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鼓 人皮唐卡

百科名片

由何训田作曲,朱哲琴主唱的《阿姐鼓》唱片,在全球50多个国家同步发行,是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

目录

阿姐鼓 词语释义 音乐专辑

专辑简介 专辑信息 制作团队 专辑特色 专辑曲目 专辑解读

主创简介 歌手朱哲琴 主创何训田 合作历程

专辑歌词 没有阴影的家园 阿姐鼓 天唱 笛威辛亢 纽威辛亢 羚羊过山岗 卓玛的卓玛 转经

社会评论 发烧天碟 通往天堂的一扇窗  幸好还有朱哲琴 美国Billboard 美国路透社 三联生活周刊 纽约时报

阿姐鼓 词语释义 音乐专辑

专辑简介 专辑信息 制作团队 专辑特色 专辑曲目 专辑解读

主创简介 歌手朱哲琴 主创何训田 合作历程

专辑歌词 没有阴影的家园 阿姐鼓 天唱 笛威辛亢 纽威辛亢 羚羊过山岗 卓玛的卓玛 转经

社会评论 发烧天碟 通往天堂的一扇窗  幸好还有朱哲琴 美国Billboard 美国路透社 三联生活周刊 纽约时报

展开

编辑本段阿姐鼓

词语释义



"阿姐鼓",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意味着一面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人皮鼓。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的酷刑。[1]歌曲《阿姐鼓》则以这个被废除的酷刑为叙事文本(背景)。对于这个文本的处理,歌曲的创作者采取了双重立场:一方面,以西藏传统的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统的超越感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化诗学的光辉而炫耀人心: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音乐专辑

它在世界流行乐坛产生的出人意料的卖座,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2]不仅为进入90年代以后,日益落寞的中国流行歌曲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而且为始终困斗于内陆的中国流行歌曲"走向世界"架设了一条高空索道。无疑,《阿姐鼓》已经成为90年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这个现象,可以透视出20世纪末期中国文化的可能与困惑。阿姐鼓赢得无数国际赞赏:英国《Q》杂志全年度《五张最佳WorldMusic唱片之一》。

编辑本段专辑简介

专辑信息

阿姐鼓8周年纪念版封套

中文名称:阿姐鼓

又名:Sister Drum

发行时间::1994

专辑歌手: 朱哲琴

语言:普通话

介质: Audio CD

出版者: Elektra / Wea

唱片数: 1

发行:上海音像公司

ISRC CN-E02-94-338-00/A·J6制作团队

朱哲琴

监制:徐能学

出品人:朱小临

统筹:刘伟仁 李苏友

制作:上海新音乐制作室

作曲 音乐总监:何训田

录音 合成:苏前

键盘演奏:李泉

吉他:捞仔

吹奏:杜聪

鼓:王伟

唢呐:刘英

二胡组: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

弦乐队:上海室内乐团

伴唱:朱哲琴 何训田 霍永刚

合唱:上海乐团专辑特色

投资百万的《阿姐鼓》,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可说是天价投入,而之后它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畅销,与获得的无数赞誉,足见这张唱片的成功之处。《阿姐鼓》代表了中国唱片观念上的一种突破,一种更新,它将迷人的东方情调与人文的真善美主题完美融合。[3]

该碟的录音,足以使世人摘掉有色眼镜,对国内制作的水准刮目相看。何训田为了确保它出色的音效,决定只出CD,不出盒带。整张专辑的声音部分格外震慑人心,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朱哲琴在录制这张专辑时,每首歌曲从头至尾原声演唱,没有经过任何剪辑混音,更由于她深沉情感的自由宣泄,完全摒除一般演唱技巧的顾忌和束缚,而何训田大量采用西方电子合成器,用最原始的收录方法,完成的作品却充满浓烈的东方民族风味。专辑曲目

1.没有阴影的家园 Home Without Shadow

2.阿姐鼓 Sister Drum

3.天唱 Sky-Burial

4.笛威辛亢纽威辛亢(天堂、地狱)(Paradise Inferno)

5.羚羊过山岗 Crossing The Ridge

6.卓玛的卓玛 Zhouma Of Zhoumas

7.转经 The Turning Scripture专辑解读

音乐家何训田

何训田这样讲述《阿姐鼓》的由来:我姐姐十三四岁就到西藏去了,后来哥哥也去了。他们回家的时候,总要讲述许多西藏的事情。有一次,讲起一个“阿姐鼓”的故事:“这个鼓,用的是一张少女的皮,她本身是愿意做奉献的,所以就选中了她作这个鼓。我听了这个故事后,觉得很震撼。现在写的歌词是很隐讳的,如果不讲,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姐姐不见了,妹妹就去寻找她,寻找的途中,遇见一个老人告诉她六字真言,她继续寻找的时候,天边传来了鼓声,她也明白了这件事……”

《阿姐鼓》讲述了一个孤单的小姑娘失去了相依相伴的哑巴阿姐,但她不明白阿姐为什么离家,一直想到阿姐那么大,突然明白也许是梦想的幸福带走了阿姐,也许还将带走已长大成人的她。“阿姐鼓”这三个字并不富有诗意,甚至有点血淋淋的残酷,原来“阿姐鼓”是人皮鼓,在西藏,只有圣洁的女人皮才配制鼓。“嗡嘛呢叭咪哞”这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包含了世间的万物。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新的生命一样,是回归大自然。作为轮回的一部分,生与死是平等的,只有幸福吉祥才最重要。“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在对我说话”歌声和鼓声在平静与激情对比中表达出面对高原严酷生存环境一切顺乎自然的平和心态。

阿姐是谁?儿时的亲人?为什么从小就不说话?我自认为她是一名来人间传递佛教神意和教导藏族民生生息生存的天上神诋。她不说话,是因为她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桑苦难与变迁。所以后来“我突然间懂得了她”,这个“突然”其实就是佛教中特为强调的“顿悟”。立地成佛,捻花一笑。当然,这种“顿悟”不是谁都能够达到的,有多少人苦苦追求一生也一无所获。没有缘分的人是很难开启这扇神秘而遥不可及的大门的。

另有说明说的是阿姐是一个哑巴,她在自己成熟时,开始寻找生命的真谛。那就是爱。我到了阿姐年龄的时候,也有了对生命真谛追求的渴望。阿婆年复一年的唱着祝福的歌。这是女人的使命,就是孕育新的生命。阿姐鼓就是孩子踢母亲的肚子发出的声音。遥远,幸福。我从很远的天边听到阿姐孩子踢阿姐肚皮的声音。我知道阿姐找到生命的真谛。她在遥远的地方祝福我,希望我也如此。

编辑本段主创简介

歌手朱哲琴

歌手朱哲琴(8张)

姓名:朱哲琴

英文名:Dadawa

朱哲琴,祖籍湖南长沙,生于广州,在家里排行老三。是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乐坛奇才。曾在北京、成都、上海学习音乐和声乐。早期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1990)。

出生地:广东

血型:A

1990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曾获《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地学习音乐和声乐;考察游历遍及云南、西藏、内蒙、新疆及四川阿坝藏族等全国各民族地区;近年应邀出访欧美20余国家,相继在伦敦、多伦多、东京、马德里、新加坡、台北、香港等地举行个人演唱会。

1989《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0 演唱《一个真实的故事》获第四届《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二名

1991 获上海广播电台全年度《十大金曲冠军》 / 《健牌十大创作歌曲奖》

阿姐鼓 人皮唐卡
1992《黄孩子》专辑

1995年,作品《阿姐鼓》在全球56个国家出版发行,是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赢得无数国际赞赏

1997年,《央金玛》CD唱片再次全球同步发行;《拉萨谣》、《央金玛》音乐录影带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同步首播。

曾有媒体这样评价:“如果你在外国的唱片店发现只有一张CD来自中国,那么它极有可能是朱哲琴的”。被称为“惟一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歌手”的朱哲琴,与富有创造精神的音乐家何训田合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行了3张录音室唱片,《黄孩子》、《阿姐鼓》和《央金玛》。1995年,在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的《阿姐鼓》CD唱片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朱哲琴由此享誉世界歌坛,一跃成为国际级歌手。主创何训田

何训田,著名作曲家、制作人。用快乐表达哀伤的人,是中国当代第一位用自己的作曲技法创作的作曲家,推出了《阿姐鼓》、《央金玛》和《波罗蜜多》、《七日谈》等专辑。 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班导师、作曲指挥系系主任。其学生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作曲比赛中获得高奖。作为音乐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多次应邀出席国际音乐节和国际作曲家会议。传略被编入《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各类《世界名人录》。合作历程

朱哲琴(Dadawa)与何训田这对黄金搭档是另一支享誉全球的中国新世纪音乐家。不少人可能会误以为朱哲琴是西藏人,其实她祖籍湖南,生长于广东,是一个地道的南方女孩。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从《阿姐鼓》才开始记住朱哲琴这个名字的,但其实早在1990年,朱哲琴就凭着一首由真实故事改写的流行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原名丹顶鹤的故事)传唱全国。但她很快就厌倦了走穴赚钱的流行乐坛,而前往四川时与何训田的相遇则将两人都转上了完全不同的一条新路。1992年第一张专辑《黄孩子 Yellow Children》由香港雨果出品。专辑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但《阿姐鼓》的合作基础和雏形已经在此时奠定了,同时为其后他们的音乐走向国际奠基了一块超越视野的平台。1995年的《阿姐鼓 Sister Drum》成功被美国华纳相中,在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的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鉴于外国人很难念准“朱哲琴”这样的音,朱哲琴融合了藏语月亮(Dawa)与达达超现实主义(Dada),创造了一个新词“Dadawa”作为自己国际化的名字。随着1997年《央金玛 Voices From The Sky》的再次成功,“Dadawa”被誉为“中国的恩雅”,更成为了老外心目中中国New Age的代表人物。

编辑本段专辑歌词

没有阴影的家园

5'57"

词:朱哲琴

曲/编:何训田

没有阴影的月亮

没有阴阴阴影的树

没有阴阴阴阴阴阴影的家园

没有阴阴阴阴阴阴影的路

雨神拥抱初洗如婴的身体

我被你诱惑而来

没有阴影的惹刹

没有阴阴阴影的幡

没有阴阴阴阴阴阴影的祈帱

没有阴阴阴阴阴阴影的灯

风神亲吻流年辗转的身体

我被你感召而来

《没有阴影的家园》讲叙了一位感召而至的少女面对神秘雪域,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纯净,那么天然,那么像心中的家园。西藏人民的生活自公元10世纪后半叶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建立之后,便与其息息相关。

阿姐鼓

5'45"

词:何训友,何训田

曲/编:何训田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

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

阿姐啊

玛尼堆上坐著一位老人

反反复复念著一句话

唔唵嘛呢叭咪哞

唔唵嘛呢叭咪哞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

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

我突然间懂得了她

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

阿姐啊

天边传来阵阵鼓声

那是阿姐对我说话

唔唵嘛呢叭咪哞

唔唵嘛呢叭咪哞

我们通过演唱者的叙说,看到了一位少女,面对坐在玛尼堆前念着六字真言的老人祈祷保佑的情景。该曲采用了一些西藏寺庙佛徒诵经的场面作为背景音乐,伴着阵阵敲人心扉的阿姐鼓声,让你动容,让你肃然。该曲是整张专辑中突变性最大的一首,在约2分钟时,低频骤出,厚实而且有力,可用于考验器材的低音动态及爆发力。西藏人民的生死观,由于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所以显得异常超脱而安然。天唱

7'21"

词:何训友

曲/编:何训田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

都是温馨时光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

都是太阳辉煌

接近生命的时候

这一方山水离蓝天最近

送走生命的时候

这里的乡亲高高昂望

让风吹散了年华

洒给飞鹰

让云托起了身体

交给穹苍

《天唱》正是这种生死观的具体体现。歌手朱哲琴自叙:“录音棚里,录到《天唱》时,我们灵魂仿佛飞出去了,我好像真得看见了另一个我,飞到了很高很高的地方。”我们在聆听这首歌曲时,能感觉到歌手心灵的颤动,并使我们的灵魂随歌手一起飞向天际。此曲的合唱部分,仿佛给人以无限的光明和生死轮回、天人合一的感觉,音乐和歌声更加宽阔,仿若置身于天境之中。笛威辛亢 纽威辛亢

4'40"

(藏语:天堂,地狱)

词曲/编:何训田

头顶著你的手

随你去天堂

天堂里有没有尼玛的笑脸



笛威辛亢

人人都向往天堂

为什么人们一见就回头



笛威辛亢

头顶著你的手

随你去地狱

地狱里没有达娃的泪水



纽威辛亢

人人都害怕地狱

为什么人们一去永不原归



纽威辛亢

藏语意为:天堂,地狱。一颗飘荡于天际的灵魂,是入天堂,还是入地狱?该曲反映了现实中人对这两个神秘境地的迷惆与困惑。羚羊过山岗

5'55"

词:陆忆敏

曲/编:何训田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

回头望

回头望

清晰的身影回头望

很苍凉

天那么低

草那么亮

亚克摇摇藏红花

想留住羚羊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

回头望

回头望

清晰的身影回头望

很苍凉

天那么低

草那么亮

低头远去的羚羊

过了那山岗

悠扬的竹笛,动听的吟唱与藏族青年长声吆喝的唤羊声相互交织,让我们看到雪域那牧歌式的美景,“天茫茫,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该曲立体声感之强,层次之分明,音场之宽阔实属难得。若是用高品质器材重放,你能感觉到宽广的山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羚羊在其间奔向山岗,又越过山岗远去。该曲有一段没有歌词,只有唱者发出的一些声音,用以表达歌者认为无法言喻的感觉。该段对器材的细微再现力又是个考验卓玛的卓玛

4'50"

词:何训友

曲/编:何训田

卓玛

卓玛

阿妈叫我卓玛

我叫阿妈卓玛

卓玛

卓玛

整首曲子几乎没有歌词,只有一群男性的伴唱和主唱歌手时而高亢时而低婉的反复吟唱,以及远近听到的几位藏族少女的低声私语。然而在似乎空泛的反复吟唱下面,却蕴藏着令人遐思的丰富内涵。该曲是本专辑中低音最丰富且最具弹性的一曲,播放时完全没有人声和乐器混杂在一起的感觉,而是各就各位,清晰而有条理,可考验音响系统的综合表现力。转经

9'05

词:何训友

曲/编:何训田

一部旋转的经书

上面镌刻著日月星晨

一个长满白发的故事

反复祈祷

反复叮咛

羊儿过来了

牛儿过来了

细细地咀嚼

这迷人的乡情

羊儿过来了

牛儿过来了

静静地倾听

这熟悉的声音

为了那摇不断的虔诚

为了那搅不散的梦境

为了那捂不热的冰峰

为了那撇不下的绿茵

一个旋转的中心

上面轮回著春夏秋冬

一个长满皱纹的传说

反复歌唱

反复低吟

白山过来了

黑水过来了

深深地冥思

这修来的缘份

白山过来了

黑水过来了

苦苦地等待

这命中的注定

为了那摇不断的虔诚

为了那搅不散的梦境

为了那捂不热的冰峰

为了那撇不下的绿茵

《转经》一开声,西藏寺庙中特有的那极具震撼力的长号声,立即把我们带入庄严的圣地。让我们随着那旋转着的镌刻着日月星辰的经书,去祈祷,去感受那白山、黑水、绿茵、雪峰的博大。之后,突如其来的合唱和鼓声气势磅礴,场面壮大,让人仿佛置身于千万人的合唱队伍之中。这是专辑中最爆棚的一曲。在低音电声的长音下,出现了诵经的合唱,女声插入,带着对生命的执着,感情之浓烈让人为之震撼。合唱的高潮出现,气势磅礴,涵盖一切,表达了一种对生死轮回、福祸因缘、永求吉祥如意的佛教思想,为本碟的精髓。

编辑本段社会评论

发烧天碟

《阿姐鼓》CD专辑是现在发烧友手中热门的专辑之一,这张CD专辑在其发行之初便得到了许多发烧友及报刊的好评。它是一张真正来自中国,代表中国的专辑。它的创意、制作以西藏为出发点,颂扬天地的精神,有深刻的意境和独有的特色。整张专辑时而高潮叠起,时而又婉如平湖,所以用来考验器材的应变力非常适会。[4]通往天堂的一扇窗

听那来自遥远故乡的寂寞吟唱.那是夜深人静或怠倦疲累时送上的声声问候,是慰藉心灵的阵阵清风,是通往天堂的一扇窗.[5]幸好还有朱哲琴

无论这个故事怎样的充满暗示,怎样令人痛苦和欢乐,只是去听那声音,就已经足够。好的音乐,绝对用不着矫饰,而好的歌者也从来不要求掌声。[6]美国Billboard

在世界音乐行列里有着最高地位的《阿姐鼓》让人感觉出它既充满灵性,又不乏尘世的欢虞,那是一种令人着迷 的各种文化的混合。[7]美国路透社

继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之后,中国看样子终于可能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它的印迹了。使它获此殊荣的是一张名叫《阿姐鼓》的唱片,这是第一张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抒情歌曲集。[7]三联生活周刊

朱哲琴的声音能出创造出各种你想象不到的音质,她能用她的声音彻底陈述她音乐的本质,这是一位天才艺术家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她深知她的声音所负载的使命,传达那种“伟大之美”的降临……[7]纽约时报

朱哲琴声音非常甜美,非常女性化,也可以是静谧得让人畏惧,而同时还可以像摇滚歌星那样狂放不羁。她演唱的《阿姐鼓》使中国人实现了让其音乐走向世界的理想……[7]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歌手朱哲琴(8张)



参考资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3779.html

更多阅读

盘点史上最离奇的20具木乃伊 木乃伊人皮面具

【亚马逊雨林恐怖木乃伊】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的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木乃伊展览,大约12具发现于亚马逊雨林地区的木乃伊在这次展会上亮相。图为展出的木乃伊【秘鲁火山发现冰冻少女】秘鲁冰冻少女木乃伊被列为1995年《时代杂志》十大科

《鬼叫门之人皮灯笼》第四十六回跟踪 鬼叫门之人皮灯笼txt

在宾馆的房间中,怎么可能会有沙石的地面?此刻,我也不免心生恐慌,忙凭着记忆走到床头柜处,想去打开墙上的夜灯,谁知道,我双手往前乱摸一通,竟摸不到任何东西,就连墙壁也不见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转身摸回床上,可谁知等我再转过身来,身后哪里

西藏的“阿姐鼓”和“喇嘛教” 阿姐鼓 人皮

“阿姐鼓”是人皮鼓。在西藏,只有圣洁女人的人皮才可以制作鼓皮……包含了西藏人心目中希冀的的一切。死并不可怕,它如同诞生,是回归。是轮回,生与死平,等,幸福吉祥最重要。“天边传来阵阵……可怕的人皮鼓,鼓声虽美,蹦出的不是音符,而是人

《鬼叫门之人皮灯笼》第十回古字之谜 13鬼叫门

只见包住刘梅的根茧,顷刻间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缠住刘梅的树根居然接二连三地萎缩脱落,茧中也开始慢慢鼓出一块,似是那刘梅要突破出来,忽想起刘梅身上的阴气只怕比那些树根还要重得多,根茧未必就困得住她。当下再

声明:《阿姐鼓 人皮唐卡》为网友相濡以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