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 葫芦丝吹起芦笙跳起舞

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 葫芦丝吹起芦笙跳起舞

芦笙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一种流传较为广泛的乐器,几乎所有的苗族支系的乐器中都有芦笙。它是由竹子做成的,一吸一呼吹奏发声。使用芦笙作舞和用芦笙为群舞伴奏,是苗族各支系所共通的特点之一,在水城县青林乡的一支苗族中,曾经出现过一位被誉为“芦笙王”的传奇人物――张文友。如今,张文友已经去世多年,他有儿子儿孙们数十口人,他们继承了“芦笙王”的绝技,再度创造家族的辉煌。那么,大家知道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呢?




相传,很早以前,在水城县青林海法的一个苗家寨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妻,老汉名叫张嘎,老婆婆叫淑花。他们四十多岁才得了一个女儿,喜欢得不得了,给她取名叫枝丫。这枝丫啊,长大了真是心灵手巧,挑花刺绣谁也比不上她。小伙子们没有一个不喜欢和她接近,可是在枝丫看来,没有一个合她的心意。

原来枝丫暗暗地爱上了一个名叫穆娃的青年猎手。

穆娃是个英俊的小伙子,独自一个人打死过老虎。有一次,他跟着父亲一起去森林里打猎,忽然,草丛中跳出一只猛虎,猛一下就把父亲扑倒了。穆娃抽出刀来同猛虎搏斗,终于在虎口下救出了父亲。但是,父亲却受了重伤,不久就死了。从此,穆娃孤孤单单地一个人带着猎犬到处打猎,从这山翻到那山,没有个定居的地方。

一天,穆娃来到一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寨子里,使他奇怪的是,在这里只看见牛羊牲畜,却看不到一只鸭、一只鸡。一打听,寨上的人告诉他说,这里有两只大老鹰,鸡鸭一只也逃不过它们的爪;这两只鹰是成精了,谁也治不了它。穆娃说:“难道真没有法子了?我去看看。”拿起弓,备好箭,由寨子里的人领着来到了老鹰精存身的山崖下。它们飞出来了,展翅象张大晒席,飞得象箭样快。但不论它们多大,起落得多快,也逃不过穆娃百发百中的箭。穆娃铁铮铮地站着,一箭射落了一只,又一箭射落了另一只。全寨子的人欢天喜地,感谢这个艺高胆大的猎人。

这里正是枝丫家住的寨子。枝丫看见了这个年少英俊的猎人,就深深地爱上了他。但是穆娃是个到处为家的猎人,在这里住不上两天,又走了。他怎么能知道有这样一个美丽的

姑娘,在暗中爱着他呢!枝丫来不及表达爱情,穆娃就走了,她的心也跟着他走了。

年轻的姑娘天天变,枝丫越长越好看了,多少青年在她屋前屋后转,但一个个都被拒绝了。

俗语说:“恶魔嫉妒人们的好事。”年轻美丽的枝丫也没有逃过恶魔的眼。不知哪里有一只野鸡精,也看中了枝丫。它知道要得到枝丫的心是不可能的,它想了一条毒计来谋害她。

一天,枝丫正坐着挑花,突然昏昏地一头倒在地上,接着一阵狂风卷走了她。张嘎和淑花被这突然的灾祸吓呆了,哭得死去活来,全寨子的人没有一个不伤心,找呀找呀,哪里有枝丫的影子!

再说穆娃,他跟着野兽的踪迹,翻过了许多不知名的高山,穿过许多人迹不到的山谷、森林。一天,来到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遇到一群汉人正在这里伐木。在这样的荒山老林中遇到人是多么高兴啊!他们和穆娃攀谈起来,问他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穆娃看了看这些和善的人说:“我没有一定的家,我从这山翻到那山,凶恶的野兽逃不过我的手,我是个流浪的猎人。”他们很爱这位勇敢的年轻猎人,留他一起住宿。晚上,在篝火旁,穆娃对他们说:“朋友们,给我讲讲这森林的事吧!”他们告诉了他这里的生活情况,又告诉他这里有什么野兽,最后他们叹口气说:“唉,这是个好地方,可是我们不想住下去了。”。“为什么?”他们说:“你不知道,最近这里来了个野鸡精。它天天夜里三更时分出来,停在那棵大的最高树枝上,怪叫一声,真是可怕极了;隔一个更次它又停在第二个树枝上怪叫一声;过一会儿,它又停在第三个树枝上怪叫一声,这时天就开始亮了;更奇怪的是,在这以前,还听到一阵呜呜咽咽的女人哭声。这些怪事真叫人害怕,我们决定要离开这个不吉祥的地方了。”

穆娃听了,心里盘算着:这准是个害人的精怪,一定要除掉它!他就对这群汉族人说:“不要怕,今天夜里我去看看。”半夜后,穆娃就和大家躲在那棵大树旁。这时天黑暗得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等着等着,到了三更时分,果然隐隐约约看见一只大野鸡停在树枝上怪叫起来,又或远或近地听到一个可怜的年轻姑娘的哭泣声。到它叫第三声时,天已快亮,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只大怪物了。正在这时,穆娃的箭“飕”的一声射了出去,正中那怪物的胸脯,它象块大石头似的从树上落到山谷里。这时姑娘的哭声听不到了。天亮了,穆娃赶快到山谷里找到了那白色怪物的尸体,原来就是那只大野鸡。穆娃见除了一害,心里很高兴,虽然他还不了解那女人的哭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在野鸡身上拔下一根羽毛来,插在头上,作为纪念。早晨,他辞别了那群伐木的人,又出发了。枝丫自从被野鸡精抢走以后,就被放在一个岩洞里,野鸡精逼着要她嫁给它。枝丫怎能屈服呢!任凭它怎样威胁,她只回答一个“不”字。成天地哭泣着要回去。野鸡精怕她出去,施展起魔法,枝丫就昏迷不醒地睡着。每当黎明前她就苏醒过来,开始哭泣,这时野鸡精就接连发出它的怪叫声,枝丫就又逐渐昏迷不醒了。现在,野鸡精被穆娃射死了,枝丫就清醒过来,连忙跑出山洞。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走到山脚的树林边,碰到了那一群伐木的汉人,这一群伐木的汉人看到年轻的姑娘十分惊奇的样子,立即问清原因,才知道每夜哭泣的就是这个可怜的姑娘,那年轻猎人正是解救了她。他们也把昨夜经过的情形对她说了。但是他们说,可惜这位勇敢的猎人穆娃现在已不知走到哪里去了,不过他头上插着一根野鸡毛,那就是他的标志。

枝丫知道救她的正是她朝思暮想的穆娃,兴奋得红了脸。但哪里去找他呢?枝丫只好在这群好心的汉人陪伴下,回到自己的寨子上来。张嘎和淑花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回来了,欢喜得几乎发了狂。他们抱住枝丫,流着泪说:“女儿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哪里去了?想死我们了!”枝丫把自己被害和穆娃搭救她的事,详细地告诉了父母亲。接着她轻声把自己认识了穆娃,爱上了他的心情也倾吐出来了:“我只爱他一个,现在他又救了我的性命;虽然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但是我一定要等着他。”张嘎老人听了,十分高兴;他见过穆娃,也是喜欢这勇敢的年轻人的。但穆娃这流浪人,谁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能重到这小寨子上来呢?这真叫人焦心。

几个月、半年过去了,可是连穆娃的影子也不见,姑娘等着等着,人都变得憔悴了。一天,张嘎老人忽然高兴地对妻子说:“有办法了,我们不会把他找来吗?’’“你去哪里找呵?”老人说,“我们跳起舞,唱起歌,把四方寨子上的人都请来、引来,还怕不能把穆娃也引来?”张嘎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他采来竹子,做起一种后来叫“芦笙”的乐器,吹起优美的调子;他又教寨子里的青年做芦笙,让大家都吹。后来芦笙越做越多越做越好了,吹出的声音也越来越动人了。到了过大年的时候,他们就办起了芦笙会,大家一起跳舞、唱歌、吹芦笙,不但本寨子里的人都来了,并且把外边寨子上的人也都引来了。大家唱得越高兴,跳得越高兴,远方人也越来得多。

一共跳了九天九夜。在第九天,枝丫才发现人丛里有一个头上插着野鸡毛的青年。仔细一看,正是穆娃。姑娘高兴得不得了,赶忙去告诉她的父亲,张嘎就把穆娃请到家里来,摆起酒肉请他吃。穆娃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正要问,老人就说:“勇敢的青年,你以前来过我们这里,帮我们打下了恶鹰,现在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头上的野鸡毛是怎样来的?’’穆娃就把如何在森林里打下白野鸡精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人。最后还说:“我还弄不清为什么那时有女人的哭声,而射死了野鸡精以后,哭声就没有了。”这时,枝丫也出来了,水汪汪的眼睛看着穆娃。老人就指着枝丫,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穆娃,并说明了要开芦笙会的原因。

穆娃深深同情这姑娘的遭遇;再说,谁又能不爱美丽的枝丫呢!就这样,枝丫和穆娃结成了幸福的夫妻。

据说,苗族的芦笙会,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并且从那时起,苗族青年男女,在跳芦笙舞的时候,都喜欢在头上插一些野鸡毛,一来表示不怕魔鬼,二来据说是插上了它,就能找到一个如意的丈夫或妻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6781.html

更多阅读

概念营销:整肠生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承认药品是特殊商品,我们承认药品要靠疗效说话,也承认药企需要肩负良好的使命,但一个良好的愿望和实现这个良好的愿望之间,必须靠一种叫做‘营销’的哲学和行为才会有结果。”《医药经理人》常务副社长谭勇在主持“2009年十大医药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6

 时 间:2010年8月7日地 点:河北艺术中心音乐厅主 题: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主 讲 人:鲍鹏山非常高兴能够在这儿和大家做个交流,没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的人,这也是有一点在意料之外。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他那个文章

我是怎样背单词的? 怎样能快速背单词

闲聊英语精选:我是怎样背单词的?www.iselong.com 作者:网友nimda1980给我发邮件,问我大约掌握多少个单词,平常是怎样背单词的。我掌握的单词,具体数量没有统计过,真的不知道,但肯定至少有10000个。我办公桌上有一本《袖珍英汉词典》(上海译

科比图片 科比是怎样炼成的?经典!《转》 科比经典比赛录像

科比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科比?答案不会也不应该只有一个。球迷把他尊称为乔丹之后的新一代神,但这位“大神”毕竟也是从凡夫俗子的肉眼凡胎基础上得以升华而修炼成的。到底,科比是怎样炼成的?血和伤,或许是帮助他升华的最好良方。1、2008

声明:《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 葫芦丝吹起芦笙跳起舞》为网友泡沫随风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