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漂亮——西藏旧贵族一 终极一班4星辰很漂亮

这是《SEEING LHASA》的封面。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提供图片,ClareHarris和次仁释迦负责编写的一本关于1936年到1947年西藏首府拉萨的生活写照。

我没有这本书,在中国也买不到,只能在网上“限量”阅读,当然也只能有限度的看一些图片。在我的印象中,西藏的老照片多出于外国人之手,主要是英国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记录当时的西藏,对西藏充满了好奇,不仅拍摄了街头市井的平民生活,还拍摄了当时西藏贵族阶层的生活面貌。虽然这些珍贵的图片绝大多数被带回英国或其他西方国家收藏,但作为中国人还是有机会可以欣赏到它们,已是很满足的事情了。

我们中国也记录过“老西藏”,大部分拍摄于50年以后,主要记录了西藏农奴的悲惨命运,较“血腥”。这可能取决于当时的政治需求,视角放在了比较“阴暗”的一面。作为我们汉人,受这些图片的影响比较深,对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印象始终是——残忍,愚昧,恐怖。绝对和西方人眼里的“香巴拉”不沾边儿,直到现在还无法改变。世间万物不是绝对存在的,哪怕这个世界只有两种颜色——黑与白,也要黑白兼顾才有意思吧。

宣传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记录的视角却可以改变“历史”。

纪实性的图片一定和当时的政治“气候”是分不开的,各取所需也是正常的。我们无需操那心,只要综合上述两种图片的主要来源,你会发现老西藏是立体而有趣的。

这篇博文中所采用的图片是我用小卡片机翻拍的,是种侵权的行为。

下面是图书的出处:

SEEING LHASA: British Depictions of the Tibetan capital1936-1947

作者:Clare Harris; Tsering Shayka

Published in 2003 by Serindia Publications, Inc.

Organized by Pitt RiverMuseum, Oxford.

每一张图片下的说明原文为英文,挑选性翻译注释,在<>之外的文字为本人的见解和对西藏历史的一些浅薄知识,请区分开。如有不准确的地方希望能提供信息资料,只有彼此诚恳的交流与分享才可以呈现一个真实的西藏。

摄政热振仁波切(RetingRinboche)

摄影:Hugh Richardson 1936-1947

< 热振仁波切和他的两只狗坐在自家花园里。据说这两只狗是印度总督于1936年请英国代表团带给热振的礼物。斯潘塞查斯曼(Spencer Chapman另一位摄影记录者)这样描述摄政王热振:他是个热爱动物的人,拥有很多只狗,只要和他的狗们在一起时你就能看到他无法抑制的喜悦。他喜欢邀请英国代表团成员到他家给他放电影和音乐,这时的摄政王要比在官方正式场合轻松可亲的多。>

我们通常称他为热振活佛,有时也称“爱国活佛”。作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的摄政王,他短暂的人生(1912-1947)充满传奇和争议,阅读国内外不同视角下的热振活佛是比较有意思的。




西藏摄政热振仁波切与“简单的西蒙”

摄影:Fr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6-1937

<西藏摄政热振仁波切和他的武僧保镖“简单的西蒙”。据摄影者斯潘塞查斯曼回忆当时拍摄情景:“当我们进入摄政花园拍摄没有遭到任何反对,在我拍摄期间我所能做的是说服那个巨大的身躯如何移动(我们通常称他们为简单的西蒙),“西蒙”认为这是种强制性行为而拒绝挪动!”此类事情在1937年8月28日再度发生,英国特使团成员到摄政家拜访,并允许斯潘塞查斯曼等人对摄政进行拍摄,其中包括热振活佛的贴身侍从,一位身高7英尺的武僧。当尼姆对他按下开门时,武僧开始说话并舞动着胳膊,这个姿态并没有威胁性,他只是想要张照片的副本罢了。>


“SimpleSimon”在英语中是头脑简单笨拙的意思,在这里形容热振活佛高大威武执拗的保镖,7英尺身高相当于2米13,和姚明接近。


西藏摄政,热振仁波切的“王宫”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6-1947

<热振“王宫”建于1936年,在拉萨色拉寺附近。“王宫”很小,只有一个地下储藏室和一个起居室。但它的装饰精美是座极具吸引力的建筑:房顶上有一个金色的角楼,周围木质窗户雕刻精致巧妙颜色鲜艳亮丽,在遮光的白色帷幔下摆放着一盆盆盛开的花儿。此外,“宫殿”围墙内的草坪保护的非常好,到处开满了花儿。>



旺钦德勒索康 Wangchen Delek Surkhang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6-1947

<新年,索康穿着古代官服Gyaluche。旺钦德勒索康来自西藏一个旧贵族家庭。据说他是四世达赖的后代。1936年,索康还是西藏政府的一位下级官员(在擦绒开办的藏币制造厂工作),到了1943年,他已经是位年轻的噶伦了,当时他才33岁。他曾帮助FrankLudlow在拉萨创办学校,并且在那里学会了英语。他的父亲也是位政府大臣,西藏外事局的主要负责人。>

旺钦索康(1911-1978)曾和拉鲁一起参与逮捕热振活佛事件,达扎之所以选这二位去是有原因的:热振曾没收过索康家族的大量房产;热振对拉鲁的父亲龙厦实施了酷刑——挖去双眼。旺钦索康当时作为四大噶伦之一在会上对当时的摄政王达扎建议:“.....最好把热振请回拉萨.....”,而后,二人带领200藏兵包围热振寺,很友好地把热振带回拉萨。没过多久,热振活佛就在狱中“因病而亡”了。

索康家族有蒙古血统,旺钦索康长得也很帅气,即使放到现在也绝对是帅哥级的顶级人物,响当当的“富二代”。解放后曾担任过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委员,1959年跑了。《喇嘛王国的覆灭》的作者梅-戈尔斯坦娶的是索康-旺钦德勒的侄女索康曲丹。索康曲丹1940年出生于拉萨,先后在印度英国学校就读,并进入美国密苏里州的科特大学学习。曾担任华盛顿大学东方和苏联研究所的中亚研究项目的语言顾问,可以说,索康曲丹是梅-戈尔斯坦引路人之一。

Gyaluche是过去西藏官员在藏历新年时穿的一种古代官服。

下面再看看他爹——扎萨索康,即旺钦次丹索康



西藏外交部

摄影:HughRichardson1942

<西藏外交部成立于1942年。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主要成员,包括两位外交部长(坐左起):Liusha(僧官代表)和扎萨索康(俗官代表)。外交部的职权范围是:将来,所有事项无论大小,英国应与西藏政府进行商讨。戴眼镜者为索康>。

车仁晋美的新年服饰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6-1947

<穿Gyaluche的车仁晋美。这种带装饰的长袍是雅砻王朝新年庆典时统治者所穿的官服。晋美是锡金Taring首领的侄子,曾在大吉岭创办印度学校。1936年任藏军代本,晋美后来成为西藏政府成员。他住在擦绒豪华官邸旁边的小房子里,并且娶了擦绒家的女孩仁青卓玛为妻,他和妻子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和英国特使团的关系很友好。1959年后他继续为西藏政府工作,同时他的妻子在印度北部穆索里创办西藏之家基金会。>


车仁晋美通常被称为“锡金王子”,他确实有那个范儿。晋美精通印度语和英语。1950年他的妻子仁青卓玛曾作为DL的随从人员去北京访问。仁青卓玛是老擦绒的第四个女儿,异常漂亮能干(见下图),19岁嫁给车仁晋美,创办女子学校,教当地女孩英文。

仁青卓玛和女儿


他们很漂亮——西藏旧贵族(一) 终极一班4星辰很漂亮
仁青卓玛于1987年出版《Daughter of Tiber》封面。

仁青卓玛是西藏第一位可以用英文说写的藏族女孩儿。很小的时候被擦绒送到大吉岭读书,回来后嫁给车仁晋美。图书封面的人物是我见过最美的母女俩。可惜,这本书没有预览,但,闭目可以想象这对才子佳人的往昔生活......

在《Sky Train: Tibetan women on the edge of thehistory》中对她有很多描述,由于涉及词汇敏感,不多说。

再看看晋美的担挑——擦绒-达桑占堆!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人物。


擦绒-达桑占堆的新年服饰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7

<1937年藏历新年,擦绒-达桑占堆作为高级官员所穿的服装。擦绒的Chuba是真丝面料,上面绣有中国传统图案——龙。他所佩戴的黄金,绿松石,珊瑚耳环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西藏政府高级俗官的高贵身份。在西藏的各种庆典活动中有严格的着装规范。斯潘塞描述当时的感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那些中世纪的盛大游行,很像怪诞的好莱坞制作片,他们就像是在举办化装舞会。擦绒袍子上的五彩龙鳞片闪闪发光。>


(注明:由于西藏传统中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习俗,所以,当擦绒入赘擦绒家时,有人认为老擦绒的四个女儿都是擦绒的夫人,谁知道呢!比如下面那张图片的注释。)


擦绒-达桑占堆在家中门前的台阶上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7

<擦绒-达桑占堆是一名军事家,作为十三世DL的宠臣,其后进入西藏内阁(噶厦)任噶伦,直到因推行进步政治改革被免职。他是1936年英国特使团的好朋友,经常邀请特使到他家聚会并带他们去拉萨周围参观。他的好性格给特使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古尔德回忆说:“一次,在罗布林卡的节日庆典后,居然在我的胳膊上睡着里,嘴里还喃喃地说:阁下,我爱你,我爱你。第二天吃早餐时,他又恢复到一贯的泰然自若。”他会讲一点英语,对印度人不欢迎英国人统治似乎有点不解。擦绒有四个夫人(包括仁增曲珍,白玛卓嘎,次丹卓嘎,仁青卓玛{后嫁给车仁},)十个儿女。1956年擦绒虽然在印度但还是坚持回到拉萨帮助14世DL逃亡,被中-国抓获。1959年在一次公开羞辱他后的当晚离奇死亡。>

注释:注意照片背景的花儿......哈哈哈。

擦绒家的女人和孩子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7

<从左至右依次为:仁青卓玛(后嫁与车仁),白玛卓嘎,次仁玉珍及三个孩子。这三个女人是姐妹,是前擦绒的女儿。1910年擦绒及其儿子在与中国作战时死亡,擦绒娶前擦绒的儿媳仁增曲珍,成为擦绒。擦绒家族怕无法延续血统,擦绒也娶了前擦绒的大女儿白玛卓嘎并稍后娶了其妹仁青卓玛和次丹卓嘎(图中没有)。次丹卓嘎是另一个西藏贵族霍康的遗孀。次仁玉珍嫁与德勒绕登家族。英国人对这些女人的看法各不相同:仁青卓玛说了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德勒夫人害羞但容貌出众,而白玛卓嘎是位完美的主妇。>

近距离欣赏一下这三位美人。右为评价最高的德勒夫人——次仁玉珍。




以及三个漂亮的孩子。

右图的小女孩儿应该是仁青卓玛怀里抱着的那位小姑娘,可爱的像个洋娃娃。


擦绒Tsarong和夫人女人白玛卓嘎(Pema Dolka)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7

<1937年,擦绒-达桑占堆及其妻子白玛卓嘎身着盛装在家中庆祝藏历新年。斯潘塞及1936年英国特使团成员应邀前往擦绒家过节,照片拍摄于那个时候。擦绒做了特殊安排把电灯移到屋内,让斯潘塞能拍摄照片。通常在藏式建筑内拍摄是不可能的,因为室内光线黑暗。斯潘塞说:“在房间的一侧是擦绒的高宝座,左边略低一点的是给他的妻子和其他人的,再低一点是给孩子们坐的。客人的座位被安排在房间的另一侧,尽管很简单,但显得很尊贵而友好。你很难再找到能够维护自己传统文化尊严,而不扭扭捏捏的民族了。>


埃文尼皮恩在擦绒家共进午餐

摄影:不知名摄影者1936

<擦绒-达桑占堆及其两位妻子在家中同埃文尼皮恩共进午餐>


西藏摄政使用扩音器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7

<西藏摄政热振仁波切(坐),诺布(右)及擦绒(左)在扩音器前,与此同时,埃文尼皮恩和西德尼正在摄政花园里为留声机安装发大器。>

吉布旺堆诺布和他的妻子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7

<吉布旺堆是名城市警察,六品官。他的妻子是车仁晋美的姐姐(或妹妹)。他是选派到英国学习的四名贵族子弟之一(由贝尔和十三世DL安排的),回到拉萨后负责电报系统,他知道的不太多,随后退休。斯潘塞形容他是个长满小胡子的神经质的小个儿男人。>


西藏最高官员郎顿-贡嘎旺秋和他的妻子女儿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7

<西藏最高官员郎顿-贡嘎旺秋与妻子女儿在家中。斯潘塞描述了古尔德第一次会见郎顿时的情景:“他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他有很强的等级观念,会见厅里的座位高于古尔德先生。”特使团成员对他的印象倒不是缺乏友好,而是年轻没有经验。郎顿是十三世DL的侄子,在26岁担任司伦的职务一点都不奇怪。他很在乎地位与身份,如果有人在家拍了照片他也必须在家拍照片,所以他请斯潘塞拍了这张照片。>

郎顿在旧西藏的政治舞台上的成就并没有他叔叔那么辉煌,可能和他优柔寡断无主见的性格有关。当十三世DL圆寂后,曾有人提出由他来担任摄政王,但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最后担任热振活佛的助理。噶伦赤门利用郎顿铲除了政敌龙厦,并迫使郎顿在挖掉龙厦双眼的判决书上签字。1939年,郎顿无力也无能再在旧西藏的政坛上“厮杀”,被迫辞去所有公职。1950年和平解放西藏时,是《十七条协议》的绝对拥护者,被国家称为反分裂的“爱国老人”。1965年担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等一系列要职,并在晚年著有很多藏医学方面的书籍。

在帐篷中的三位藏族妇女

摄影:Harry Staunton1940-1942

<三位贵族女人坐在椅子上,他们的孩子盘腿坐在地上,Harry Staunton在照片的背面写到:充满魅力的藏族女孩们。>

哈里斯丹顿(Harry Staunton)和XX次仁在德吉林卡

摄影:Reginald Fox May1940

<哈里斯丹顿医生和次仁在英国驻拉萨的德吉林卡的台阶上抽烟喝酒。丹顿穿的是藏服而次仁穿的是西式服装。丹顿从1940年到1942年担任不丹和西藏的非军职外科医生,锡金人次仁是他的副助理医师(S.A.S)。在拉萨的所有英国医生都没有助理,所以必须确保有人可以和藏族病人沟通。丹顿在照片背面写到:“我和我的助理。我们有最棒的啤酒供给!1940年4月。”照片上的啤酒似乎是英国牌子的,而不是青稞酒。>

此处有一个名词不会翻译: TonyyotTsering。在藏语中,书写和口语是不同的,很多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不发音的。


摩根大夫在拉萨做手术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6-1937

<威廉姆斯-摩根大夫(右)和两个勤务兵在为一位藏族妇女治疗性病。为拉萨市民提供免费医疗是英国对西藏的援助之一。“手术”在德吉林卡的屋外进行。1930年到1940年性病在拉萨蔓延。阶层较高的病人通常会请摩根大夫去家里治疗,以避免尴尬。所以,摩根大夫比特使团更了解藏族人的个人生活。1940年在哈里斯丹顿的监制下英国驻拉萨的医院成立。>

在查尔斯贝尔的《十三世达赖画像》中提及过藏族女人多有性病。他认为是藏族女人的地位较高,性情活泼开放,再加上卫生条件差,传统的婚姻风俗导致性病蔓延。




在聚会上的Ringang的孩子们

摄影:Federick SpencerChapman1936-1937

<英国特使团成员异乎寻常地喜欢藏族孩子,形容他们听话,活泼,聪明。在古尔德先生的生日或圣诞节时,总是邀请孩子们来参加聚会,给他们放电影,送玩具以及组织各种游戏活动。Ringang是西藏内阁的官方翻译>

感谢所有的摄影师,他们为历史留下最锐利的篇章以及无法复制的景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3912.html

更多阅读

终极一班——KO榜排名 ko榜排名终极一班4

KO1  田弘光,人称[无名]班导师田欣的弟弟,从来没有人见过的KO1,前一界武林盟主的儿子.三年前在一场车祸中"死亡",,"死后"激发田欣当老师的斗志.后来发现被黑龙控制成为武裁所的武尸"尊",使命是杀死自己具有差不多十万战力指数的姐姐

终极一班3 终极一班4

《终极一班3》(英文: K.O. One Re-act),2013年台湾偶像剧,由八大电视及可米国际影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延续《终极一班2》大部分人马主演。由汪东城、曾沛慈、SpeXial、文雨非主演,于2013年4月18日举行开镜记者会,2013年7月5日晚间

工业实力催生的终极怪物 终极一班4实力

工业实力催生的终极怪物一:轮斗式挖掘机地球上能移动的最大的机械之一,它的名字是Bagger288,1978年由德国制造。足足240米长,重13500吨!这是由德国克虏伯Krupp出品的世界上最大挖掘机,用最彪悍来形容它也不为过,近95米高,240米长,差不多是2

声明:《他们很漂亮——西藏旧贵族一 终极一班4星辰很漂亮》为网友一心居一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