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原创——如何判定一篇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 举例论证的作用



曾老师原创——如何判定一篇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 举例论证的作用

在论证过程中,作者根据需要,可灵活选择论证方法。因此一篇议论文,经常会出现多种论证方法并存的现象。在诸多论证方法中,如何判定论证方法主次?所谓的“举例剖析”或“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夯实一个基础:能准确判定各种论证方法——要判定一篇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首先需要我们能做到准确地判定这篇文章都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准确判定作者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是判定主要论证方法的前提。

同时还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如何区分论证方法的主次;二是举例剖析(说明)都要具体做什么,注意哪些事项。

一、四种论证方法的判定

(一)举例论证。又叫摆事实。就是运用事件或社会现象充当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判定时要注意不要忽略社会现象、不要忽略概括性叙述的事件、不要忽略成语典故。

(二)道理论证。又叫讲道理。就是运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经典文章理论节选(不包括故事、传说、事件、现象等事实)等道理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考试过程中,设题一般不关注以下几种道理论证形式:(1)剖析现象;(2)归纳总结;(3)推理;(4)强调指出;(5)号召、倡议。

(三)比喻论证。又叫喻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在论证过程中,使用比喻来说理;二是运用类比关系来说理。所谓的类比论证,就是要阐述A和B之间是C关系,先抛开A、B,去寻找具有相同关系的D与E、F与H,通过阐述D与E的关系、F与H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论证A与B之间存在C关系的目的,结果不仅增强了说服力,而且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这种论证方法,就是古代的比兴手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如《陋室铭》中为了阐述品德高尚决定陋室不陋的观点,就采用了类比论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论证,“仙”决定“山”之“名”;“龙”决定“水”之“灵”,借助这种决定关系,就形象有力地阐述了“品德”决定“茅屋”不陋的观点。

(四)对比论证。有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和正反对比三种常见形式。横向对比是并列罗列几种不同事物或行为,阐述各对象之间在行为、方式、追求、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例如: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纵向对比是将一个事物的在不同时空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进行对比,体现一个事物的变化。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就是两组纵向对比。(《两小儿辩日》)。正反对比论证,是从彼此对立的两个角度同时阐述一个道理、或描述不同的行为表现。例如:贫者,三餐不保,居无定所;富者,美酒佳肴,享大厦千间。

二、主要论证方法的判定

在多种论证方法当中,区分主次,主要有两个标准:

一是使用的次数多。就是从文章开篇,到文章结束,判定完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之后,细数每一种论证方法的数量,用的次数多的,就是主要的论证方法。其他的就是次要的、辅助运用的论证方法。出题者设题时,往往所选篇章在论证方法是用的数量上具有明显的数量差异。例如一篇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其中举例论证用了8次,道理论证用了2次,比喻论证用了3次,非常明显,从论证方法是用的次数上看,举例论证远远高于其他两种论证方法,因此,这篇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二是覆盖的范围广。就是某种论证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覆盖的文字范围广,几乎占了整个文章主体写作部分。一般情况下,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不存在一次论证占据文字范围非常大的现象,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对比论证上。而对比论证常常以隐性的形式存在,容易被读者忽略,我们要注意这一点。例如:

说谦虚

①我国著名政治家毛泽东曾经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

②一个人只有谦虚,才会让别人尊重。相传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做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这样一位著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后人所称颂。【正面论证】

③相对而言,骄傲不仅使人落后,还会招致不良后果。比如自满亡国的故事:五代时,晋王李克用带着对梁、燕、契丹的遗恨而死。临终前,李克用留给儿子李存勖3支箭,嘱其复仇。李存勖不忘父亲的遗志,出征时将3支箭装入锦囊,凯旋后则祭祀在祖庙,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在此强大的推动力下,李存勖攻城略地,灭燕破梁,又败契丹,无往不胜。“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可是当后来天下已定,大功告成时,李存勖却变得骄傲自满起来,纵情声色,终日与美女在一起。致使上下离心,国运日衰,三五年后就祸端骤起,自己也被乱箭射死。这个故事充分的表明:人不可骄傲,一旦骄傲,若不收拾,将会祸端骤起,不利于己。【反面论证】

④综上所述,“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取得成就,赢得别人的称颂,而骄傲却令人不思进取,招致不良的后果。这充分说明,虚心是取得成就的第一步。【针对正反两方面进行总结】

⑤但谦虚并不等于谦卑,也不等于虚伪。在荣誉面前,谦虚是一种美德。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而“谦虚”,就是虚伪;为了讨好他人而谦虚,就是谦卑。我们不需要谦卑的谦虚,也不需要虚伪的谦虚,只需要真实的谦虚。【并列横向对比: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为了讨好他人而谦虚......】.

⑥“满招损,谦受益。”让我们养成谦虚的美德,做一个高尚的人吧!【正反对比:满......谦......】

文章的第②自然段、第③自然段、第④自然段运用的就是正反对比论证,虽然这里只运用了一次正反对比论证,但这一次覆盖了文章主体的绝大部分,因此,也是这篇文章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

三、举例剖析或举例说明

“判定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剖析)”与“判定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剖析)”这两个题型,表面看似非常相似,实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题型答题方法也完全不一样。

"

(一)前者的答题方法

依次判定论证方法,保证不不判错、不遗漏即可。举例说明时,只需对应每种论证方法各举出一个例子,并判定它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即可。所谓的说明(剖析),就是具体指出自己列举出的每个例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以上面的《说谦虚》为例,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是:

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引用毛泽东的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运用的就是道理论证;文章第②自然段引用白居日写诗征求牧童和村妇意见的事件,运用的就是举例论证;文章第②和第③自然段,运用的就是对比论证。

(二)后者的答题方法

1.回答“主要论证方法”

先要依次判定全文使用的所有论证方法,然后从所有的论证方法中,根据每种论证方法作者使用的次数和文字覆盖范围,选出主要论证方法。

以上面的《说谦虚》为例,全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从使用次数上看。道理论证运用了3次(两句名言,后一个用了2次);举例论证运用了2次(白居日和李存勖两个例子);对比论证运用了6次(分别是:毛泽东的名言——谦虚...骄傲.....;第②、第③自然段;第④自然段名言中——满.....谦....;第④自然——谦虚使人......称颂,而骄傲......后果;第⑤自然段——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为了讨好他人而谦虚......;第⑥自然段第二次运用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谦......满.......。)最终得出结论,作者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2)从文字覆盖范围上看。从第一自然段,一直延伸到最后以自然段,覆盖整篇文章,很显然,文字覆盖最广的,依旧是对比论证。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文章从论证方法的使用次数和覆盖范围上看,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也存在从数量上看得出一个结论,从文字覆盖范围上看,又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显现,二者都是问题的答案,不能取舍。

因而问题的答案是: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

2.回答“举例说明(剖析)”

(1)举例部分。一般要举出几个例子,体现其“主要”;只运用一次但覆盖文字范围广的例子可以举一个。

(2)说明(剖析)部分。要具体指出两个方面内容:一要指出所举的几个例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二要用具体的数字(或概数)说明这种论证方法运用的次数——突出数量多,体现其“主要”地位,或者,明确指出其覆盖范围,突出其范围广,体现其“主要”地位。

以上面的《说谦虚》为范例,答案应该是:

例如:文章引用“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两句名言、列举白居易和李存勖二人的事例,分析时又对照分析了“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和“为了讨好他人”两种怀着不同的目的而谦虚最终带来的后果等等,运用得都是对比论证,全文共运用对比论证6次(或者说,全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范围覆盖了整篇文章。

因而这道题的完整答案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例如:文章运用“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两句名言、列举白居易和李存勖二人的事例,分析时有对照分析了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和为了讨好他人而谦虚两种不同行为带来的后果,运用得都是对比论证。全文先后运用对比论证6次(或者说,全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对比论证部分覆盖了全篇文章。

因为两种题型的答案不同,因而,我们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审好题,明确区分命题者是在问前面的问题,还是要我们答后面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5239.html

更多阅读

有感于一篇文章 读爱国文章有感

有感于一篇文章今天才看到这篇文章。贴出来,请大家讨论,把自己的想法也写出来,是否自己太高看自己了。“花甲背包客”的行走力量(图)2012-02-01 02:19来源:北京晨报作者:夏丹丹  在第十一届中国时尚大典颁奖典礼上,6

向2013级生命科学类研究生推荐一篇文章 研究生论文多少钱一篇

今天看了六年前有人发表的一篇文章,结果发现此人是我曾经在八十年代有二次会议(华东华中高师遗传学研讨会)见过面的年轻人。文章中,有我所认识的人,比如姚敦义老师,有我所熟悉的怎么会读大学生物系的那些偶然。新学期即将开始,2013级的研

曾老师原创:如何判定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判定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论证方式,在全国的中考考场上,这种题型出现的次数比较少。但每年总有个别省区的试卷涉猎这样的题型,因此,我们不能怀着侥幸的心理——既然有考的,我们就要掌握这个知识点。论证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立论;第二种是

声明:《曾老师原创——如何判定一篇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 举例论证的作用》为网友休書絕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