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须知:(必须认真看)
1、康复从手术后就要开始,越早越好,越早训练也越容易。其中术后3个月是最佳康复期。
错过了这个时期后,再做训练,相对难度大。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伸直功能、弯曲功能和力量。
2、手术固定后,会促进骨头正常的生长,但胫骨平台骨折康复,不仅仅是骨头正常愈合,还要使身体的功能完
全恢复正常。
3、如果术后较长时间,伸直功能不正常,就直接导致行走瘸行;如果膝关节弯曲不超过60度,走路就会受到影
响,不超过90度,慢跑就有影响,不超过100度,上下楼就会有障碍,不超过120度,蹲便也不可能;踝关节
不能正常屈伸,就会影响走路和跑跳跃;小腿无力导致走路发软;大腿肌力不够,就会走路障碍,更不可能
跳跃和跑,更严重的是影响关节的稳定,导致更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及至关节功能完全伤失。
4.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
伤,应予以耐受。
5.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等必须根据要
求完成,尤其不宜为完成更多次数而增加休息时间,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6.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应尽可能多地活动,以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
复。运动员尤其应自行练习身体其它部位,以确保基础体能,早日恢复运动。
7.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引起肿胀。如活动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并在必要时及时复查。
8.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参见冰
敷图(用冰水混合物制成,不漏水,能全覆盖膝盖即可)
9. 附录插图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10. 关节的肿胀会持续整个练习过程,直到关节活动度正常、肌力恢复,刺激因素消失才会完全消失。但必须控
制肿胀的程度,不可持续增加,总趋势应是在逐渐消退。如肿胀增加、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必须停止
练习,增加冰敷次数,并及时就医!
11.负重等练习必须经过医生复查并拍X光片确定后方可开始!
12、术后正确体位摆放: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
将腿垫成微弯位置。如疼痛不可忍受,则在医生指导下摆放于舒适体位。
康复训练表格
术后时间  | 训练内容  | 训练目的  | 训练要求  | 注意事项  | 阶段重点  | 
麻醉消退后  | 踝泵图1-1  | 促进消肿、防血栓、促进循环  | 5分钟/组,1-2组/小时  | 消肿止痛,防止静脉血栓。  | |
紧绷(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 促进消肿、防止肌肉萎缩、活动关节  | 500-1000次以上/天  | 不痛则多做  | ||
术后1-7天  | 直抬腿图1-4 图D  | 防止肌肉萎缩  | 保持至力竭  | 无痛后开始做  | |
侧抬腿图1-5、6  | 防止肌肉萎缩  | 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日。  | 同上  | ||
后抬腿  | 防止肌肉萎缩  | 1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4-6次练习/日。  | 同上  | ||
术后第二天  | 双拐走路  | 仅限下地稍活动  | 不能多,要控制肿胀  | ||
关节活动度训练  | |||||
拆线后开始  | 推髌骨  | 膝关节的活动  | 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20次,一天2-3次  | 弯曲伸直训练前,有髌骨活动受限时使用,无则不用。  | 3个月内,关节活动度,尽量做到无死角。  | 
术后关节活动度训练开始时间由手术医生定,一般1周内就可以开始  | 弯曲训练  | 关节的弯曲功能  | 30分钟,1天一次  | ||
坐位垂腿图A  | 同上  | 0-95度  | |||
仰卧垂腿图1-9  | 同上  | 95-120度  | |||
坐位抱腿图1-11  | 同上  | 110-130度  | |||
俯卧牵伸图B  | 同上  | 120-135度乃至全角  | |||
保护下跪坐图2-14  | 同上  | 120-全角  | |||
休息时无明显疼痛则可以开始做  | 膝关节主动伸曲  | 关节灵活性  | 20-100次/组,1—2组/日  | 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后缓慢伸直  | |
骑车  | 同上  | 20分钟一次,一天1-2次  | 骨头愈合强度允许的情况下  | ||
滚球  | 同上  | 自由掌握  | |||
和弯曲训练时间一致,尽量在3个月内完成伸直和弯曲功能 的正常  | 伸直训练  | 关节的伸直功能  | 与弯曲训练错开3-4小时  | ||
坐位伸膝图1-14  | 被动伸直角度康复  | 30分钟,1天一次  | 适用训练前期,一个月内或角度相差较小  | ||
俯卧重物悬吊伸膝图1-15  | 被动伸直角度康复  | 30分钟,1天一次  | 适用训练中后期1-3个月内或更长时间,角度相差较大  | ||
坐位俯身腘绳肌牵拉伸膝图1-16  | 解决肌肉孪缩的问题,主动伸直差的问题  | 10-15分钟,一天一次  | 主动伸直比较差。伸膝受限制,腘绳肌孪缩(膝盖窝下面拉伸时有不适,酸痛等情况)  | ||
小负重抗阻伸膝图2-4、5  | 主动伸直不够的问题  | 20个一组,一次4-6组,一天一次  | 本训练为肌力训练,为主动伸直不够的解决方案  | ||
踝关节的活动度训练(正常则无需训练)参见图E、F,一组20个,共4-6组,组间休息30秒,一天1-2次。本方法也可以为能小负重前提下的力量训练。  | |||||
肌力训练(无痛原则)  | |||||
初期和早期,有炎症反应,力量弱的情况下,更利于保护关节,不增加刺激关节的炎症反应  | 静力性训练  | 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肉力量,增加膝关节稳定性,防止关节炎的发生。尤其是肌四头肌和肌二头肌  | 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1-2次练习/日  | 肌力的训练,早期肌力训练,以防止萎缩或减少萎缩为主。中后期肌力训练,以增加肌力和肌肉体积为核心。  | |
静力性抗阻图2-3 静力抗阻图  | 可分为0度,30度,60度  | ||||
紧绷  | 500-1000次/天  | ||||
肌力增加恢复,无炎症反应。  | 动力性训练  | 20个一组,一次4-6组,组间休息30秒,一天1-2次:后期力量增强后,以增加绝对力量为主,可改为12-8个一组,1-2天训练一次,一次4-6组,组间休息30秒。  | 也可以用沙袋代替弹力绳  | ||
抗阻伸膝图2-4、5  | |||||
抗阻屈膝图1-17、18  | |||||
负重力量训练(一定要根据骨头愈合情况来确定,3个月内不能全负重,无痛原则)  | |||||
负重和平衡 平衡训练图(本图训练是在能全负重前提下,用以提高肌肉的控制力)  | 增强关节组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 5分钟一次,慢慢过渡到30分钟以内,一天2次  | 3个月内一般建议负重不超过一半,最早训练不要早于2个月,初始训练负重不超过1/4。然后,每2-4周增加1/4负重,直到完全单腿全负重。如果能单腿站2-3分钟无不适的话,可以尝试脱拐行走  | ||
提踵图C  | 增加小腿肌力  | 20个一组,4-6组*3个角度  | 分平行、内八字和外八字  | ||
跨步图1-21、23  | 增强关节组织有不同角度的适应性  | 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  | 分前后跨步和侧跨步  | ||
静蹲图2-1、2  | 增加大腿肌肉的力量和体积  | 2-3分钟一次,休息10秒,一组5-10次。一天2-3组  | 从臀部较高的位置下降到较低的位置,不能超过90度(腿弯曲的程度),双腿平行,身体正直,膝盖不过脚尖。  | ||
0-45度单腿蹲起图2-9  | 增强肌肉的速度力量  | 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 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  | ||
台阶前向下  | 增强肌力的控制力  | 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 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  | ||
跳跑及其它专项练习(要根据恢复情况和运动需要来确定,如果尝试无痛则可以进行训练)  | |||||
跳跃  | 增加速度性肌力  | 20个一组,一次4-6组,组间休息10秒,一天1-2次。  | 分原地,前后、左右和台阶跳上跳下。前面训练是后面的基础。  | ||
跑步  | 同上  | 可以自行处理。  | 慢跑、快跑和变速跑。前项是后面训练的基础。  | ||
![[转载]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方案 胫骨骨折后康复训练图](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51230t019953e9f40afe87b6.jpg)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