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不丧志,终成大家 玩物丧志 卡比丘 微盘

拍卖场上再遇王世襄珍藏

2014年01月26日 16:16《古典工艺家具》杂志我有话说(1人参与)



  清早期 黑漆小几,2003年“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品。(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黄花梨琴桌,2013年“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拍品。(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明 紫檀天然形笔筒,2013年“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拍品。(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明万历 缠莲八宝纹彩金象描金紫漆大箱

文/刘玲芳

核心提示>>>

虽然王世襄先生收藏的精品家具大部分安家在上海博物馆,在拍场上还是可以窥见些许王世襄所藏古典家具的身影。

国庆期间,苏富比、嘉德香港、保利香港三大拍卖公司抢滩香港,拍卖总额近57亿港元。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显而易见,不仅亿元拍品频出,一幅以1.8亿港元成交的当代画作《最后的晚餐》更是掀起舆论大战。单就古典家具方面而言,秋拍至今表现平平,最高成交价为1804万港元,由出现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的“清乾隆紫檀木‘卷草牡丹’纹平头案(一对)”拍出,其余成交多为普货。如果说国庆首轮秋拍看三巨头大战香港,那么接下来看什么?相信很多收藏家和投资者心中的答案会是:王世襄。

玩物不丧志,终成大家

对于王世襄先生来说,“京城第一玩家”的称号当之无愧,因他将许多“民俗”范围内的“玩意”玩到精,玩出了世人瞠目的大名堂。但也有人觉得这样的称谓似乎过于轻佻,比不上“文物学者”、“文玩泰斗”等来得尊敬且恰当。世上美名太多,我们无法评价哪个头衔更合适,或许王世襄也根本不在乎?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绝不仅仅是“玩”,“玩物”却不“丧志”,以钻研的精神“玩”,才终成大家风范。

讲述王世襄生平事迹的文章有许多,在本刊9~11月的“向星空致敬”专栏中也连载了由特约撰稿人王中杰撰写的王世襄与明式家具系列文章。王老的研究涉猎甚广、藏品颇丰众所周知,其贡献更是毋庸置疑,无需在此赘言。

王世襄先生于2009年在京逝世,或曾受过先生教诲,或得益于其丰富的著作知识,众人皆叹一颗“启明星”的陨落。2003年,中国嘉德曾推出“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取得成绩颇佳,市场对名家旧藏的渴求就已显露端倪。今秋,嘉德时隔十年再推“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想来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投资艺术》栏目制片人项立平先生因工作缘故,常年观摩各类拍卖会,在谈到名家旧藏之所以受关注的缘由时表示,“好东西征集难度越来越大”,是个很重要的原因。之前接受本刊采访的台湾雅典杂艺术品管理顾问公司执行长陈仁毅先生也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即“由于全球经济面并不明朗,各大拍卖公司收件显得吃力。”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身名门、来源有序的拍品受到业界瞩目是肯定的。

亮相拍场,王世襄旧藏受追捧

中国嘉德早在2003年就举办过王世襄专场,即“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该专场总成交额6301.35万元,成交率达100%,被认为是名家旧藏的标志性专场。之后,北京匡时在2010五周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推出了“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此专场同样创下了“白手套”的斐然战绩。

王世襄旧藏拍卖专场明细表专场名称 拍卖公司 拍卖时间 上拍数量 成交额 成交率 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

中国嘉德

2003年秋拍

143件 RMB
玩物不丧志,终成大家 玩物丧志 卡比丘 微盘

6301.350万元

100% 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

北京匡时

2010年秋拍

20件 RMB

9844.800万元

100%(数据统计:《古典工艺家具》)

除了这两个为人称道的专场之外,也有不少拍卖公司上拍过王世襄先生的旧藏,但从中可以发现,拍品中古典家具部分所占比例较小,铜炉、古琴等文房拍品较为出彩。究其缘由,我们从讲述王世襄生平事迹与轶事的文章中不难得知,在出版了《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两本著作之后,“王世襄收藏家具”引起了众多关注,其所藏大多为明清家具中的上乘之作。后由于诸多原因,王世襄毕生所珍藏的79件珍贵家具被香港实业家庄贵仑先生以1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并赠予上海博物馆。

虽然王世襄先生收藏的精品家具大部分安家在上海博物馆,在拍场上还是可以窥见些许王世襄所藏古典家具的身影。嘉德2003年“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中,一件“明万历 缠莲八宝纹彩金象描金紫漆大箱”拍出了该场古典家具类别的最高成交价132万元。此外,王世襄先生九十年代购于北京文物商店韵古斋的“明 黄花梨缠莲纹三弯腿炕桌”以35.2万元的价格成交。另外一件“清早期黑漆小几”,造型优雅而富古趣,拍出了17.6万元的价格。这些家具在成交价上虽不及古琴、铜炉等拍场上较为常见的王世襄旧藏拍品,但不可否认其受欢迎的程度。

西泠印社在2010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的“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中,亦有两件王世襄旧藏家具登场,一件为王世襄家属提供的“王世襄旧藏红木柜”,成交价17.92万元;另外一件为“清王世襄藏紫檀宫灯”,该宫灯为紫檀木所制,局部有黄花梨相间,整体古雅精致,最终拍出了13.44万元。

还有两件家具不得不提,那就是“花梨木独板大画案及脚踏”和“黄花梨琴桌”。这两件家具将亮相嘉德在11月中旬推出的“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花梨木独板大画案及脚踏”由王世襄、田家青师徒共同研究制作,不仅是先生最喜爱的一件器物,也陪伴其度过了晚年生活。

该画案面板厚度达8公分,造型简约,上有王世襄先生所书、傅稼生先生所刻铭文,其中一句“世好妍华,我耽拙朴”正是先生审美观的体现。

另一件拍品“黄花梨琴桌”原为夹头榫画案,经王世襄先生改造,成为王夫人袁荃猷与其古琴老师管平湖对弹所用琴桌。虽然与“一批首次露面的王世襄珍贵藏书”、“铜炉精品四件”等声势浩大的类别相比,家具并非该专场最大的看点,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两件家具拍品必将吸引古典家具收藏家的目光。

热闹背后看门道

“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无疑是2013年秋拍的一大亮点,大多数业内人士都十分看好该专场的前景。可以说,“王世襄旧藏”已成为拍场热点的代名词。

从王世襄旧藏过往的拍场表现看,两个专场成交率均为100%的成绩着实亮眼,但项立平认为单从成交率来判断受欢迎程度,欠缺一些说服力,“若要说王世襄旧藏受欢迎,可以看看2003年俪松居专场的拍品时隔几年再次出现在拍场时的表现,十分惊人。”

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其中两件拍品较为典型。其一,2003年“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中的一件“明 浮雕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当年被翦淞阁主人黄玄龙以209万元拍得。此件笔筒在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的“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上再度现身,拍出了5520万元的“天价”。另外一件就是赫赫有名的“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它的首次亮相同样是在俪松居专场,成交价为891万元。嘉德在2011年春拍中为其单独设立了“俪松最珍——唐琴‘大圣遗音’”专场,最终“大圣遗音”不负众望,以1.15亿元成交,创造了古琴市场的一个神话。

可以看出,名家旧藏特别是“王世襄”这样泰斗级人物的旧藏一旦出现在拍场上,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然而,项立平告诉记者,蜂拥而至的关注背后也有些许问题值得思考。这种现象部分反映了内地市场的不成熟,其原因在于普遍的买家鉴赏水平一般,对于拍品的选择有所顾忌,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名家藏品的依赖,往往愿意花高几倍的价钱买一个贴有名人标签的拍品。简而言之,目前买家的整体鉴赏水平仍有待提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1660.html

更多阅读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成害 君不密

孔子说:“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不乱出去,也就不会乱说话。”后周时,贺敦被宇文护杀害,临死前叮嘱儿子

网卡指示灯不亮,怎么办? 指示灯不亮

网卡指示灯不亮,怎么办?——简介网卡上通常有2种类型的指示灯,一种是黄色,一种是绿色的,黄色的是电源灯,若黄色指示灯亮了,说明可以给网卡供上电,电源处不存在问题,绿色的指示灯是信号灯,当数据传输的时候绿色指示灯会不停的闪烁,若传输的数据

玩物丧志与克己复礼 玩物丧志 卡比丘

玩物丧志与克己复礼由 风铃儿 ? 2015-01-26 14:20作者: 胡不归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灭商纣王之后,威德广被四海。西方有蛮夷之邦进贡了一头獒犬,高四尺有余,能通晓人意,威猛而善于和人搏斗,与当时中原之犬大不相同。当时任太保的召公奭,担心

声明:《玩物不丧志,终成大家 玩物丧志 卡比丘 微盘》为网友忏玫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