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之恋》:纪念那些点亮我们生命的每一份爱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忧伤,每个人都必须在他们的忧伤中疼痛、生活、领悟和爱。

——题记

应该说,《暹罗之恋》是一部超出我想象的片子。看完之后,会有点中毒。

中毒的第一症状是找寻可以找到的尽量长的版本来看。《暹罗之恋》的版本比较多,影院版150分钟,导演剪辑版170分钟,网友整理版186分钟,听说还有珍藏版220分钟,不过只有泰国的观众有幸看到,且只在《暹罗之恋》中出现过的那个电影院中放映。也有一种说法是导演先试映了220分钟版,结果有些观众睡着了,于是缩减。我在看完150版后的第二天看了186版,第三天看各种花絮、幕后、图片,第四天看了170版。

在《暹罗之恋》前,我没有看过任何泰国电影,看完之后,心有所动。只是觉得对国内电影意兴阑珊,没必要去比较优劣了。《暹罗之恋》曾代表泰国参加了2009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不过未入围——那年的最佳外语片我很清楚:日本的《入殓师》——《入殓师》是一部对生死哲学有所涉及的影片,而《暹罗之恋》,则是一部纯粹描写“爱”的电影。

影片的主线为Mew和Tong两人的成长和感情。在这条主线索下,讲述了家庭、责任、友谊和爱的支线。

由于在各种词条、贴吧里面对《暹罗之恋》的剧情、感情、人物分析的讨论都已足够。我只说以下几点,也算是对现在创作的剧本的些许思考。

一、清新干净的画面。

没有纷繁复杂的画面,单色背景运用较多,拍摄人物的时候,后面的背景基本都是虚化的。我想,很多电影也应该都是这么拍的(原谅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但为什么只有《暹罗之恋》让我觉得这么干净呢?此外,人物的服饰也比较简单和清爽,例如Mew,他的衣服大部分为白色和绿色。Mew是个寂寞的人,然而绿色本不是寂寞的颜色,在绿色的背景下,忧伤就有了一种明亮之感。当我再看这张经典的剧照的时候,我会觉得,除了绿色,任何颜色放在这里都不合适。


只不过就算是明媚的忧伤,也依然是悲伤。就如这张剧照,在那段台词之后,就算相依相靠,但Tong的表情还是那么落寞。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怎能不害怕和他分离?而我们必须接受现实。于是长大了。寂寞就是没有了爱,比没有朋友更寂寞。”

我本来不想谈人物和感情,然而入戏太深,觉得心里实在实在太过心疼Mew。导演将结尾止于Mew的一段哭戏,实在是高明之极。呃,我走题了?

画面的清新干净可能和后期处理也有很大的关系,我看的版本,人物的面部都显得很白净和光洁,这应该不是化妆问题,因为据说在一些高清版的截图中,效果是不同的。这种效果我倒觉得其实是最合适的。

(关于颜色,我在写完之后看到导演以下的一个采访记录:

问:在颜色/道具设计上,为什么Tong是蓝色主题,Mew是绿色主题?
答:这是艺术指导的决定,为了使两种底色阴影相配。举例来说,Ying是粉色,Sunee是灰色。场景中的所

有颜色都能保持均衡。如果把剧中的某个人物去掉,可能我们就不能领会到角色之间的感情冲突。)

二、细节控的导演。

《暹罗之恋》的剧本为导演所作,主要歌曲也是他写的,可以说,这是一位非常有才情的导演,拍摄时只有26岁,国内《暹罗之恋》的粉丝一般称之为“胖导”。至于该电影是胖导的自传之类的言谈我也看了不少,撇去不谈,只有将自己的感情倾注于中,才能拍出如此好的电影(剧本和导演为同一人,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我在开头说过150分钟版和186分钟版。觉得150分钟版不乏有些交代不清,而186分钟版的增加部分有些也不是完全必要。所以后来看了170版本,导演剪辑版应该是比较完美,体现导演意图的。

表达情感的影片,细节当然是必要的。细节指细小的情节或环节,我觉得在影片中,一指服从于主题的小剧情,二指表达主题的小场景、小物品。

比如170版比150版多出的情节,有一部分是Mew和Tong童年。童年的遭遇对人的影响是比较巨大的,决定了人性格的很多方面。在较长版本中,Tong保护Mew而被打,Tong对Mew说,“要是他们这次得逞了,以后就还会欺负你”。这就奠定了Mew对Tong的依赖。只不过,小时候的依恋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是双方面的。Tong的姐姐Hong失踪,Tong的父母去寻找她,将Tong寄养在Mew家一段日子,两个孩子抵足而眠。在150的版本中,只有一个镜头,就是他们背对背睡。而170版中,却有之后Mew安慰Tong,到最后Tong在Mew怀里哭泣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物体,就是床头柜上的台灯。在幼时,台灯放在Mew的一边,象征Mew是Tong那段黑暗时期的心灵依靠;而长大后,台灯放在了Tong的一边,象征Tong是Mew的心灵依靠——我不知道胖导安排这个是不是有这样的深意,然而确实很有意思。包括Mew床头的两个娃娃,最后Tong挂圣诞树时妈妈让他选择的两个装饰木偶,都有很多粉丝拿出来分析评说。

在胖导的采访中曾经谈到:“电影里有多种象征,因为我花了很多年来写剧本。蜜蜂爬上吸管,象征摆脱死亡的奋斗。这个是向我最欣赏的电影人基希洛夫斯基致敬,他的人文主义对我有特别的影响。成为电影人后,我要向他表达我的敬意。”“蜜蜂爬上吸管”一段,是Tong的父亲大出血之后在医院醒来时所看到的一个场景。其他的含有象征的据说还有如下几点(这是我在网上无意看来的):1、Tong的房间门上是一个三岔路的图案,暗示他面临着多重选择,房间内的门上是一棵大树,暗示他的内心其实早已有了情谊深根,而床头的一幅画,是耶稣受难图,代表这段感情注定要以放弃为结局。2、那出童年的戏剧里,Tong演了一只迷途的小羊,暗示了Tong对自己的不确定,和以后必定要作牺牲的结果,Mew演的角色似乎在暗示他的纯洁和注定的孤独。3、木偶代表着身不由已,Tong挂上去那个男木偶,代表他选择了把Mew放在心底,但面对母亲和家庭,他也必须选择放弃Mew。4、奶奶说,爷爷回来可能会寂寞,所以不愿意搬走,这句话可能也为Mew一直独自居住埋下了伏笔,也许Mew一直想等Tong的姐姐回来,也等着Tong有一天可以回来找到他。如果搬走了,Tong和Tong姐姐找不到他,是很遗憾的。5、Tong和Donut在冷饮店是各点一杯雪糕,但Tong和Mew在冷饮店时却共用一杯冰激凌,拍得真的很细腻。

三、寻宝游戏和木偶。

在Tong姐姐失踪的那次清迈之旅,Tong给Mew带了一个木偶。他送礼的方式比较特殊,采用了他们家庭送礼时常用的寻宝游戏。结果,藏木偶鼻子的那棵树被临时砍掉,导致木偶缺了鼻子。

先来说寻宝游戏。寻宝游戏在电影中出现过三次,反映的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第一次是童年Tong送木偶给Mew。第二次是为了让Tong的父亲从女儿失踪后整日酗酒的沉沦中走出来,大家找了很像的June来替代,Tong的父亲用此方式送礼给June。第三次是Tong将June的告别信藏在圣诞树中,让母亲以寻宝的方式找到。其实从这里就已经反映出了Tong的成长和对家庭的回归。

缺了鼻子的木偶。虽然胖导表示木偶(鼻子遗失)代表我们生活中缺少的要素——对神的信仰(将Tong设立在一个基督教家庭中,而在Hong走失后,父亲表示从此停止餐前祷告直到假冒Hong的June的出现。这点也是导演意图的反映)——不过大家更愿意将之认为是一种爱的缺失。而影片最终,Tong将木偶鼻子当做圣诞礼物(分手礼物?)送给了Mew,是一种他认为的爱的圆满:“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但是不表示我不曾爱过你。”Mew回家将鼻子插在木偶身上,发现不合适,然后看着木偶开始哭泣。这种“不合适”,也总结了全影片。

四、提升感情的点题话语。

影片中,时时有些话语点亮主题,达到层层递进的目的。

1、Mew的奶奶:也许有一天,你能用音乐来表达对别人的感情。

2、Mew:寂寞得害怕。小时候寂寞,是因为没有朋友,长大了,却比那时还要寂寞……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我们能忍受有一天和他分离吗?离别这种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真的能行吗?我们很爱一个人,却不害怕他离开我们。但是我又在想,如果我们不爱任何人,那我们还能活下去吗?这就是寂寞。

3、Ying: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4、June:爱是永远都没有过份的……即使我们可能因为爱,犯下一些错误,也比什么都没为爱付出强。生命总给我们很多机会,让我们重新开始,让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五、关于结尾。

我实在忍不住不说结尾,哪怕有无数人重复无数次。

我是一个哭点比较低的人,但是我在观影的过程中没有哭,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会不会是导演要将观众的情绪控制为忧伤,而已(不过真正的粉丝们据说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在最后的结尾镜头中,Mew哭的镜头不是很长,大概只有1分钟(待考证),抹了几次眼泪,画面最后停留在那个鼻子不合适的木偶身上,就黑屏出字幕了。那段哭戏拍的时候据说很难,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的Pchy怎么都哭不出来,但是经过导演亲自上场示范说戏,就哭出来了——且一哭不可收拾(花絮里面有Tong的扮演者Mario去安慰停不下来的Pchy,一秒镜头,一闪而过。呃,我八卦了)。这段戏确实很好,“哭”的分寸掌控恰到好处,由淡转浓,戛然而止,不知道碎了多少人的心(据说之后有很多媒体,很多人,包括现场的工作人员看到Mario就指责他:为什么扔下Mew,让他一个人哭泣?Mario只能无辜的笑笑。这个八卦我觉得真实性是可以商讨的,因为影视摄制工作是分段进行的,到了最后才剪辑成全片,现场工作人员应该不会因为一场哭戏前后联系如此入戏吧——但是这也反映了Mew一形象之深入人心。)

被粉丝们称为公主的Ying在后期有一场经典的细节戏,就是“放手”。她将Tong送到Mew的身边,然后放开了手,表达了一种“包容的爱和成全”。且之前是她要来了木偶鼻子让Tong送给Mew做圣诞礼物,并说“Mew不会再逃了”。此外一段就是Tong和Dount分手,快乐的奔跑向舞台。这种种迹象都让观影者觉得一定是个美好的结尾。所以当Tong对Mew说出:“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估计都懵了。

虽然回忆起来,之前有种种细节表明Tong的选择,但是大家对结尾Tong演绎的“分手前的快乐”都不太能理解,对导演顺带也咬牙切齿了一番。和Mew比起来,Tong没有那么独立,也没有那么成熟,他生长的家庭环境是一个充满了互相的爱和互相伤害的地方,他犹豫,优柔寡断,迷茫,充满了那个年龄应该有的特征。他在影片中直到最终才自己做出了决定,一个属于自己的自信的决定,所以这一刻,他大概充满了骄傲吧。只是,Mew那么痛,所以让所有人都不能原谅。然而,我后来又看见Tong说话时的泪光,终于释然。正如Mew和Tong在后来相遇时候的那段关于Hong的对话——

Mew:如果再见Hong,你要对她说什么?

Tong:我想问问她为什么?

Mew:为什么?

Tong:为什么要抛弃我们?

Mew:那不是她的错,Tong。

是的,那不是他的错。

那不是错。

那是点亮我们生命的一份爱,纵然远去,纵然分离。


六、《暹罗之恋》的不足。

《暹罗之恋》是一部能让人忽略不足的电影,但是不是说问题就不存在。一是因为在夏天拍摄,而又要表现冬天的场景,所以人物的服装都比较混乱……有毛衣,有短袖。再次是剧照一般都是Mew、Tong、Dount和Ying,但是Dount的戏份严重失调。还有就是影片时长问题。作为中毒症状之一,当然希望影片越长越好,恨不得拍成连续剧,把所有能找到的花絮都找来看过还觉得很不过瘾。然而,就一部电影来说,合适的时间究竟是多长,这个问题,应该由导演全权掌控。怎样在精确控制时间的基础上,表达完整自己的剧本?前面也说过,在150分钟的版本中,有些东西是没有交代清楚的。当然,如果有这个足够的自信,先发行短版本引起轰动,再发行长版本,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暹罗之恋》:纪念那些点亮我们生命的每一份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9768.html

更多阅读

转赵稀方文章:也说《秧歌》与《赤地之恋》

《赤地之恋》台湾皇冠版封面2005年8月受美国国务院和哈佛大学邀请来美,做后殖民与台港大陆经验的研究。在这里,所读全是英文,而且是最为艰涩的霍米巴巴之类,十分枯燥。中文积成了内心的渴望,我对女儿开玩笑说,偶然看到中文的时候,眼珠子都

声明:《《暹罗之恋》:纪念那些点亮我们生命的每一份爱》为网友末结的奢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