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得关东军的覆灭吗? 北洋军覆灭记

日本 记得关东军的覆灭吗?

历史上的今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4月6日,苏联政府通知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表示对于在1946年4月6日到期的苏日中立条约的有效期不再延长

这引起了日本极大震动和关注,不过苏联花了很多努力,令日本相信该条约仍然有12个月的有效期,因而日方尚不必过分担心

苏联开始将对日作战的物资,先行运到西伯利亚东部储存备用。五月初德国投降,苏联更是立刻将精锐的红军部队全数东调。

面对严峻的局势,新的铃木贯太郎内阁积极活动,想与苏联媾和。

1945年春夏,日本或通过瑞士、瑞典等中立国与美、英同盟国秘密会谈停战媾和问题,或请求苏联充当和平调停人,要求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但都未获结果。7月,日本天皇指派近卫公爵赴苏洽谈和平调停问题,再次遭到拒绝

7月27日上午6时,东京的“海外放送受信局”收听到了《波茨坦公告》。此时的日本统治集团并没有意识到大难临头,他们估计,最坏的情况不过是盟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会更加激烈,直至最后登陆而已。

况且,他们对争取苏联调停抱有希望。日本认为日本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遵守日苏中立条约,没有在苏联处于危难之际从东面袭击苏联,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以致灭亡的危险,此时此刻,苏联也应当投桃报李,或者帮助日本同其它盟国媾和,避免投降覆灭的前途。

日本政府把希望都寄托在斯大林回到莫斯科后会作出有利的答复。想当年,斯大林为了避免苏联同希特勒德国作战时再同日本在东面作战,猴急猴急地同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

苏日中立条约签字后,斯大林眉飞色舞。日本外相松岗洋右离开莫斯科时,斯大林故意要列车迟开,亲自跑到车站去给松岗送行,并热烈拥抱。斯大林对松岗洋右说:“这样,日本可以安心南进了!”并说:“我们都是亚洲人”。松岗洋右道:“我们为亚洲人干杯吧!”。在告别时斯大林吻了永井八津大佐,他跟松岗洋右先握手,后拥抱,挥手致意,依依惜别,目送列车缓缓远去。

然而,日本人的狂妄不可一世永远和愚蠢搅合在一起。

他们用东方式的思维揣摩苏联人,完全错认了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绝对不会忘记1905年日俄战争中沙皇俄国的惨败,哪怕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哪怕斯大林不是俄罗斯人而是格鲁吉亚人。

面对日本帝国四面楚歌面临崩溃的处境,俄罗斯人一定会乘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联手其他人,彻底打垮日本,灭亡日本帝国。

有仇不报,不搞落井下石或者不搞趁火打劫,就不是俄罗斯人了。不管是沙皇,还是斯大林,是十二月党人,还是布尔舍维克,俄罗斯人始终如一。

俄罗斯处理对外事务,从来冷静清醒,绝对不会糊涂或大脑进水。所谓信义、友谊、交情、条约,对俄罗斯就是一个“去他妈的”。

只有愚蠢的中国人此时此刻才会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向敌人伸出援手,哪怕你用斧头劈了他的亲身父母,强奸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再用一把长刀从她们的下身前后刺穿,把他的小孩的头颅砍下来然后再放在他家煮饭的锅里煮熟。哪怕你用飞机炸死了他的原配妻子,再用飞机把他的老婆炸伤。就这样,下贱的中国领导者们,还会转身同你以德报怨,世代友好,维护中日友好的大局。

他们就不会想一想,中日不友好又怎么的?

中国没有日本活不了吗?中国没有中日友好不行吗?

大不了中日老死不相往来,或者中国打到日本本土去灭了日本,如果它再招惹中国的话。

美国和苏联的榜样给中国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打到日本本土去,用燃烧弹和原子弹把日本炸成人间地狱。

斯大林刚刚从希特勒给他准备好的棺材里艰难地爬出来逃得生天,他真该谢天谢地感谢日本没有配合希特勒把他活活解剖了。可当他看到日本落入四面楚歌的困境,转眼就把信义和条约抛到棺材里,立马恩将仇报,一脚把眼巴巴盼望他感恩戴德回报友谊的日本踢下了深渊。

日本一厢情愿地盼望斯大林讲交情替日本向美英斡旋和平,等来的却是苏联对日宣战,等来的却是一百六十万苏军围歼日本关东军。

斯大林不给日本任何机会,要的是直接灭亡日本帝国,占领日本的北海道,以及绞死最大的法西斯战犯日本天皇裕仁。

话说起来,斯大林这个格鲁吉亚东正教学校的学生,愣是不信鬼神,看人看国家眼光真准真犀利,把日本看得透透彻彻,不给日本任何反复的机会;反而是中国人,两千年来没有把日本的本性看清,既遗祸自己,又遗祸他国,还祸害日本自己。

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放了俄罗斯一条生路,可俄罗斯翻过身一口就咬死了日本,如同毒蛇一样。在日本和俄罗斯之间同样上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日本现在应当看清俄罗斯的本性,亡国惨败之恨可以永记在心了。

1945年8月8日晚上11时,在莫斯科,一直避而不见日本人的莫洛托夫突然召见佐藤大使。佐藤喜出望外地认为苏联方面有“好消息”了,他准时进入莫洛托夫的办公室。佐藤还来不及用俄语向这位外交人民委员致意,莫洛托夫把手一挥,然后冷漠地向他宣读了苏联对日本的宣战书,向日本政府递交《苏联对日本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宣言》文件副本。宣言指出,美、英、中7月26日要求日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已遭日本拒绝。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向苏联提出的关于调停远东战争的建议失去了一切根据。苏联政府忠于对自己盟邦的义务,参加7月26日同盟国的公告,从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自身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日本投降后佐藤尚武被扣留在苏联,翌年5月才回国。

苏联的对日宣战同时就是单方中止苏日外交关系、撕毁1941年4月生效而尚未到期的苏日中立条约。一小时后即满洲9日零时苏联空军轰炸与地面部队进攻依此展开,当天11时美国投向日本的第二颗原子弹在日本长崎爆炸。日本的期盼走到了尽头,10日日本经中立国向同盟国发出乞降照会

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发起“远东战役”。当日零时10分,苏联以三个方面军约170余万大军5500辆坦克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展开全面进攻。同时,苏海军太平洋舰队也先后在朝鲜北部、千岛群岛登陆,协同陆军作战。苏军对日作战中,日军被俘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苏军伤亡3.2万人。

苏联红军以高度机械化的绝对优势迅速击败日本关东军。

关东军基本上变成了一支缺乏机动力及经验的轻步兵反游击部队。在实力上,日本军队没有能力同拥有高度机动机械化以及丰富坦克、大炮战经验和优良战术的苏联红军相匹敌。

远东主要的战斗持续了约一周。在8月15日日皇裕仁在电台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在翌日开始停火。

8月18日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下令满洲地区及朝鲜北纬38度线以北的日军解除武装,停止战斗,集体向苏军投降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彻底断绝了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中国东北基地继续顽抗或者达到有条件投降的幻想,加速了军国主义日本的彻底崩溃,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促进作用。

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这些都成了苏联的“战利品”,被全部拆运苏联,东北重工业基地成了空壳子,俄罗斯人从来不含糊。

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向苏军集体投降。战后,苏联不管《波茨坦公告》促日投降条约规定,没有遣返日本战俘回国,而是直接把六十多万日本关东军战俘押解到苏联西伯利亚服劳役,备尝艰辛和苦厄,其中有六万人死于西伯利亚的严寒、饥饿、疾病、劳累。

在远东战役中苏联乘势收回了被日本占领的南库页岛以及其它岛屿,特别是日本声称的北方四岛。从苏联到俄罗斯联邦,俄罗斯一直拒绝同日本谈判归还北方四岛,坚称这些岛屿是苏联的“战利品”。俄罗斯力劝日本政府搁置争议,优先考虑经济合作和开发,为将来打好基础,日本政府一点没有脾气,日本外相无一词相答。

日本野田首相热情地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一条可爱的秋田幼犬为礼,作为日俄友谊的象征。

比较起来,日本和俄罗斯这两个历来不知信义为何物的流氓国家,在流氓无耻无情无义和贪得无厌上相互伯仲,日本的智商和心力比不上俄罗斯,在冷静清醒上俄罗斯更胜一筹。

斯大林不但背信弃义给了危难中的日本背后一刀子,直接浇灭了日本有条件媾和的梦想,不给日本任何机会,严逼日本无条件投降,导致日本帝国灭亡,斯大林还在战后惩办日本战犯时,明确要求绞死最大的战犯裕仁天皇。

1941年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签订现场

图为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条约上签字

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条约上签字

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条约上签字

松冈洋右手挽斯大林

把大日本帝国送上不归路的蠢货松冈洋右

当时,在《日苏中立条约》庆祝签字的宴会上,斯大林和松冈相互拥抱,高兴地说:“你与我,都是亚洲人。”松冈向斯大林敬酒,并说了一些其他外交官不可能说的话:“条约已经签订了,我不说谎,如果我说谎,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说谎,那我一定会来取你的脑袋。”斯大林沉下脸来反驳道:“对我国来说,我的头是重要的。你的脑袋对你们国家也是重要的。所以,我们都小心地让脑袋长在肩膀上吧!”这番话弄得松冈很尴尬。此后,斯大林和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外长一起亲自赶到莫斯科车站为松冈送行,同已进入车厢又特意走下车来的松冈相互拥抱,再次说“咱们都是亚洲人”,表现得十分亲热。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其有罪,松岗洋右病死在美军医院里,逃避了正义的审判。


斯大林破格亲送松冈洋右到车站并亲切拥抱,导致国际列车晚点

趁火打劫撕毁中立条约格鲁吉亚人斯大林把日本帝国送上不归路




斯大林同胜利者坐在一起。此时他再也不是亚洲人了

斯大林同胜利者坐在一起。此时他再也不是亚洲人了。


波茨坦会议,没有一个亚洲国家,完美粉碎日本脱亚入欧的美梦


心满意足的斯大林

斯大林这个格鲁吉亚东正教学校的中学生,看人看国家眼光异常精准异常犀利,把日本看得透透彻彻。反而是中国人,两千年来以至于今没有看清日本的本性。


日本记得关东军的覆灭吗? 北洋军覆灭记
走投无路的日本裕仁天皇宣读《终战诏书》

斯大林在战后明确要求绞死最大的战犯裕仁天皇

日本关东军缴械投降被集体押到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服苦役



















远东战役

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歼灭日本关东军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远东战役的战场辽阔,地形复杂。为实现大纵深和快速度的进攻,苏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实施重点突破,东西夹击,并在第一梯队集中大量坦克和机械化兵团迅猛推进,在短短的10多天里迫使号称百万大军的日本关东军投降,从而迫使日本法西斯最终接受无条件投降。

战场概况

远东战役

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朝鲜北部地区是展开主要战斗行动的区域,总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陆战区由北至南纵深约1500公里,由西至东伸展约1200公里;苏联和蒙古同中国和朝鲜的国境线从三面环绕整个战区,总长达4400公里;而苏联太平洋舰队作战的海战区的长度沿经线计算也达到了4000海里(约7500公里)。

总的看来,中国东北和朝鲜战区属于纵横交错的边缘山地和内陆大平原,较大的边缘山系有:西面的大兴安岭,北面的额木尔山、伊勒呼里山和小兴安岭,东面的老爷岭、张广才岭、长白山和北朝鲜山地。这些山地形成了宽达100—400公里的难通行的屏障,基本上切断了从蒙古以及外贝加尔、阿穆尔河沿岸和滨海地区通往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平原的大部分线路,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态势。

因此,要在短时间内突破日本关东军的防线,就必须要达成战役上的突然性。但是,由于作战地域极为辽阔(相当于法国战场的3倍以上),从而使便于实施进攻的方向极其有限,有必要给参战苏军各方面军和集团军规定较为宽大的进攻地带。这样,在大多数集团军的进攻地带内,各部队不得不在单独的、有时甚至是相隔数十公里的不同方向上采取作战行动,而这正是在远东战区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实施战役进攻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战役前夕

1945年春,苏军在远东仅驻有3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7个坦克旅、1个坦克团、7个坦克营和16个筑垒地域,共约70万人。

这些兵力基本上是执行防御任务的,其技术装备较差。因此,为了建立打击日本关东军的必要的兵力兵器部署,就必须在短期内实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变更部署,而且只能依靠唯一的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干线来完成从欧洲战区向外贝加尔和远东(距离长达9000—12000公里)运送兵员、武器装备和供给物资的工作。

1945年4月,原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军事指挥机构移驻滨海地区;随后,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军事机构也到达了外贝加尔。从1945年5月起直至远东战役开始前,相继到达远东战区的部队有:从东普鲁士调出的第五集团军、从哥尼斯堡调出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从捷克斯洛伐克调出的第五十三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以及大量的独立坦克、炮兵、航空兵、工程兵等部队和兵团。在向远东集中兵力期间,沿西伯利亚铁路干线共发送了2696列列车,其中1666列运送兵员、1030列运送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共计13.6万节车皮。此外,各方面军之间和方面军内部进行的铁路运输量也达到了95205节车皮。其他方式的军事运输量分别为:汽车运输量51.3万吨、海上运输量6.07万吨、内河运输量8.4万吨。

与军队变更部署同步进行的是战区准备工作。由于远东战区的条件十分复杂,这就要求进行大量的工程作业,以保障军队的集中和展开。为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远东各方面军配备了18个工程工兵旅、30个专业独立工程兵团以及大量后勤部队,共计518743人,占远东苏军部队总数的49%。1945年6—8月,工程部队共开辟3138公里新公路;修缮了5374公里的旧公路;道路土石方作业量达16.98万立方米,采掘和运输石方13.6万立方米;加固和架设桥梁255座,总长4260米;挖掘水井1194眼;修复水井322眼。此外,还设置了760个地雷场,共敷设了188867枚地雷;营建了2389个技术兵器和汽车掩体; 修筑了6250个高80厘米至1米的土质角锥形路标;准备了12050捆束柴和拼长达2公里的木板,用以在沼泽地铺设通路等。

由此可见,远东战区军事工程作业的特点是:大量修筑道路和桥梁,在原始森林地和森林沼泽地构筑进攻出发阵地,确保突破敌筑垒地域和强渡大型江河障碍,在缺水的沙漠条件下提供部队用水。因此可以说,工程兵在战役准备期所进行的大量工程作业为苏军顺利地转入战略进攻和达成战役的突然性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到远东战役前夕,先行于1944年12月开始的物质技术保障器材的储备以及后勤保障工作也全部完成。1945年8月初,远东苏军物资储备的平均数量中,弹药基数:枪弹4.2,122和152毫米口径炮弹14.3,迫击炮弹9.8,航空炸弹65;油料基数(1个油料基数的重量为19150吨):高级汽油2.9,车用汽油2.7,柴油2.7;给养日份(1日份口粮的重量为2729吨):面和米73.6,肉制品57.9,糖125.7,饲料12.8。这样,到战争开始时,物质技术器材的储备量已能充分保证军队的作战需要。

战役企图

远东战役前夕,日本关东军对满洲在乡军人实施了总动员,编为两个方面军、两个集团军、两个航空集团军和一个内河舰队,共计97万人,拥有坦克600多辆、火炮和迫击炮5000多门、飞机650架。伪满蒙军编为6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12个步兵旅和2个骑兵旅,共计28万人。

日本关东军总司令为山田乙三大将,总司令部设在新京(长春),作战司令部设在通化,其兵力的具体部署如下: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喜多诚一大将)辖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村上启作中将,共4个师)和第五集团军(司令官清水规矩中将,共3个师),共计10个步兵师和1个步兵旅,部署在牡丹江和延吉地区,负责东部地区的防御;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后宫淳大将)辖第三十集团军(司令官矢田一郎中将,共4个师)和第四十四集团军(司令官本乡义夫中将,共3个师和1个坦克旅),共计9个师、2个坦克旅和3个步兵旅,部署在长春和沈阳地区,担负机动作战任务,并兼顾西部防御;独立第四集团军(司令官上村干男中将,共3个师和4个步兵旅)占据海拉尔、哈尔滨、黑河三角地带的各筑垒地域,负责北部和西北部的防御;第十七方面军第三十四集团军配置在北朝鲜,充当战略预备队。另外,在南萨哈林和千岛群岛还驻有第五方面军,辖第八十八步兵师(驻南萨哈林)、第九十一步兵师(驻占守岛)、第八十九步兵师(驻北方四岛)、第一二九混成旅(驻得抚岛)和独立混成步兵联队(驻松轮岛)。这样,日军就形成了一个以1/3兵力为掩护部队(主要防御东部滨海方面)、以2/3兵力配置在纵深担当战役机动作战的兵力部署。其战役企图是:立足以纵深前出的强大反突出制止苏军的深远突破;次则坚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地;再次则撤至朝鲜,依托中朝边境山区凭险固守,策应其本土决战。

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考虑到新战区的距离遥远、战局的空间规模庞大和参战的兵力众多等因素,因而在哈巴罗夫斯克设立了远东苏军总司令部。在远东展开的全部陆军、空军、防空军、海军舰队和地方军事指挥机关统归远东苏军总司令指挥。远东苏军总司令为苏联元帅А·М·华西列夫斯基、军事委员И·В·希金上将、参谋长С·П·伊凡诺夫上将,下设3个方面军,共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3个防空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和1个战役集群,合计4个坦克和机械化军;2个坦克师;78个步兵、摩托化步兵和骑兵师;27个坦克、机械化、摩托化和步兵旅,共计1577725人(其中作战部队1058982人),拥有火炮和迫击炮26138门、火箭炮1171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56辆、作战飞机3889架和舰艇630艘。

苏军的战役企图是:以3个方面军协同配合,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向中国东北地区纵深推进,以东、西两个方向的向心突击为主,其中又以西部为主要突击方向,目标是夺取战略要地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切断关东军与朝鲜日军和本土日军的联系,围歼其主力并解放东北全境,速战速决以避免对日持久作战。另外,以太平洋舰队协同陆、空军各一部攻占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

为此,苏军在3个战略方向上展开了3个方面军:

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Р·Я·马利诺夫斯、参谋长М·В·扎哈罗夫大将)辖第十七集团军(司令员А·И·达尼洛夫中将)、第三十六集团军(司令员А·А·卢钦斯基中将)、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员И·И·柳德尼科夫上将)、第五十三集团军(司令员И·М·马纳加罗夫上将)、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坦克兵上将А·Т·克拉夫钦科)、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司令员И·А·普利耶夫上将)、空军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员空军元帅С·А·胡佳科夫)、外贝加尔防空集团军(司令员炮兵少将П·Х·罗日科夫),共由65.4万人、7000门火炮和迫击炮、214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60门反坦克炮、583门火箭炮、601门高射炮和1334架作战飞机组成,在外贝加尔方向展开,向沈阳、长春实施主要突击,并向张家口和海拉尔实施辅助突击。为了充分发挥该方面军在整个战役中的主要突击作用,将远东苏军唯一的坦克集团军配置于该方向,并担负纵深突击的主要任务,限其5天之内翻越大兴安岭,而后进至沈阳——长春一线,全部任务纵深约800公里。

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К·А·麦列茨科夫、参谋长А·Н·克鲁季科夫中将)辖红旗第一集团军(司令员А·П·别洛鲍罗多夫上将)、第五集团军(司令员Н·И·克雷洛夫上将)、第二十五集团军(司令员И·М·契斯季亚科夫上将)、第三十五集团军(司令员Н·Д·扎赫瓦塔耶夫中将)、空军第九集团军(司令员空军上将И·М·索科洛夫)、滨海防空集团军(司令员炮兵中将А·В·格拉西莫夫)、楚古耶夫卡战役集群(司令员В·А·扎伊采夫少将),共由58.6万人、8600门火炮和迫击炮、186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538门反坦克炮、516门火箭炮、504门高射炮和1158架作战飞机组成,在滨海方向展开,从东部发起进攻,围歼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于牡丹江地区,尔后向吉林、长春、哈尔滨方向进击。

远东第二方面军(司令员М·А·普尔卡耶夫大将,参谋长Х·И·谢夫钦科中将)辖红旗第二集团军(司令员坦克兵中将М·Х·捷列欣)、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员С·К·马蒙诺夫中将)、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员Л·Г·切列米索夫中将)、独立步兵第五军(军长А·А·季雅科诺夫少将)、空军第十集团军(司令员空军上将П·Х·日加列夫)、阿穆尔沿岸防空集团军(司令员炮兵少将Я·К·波利亚科夫)、堪察加防御区(司令员А·Р·格涅奇科少将),共由33.7万人、4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28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08门反坦克炮和1095架作战飞机组成,在阿穆尔河方向展开,担任次要突击任务,战役意图是横渡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向哈尔滨、齐齐哈尔方向推进,牵制并寻机歼灭日军独立第四集团军。

这样,苏军针对日本关东军的兵力部署和战役企图,形成了一个以日军的防御弱点为主要突击方向的多方向、多层次分进合击的战役部署。

战役经过

远东战役的战略性进攻包括兴安岭——沈阳战役、哈尔滨——吉林战役、松花江战役、南萨哈林和千岛群岛战役。

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直至8月7日16时30分,远东苏军总司令才将开始战斗行动的训令下达给各方面军的司令员。8月8日夜,远东苏军3个方面军按照统一计划隐蔽地进入进攻出发阵地。从8月9日零时10分至凌晨1时,苏军未经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许就发起了全面进攻。总攻发起以后,空军先后出动了两批共480架轰炸机,在歼击机的掩护下,对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等地的军事工业基地及铁路枢纽和机场等重要目标实施了集中轰炸。日空军慑于苏军的威力,在战役的第一天就转移到南朝鲜和本土,所以苏军一开始就掌握了战区制空权,为地面部队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8月9日零时10分,外贝加尔方面军各先遣支队越过边界,率先发动了进攻。从拂晓开始,第一梯队各集团军分12路向东挺进。行动迅猛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每昼夜前进达150公里,12日已纵深前进约400公里,越过了大兴安岭,前出至东北平原。但这时油料告罄,装甲大军不得不在鲁北和突泉集结休整两天。得到情报的日军出动了86架轰炸机,进行了12次集中轰炸,击毁了苏军150辆坦克、27门火炮和42辆汽车。直至13—14日,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才得到了空运的油料供应,重新恢复了进攻,左翼先头部队攻占洮南,歼灭伪满骑兵第一师,俘敌1300多人。至此,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圆满完成了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打开了进军日本关东军心脏地区的大门,并于18日至19日进抵长春和沈阳,从而加快了整个方面军的前进速度,为其它集团军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进攻的第十七集团军和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5天内在沙漠中行进了300多公里,14日,骑兵机械化集群所属部队攻占了多伦,18日至19日进抵张家口、承德附近。彻底切断了关东军与华北日军的联系。第十七集团军也于17日攻占了赤峰。此外,第三十九集团军紧随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相继攻占了乌兰浩特、索伦,进逼长春。而第三十六集团军则于9日开始以主力强渡额尔古纳河,发起了夺取扎赉诺尔——满洲里筑垒地域的顽强战斗,次日攻克满洲里,17日进抵齐齐哈尔。至此,外贝加尔方面军在中国东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与远东第一和第二方面军一起合围了关东军的主力部队。

远东第一方面军是于8月9日凌晨1时在大雨滂沱中转入进攻的。8时30分方面军主力投入了战斗,第五集团军第一天就突破了绥芬河筑垒地域,向前推进了23公里。红旗第一集团军则强行穿越无道路的山林地带,于8月10日开始抢渡穆棱河,并于13日突入牡丹江市区,从而保证了方面军将第五集团军的主力移至吉林和长春方向,以便与第二十五集团军共同对该地实施快速地向北攻击。至8月14日日终前,远东第一方面军已向中国东北纵深挺进了120—150公里。到8月16日,太平洋舰队登陆部队攻占了朝鲜的清津;同日凌晨,红旗第一集团军完全占领牡丹江。次日,远东第一方面军当面之敌已全部被击溃,大批日军开始投降。为了迅速攻占哈尔滨、吉林和平壤等大城市,从8月18日至24日,远东第一方面军在上述各地实施了空降兵机降。

远东第二方面军分左、中、右路于8月9日凌晨1时发起进攻,中路主力渡过阿穆尔河后沿松花江向佳木斯方向进攻;左翼强渡乌苏里江,迅速攻克了饶河筑垒地域,14日到达宝清;右翼于8月11日强渡阿穆尔河后,主力向嫩江——齐齐哈尔方向进击,部分兵力则开始攻击北安——哈尔滨方向。8月17日,远东第二方面军攻占佳木斯;18日进入齐齐哈尔;20日开进已被远东第一方面军空降兵控制的哈尔滨。此外,远东第二方面军还与太平洋舰队协同作战,于8月26日占领了南萨哈林,8月31日占领了千岛群岛。

在远东苏军的猛烈打击下,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被迫于8月16日下午4时向苏军请求停战。8月18日,又正式下达了关于停战和解除武装的命令。次日15时30分,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和日本驻哈尔滨领事宫川受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的委派,在哈尔滨同以А·М·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首的远东苏军最高指挥人员谈判投降事宜。至此,持续了10天之久的远东战役实际已经结束了。虽然苏军在南萨哈林和千岛群岛还继续采取军事行动,但主要是苏联出于夺取这些前日本领地的急切心情,拖延停战并在上述地区拒绝接受停火,以便完成对南萨哈林和千岛群岛的实际占领。

远东战役以苏军的彻底胜利和日本关东军的投降而告终。在整个战役中,苏军损失3.2万人、500多辆坦克、600多门火炮和100多架飞机。日本关东军则有83737人被击毙、67.7万人被俘,被苏军缴获的技术装备和物资包括:1500门火炮、2200门迫击炮和掷弹筒、600 辆坦克、2000辆汽车、700辆装甲车、1000辆拖车和拖拉机、1.3万匹战马、1. 2万挺机枪和轻机枪、861架飞机(包括“满洲国”的民航机和日本陆军航空士官学校的教练机)以及679栋各类仓库。

战役总结

远东战役是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实施突然袭击、开辟新战场的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完全具备闪击战的所有特性。由于其对手——日趋没落的日本关东军不堪一击,这次战役成为二战期间所有战局中时间最短而战果又最显赫的一个战局。远东战役的主要特点是:

(一)以各种手段和措施达成战役的突然性。这包括苏军领率机关下达的各种伪装措施的命令,即部队的一切调动只在夜间进行;昼间各种兵器均须配置在专门的掩体并覆以伪装网;新到达的部队的电台只允许收报而决不允许发报;工程兵开辟通路的作业只能在夜间完成;在国境线上保持平时的值勤制度等等,这些措施完全迷惑了日本关东军,认为苏军要完成进攻的准备至少还需要1—2个月的时间。因此,当苏军突然发动进攻时,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大将尚在大连度假,这顿时使关东军的指挥系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二)选择了出乎日军意料的西部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于西部是辽阔的大戈壁和难以逾越的大兴安岭山麓,日军因此在这里疏于防守,仅设2个师和1个坦克旅。而苏军则在欧洲战场挑选了曾在类似远东战区地形作战的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来担负突破日军防守不严但地势险恶的西部防线的任务,并收到了最佳效果。

(三)坦克集团军承担主要突击任务,在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完全是欧洲战场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翻版,长于步战的日本关东军根本没有集群坦克作战的经验,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坦克集群的快速攻击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

(四)组织了强大的第一梯队,以多路、多方向的向心突击速战速决。

(五)以空运方式重点解决各部队、特别是坦克机械化部队的供油供水问题,保障了进攻的快速性和连续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7963.html

更多阅读

华人在日本开料理店难吗? 日本音乐料理店论坛

不用请客道礼,无须打点“神仙”,更无社团骚扰华人在日本开料理店难吗?冉 琳在日本开店,其实很简单,因为有专门为开店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公司……在日本,无论大街小巷,还是景区田舍,都能看到各种中华料理的大小餐馆,这不仅仅是中餐在日本广

钱包太大,没小点的钱包吗?放口袋里不舒服YC 钱包放哪个口袋

钱包太大,没小点的钱包吗?放口袋里不舒服 YC2年前,我跟我一个哥们去店里买钱包。记得他问服务员:“钱包太大,没小点的钱包吗?放口袋里不舒服”。服务员回答:“市场上钱包是这样的啊,太小放不了钱”。最后我哥们那天还是没买到钱包。他一直都

你见过这些美丽的鸟吗? 我见过的小鸟作文

你见过这些美丽的鸟吗?前不久朋友在微信中发来一组珍奇的鸟的图片,实在是太漂亮了。根据这些图片,查阅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及图片,编辑这组美丽珍奇的鸟与大家共享。01 啸鹭鹭科鸟类。大、中型涉禽,具有喙长、颈长、腿长的“三长”特点

学习编导有什么要求吗?来的及吗?

1.我是一名高三学生,现在学习来得及吗?毫无基础,能行吗?另外,学这个专业有对身高长相,视力的要求吗?  当然不晚,编导作为亚艺术专业,对考生本身的文化底蕴和日常积累要求很高。没有基础没关系。只要在我们设定的课时认真学习了,是一定来得及

声明:《日本记得关东军的覆灭吗? 北洋军覆灭记》为网友永不放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