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百部书目 中国百年百部电影

1.《〈红楼梦〉评论》(王国维著)

发表于1904年《教育世界》第76-78、80-81号。《〈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次尝试.同时又是运用西方文论整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最早的一次试验。全文分五章,首先在第一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确立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与美学思想为阐释《红楼梦》标准:“今既述人生与美术之概略如左,吾人且持此标准以观我国之美术,而美术中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入生,故吴人于是得一绝大著作。曰《红楼梦》”。然后从第二章开始,分别从《红楼梦》之精神、《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等方面;根据叔本华的理论,阐释宝玉之“玉“乃是人之欲的象征.而人之欲又源自与生俱来的意志。因此,人生就是悲剧,而出家、绝欲、追求形而上意义上的男女之爱才是最好的解脱。在文章最后,对叔本华所持的‘原罪——解脱”说还表示了某种程度的怀疑。作者的这种研究方法迥然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采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作品,开启了比较文学阐发研究的序幕。

2.《摩罗诗力说》(鲁迅著)

本文作于1907年,1908年发表于同盟会河南分回的机关刊物《河南》杂志第二、三期,后编入上海青光书局1936年出版的《坟》。这篇论文,既是一篇有关思想文化建设的论文,也是一篇文学论文。而由于文章的世界性的眼光和比较的方法,它具有了比较文学的性质。

开篇题记引尼采之言曰:“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源”。这句话揭示了全篇的核心,即,中国文化的希望在于个人精神的勃兴,由立人而至于立国,这就需要“精神界的战士”,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开不出这样的战士了,那么就只有从西方引入,所谓“置古事不道,别求新声于异邦”,用新的声音来刺激中国文化古老的日趋僵化的躯体,使之重新贯注活力。“新声不可究详”,而鲁迅却将目光集中到了“摩罗诗派”上,何故?因其“至力足以振人,且语之较有深趣”在第一节中,作者比较了印度、希伯来、埃及、伊朗等古老文明的人文之作与其文明同起同衰的情况,说明,“文事式微,则种人之运命亦尽”,表明诗文之事体大;中国虽然不象以上已亡文明那样成为附属于他国的“影国”,但也有“诗人绝迹,事若甚微;而萧条之感,辄以来袭”,怀旧无补于事,只能向新起之邦学习。而摩罗诗人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目标。第二节则是要破除“平和”的思想,指出中国国民性和传统诗学的弊端,提倡“撄人”之诗,激发人们的自由意志。第三节主要强调文学的无用之用,反对载道之文学。认为能够实现人生之诚理的诗歌就是“摩罗诗歌”。从第四到第九节,作者介绍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茨基、裴多菲等摩罗诗强调其人生实践与诗歌中反叛世俗,向往独立自由的精神。该文具有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自觉的比较意识,在比较中理解中国传统诗学与传统文化,从诗学与文化的关系来认识诗学的意义,是中国第一篇较系统的介绍浪漫主义的论文。

3.《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人间词话》撰于清末王国维在北京学部任职期间,1908年11月,上海《国粹学报》发表第一部分;次年初,又发表一部分,共64条。1926年,王国维尚在世时,俞干伯先生录付朴社印成单行本,自此广为流传。

诗话、词话、曲话,以及小说评点,这都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学评论形式。它像漫笔,又像札记,娓娓道来,轻松自如.而关于艺术的真知灼见,每每闪烁其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形式,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词话。它以我国古典文论为基础,又融会进西方近代美学理论。它题目叫“词话”,而所论内容不限于词.还涉及整个文学领域,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唐、宋诗,从五代、宋词,到元杂剧和明清小说,这就又使它成为一部完整的艺术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采用传统了摘句批评的方式,以品评体悟为主,但其言说整体上突破了过去那种闲谈漫话的格调,显示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整体框架与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可以说,《人间词话》继承了传统诗话的话语方式,又融入了外来的观念与方法,是一种中西融合而又独具个性的诗学话语言说方式。它标志着新的文论话语构架的形成,在打通中西壁垒、架设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对话通道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独到特色。事实上,王国维不仅在思维样态与逻辑架构,把西方文论的理论观念融入中国文论话语的传统表述方式之中。而且在概念范畴术语的使用上也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质。

4.《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梁宗岱著)

《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是梁宗岱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研究中西诗学的两本论著,先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在我国文艺界起过一定的影响。其中《诗与真》于1935年2月初版,5月即再版一次。1984年1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将两书合并为一册出版,即《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中有介绍德国法国著名诗人的《保罗梵乐希先生》、《韩波》、《忆罗曼罗兰》,有比较文学论文《李白与哥德》、《哥德与梵乐希——跋梵乐希“哥德论”》,有诗论文章《论诗》、《论画》、《文坛往哪里去——“用什么话问题”》、《象征主义》、《谈诗》、《论崇高》、《说“逝者如斯夫”》、《新诗底纷岐路口》、《按语和跋》、《诗·诗人·批评家》,有自己翻译的文章《哥德论》(法,保罗·梵乐希著)、《“骰子底一掷”》(法,保罗·梵乐希著)及王瀛生翻译的《法译“陶潜诗选”序》(保罗·梵乐希著)。该书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中西诗学,梁宗岱全面介绍德国法国现代重要诗人,扩展眼界,以资接见,分析深入,论证严谨。在前学科时期,对中西比较诗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建设作用。

5. 《诗论》(朱光潜著)

该书于1942年由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出版,但早在1933年秋作者回国后,胡适就看了《诗论》的初稿。在《诗论》中朱光潜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既进行古今、中西比较,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他以他特有的一种理性的审美批评特质,站在心理学、哲学]美学的高度上,通过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相关的学理相结合,特别是从批评与欣赏、创造的有机联系当中探讨诗的本质和发生机制。在具体的批评初中方面从审美经验的具体事实出发,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创造性地吸引融会西方文学理论基础,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见解。《诗论》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是严密系统的专著形式,从诗歌美学角度深入探讨了诗的本质及其创作欣赏的规律,系统论述了诗歌形式的基本特征。最为可贵的是该书以中西互释的形式来研究中外文学,具体表现为以西释中、以中格西,《诗论》堪称中国现代诗学的“第一块里程碑”。

6.《谈艺录》(钱钟书著)

1942年,《谈艺录》写于硝烟弥漫的上海。此书是钱氏第一部学术专著,由典雅古奥的文言写成,最早于1948年6月由开明书店出版。1984年9月,中华书局又出版了《谈艺录》的补订本,钱钟书在原书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修订。它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随笔和札记,其中重点探讨的诗人包括陶渊明、庾信、韩愈、李贺、司空图、王安石、梅尧臣、黄庭坚、陆游、杨万里、元好问、钱谦益、袁枚、赵翼、王士祯、王国维等数十人,涉及宋、金、元、明、清的古代诗话130多种。它自身实质上就是一部大型诗话。钱氏从细读文本出发并通过前所未有的广征博引令人信服地发抉出诗艺词艺、诗心文心的种种微妙精深之处并进而寻求中西诗学的共同规律,每每体贴入微而又出人意表、精警拔俗却又妙言解颐。全书共有91则,每则的标题大致能体现其中的基本内容,如第1则“诗分唐宋”,第5则“性情与才学”,第6则“神韵”,第13则“长吉与杜韩”,第15则“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第16则“宋人论韩昌黎”,第21则“朱子论荆公东坡”,第24则“陶渊明诗显晦”,第28则“妙悟与参禅”,第31则“说圆”,第36则“放翁自道诗法”,第44则“遗山论江西派”,第48则“文如其人”,第53则“学人之诗”,第60则“随园非薄沧浪”,第71则“孟东野吹角诗”,第74则“王荆公改诗”,第75则“代字”,第77则“山谷午梦诗”等等。据初步统计,《谈艺录》征引古今中外书籍多达1100余种,加之晚年补订部分的700余种,计1800余种,许多材料前所未引,涉及哲学、美学、宗教、艺术、文化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著作及英、法、德、意诸国语言。钱钟书喜欢通过引经据典来表达观点,将不同书证放在一处从而引发争论。《谈艺录》虽是一部以中国传统诗话形式写成的著作,却具有明显的现代意识,从容自如地将传统理论与西方观念融会在一起。该书涉及西方哲学、美学、文学大师500余人的观点,其中包括精神分析、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等20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出现的种种现代理论。钱钟书认为,“东海西海,必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从总体文学的高度对中西诗学进行来融通,在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比较文学发展史上都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著作。

7.《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古添洪、陈慧桦编著)

该书于1976年6月由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本书全面展示了比较文学在中国台湾兴起后的发展概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本书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论文集,全书对将这些论文分成两部分,共十四篇。第一部分所收录的论文探讨了比较文学的定义及其在台湾的产生、兴起和发展概况,阐述了比较文学在台湾兴起后的理论贡献及其在文学理论上的成就等,这方面代表性的文章如朱立民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袁鹤翔的《略谈比较文学》、陈慧桦的《文学创作与神思》、古添洪的《直觉与表现的比较研究》和《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评价标准》等;第二部分则是台湾学者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对中国文学进行阐发研究的实例,体现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重要的理论特征,这方面代表性的文章如侯健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颜元叔的《薛仁贵与薛丁山》、丁靖献的《说鸟》、梅祖麟和高友工合著的《分析杜甫的〈秋兴〉》、张汉良的《〈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结构》等。

8.《中国诗学》([美]刘若愚著)

该书于1977年由台湾幼狮出版社出版。本书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诗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通过把古典诗歌放在西方文学理论的框架之下,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和阐发,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较为清楚地呈现出来。作者从中国诗歌的语言美入手,从词语的结构及其构成等方面揭示出中国诗歌的独特韵律,展示出中国使诗人独特的构思方式,并将这些与中国诗歌重视教化作用的传统结合起来,追根溯源,病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分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各个流派。

9.《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李达三著)

本书于1978年5月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本书收录了作者在长期的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的九篇文章,主要是关于比较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主要篇章如下:《中国研究与比较方法》、《美国对中国研究的贡献》、《东西比较文学史的检讨》、《比较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比较文学研究的思维习惯》、《比较文学的基本观念》、《文学与神话》、《文学与思想史》、《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将中国文学放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考察,阐述论了美国汉学的成就及其贡献,回顾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论述了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历史必然性,对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具有不开忽视的理论贡献。

10.《管锥编》(钱钟书著)

1972年,钱钟书开始撰写《管锥编》,1975年完成初稿,1978年,《管锥编》写定。1979年,中华书局将其正式出版,1986年再版。全书由781则长短不一的读书笔记组成,以《周易正义》(27则)、《毛诗正义》(60则)、《左传正义》(67则)、《史记会注考证》(58则)、《老子王弼注》(19则)、《列子张湛注》(9则)、《焦氏易林》(31则)、《楚辞洪兴祖补注》(18则)、《太平广记》)(215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277则)等十种古代文化典籍为研究对外象,通过对它们的考订、诠释、辨析,重在抉发文心艺理,同时以此为枢纽辐射到美学、哲学、史学、语言训诂学等多种学术领域。这十部文化典籍贯通经、史、子、集四部,较为全面、典型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以此出发进行学术研究,可以较准确地把握与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管锥编》不同于学术史上先贤撰写的那些札记校笺、释典析文之作,它与《谈艺录》一样将自己的研究对象放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进行审视,打通了学科、语言、地域、时间等各种界限,通过大量征引古今中外不同学科的丰富材料,寻找普天之下共同的文心诗心。它在诠释中国传统经典时,引证的材料比《谈艺录》更为广泛,征引了涉及四千多位作家的数万条资料,单是引用西方作家就达千人以上,征引过的著作达1780种,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民俗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涉及到的西方语种有英语、拉丁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

11.《文心雕龙创作论》(王元化著)

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最早于197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4年该出版社再次出版了第二版。第二版内容除开增加《第二版跋》外,其他基本保持原貌。1992年,此书第三次出版,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次再版时,作者又作了较大的修订,并改名为《文心雕龙讲疏》,取其既有讲话,又有疏记之意。在新的版本里,作者增加了新的一组讲话稿,比如关于玄学的评估,关于儒、释、道、玄的关系的阐释。特别是在1988年讲话中所提出的《原道篇》的“道”与老子的“道”的渊源考辨,关于《原道篇》的“道”与“德”关系的考辨,关于刘勰德言意之辨的观点的阐发。这些都是作者对出版的观点所进行的纠正与补充。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作者再加校定,并补充了一些材料,于2004年1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四版。第四版书名仍沿用“文心雕龙讲疏”。此版书在“讲话”部分又增加了“《敦煌遗书文心雕龙残卷集校》序 ”、“《文心雕龙讲疏》日译版本序”。在书末尾,作者还列出“备考”部分,其内容主要是郭绍虞、曾荫祖、钱仲联、徐复观等学者对本书的评价。

《文心雕龙创作论》全书分上下篇,尤以下篇为主。上篇为:“刘勰身世与士庶区别问题”;“《灭惑论》与刘勰的前后期思想变化”;“刘勰的文学起源论与文学创作论”。下篇包括:“《文心雕龙》创作论八说释义小引”,以及该书的核心部分——《文心雕龙》创作论八说。这“八说”均由正文“释义”和“附录”两个部分组成,包括:“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关于创作活动中的主客关系”、“释《神思篇》枢轴献功说——关于艺术想象”、“释《体性篇》才性说——关于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关于意象:表象与概念的综合”、“释《情采篇》情志说——关于情志:思想与感情的互相渗透”、“释《熔裁篇》三准说——关于创作过程的三个步骤”、“释《附会篇》杂而不越说——关于艺术结构的整体和部分”、“释《养气篇》率志委和说——关于创作的直接性”八个部分。《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中西文论附录的方法。此种附录法以论述一种文化体系中的文学为主,为研讨某个理论问题的时候将世界各国的文论观念用“附录”的形式加以比较,并在比较中进行细致的辨析。通过“附录法”,中西诗学的相当理论和观点一并呈现出来,并由此拓展诗学的理论视野,探求共同规律。“附录法”的好处在于叙述条理清晰而又行文活跃,同时又能让作家意见从多方面得以发挥,使探讨问题详尽深入。

12.《中西比较文学论集》(郑树林、周英雄、袁鹤翔合编)

本书于1980年2月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出版,共辑录了港台及海外学者关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论文十五篇,主要有袁鹤翔《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叶维廉《无言独化:道家美学论要》、黄维樑《诗话词话中摘句为评的手法——兼论对偶句和安诺德的《试金石》》、杨牧《说鸟》、袁翱翱《嘉露莲·凯莎的〈中国拟古〉》、钟玲《王红公英诗里的中国风味》、陈炳良《〈离骚〉的悲剧主题》、陆润棠《从电影手法角度分析王维的自然诗》、浦安迪《中西长篇小说文类之重探》、苏其康《〈西游记〉韵文部分的修辞用法》、周英雄《懵教官与李尔王》、于漪《浅说中西戏剧传统之交融》、张炳祥《〈窦娥冤〉是悲剧论》、周兆祥《莎剧翻译是怎么一回事》和《比较文学中文资料目录》等。这十五篇论文涉及到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各种类型,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例和样板。

13.《美学散步》(宗白华著)

《美学散步》初版于1981年,1997年重版,除新增了若干照片、校正了部分错字以外,基本保持原貌。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作为中国散步美学的创始人,宗白华先生的一生著述不多,而这本《美学散步》他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几乎汇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书法等各种艺术形式。本书辑录的篇目有《美学散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中国画法的渊源和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康德美学思想评述》、《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等。

14《林纾的翻译》(钱钟书等著)

本书于1981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收录四篇文章,具体为:郑振铎的《林琴南先生》、钱钟书的《林纾的翻译》、阿英的《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马泰来的《林纾翻译作品全目》。《林琴南先生》主要介绍了林纾的生平、林纾的文言创作以及林纾的翻译,讨论了林纾的翻译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对其翻译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做了较为公允的评价;《林纾的翻译》论述了林纾翻译在文学和文化交流过程种所起到的媒介作用,论述了翻译在林纾心目种的地位等等;《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着重考察了《巴黎茶花女遗事》考的版本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不太反应等等;《林纾翻译作品全目》按国别和作者顺序排列,罗列了林纾的翻译作品。这些研究论文不仅对林纾的研究具有主要的价值,而且丰富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

15.《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季羡林著)

本书于1982年5月由三联书店出版,它是作者在1957年《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出版之后撰写的相关研究的论文集。这些文章涉及到中印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造纸术、蚕丝输入、语言、文化、文学等多个方面,以文学和文化为主,主要篇目主要如下:《〈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序》、《印度文学在中国》、《泰戈尔与中国——纪念泰戈尔诞生一百周年》、《〈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玄奘与〈大唐西域记〉》、《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浮屠与佛》、《关于〈优哩婆湿〉》,及《〈五卷书〉译本序》、《〈罗摩衍那〉浅论》、《〈沙恭达罗〉译本新序》等。作者采取实证性影响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中印文化于文学之间的交流及其相互影响,丰富了东方文学的研究成果。

16《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郑树森著)

该书于1982年由台湾时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这是一本比较文学的论文集,主要收录了《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研究》、《现象学与当代美国文评》、《欧洲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论辩》、《“具体性”与唐诗的自然意象》等论文,从比较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等方对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指出:无论是比较文学的硬性研究还是平行研究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是并不矛盾的。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还指出必须将东方文学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反对比较文学研究界长期存在的“欧洲中心主义”。

17.《比较诗学:理论架构的探讨》(叶维廉著)

本书于1983年2月由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共分五章,分别为:“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运用”、“语法与表现——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美学的汇通”、“语言与真实世界——中西美感基础的生成”、“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演变”、“‘出位之思’:媒体及超媒体的美学”。本书对将西方文学理论盲目地运用到中国文学研究进行质疑,病对由此而产生的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的不合实际的切分提出了批评。作者肯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并从“语法与表现”、“语言与真实世界”、“媒体与超媒体”等高度进对比研究,力图寻求更合理的共同文学规律及其共同的美学原则。

18.《攻玉集》(杨周翰著)

本书于1983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杨周翰先生有关外国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入十二篇论文。主要涉及我国外国文学史的编写问题、莎士比亚的诗作及莎士比亚的评论以及一些西方作家作品的评论,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等,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养和渊博的学识,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19.《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周英雄著)

本书于1983年3月由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是“比较文学丛书”之一,收录作者的与比较文学研究相关的文章六篇,主要是对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介绍、结构主义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等,包括《结构、语言与文学》、《试就〈公无渡河〉论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结构主义是否适合中国文学研究》、《从两首乐府古辞看民间歌诗》、《赋比兴的语言结构》、《懵教官与李尔王》等论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结构主义在西方兴起的背景、历史渊源、结构主义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理论家的及其理论著作,并从研究实绩出发,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中国文学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作者进一步指出,结构主义必须在在中国文学批评的范畴中扎根,再将经由此理论整理和发展所得的中国文学批评与传统的文学批评作一比较后再定夺,是结构主义批评与中国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显著代表。

20.《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赵钟业著)

本书于1984年2月由台湾学海出版社出版,主要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话对韩国、日本等国家文学的影响。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为导论,具体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圈内韩、日文论所处的位置,中国诗话对韩日影响的总体情况,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意义等;第二篇是资料性的文字,主要提供了中国、韩国和日本的诗话资料,并论述了三国诗话资料所反映出的不同倾向;第三篇为研究篇,作者介绍了中国诗话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唐宋诗话对中国后世诗话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国唐宋诗话对韩国、日本诗话的影响及其异同与价值;最后一篇为总结全书。

21.《比较文学论文集》(张隆溪、温儒敏 编选)

本书于1984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之一。该书是一本比较文学研究的论文集,共辑录论文十八篇。编选者依据不同的不仅比较方法、文章涉及的范围的不同等,将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的文章是有钱钟书的《通感》、王元化的《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等,主要涉及的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的文章;第二部分收录的文章主要有范存忠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杨周翰的《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季羡林的《印度文学在中国》等,主要着眼的是实证性的眼下研究;第三部分收录的文章主要有刘守华的《〈一千零一夜〉与中国民间故事》等,主要是涉及话或民间比较文学研究的。

22.《比较文化论集》(金克木著)

本书于1984年6月由三联书店出版,是作者的论文集,收录的主要是论及印度和日本文化的论文。作者将日本和印度的文化放在文化交流的横向坐标上进行考察,并运用新学加以重新阐释。作者认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将这些文化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就可以称为“比较文化”。作者将不同的文化放到世界语境下加以考察,认为只有研究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一个民族或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问题。作者不仅对印度的《梨俱吠陀》和印度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对日本的文化也进行了论述,并且论及了80年代才介绍到中国的一些“新学”,如符号学、诠释学和人类学等。

23.《比较文学导论》(卢康华、孙景尧著)

本书于1984年10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大陆第一本系统地介绍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著作,对于国内的比较文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对于欧美比较文学的定义、方法以及比较文学产生的基础等,具体而言,作者在介绍定义的基础上,将比较文学研究按照西方的方式分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并分别从从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文类学和主题学、题材史、类型学、文体学、比较诗学等方进行了介绍,之后作者对西方和中国的比较文学渊源进行了阐述。应该说,该书对于中国学者了解欧美比较文学的学科现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只是创新的地方稍嫌太少。

24.《中国比较文学》(季羡林主编)

这是我国第第一份比较文学的专业刊物,于1984年10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后称为学会的会刊,由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任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方重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施蛰存教授任副主编。该刊编委会荟集了当时我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及现代文学界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如王佐良、叶水夫、朱维之、乐黛云、杨周翰、杨宪益、杨绛、李赋宁、林秀清、周珏良、赵瑞蕻、唐弢、夏钦瀚、贾植芳、倪蕊琴、黄源、彭定安、谢挺飞、廖鸿钧等,设有“论著”、“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国外中国文学研究”、“翻译史话”、“国外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教学研究”和“资料与动态”等栏目。《中国比较文学》的创刊是我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走向学科化的一种体现。

25.《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曹顺庆选编)

本书于1985年6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主要共收录了中西美学和文论比较研究的二十三篇文章。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三篇文章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对中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异同进行了简要论述,力图说明中西方文艺的本质特征及其不同的规律,这类文章如蒋孔阳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的一些比较研究》。第二部分的文章主要是从具体的文艺、美学的概念、范畴、属于及其理论体系上来比较中西方文论的异同,这类文章所收录的文章主要着眼的是中西方文学流派之间的比较,摆脱了当时只注重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研究的狭隘眼界,将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的研究也纳入到本书之中,如赵毅衡的《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第四部分的文章则是关于中西方文学表达方式的研究的,如钱钟书的《通感》一文。第五部分的文章主要是从戏剧这一文体来看中西方文艺理论的不同,探讨了中西戏剧的不同理论体系,如乔德文的《中西悲剧观探异》。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则是跨学科研究的文章,主要是谈中西绘画美学理论比较研究的论文,如宗白华的《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伍蠡甫的《试论画中有诗》。

26.《远游的诗神: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赵毅衡著)

本书于1985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考察的是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作者通过考察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指出美国所接受的中国古典诗歌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滋原味的中国古典诗歌,而是在经过美国特殊的接受语境的文化过滤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美国化了的中国诗歌。全书分分三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从实证性的角度,以庞德、阿伦·厄普瓦德、埃米·罗厄尔等人的创作为美国新诗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的实例,在对比中分析美国新诗所受到的各种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能够对美国诗歌产生影响的媒介,论及的范围包括外交与通商、美国诗人访华、中国人在美国、中国诗与诗学之西传、在美国的中国艺术、翻译等方面;第三部分则是深入分析这种影响之所以能够发生的深层原因,将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新诗放在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文学传统上进行分析对比。

27.《中美文学因缘》(郑树森编)

本书于1985年10月由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被收入“比较文学丛书”,该书一共辑录港台学者论述中美文学关系的论文九篇,但这纠偏文章的重点在于探讨中国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篇目有王建元的《从超越论到人文主义——论中国对爱默生的影响》、凯第的《梭罗〈华尔腾〉里的儒家经典》、郑树森的《俳句、中国诗与庞德》、叶维廉的《静止的中国花瓶——艾略特与中国诗的意象》、傅澜思的《尤金·奥尼尔与中国》、钟玲的《体验和创作——评王红公英译的杜甫诗》、奚密的《寒山译诗与〈敲打集〉——〈一个文学典型的形成〉》、华力克的《道家思想与法西斯主义的接触——狄克〈在高堡中的人〉之研究》以及郑树森的《中美文学关系中文资料目录》等,对中美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8.《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

本书于1986年2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收录中外比较文学学者的论文三十四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十篇文章主要收录的是比较文学史上有关比较文学论述的文章,主要阐释的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一些基本文体,如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勒内·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张隆溪的《钱钟书谈比较文学》等;第二部分八篇文章论述了主要收录的是关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方面的文章,如范存忠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赵毅衡的《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季羡林的《印度文学在中国》、钱钟书的《林纾的翻译》等篇;第三部分收录的十篇文章为平行研究方面的文章,如弗朗索瓦·约斯特的《“启悟小说”在德国、英国和法国》、钱钟书的《诗可以怨》、王元化的《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张隆溪的《诗无达诂》等;第四部分收录的六篇是跨学科研究的文章,有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钱仲联的《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等。本书收录的文章大多是比较文学研究界的重要的篇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9.《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刘守华著)

本书于1986年8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主要收录的是作者在中外民间故事比较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十八篇。涉及的范围包括中外许多著名的民间故事,包括中国、阿拉伯、印度等国家的民间故事和民间童话,如作者通过比较中国民间与阿拉伯《天方夜谭》中的一些故事发现“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记”等著名故事,其实都可以在我国的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中找到相类似的故事,甚至情节结构都有相类似的地方。全书从中外民族民间故事的情节、结构甚至流传变化等方法考察中外民间故事和民间童话的异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拓展了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0.《中印文学关系源流》(郁龙余编)

本书于1987年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被收入“比较文学丛书”。该书是一本国内学者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的论文集,共二十五篇,按照文章的以成稿时间排顺序,凸显出强烈的历史感。主要篇目有如梁启超的《翻译文学之影响于一般文学》、胡适的《〈西游记〉考证》、许地山的《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鲁迅的《〈痴华鬘〉题记》、陈寅恪的《〈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经故事》和《〈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苏雪林的《〈天问〉里的印度诸天搅海故事》、周一良的《论佛典翻译文学》、季羡林的《印度文学在中国》和《〈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刘守华的《“木鸟”——〈一个影响深远的民间科学幻想故事〉》、金克木的《〈梨俱吠陀〉的祭祖诗和〈诗经〉的“雅”、“颂”》、朱维之的《禅与诗人的宗教——中印文学思想交流一例》、郁龙余的《汉译佛典中的印度文学》等,是研究中印文学关系的一本很好的资料。

31.《艺境》(宗白华著)

本书于1987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多年在“艺境”探索与体验的结晶。全书分为“艺境”和“流云”两部分。“艺境”主要收录了作者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中国艺术的审美特性、中国文化精神、艺术的价值结构等内容,极具学术价值。这些篇目包括《美学与艺术略谈》、《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略论艺术的“价值结构”》、《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等文。“流云”部分收录的则是作者的创作作品。

32.《中国比较文学年鉴》(杨周翰、乐黛云主编)

本书于1987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第一部年鉴,它保存了中国比较文学界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在“编者说明”中,编者指出,比较文学的概念其实早在五四时期就传入了中国,三十年代比较文学就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了大学课堂,认为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由复兴步入发展阶段。编者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提供大量的资料和信息,本着这个宗旨,全书分为十二个栏目:“专文”、“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文学论文选介”、“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团体、刊物、教学科研机构”、“学术活动”、“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简介”、“台港比较文学”、“纪事”、“国外比较文学”和“资料”,着力反映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情况。此外,本年鉴力图读者展现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复兴、发展的轨迹,各栏目所收的论文均以1978-1985年为主,1949年以前和1949到1978年间到通过目录索引、学者传记和有关予以反映,既能让读者了解过去,又能了解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状况,既能了解国内的情况,还能看到国外的最新进展。

33.《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乐黛云著)

本书于1987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该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作者在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共二十四篇。这些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比较文学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及比较文学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成果,主要是关于鲁迅和茅盾及其二者的创作方面的,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各种文学批评流派(主要是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流派)与小说分析之间的关系,如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接受美学、叙述学和诠释学等理论与小说分析之间的关系。这本论文集是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的早期研究成果之一,为后来的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34.《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严绍璗著)

本书于1987年9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被列入“比较文学丛书”。作者通过考察古代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复杂关系,探讨了中日古代文学在交流和汇合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的特点、文学融合的基本轨迹以及造成这种联系的民族心态和文学的内在动力。作作者以文学样式为纲,以历史时代为序,探讨了中日文学汇合的历史过程、文学相互影响的主要特点、文学融合的基本轨迹以及造成这种文学联系的民族心态和文学内在动力,勾画除了中日文学交流的历史状况,指出由于中日古代民族处于不同的地理和文化环境,造成了中日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两个民族的作家在创作心理和读者在欣赏习惯上的不同。

35.《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王晓平著)

本书于1987年1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考察的是自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直至中国五四运动前夕的中日文学交流的历史以及中日之间复杂的文学关系。全书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基本概括了这段时期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大体而言,包括:袁宏道与山本北山的清新诗论、袁枚的《随园诗话》与广濑淡窗的《淡窗诗话》、明清小说和日本前近代小说、明清小说批评和前期读本作者、明清小说批评和曲亭马琴、日本维新志士和中国文学、明治汉诗和中国文学、明治翻译文学和晚清文学翻译、日本政治小说和中国文学、《牡丹灯记》和《怪谈牡丹灯笼》、梁启超“小说界革命”和日本政治小说、《小说神髓》对劝善惩恶小说观的批判、日本新名词和中国近代文体的关系、日本新派剧和晚清早期话剧运动、森鸥外和中国文学、明治其他作家和中国文学、芥川龙之介和中国文学、中国题材的大正文学作品、明治大正年间的中国戏曲研究、我国近代的日本文学介绍和研究情况。本书征引宏富,论证有力,是研究中日近代文学关系的重要著作。

36.《莎士比亚在中国》(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编)

本书于1987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莎士比亚研究的论文集,主要为1986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第一届莎士比亚戏剧节的相关文章,共收录十二篇文章,包括:黄佐临的《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舞台演出的展望》、陆谷孙的《帷幕落下以后的思考》、马焯荣的《谈“莎味”与“中国化”之争》、曹树钧、孙福良的《新的探索 新的突破——“莎剧戏曲化”初探》、胡妙胜的《莎士比亚戏剧的视觉世界》、丁家生的《撞击后的思索》、汪义群的《莎剧演出在我国戏剧舞台上的变迁》、徐企平的《导演的选择》、胡伟民的《“和谐”》、熊国栋的《亦庄亦谐,由远及近》、金芝的《惶恐的探索——改编莎剧〈无事生非〉为黄梅戏的断想》、张君川等的《最初的尝试——广播剧〈麦克白〉座谈摘录》,是莎士比亚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的资料汇编。

37.《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茅于美著)

本书于1987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针对中西文学最早的形式——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将这一体裁看成是诗人和人民表达感情的媒介,诗歌最能代表人的心声,因此,作者对20世纪以前中西抒情诗的中心主题和题材内容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采用散文体的论述形式,从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在内容方面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关系,在形式方面,主要从诗歌体裁、长短类型、音韵格律等方面进行平行研究,挖掘中西诗歌异同背后深刻的文化渊源,进行文化探源式的研究。

38.《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第一册)([美]约翰J·迪尼、刘介民主编)

本书于1988年4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比较文学专业学术文摘,作者根据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和研究范畴将本书分成若干部分。本书一共分为八个部分,包括:“比较文学的观念、定义及发展”、“ 比较文学、国家文学、世界文学”、“ 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艺理论”、“ 非本学科范围研究”、“ 影响与翻译研究”、“ 平行研究”、“ 具体形式的比较研究”,其中最后一部分又分为“诗歌的比较研究”、“小说的比较研究”、“戏剧的比较研究”、“散文、神话的比较研究”四个部分,编者力求系统地选摘20世纪以来在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以中国大陆和港台材料为主,此外,还选录了从英、日、法等语言翻译过来的一部分译文摘录,本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资料为一部分研究者解决了难查出处的文问题。

39.《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刘小枫著)

该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一套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中的一本,于1987年定稿,1988年4月出第一版,此后作者又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于2001年再度出版。该书虽然文字并不艰深晦涩,但引用了许多哲学术语和命题,论及了诸多哲学流派,再加之作者复杂的哲学演绎和逻辑推理,独特的运思方式,以及文中四处弥漫的宗教、神学意味使得该书阅读和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从该书的副标题“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欲探讨中外诗人不同的世界观,实际涉及中西不同的文化精神或者说宗教哲学精神——西方基督教精神与中国儒道精神:因为“拯救”乃基督教之核心名词,而“逍遥”则是中国儒道尤其是道家精神和灵魂之所在。该书正文共分五章。每一章标题均采用二元对立的模式暗示着中与西之间的对比与对话:第一章“‘天问’与超验之问”,第二章“适性得意与精神分裂”,第三章“走出劫难的世界与返回苦难的深渊”,第四章“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第五章“担当荒诞的欢乐与背负十字架的苦行”。《拯救与逍遥》是中西比较诗学创立时期较早具有明确与自觉的学科意识的著作,它具有的中西美学对话性质使它成为此期关于中西美学比较的奠基作品之一。但是,它又非纯粹的中西比较美学著作,作者频频触及的文化、哲学、宗教比较内容,又使该书难以用比较诗学或比较美学的名称将其涵纳。因此它又透显出与其前后的同类著作异质的个性——它是中西比较诗学史上的一个独立而独特的存在。

40.《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乐黛云主编)

本书于1988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本教材,第一章“当代文化趋势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性”从20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等方面阐明了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性,第二章“比较文学的性质、范围和意义”,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分六节阐述了“比较文学的兴起”、“比较文学的发展、学派与危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勃兴和发展”、“ 当前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动向”、“ 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和前景”以及“台湾和香港的比较文学研究”,第四章“接受和影响”,第五章“中西文学的相互交往与融合”,第六章“媒介学”,第七章“主题学”,第八章“文类学”,第九章“跨学科研究”,第十章“中西诗歌比较”,第十一章“中西小说比较”,第十二章“中西戏剧比较”,第十三章“中西文论比较”。

41.《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著)

本书于1988年8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共分为八章,它们是:“文学研究的新层面”、“比较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接受与影响”、“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科际整合”,此外,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五篇海外学者的论文,它们是:欧文·奥尔德里奇的《文化多元主义与文学批评》、伊夫·谢弗莱尔的《从影响到接受批评》、哈利·列文的《主题学与文学批评》、张汉良的《何谓文类》、刘若愚的《中西文学理论综合初探》。但该书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上仍然是综合了国外比较文学的定义,未能跳出国外学者研究的范围。

42.《中西比较诗学》(曹顺庆著)

本书于1988年9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专著。《中西比较诗学》全书分为六个部分,通过对中西诗学的范畴比较来建立起文学的理论体系。在绪论部分作者首先明确提出了“中西比较诗学”这个概念,作者回答了为何要进行中西诗学比较的问题,是因为中西诗学根植于中西不同的社会当中,造成中西诗学具有不同特点和差异。第一章艺术本质论,在第二章艺术起源论,第三章通过神思与想象、迷狂与妙悟两节的比较来探讨艺术思维论,第四章艺术风格论,第五章艺术鉴赏论,这是我国学界首部系统研究中西比较诗学的专著。作者探讨了形成中西诗学各自特色的文化。该书注重中西比较诗学范畴的文化探源,注重中西诗学范畴的比较研究,开辟了中西比较诗学的一个新阶段。

43.《简明比较文学》(孙景尧著)

本书于1988年10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是我国较早对比较文学学科进行综述和介绍的书籍之一。全书共分为十讲。第一讲“当今文学研究的‘显学’——比较文学”,介绍了什么是比较文学,指出比较加文学不一定就是比较文学,第二讲“有自身历史的独立学科”,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史前史、比较文学为什么产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以及比较文学的诞生,第三讲“发展中的开放型学科”,第四讲“欧洲文学潮流的趋向东方和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介绍了欧洲文学趋向东方、中国比较文学的诞生和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等问题,第五讲“比较文学的种类和范围”,第六讲“比较文学研究的准备与步骤”,讨论了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必备的知识和步骤,第七讲“可比性”,探讨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第八讲“传统的影响研究”,第九讲“广泛的平行研究”,第十讲“回顾与展望”。这本书对于比较文学的初学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44.《比较文学概论》(陈惇、刘象愚著)

本书于1988年12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来又修订出版,发行量很大,成为中国比较文学教材中较有影响的一部。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指出比较文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介绍了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争论和比较文学的定义于功能,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分别介绍了国外的比较文学和中国的比较文学的状况,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分别论述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和中外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第四章“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第五章“跨学科研究”。这是一部较有特色的比较文学教材。

45.《中外文学因缘》(钱林森编)

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百部书目 中国百年百部电影
本书于1989年7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一本论文集,共收录文章二十五篇。这些文章是:吴宓的《诗学总论》、谭大立的《一种痛苦,两种风格》、王希苏的《惠特曼与郭沫若早期的文学主张和实践》、钱南秀的《鱼耶?人耶?》、张伯伟和曹虹的《李义山诗的心态》、陈铨的《歌德与中国文学》、范存忠的《〈赵氏孤儿〉杂居在启蒙时期的英国》、钱林森的《论中法文学的首次交融》、朱栋霖的《接受影响:审美个性的选择》、董健的《田汉与西方现代派问题》、周安华的《心灵奥秘的执著探索者》、盛宁的《爱伦·坡与中国现代文学》、张红扬的《外国文学与鲁迅的忧患意识》、叶子铭的《取异域精髓创建现代文学的丰碑》、汪应果的《巴金:心在燃烧》、赵瑞蕻的《一颗燃烧的心与生命的开花》、王玲珍的《沈从文与哈代》、丁伯铨和周晓扬的《现代主义与中国新时期小说》、范存忠的《中国园林和十八世纪英国的艺术风尚》、刘广明的《论东西方“天人合一”之差异》、张月超的《中西文论方面几个问题的初步比较研究》、赵宪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参照系》、周永明的《论比较文学研究者的文化自觉意识》、高国藩的《神农架故事与日本阿拉伯故事之比较》。

46.《中西戏剧比较教程》(饶芃子主编)

本书于1989年7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为高校文科比较文学教材。全书由导论和九章正文构成,导论部分总论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语境下,中西戏剧的接触于交流及其西方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第一章对中西戏剧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并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文化探源式的的比较研究;第二章是讨论了中西方戏剧观的异同;第三章对中西戏剧的主题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是对中西戏剧情节结构的比较;第五、六两章进行中西悲剧和中西喜剧比较。第七、八两章则展开中西戏剧名家及中西戏剧名作比较;第九章对我国新时期的戏剧创作与西方现代戏剧进行了比较。

47.《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王锦厚著)

本书于1989年10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着重研究的是五四新文学与外来文学之间的关系。全书分为八个部分,主要包括:“五四”新文学与印度文学、“五四”新文学与日本文学、“五四”新文学与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五四”新文学与俄苏文学、“五四”新文学与英国文学、“五四”新文学与美国文学、“五四”新文学与法国文学、“五四”新文学与德国文学。作者论述了这些外国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作者分别挑选这些国家的文学中与中国五四文学具有密切关系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论家、文学思潮和流派等,追根溯源,详细考察了他们对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48.《镜子与七巧板》(杨周翰著)

本书于1990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录作者的十一篇。它们分别是《比较文学:界限、中国学派、危机和前途》、《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动向》、《镜子和七巧板:当前中西文学批评观念的主要差异》、《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维吉尔和中国诗歌传统》、《预言式的梦在〈埃涅阿斯纪〉与〈红楼梦〉中的作用》,以及《〈李尔王〉变形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书后》、《莎作内外》、《中西悼亡诗》、《巴罗克的涵义、表现和应用》。作者探讨了许多重要的话题,如中西文学批评观念的差异、文学中的巴洛克等,显示出深刻的理论洞察力。

49.《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周英雄著)

本书于1990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是作者长期的学术实践的结晶。全书分为“理论与比较”、“传统小说”、“当代小说”、“自我与性别”、“民间文学”四部分,作者从具体的研究实例出发来进行自己的学术实践,为比较文学和小说诠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例,如《结构主义是否适全中国文学研究》、《懵教官与李尔王》、《〈天堂蒜苔之歌〉的叙述表里》、《三读〈小红斗篷〉》等,为今后的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源。

50.《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第一册)(李达三、刘介民主编)

本书于1990年9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本书是编者在《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但并非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订,而是对原书作了较大的改动的,因此,本书可视为是作者在比较文学研究上进一步思考的成果。《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一共分为五本,本书是这一套书中的第一本,也就是“基础理论”部分,而这本书又分为上下两册。从编排体例上看,本书涉及一共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文学的范畴及历史发展、中外比较文学概论、中外文学理论的比较、比较文学之外缘研究、影响与翻译研究、平行研究和各文类的中外比较等。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来自大陆、港台和海外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但以以港台学者的文章为主。全书按照文章涉及的类别进行划分,所收录的文章均注出了其原始出处,便于研究者查询,对于初步涉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而言,能够迅速了解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沿,同时,本书也显示出编者从学的严谨态度,是一部难得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

51.《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乐黛云、王宁主编)

本书于1990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主要着眼的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与西方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本书运用比较的方法,就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思潮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影响等问题及中国现当代作家进行了深入的论证,阐述了世界格局中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如何受到外国文艺思潮影响的以及这些文艺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包括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影响,如伍晓明的《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思潮概观》、温儒敏的《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及文学现象》、王宁的《弗洛伊德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

52.《比较文学史》(曹顺庆主编)

本书于1991年5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本书从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形成入手,论述了世界各国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并论述了在此基础上是如何形成比较文学的,将纵向的文学发展和横向的文学交流结合起来,以此来论述国别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不同特点和共同的规律。全书共分由九章组成,前两章论述了从总的方面论述了世界文学,主要是古代文学,其中包括世界范围内的神话、英雄史诗、戏剧乐舞、小说散文和文学理论等,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近现代世界文学思潮,论述的文学思潮主要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当代的西方文艺理论以及中西文学思潮的交流与影响等,第四章主要论及英国和北欧文学,其中还论述了英国文学对欧美文学的影响,第五章论述了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情况以及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歌德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第六章主要是对俄国和前苏联文学以及东欧文学的情况,论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探讨了俄国和前苏联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等,第七章则主要论述了美洲及其大洋洲文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欧美文学关系和中美文学关系;最后两章简要论述了亚非文学,包括印度文学与中国的关系及中日文学关系等。本书的体例不同于其它比较文学教材,是一部较有特色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材。

53.《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

本书于1991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季羡林文集》第八卷中。此书是作者在长期的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实践中的结晶,是一部论文集。该书内容广泛,除了传统的比较文学研究之外,还有作者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如《从比较文学的观点上看寓言和童话》、《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猫句”寓言的演变》、《关于葫芦神话》、《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等。在比较文学方面,作者涉猎了大量的中印文学关系方面的内容,如《印度文学在中国》、《〈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西游记〉与〈罗摩衍那〉》、《〈罗摩衍那〉在中国》、《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等。另有比较文学研究漫笔,如《漫谈比较文学史》、《关于神韵》、《东方文学研究的范围和特点》、《比较文学随谈》、《比较文学与文化交流》、《对于X与Y这种比较文学模式的几点意见》等。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对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尤其是东方文学以及东方文学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在东方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54.《歌德与中国》(杨武能著)

本书于1991年7月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是第一部关于歌德与中国文学关系的专著。作者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歌德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旁征博引,材料翔实。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前面一部分是谈歌德与中国的,主要涉及了歌德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语境、歌德在启蒙运动前后对中国文学的接触和喜爱,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歌德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对歌德的影响,并探讨了歌德提出“世界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后一部分重点是对中国在近百年的时间内对歌德的介绍、接受以及研究的历史,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阐述了歌德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等等,是一种对学术史的梳理,对于学者研究歌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55.《中西比较诗学体系》(黄药眠、童庆炳主编)

本书于1991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90年代问世的第一种比较诗学的专门著作。《中西比较诗学体系》是多人合作撰写的专著,参与写作的二十七位作者中,绝大部分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有关专业的教师,如童庆炳、李壮鹰、王富仁等,以及当时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如张法、王一川、陶东风、罗钢等,具有相当的研究实力。该书分为上下两卷,包括“中西诗学的背景比较”、“中西诗学的范畴比较”、“中西诗学的影响研究”三编,共三十二章,五十五万字。《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本书以文化背景的比较为前提和起点,确立全书的结构,由文化背景比较进展到范畴比较,把“诗学范畴作为诗学观念的‘网上纽结’”,从而展开中西诗学影响的事实比较。该书将中西诗学背景的比较分析放在重要地位上,对中西诗学相关范畴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平行研究,对近现代中西诗学的影响研究专门作了细致的梳理,本书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论述严密,各章既能当作单篇论文来读,又共同构成全书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学术水准和研究实力。该书自出版后广受好评,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56.《中国诗学》(叶维廉维著)

本书于1992年1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严格说来,这是作者长期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共收录作者关于中国诗学研究的十三篇论文。作者从跨文化的角度和比较的方法对中国诗学作了深入的检视。全书分为三部分:即古典部分、传意与释意和现代部分。古典部分包括《中国文学批评方法略论》、《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言无言:道家知识论》、《秘响旁通:文意的派生与交相引发》、《中国古典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演变》和《严羽与宋人诗论》等篇,对中国古典诗学以西学为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传释与释意部分包括《与作品对话——传释学初探》、《“出位之思”:媒体及超媒体的美学》、《历史整体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省思》三篇著述,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对中国美学、文学进行探讨;现代部分包括《语言的策略与历史的关联》、《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危机文学的理路》和《漏网之鱼:维廉诗话》四文。在整本书中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比较意识,作者还提出了“文化模子”的问题。

57.《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第二册)(李达三、刘介民主编)

本书于1992年4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本书是1990年9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第二册,所收录的文章主要涉及的是作品研究。和第一册有所不太的是,作者选取文章的主要来源限于20世纪大陆和港台的专业的学术书刊,包括学术期刊、丛刊以及专著等等,按照论文涉及的文类和发表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以便研究者查询资料时更能节省时间,同时,这种编排方式,对于使研究者能够对中外相同的文类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得更为清楚和简便,便于探讨中外文学的共同规律。

58.《中英比较诗学》(狄兆俊著)

本书于1992年8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的主体部分。作者选取了美国文艺批评家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归纳的“实用理论”(Pragmatic Theory)和“表现理论”来对照中国历代儒家提倡的功用理论和体现在道家审美观念中的表现理论。这一方面构成了该书中英诗学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另一方面,还形成了此书的概念体系——功用诗学和表现诗学。本书第一章名为“功用诗学”。此章主要内容是,探寻中英传统功用诗学的起源,把握中英功用诗学的衍变过程,以及罗列功用诗学在中英两国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第二章名为“表现诗学”。此章主要内容是,追溯中英传统表现诗学的起源,梳理中英表现诗学的衍变过程,以及罗列表现诗学在中英两国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本书最后一章,作者以“诗学的二重性”命名,试图从整合的视野出发,来阐发功用诗学和表现诗学作为二重质性在中国和英国各自诗学中的表现和规律。本章具体内容为,从无用和有用、功利和超功利、客观和主观三个范畴来分析中国诗学二重性的内涵;从主观和客观、教育和怡情、情感和理智三个部分来解析英国诗学二重性的内涵,由此而揭示中英诗学的二重性及其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的共同规律。该书是当时中国第一本国别诗学比较著作,运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阐释中国的文学现象,通过观照前人在中西诗学比较研究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作者对西方文艺理论有了自主性的选择,将中国诗学的范围扩大,从而实现了中英诗学在多层面、多方位的比较。《中英比较诗学》出版之后,受到学界的好评,是在国别比较诗学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

59.《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罗钢著)

本书于1993年6月初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书探讨了西方文艺理论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和转化的问题。在作者看来,中国对西方文艺理论的选择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选择的主动性的,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语境下,西方文论的简单移植是不可能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扎根的,必然会经过中国文化的过滤才能转化成为中国所用的活生生的理论体系。本着这一思想,作者分六章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于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一章论述了周作人的文艺观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的复杂关系,第二章论述了茅盾前期的文艺观与西方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关系,第三章论述了郭沫若前期文艺观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第四章探讨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象派和未来主义在五四时期及2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其变异,第五章探讨了梁实秋与美国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表现等,最后,作者总结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

60.《印度古典诗学》(黄宝生著)

本书于1993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被纳入“文艺美学丛书”。本书是关于印度古典诗学研究方面的专著,也是国内少有的对印度古典诗学作系统研究的专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对印度古代文论作专门研究的著作,弥补了我国比较诗学长期缺乏中国文论以外的其它东方国家文论的遗憾。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梵语戏剧学”,作者对梵语戏剧的起源、发展和衰微进行了探讨,对梵语戏剧学的论著进行了评述,并从味和情、戏剧的分类、情节、角色、语言、风格及舞台演出等方面对印度古典戏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编是“梵语诗学”,作者从梵语诗歌、史诗等方面对印度古典梵语诗的源流进行了探讨,对梵语诗学论著作了评述,并分专题对印度古典诗学进行阐述,这些专题包括:庄严论、风格论、味论、韵论、曲语论、推理论、合适论、诗人学和梵语诗学的终结对印度古典梵语诗学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论述。该书

61.《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周宁著)

本书于1993年10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戏剧比较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八章,作者从叙述学的角度,加上形态分析的方法,对中西戏剧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话语结构、类型、语词、动作之间的关系、时空与剧场经验以及戏剧文本的视野结构等。作者以“叙述”与“展示”这两个概念为展开论述的逻辑基点,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提出了比较戏剧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62.《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金丝燕著)

本书于1994年5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接受学的角度对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间段:1915-1925年间,作者主要探索了中国学者在翻译和批判中对外国文学以及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1925-1932年间,作者主要探索可中国诗人在创作上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状况,进而探讨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下,中法两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在本书中,作者首先梳理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发展状况,强调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作用,进而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传播到中国及其中国读者的接受状况,以李金发、戴望舒等诗人的创作实践及其诗歌主张,探讨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在中国读者接受过程中的变形与变化。

6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谢天振著)

本书于1994年7月由台湾业强出版社出版,是作者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成果,共收论文十八篇,包括:《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新走向》、《〈中国比较文学〉:面临下一个十年》、《几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没有“比较”的比较文学》、《文类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和方法初探》、《论主题学研究》、《寻求新的起点——评台港比较文学研究》、《苏联比较文学:危机、现状和特点》、《东欧比较文学研究述评》、《论加拿大比较文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论翻译文学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误译: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翻译文学史:挑战与前景》等作品。在这十八篇文章中,作者对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理论与研究现状、海外比较文学理论的分析与述评以及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翻译文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比较文学于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图开拓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64.《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美]丁乃通著 陈建宪等译)

本书于1994年10月由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论文集,该论文集共收作者关于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文章四篇。这些论文先是以单篇的文章在海外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后在国内译成中文结集出版,这四篇文章是《高僧与蛇女——东西方“白蛇传”型故事比较研究》、《人生如梦——亚欧“黄浩如粱梦”型故事之比较》、《中国和印度支那的灰姑娘型故事》、《云中落绣鞋——中国及其邻国的AT301型故事群在世界传统中的意义》。分别对东西方流行的美女蛇的故事、对欧亚大陆流行的拥有六十多篇异文的黄粱梦型故事进行了比较式的研究,并对中国和印度支那的灰姑娘故事进行了探源式的研究等,显示出作者丰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65.《比较故事学》(刘守华著)

本书于1995年9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修订出版的时候改名为《比较故事学论考》。顾名思义,本书是比较的方法对世界范围内的民间故事进行研究的专著,作者采用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西民间故事进行了比较研究。全书由下两编组成,上编阐述了比较故事学的诞生及发展历史及其理论流派,论述了中国比较故事学的学科建构,从理论的高度对比较故事学的基本理论特点和方法以及研究特色进行了阐释。下编以具体的研究实例展示了比较故事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国与日本民间故事比较》、《中国与印度民间故事比较》、《中国与阿拉伯民间故事比较》、《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传承》、《民间故事与古代科技》、《民间故事与宗教文化》、《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故事类型》、《一个著名故事的生活史探索》等。

66.《美国诗与中国梦:美国现代诗里的中国文化模式》(钟玲著)

本书于1996年由台湾麦田出版公司出版,后在大陆于2003年9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较为深入的文化层面探讨了美国诗歌与中国诗歌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由于跨文化的原因,美国读者对中国诗歌进行了误读,因此,美国人接受的中国诗歌已经不是纯正的中国诗歌,期间经历了文化过滤之后,中国诗歌已经被美国化了。作者指出正是由于美国人的误读,正是美国读者对中国诗歌格律和意境的痴迷,美国诗人创造出了新一代的美国诗歌。如《寒山诗》在中国有的文学史根本就不提,而美国人却将之当成成就非常高的诗歌,这本身就是美国读者的误读,美国诗人借鉴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歌形式、美学追求等因素,对本国诗歌进行了适合民众口味的改造。全书共六章,对美国现代诗和中国文化、中国诗歌译文之美国化、美国诗歌中的中国形象、美国对中国诗歌和文化的吸收、误读与转化、美国对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追求等问题,指出西方的物质与精神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对圆融的追求成了一种梦想,而中国的诗性和诗性思维方式恰恰帮助美国圆了梦。

67.《东方文论选》(曹顺庆主编)

本书于1996年5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家教委“九五”规划教材,这是中国国内乃至全世界第一本反应东方文论概貌的文论选。在绪论部分,编者对整个东方文论的发展概貌作了描述,对各个东方国家的文论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充分肯定了东方文论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全书分为六编:第一编“印度文论”、第二编“阿拉伯文论”、第三编“波斯文论”、第四编“日本文论”、第五编“朝鲜文论”、第六编“中国文论”,由于中国文论的选本很多,而且量大,所以编者只列出了篇目。本书不仅收录了东方国家的文论,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文论很大一部分都是第一次翻译到国内来,为东方文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另外,在每个国家的文论前都有对该国家文论的概述,这个概述不仅勾勒了这个国家文论大致的发展状况,还对该国的文论作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因此,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68.《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

本书于1997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是一本教材,既适合本科教学使用,对研究生学习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全书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比较文学学科点额性质、沿革和基本原理,既吸收了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分别对文类学、主题学、译介学。形象学、思想流派比较研究、类型学和比较诗学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对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研究进行了阐述,包括文学与其它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也就是第三编“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分别就后现代理论、文化人类学、阐释学、接受理论、符号学、女性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总之,本书既是一本教材,也是一部学术专著,既全面地介绍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现状,也反映了比较文学学科的新成就,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教材。

69.《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李达三、罗钢主编)

本书于1997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论文集,全书分为五部分,全书分“中外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外比较诗学”、“中外诗歌比较研究”、“中外小说比较研究”、“中外戏剧比较研究”五部分,收录了中外比较文学研究同行的研究论文三十篇。这些论文探讨了中西文化和文学的异同,具有跨越中西文化的性质,收录的文章如叶维廉的《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诺夫乔依的《浪漫主义的中国起源》、玛丽·陈的《中国的英雄诗和欧洲的史诗》、蒲安迪的《谈中国长篇小说的结构问题》、黄美序的《十一部中西悲剧的比较》等都已称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界经常引用的范例。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后附有“欧美有关中外比较文学研究博士论文摘要”,对于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了解国外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70.《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刘禾著)

本书于1997年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在大陆则是于1999年10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本书作者立足于语言,将语言被翻译之后的“失真”特性作为自己考虑问题的逻辑起点,考察汉语在与西方语言遭遇的过程中发生的碰撞、对话以及二者之间翻译与被翻译的过程及其关系,从语言之间的“互译性”出发,考察思想史写作的理论依据,为思想史的写作寻找新的理论框架。在作者看来互译性是现代思想史写作的一个盲区,在这个盲区里,汉语和其它语言之间形成的互译性遮蔽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思想史的写作所没有注意到的。在这个理论前提下,作者对个人主义话语、国民性理论、中国文学许是模式由翻译到汉代汉语叙事中的转变、民俗学与现代通俗文艺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本、批判与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由此,作者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词对应是人为的,语言之间的“互译性”必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来理解和研究。

71.《道与逻各斯》(张隆溪著 冯川译)

本书于1998年1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道与逻各斯》是张隆溪的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作者最感兴趣的文学阐释学、研究语言的性质及其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中的复杂内涵。本书最初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为《The Tao and the logos :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1992年由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在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费希和杰姆逊两人共同主编的丛书《Post-Contemporary Interventions》中。1994年曾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书奖的荣誉奖。

张隆溪他认为阐释学最能为中西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学理基础。在本书中,张隆溪凭借西方的哲学阐释学,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置于平等的地位,深入到语言和解释之间的关系,考察中西诗人怎样使用语言以及语言在文学阅读和文学解释中的内涵,比较西方批评传统和中国古典诗学是怎样理解语言和解释的。张隆溪认为,中西方比较文学的研究如果只是把中国和西方的作品并列对比,而没有更深一层学理上的依据,这样的研究不过是一些肤浅的比附,既不能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无助于我们对文学的鉴赏。中西文学的实际接触和影响当然值得研究,但超出影响研究之外,以理论问题作为比较的基础则可能天地更广阔,意义更深远。张隆溪坚决反对当代西方理论所认为的后现代世界是一个没有中心的、由纯粹的差异性构成的世界,反对把不同文化传统作截然的对立与区分。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张隆溪在《道与逻各斯》中采取了文化求同的策略,驰骋于中西诗学之间,把中西历史上看起来互不相关的文本和思想联系在一起,一方面着重在文学的阐释学,另一方面超出西方批评传统的局限,试图从中西两种有差异的文化之间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从东西方比较的视角上来探讨理解和阐释的种种问题。由于在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对语言的本性及其与文学的解释的相关性的研究在时间上并没有可比性,因为在中国和西方许多可以用来比较的思想和观念并不是同时出现的,所以《道与逻各斯》沿着文化求同的思路,从中西诗学某些共通的主题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张隆溪的文化求同策略反映出他高度的理论自觉,他针对当代西方过分强调差异的理论背景,把中西不同的诗学观点聚集到一起,使之展开跨文化的对话,致力于对同一性的研究,而这一点也正是《道与逻各斯》富有理论创新的终极原因。在探索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诗人对语言的态度时,作者认为中西文化都存在语言反讽模式;在讨论文学语言的特征时,作者提出了无言诗学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作者不为任何理论、概念和方法所束缚并且在深入理解中西诗学的基础上得出的创见。

72.《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湾学者论文选》(黄维樑、曹顺庆编)

本书于1998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的主要是台湾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共收录论文十八篇。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中西文学比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阐发研究”、“类比研究”和“影响研究及其他”。“中西文学比较”收录的论文有余光中的《中西文学之比较》、李达三的《比较的思维习惯》、袁鹤翔的《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叶维廉的《寻求跨越中西文化的共同规律》、张汉良的《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与范畴》和苏其康的《中西比较文学内省》;“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部分收录的文章有李达三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陈鹏翔的《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和步骤》和古添洪的《中国学派与台湾比较文学的当前走向》,该部分还附录了三篇关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三篇文章;“阐发研究”部分的文章有周英雄的《结构主义是否适合中国文学研究?》、黄维樑的《〈文心雕龙〉“六观”说和文学作品的评析》、颜元叔的《析〈望〉》和陈炳良的《〈九歌〉的悲剧视像》;“类比研究”部分的文章有张静二的《比较文学中的类比研究》和李有成的《为什么比较?》;“影响研究及其它”部分的文章有钟玲的《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诗学》、刘绍铭的《英美文学批评家笔下的中国小说》和夏志清的《钱钟书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信趋向》。其中,“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部分最为人关注。

73.《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曹顺庆著)

本书于1998年4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两编,共十章,从纵横两个方面论述和比较中外文论。第一编中,作者以对文化的考察为基点,按照时代顺序,以各国理论家和理论著作为线索,系统、清晰地论述各国文论的发展史,同时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理论作对比研究,纵横捭阂地在全面系统地论述各国文论产生发展的历史的同时总结中外文论共同规律。作者探讨了中外文论横向比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之后,着重比较中外文论的文化根源及其对中外文论的影响。第二编作者以历时发展为序,以文论家为纲,以纵向论述为经,以横向比较为纬,继续以文化探源为基础,既勾画出世界文论发展的基本走向和基本特征,又对同一文化圈和不同文化圈的文论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上下两编均以纵向论述和横向比较为经纬,纵横驰骋,由此使比较既具有深度又具有广度。《中外比较文论史》是对作者早年的著作《中西比较诗学》的跨越:在比较的范围上由中、西之间的比较扩展到东、西之间的比较;从诗学的某些范畴的比较扩展到整体诗学的比较。同时本书也是对比较诗学这门学科研究范围的跨越,因为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熔世界各文化圈的文论于一炉,打破中西两极比较而转向总体文学式的比较,并且于东西方文论纵向的历史发展中认真探寻和总结人类文学理论发展规律的探索性专著”。

74.《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著)

本书于1998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观点上,本教材继承和发展了《比较文学原理》的观点,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在新的时期的发展。全书分五章,第一章论述了在文化转型时期出现的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比较文学在文化转型期的地位和发展机遇,探讨来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第二章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以及学科定位,指出比较文学是在发展中的定位和定位中的发展;第三章阐述了对话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对话的原则、方法及其具有的理论纬度;第四章考察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讨论了比较文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的实践和阐发研究方式;最后一章指出比较诗学研究是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阐释了比较诗学的必然性和认识论前提。

75.《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杨乃乔著)

本书于1998年9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共60万字。本书详细考察了东西方诗学的诗学语境和话语方式,对东西方诗学的内部与外部作体系上的比较研究,突破了以往比较诗学研究中的诗学范畴之间的比较研究的框框,透过诗学的层面去挖掘诗学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哲学和文化根源,将中西方诗学在本体论和语言论基础上作比较研究,对东方的儒道诗学与西方的诗学进行对话,对中西方诗学文本进行新的阐释,指出西方诗学是在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下的,而中国的儒道诗学则是处在经学中心主义之下的,中国的经学中心主义就是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并对同样是儒道诗学体系下的“经”与“道”作了比较,从本体论和语言论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在哲学的高度对三者进行了评价。

76.《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赵毅衡著)

本书于1998年10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作者认为,不仅叙述文本是被叙述出来的,叙述者本身也是被叙述出来的,在叙述过程中,叙述者要被先说才能具有说的权力,作者指出说者/被说者的双重人格是理解绝大部分叙述学问题的钥匙。作者失业宏阔,在论述中旁征博引,以古今中外的具体文学文本为实例,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共分为八章,作者从比较的角度论述了叙述学的有关问题,分别论述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语言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论述了叙述学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式,对于从事叙述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理论著作。

77.《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乐黛云、张辉主编)

本书于1999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论文集,主要收录的是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文化对话与误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提交的论文,但是本书的英文版和法文版已经在1997年5月在澳大利亚出版。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文化相对主义与多元文化、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文学形象与文学翻译、后现代与文化身份。分别从文化相对主义、跨文化对话与误读、文学形象以及文化身份等方面对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是在跨文明语境下对比较文学的一次集体思考。编者认为,21世纪必须坚持文化多元化,力求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证、互识、互补、互用,以力求尖锐的文化冲突给人类带来的不幸,抵制文化趋同论。因此,编者进一步认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不同的文化对话中了解他种文化,研究如何使中国文学真正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本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既有深刻的理论剖析,又有生动的实例分析,书后还附有作者简介,对于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

78.《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郑敏著)

本书于1999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作者坦承受到解构理论的触动,懊恼自己一直在对汉文化传统的批判中度过以及一直受着西方中心论的支配,在看穿中/西、先进/落后观念的二元对立之后,将自己从轻视中国文化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认为中/西、古/今其实是可以互补的,从而重读千年前的古典汉诗巨著,希望打破时空阻隔,能开发出我们古典诗歌和艺术的新层面、文本无定解的解构美学观,使我们有信心时代给传统诗歌新的阐释,遗产终能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发出新的异彩。作者认为“没有可穷尽的巨著,只有思维的僵化与读解的死亡”。本着这种思想,作者将书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结构与诗”、“走进庞德、艾略特时代”、“后现代诗歌的到来”、“关于当代汉语诗”、“诗歌与我”。

79.《译介学》(谢天振著)

本书于1999年2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在我国比较文学界有着巨大的意义,在本书中,作者首创“译介学”一词,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指出译介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研究,而是从比较文学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它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是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于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原文在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作者将全书分为六章:“翻译和翻译研究中的文学传统”、“二十世纪文学翻译研究的趋向”、“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翻译研究与文化差异”、“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翻译文学史的名与实”。正如贾植芳在序言中所说的:“《译介学》的出版,揭开了从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角度研究翻译的新层面,开拓了国内翻译研究的新领域。”

80.《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王宁、钱林森、马树德著)

本书于1999年8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详细考察了中国文化在欧洲的翻译、介绍传播及其对欧洲文化的影响等等。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探讨了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包括“‘东方主义’意识形态意义批判”、“西方的‘东方学’和‘汉学’分析批判”、“文化相对主义重构”和“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分析”‘第一章“东学西渐的开始: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主要论述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发现,17、18世纪的中英文化关系以及中国文学和文化在20世纪英国的介绍和影响情况;第二章“中国文化对法国的影响”考察了法国汉学的发端与中国文化西渐的开始、汉学和中国文学传播的进一步拓展、法国汉学的昌盛和中法文学交流的深入以及法国汉学由衰微到复兴的历史演变;第三章“中国文学对法国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古典戏剧、古典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法国的影响和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法国的状况;第四章“中国文化在德国的传播”,回顾了中德文化交流的历史,论述了留学德国的中国文化精英以及汉学和中国文学研究在德国的发展状况等;第五章“中国文化对德国的影响”,论述了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和德国文学家的中国情结;第六章“中国文化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和影响”,论述了中国文化在其他欧洲国家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以及中国文化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影响。

81.《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余虹著)

本书于1999年8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在引言中就否定了将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称为“中西比较诗学”的做法,认为中国文论与西方之间是不可通约的。本书力图在西方“诗学”与中国“文论”之间寻找一个中间点,力图超越二者,建立一种比较公正的学术话语和知识谱系。本书由引言、上篇和下篇三大块组成,引言点明了通书的要旨所在。首先提出反思意见:即对“中西比较诗学”这一习尚提出了否定意见,认为这一提法忽视了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相关研究框架的思想文化根由,尤其是忽略了这一习尚命名与“西方中西主义”的密切关系。作者担心这一提法会带来严重的学术后果。所谓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往往是在中国古代文论缺席的情形下进行的。其次,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认为现代汉语语义空间的二元构成,即由汉译西方概念语义的基本语词所构成的语义空间和由承续古代汉语概念语义的基本语词所构成的语义空间。这两大语义空间并存于现代汉语世界。因而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文学理论)的比较完全可以在现代汉语已有的双重语义世界之间进行。最后提出寻求比较文学或诗学新的比较支点,要求“放弃‘中西比较诗学’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命名方式以及潜在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与视角。认为无论是中国文论还是西方诗学都不是比较研究的立足点与坐标。只有在‘文论’和‘诗学’之外去寻找一个‘第三者’才能真正居于‘之间’而成为比较研究的支点和坐标。”这个第三者,《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作者认为是“现代语言论”和“现代生存论”。引言设定了全书的比较框架和思路。上篇总体性比较研究共有三章,作者清理了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诗学’(文学理论)的结构性差异和不可通约性,进而在此差异‘之间’以‘现代语言论’和‘现代生存论’为居于之间的‘第三者’,凭此参照深入挖掘‘文论’与‘诗学’赖以运思成文的语言论基础和内在的生存价值论立场。认为文论与诗学至少在语言论假设和生存价值立场上有惊人的相似性,都徘徊在以‘语词与实在’的关系和‘语词与语词’的关系为基础的两大语言观的界域之内,并都在感性(情性)/理性,神性(道性)/人性的二元价值论上取独断论立场。因此,作者认为深入开掘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结构性差异背后的局部相通交汇之处,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因为只有立足于这些相通交汇之处,才可能详细考辨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最为内在的入思之路和言述空间,才能为两者的有效对话确立一个有意义的支点。下篇专题性研究共有四章,下篇是在上篇的基础上以‘语词与实在’的关系和‘审美与入诗’的关系为参照坐标分别探讨了中西在叙事论、抒情论、形上论和审美论上的相同与差异。旨在从史学、哲学、心学、心理学、道学、理念论、庄禅之学和美学等视角揭示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的传统眼界和言述空间以及入思方式上的差异与相同。

82.《中西比较文艺学》(饶芃子等著)

本书于1999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为教育部八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中西文学观念比较”,分两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文文论的思维和表述方式,它们分别是“文学本质的形而上设定:自然之道”和“主导性文学观的文化偏向:典型和意境”,论述了中西文论在自然性、自然本原、自然成文、自然意象、自然构成、自然风貌和艺术信仰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文学观念的不同;中编“中西文论形态的比较”包括“叙事文论:文史哲”、“抒情文论:兴与表现”、“形而上文:道与理念”三章,分别从中西叙事理论、抒情理论、形上理论等方面对中西文艺学进行了比较;下编为“中西文论范畴比较”,从文论范畴的文化特征和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实例比较,包括“艺术灵感论”、“艺术性格论”、“艺术真实论”、“想象与神思”、“隐喻与比兴”、“崇高与雄浑”、“净化与教化”。

83.《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郭延礼著)

本书于1999年12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关注的是中国近代文学所受到的外来文学的影响,全书共分三篇:“撞击与新变”、“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新视角·再评价”。上编论述了中国在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转变、审美范围的扩大、、小说艺术形式的新变、中国近代文学理论以及近代翻译理论的影响;中编论述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变革的媒介或是载体,包括翻译文学的作用、凡尔纳所引发的对外国科学小说的翻译、侦探小说、政治小说等,着眼点是中国在近代的翻译及其所起的巨大作用;下编对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下的中国近代文学、文学家以及文学理论进行了再评价。

84.《中西比较美学论稿》(潘知常著)

本书于2000年1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从西方美学的追求出发来考察中国的美学智慧。全书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在对话中重建中国美学,并从思想的角度提出对中西比较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第二部分“从西方的美学追求考察中国的美学智慧”考察了中国美学的思维机制、基本范式和学科形态;第三部分“从西方美学传统反省中国美学的根本视界”对中国美学的视界进行了西方参照下的反省;第四部分“从西方当代美学阐释中国美学的现代意义”将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与中国美学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西方当代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当代意义;第五部分“从西方美学的根本特征探寻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从中西美学对生命意识、死亡意识、审美心态的深层结构以及自然的态度对中西美学进行了比较;第六部分“从西方美学的艺术观照看中国美学的艺术思考”从“言-象-意-道”、美感心态、美学的批评观等方面对中国美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85.《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王晓路著)

本书于2000年3月由巴蜀书社出版,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系统的对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状况进行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异域的态势——中国文论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概况”对中国古代文论在英语世界里的翻译、接受和研究状况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他者的眼光——不同语境的理解和阐释”梳理了英语世界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解和阐释以及英语世界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的差异与方法切入上的不同;第三章“迁移的变异——语言、文化与翻译”从“语言的牢笼”、“术语的困惑”和“路径的探寻”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文论在脱离中国文化语境进入英语语境后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变异;第四章“诗学的对话——中西文论融汇之路”将“道”与“逻各斯”当成中西文论对话与融汇的基础,并论述了文化碰撞后诗学对话的必然。本书论述了国外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翻译、接受和研究的状况,对于国内学界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86.《比较诗学》(饶芃子著)

本书于2000年10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共收录论文二十五篇,主要的文章有:《论中西诗学之比较》、《自然之道——中西传统诗学比较论纲》、《关于文学批评的思考》、《中西艺术性格论》、《中西灵感论》、《中西戏剧结构的差异及其原因》、《中西小说渊源、形成过程比较》、《论歌德的历史悲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起——论王国维《〈楼梦〉评论》及其他》、《文化影响的“宫廷模式”——〈三国演义〉在泰国》、《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野》、《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文本的理论透视》、《中泰文化融合与泰华文学个性》。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中西戏剧比较研究、中西小说比较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等等。

87.《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

本书于2001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共收录欧洲大陆学者十三篇论述形象学或者是进行形象学研究的论文,作者依据两个原则来选录论文,一是从内容看,所选论文既照顾到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与阐发,又能给出一些具体研究的实例;二是对形象学研究既要做史的勾勒,使读者了解该领域研究历时的演变,又要突出当代理论、方法论的特点。本着这两个原则,作者收录的文章包括了欧洲大陆比较文学研究界大多数重要的理论家的文章,注重理论阐发与研究实例并重,对形象学的定义、特征、研究方法、原理及其特殊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虽是论文集,但是中心比较突出,是研究形象学的学者不可多得的资料。

88.《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曹顺庆等著)

本书于2001年9月由巴蜀书社出版,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综合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专著。本书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个阶段为基本线索,介绍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史前史,法国学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局限性,探讨了美国学派的形成、发展和对法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拓展,论述了苏联、印度、阿拉伯、日本等国的比较文学发展和学科研究状况,阐述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提出及其学科理论的垦拓,对当代多元文化时代中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的学科理论、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危机和困惑、异质文化间文学研究的对话与互释、文学理论的融合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多元文化时代的跨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是这本书的重点。作者着重论述了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为代表的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特点及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前景。

89.《中国印度文学比较》(郁龙余著)

本书于2001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中印文学发展背景”和“中国印度文学比较”,重点是中印古代文学。上编“中印文学发展背景”论述了中印文学与史地文化、印度文学发展述要、印度文学的世界影响、中印古代文学关系、中印近现代文学关系等,介绍了中印文学的发展历时文化背景;下编“中国印度文学比较”论述了中印文学的作者身份、喜剧情节、女性意识、宗教关系等,并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印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对于长期对印度文学感到陌生的中国大陆学者而言,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90.《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王向远主编)

本书于2002年2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研究比较文学学者很好的工具书。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1980-2000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比较文学论文约一万篇。编者认为在1980-2000年间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硕果累累,但是这些成果还处在一种缺乏整理的状态,论文散见于各种不同的报刊,给研究者的查阅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编写一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索引就成为当务之急。本书以年度为单位排序,每一年度又分别按照“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东方比较文学”、“中西比较文学”、“翻译文学研究”和“其他”进行分类整理,每个条目的构成又包括作者名、论文名称、所载期刊名称和期刊号。本书对于研究和总结近20年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史,对于新世纪我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建设,对于方便广大读者查阅资料都有巨大的意义,它不仅是比较文学研究者,也是中国文学研究者、外国文学研究者和文艺学研究者很好的工具书。

91.《跨文化之桥》(乐黛云著)

本书于2002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在《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出版之后的十多年间对跨文化和跨学科文学研究思考的一本论文集,是作者长期思考的结果。本书包括三个部分: “面向跨文化、跨学科的新时代”、“传统,在现代诠释中”和“重新解读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作者认为比较文学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全球化语境密切相关,因此,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就处于21世纪跨文化研究的前沿,西方文化需要有一个不同的“他者”进行参照并重新认识和更新自己,而文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日新月异。因此,本书作者详细论述了跨文化与科学科研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所面临的困境和前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92.《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主编)

本书于2002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此教材共分为“发展论”、“本体论”、“视域论”、“学派论”、“类型论”、“范例论”、“译介论”、“诗学论”、“思潮论”九章。“发展论”论述了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中比较文学的生存境遇、中西方比较文学的发展史溯源、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向以及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本体论”分析了比较文学的概念和定义、学科特征、比较文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视域论”论述了比较文学视域的多元性与开放性特征、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学科的同异性等问题;“学派论”阐述了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俄国学派与历史诗学研究以及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等问题;“学派论”介绍了文类学与“形式”、主题学与“流变”、形象学与“他者”以及类型学与“通律”等问题;“范例论”则以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俄苏文学、日本文学的关系以及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母体文化的比较研究为实例论述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译介论”阐述了文化范式与译介学研究范式的历史形成、西方译介学的范式变革、中西译介学范式的文化转向以及西方与中国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等问题;“诗学论”介绍了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学术背景,论述了中西比较诗学的的可比性、必要性和方法论,并对现代汉语语境下的比较诗学研究作了探讨,对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及其可能性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思潮论”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思潮和文艺理论思潮的关系。总的来说,这部教材是比较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成果的体现,是一部比较有新意的教材。

93.《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刘禾著 宋伟杰等译)

本书于2002年6月由三联书店出版。本书从跨越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作者在导言部分批判了当代关于东方与西方、语言与权力等的话语理论,指出由于被译介的话语存在跨语际的译介中发生了变异,因而不能很好的揭示其内涵;第一部分“民族国家与个人之间”,作者探讨了在中国流行的国民性话语、民族国家话语与个人主义的关系以及民国初年对个人主义话语的争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五四作家提出了关于现代性的观点;第二部分“跨语际表述模式”,探讨了“经纪人”与小说现实主义问题、欲望的叙事以及第一人称写作的指示功能等问题,其间涉及道老舍等作家;第三部分“民族建设与文化建设”,讨论了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文学批评与《中国新文学大系》所起到的作用,并探讨了文化与国粹的关系,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提出的现代性的意义等问题。

94《比较文学论》(曹顺庆等著)

本书于2002年9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比较文学概论性的教材。本书首先就提出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以及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着全书按照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安排全书的结构,全书从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学派入手,然后分阶段分别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来结构全书。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抛弃了原来的跨文化研究,而提倡跨文明研究,因为作者认为“文化”的意义容易被人误解,因此,提出了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并认为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阶段,也是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重要特点。因此,跨文明研究也就成为了本书的重点,作者全面论述了跨文明研究的理论,包括异质文化中的双向阐发、跨文明的异质比较法、异质话语对话理论、异质文化融会法、重新走向“总体文学”等重大问题。

95.《比较文化学》(方汉文著)

本书于2003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比较文化为题名的教材。正如本书序的作者贾植芳先生所说的,这是一本就有开拓性意义的著作。因此,它既是教材,也是专著。全书出了绪论之外,其余的由八章构成:“比较文化学的定义、特征和意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比较文化学的方法论”、“世界三大逻辑与文化关系”“世界古代文化类型(上古时代-公元前10世纪)”、“经典文化类型(公元前10世纪-公元17世纪)”、“近现代文化类型(公元17世纪-20世纪)”和“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化学”。本书在对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古代与当代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通融与差异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比较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论者一方面清除了西方中心论的偏颇和问题,另一方面又吸取其合理的成分。提出了比较方法论的范畴,探讨了比较方法、比较思维与辩证逻辑的关系。牢牢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实,具有开阔的视野。

96.《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王向远著)

本书于2003年7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对中国近二十年(1980-2000)比较文学研究状况的一个综述。全书共分为十八章,第一章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与研究,在这里,作者认为提出了“超文学研究”的概念,并以此来取代传统的“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因为只有跨学科与跨文化同时存在时,跨学科研究才能成立。循着这样的时间段与宗旨,作者探讨了二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有关专著、教材与比较文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并用十七章的篇幅阐述了二十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状况,包括:“中印文学关系研究”、“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中国与其他东方国家文学关系的研究”、“中俄文学关系研究”、“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中英文学关系研究”、“中美文学关系研究”、“中德文学关系研究”、“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文学关系的研究”、“民间文学关系的比较研究”、“中西诗歌比较研究”、“中西小说比较研究”、“中外戏剧比较研究”、“比较诗学”、“翻译文学研究”、“中外文艺思潮研究”和“中外文学关系史的总体研究”。重要的是,作者不仅对各种研究加以综述和概括,而且还对每种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给予较为公允的评价,是一本很好的学术史著作。

97.《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张哲俊著)

本书于2004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将东亚文学作为东亚文明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点出发,作者分两部分论述了东亚比较文学的构成及其特征。第一部分以汉字与汉字文化出发,论述了汉字在东亚的传播,并阐述了中国文学汉文学与东亚其他各国文字及母语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了儒佛道的思想和文化对东亚文化和文学的巨大影响及对东亚文学之间的关系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第二部分则是从文学作品、文学样式出发,对东亚古典诗歌、小说、戏剧等体裁进行了较为深入发热阐述,作何注重的是这些文学样式在发生学上的意义,目的在于揭示东亚文明圈内的文学存在的原生上的共性及其各自的民族性。

98.《跨文化比较诗学论稿》(曹顺庆著)

本书于2004年4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作者的一本论文集,共收录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二十五篇,共分六辑。第一辑 “跨文化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收录了四篇文章,是作者对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等方面的探讨,包括对对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论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等等;第二辑“跨文化比较诗学”收录论文四篇,对20世纪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探讨了道与逻各斯的异同等,并用具体的研究实例论证了跨文化双向阐发、异质比较、文化寻根等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第三辑“中国古代文论与东方文论”收录论文四篇,主要论述了包括中国文论在内的东方文论的特点;第四辑“中西诗学对话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收录文章四篇,主要阐述了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的文论失语症和中国文论的重建问题以及中西诗学对话的基本途径问题;第五辑“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收录文章五篇,本部分在失语症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建中国文论的基本路径与方法;第六辑“中国文论的异质性”收录文章四篇,探讨了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论话语的异质性问题,从失语症、话语重建到异质性的提出,可以见到作者思考的问题在一步步的深入,对中国比较诗学的研究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99.《比较诗学导论》(陈跃红著)

本书于2005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背景大系出版社“21世纪比较文学系列教材”丛书之一,是一部专门介绍比较诗学的专著。本书介绍了比较诗学产生、发展的过程,探讨了比较诗学的学科语境、中西比较诗学的历史与现状、基本概念、方法思路、中西诗学对话的入思途径、诗学语言的转换与互译策略和中西诗学对话的深度模式等问题。作者从比较诗学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研究深化的必然和理论创新的现实需求,并对比较诗学这一学科的历史和研究现状作了讨论,对文学与诗、诗学与文论、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比较诗学”以及跨文化的文论对话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作者从阐释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中西比较诗学古今、中西对话阐释的可能以及中西诗学对话的途径,然后作者阐释了诗学的语言转换与互译对于诗学比较研究的意义、中西诗学对话的深度模式等等。本书具有一定学科体现性和理论深度,对于初学比较诗学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100.《比较文学学》(曹顺庆主编)

本书于2005年4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尊重比较文学学科传统和力求创新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原有的学科模式上具有很大的突破。作者突破了原来比较文学教材中以学派结构全书的囹圄,对比较文学的学科进行了重新划分。在绪论中,本书提出要重新整合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领域,接着分别以四章内容来结构全书:“文学跨越学”、“文学关系学”、“文学变异学”和“总体文学”。本书出了继承了在原《比较文学论》提出的“跨文明研究”的观点之外,明确提出了比较文学中的变异研究的问题,并以“跨文明研究”和“变异研究”两大创新理论在尊重学科传统的基础上对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进行了“重新规范”,打破了以往教材中将译介学和媒介学混同的范式,重新提出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总体文学研究,对比较文学与诗学以及总体文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书是一本创新性很强的教材,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0668.html

更多阅读

海上钢琴师影评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海上钢琴师影评(转载)我想你一定听说过《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那么我一定要向你推荐出自同一个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之手的的另一部精彩绝伦的影片——《海上钢琴师》。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

中国香港怀旧武侠电影汇总 台湾怀旧武侠电影

中国香港怀旧武侠电影汇总(欢迎进入观看)    请欣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zOTI0NDg=.html 动作影片《麻疯怪拳》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MTgwODg=.html 动作影片《情侠剑追风》

声明:《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百部书目 中国百年百部电影》为网友天上无星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