马安置在山林之中,把江上的水军也撤到了岸上,“舍船就步,处处结营”,一厢情愿地想等候暑天过去,等秋凉再和陆逊舒舒服服地拼杀。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蜀军驻扎在山沟树林里,营寨等设施都是木头木栅构筑,陆逊看到时机已到,决战开始,吴军士卒持茅草火炬,乘夜偷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天干物燥,顿时间火势猛烈,烧得蜀军大乱。陆逊首先派军插到蜀军的后部,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水军截断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然后主力在猇亭向刘备大营发起猛攻,全处出击,七百里连营烧的烧,垮的垮,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40余座,顿时蜀军全线崩溃。刘备本人乘夜突围逃遁,一路逃回永安城,既今四川奉节的白帝城,第二年他便托孤死了。

有意思,三国的三大战役,取胜之道竟然都是火攻。

夷陵之战蜀汉元气大伤,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荆州,更谈不上问鼎中原了。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所谓的“伐魏”,也是名气很大,但不过是规模有限的骚扰战,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到魏的家门口去闹一闹,已经无关大局了。

夷陵大战给后人留下最大的疑问就是诸葛亮。世人都说夷陵之战的惨败是因为刘备一意孤行,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劝阻,很奇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夷陵之战连一个字都没提到,史籍上也找不到任何诸葛亮反对的记载。只有《三国志-法正传》中有一段有关的内容:“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似是在说诸葛亮对此战有不同意的看法,反对这么干,可这说得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和法正有什么关系?当然,夷陵大战时法正已经死了,可是如果他能说你诸葛亮就不能说?只是说这个意思。

法孝直就是法正,他原是刘璋的人,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征张鲁,刘璋怕曹操得了汉中后回过头来兼并他的益州,便请刘备入蜀帮忙,没想到法正和张松背叛刘璋,里应外合配合刘备趁机夺了益州。得益州才有蜀汉,法正功莫大焉,他在刘备那里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地位很高,高过诸葛亮很多。司马光对法正的评语是:“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飧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说他这个人狭隘偏执,人品官德都不怎么样。他为刘备取刘璋的益州立了大功,可以说是蜀汉立国的第一大功臣,他很得刘备信任,地位也在诸葛亮之上,在国家大政方针上他和诸葛亮不一致,可他官比诸葛亮大,大多了,诸葛亮似乎惹不起他,对他做什么都不说话。

有很多人凭《三国志-法正传》里的这么一句话就断定诸葛亮曾经反对或是劝阻过刘备打东吴,先不说诸葛亮当时有没有说话的权利,如果有的话,诸葛亮是不会反对的,他流名千古的《隆中对》指出刘备的帝王基业的核心就是荆州益州,战略上无疑他不但会支持刘备夺回荆州,而且会极力主张。

尽管很多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所保留,可是无论如何他和刘备比起来应该还是更会打仗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夷陵之战的事前、事后和进行中,他怎么都没有出现,对所有的事情都不置一词,刘备也没有提到过他。还真是,这么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诸葛亮的履历上就是找不到,那段时间他好像消失了。

其中很大程度上,我们被历史上吹嘘不已的刘备和诸葛亮所谓的君臣关系蒙蔽了,他们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明主与贤相的典范关系,夷陵之战前刘备听没听诸葛亮这个不在编的参谋的参谋不得而知,似乎没有,只知道战败后刘备回到蜀中才“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个军师中郎将是诸葛亮在刘备那里的第一次正式职务,他的军师称号就是这么来的,主要是负责军事所需,官阶也只有四品。由此再看他说的那番什么法正如何的话,夷陵大战诸葛亮怕是没有或者是没有资格参与的,刘备吃了败仗,他在事后说些不疼不痒的话。因此,也有人说诸葛亮就是要眼睁睁看到弃荆州,后来他也是这么做的,苏洵就是这么认为的。

夷陵之战大败并没有结束蜀汉,恰恰相反,三国的历史时期从这时正式开始了,只是夷陵惨败蜀汉被彻底赶出了荆州,也从此没有实力和机会参与逐鹿中原了。刘备当了一年的蜀汉皇帝就托孤死了,此时关羽、张飞、法正一拨重臣也都没有了,诸葛亮的机会来了,他正式主掌蜀汉大权,阿斗一个孩子之下万人之上的汉丞相。他顾全大局地主动和孙吴恢复关系,重新结成抗曹魏的结盟,使得三国的鼎足之势正式形成,而且让蜀汉维持了四十余年。

三国的大致划分是,魏占据北方,领土面积最大,包括了西域,辽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和中原地区,在三国中占超级大国的主导地位。蜀汉偏据在西南地区,秦岭以南至南中,包括了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地区,人稀地少,国力最弱最小。吴国据东南地区,有扬、荆、交三州。

三国同时并存的时间约34年,从公元229年孙权在三国中最后一个在武昌称帝,建立吴国,史称东吴,直到263年司马昭灭掉了蜀汉,三缺一,鼎立结束。三国中魏有45年,蜀汉共43年,吴的时间最长,但也不过是52年,到280年篡了曹家天下的司马家族的晋灭吴为止,三国彻底宣告结束。

三国时代非常神奇,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这样明星辈出,集中涌现出一批照耀古今的名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造神时代,像关羽、诸葛亮,后来他们甚至成了享民间香火的神明,佛殿里有关公的尊位,道教神仙谱系里有他的仙品,诸葛亮的神品级别不高,但也享有香火,坐进文神庙,也进过武庙,为万世瞻仰瞩目。当然明星也有反面的,曹操是典型。

三国人物中最让人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诸葛亮,作为历史人物,对他们感兴趣的研究者爱好者也最多,远远超过了对任何其他人。为他们打嘴仗也上千年了,历来有不同观点,《三国演义》也是围绕着他们俩开展的,当他们死了之后,三国演义不热闹,没意思了,看着不带劲了,不叫好。

中国文化自有着一种神化传统,这与有神论或者无神论无关,和宗教无关,就是将自然现象和普通人神化,前古有伏羲、女娲,后来道家佛家数不清的神仙,神佛,一地一方也不是供祖宗,就是找出个乡里名人供起来供祀,都是神化的产物。诸葛亮死后,开始时后主刘禅就不同意给他建庙,可是由于诸葛亮在蜀名气太大了,后来才勉强给相父建了一个祠,从这个丞相祠起步,诸葛亮最后升为了神。

神化就是是造神,就是个人崇拜,供祀礼拜就是加以神化,久而久之一个普通的人就慢慢变成神明了。三国人物的神化方法是把人格上升到道德典范的高度,关羽忠义,诸葛亮忠君爱民,忠义忠君都到了最高的高度,而曹操奸雄,经过如此千多年世俗的神化,他们已经高度概念化了,成了社会普世的道德和品德的化身,至于他们不再简单是三国的历史人物了,原本是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没人理会。

世俗道的德标准把他们这些历史人物概念化,简单的概念化,分成好人,或是坏蛋,然后就这样在民间乡里戏演书说曲唱,一说一唱就是上千年。演戏的要服从看戏的,世俗认定了是好人或者坏蛋,台上就喜闻乐见地去迎合,很鲜明,好的绝好,坏的绝坏,而且好的坏的都不计其余。历史人物任人评说,这样演下来说下来,也一代影响到下一代。

世俗的道德也就是世风,非常重要,也影响到了统治者对关公他们的重视,关羽在民间影响大,教化作用大,皇帝就争着封他神封他号,历代帝王也都尊他是天上的帝王,关帝是也。从此也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力量,世俗的影响,世俗文化的作用,好的就是好,坏的就是坏,凭你是谁都不能改变了。这样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学者对他们的评价。

《三国志》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说他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是一个意思。写三国志的陈寿是巴蜀人,著史的也是人,他曾直接在姜维帐下任职,当过六品的官,他个人的立场当然是偏向蜀汉,对曹操“公允”地说些负面的话也合情合理。本来这事也不大,偏偏罗贯中写小说选择的也是贬魏褒蜀的立场,他给曹操安排的是反面角色,曹贼,要命的是他更从小说的文学效果出发,发挥传统的社会道德标准的力量,而且无所不用其极,曹操狡诈,枭雄,品质很坏,做人很失败。效果很好,《三国演义》大受欢迎,成为了四大名著,如果我说,从编故事的水平说,可以居四大名著的首位,可是曹操可怜了,历史上的曹操受了舞台上曹操的连累,背了很大的黑锅,担了很大的罪名。

世人皆知曹操奸诈歹毒,就是因为他那句天下第一狠毒的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罗贯中是天下第一编故事的高手,很能把故事讲到极致,这个故事到了他手里就成了曹操奸人恶人的点睛之笔了。

他先借来图穷匕首现的古典情节,让曹操献宝刀去刺杀董卓,这对一个曾经在汉朝当过校尉的曹操来说很过份了,西园校尉不逊于今天任何一个大军区司令,自己去做刺客?更过份的是他又让曹操在逃命路上遇到父亲的好友伯奢老汉,晚上宿于老汉庄中,听闻磨刀声,曹操心惊疑心之下便杀了老汉全家,这样疑心顿起而杀人的事也只有罗贯中能编出来。曹操发现杀错了,原来是老汉家人是在杀猪准备招待他,他便仓皇逃出,半路上遇到去给他沽酒回来的伯屠老汉,也是无稽之谈,曹操的父亲曾做太尉,堂堂国防部长的世交好友怎么也不会是个普通的村野农夫吧,会自己冒着风雪骑毛驴去沽酒?一不做二不休,曹操干脆将这么个善良质朴的农村老汉也一刀做了。这依然不够,《三国演义》还让曹操很淡定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曹操是说过差不多的话,原话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有人说是罗贯中断章取义,或是故意曲解,其实这不是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问题,不论字面意思怎么理解,关键是要看这话用在什么地方,看说话的场景和对象。如果曹操这话是对着董卓的,那没问题,还可以说曹孟德心思缜密或是果断呢,可罗贯中生生把这事安排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叟身上,曹操从此让天下人都心寒切齿,这曹贼,没有这么狠毒的吧!

若曹操九泉之下有知,得恨死了这个口无遮拦的罗贯中,像关公那样找他索命!恨也没有用,众口铄金,罗贯中的一面之词让诸葛亮和关羽成了正面的人物,成了享有民间香火的神名,在戏台上唱红脸,让曹操奸贼得永世不得翻身,只能惨兮兮地扮白脸,而且肯定永远这样演下去了。

毛泽东喜欢曹操,很不屑大家说曹操的坏话。毛自己喜欢,也要别人喜欢,他很不满意郭沫若按照传统的观点从反面说秦始皇和曹操,总是敲打他,甚至写诗警告他“劝君莫骂秦始皇,十批不是好文章,”“十批”是郭沫若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一组史学著作,郭老也好可怜,只好乖乖地放弃了自己著名史学家的立场,逢迎地写了一个歌颂曹操的话剧《蔡文姬》替毛泽东给曹操翻案。可惜替曹操翻案的声音太弱太小了,毛泽东也改变不了对曹操的历史评价。

毫无疑问,世人对曹操不论怎么看都少不了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而且还不会小。真的是没招,罗贯中人家是文学创作,三国历史和人物是他小说创作的素材,历史的真实怎么样他可不管,写起来一点儿没束缚。不管罗贯中对诸葛亮和曹操的立场如何,作为文学创作,他成功地树立了诸葛亮和曹操,一个正面人物一个反面人物,一台戏上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有矛盾冲突,戏剧效果很好,很有艺术性。对历史人物,只要是根据真实史实,不管怎么看怎么说,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说谁对谁错,民间戏曲怎么说,《三国演义》怎么讲,道德观念或是标准不好做为对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更不好当作唯一的标准。

未完待续,共(三)

2011年11月20日于莫干山

(三)

曹操出身东汉显赫官宦世家,祖父曹腾曾是汉相国曹参之后,父亲曹嵩官也至太尉,位及三公,他本人当过西园校尉。在群雄割据的混乱中,他击败了袁绍,迎汉帝到,以丞相之名东征西讨,击败了打服了一个又一个割据的军阀,像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刘琮、张鲁,统一了分裂的北方。如果老天爷对他假以时日,多活几年,说不定他就给东汉平定天下了,而不是他儿子灭蜀,不是司马家篡魏灭了吴建立了晋。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在邺城建立魏王宫,著名的铜雀台就在这里。

古邺城是是自三国曹魏起到隋400余年间,东晋十六国的后赵、冉魏、前魏、东魏、北齐等六个王朝的都城,据说曹操击败袁绍后,在邺都夜见金光,第二天挖出只铜雀,谋士说这是吉祥之象,曹操就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个台。铜雀台是古代台式建筑的顶峰,据史书载,铜雀台高十丈,台上建五层楼,距地27丈,按现在的高度计算大概有63米,楼顶置一铜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飞。铜雀台本是建安文学的象征,曹魏时期的北方大批文人,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经常在铜雀台聚会,吟诗作赋,讨论文学,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高潮,后世称为建安文学。铜雀台以此而名扬天下,可是罗贯中不这么写,他非要说曹操修铜雀台是为了灭了东吴抢来大乔小乔在此供自己享用。罗贯中这家伙,就是这么说话不负责任。

公元216年,献帝又封曹操为魏王,享有天子之制,“参拜不名,剑履上殿”,怎么看都是实际的皇帝了,可是不管到了什么程度,不管怎么样,直到公元220年他66岁去世,名义上还是他的魏公、魏王,还是汉献帝的曹丞相,人家毕竟没有称帝。曹操在元月份一死,曹丕继魏王位,十月就撵走献帝自己称帝了,改国号晋,还按照传统,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有知一定会骂曹丕:这不孝逆子,毁了俺一世英名!

曹操大权实权在握,放着皇帝能做而不做,可是世说他这是虚伪,当丞相替皇帝分忧,可史说他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南征北战削平地方割据,平叛平乱,归海内安宁,不说他海内归心而说他枭雄,那些被平的、归降了的地方割据的军阀,他以汉朝廷王师的名义都是给予安抚安排的,做得堂堂正正,并没有哪个因为反叛被灭九族,也没有对抗过他而兵败被杀头,可人又说了,这明摆着是沽名钓誉么!

历史评价有时也没道理可讲。关羽和诸葛亮就是忠君,就是爱国爱民,曹操不是,就是不买他忠君和忠于汉朝的帐,不但不是,而且是奸贼!曹操真真的冤枉。

那刘禅就不冤枉吗?

刘禅(207-271)在公元263年蜀汉被魏灭后降了曹魏,被封为安乐公。《汉晋春秋》曰: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我们都知道这段乐不思蜀的来源,阿斗为此成了没出息的代名词。可是还要看一下事实,事实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刘备只当了一年的蜀皇帝就死了,刘禅继位,他做蜀汉皇帝一共41年,这在三国所有君主中是在位时间最长的。都说他当这个阿斗皇帝全靠诸葛亮托孤,可诸葛亮辅佐刘禅的时间只有11年,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没靠诸葛亮这个相父又安安稳稳做了他30年的皇帝。

没有办法,历史经常被歪曲,同样历史也常常歪曲历史人物,被历史歪曲的人有口难辩,曹操是,阿斗也是,只能怪自己命不好,倒霉,只能说历史的歪曲和被历史歪曲,都一定有歪曲的道理。

和曹操比起来,诸葛亮的历史待遇完全不一样,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诸葛亮身上的光环很多,忠、孝、义集于一身,忠君讨贼,济世爱民,治国治军的才能,谦虚谨慎的品格,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沥胆披肝,还有诸葛有智谋,他凭一个“谋”字便惊天地泣鬼神了,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阴阳,能呼风唤雨。他更是军事奇才,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治国爱民,治天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等,多了,多了去了,都是顶级的夸赞之词,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身上有这么多溢美之词,诸葛亮也是创纪录的千古一人。

诸葛亮和关羽一样是正面形象,进过文庙也进过武庙,也成为神了,只是他没有关羽名气大,因为关羽属于社会,属于老百姓,诸葛亮属于文人。历史是文人写的,特别是诸葛亮的历史,他焉能不好?

古代的读书人都愿意相信诸葛亮和他们一样,起于布衣,隆中躬耕,没有任何家庭或家族势力背景,靠的自学成才,我们知道,诸葛亮并不是这样,无论家境和背景都比刘备都强得太多了,然后汉室的皇叔三顾茅庐,达成共识后出山,然后他全凭自己的才学,真本事,辅助明主得天下,最终直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汉相的辉煌。这样的诸葛亮为后来的文人树立起无可超越的成功形象,成为古代文人的成功楷模,千古文人的立志篇。天下读书人都有这个志向,所以他们愿意这么相信,这么去解读,诸葛亮当初和他们一样起于布衣,怀有治国平天下的经天纬地之才,更愿意相信以后他们也和诸葛亮的以后一样遇到刘备那样的明君,然后大展文人的宏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立不世之功,千古留名。

诸葛亮的崇高地位更是古代诗人树立的,特别是唐宋诗人,他们都崇拜他,竞相咏赞诸葛,感怀汉丞相,苏东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杜甫写诸葛亮诗很多,《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千古名句,还有他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把诸葛亮推到了顶峰,诸葛丞相没能一统天下,天地都应该遗憾啊,这是何等的推崇!陶渊明自号元亮,这号就有自称诸葛的意思,可惜他也是没有忠君开创伟业的命,到老只能对着黄花吟诗自叹。辛弃疾年轻投笔从戎,他关于三国题材的诗词有三十多首,更是诸葛亮的粉丝,他想自己能像诸葛丞相一样指挥千军万马横扫边敌,建立不世功业。陆游,李商隐,白居易,唐宋诗人们个个都有这样的情怀,个个都有关于诸葛亮的诗词。

咏诸葛亮的诗人太多,而且都是历史上的大诗人,这样的诗也太多太多,还出了那么多的千古名句,诸葛亮想不出名都难。

可是,诗人就是诗人,不是政治家,不是军事家,他们表达和抒发的是诗人情怀,激昂激烈激情,从他们的表达中你只能看出他们的心愫感怀,要从中探究历史真相就风马牛不相及了。

他们这些诗词和文章大体都差不多,都是向往诸葛亮生在的那个三国的乱世,都是咏赞诸葛丞相,感叹自己怎么没有赶上了三国那个群雄争霸的伟大时代。他们是借诸葛咏怀,这里面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的他们同样有忠君报国的一腔热血,自视都有诸葛亮一样的吕尚萧何之才。他们都是借诸葛亮来表达自己,自己也有一样的忠君报国,有一样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惜,可叹,可悲,自己没有机会。这样抒怀和咏志,多么开明的皇上也不可能听到,可皇上还是明君,刘备那样的发现诸葛亮这样的贤相的皇上,慧眼识良将贤臣的皇上,奈何,真的姜太公、管仲,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也就他们几个,自古诸葛亮只有一个,刘备也只有一个,怀才不遇是必然,没有办法,无数的诗人文人只能是郁闷寄于笔端,合着孜孜以求后老之将至的落寞,无限的人生感慨。

千百年来,诗人和文人赞咏诸葛丞相,无不称颂他的《隆中对》和《出师表》,最神化诸葛亮的是他的《隆中对》。《隆中对》是诸葛亮军事家和政治家经天纬地奇才的体现,诸葛卧龙先知先觉,事先就设计出了三国鼎立的天下大格局,之所以神奇在于这个设计或者是预言,还就丝毫不走样地成为了现实。

我们只能无语,诸葛亮是政治家,军事家,不是预言家,世界也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隆中对》这样预言而言中的例子,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隆中对》会不会不是三国鼎立前的,而是后来,也许很后来,是后人神化诸葛亮而附会给他的?且不说有没有超前预言了三国出现的隆中对,就算有这个诸葛亮贡献给蜀汉的伟大战略设计,也足可以说是贡献给世界的了,可是反而还是有人认为这是误国的错误战略,这样的人应该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宋八大家的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和他儿子苏东坡对诸葛亮的看法就不一致,他认为诸葛孔明徒有其名,不行,因为他不是诗人吧。苏洵在谈论项羽时捎带着分析了诸葛亮,“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他认为荆州是诸葛亮主动放弃的,弃荆州而就西蜀,割据蜀中是可以利用而自保,可是也同时陷入了守不可出、出不可继的困境之中,自保也难,更难以进而取天下,就已经注定了诸葛亮再伟大不能有所作为,隆中对是根本上的战略上的失误。他还不客气地讥讽诸葛亮太小家子气了,没有远大志向,是守小财而守不住的小男人。

除了苏洵,还有毛泽东,他在读苏洵的这篇文章时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可能毛主要是从用兵策略上说的,可是可以看出,他也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从一开始就不对头,最终更不对,蜀汉必亡,什么伟大军事家啊!

《出师表》是诸葛亮的忠君表现,中国历史上忠君思想最最顶级的表达,就是忠君两个字使《出师表》“天下文章惟两表”,成为读书人的千古范文了。之所以这么夸张,说到底,还是文人赋予了《出师表》忠君的极致表达的地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到顶了,名句中的名句。今天的我们不是千百年来的文人,他们读诸葛的前后出师表总是能不禁泪流满面,这我们是不会体会的。出官入相,博取万世功名,这是所有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追求,根本诉求,忠君是所有这些志向和理想的前提,这样,忠君也就成了咏颂诸葛的的主题,诸葛亮就成了忠君爱民的千古楷模了。

刘备诸与葛亮,让历代文人称颂的是他们的关系,明君和贤相的天下绝配,要是追究地说一句,刘备也真是借了诸葛亮光的,在历朝历代的文人和诗人那里他是因诸葛亮才成为贤君明主的。还要说刘禅冤枉啊,对诸葛亮来说,刘禅的明主作用要远远大过刘备,先主在世时并没有委诸葛亮什么重任,临终托孤,他在后主继位当朝的时候才当了蜀丞相,而且一做就是11年,这样他才能地死在任上,用生命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让他万古留名。可是一千多年来,快两千年了,人们好像没有注意到。

诸葛亮《隆中对》的最后一句是:“......,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出师表》也是如此,两表都是是诸葛亮伐魏出师前给刘禅的奏章,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克复汉室,收复中原”,把忠君思想表达极其震撼,感人肺腑。《隆中对》和《两表》的核心都是忠君,诸葛亮的忠君使他成为了文人的万代师表。不过,他忠的刘备这个做为汉室之后的皇叔,疑点还是蛮大的。

刘备(公元161—223年)可考的是,他是涿郡涿县人,在今河北涿州,幼年家贫,真的是“贩履织席小儿”,如此说来,叫他刘皇叔完全可以认为是调侃。他在赤壁大战之前活得很奔波,很坎坷,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基本无家可归,在荆州依附刘表就长达八年。

成都武侯祠有一名联,其中有“百代存亡争正统”的名句,说的是汉家皇帝的正统,诸葛亮呕心沥血为的是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汉家正统,这就是忠君。可是,刘备的这个正统是怎么回事呢?

先要大概说一下这刘家的汉室宗亲。刘邦建立了汉朝,从西汉到东汉将近500年的汉朝统治,仅刘邦身后到西汉,刘姓的封国就有30多个,400多个侯国,刘备的祖先就是这400多中的一个。到西汉末年,可以享受特权的刘姓皇族已达10万之多,两汉加起来的刘姓封王的,继王位的,数以千计,封侯和世袭侯位的就数以万计了。到了刘邦所在的蜀汉三国时,仅刘备出身的丰沛刘姓已经多不胜数,据说有上百万,这个数字当然不可信,三国加起来才多少人口啊,总之刘姓皇室血脉极多就是了。因此,直到今天刘姓中还有“汉后无二刘”的说法,凡是刘姓人都可以认为自己出自汉朝皇族,毫无问题,都和刘邦一样自称是汉室之后。多到了这个程度,就没法认真了,只要是姓刘,谁爱说他是他就是。

刘备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刘胜,他是汉孝景皇帝的十四个儿子之一,而且是庶出。刘胜和他夫人的墓在今河北满城县陵山,1968年军队修战备工程时偶然发现的,墓穴凿山而成,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错金博山炉和鎏金长信宫灯的国宝级文物就是墓室中发现的。刘胜当了四十二年的中山王,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个,汉武帝削藩取消藩王继承,中山靖王只有刘胜这一代,他那么多儿子中有二十个被封为侯,刘备要争正统就得他的祖先是这二十个侯中的之一。可是,在公元前112年,这二十个侯中有十一个儿子被革除了爵位,保有爵位的剩下了九个,刘备想要真正具有汉室正统,何其难啊。困难还不止这些,根据记载,到刘备他爷爷的爷爷辈起就没有了任何汉室的爵位,也就是说刘备早三代就不算是汉室皇家的人了。唯一能说的是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可是,他这个“之后”有多后呢?从中山靖王到他是多少辈了呢?第十八辈!

比较起来,争刘备这个刘氏汉室的正统的话,诸葛亮的姨父刘表也是汉室皇族之后,他祖上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比起刘备的先祖中山王刘胜来要亲要近多了,诸葛亮放着自己岳父家的汉室宗亲不认,舍近求远,就那么认刘备这个第十八辈的还理不清的汉室宗亲?

这样的忠君说不大通,一听就是个说辞。

还是成都武侯祠的名联,清朝赵藩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非常有名,似乎高度概括了武侯的一生功绩。从字面上看,似乎诸葛亮就是这样的,打仗能攻心,所以不好战,治理能审时度势,法度宽严掌握得恰到好处,为后世治蜀的人树立了榜样,做出了爱民的典范。武侯祠的楹联当然应该都是歌颂和赞誉汉相的,可是真不知道这楹联是不是在夸诸葛亮,怎么看都不像。

可是,诸葛亮是严典治蜀,陈寿称亮治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诸葛亮自己也说:“刘璋国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百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十人士,专相自恣,君臣之道,渐以浚替。”因此可以判定诸葛亮是法家,法正主张宽典刑,以儒家思想治蜀,这样诸葛亮就和法正有了矛盾,可是那时还轮不上他治蜀,也只能不吭声。《三国志》称“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这都是形容,无法判定实际情况如何。陈寿评诸葛亮“理民之干”,治蜀诸葛亮不会有疑问,由于诸葛亮在蜀地的影响太大,以至于后来诸葛瞻治蜀时干的好事老百姓也都要算到诸葛亮头上。

治蜀和爱民是一回事,是诸葛亮的桂冠之一,可是他的记录上不大容易找到具体事例。相反,魏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至魏上邽,他“亲率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生麦,获得军粮。……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诸葛亮伐魏都是春季出兵,自己的地不种得去打仗,在敌人的地方屯田,还要人割马踏破坏当地百姓麦田,“大芟刈其麦”,为的是断绝魏军粮食,魏军没受影响,可造成了百姓的饥馑。如果这样,说诸葛亮爱民,真不敢想象。

战争不择手段,敌人的地方,敌人的老百姓可以不爱,也可算一理,可是,治蜀是政府管理,官管民,诸葛亮的法家一定是铁腕和高压,严法典,诸葛亮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主要干的就是收税征兵,这样的治民在他是轻车熟路,法家治蜀如何爱民,也还是不敢想象。

诸葛亮更说不上不好战,否者他著名的军事家也无从谈起了,三国就是好战的时代,三国的群雄群英中也没有不好战的。

他伐魏六出祁山,差不多都是和司马懿打的,先是和曹真,后是司马懿,司马懿最了解他,《晋书》记司马懿评价诸葛亮:“智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一看就知道这些都不是正面赞赏的话,他说诸葛亮喜好领军打仗,心想的不错,设计的很好,可是都用不到战场上。司马懿说的这个“无权”不应该是他没有军队指挥权,而是他的军权用不到地方,甚至有说他是瞎指挥的意思吧。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的确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刘备没有给过他兵权,一直没让他领军打过仗,如果诸葛亮真有传说的那般神乎其神的军事才能的话,明君活着的时候一定应该看得到。可是,意外情况下赤壁大战没有让诸葛亮这个不在编的参谋参与的话,夷陵之战那么大的战役不会不让他参加吧?再退一步说,夷陵大战后第二年刘备就托孤了,也不会在夷陵之战之后还只是让诸葛亮去筹粮收税征兵吧?

直到刘禅(207-271)继位,后主以诸葛亮为丞相,此后十一年里,从建兴元年(公元223年)至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大权独揽,总内外,大小事咸决,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还自我表功说:“宫中府中,具为一体……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刘禅很贤明,蜀中内政外交大小事情全凭“相父”决断。好,这下子诸葛亮可以按照自己意志“好兵”了,可以展示自己的军事天才了,公元227年,诸葛亮上书刘禅,就是《出师表》,他危言耸听地说蜀国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不攻魏不行了,更是为了先主的克复汉室的遗愿,非打不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被神化,主要神化他的军事才能,他在唐宋元朝都是武庙地位最高的十位武将之一,《三国演义》更是神化诸葛亮的军事方面,诸葛军师或诸葛丞相,借东风,草船借箭,等等,而且逢战必胜,全都是胜仗。可是,就诸葛亮战史的记录说,他在刘备时没打过什么仗,起码没有大仗,全部军事方面的记录都在刘禅在位他当蜀丞相期间,主要就是六出祁山伐魏。

不管后来人对他的军事才能怎么看,如何人云亦云,历史记录很残酷,他六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屡战屡败,还耗尽了蜀国的人力物力。这事实太明显了,《三国演义》也无法替他遮掩,罗贯中有办法,表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就主要体现在一个“谋”字上,而且神了,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设坛施法,呼风唤雨,八卦石头迷魂阵,七星招魂灯,木牛流马......,眼花缭乱,《三国演义》简直成了《封神演义》。

除了罗贯中,说诸葛亮军事才能如何的好像真不多,因为正面的成功战例实在找不到吧,陈寿在《三国志》里除了说诸葛亮是“理民之干”,同时也说他“奇谋为短”,甚至说诸葛亮在军事上“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基本率军打仗都不及格,最不留情面的是鲁迅,他说诸葛亮“状多智而近妖”,几乎是说他不会打仗,这些都不该是对有个军事家的评论。

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可以作为他这个军事家的注解,小小的脚注吧。

诸葛亮伐魏是春季出兵,蜀国自己的田地都不种了,他把蜀军搬到人家地界,上郅或五丈原,移民似地去屯田,等着司马懿出来和他一诀高下。可是司马懿采取的是乌龟不出头的策略,怎么都行,就是不出战。在我的地里种田我不理你,毁我的庄稼不理你,叫阵骂街不理你,你送来女人衣饰损我激我,我就装扮起来,还是不理你,急死你,气死你!有本事你诸葛亮来打我啊!这仗打得太勉强了,诸葛亮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为了“克复汉室”的伟大使命,拼命了,最后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在五丈原前线大营了。只是我们无法得知他是病死的,急死的,还是气死的。

都说诸葛丞相能审时度势,大局观好,可让人想不通,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伐魏。总有个目的吧,为什么啊?

很多有战略头脑的人分析,蜀中偏离中原,四塞险固,北有秦岭横亘,东有三峡控扼,这样地理环境固是可以使蜀汉政权在强大的中原曹魏政权下生存下来的,凭借险要的地势和关隘暂且自保,可是,同样也就陷于苏洵所说的“守不可出、出不可继”中了,被憋在川蜀盆地中了,蜀汉失去了荆州,失去了出川进入中原的通道,北伐攻魏是诸葛亮早谋定好的,更加直接的出川之路,有了这个目标,逐鹿中原的跳板,他痛痛快快放弃了荆州。

这也不是什么奇谋妙计,更不是诸葛亮的首创,当年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就是这么做的。他委屈地接受了项羽封的“汉王”,也是在汉中厉兵秣马,等到时机到来,刘邦北出大散关,暗渡陈仓,夺取关中,攻上郅,拔陇西,大战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四面楚歌决战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最终建立了500年的大汉天下。

可能诸葛亮是想不走样照搬刘邦成功的定取中原之路。可是三国不是秦汉,他不是刘邦,曹操也不是项羽,项羽定都在千里之外的彭城,今徐州市,而曹操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心就近在咫尺。时机更是不对,刘邦当时出川北伐是抓住了胶东王、北济王、韩王成关东战纷起的机会,而此时的曹魏北方中原已定,已经平定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对,难怪诸葛丞相六出祁山皆败。

不论何时何地,用兵讲的是实力和国力,想不通,诸葛亮看不出凭蜀的实力伐魏根本没有可能么?

魏蜀吴三国开始时,魏大约有66万户,人口440万;蜀只有有户20多万,人口90多万,兵10万;吴有户50多万余,人口230万,兵20多万。国力和军事实力都是魏最强,吴次之,蜀国地少人少,在三国中实力最弱。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当时蜀国经过南方平定扩大了地盘,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估计人口大约有了60万,诸葛亮伐魏每次都是出动了10万兵,最后一次号称20万,这样也占了国内人口总和的六比一,而且出来打仗的都是青壮年,还没有算上支前的后勤运输,一倍于这个数也不止,如果都算上,基本是全国老少齐上阵了。

军事上历来都是以正兵为主,特别是国与国之间,在总体实力不如人家的情况下,光是靠计谋,无论如何都无法占得优势,无法取胜的。是,三国的三大战役都有谋略的成份,经过《三国演义》一渲染还很精彩,可是没有相应的对抗实力,怎么谋也不行,只有望风而逃。你诸葛亮的兵不到人家魏的一个零头,你凭什么打人家?

还真是,你打人家打不赢,打不动,“守不可出”等到人家进来打你,后来不等司马昭真打,刘禅就举蜀投降了。

得承认,所有这些作为诸葛亮他不会看不出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打?为完成先主恢复汉室之遗志?后主阿斗也有曹操一样争霸天下的雄心?诸葛亮不甘心压缩在巴蜀割据一方?这都不能称之为目的,特别是战争的战略目的,只能是个人愿望,野心吧。如果不单从他的《出师表》去认知的话,是不是可以说他执着地六出祁山伐魏没有任何道理?可是他还非要耗尽国力民力打不可,实在无法理解,只能说诸葛亮另有所图了。

那只有推测了。三国鼎立的实现,奇迹般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天才设计,预言,他就相信也一样能实现《出师表》对后主的承诺。不说他这是一厢情愿,人定胜天,但是能说的是,他倾蜀国的国力和蜀民利益,只是为了去实现他一个个人的梦想,拼命也要创造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奇迹。

诸葛亮相信谋,相信奇迹,可惜,奇迹没有再次出现。

未完待续,共(四)

中国人都知道《三国演义》,说三国的那些事习惯上都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怎么说的,三国演义里是怎么样的,可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告诉过孩子《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是小说,一部军事题材的历史小说,但是不是历史,特别是不能当作史实,要了解三国的历史只能看《三国志》。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233-297),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的老师是那个有蜀汉孔子之称的谯周,温庭筠的诗《经五丈原》:“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谯周本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当初刘备兵临成都城下,谯周劝刘璋投降,刘备得了蜀后他被重用,官至光禄大夫。后来司马昭伐蜀,魏大将军邓艾出奇兵围了成都,谯周这回又力劝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后谯周被司马昭封为阳城亭侯。

陈寿是谯周的弟子,经历过蜀汉时期,在蜀当过官,曾经担任过卫将军姜维的主簿,最高官职当到国六品黄门侍郎,担任过东观秘书郎和散骑黄门侍郎等职,所以他的《三国志》对姜维还是有些偏袒。陈寿撰写《三国志》是在晋朝,他主要是依据一些当时已有的关于魏和吴的史著,《三国志》的<吴书>部分是依据韦昭的《吴书》,<魏书>部分是王沈(?-266)的《魏书》,更多的最主要的还是取于鱼豢的《魏略》。

《魏略》是纪传体,八十余卷,完全是鱼豢个人撰著的。鱼豢生卒年不详,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人,三国时期魏的一名郎中,魏末晋初的史学家。他鄙视司马氏的晋篡曹魏的位,虽然他在晋朝还活了十六年以上,可是死不承认自己是晋的臣民,他叙事论人很注重讲节气和品格,这点直接反映在《魏略》表现出的立场上。

《三国志》的蜀书部分则完全是陈寿自己收集史料编撰的。经过历代检验,《三国志》在三国的史著中可性度是最高的,成为和《史记》、《汉书》一样可以称之为信史,这在私人著史上非常不容易。陈寿也有偏颇,不能做到完全的公正,他曾在蜀当过官,是姜维的旧部,旧时文人的操守和品德讲对故国旧主的忠诚,这使他对蜀隐恶扬善,对姜维不能秉笔实说。更有疑问的是,由于他对诸葛亮有偏见,就说丞相在军事上“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也能说是很客观。这是因为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失街亭,诸葛丞相上表罪己,还自降三级做为惩罚,马稷根本不用被杀,可是还是被诸葛亮顶罪杀了,陈寿的父亲也跟着被徒刑了,陈寿多多少少对诸葛亮有私人恩怨。

虽然说《三国演义》是小说,是罗贯中按照《三国志》的历史脉络和史事记载写下来的,其中的历史背景、发生的事件大都严格依照《三国志》,人名、地名、主要事件都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基本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和事件原貌,从大的方面说,即便是演绎也很尊重历史。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才得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一部纷繁复杂的三国历史让他当书说,当故事讲,虽说不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但也丝丝入扣,精彩纷呈,使得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到《三国演义》就真假难辨了,还让后人争论不休。

元朝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央政权,蒙古人的元朝实行种族统治,从地方到中央,重要的和正职的官员都由蒙古人或是色目人担任,回族人的地位也比汉人高,汉人只能充当普通的小吏。汉人在政府机构任职,首先是通过在政府设立的学校学习和通过考试,然后方可当一个处于最底层的小吏,这样的汉人也很有限。汉人要做官,一般只有当过吏,然后通过上级官员的荐举,当上了官大多也是忙碌于管理事务的下层官员。更重要的是,元代停废了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读书人没有了传统的学则优而释的仕宦前途,甚至无法以文为生,被社会边缘化了,舞文弄墨者多去给勾栏瓦舍写曲词,为妓艺倡优编剧本,罗贯中就是这样的文人。

在元代,民间娱乐方式的元曲、杂剧、平话、说唱反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发达和兴盛。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些说唱的市井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元曲杂剧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这样的元曲四大家的戏剧大师,更有通俗小说大行其道,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施耐庵便是其中的代表,由此奠定了明清小说高峰,使元朝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观。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东东原人,今山东东平县,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出生的故里有多种说法,多数学者倾向于他生在山西太原,但也有说是清徐或者祁县,甚至有说他生在福建建阳,因为他的墓在山西清徐和福建建阳两地都有。元代中期以后,杭州是人口密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是戏剧和艺术的中心,北方文人纷纷南迁,关汉卿、王实甫、罗贯中这样的剧作家、说话艺人和“书会材人”都云集这里,罗贯中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来到杭州。

湖海散人,从罗贯中给自己起的号就可以看出他是个浪迹江湖的文人,由于他一生著作很多,作品从剧本到小说都有,《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留存下来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等,这些作品在当时就广泛流传,因此对他这个散淡文人的生平后人也可得知一二。

罗贯中并不只是只甘于写剧本和小说的文人,大约在公元1360~1363年间,他曾到张士诚的起义军那里勾留过一阵子,充当幕僚。他想成为诸葛亮那样的“名相”,辅佐张士诚成就帝王之业,可是到头来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张士诚被朱元璋的明朝政府给剿灭了,罗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文天祥(1236~1283)的《楼桑》诗既可做罗贯中这段经历的写照:“我过梁门城,楼桑在其北。玄德已千年,青烟绕故宅。道傍为挥泪,徘徊秋风客。天下卧龙人,多少空抱膝。”

罗贯中自然很推崇诸葛亮。他的经历让他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先生身上,把个三顾茅庐写的精彩漂亮。不过,三顾茅庐不是事实,是罗贯中妙笔编出来的,有人考证,不是刘备去请卧龙先生,而是诸葛亮自己毛遂自荐,而且还是费了一番周折的。

1366年,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已经五十多岁的罗贯中回到杭州,他大约这时开始创作《三国演义》的。施耐庵比罗贯中年长30多岁,施罗有师生之名,他们的师生关系应该来自岁数差别,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小说创作上的知己,志同道合。施耐庵和罗贯中(1296-1371)可以称得上是忘年交,他和罗贯中一样参加过张士诚的起义,看到张士诚成不了气候,施耐庵便弃官浪迹天涯去了。入明之后,为躲避朱明朝廷的追究迫害,他隐名埋姓,专心写作《江湖豪客传》,也就是后来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有说法说,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写的《三国演义》:“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这是把罗贯中的多部作品安到了施耐庵头上,同样,也有说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他和罗贯中共创作的,不过这也说明了他们写作是一起合作的,有可能某人的某一个作品是两个人共同创作的。公认的是,施耐庵的很多作品都是罗贯中修改的,例如,他在75岁逝世,罗贯中继续为《水浒传》进行加工、增补和修改,几年之后使《水浒传》得以完成。

不管怎样,施耐庵和罗贯中都不得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他俩人一起占了两部!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说:“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代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题材好,资料丰富,这就是三国题材为什么容易进故事的原因。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三国故事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在民间曲,唱书说戏演,各种形式的三国故事的说本剧本多不胜数,如元代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宋、金、元时期演出的三国戏就达30多种,还有大量的戏曲、话本,传奇故事,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如关公戏。罗贯中就是这样站在前人肩膀上写出《三国演义》的。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杂剧和评说作家,“评说”和“说话”一样,相当于说书和评书,他也写过乐府隐语,乐府就是戏曲,隐语意思是“不直述本意而借它辞暗示的话”,《汉书·艺文志》将“隐语”归入小说类,无疑他很方便地接触和收集了大量三国的民间曲艺和故事,因此,他写《三国演义》既有丰富的创作素材,又有深厚的写作功底。可以说,三国故事不是罗贯中的首创,更不是原创,可是他是集大成者。

《三国演义》的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从书名一看就知道是历史小说,还不是正剧的历史小说,不但演义还是通俗演义。演义,即编的成分和戏说的成分更多,通俗,一定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大众喜闻乐见。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不拘一格,兼收并蓄,根据小说的创作需要,将历史事件量体裁衣,在他来说,当然是历史素材要服从于文学创作,为的还是故事性,好听,好看,吸引观众读者。

《三国演义》的影响叹为观止,就是个奇观,古今中外没有一部小说像《三国演义》一样,立住了一段历史和一批历史人物,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如果没有《三国演义》,谁会对只有三五十年的三国感兴趣?谁会津津乐道这些叱诧风云的三国人物?就凭这一点,《三国演义》了不起,不得了。

罗贯中真是小说大家,他是元末明初人,不拘一格写三国,行云流水般写出一千多年前东汉末期的三国故事,任何人都不会感到疑惑和别扭。三国时代社会的各方面都完全不同于元明,特别是社会生活习俗方面,可是罗贯中能熟练地穿越,顺应时代潮流,迎合读者口味,例如,三国时代没有什么赌场,更没有青楼,到罗贯中那里都再写实不过地进了《三国演义》。估计《三国演义》在明朝就极其吸引读者,就相当于现在的武侠小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也有鬼吹灯。

古今文人学者喜欢拿三国志对比《三国演义》,发现《三国演义》和史实出入太多,篡改历史太多,很有些胡乱来。的确是,这种所谓的“错误”在《三国演义》中俯拾皆是,好事者给清理出一大片来,我们比较熟悉的故事中有:

张飞的字:张飞字益德,不是翼德。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华雄实际上是死于与孙坚的作战。

桃园结义:完全虚构。

兵器:著名的兵器如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吕布的方天画戟等,都为虚构。

张飞鞭督邮:是刘备干的,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杖打督邮,并不是张飞所为。

曹操献七星刀:虚构。

董太后之死:董太后实为病死,并非何后毒杀。

赤兔马:赤兔马在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并没有成为关羽的坐骑。

过五关斩六将: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没有经过五关,六将也没有其人。

徐庶: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没有的事。曹操南征时,徐庶受到曹操重用,后来还成为当魏国重臣。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刘备干的,当时诸葛亮并未出山。

诸葛亮火烧新野:杜撰。

大战长坂坡:赵云只是护送刘备家小撤退,没有打仗,更没有七进七出这样的事。

舌战群儒:诸葛亮只是作为使节去见孙权,不会让他参加重臣的决策会议。

太史慈之死:太史慈在207年就病逝,没有参加赤壁之战。

诸葛亮智激周瑜:移花接木,应该是周瑜智激孙权。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并无此事,孙权在濡须坞之战中有过类似的战例。

苦肉计:确有黄盖诈降,但没有苦肉计。

庞统献连环计:庞统未参加赤壁之战。

孔明求东风:纯属虚构,

华容道:刘备曾领兵去追,但是曹操跑掉了。

三国和三国演义(一)(2011-11-20 09:50:14)转载▼标签: 三国三 三国演义前20回概括
南郡之争:编造,当时荆州被曹、孙、刘三家瓜分,孙权并没有“借荆州”给刘备。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是自愿孙刘联姻把妹妹嫁给刘备的。

三气周瑜:纯属虚构。周瑜与诸葛从来没有见过面,他是赤壁之战二年后病死。

落凤坡:庞统在攻雒城时中箭死的,不是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

马超战张飞:马超向刘备请降,并无和张飞大战后被诸葛亮招降一事。

五虎大将:刘备并没有封过“五虎大将”,只封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前左右后四大将。

周仓:虚构人物。

华佗刮骨疗伤:赤壁之战时华佗已经死了。

八阵图:八阵图是诸葛亮的兵法图阵。

七擒孟获:史上没有七擒孟获的记载。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而非六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是出祁山。

姜维:姜维没有战过赵云,他是自愿投奔诸葛亮的。

空城计:街亭战败后,魏军并未对蜀军进行追击,孔明没有机会上演空城计,当时魏军主帅也不是司马懿。

魏延被诛杀: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不和,内讧被杀,不是诸葛亮生前安排的。

还有,把太白山移到祁山的旁边,把陈仓搬到了街亭的南方,甚至把祁山移到斜谷旁,移到五丈原附近。

很多,还有很多。

这些不合,对于小说来说关系都不大,这样对号入座是忘了《三国演义》是小说,或者说不顾《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就是小说,即便是编的也没错,就是都是真的又能怎么样?

(完)

2011年11月20日于莫干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9345.html

更多阅读

宁波三生奖金制度 宁波三生 双轨

  (2009-11-25 10:22:36) 转载▼标签: 宁波三生制度三生国际制度杂谈分类: 直销制度宁波三生全球招商招商负责人:董老师广东深圳、广州、东莞……手机:13510902869 QQ:116326800三生公司最大的系统ABC系统本制度设计原则和要求1、

中脉在哪里? 中脉 两会 报道

中脉在哪里?   (2011-06-30 09:43:45) 转载▼标签: 杂谈 字号:大 中 小中脉在哪里?作者:梁向雄 单位:537200广西桂平县城南街33号什么?连中脉的位置在哪都不知道,这可是气功常识啊!不但一般的气功书会有介绍,《气功与科学》1999年第3期中倪

二战著名将帅之纳粹德国主要将领简介 纳粹德国将领

(2011-11-03 21:18:04) 转载▼标签: 军事分类: 人物故事纳粹德国高级将领国家元首兼总理,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1934-1945.5〉,邓尼茨陆军总司令:弗洛姆堡元帅〈1920-1938元月〉,勃劳希契元帅〈1938-1941.12〉,希特勒〈1941-1945.5〉陆

声明:《三国和三国演义一 (2011-11-20 09:50:14)转载▼标签: 三国三 三国演义前20回概括》为网友隐世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