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学: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转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抓基层、打基础,始终不能放松。建国以来,党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都是要让我们看到共产党从哪里来,我们的基础在哪里,我们的源泉在哪里。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角度思考这些基本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体现

这里可以回顾一下党的性质。对于党的性质有一个新的表述叫“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的性质。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实际上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做什么,决定着党的宗旨,而党的宗旨也反过来体现着党的性质。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我们看看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把党的支部单列为一章,党的支部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基层党组织,马克思、恩格斯把党的支部看作是党的建设的中心和核心;列宁把支部称为“据点”;刘少奇同志把支部称为“战斗的堡垒”。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列宁的观点,列宁非常重视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党支部的工作,并提出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基础。

现在我们党在反腐过程当中提出“老虎苍蝇都要打”,“苍蝇”实际上就是对于基层腐败份子的比喻。从影响上来说,他们跟大老虎的负面影响是一样大的,因为老百姓直接接触到的是基层的党员干部,他们的形象直接决定了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看法。

所以就出现一个问题,现在群众对基层党员干部不信任,比如基层信访,区里、县里都有区长、书记接待日,如果是副职接待的话,老百姓那一天一般都不会去找,人很少,而书记在的那天,人就比较多。再一个,大家都不信任基层的话,都往北京跑,去北京信访。所以,如何让老百姓信任基层干部,这实际上和党的建设整个伟大工程一样,都非常重要。

再看一下毛泽东同志在1928年做的这样一个总结,他说红军为什么能够在艰难奋战之后而不溃败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把支部建在连上,就是重视党的基层组织支部的建设,这是我们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后来在南方一些地方,大家进一步创造性地提出要把支部建在船上,红船嘛,基础要打牢,所以共产党才能开天辟地、开创这样一番伟业。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他们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观点和措施,实际上都是党的宗旨、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这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它告诉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调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坚持党的性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是新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客观要求。新时期我们依然要强调基层,不仅党的组织在基层,而且党的力量源泉也在基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客观要求。

原先我们形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叫做“军民鱼水情”,谁也离不开谁,大家互相支撑着往前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这么多年是不是依然这么做呢?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出现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主导思想上讲,建党以来一直到今天,我们党的主张都是心系人民、服务群众的,这个精神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我们可以梳理一下:毛泽东同志曾经亲笔书写过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十八大召开后,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内外媒体有一个就职承诺,在他的短短几分钟的讲话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他讲到:“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关于党群关系,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讲过,他说:“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后来又有人提出,光讲鱼水关系还不够,因为鱼离不开水,但水能离开鱼,应该讲血肉关系,这两个就是谁也离不开谁,是一种融为一体的关系。这当然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就是强调干部群众之间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再看看毛泽东同志的领导艺术。他这样的伟人之所以能够成就这样一番伟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认识到了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是历史的主导,是历史真正的英雄。所以他甘于、善于向群众学习,这是毛泽东同志领导艺术的基石。特别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关于农民运动等等。他做了大量一手的调研报告,所以他对中国当时的国情分析得非常透彻。习总书记原来在中央党校担任校长的时候就反复强调要做好调查研究。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官方的、民间的,社会各个层面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一文中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小平同志对这点认识太深刻了,而且他也深有体会。文革之后,我们国家开始走上正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一些争论和讨论,比如关于实践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讨论等等,这个国家怎么发展,最后我们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定这个目标了,但是怎么发展呢?能不能拿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技术、管理为我们所用?现在看来没有问题,但当时是有思想障碍的,很快姓“社”姓“资”的问题就出来了。所以,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中国梦”。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海内外、国内各阶层及各方面的一致共鸣,它所蕴含的正能量要远远大于我们的预期,它能够给大家一种共识。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我们已经把这个社会赖以维系的共同精神支柱、共识性的东西丢失了。并且十八大之前,很多人对于未来发展是持观望态度的,等习总书记上来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中国梦这样一个概念,就把当时非常散乱的人心一下给收集起来了,人们把目光聚集到他那里,发现他要干事情了。

这两年来的实践我们也看到了,方方面面的确都是大手笔。他在阐述中国梦的时候又非常朴实,他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老百姓的梦。老百姓有什么梦想呢?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工作、收入、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环境,孩子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看,中国梦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民生梦想,就是每个个人的梦想,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梦也就实现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梦与中国问题》。我认为,对于中国梦的解读,与其从中国成就的角度讲,不如从中国问题的角度讲。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足以提出民族复兴,或者说我们今天更接近这个梦想了,但我想总书记提出这个,并不是说是为了提一个新的字眼,他更多的是针对我们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民生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实现都是梦想当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个人都不要说你是这个中国梦之外的旁观者,看着中国梦哪天实现,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地参与到这个梦想的实现过程当中,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习总书记的话看似简单,好像是老生常谈,实际上再一次强调,新的时期共产党要做的就是把老百姓的愿望实现了,就是这件事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强调这一点。去年6月份,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讲了一点,他说:“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一讲好像谁都懂,但是在实践当中,我们很多干部,特别是在这次高压反腐当中涌现出来的一批高干,在反思的过程中都谈到这一点,时间长了,当领导久了,就忘记了对自己的约束。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面对复杂形势,我们依然要争取民心,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这个改革很难成功。

关于民心,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一书里面讲过一句话:“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什么是民心?当年孙中山先生也讲,他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什么昌,逆什么亡呢?这个“之”,指的就是民心。民心是什么?中国有句古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赢得的是民心,所以他赢得了天下。

而在这方面,前苏联是个反面的教训。前苏联之所以发生剧变,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它忘记了这个党建立之初的宗旨,忘记了这个党的性质。当时苏共的党报叫《真理报》,而在民间,老百姓都说《真理报》上无真理。你看,《真理报》上根本不讲真理,谎话连篇,都是欺瞒老百姓的。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旦发现你骗他,就等于自掘坟墓。所以这个也是苏东剧变给我们的教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建功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赢得了广大的民心。人心向背决定了我们这个党的生死存亡,决定了事业的兴衰成败。

所以,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我们党的文件作了这样一个概括,两句话,“两个最大”:一个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一个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就是群众和党员干部之间是一种血肉关系;另外是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程告诉我们,凡是历史上发展繁荣的时期,都是和老百姓关系比较好的时期;同样,脱离群众也就意味着我们自己给自己挖陷阱,就看哪天掉下去,所以这个是最大危险。今天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上就是我们牢记党的这样一个宗旨、使命、性质等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诉求。这是第一点。

(二)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适应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变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主导的发展思路。革命年代是攻城略地、夺取政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执政之前和执政之后,在执政的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又不一样,所以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变化。虽然党的性质没有变,但要调整自己的定位,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有个转型升级的问题。简单来讲,就是我们要看到我们这个党已经从一个革命的党走向了一个执政的党,整个历史方位、历史任务、中心工作在转移,党的使命也要有一个转换,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能再高高在上,要有一种从统治到管理、从领导向服务的转变。

这给我们今天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什么启示呢?就是随着历史方位变化,党的中心工作日渐转移,基层党组织推进转型升级就是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服务上来,做到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是搞好服务,同时加快由行政型向服务型、封闭型向开放型、家长型向民主型转变,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来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这的确是一个大的转变。当然,任何转变都有一个惯性或阻力,短时间内有些人可能还不适应,比如对于反腐问题,有些人就有一些担忧,怕影响党的形象。结果,总书记的确是壮士断腕、刮骨疗伤,他说如果今天我们没有这种力度的话,明天我们就自己把自己给埋葬了。反腐败不仅不是毁党的形象,恰恰是在重新拾起我们曾经遗落的形象。现在全国从上到下对中央反腐还是比较支持和拥护的,而且也没有因为抓出了很多贪官就影响了党的形象,恰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反腐,我们赢得了民心。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工作的思维就应该有所转变,来一个全方位的变化来迎接我们的工作,迎接我们的事业。这是第二点。

(三)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应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上的讲话中,以及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都强调,我们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转变的情况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四大考验”:“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同时我们还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考验”是外部的、客观的,而“四大危险”是内部的、主观的。

这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于党的自身建设,有的人就说了,是不是我们中国也应该采取西方的多党制或两党制?要是轮流执政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你如果经常出去看看,那两党制、多党制也不是没有问题,是不是?也不是说没有腐败,腐败也是依然存在的。腐败问题是世界性的,不是一党制、两党制的问题,现在问题是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如何把党自身建设好的问题。

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来说,要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植根群众、服务群众中增强“四个自我”——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增强活力。这“四个自我”,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都强调这一点,并且在大老虎被调查之后,《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也是这么写的,“体现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决心”。

以上是从三个方面给大家简要介绍新时期我们党为什么还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根本的、宏观的三个方面。按照今年中办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它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一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三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四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我们主要从问题和挑战这个角度给大家介绍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一些难题。

这个问题也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世情方面,总体来说整个世界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阶段,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情方面,我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到今天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情方面,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从领导计划经济的党变为领导市场经济的党;从一个小党发展为一个大党,拥有8600多万党员。

同时,党内也存在一些不符合党的宗旨、党的性质的问题。有人把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员意识退化。网上有人重新填一首词来说明现在党员意识的退化:“位不在高,掌权则灵,权不论多,能捞则行;往来无百姓,谈笑有情人;休管民间苦,逍遥图安逸”。你看人家就是戏说你共产党现在出了问题,我们现在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能力水平弱化。这个网上爆料也非常多,大家也能看到,上班干其他的杂事的,炒股的,看电影的,这种情况基层被曝光出来非常非常多。

第三,为民职责淡化。对自己想得太多,想群众的少了。这就是党员意识、能力水平、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等都出现了不适应、不符合当前情况的一些问题。

王虎学: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转载)

还有人概括了现在我们党的建设当中特别是干部当中存在的十大问题:

第一,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第二,作风漂浮,工作不实;

第三,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第四,随心所欲,自搞一套;

第五,心态浮躁,追名逐利;

第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第七,明哲保身,患得患失;

第八,贪图享受,奢侈浪费;

第九,以权谋私,与民争利;

第十,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现阶段就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概括:

第一,理想信念动摇。现在总书记讲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如何重建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党和政府的自信问题。

第二,宗旨观念不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的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没有了老百姓。

第三,组织观念淡漠。有的干部目无党纪国法,一旦掌握权力,认为我比法大,党纪国法在我面前都是为我服务的,等等。

第四,能力素质不高。就是能力不足,一方面是个人本身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我们大的环境在变化,对你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你会有种种不适应,觉得这个时局变化太大,驾驭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不够强。

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讲,还有一个就是软弱涣散的问题。具体概括起来,就是缺乏“五力”:

第一,地位下降,缺乏领导力。基层很重要,但是往往地位评价下降,缺乏领导力。

第二,职能削减,缺乏监督力。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人大、纪委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很多人就说,这个纪委书记本身都要在书记领导下,你怎么监督?这就需要监督的独立性,要不然你本来是管我的,我还怎么监督你?能监督好吗?缺乏监督力。

第三,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基层党组织到底在工作当中发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老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第四,素质不高,缺乏战斗力。

第五,威信下降,缺乏吸引力。

我们问题很多,但是我们要直面问题,要有清醒、务实的判断,提出一些措施来解决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根本途径

接下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并进一步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呢?如何加强、如何改进?我想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讲话精神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就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一些基本的经验。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系统总结了党在长期执政中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这六条经验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切实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这六条经验是:

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现在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了,没有这种信仰,没有这种信念和信心了,乃至信任都没有了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还一无所知。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不仅发生在我们身上,发生在我们中国,也发生在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提出质疑的一些人当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叫弗洛姆,他讲过,那些人,很多质疑批判马克思观点的人,连马克思的一本书、一篇著作都没有完整、准确地去看过,那你想,你得出这种结论能站得住脚吗?有说服力吗?显然是非常苍白的。所以我们党现在非常注重思想上建党,去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一点恰恰是我们今天党建工作的第一位的问题。

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就是党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两者要结合起来。

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性质不是两个先锋队吗?如何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呢?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从而保证我们始终走在前列。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今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样一个宗旨,也是保持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一个必然的要求。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个实际上跟我们党的事业是交织在一起的,党的建设不是说离开改革开放这个事业单独搞党的建设。事业本身在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事业要求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创新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同时党的建设也要改革也要创新,要切实增强党内的生机和活力。

第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的水平。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里面强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他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必须要做的,如果从严不治党,你就治不住他了。

以上这几条基本经验也是我们今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重视的。

在这里我想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个经验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问题。大家知道,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从内心到底有没有疑问过?这就涉及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是不是已经死了?二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已经过时了?我们自己从共产党的角度来看,显然要对这两个问题作出否定的回答,我们肯定他依然活着,马克思主义远没有过时。

在这里我主要想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一下西方国家、西方学者他们是如何评价今天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

看看西方国家的态度。随着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轰然倒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马克思主义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兴高采烈地鼓噪:马克思主义终结了,社会主义终结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到来了。当时这种声音一时甚嚣尘上,这种观念非常多。

现在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苏联的解体意味着苏联模式的解体,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解体,就是马克思主义不能和苏联模式完全等同起来。我们现在看来,苏联模式恰恰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精神,才走上了末路。但是,苏东剧变的确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低潮。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管是在理论当中还是作为一种思潮,又逐渐热起来。这里有四个事件体现了西方国家对马克思的评价。

第一个事件发生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英国BBC公司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后评选结果的前四名分别是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美国有一个报纸就认为这个事件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事件,为什么呢?因为马克思似乎随着苏联的解体被宣告死亡了,但马克思怎么又复活了?又活到人民心中了?这是一个事件。

如果说第一个事件还没有说服力的话,再看第二个事件,这个也同样是1999年,英国的路透社邀请各界人士,政界、商界、艺术界、学界的,评选千年伟人。在这一次评选当中,马克思是第二名,他和第一名爱因斯坦只差一分,这也毫不影响马克思作为一个千年伟人的地位。这是第二个事件。

第三个事件是在世纪之初的2005年,英国BBC又再一次做了一次评选,它这次评选是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在他们一个杂志专栏做了一个调查,结果还是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是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像柏拉图、苏格拉底、康德、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甚至没有进前20名。因为这次是评选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而马克思从祖籍上讲是一个德国人,听说杂志当时评选的时候还专门对英国民众做了思想工作,说我们评选的是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希望大家为休谟投一票,休谟也是英国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对马克思的影响也是挺大的。后来英国民众评选的结果依然是马克思,并且是以高两倍的得票率高居榜首。这是第三个事件。

第四个事件同样是2005年,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台携手主办评选,马克思被评为德国最伟大的人物。大家都知道,德国是一个出哲学家、出思想家的民族,它的思想家可以说灿若星河,但是马克思依然能够被评为德国最伟大的人物。

这四个事件说明了一个什么事情了?就是马克思远没有像很多他的敌人所庆贺的那样,马克思已经死了,实际上马克思他的影响依然还在,他依然活着。

再看一下西方学者,搞哲学的、历史学的、经济学的各领域的学者,他们都对马克思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萨特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童年时代,它刚刚开始,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我们的思想不管怎样,都只能在这种土壤上形成,它们必然处于这种土壤为它们提供的范围之内。萨特曾经对马克思的理论有质疑,但后来他越来越发现,马克思仍然是不可超越的、是我们时代的哲学。他对马克思的这种评价有一个转身。

再看一下美国后现代主义者詹姆逊,他也这样说,他说今日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庆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是不合乎逻辑的。

当然现在也有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问题远没有过时,所以马克思主义远没有过时。

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著作《资本论》又在欧洲畅销,一度脱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马克思当时的确是把资本主义的病灶看得非常准、非常深刻,他说得太露骨了,以至于别人都驱逐他、反叛他,现在你看,他们都从这儿来找答案。

哈贝马斯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他来过中国有两三次,他曾经这样评价马克思主义,他说我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又一次处在正确无误地揭示我们这种类型的社会发展趋势的位置上。你看看这些国家的评价以及这些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的评价,再看看离我们比较近的法国的后现代主义者德里达,他在《马克思的幽灵》这本书中写道,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遗产的继承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马克思死了吗?他从未离开我们,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我们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与我们同行。他的潜力、他的思想所蕴含的这种能量远未发挥出来,因为他揭示的情势、揭示的问题远没有过时。

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这个文件。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四句话,第一个就是围绕中心,第二个是服务大局,第三个是拓宽领域,第四个是强化功能。围绕中心,就是我们基层党的建设要服务于我们党的政治,这个是围绕中心;大局就是我们的全局和我们的局部,我们事业的发展和我们基层局部的发展要统一起来。拓宽领域实际上就是要增加覆盖面,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哪里有组织,哪里就有组织生活。强化功能实际上就是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强化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这样一个基本的功能。这是基本方针。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思路。第一个要明确服务目标,定位服务对象;第二个是健全服务组织,构建服务网络;第三个是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渠道;第四个是建设服务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最后一个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巩固服务成果。

这就是我们一开始就提出的一个问题,新形势下,基层党的建设中心任务是做好群众工作,服务群众。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服务、如何服好务的问题,这个就是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思路。目标、组织、载体、队伍、机制,然后我们的对象、网络、渠道、水平、成果,这就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服务这个主题下面的一个基本思路。

第三个问题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就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文件提出了“六有”目标:第一个就是要有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第二个就是要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第三个要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第四个要有形式多样的载体;第五个是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第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最后我们强调一点,就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个事业是同步的。党的建设我们现在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同样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中也要提出一个命题,就是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大家想想,我们现在说科学发展,提高科学化水平,这个好像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是怎么做到?简单一句话,我觉得就是要按规律办事,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就是要遵循政党政治的基本规律,遵循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就是按规律办事。

具体概括为三点:

第一,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我刚才特别强调的一点,思想上建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如果大家都不知道理论是什么,就谈不上对它的信仰了。

第二,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是随时都在流动的、变化的,制度是长期的,基层党建要靠制度建设来保障。

第三,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方法当然有很多方面,我在这儿只是跟大家谈一个基本思路,我们党90多年建设的一个基本经验、基本的思路,我们最新的方针、目标等,这其实就是我们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基本的方法。

最后我想跟大家以一段话结束我们这节课,也跟大家共勉。这是马克思17岁时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中写下的一段话。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正因为马克思有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抱负,所以他成就了一番事业。今天跟大家分享这句话,我就想,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从党的建设这个角度,如果我们能够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个宗旨的话,那么我们正在推进的这样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会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课程的全部内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2693.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征文(35)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作者:秦皇岛市宏远医疗垃圾处理厂李海龙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

声明:《王虎学: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转载)》为网友高冷霸氣總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