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熊市罪魁祸首:经济衰退中的人造牛市

看空一直是不讨好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个非理性的市场。市场涨的时候你看空,别人笑你不合时宜。市场跌的时候你看空,别人说你幸灾乐祸。总之愿意看你说的内容的不多。但是熊市一定会来。有牛市有一定会有熊市,就像人有影子,硬币有正反两面。在任何一个市场,这都是正常现象。

本轮市场的猛烈下跌,很多人归咎于大量场内融资和场外配资造成的高杠杆。这有一定道理,因为杠杆造成了前期迅猛上涨。当熊市来临时,投资者卸掉杠杆,一定会造成踩踏。但是,场内融资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而场外配资从中国股市出现的那一刻就有。这些都不是本轮熊市的如此迅猛的最终原因。其实本次熊市的根源在于本次牛市的起源。

本轮股市牛市是政府人工牛市,本身就是错误决策

本轮牛市的产生和政府意志是密不可分的。各级官员和官方媒体类似“牛市有助于经济”的言论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是央行行长周小川“资金进入股市也能支持实体经济”的语言。对股民来说,政府需要一个股票牛市解决实体经济问题的意愿非常明显。从过去来看中国的股市一直对政策非常敏感。去年9月国泰君安喊出的“党给我智慧,党给我胆”的策略正确性一直被证明为真。无论是券商分析员还是基金经理,大家都不再看经济和股市的基本面,而把宝都押在了政府身上。这本身就是荒谬的。

本次股市牛市中,政府对股市的指导性意见不仅限于官员和官方媒体的喊话,更包括降息、降准、“一带一路”、“国企做大做强”、鼓励创业、等等。这些政策有些是忽悠,但降息和降准确实是应该做的。但是问题是降息和降准的时机和反映出来的政府意志。去年3季度以前,中国经济减速、信用债问题越滚越大,政府都没有降息。而去年4季度以后,降息和降准组合拳频发。尤其是有数次证监会提示风险或查杠杆和伞形融资,市场情绪岌岌可危的时候,总有唱多的政府机构为牛市定调。4月18-19日的周末证监会宣布扩大做空,限制融资,央行马上大幅降准。之前的2月底,证监会宣布抬高融资门槛,股市大跌,央行马上降息。经过数次信息强化,政府希望看到“牛市”的态度昭然若揭。

然而,股市是牛是熊,政府应该表态吗?在任何一个市场化的国家,政府和股市都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政府管的是经济,不是股市。股市是经济的表象,经济是股市的实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政府创造出人工牛市的时候,就是把自己信誉和股市牛市联系了起来。而当这个人工牛市破灭的时候,岂不是政府的信誉也随之受损?这就是政府对股市永远都应该是中立态度的原因。

人造股票牛市不会产生一个真正的经济牛市,反而对经济有害

支持这次股票牛市的一个核心说法是,股市的牛市会提高上市公司的股价。而上市公司在高位发行股票会补充资本金,从而降低公司的债务比例,提高公司的竞争力,达到消除或降低信用危机的目的。

这种做法无疑是危险的。首先,让股民在高位接盘买入公司股票为公司疏困,是A股股市建立以来的一直做法。让股民为企业疏困,而不是让股民作为企业的真正的主人,直接违反了股票持有人对持有股票企业的权益。其次,让股民高位接盘,对企业的优胜劣汰并无好处。需要疏困的企业因此度过难关,继续浪费资源,从长期来讲,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经济衰退让人造股市牛市成为无根浮萍

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断下滑。官方公布GDP增长虽然仍在7%。但以能够衡量经济真正运营的指标来看,1-5月用电量仅仅增长1.1%。同比增速下滑达4.2%。1-5月,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14.3亿吨,同比下降9.8%。这两个都是“克强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经济尚可的时候,“克强指数”是经济学家和股票分析师耳熟能详的词语。但现在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前五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下降7.8%,其中显示国内需求的进口总额下降17.2%。这些数字和官方GDP增长数字完全不符,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明显衰退。

本轮熊市罪魁祸首:经济衰退中的人造牛市

市场经济中,股票市场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股票市场永远都应该是实体经济的表现,或者说是实体经济的预测。当实体经济大幅减速的时候,企业的收入和盈利增速都会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和亏损。而企业的基本面和其股价息息相关。这就是为什么在判断股市走向的时候,对经济的判断必不可少。

脱离了经济的股市就像脱离了公司基本面的股价一样,或者说是断了线的风筝。现在很多公司的股价和其基本面关系不大。甚至有基金经理说,现在的股市你一谈“基本面”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一个股票股价脱离基本面一段时间是可能的,尤其是投资人对这个公司的基本面的观点有差异的时候。但是诸如刚上市的中石油,今年的全通教育、中国中车这些没有人认同基本面能够支持其股价的股票,股价回归基本面会很快。这种股票的股价纷纷回归基本面的时候就是股市泡沫破裂的时候。中石油的暴跌是上轮熊市的开始。全通教育、中国中车的暴跌是本轮熊市的开始。

经济衰退和股市熊市是正常的表现,政府不应该尽力避免

感冒没人喜欢,但是感冒是正常人生活的一部分。感冒会增强人的抵抗力。人一感冒就要吃大量抗生素既不对症,也不必要,反而破坏了人的正常生理机能,人的抵抗力反而因此下降。

股市下跌,投资人受损。经济衰退,国民受损。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但是经济衰退是市场经济周期的必然阶段。有增长就要有衰退,这非常重要。

经济衰退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经济衰退中出现的优胜劣汰,挤出投资泡沫,让适者生存,这是市场经济最根本的要求。历史上拒绝经济衰退的经济体制也有,那条路就是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没有衰退、破产、失业,但是也没有了创新,没有了进步。苏联和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最终证明计划经济是违法客观规律的。这也是为什么在30多年前邓小平为中国引入了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的经济腾飞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迸发出无限活力的结果,不是政府计划的结果。

政府在经济衰退和熊市中的作用是降低痛苦

银行取消存贷比,央行降息和降存款准备金率都是经济衰退中的正确做法。中国的经济面临通缩危险,央行降息和降存准开始得太晚,步伐还不够快。但是应该是和经济数字挂钩的,而不是为了催生股市牛市而为。政府应该有自己的经济政策,但绝不应该有自己的股市政策。

政府机构在市场经济周期中完全不作为,这种例子也存在。德国央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二战”以后,德国央行不再受政府管辖,其吸取“二战”以前的教训,在历次经济周期中完全不因经济增长数字改变货币政策,只是紧盯通货膨胀。德国企业在经济周期来临时从不找政府或央行,而是自己靠自己。这也是德国的企业竞争力全欧洲第一,而德国股市、房市少有泡沫的重要原因。

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和决策机构在经济周期中是比较主动的。例如美国政府在每次经济衰退时会大量减税和增加失业救济。美国的央行美联储会迅速降低利率。而在经济增长时,美国政府会增税、减少失业救济。美联储会提高利率。在紧急时刻,美国政府和央行也会实行非常规的政策。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对各大银行进行了资本金注入,美联储也施行了量化宽松。但是除大型银行之外,美国的企业基本该破产的破产。甚至一度代表美国的通用汽车也破产。

国企改革是本轮经济周期的关键,但不应“做大做强”而应该鼓励优胜劣汰

企业的破产并不总是代表企业的消亡。破产的企业经过裁员,债务重组,可以继续存在。只是原有股东权益全部被清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倒闭之后,大量减少冗员,降低员工福利,每辆车的平均人工成本下降近一半。公司有了利润,才能进行再投资,研发赶得上时代的新产品。通用也因此焕发青春。

反观中国的很多行业供应远远大于需求,去产能的要求很高,但迟迟不见真正的去产能。很多产能,尤其是落后产能,集中于国有企业。而这些国有企业有国家信用担保,有银行低息贷款,有开工的要求。这些企业根本就不应该“做大做强”,而是应该遵循市场规律,让它们在竞争中倒掉,真正做到优胜劣汰。

国有企业改革“做大做强”是市场化经济制度改革开倒车的行为,而不是真正的“改革”。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处于寡头垄断的地位,而让它们之间再进行合并的建议却很有市场。更加垄断的国有企业在短期内会提高利润,但是会让消费者受害,行业缺乏竞争,压制创新。这些都是邓小平以及后来朱镕基领导的市场化经济改革所积极反对的。

如果行业垄断真的是值得提倡的,那么为什么外资企业的垄断,或私营企业的垄断确实要反对?2009年,中国政府以反垄断为借口终止了可口可乐公司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的计划。外资收购一个果汁公司都是垄断,为何提供中国铁路设备的两大寡头公司的合并就不是垄断呢?难道中国的消费者最终坐火车的成本会因此降低吗?

让经营不善的国企倒闭,确实会造成大笔坏账和企业员工下岗。但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我们的农民在公社里工作,或者大家外出吃饭只能去国营饭馆的日子了。每天无数的私营企业倒闭,私营企业的员工失业到市场上找工作,农民工全国各地流动。但是没有人认为这些失业人员的日子太苦,因此不应该允许私营倒闭,或者农民工的工作应该由公社保证。那么长期亏损的国营企业凭什么就应该由纳税人买单,由银行输血,而无数私营中小企业却从无正常的银行融资渠道,自生自灭?

本轮熊市将如何发展?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旦撒了一个谎。要去圆谎,就要撒更大的谎,直至无法收拾。一旦犯了一个错,如果要拼命维护这个错误,就会犯更大的错误。本轮人工牛市的发生就是错误,继续维持也不应该,也不可能。

政府会继续降息降准,这是正确的做法,但对股市的用处会越来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中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大。股民降杠杆的需要会让其忽略任何利好,任何利好也成为大家出逃的机会。如果政府禁止保险卖出股票,或者让国家队进场,股市会有所反弹,但也是暂时的。股市本身就是无根浮萍,脆弱的信任已被打破,在也无法建立起来。

尘归尘,土归土。大家就像做了个梦吧。这个梦注定是噩梦。大量散户的钱将被转移到上市公司的主要控制人手中。90%的散户将在此轮股市周期中亏钱。当然,这也没啥。A股以前20多年都是这样的。反正过个几年,又一轮韭菜就长出来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5162.html

更多阅读

旷新年:铁屋中的呐喊

旷新年:铁屋中的呐喊法 霖一2013年,我又一次有了冲动,想去清华大学听旷新年讲课,然而,一次一次,都未能成行。像许多不关心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一样,最初知道旷新年这个人,是因为网络上那篇檄文《致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兼答枪手孔庆

换个思维看问题:经济低迷中的创新亮点

还在为日益萎缩的公司业绩发愁吗?为什么不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呢?从业务到渠道再到营销,每一个环节都有无限创新的可能。在过去的30多年里,对不同的市场尼尔森公司就“创新”进行了监测、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大中华区总裁马祺(Mitch B

第40节: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1)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第三讲: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  纳什均衡  【点睛】当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求"时,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位经济学家,但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必须要多学一个词"纳什均衡"。  【释义】

声明:《本轮熊市罪魁祸首:经济衰退中的人造牛市》为网友不安分的小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