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武汉大学自荐信全文 自荐信此致敬礼

癸巳年十一月廿六日,安慶後學程鵬,謹奉書于武漢大學諸公:

余姓程名鵬,乃皖省宜城人也。祖居徽州,因經商之故遷居安慶,已有百年矣。少好舊學,性喜讀書。然年幼之時,矇昧無知,但憑一時之興,雜閱群籍,而不曉學問當以何而入焉。後幸受業于古史辨派傳人,童丕繩太夫子之徒湖北陽新羅祖基先生門下。先生雖以故謫居安慶僻壤一隅之地,然未嘗有憤懣之心,授余學問亦未嘗有毫厘之爽,使余得識學問之正道。自己丑仲春入羅師門下以來,初以《三百千》及《幼學故事瓊林》開蒙,再以如《四書》之諸要籍識舊學之大體,後受羅師親點,讀《史記》、《左傳》、《國語》及諸子書等以攻上古史,尤好窮其間之思想,亦稍涉漢魏以下。至於所讀近人之書,蓋皆關乎此倫。余從羅師,非比課堂之受學,而代以入室之答問,如有片言隻語不能詳述者,則先生以每日之博文授余。先生之所授者亦非句讀之細,而誨余當讀何書,如何讀書,如何作文,如何分析之屬。今方近五載,謹致余受學所屬之文(余按:即《谈孔孟的几点差异》)于後以供諸公斧正。

余平生所志在于史学,然國史浩瀚,不能窮盡,至於世界諸邦之故事,則更不待言。故余特好其中兩端:一則上古史,且尤重其間之思想;二則宋明之儒學。其前者何故哉?余好古史,非但師承之故,亦本性之使然。上古史史料甚少,故史識尤要,需于眾人皆讀之史料中見他人未見之事,如錢賓四先生據《漢書》作《劉向歆父子年譜》以駁康南海之謬說。《漢書》人人可讀,然《年譜》舉世無二。余言此例,非敢自比于錢賓四先生作《年譜》一事,然于先生《年譜》此一特點,則甚表拜服且心嚮往之,乃以为天授余之所长在于兹矣。其後者又何故哉?蓋理學為吾國最近西洋之“哲學”者,而明末儒學本為吾國宜行之大道也。茲兩者于今世之意義甚顯而重。又以紫陽余姚之所化逾中國而布東亞故,則其又關乎中國學術與世界之聯繫矣,不可謂不重,此余所以欲涉此道也。

巍巍武大,創立有年,三鎮之地,素稱人文淵藪,江漢之汭,長見名士薈萃。湖廣總督倡學于前,中研院長執鞭于後,聞子佈道,周公登壇,吳唐並舉,名重一時。金聲震乎中南,令名揚于神州。凡吾國有志于學者鮮有不慕,而余亦不外,自受學于羅師以來,思慕已久,知欲為實學,難脫大學而有,勉成國器,豈舍高校以得,將變所好為所工,一扫為學之陋習,武大其康莊坦途矣!故敢望忝列珞珈山之門牆,以成生平貢獻學問之志也。茍蒙相識,必勤學自勵以報,余雖不敏,然定不負伯樂之恩!

致武汉大学自荐信全文 自荐信此致敬礼
附曰:余攻學之外,尚醉心于皮黃,且最喜余派。

安慶後學程鵬謹再拜

姚远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项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0309.html

更多阅读

致复旦大学许宁生校长公开信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

致复旦大学许宁生校长的公开信复旦大学中文系1985届部分毕业生我们是复旦大学中文系1985届毕业生,我们有的居住在上海北京,有的在中国其他各地,也有的生活在海外,虽天各一方,但已届天命之年的我们,这几天都在同为母校陷入110周年校庆形象

致复旦大学领导的一封信 致公司领导的一封信

致复旦大学领导的一封信尊敬的复旦大学领导:你们好!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特大事故新闻发布会后,我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后,已经近4年的时间没用这种形式表达我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如何信息透明、政务公开的看法

声明:《致武汉大学自荐信全文 自荐信此致敬礼》为网友奇葩怪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