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钱荒”的原因~



“钱荒”出现的原因:

除了国际资本撤离等外部原因外,数据显示,6月1日至9日,工农中建四大行贷款发放量总计2170亿元,已超过四大行5月份整体信贷投放量,也远超四大行去年6月份整体信贷投放量。同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大行,在上海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以外的基层银行间相互拆借爆棚,相互倒腾资金牟利,给银行间资金链条断裂早就埋下了隐患。

也就是说,这次银行“闹钱荒、闹钱贵”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自己酿造的苦果,是银行自作孽造成的。



央行选择旁观,坚持不放水

按照过去“惯性思维”,一般会认为,央行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而会立刻向银行体内释放流动性。而此次央行坚持不放水施救。

此举可能造成的结果:

一旦央行采取降准等放水措施,在实体经济不景气、股市低迷等情况下,释放出的大量流动性必然大举进入到房地产领域,必将威胁楼市调控,进一步推高房价。反过来,只要央行按兵不动、不放水,银行间资金链条继续绷紧下去,很快就会传递到房地产行业,不需要再出台任何调控措施,房地产泡沫必然刺破,房价必将掉头。

有业内专家称,央行坚持不放水施救,不但不会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所需的流动性,而且可能倒逼出资金资本市场一个全新、高效的市场机制。唯一担忧的是,央行是否能够将坚决不放水坚持到底。

房地产市场泡沫是不是真能因为银行钱荒而被刺破,小编觉得没那么简单,但是事情的走向到底会怎样,我们谁都不能预测,唯一希望的就是央行能够坚持到底,坚持不放水,那么也许还有一线希望抑制房价这把熊熊燃烧的热火。



“钱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政策方面,人民银行提高银行准备金,各家银行就有一部分资金被人民银行所冻结无法使用,这直接影响到各家银行的现金流量,还有就是各家银行都有一个存贷比,这个存贷比就是每家银行所能向社会发放的贷款是要同自身所拥有的存款有一个百分比,这个百分比是人民银行核定了的,它的形式就是‘贷/存’,还有就是社会层面就是贷款客户贷款资金到期后无法归还,从而造成了贷款不凉,当大面积的出现贷款不良时候,这无法归还的贷款资金流将直接银行该银行的存贷比,还有就是一个客观因素就是存款客户出现提取现金的情况,反正……在中国很多时候不能用经济学的因素来解释,你晓得就行了。

[ 如果央行近期没有安排大力度的释放流动性措施出台,“钱荒”至少要延续至7月初。而资金面吃紧也将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攀升];从5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以三个月国债利率为例,5月7日,其到期利率为2.59%,6月19日升至3.39%,升幅高达30%;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狂涨,6月20日的拆借利率高达7.66%,比5月7日的2.36%暴涨了2.24倍。同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也从2.35%陡升到6.97%,涨了近两倍。

加上本月上旬市场盛传的光大银行[4.71% 资金 研报]与兴业银行[4.53% 资金 研报]的同业拆借违约事件,整个市场像抽筋一样紧缩流动性。几乎所有人都在喊:“钱荒来了!”

6月19日,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钱荒”呢?

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有四个:

第一,资金外流。5月3日,标准普尔指数首次突破160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刷新历史纪录,站上16000点的高位,一周后,美联社发布新闻称美联储官员正在筹划退出QE的策略。美联储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口径向市场吹风:“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的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去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

第二,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6月底即将实施,迫于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一些银行可能已经提前开始买入美元补充外汇头寸,以求达到监管标准,这是近期美元买盘力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状况。同时,20号文还强调了“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这实际上是监管层在严查虚假贸易,使得国际热钱流入大幅减少,5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增长进一步大幅下降。

第三,今年以来,随着杠杆率的不断放大,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在逐渐下降,3月末超额备付金率从去年年底的3.51%降至2.58%,二季度,超储率继续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已经降到1.5%左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也因此大为下降。

第四, 6月底之前,银监会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迫使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

上述各种因素都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收缩压力,而6月上旬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门事件产生的蝴蝶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资金紧缺的猜测和预期,放大了“钱荒”的恐慌效应。

当然,比光大银行蝴蝶效应更强烈的市场恐慌心理,来自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紧缺的态度和反应。在金融市场资金利率急速飙升的情况下,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动作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由此透露出强制商业银行去杠杆的政策预期,这导致恐慌情绪越来越浓,市场利率越走越高。



那么,这轮“钱荒”会持续到何时?

从季节性因素来看,6月份是商业银行考核二季度贷存款规模的时点,短期存款冲规模导致市场资金更加紧缺,资金成本上升在所难免;加上6月底7月初又恰好是准备金缴款和财政缴款的时点,流动性上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的资金紧缺。因此,如果央行近期没有安排大力度的释放流动性措施出台,“钱荒”至少要延续至7月初。而资金面吃紧也将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攀升。

(_财经_凤凰网 作者系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

作为一名金融业人员,我来跟你们说说这次事件到底是什么,你们懒得看,不明白就不用看,直接看最后一段总结。

目前上海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券商所得出的普遍的共识是:这次风波是央行对四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

说的好听点是压力测试,说的难听点就是惩戒,为什么会有这个惩戒呢。

以往四大行缺钱的时候,一定会去找小川同志,小川同志如果不帮忙,就再往上找,反正是亲生的儿子,哭闹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现在李博士上来之后发现,银行表外的风险越来越大,杠杆率越来越高,不但四大行不听话,连股份制银行都是阳奉阴违。而这种风险是不确定不可控的,我为什么要去帮着背这个风险和黑锅呢?因此命令央行坚持不做逆回购注资,反而收缩流动性,强迫金融机构去杠杆。正好赶到六月份,所以才能精准打击到股份制银行,而打击股份制银行,就是为了杀鸡儆猴,给四大行提个醒。央行希望向商业银行和其他信贷发放机构发出警告:无节制的信贷扩张,特别是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实现的信贷扩张,是不被容忍的。

如果说之前的央行是个游泳教练,一直手把手扶着你,你呛口水,就来救你。现在的央行就是救生员,除非你真的要死了,否则使劲叫唤也没有用。

没有钱,银行们都疯了,特别是风格激进的那些股份制银行,各类机构不计成本地抛券换钱。在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流动性最佳的城投债、短融券、可转债等成为抛售对象.

现在小川手上牌很多,大家不要替他着急,只要他不出牌,他就比别人主动。

总结:

今年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必定是调结构的一年,大量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会被关停并转,而这些都需要金融机构的配合,二季度先把他们都收拾一遍,到了下半年开会的时候全面执行效果就好很多。

假如我有十年任期,头两年一定要把经济增速降下来,把经济的质量提高上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把该戳破的泡泡都戳破,千万不要再干别人挖坑自己跳的傻事。

现在李做的就是现在这种事情。

所以,一些什么都不懂的愤青请闭嘴,别在这里炫耀你的无知。摘自网络



解“钱荒” 中小房企民间借贷月息5%:http://topidea.me/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97&highlight=

行内人士解析“钱荒”的真实原因

这两天,原本十分冷僻没人关心的金融市场,突然成了头条,而且新闻简单明了地总结为两个字——“钱荒”。之后,两家国有银行的交易系统接连出现故障,所以好多人跟着起哄,说银行是因为钱荒才故意让系统出故障,甚至有人说银行没钱了、马上就要发生挤兑了。

说实话,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钱荒和系统故障之间没关系……因为实在想不出这两个事情怎么才能有关系。具体来说,这次所谓“钱荒”的时间点上,国有银行既没有动机去搞出系统故障,也不可能从系统故障里得到什么好处。

所谓“钱荒”,是最近银行间市场上利率飙升,但遭殃的都是中小银行,工、农、中、建这四家国有大行向来都是把钱借给别人的主儿,就算需要搞瘫系统来应对钱荒,也轮不到四大行这么做——他们压根没有这么做的动机。

其次,系统故障是可以明确事故责任人的,这跟利率飙升的市场风险可不一样。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不可控的市场风险更可怕,还是能直接摘人帽子的责任事故更可怕?显然自己把系统搞出故障也没有什么好处。

更何况,新闻中对系统故障也夸大其词了。第一家的故障只持续了一个上午,第二家的故障更只是涉及期货的交易子系统。如果真想靠系统故障阻碍资金流动,也什么效果都没有啊。

如果只是辟谣,上面几段文字足够了,但我知道肯定没有用。所以我想试试另外一个办法,仍然是回到最基础的金融知识,从头开始讲一讲钱和银行的故事,或许能让你的想法产生改变。

是的,起哄银行不仅立场正确,而且很有快感,但这并不会为你带来丝毫真正的收益。相反,如果你愿意沉下心来好好了解一下钱和银行的故事,面对相同的新闻,或许能在别人起哄的时候,做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一、钱是什么?

钱,实际上是一个含义很模糊的词。

比如,我说某个互联网大佬超有钱——这里的钱指的是财富;我说跟着某人创业做手机特挣钱——这里的钱指的是现金流;我拿枪指着你的脑袋问你有没有钱——这里的钱显然是指你兜里能直接给我的现金。以上类型的钱我们可以在以后的理财课里讲,今天只考虑“钱荒”里的钱——也就是货币。

请先忘掉那里高中政治或考研政治里关于货币的定义,认真想一想什么东西是可以当钱花的。首先,我兜里的人民币现金肯定是可以当钱花的,它们随时掏出来都可以买东西。接下来,银行里的活期存款,虽然不能直接从兜里掏出来花,但也可以直接找ATM取现或用网银付款,花起来仍然非常方便。然后,还有定期存款,这个花起来更麻烦一点,也但不费劲,只要放弃定期利息,随时可以转成活期存款去花。

  

以上三种,就是我们认为可以当钱花的东西——货币。现金对应的指标叫M0(0应当是在右下角的角标),M0加上活期存款就是M1,M1再加上定期存款就是M2(请牢记文本关于金融知识的描述都是不严谨的,相关准确定义请参考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除了以上三种,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可以当钱花或换钱花,但我们就不认为它是货币了。比如你有一间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学区房,当然是很容易换成钱来花的,但我们不认为房子是货币。

下面,就是一个常常让普通人感到惊奇的事实了:现金只是钱的很少一部分。以人行《201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为例,咱们整个国家的M0是6.25万亿元,M1是31.13万亿元,M2是99.21万亿元——现金只占货币的6.3%。也就是说,印刷钞票根本没法让钱变多,高中政治书上讲的印刷钞票导致通货膨胀,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

实际上,央行是不限制M0的,也就是市场上需要多少现钞就印刷多少现钞,不会人为地去控制。相反,现钞还会跟着季节变动。比如我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对现金的需求量都会增加。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更容易从ATM中拿到崭新的钞票,但这个和通货膨胀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过春节大家需要的现金增多而已——请牢记现金只占货币总量的6.3%。

但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钱越来越多了,所以钱越来越不值钱了。那么,这么多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同样常常让普通人吃惊——大部分货币是银行创造出来的。

二、钱从哪里来?

先来再回想一下M0、M1和M2,分别是现金、加活期和加定期。当我们——可能是个人也有可能是企业——把钱存进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统统都属于货币。然后银行拿上这些货币,会去放贷款。但是人民银行认为,银行把别人的钱都拿去放贷款,风险太高了,得留一部分放在人民银行,留着万一有人取不到自己的存款——这个比例是20%,剩下的80%才能去放贷款。我们假设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世界,大家的钱都存银行,银行有多少钱向外贷款多少钱,这样会对货币总量造成什么影响呢?

比如,一开始咱们国家总共有100元的现金,存到银行之后,你的100元存款仍然是货币,但同时银行可以向外贷款80元。之后,拿到80元贷款的人又把钱存到银行,这时社会上不仅多了80元货币,银行又多了64元(80元的80%)可以向外贷款。于是,这64元又会变成银行存款,同时让银行多了51.2元(64元的80%)可以向外贷款……就这么一直加啊加……好在这个级数是收敛的……

如此这般,100元的现金,在经过银行贷款的“货币乘数”效应之后,就变成了500元的货币总量(100元除以20%)。

以上的计算是不严谨的,只是想让各位明白,大部分货币都是由银行创造出来的,并不是印刷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的四万亿投资计划让货币更加不值钱了——因为贷款创造了更多的货币。

同时,别忘了这个过程是可以反过来的——银行收回贷款,让货币总量越来越小,会造成货币越来越值钱。千万别认为这是好事,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文学作品,就是号召大家用金本位来对抗银本位下的通货紧缩——《绿野仙踪》,想想里面通向幸福的黄金路,以及幸福的国度“盎司(Oz)”国。

在搞清楚钱什么以及钱从哪里来之后,我们终于可以看看,闹“钱荒”的银行间市场是在做什么。

三、银行间市场在做什么?

专家解读:“钱荒”的原因~
为了防止大多数人崩溃,请允许我在这一部分使用更加不严谨的描述。

我们可以把银行间市场理解为人民银行带着其他银行一起过家家。人民银行是大管家,对商业银行有很多要求,比如咱们之前提到的存款保证金。银行为了多挣钱,没什么收益的现金要尽可能少,收益比较多的贷款要尽可能多,这样就使得银行自己手里的现金总是或多或少。现金留多了比较亏,现金留少了要被人民银行修理,所以现金多的银行就会把钱借给现金少的银行,时间通常只是过一夜而已——这个只借一夜的钱的利率就是最近新闻里常出现的“隔夜拆借利率”。

所以,“隔夜拆借利率”升高能代表资金紧张吗?当然可以,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货币大部分是银行创造出来的,时间这么短、市场级别这么高的利率并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的货币减少了。只有当这个“隔夜拆借利率”飙升传导到整个经济体,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如果认为“隔夜拆借利率”代表钱荒,就像认定一个发烧的人离死期不远了——确实有这个可能,但实在没有什么根据。

具体到这次“隔夜拆借利率”飙升,是一些中小银行短借长贷,然后突然发现在六月份市场上借不到钱了。现金多的国有大银行最害怕现金不够担责任,一看风头不对也不敢往外借钱,利率就这么上去了。但这也没什么严重的,就像普通人一样,现金不够,可以去银行取活期存款,再不够就不要利息取定期存款,还不够还可以卖房卖车嘛——只不过真到了银行卖资产那一步,卖的可是金融资产,逆向的“货币乘数”效应会让货币总量迅速减少,这才是真正的“钱荒”。

中国央行冷对“钱荒”

这样真正的“钱荒”有可能发生吗?概率微乎其微,因为后面还有可以直接创造货币的人民银行给大家撑腰。如果人民银行发现市场上钱不够用了,不用印刷钞票,只要直接在银行的账户上增加一些数字,就可以把银行那些不方便直接当钱花的资产买过来。等大家发现没必要紧张,钱又存回银行,这些资产再让银行买回去就好。在这次的风波中,确实可以找到很多银行不够审慎经营的地方,但个人认为央行的所作所为更像是斗气般的小惩大诫,并不能说央行要收紧钱袋,也不能看出银行经营会出什么大问题。货币总量M2还是增长的挺快,如果某一天M2不增长了,才需要开始关心“钱荒”是不是来了。

四、普通人该怎么办?

先给认为银行没钱了的朋友出出主意吧。一旦开始挤兑,你光是提前把钱拿到手里可远远不够。由于大家都把现金取出来,市场上的现金会增多,现金购买力会下降,物价会飞涨。所以,如果你真心为了防范挤兑,不仅得赶紧从银行取钱,更得把钱立刻换成大米食盐之类的实物或其他国家的外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物折价和汇率风险能让你牢牢记住,防挤兑不是靠嘴巴说的,是掏出真金白银往里面赔的。

对其他朋友,我想先说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宋鸿兵。这个神棍鼓吹了好多年黄金必涨,并且在我一直嘲笑他的三年多里,金价始终是上涨的,信宋鸿兵的人也始终在赚钱。直到2013年5月,金价开始下跌了,并且是不停的下跌,让那些信了宋鸿兵去杀跌的人才大赔特赔(不要可怜这些笨蛋,谁让他们在宋鸿兵推销白银的时候不长记性)。

第二个例子是谢国忠,他预测房价会下跌,并且这十多年来一直预测房价会下跌。我相信有一天他会言中的,言中之前听了他的话的人会少损失,但这十多年来听他话的人,在置业这件人生大事上算是被彻底耽误了。

他们二人的话,都远比常识更有吸引力,前一个能让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利,后一个迟早能让你得一次利,但都不是靠谱的建议。常识是乏味的,包含着很多枯燥的基础知识,即便得出判断也常常无法给出简单明了的结论——但我仍然坚信常识对你更加有利。

具体到这次“钱荒”风波,我希望大家不要跟着起哄,而是根据上述钱和银行的故事,认真考虑一下自己应当作出怎样的判断。以下是我自己的判断,供各位批评指正:

1、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预防挤兑。预防挤兑这事,损失小一定没效果。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将金融性资产转移到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交行、招商、民生这样在全国各地都有网点的大银行。

2、近期货币市场的高收益是暂时的,高收益之后的流动性风险增大,可以减少货币基金持有量,或者更换到规模更大的基金公司。

3、近期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仍然很低,尽可能购买期限长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果分不清哪些是银行自己的资金池理财,就不要乱买了)。

4、货币供给收紧有可能传导至实体经济。尽管民间借贷利率会上升,但之前做民间借贷的钱要尽快收回来,在形势明朗前也不要再投钱做这些。

5、多存钱,少消费,“The winter is coming”。中国经济黄金十年结束,挣钱恐怕不再像以往那么容易。同时,根据我国社保和医保的保(Zao)障(Gao)程度,各位上对父母、下对子女的经济压力只大不小,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恐怕比你想象的要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8317.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中国会钱荒?我们钱荒的原因? 钱荒的原因

2013年是一个全民借贷的时代,也是我们钱荒的时期,首先,讲一个常识:钱是有成本的,钱是绝对不能凭空印发出来的。随便找张纸,在上面印个数字,就说这是钱,能买东西,那都是痴心妄想。中国古代好多帝王干过这种破事,连秦始皇都干过,发行布币,宣称一块

钱荒——用中国人的钱,归还欠中国人的债 归还外债

钱荒——用中国人的钱,归还欠中国人的债中国卖出全部战略产业之后,得到3.2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怎么也想不清楚,美国如何归还这笔钱?美国国债是国家信用,如果美国国债不还,美国以后没法在江湖上混。从理论上来说,美国国

钱荒概念股 “钱洪”“钱荒”的病理逻辑

      如果说中国钱多到“泛滥成灾”,那是正确的;如果说中国钱少到“赤地千里”,那也是正确的。“钱洪”与“钱荒”居然共处一国,这就像一个“二律背反”的中国现实版。  其实,“钱洪”与“钱荒”共存就是泡沫经济发展到高潮阶段的

声明:《专家解读:“钱荒”的原因~》为网友旧爱太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