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画坛的古典流派:表现派之爱德华·蒙克



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

西方画坛的古典流派

表现派之爱德华·蒙克



《蒙克自画像》



1893版《呐喊》



1895年版《呐喊》

《呐喊》是挪威印象派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

创作背景

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版本介绍

本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藏于奥斯陆蒙克博物馆的版本(蛋彩画、纸本,83.5x66cm)、藏于国家画廊的版本(蛋彩画、油画、粉彩、纸本,91x73.5cm)、藏于蒙克博物馆的另一个版本作于1910年,以蛋彩和油彩绘于木板上,和作于1895年被彼得·奥尔森收藏的版本。1895年画家把作品制成平面印刷以大量复制,开创社会大众对其图像的认知。自1994年起,其中两个版本先后被盗去,幸好皆失而复得。

艺术分析

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阿尔斯加德街上的四个女孩 挪威 爱德华·蒙克



妓院里的圣诞节 挪威 爱德华·蒙克



骏马奔腾 挪威 爱德华·蒙克



卡尔·约翰大街的傍晚

晚上在卡尔约翰街挪威爱德华·蒙克

这是蒙克创作这幅作品的来龙去脉。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昏暗的黄昏,天边的云彩像流着的血河一样波浪起伏地挂在那里,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怖和血腥,那流动的血水弥漫在头顶,想要铺天盖地一样让人窒息。黑色的群山仿佛是死亡的幽灵从远方向这里压来。一条让人看不到尽头的木桥上,一个骷髅头一样的人物正在无助惊恐,歇斯底里地大声呐喊着,他双手捂着耳朵,脸扭曲地变成了三角形,两个空洞洞的眼窝十分明显,模糊的身躯活像一个幽灵。蒙克解释说,画中的人物就是他自己。



桥上的女孩 挪威 爱德华·蒙克


西方画坛的古典流派:表现派之爱德华·蒙克

生命之舞

生命之舞,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在1899年到190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描绘了一群在河岸边草地上醉然起舞的人们。三位女性形象在画面上占据主要位置。她们分别象征着女性生涯的三个不同阶段。

作品赏析

在《生命之舞》这幅油画中,画家描绘了一群在河岸边草地上醉然起舞的人们。三位女性形象在画面上占据主要位置。她们分别象征着女性生涯的三个不同阶段。左侧穿白裙的那个是一位处女,红润的面颊泛着微笑,就象她面前那枝盛开着的花儿。其长裙的白色象征着少女的纯洁。而与其呈对比的,是右侧的妇人形象。她双手交叠,面露忧郁神色,显得十分孤独。她的深色长裙,象征着其内心的暗淡与哀伤。这两个女性形象,都面朝画面中央的那对沉醉在舞乐中的男女。他们漫无目的、旁若无人地迈着舞步,那女子卷曲的秀发和长裙,将其男伴缠绕。而男子的黑色衣服,则将女子的红色衣裙衬托得更加夺目,使她看起来显得异常妖娆和充满诱惑。那衣裙的红色,在这里象征了人生短暂的喜悦。背景中,两对放荡的跳舞者,象征着那种更为卑贱的生活。悬挂在空中的一轮圆月(或许是太阳),在水面映出其长长的、宽宽的倒影,象鬼魂的眼睛。这也是男性的象征。这一母题在蒙克的其他作品中更清楚地显示了其象征的含意。

在这组女性三部曲中,明确的含义通过象征性的意象和色彩而得到强化。主题、形式以及象征内涵,在这里协调统一,预示了女性从少女的天真无邪,到成熟期的春风得意,再到逝去青春后的理想破灭的人生之路。



生命中的四个阶段 挪威 爱德华·蒙克



圣母玛利亚

【名称】爱德华·蒙克画《圣母玛利亚》【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作于1893~1894年间【作者】爱德华·蒙克

【规格】90×69厘米【属地】藏于奥陆蒙克斯博物馆

【简介】

在蒙克的油画上,凡涉及男女爱情的,很少正面去抒写,大部分着意于刻画失望、嫉妒、怨恨,或仇恨等主题,这是他受到"波西米亚人"的精神和尼采的世纪末哲学的影响的结果。他于1891年画的《忧郁·黄色的船》、1896年画的《嫉妒》、1894年画的《吸血鬼》等上面,有着明显的"波西米亚人"式的精神形象。这些人在与社会陋习作反抗的同时,也损害他们自己,以致造成种种不幸。

另一个特点是,蒙克并不描绘复杂的场面和情节,通过主人公之间的心理冲突来揭示主题,如描绘一对情侣,就刻画他们失魂落魄的面容,相互猜忌的神情,彼此嫉妒的心理。1893年的《心声》和1889年的《生命的舞蹈》,此种变态情绪展现得十分强烈。这一幅《圣母马利亚》则是一种象征性的心理变肖像画"。

《圣母玛利亚》裸着上身,披散黑发,姿态颓靡,精神困惑,她根本不象神殿上的圣母,她是蒙克已经死去的姐姐,或者是他想象中被爱情的本能折磨得惶恐不安的女性。色彩较厚,形象充满着忧郁感,调子沉着,画家就这样刻画了一个痛苦的心灵。

1937年,希特勒纳粹政权对德国美术馆主人收藏的蒙克的82幅作品,定了一个调子:"堕落艺术"。1940年,德军入侵挪威。蒙克虽未离开,但深居简出,拒绝同纳粹当局接触。整天关在屋里整理他年轻时代的日记,写他对往事的回忆,1944年1月23日,他以81岁的高龄在奥斯陆郊外的伊克里去世。按照遗嘱,蒙克的全部作品应捐献给奥斯陆人民。1967年该市为他建起了蒙克博物馆。



受难之地 挪威 爱德华·蒙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3410.html

更多阅读

爱德华•索亚空间本体论的正义追寻 中日和解 正义追寻

承蒙孔老师和义天兄的厚爱,本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3期发表,由于版面的限制,在发表的时候略有删节,此处刊载的是完整版,待专家批评指正。在此也对孔老师和义天兄对拙文的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爱德华·索亚空间

唐顿庄园反映的爱德华时期女装风格变化 爱德华时代风格

在美剧盛行的天下,英剧DowntonAbbey,唐顿庄园一举夺下吉尼斯记录----年度全球最受欢迎电视剧。在这阵优雅高贵的古典英伦风情中,大牌云集的唐顿庄园让每一句台词都盛满高贵的纯正英国贵族血统,每一件戏服都精心雕琢出10s的精致风情。不

剪刀手爱德华 好看的电影

《剪刀手爱德华》,许久之前听同学谈论过这部影片,趁着今天空闲,窝在宿舍,悠哉的欣赏一番。 片中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古堡中住着一位发明家,他制造出了各种东西,最后还造出了一个机器人,并给他起名叫爱德华。发明家对这件作品

爱德华·诺顿的中国情节 爱德华诺顿为什么不红

今天又莫名搜索起爱德华·诺顿(EdwardNorton)的电影,每当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时就喜欢搜索自己喜欢的演员、歌手的资料。开始知道这位演员是从《沉默的羔羊》,他出演了《红龙》那一部,也就是把汉尼

声明:《西方画坛的古典流派:表现派之爱德华·蒙克》为网友沧笙踏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