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小夜曲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赏析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执教时,他曾经向一名学生提问,莫扎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名学生回答了似是而非的问题,叫德沃夏克非常恼火。德沃夏克拉起那名学生的手走到窗前,他指着窗外的天空问:“你在天空看到了什么?”那名学生非常尴尬地说:“我什么也没看到。”德沃夏克非常愤怒地说:“你没看到天空的那轮太阳吗!请你记住莫扎特就是太阳!”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也说过:“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音乐更接近天籁了。”莫扎特的音乐有没有天籁的成分,我们随便听一首他的小夜曲就知道了。

我感觉他的音乐,不仅融入了天籁的成分,还融入了他的心和灵魂。我听莫扎特觉得他的音乐不是做出来的,就像是从他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一样。

莫扎特的人格和作品,就像小溪一样涓涓地流淌,默默地流淌,不动声色的熠熠闪光。他的音乐像小溪,从维也纳的主河流分支若干条小溪,向世界的田原、山谷、林间、丘陵……凡所能及的地方,都有他的音乐再流淌。

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莫扎特的音乐不像贝多芬那样深刻,他的气势也没有贝多芬那样宽广,但我不喜欢贝多芬,我爱莫扎特却如爱一位音乐的耶稣。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难以企及的美,如果要举一位与耶稣并列的人,那就是莫扎特了。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真正走进莫扎特的心灵世界,就能听到天籁和天堂的声音。



丰子恺说:“贝多芬的音乐是英雄心的表现;莫扎特的音乐是艺术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这话听起来比较接近现实。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被公认为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幼年时就被誉为“音乐神童”。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在短暂的35年人生中创作了754部作品,其中最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和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等等。除了这些歌剧和交响乐之外,莫扎特也创作很多小夜曲。

莫扎特的《小夜曲》开始是急速的小快板,之后,是舒缓委婉轻柔的抒情慢板;抒情味道更浓,每个音符似乎都包含着浓浓的爱情的成分,甜蜜的味道用反复连音呈现出来,之后更加抒情,似乎把心要掏出来给情人的感觉;又像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往外蹦,接着是一句一句的诉说婉约的情感。简约明快,富有浪漫色彩。一下把内心的情感全部倾吐干净。激昂,明快,每个音符都是情,每个音符都是爱,每个音符都是心血,让人听了有一种凄楚酸甜的美。



这首小夜曲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

四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二乐章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第三乐章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第四乐章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莫扎特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泪。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

莫扎特刚刚三十多岁,身体就开始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他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己而作的这样一种念头,他认为自己不能活着完成它了,《安魂曲》写到一半时,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

莫扎特出殡那天,天空飘着鹅毛的大雪。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了,只剩下一个掘墓的老人……”

莫扎特的尸骨安葬在圣马克斯墓地,32A的第55号墓穴。莫扎特的大理石纪念像,坐落在城堡花园,他的音乐在他的墓碑之上,在世界的空间萦绕。

莫扎特的小夜曲,就像音乐天堂中的一盏明亮的小灯,照亮世界所有渴望爱情的年轻人的心灵。而莫扎特的音乐就是人间的太阳。











专辑英文名: Mozart.Eine kleine-Boskovsky Nachtmusik

专辑中文名:弦乐小夜曲

艺术家: 莫扎特

古典类型:室内乐

资源格式:APE

发行时间:1994年

专辑介绍:

莫扎特时任萨尔茨堡宫庭乐长时,为了宴会、演出的需要创作了多首著名的小夜曲,小提琴主奏声部旋律流畅,一如莫扎特天才横溢的性格,自由开阔,这样的音乐,像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让人在清幽的意境中获得美的感受。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又称《第13号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Allegro) 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Romance) 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Menutetto)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本乐章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Rondo) 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D大调月下小夜曲,K239

这首编号为K.239、序号为No.6的小夜曲,创作于1776年1月,当年莫扎特正好20岁。D大调的K.239有一个Serenata Nocturen”的别称,直译为“夜曲风格的小夜曲”,而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月下小夜曲”。其实这个名称是由莫扎特的父亲里奥波德在誊写乐谱时加上的。作曲家创作时,除了弦乐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从而让整首作品听起来饱满而多彩,由此也可以断定这部作品是当年莫扎特为室内演奏特别写下的,并且成为户外小夜曲室内乐化的先声和代表。K.239有着较为强烈的复古色彩,作曲家在其中巧妙地运用了“巴洛克大协奏曲”的结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全新的拓展。乐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庄严进行曲,雄壮而威武,而主奏小提琴的旋律却显得柔美而充满着调皮色彩,穿插其中与辉煌壮阔的大背景相映成趣.

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复合三段体结构,音乐在平和中透出一份雅致和轻松.

莫扎特小夜曲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赏析
第三乐章是最令人着迷的,莫扎特在这首带有鲜明民歌曲调的回旋曲中,引入了类似歌剧宣叙调的表现手法,让终曲显得极富活力并充满着典雅和优美的古典主义风范。因为这首“月下小夜曲”在短小精乾的篇幅中,充分显现出作曲家无穷的创作活力,音乐本身又无比动听,因此成为莫扎特流传较为广泛的弦乐小夜曲之一。

专辑曲目:

CD1:

Eine kleine Nachtmusik k.525

01. Allegro

02. Romance, Andante

03. Menuetto & Trio, Allegretto

04. Rondo, Allegro

Serenata nootturna k.239

05. Marcia, Maestoso

06. Menuetto & Trio

07. Rondeau, Allegretto

"Posthorn"Serenade k.320

08. Adagio maestoso

09. Menuetto, Allegretto & Trio

10. Concertante, Andante grazioso

11. Rondeau, Allegro ma non troppo

12. Andantino

13. Menuetto & Trio I, II

14. Finale, Presto

CD2:

Serenade in D,K100

01. I Allegro

02.II Andante

03.III Menuetto - Trio

04.IV Allegro

05.V Menuetto - Trio

06.VI Andante

07.VII Menuetto - Trio

08.VIII Allegro

"Haffner"Serenade k.250(248b)

09 .Allegro maestoso

10. Andante

11. Menuetto

12. Rondeau (Allegro)

13. Menuetto galante

14. Andante

15. Menuetto

16. Adagio / Allegro assai

',3)">

',4)">





专辑介绍: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分别于1965年和1968年录制了这三首经典曲目,维也纳古典乐派神童莫扎特的代表作品,旋律经典动听,极易入耳,适合古典入门。时卡拉扬入主柏林爱乐不久,双方正值蜜月,配合默契,音响有一定的古典风格但更具卡拉扬式的绵长深邃的浪漫手法,而且三首作品多以弦乐为主,柏林爱乐的弦乐技法更是浑厚老道,赏心悦目。另外,本唱片还是日本在2006年的再版,日本的音响处理技术世界一流,将令此经典演绎得到更完美之再现。







专辑英文名:Mozart Serenades & Divertimenti

专辑中文名: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藝術家 Slazburg Symphonies

资源格式:MP3

发行时间:2003年

地区: 德國

指挥: Sandor Vegh 山多 韦格

演奏乐团:Slazburg Symphonies 奥地利萨尔兹堡莫扎特管弦乐团

录音公司:德国Capriccio

介质: SACD

发行公司: 信昌(DELTA

专辑介绍:

维克的演艺资历非常丰富,他指挥过很多室乐管弦乐团,也在各大音乐学府授课。80年**始,他每年担任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指挥家。维克早就树立了莫扎特权威的声誉,他的莫扎特演绎,风格正宗,对于调性变化和主题对比尤为着重,在和声与音色调控上有鲜明的个性。维克率领萨尔茨堡莫扎特学院合奏团灌录的一系列舞曲、进行曲、嬉游曲和小夜曲,格调逍遥,轻松泰逸,是不可多得的莫扎特演绎版本。Top Music购买了Capriccio版权,用FDS的Super 20 Bit 处理再用Alloy Gold印碟,音响素质直达“发烧级”。

发烧名盘:奥地利萨尔兹堡莫扎特管弦乐团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SACD

这张深受世人欢迎的发烧盘,收录了莫扎特最著名的小夜曲与嬉游曲,再加上韦格优秀的演绎,而且CAPRICCIO公司的录音堪称典范级,高中低各个频段都清晰扎实,整体效果平衡而充满色彩感。著名的企鹅唱片指南给予三星评价,让这张唱片无懈可击。这张唱片原由德国CAPRICCIO唱片公司出版,后由香港TOP MUSIC再版后,现又重新制作成SACD,无论音乐感、解析力、音色和空间感都比旧版胜出许多,令原本的天碟级录音更添色彩。

专辑作品介绍及赏析: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又称《第13号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Allegro) 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Romance) 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Menutetto)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本乐章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Rondo) 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二、降B大调K.136嬉游曲,降B大调K.137嬉游曲

这两首嬉游曲是莫扎特十六岁时的杰出作品,尤其是前者更透出一种清新、流畅、洒脱、愉悦的阳光气质。韦格和萨尔兹堡室内乐团赋予了曲目极为优秀的表现力。

三首最著名的嬉游曲(K.136-K.138)

莫扎特创作的诸多嬉游曲中,以编号为K.136、K.137以及K.138(K6编号分别为:K.125a、K.125b和K.125c)的三部作品最为著名,至今依然常在世界各地上演,并被录制到唱片中。这三首嬉游曲作为一个整体,不但是莫扎特所有嬉游曲题材作品中最受听众欢迎的作品,更可以说是作曲家青少年时早期创作中最具艺术价值、最能体现其创作灵感的优秀曲目。

作品谱写于1772年初,莫扎特年仅16岁。当时沃尔夫冈已经多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在那里他受到许多当地知名音乐家的点拨和指导,进步异常迅速。所以从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这三部嬉游曲中,人们可以发现,意大利音乐风格对少年莫扎特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创作于故乡萨尔兹堡的这些作品(因此这三首作品偶尔也被称作"萨尔兹堡交响曲”),实际上是作曲家为自己下一次意大利之行而准备的演出曲目,只是莫扎特在创作这些嬉游曲的时候,究竟是为小型室内乐团而作,还是为四重奏而作,已经无法确定。而数百年后的今天,当代优秀演奏家们无论用其中哪一种方式来诠释这三首作品,都可以令听众感到愉快——室内乐团版多彩而和谐、四重奏版清澈而明快,因为作曲家原本就已赋予作品非凡的表现力。

三部作品中以D大调的K.136最为优美动听。第一乐章是快板,乐曲开始部分的行进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流畅而华丽的气质,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突然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在高音区部分出现一个交叉,把曲目气氛微微推向高潮,随之又一泻而下到G弦,整个过程充满着戏剧性,营造出一个非常独特而又极具气势的效果。这个辉煌的乐段铺陈到一半的时候,莫扎特突然将之转入一个迥然不同的境界——第二小提琴表现出一种不安和烦躁,而第一小提琴则与之相呼应,奏出一个平静而略显忧郁的主题。然后又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旋律重新回到乐章开始部分热情而流畅的主题上,犹如阴云散去之后阳光重现。仅这短短一个乐章,并不复杂的结构,却让听众经历了一次丰富的听觉体验和心情旅程,足以展现出当时少年莫扎特已经在作曲方面已经具备非凡智慧与才华。

随后的第二乐章行板较为简洁,属于典型的莫扎特风格。其中并没有过于华美的音色处理,也没有矫揉造作的音乐旋律,一切舒缓而平静地进行着,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简洁的格调,让这个乐章因为朴实而感人。

终曲乐章又是莫扎特才华横溢的体现以及创作激情的迸发,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有史以来最令人感到欢乐的乐曲之一,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这个急板乐章非但行进速度异常迅速,而且处处显现出令人惊喜的意外。如果说作品第一乐章的美源自于它为听众勾勒出一幅充满着阳光、美景的靓丽画卷,那么第三乐章给人的感觉,或许就是在这个曼妙场景中尽情翱翔、自由飞奔的滋味。莫扎特用自己别具匠心的创作技巧和过人才思,使得终曲的旋律不由自主便奔腾、灿烂起来,由音乐内洋溢出一股真诚的喜悦之情!旋律本身带有强烈的民歌色彩,很多乐句都是莫扎特早先用过的,然而能够让这个乐章灵动起来,却应归功于作曲家对于节拍处理的高超技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莫扎特才把本身并不新鲜的音乐元素揉捏成了一个精彩的整体——毫不单调却又充满着古典主义特有的平衡感,并且让乐章如同河水一般不断地奔涌向前。

我很难形容自己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时的美妙感觉,似乎如同清泉一般的旋律由明澈的弦乐奏出,真是既清新又流畅!直到得知这些作品出自16岁的莫扎特之手,突然感悟出作品中所透出的天真无邪、纯洁坦荡以及那份无忧无虑,真有如沐春风的体验。莫扎特在自己青春萌动的年纪,写下了这般充满阳光气息的优美旋律,从音乐中可以预见那时候的少年沃尔夫冈是何等热爱生活。我甚至可以确信,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作曲家心中一定充满着愉快的元素,因为每当欣赏这段旋律的时候,总会令人感到心情舒畅而开朗。

其余两首作品——降B大调的K.137以及F大调的K.138,在风格上与K.136都是较为近似的,只是前两者的旋律不如后者那般为人们所熟知。K.137在艺术成就上并不比K.136差,而且与众不同的是,它以慢板作为首乐章,而且采用了作曲家一向较为少用的教堂奏鸣曲式。典型的快板乐章被安排在第二乐章,风格和K.136的第一乐章的如出一辙,活泼而洒脱,充满着跳跃的节奏和欢快的气氛。在现有的唱片录音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指挥家自作主张,将K.137的前两个乐章的位置进行互换,重新回到"快-慢-快”的传统形式,倒也是未尝不可。终曲乐章充满着幽默、诙谐的气质,听来朴实而优美。K.138承袭了K.136的结构,在风格上也延续着轻快而饱满的神情,但和K.136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乐感相比,就要稍显逊色和呆板一点了。

三、D大调月下小夜曲,K239

这首编号为K.239、序号为No.6的小夜曲,创作于1776年1月,当年莫扎特正好20岁。D大调的K.239有一个Serenata Nocturen”的别称,直译为“夜曲风格的小夜曲”,而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月下小夜曲”。其实这个名称是由莫扎特的父亲里奥波德在誊写乐谱时加上的。作曲家创作时,除了弦乐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从而让整首作品听起来饱满而多彩,由此也可以断定这部作品是当年莫扎特为室内演奏特别写下的,并且成为户外小夜曲室内乐化的先声和代表。K.239有着较为强烈的复古色彩,作曲家在其中巧妙地运用了“巴洛克大协奏曲”的结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全新的拓展。

乐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庄严进行曲,雄壮而威武,而主奏小提琴的旋律却显得柔美而充满着调皮色彩,穿插其中与辉煌壮阔的大背景相映

成趣.

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复合三段体结构,音乐在平和中透出一份雅致和轻松.

第三乐章是最令人着迷的,莫扎特在这首带有鲜明民歌曲调的回旋曲中,引入了类似歌剧宣叙调的表现手法,让终曲显得极富活力并充满着

典雅和优美的古典主义风范。因为这首“月下小夜曲”在短小精乾的篇幅中,充分显现出作曲家无穷的创作活力,音乐本身又无比动听,因此

成为莫扎特流传较为广泛的弦乐小夜曲之一。

专辑曲目: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525

01. Allegro 第一乐章 快板

02. Romance.Andante 第二乐章 行板

03. Menuetto.Allegretto 第三乐章 小快板

04. Rondo.Allegro 第四乐章 回旋曲

降B大调嬉游曲,作品137

05. Andante 第一乐章 行板,二段体

06. Allegro di molto 第二乐章 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07. Allegro assai 第三乐章 很快的快板,回旋曲

降B大调嬉游曲,作品136

08. Allegro 第一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

09. Andante 第二乐章 行板

10. Presto 第三乐章 急板,回旋曲节奏

D大调月下小夜曲,作品239

11. Marcia.Maestoso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的庄严进行曲

12. Menuetto 第二乐章 小步舞曲

13. Rondeau.Allegro 第三乐章 回旋曲





編輯製作 冰藝 資源來自網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9466.html

更多阅读

电影《莫扎特传》和莫扎特的音乐 莫扎特传电影百度网盘

国外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观众评分 8.4我对这部电影的评级: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1984):影片开始于1823年,一名叫萨里耶利(Salieri)的男子,企图自杀,而他的喉咙大声乞求莫扎特的宽恕。他被送到一个疯人院,一个年轻的牧师访问

莫扎特:K136K190K364蒙波利埃国家交响乐团

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K136双小提琴协奏曲K190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K364的高清视频(MezzoHD1080X1920),法国蒙波利埃国家交响乐团2012年演出现场,音像俱佳,演绎也不错。国内首次上网。相关信息:1. Wolfganf Amadeus Mozart - Divertimen

声明:《莫扎特小夜曲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赏析》为网友清风入怀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