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说:古人找老婆的技巧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使人们找对象越来越困难,“剩男”和“剩女”越来越多,天天叫着找不到对象。最近一段时间,相亲类节目在电视上热播,一些嘉宾的出位言论,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炒火了相亲类节目。

信息社会,人们交往更加便捷,找对象却如此困难,那么,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人们又是怎么解决终身大事的呢?古人找媳妇,规矩很多。首先是结婚的年龄,限制颇严。春秋时期,规定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就算进入了法定结婚年龄。但历史上不合礼仪要求的早婚现象相当普遍,以至于中央政府最后也听之任之,到宋代就有了“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

其次,男女见面约会,规矩就更多了。年轻人自己到大街上找对象,肯定是不成的。《诗经-齐风-南山》里唱道:“娶妻如何之?匪媒不得!”也就是说,不能自由谈恋爱,必须要有媒人。《孟子-滕文公下》中也说:“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婚姻大事,得父母作主,要是自作主张,国人的唾骂。

但古代偏有一些人,不把这些规矩放在眼里,大胆下手,抱得美人归。他们找对象的高招,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仍值得借鉴。

送礼吹牛:刘邦取悦老丈人

刘邦在沛县当泗水亭长的时候,虽然大小是个干部,但还是一个老光棍,40来岁了都没讨上老婆。主要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史书上说他 “好酒及色”,没什么大出息。更过分的是刘邦常年与一个姓曹的女人鬼混,还生了一个儿子,叫乡里不耻。估计没有好人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

刘邦是怎么解决个人问题的呢?恰好,刘邦未来的老丈人吕公为了躲避仇家,离开了老家单父,刚来到了沛县,不太了解刘邦的底细。由于吕公是县长大人的朋友,初来沛县,大家纷纷去敬贺。当时规定,礼金少于1000钱的,只能坐堂下。刘邦谎称:“贺钱万。”大摇大摆进了门。听了这个数儿,吕公很惊讶,特意起身相迎。吕公是个会看相的人,正在给女儿寻找婆家。可能是因为“贺钱万”的心理效应,吕公越看刘邦越顺眼,史书记载:“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还将他引入上座。

刘邦在席间谈笑自如,显得特别牛的样子。更是引起了吕公的好感,酒席之后便单独留下刘邦,谈婚论嫁。刘邦就这样轻松得手,讨到了吕公的女儿,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皇后吕雉。

这个故事给当下找媳妇的朋友两点启示:第一,每一个人都有不光彩的历史,要想找老婆,隐藏历史很要紧;第二,古人婚嫁看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只要给老丈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广告促销:李夫人博得武帝欢心

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是一名歌妓,这个条件想成为王妃太难了。还好,当时李氏的兄长李延年是汉宫内廷音律侍奉,也就是御用作曲者。李延年所作之曲,听者常为之感动。而汉武帝自幼喜欢音乐与歌舞,对音乐颇有研究,且能歌善舞,自然对李延年宠爱有加。

一日,李延年为汉武帝唱新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唱得汉武帝想入非非,随口说:“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这个时候,汉武帝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美女佳人上面来了。平阳公主趁机推荐:“延年的妹妹貌美超人!”武帝连忙下诏召李氏进宫,结果一见倾心,娶了过来。

两人感情一直很好,李夫人死后,汉武帝还写了一首诗:“是邪,非邪?立之而望,偏何姗姗其来迟。”令宫中乐府的乐师谱曲演唱,他还写了一首《伤悼李夫人赋》,怀念这位红颜美女。
历史趣说:古人找老婆的技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成功拿下对方,首先要做好广告宣传,引起对方的兴趣,在他最想要的时候出现,一举得手。

毛遂自荐:温峤从媒人变新郎

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遇到个好姑娘不容易,所以,关键时候要勇于毛遂自荐。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晋的时候有个叫温峤的人,他的姑母刘氏家有一个女儿,生得如花似玉,又聪明伶俐。温峤早就看中了这个大美女。正好,姑母托温峤帮着找对象。温峤便答应了下来,但是他留了个心眼,故意问:“现在好男人可不好找,您看条件像我这样的成么?”姑母回答:“你这个条件的就成了。”得了这样的回应,温峤心里就有谱了,几天后就向姑母回复,说是已经找到了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一个人,还带来了聘礼。

姑母见温峤办事如此靠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经过一番准备便举办了婚礼。行了交拜礼,到了洞房花烛的时候,新娘用手拨开遮脸的纱障,才发现新郎就是温峤本人。新娘大叫道:“我本来就疑心新郎就是你这家伙,果然不出我所料。”其实,新娘也挺喜欢温峤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看来,只要有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大胆的毛遂自荐是很必要的。

比武招亲:李渊靠射箭攀上高枝

唐高李渊祖恐怕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依靠比武招亲找到好媳妇的皇帝。李渊的皇后窦氏家族显赫,父亲窦毅乃是北周的八大元帅之一,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由于窦家系军人世家,窦氏自幼个性很强,隋文帝代周受禅时,她曾经哭着说:“只恨我不是男子,无法为舅舅家扫除祸患,不然一定要报此仇!”父母赶紧捂住她的嘴,叫她不要乱讲。但是,经过此事,窦毅认为自己这个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当然不能随便嫁人。

于是,到了女儿谈婚论嫁的年纪,窦家就搞了个比武招亲的办法。不过,这可不是武侠小说里那样摆个擂台,让大家上去和窦氏对打。而是让人在大门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意招亲的必须在百步外射两箭。凡是两箭均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窦氏是当时有名的美女,来应招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能够两箭均射中孔雀眼睛的,却只有李渊一人。

据正史记载,李渊这个人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但射箭技艺高超。人就怕没有特长,只要有特长,就准有机会。李渊凭借着射箭技艺出众,一下子得到了窦氏的好感,娶到了好媳妇。可见,在找老婆的时候,有个特长多重要。

后来,李渊当扶风太守,得了一批骏马。窦氏就劝老公把骏马送给皇帝,李渊还舍不得。窦氏去世之后,李渊想明白了,便把骏马进献给皇帝,保全了自己的位置。这件事足见窦氏之贤,李渊之幸。

古时“固精”术:御93女只泄1次

修行房中术为的不是床笫间的淫乐,而是有着更高的目的长生。

在讨论中国房中术之前,有一个前提要先声明一下。那就是古代人即便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对于性生活的认识及赋予的道德伦理意识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现代人不论穷富尊卑,但是通常来说,从小所被灌输的教育、日常接触的资讯,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因此可以形成比较相近的伦理观。最近有一本书很流行,书名叫做《世界是平的》,大致讲的便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在古代,很多时候具体情况都要具体分析。我在这里就不用传统的史观,而是按照人身自由程度,简单地把人民分为三种:

一是权贵阶层。这一阶层要么有着巨大的威权,要么有庞大的财富,那么这些人在古代属于享受最大的人身自由的少数一群人,可以追求和享受大多数人没有的东西。甚至往往因为拥有特权的缘故,而藐视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制定的道德伦理。

二是平民阶层。中国的平民阶层和西方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他们大多数是自耕农,往往被束缚在土地上,一遇到灾年或者战乱就会失去他们的土地,沦为奴隶阶层。但是如果年成好,会过日子,他们中的少数人也可能上升为权贵阶层。应该说,自从封建制度建立以来,中国历代的王朝都很注意给平民阶层留一条上升的管道,

魏晋流行房中术,曹操虚心学习虽然有时候很细,像汉代的举孝廉,隋唐以后的科举都是。那么这个阶层因为被土地束缚,所以眼界很小,价值观非常的稳定,有时候甚至固执地不接受世界的变化。

三是奴隶阶层。这一阶层除没有人身自由之外,还没有独立人格。大多数人一提起盛唐隆宋就以为古代都是平民社会,其实奴隶到处到有,有些人还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注定了要做奴隶,即便到了明清时代还有军户丐户。这一阶层不唯没有婚姻的自由,有时候连性的自由也没有。像《金瓶梅》里头,张大户要和潘金莲发生性关系,还有《红楼梦》里头,贾宝玉要和袭人发生性关系,潘金莲和袭人根本就没有拒绝的权力。

这三个阶层之间,由于彼此封闭,所以道德伦理观念很难传递。

比如说房中术,在权贵阶层的通识里头,这是一种追求长生的学问,并不是要让人去纵欲享乐,相反,对奉行者的要求恰恰是节欲。而在平民阶层的通识里头,则完全相反,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往往来自于游方各地的僧侣道士,这些出家人给他们开出的药方多是纵欲的、不顾身体承受能力的。至于奴隶阶层,性知识至为缺乏。在极端的情形,可能纯粹就是原始的兽欲、生物的本能了。

三个阶层之间的差异如此悬殊,这种情况其实我们去看看《三言》和《二拍》这两部明代小说集,就可以找到很多的事例了。

好了,现在转入正题。

房中术的起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在两汉还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就非常盛行。像王莽、曹操等人,都是房中术的信徒。同时,房中术在学术方面的地位也是很尊崇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不但收录了八家房中术的作品,并给予这些作品单独分类。这样的做法在正史中是唯一的一次,以后的正史可就再没有这么干了。反过来也恰恰证明那个时代房中术在人们的眼中是很正经的学问。

在今天多数人的印象里,房中术无非就是教人怎么ML,让上层贵族忘情地纵欲,那么在这里我得说,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班固是怎么给出房中术的定义的: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

这么短的文字中,就提到了三个“节”字,正说明修行房中术为的不是床笫间的淫乐,而是有着更高的目的 长生。

但是班固没有说的却是,房中术是有中心的。什么中心呢?以男性为中心,讲的往往是一男驾驭多女的技术,是御女之术,而非御男之术。如《养生方》说:“食脯一寸胜一人,十寸胜十人。”所谓“胜十人”,指的是一夜之中或者是不间断地与十位女人连续交合,并非指在不同的时间分别与十位女人行房事。

有人要说了,这不是纵欲么,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啊?

我们看《金瓶梅》,张大户念念不忘小丫鬟潘金莲,得手之后是什么结果呢?

(潘金莲)长成一十八岁,出落得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每要收她,只碍主家婆厉害,不得到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结果身上添了四五件病症:第一腰便添疼,第二眼便添泪,第三耳便添聋,第四鼻便添涕,第五尿便添滴。

可见纵欲对身体是大大地有坏处,所以明清小说总是不忘记在这种关键段落免费送上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的歪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既然纵欲是很不好的事情,那么禁欲行不行呢?我们的老祖宗根据长期的观察,给了一个字的答案否。道理虽然说出来不值钱,但是不值钱的道理也是道理,这里就说一说了。

男女不交,便使阴阳不通,往往会导致各种疾病。所以隋唐著名医生孙思邈就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千金方·房内补益》)

男不和女交会有什么样子的严重后果呢?有医案为证,元代的李鹏飞在《三元延寿参赞书》就说了这样两个例子:有个富家子弟叫唐靖,阴部生疮,溃烂不已,道人(注意他的身份)周守真诊断后就说,这是因为欲与女交而不得交。另一个例子也是男的,是个名叫汪令闻的商人,因外出经商,十年不近女色,后来生起病来,而且是重病。医生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就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与女人交合。汪令闻遵嘱而行,果然病愈。

纵欲也不行,禁欲也不行,看来是只有节欲了。现在大家明白了为什么班固是公认的良史之材了吧,一个“节”字,就揭示了房中术的要义之所在。

有人会说,骗人,节欲还要一晚上找十多个女人?

现代科学让我们知道在性生活中,男人的高潮是伴随着射精而实现的。在一次射精过程中,肌肉强烈收缩三到八次,顶多花个三到十秒即宣告结束。但就是这么短短几秒钟,事后却让男性感到疲劳,特别是一夜多次射精更是明显。但是如果一直不射精的话,则会一直神采奕奕。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比如在战国的《养生方》中,关于射精就用了如下几个词语:施,倾,星,决,可见是早就认识到射精的重要性了。进而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控制射精的技术,叫做“玉闭”(这个词在汉代以后就衍生出“闭固”、“固精”、“不泻”等专业术语,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像南朝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便说:“修道者必须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遂身退,功遂而身退,则陷欲以为剧。何况妄施而废弃,损不觉多,故疲劳而命堕。”

这种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养性延命录》就引了彭祖之言说:

但能御十二女子而复不泄者,令人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不泄者,年万岁。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忍,不可不慎。数交而时一泄,精气随长,不能使人虚损。若数交接则泻精,精不得长益,则行精尽矣。在家所以数交接者,一动不泻,则赢得一泻之精,减即不能。数交接,但一月辄再泻精,精气亦自然生长,但迟微不能速起,不如速交接不泻之速也。

一晚上找九十三女人,估计他的“小弟弟”是金属打造的,反正我们是凡夫俗子,磨都磨破喽。当然,以上说的情况都是针对上层贵族的,因为平民阶层是搞不到那么多女人的,那么对一个女人,自己的老婆,一晚上不停地求欢,好不好?也是不好的。这个就留待以后再说了。

好了,写了那么长,这里就先总结一下古代权贵阶层流行的房中术的第一个要义:在男性保持不射精的情况下,交合的女性越多越好(简直是当性奴嘛,哪有半点快乐可言,汗)。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所谓的房中术,讲求的不是快乐,不是肉欲,而是相当于比拼耐力的马拉松比赛。要是大家觉得这种房中术很过瘾的话,那就先去操场上跑个三十圈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1372.html

更多阅读

八卦:古人画出的天道轮回图

【周一学习日】尤记得《破解重大疾病》,第一次听董草原讲八卦、风水的科学原理,说“艮”,代表人要休息,要闭上眼睛。印象至深。八年时间,董草原终于全身心去实践他的夙愿:治地球人的病,跋山涉水,考察地质、古迹,从古董玉石里,尝试与上古智者思

甄子丹:“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核心提示:今晚(23日),国际功夫巨星甄子丹为宣传其08年第三部功夫电影《叶问》而作客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作为与成龙、李连杰齐名的中国三大功夫巨星之一,甄子丹称,三大功夫巨星中,“至少我认为现在的我最适合演《叶问》”。甄子丹说,《叶

文化趣谈:古人吃饭饮食的礼仪习俗

古人吃饭饮食的礼仪习俗文/乐奀泱泱中华,文明古国5000年。在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就已形成了一系列的饮食礼仪。因为古人把饮食看作是礼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所以,饮食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那么,这些礼仪规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乐奀

典故解密:古人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八拜?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成同生共死的八拜之交。“八拜之交”在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率很高的历史典故。那么“八拜之交”有什么来历?古人的“八拜之交”又是指哪八拜呢?这还要从宋代的一个故事说起。在

声明:《历史趣说:古人找老婆的技巧》为网友恶魔专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